遥感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处理和分析地面、大气和水体等目标的信息的技术手段。

在环境监测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实时监测、数据的快速获取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持。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大气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而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获取大气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信息,实现对大气环境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大气中的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及时发现和跟踪大气污染源,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二、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环境的污染和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体的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对水体质量、水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水体中的蓝藻、浮游植物等有害生物的分布情况,及时预警水环境问题,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遥感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土壤的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对土壤类型、土壤湿度、土壤质地等信息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土壤的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关键指标,帮助农业部门科学施肥、合理种植,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

四、遥感技术在植被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植被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的生长状态和覆盖情况对生态平衡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植被的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对植被覆盖度、植被生长状态、植被类型等信息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森林覆盖率的变化、草原退化的情况等,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五、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地,城市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水质污染监测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水质污染监测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水质污染监测遥感技术在水质污染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作为一种能够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手段,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水质污染监测是其重要的应用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在水质污染监测中的原理、方法、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遥感技术在水质污染监测中的原理遥感技术通过测量和记录地球上特定区域的电磁辐射,然后利用传感器将这些辐射转化为可视化的影像或图像。

而水质污染监测需要收集大量的关于水体特性和水质状况的信息,例如水体颜色、透明度、悬浮物质的浓度等。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水体反射、散射、吸收等光学过程进行分析,获得水质污染的相关参数。

二、遥感技术在水质污染监测中的方法1. 多光谱遥感方法多光谱遥感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提取水体表面的特定光谱特征从而推断水质信息的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波段和指数,可以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例如,通过光谱特征参数如绿藻素指数、叶绿素-a浓度等,可以对水体中的藻类生物量和富营养化情况进行评估。

2. 红外热像遥感方法红外热像遥感方法利用红外波段的热辐射特性,可以对水体中的温度分布进行监测。

温度是水质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水质的变化会导致水体温度的不断升高或降低。

通过红外热像遥感技术,可以观测到水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并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水质污染。

三、遥感技术在水质污染监测中的案例1. 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水质污染的一种常见形式,它会导致水体中富营养物质(如氮、磷等)过量积聚,引发藻类大量繁殖。

通过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测量和分析水体光谱特征参数,进而评估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例如,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利用遥感技术,成功监测了密歇根湖的富营养化程度,为相关部门实施水质改善措施提供了依据。

2. 利用红外热像遥感技术监测水体温度变化水体温度是水质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工业废水或热电厂的冷却水排放进入水体会导致水温升高,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水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作用及应用策略分析

水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作用及应用策略分析

水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作用及应用策略分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遥感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水环境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水资源作为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资源,对人们有着较大影响。

水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不仅会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影响我国的工业化建设。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相关部门在开展水环境监测过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这项工作的高效进行。

本文就水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作用及应用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遥感技术;优势作用;应用手段引言水环境监测作为针对水域周围环境及水体质量进行监测的作业,承担信息收集以及整理的功能,在详细的了解相关信息之后,为相关人员后续的治理提供准确资料。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的发展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不仅加剧了水环境污染的程度,还增加了污染的类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环境监测的难度。

在此背景下,就要求水环境监测人员改进原有的监测技术,将遥感技术运用到水环境监测中。

遥感技术作为先进技术的一种,能在保证监测质量的基础上加快监测的效率,从而推进监测事业的发展。

然而实际的作业环节,由于水环境监测较为复杂,再加上遥感技术技术性很强,工作人员往往难以发挥遥感技术的功能,制约水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加强对遥感技术的重视,科学合理地将其运用到水环境监测中。

1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保护水资源并科学合理地应用水资源是人们共同的职责。

国家与相关部门十分注重水资源监测与保护工作,并且在仪器设备与监测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工作方式方法也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在实际监测工作中,水资源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物理、生物或者是化学的手段来对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识别与鉴定,分析污染物的成分并对其展开定量、定性分析,如此才能给后续水资源质量评定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此外,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不但可以客观反映出在某个时间段内该区域内水资源的质量,还能找到其周期变化规律、发展趋势,给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提供数据支撑,让这一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提升水资源监测机构的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保护水资源。

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的河流、湖泊、水库、湿地、沿海海域等水体及其周围的环境要素。

由于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环境的污染与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对水环境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是保护水资源、防治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遥感技术因其能够提供广泛的空间、光谱、时间和极高分辨率的数据,为水环境的监测与评估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首先,水环境遥感技术可以用于水质监测。

水质是指水体中溶解物质、浮游生物、水生植物以及各种营养盐等的含量和组成。

遥感技术能够获取水体的光谱信息,通过反演算法分析,可定量估算水质指标如水体总悬浮物浓度、叶绿素-a浓度、蓝藻浓度等,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空间分布分析。

通过对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水体的污染源,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为水污染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其次,水环境遥感技术可以用于水量监测。

水量是指水体的体积或质量,反映了水体的储量和供应能力。

利用雷达遥感技术,可以测量水体的水位、流速、波浪高度等水动力学过程;利用微波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降雨量、蒸发散发等水量变化信息;利用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表层地形,为水流模拟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此外,水环境遥感技术还能用于水生态系统监测。

水生态系统是指水环境中各种生物体群和非生物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水域的生物光谱特征和类群识别信息,可以解决传统调查方式无法覆盖的大范围监测需求。

同时,结合定量遥感数据和地物调查结果,还可以建立水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水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结构特征等进行评估和监测。

综上所述,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能够实现对水质、水量、水生态等关键参数的有效监测与评估,为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然而,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难题和挑战,如遥感数据分辨率和准确性、光谱信息提取和反演算法的研发等,需要不断加强研究与应用,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能力,为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遥感技术应用于水环境监测

遥感技术应用于水环境监测

遥感技术应用于水环境监测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航空器和遥感平台等远距离无接触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在水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1. 水体传统监测方法的局限性传统的水质监测方法主要依赖于采样、分析和检测等手段,存在取样点有限、数据更新滞后等问题,且无法实现全面的、大范围的监测。

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影像获取水体的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化信息,能够克服传统监测方法的局限性。

2. 遥感技术在水体富营养化监测中的应用富营养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要水环境问题之一。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中的蓝藻和浮游植物等生物参数,以及水体中的溶解有机物浓度等信息,可以实现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监测和评估。

3. 遥感技术在水体污染监测中的应用水体污染是另一个需要重视的水环境问题。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的反射光谱特征,从而实现对水体中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快速监测和评估。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红外遥感和高光谱遥感等手段,实现对水体中的湖沼水体蓝藻水华等问题的监测。

4. 遥感技术在水体水色监测中的应用水色是水体的一种外观属性,可以反映水体中溶解物质、悬浮物质和藻类等的浓度和组成。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体的遥感影像,提取水色特征参数,从而实现对水体水色的监测和分析。

二、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优势1. 可实现全面、大范围的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遥感影像,覆盖范围广泛,可以实现对较大范围水体的监测,从而获取全面的信息。

2. 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水体的高时空分辨率监测。

通过卫星遥感和航空摄影等手段,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实现对水体的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布的精细监测。

3. 监测成本低相比传统的采样、分析和检测等手段,遥感技术的监测成本相对较低。

通过遥感影像可以获取大范围的信息,并且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分析,提高监测效率。

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水质监测成为了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目前,水质监测主要依靠传统的野外调查方法,对资源和时间的要求较高,且数据精度有限。

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水质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一、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无人机等传感器获取地表信息的方法。

这些传感器可以获取不同波段(如可见光、红外、紫外、雷达等)的电磁波,通过对这些电磁波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可以提取出各种地表信息,包括地形、植被、土地利用、水质等。

水质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了水体对电磁波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等特性,来推断水质状况。

不同水质条件下,水体对电磁波的反射率和吸收率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对电磁波信号的分析,来推断水的透明度、水色、叶绿素浓度等水质指标。

二、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水质监测是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之一。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帮助监测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水质信息,提高水质监测精度和效率。

具体来说,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体透明度和水色测量透明度和水色是反映水体清澈程度和透明度的指标。

遥感技术可以利用水体对可见光波段的反射,来评估水质的透明度和水色。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透明度和水色信息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的水质状况,帮助监测人员快速对水体进行一次初步的评估,从而合理规划监测方案。

2.叶绿素浓度测量叶绿素是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浓度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水体的绿色通道信息进行分析,来推断叶绿素的浓度。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叶绿素浓度信息可以帮助监测人员及时发现和治理水域中的富营养化问题。

3.溶解氧测量溶解氧是水体中重要的生物学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存活。

遥感技术可以利用水体对红外波段的反射和吸收,来根据水体温度和透明度等参数,推断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溶解氧信息可以帮助监测人员掌握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水体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化技术应用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胡帆 杨子毅 孙一鸣 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淮安 223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水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一部 分,通过对水环境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环境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进行处理。本文主要对遥感技术在水环境 监测中的优势和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环境;监测;遥感技术
应用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3,(1):187-191. [2] 胡尊英,于海燕,周斌.MODIS 波段比值算法在太湖蓝藻水华预警
及应急监测中的应用[J].湿地科学,2013,(2):169-174. [3] 徐立程. 运用遥感技术对珠江广州河段水环境质量中的水质污
染进行监测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11):381,312. [4] 赵少华,王桥. 卫星红外遥感技术在我国环保领域中的应用与发
特定波段辐射值的数学模型,通过详细的模拟计算来得出水环 境当中具体的悬浮固体污染物浓度。在分析水环境当中的污染 物浓度时,可以使用现行光谱混合分析法提取悬浮固体浓度, 再利用TM遥感技术定量和反映出水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全面 了解目前水环境中悬浮固体污染物的分布情况[3]。
3.2 油污染的遥感监测 利用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监测水环境中的油污染状况时, 除了能够针对一定的污染区域进行全面有效的油性污染物质检 测之外,还需要建立出相关的计算模型,科学地追查水资源当 中污染物的来源,找到污染物的源头,针对污染物的源头采取 防治措施。水环境当中油性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有很多种,其中 比较常见的是红外遥感技术、紫外遥感技术、可见光遥感技术 等在进行油性污染物检测工作时,一定要根据污染物的实际情 况选择检测方法,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检测效果,为后期水环境 油性污染源头治理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4]。 3.3 水体富营养化遥感监测 如果水环境当中的浮游植物繁殖速度过快,就容易导致水 环境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在水环境中植物大量进行繁殖, 会消耗大部分的水体氧气,导致大部分的水中动植物会因为缺 氧死亡。针对目前这种情况,在进行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可以 使用红外光波段或者是可见光波段进行检测,水中大量存在的 浮游植物都含有叶绿素,会对与这些波段产生陡坡效应,提升 了水环境中水体富营养化遥感监测准确度。水体富营养化的水 环境中如果含有大量的浮游植物,会反映出水体和植物的反射 光谱特征[5]。

遥感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中运用研究

遥感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中运用研究

遥感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中运用研究摘要:由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工程之一,因此,正确认知遥感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中的运用已经成为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简要阐述遥感技术的主要优势,并提出水资源监测中的遥感技术、土质检测中的遥感技术、水文变化监测中的遥感技术等内容,以期能够为提升遥感技术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遥感技术;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水质检测引言:尽管饮用水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活动不断增多,不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持续加剧,还促使大量饮用水水源地遭受污染。

与此同时,传统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方法依旧存在较多短板,无法充分管控生态破坏对饮用水安全产生的严重威胁。

由此可见,重视将遥感技术应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中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遥感技术的主要优势相较于传统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方法,遥感技术能够具有多方面优势,比如,从监测方式角度来看,尽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的传统方法已经得到显著提升,可以达到自动监测的水平。

但是,在运用此类技术前,依旧需要人工干预,也就是由专业人员结合具体情况选择监测点后才能开展自动环境监测。

遥感技术只需借助人造卫星、飞行器等便可完成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信息的收集、处理等,不需要与人工处理的方式相结合。

从经济性方面来看,传统监测方法需要设置多个监测点才能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成本投入会随着监测点数量增加而提高。

最重要的是,监测周期也会大幅增加。

遥感技术并不需要投入过多资源,只需以较短的时间、较少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便可实现预期目标,而且能够达到实时监测的水平。

因此,遥感技术在经济性方面更占优势。

如果从监测范围方面出发,想要利用传统监测方法全面掌控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变化比较困难,主要受限于设置监测点的影响,很难实现大范围监测,比如,对于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上、下游区域非常广阔,监测点无法予以充分覆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1007-1903.2017.04.017摘 要:保障饮用水安全,保护水源地健康发展,对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以遥感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的应用研究为课题,借助遥感技术,对石头口门水库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状况,进行快速、客观的监测,从而全面了解水源地及周边的水生态安全、风险源存在及变化情况,有效的提升水源地环境管理的综合监管水平。

结果表明,该区域植被覆盖度高,水土流失环境质量总体较好,面源污染以农业污染引起的水质污染为主。

关键词:遥感;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中国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03(2017)04-0087-04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n the DrinkingWater SourceZHANG Yibin 1, SONG Jinhong 2(1. Jili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Jilin Geological Disaster Emergency Technical Guidance Center),Changchun 130021; 2.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hoo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Changchun 130118)Abstract: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and to prote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water sourc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use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harmony.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n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 with the aid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the 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 and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dition at Shitoukoumen reservoir are monitored quickly and objectively to get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water source and the surrounding water ecological safety, the risk source and change situation, effectively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lev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of the area is high,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s better overall, and the pollution of the surface source is mainly caused by water pollution from agricultural pollution.Keywords: Weak substratum; Compression modulus ratio; Additional stress coefficient; Expansion angle of subgrade pressure遥感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张熠斌1,宋金红2(1.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吉林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长春 130021;2.吉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长春 130118)V o1.12 No.4December ,2017第12卷 第4期2017年12月0 前言遥感是一门空间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和分析的应用科学。

目前遥感技术已经大范围的运用到环境监测工作中,并利用自身技术为环境监测区域提供治理措施(姚延娟等,2013a)。

环境监测工作作者简介:张熠斌(1983- ),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遥感、机载LiDAR 数据处理、地质环境信息化方面的研究。

E-mail:914345427@通讯作者:宋金红(1983- ),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土壤遥感方面的技术研究。

E-mail:157613090@2017年88要求及时地、准确地掌握水土流失地区各种自然条件的变化,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各种防治措施的效益,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综合治理方案。

国外在对水土流失机理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许多水土流失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验模型,一类是物理模型。

到目前为止,水土流失领域最重要的成果当属1958年提出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该模型的因子参数经过不同国家和地区学者修正之后,能够应用于世界各个地区(杨勤科等,1998)。

此后美国及欧洲的学者又相继提出了通用风蚀模型WEE(Wind Erosion Equation)、RUSLE(Reversed USLE)、水蚀预报项目WEPP( 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姚延娟等,2013b),它突破USLE的基本思想,是以过程和流体力学为基本概念的土壤流失的物理预报模型,可以弥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不足、欧洲土壤侵蚀模型EUROSEM(European Soil Erosion Model)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土壤侵蚀预报模型。

从1920年开始,国内逐步出现针对水土流失的定性研究,水土流失评价成果和预测模型的调研不断兴起(姚延娟等,2016)。

1980年初期,由北大遥感所资深教授马蔼乃提出了国内黄土高原小范围水土领域的侵蚀统计模型。

随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被引入国内,推广试用地包括黄土高原、江南丘陵一带,福建,广东还有东北都有涉及(彭坷珊,2001)。

如今,水土保持工作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弥补传统水土保持调查监测手段的种种缺陷和不足,对比传统监测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具备高精度、实时性和全面性等优点。

1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水文建模中的遥感技术径流和预测降水量的时间和月蒸发量的季节性评价是水文建模中尤为重要的两个因素。

因为地表观测的模型无法应用于大流域地形,所以对地表的观测不全面且在大尺度范围内描述水文过程还存在困难(王济龙等,1989)。

遥感技术则可以为大流域乃至全球的水文模型提供数据,比如土壤的结构、湿度、地表覆盖率以及地形的信息数据。

(2)水质监测中的遥感技术对河流、湖泊、水库、河口和海洋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在水资源和环境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传统试验分析的技术测量结果准确,但费时费力(苏庆珣等,2008)。

遥感技术则可以提供相对便利、快捷和大范围的测量方式。

(3)土壤侵蚀中的遥感技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土壤侵蚀作为由水、风和冰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已经加快了速度。

土壤侵蚀会导致土地退化、地基下陷坍塌、生产能力损失,水土流失的土壤颗粒对下游的破坏等问题成为了全世界所关注的焦点(吴险峰等,2002)。

由于土壤侵蚀的分布具有时空变异特性,应用传统的土壤侵蚀测量技术耗时耗力,且有很大的困难。

所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水土流失的管理和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其中包括水土流失方式和速度的评估。

(4)土地覆盖的变化和水资源的开发近50年,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方面信息的产生和应用有了巨大的发展,自然活动和人为活动影响了土地覆盖即地球表面土壤、水、植被、城市等的覆盖情况(张红梅等,2005)。

其中人类活动对土地覆盖度的影响是与土地的利用及农业、林业和城市化用地信息息息相关的。

一方面,土地利用的改变对土壤湿度和地下水的分配影响巨大(潘世兵等,2002)。

另一方面,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也可能会导致植被覆盖的变化。

2 应用案例2.1 案例背景石头口门水库位于饮马河中游,是一座以防洪除涝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承担长春市供水任务,总集水面积4944km2(图1)。

搜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分类资料,其中旱地和林地分别占到39%和32%,整个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比较高,有利于水资源环境的自我调节张熠斌等:遥感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城市地质第12卷第4期89(图2)。

(1)水源地的水土流失遥感监测,对水源地进行水土流失遥感监测,可以计算出整个水源地流域的轻度水土流失面积和微度水土流失面积大约占总流域面积的90%,说明水源地所在流域的水土流失程度较轻,需要继续保持。

(2)面源污染遥感监测,水源地的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为主,人口众多、旅游业、养殖业等导致污染总量加剧,主要污染物包括农田化肥、农业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农村生活污染等,主要成分为氮、磷、COD、氨氮等。

图1水源地流域概况Fig 1. Watershed survey of water source area图2 水源地风险源监测图Fig 2 Risk source monitoring diagram of water source area 2.2遥感应用分析由上面结果可以看出,石头口门的水质情况良好,水量问题比较严重,流域土地利用安全度较高,植被覆盖度随月变化明显,全年高覆盖度时间较短,水土流失较轻,水土保持方面做得较好。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针对监测预警信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提取图像的使用(宁亚灵,2007),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区域饮用水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遥感信息可以转移到水源地的工作体系,为准确定位网站的目标,指导水源地生态监测。

水源的网站平台系统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空间定位和数据管理技术,有效解决了水源环境监测内容的难度,解决了监测内容不明确和难以操作的技术难点,有效支持水源区环境保护工作(牟金泽等,19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