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原理第四章 主存储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作业答案

第四章作业答案解释概念:主存、辅存,Cache, RAM, SRAM, DRAM, ROM, PROM ,EPROM ,EEPROM CDROM, Flash Memory.解:1主存:主存又称为内存,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2辅存:辅存可作为主存的后备存储器,不直接与CPU交换信息,容量比主存大,速度比主存慢。
3 Cache: Cache缓存是为了解决主存和CPU的速度匹配、提高访存速度的一种存储器。
它设在主存和CPU之间,速度比主存快,容量比主存小,存放CPU最近期要用的信息。
4 RAM; 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
5 SRAM: 是静态RAM,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
靠触发器原理存储信息,只要不掉电,信息就不会丢失。
6 DRAM 是动态RAM,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
靠电容存储电荷原理存储信息,即使电源不掉电,由于电容要放电,信息就会丢失,故需再生。
7 ROM: 是只读存储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
8 PROM: 是可一次性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9 EPROM 是可擦洗的只读存储器,可多次编程。
10 EEPROM: 即电可改写型只读存储器,可多次编程。
11 CDROM 即只读型光盘存储器。
12 Flash Memory 即可擦写、非易失性的存储器。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分这些层次?计算机如何管理这些层次?答: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这两个存储层次上。
Cache—主存层次在存储系统中主要对CPU访存起加速作用,即从整体运行的效果分析,CPU访存速度加快,接近于Cache的速度,而寻址空间和位价却接近于主存。
主存—辅存层次在存储系统中主要起扩容作用,即从程序员的角度看,他所使用的存储器其容量和位价接近于辅存,而速度接近于主存。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第四章_庞海波

设DRAM的刷新最大间隔时间为2ms,
则异步刷新的刷新间隔=2ms/256行=0.0078125ms =7.8125µs
即:每7.8125µs刷新一行。
集中刷新时,死时间为256*0.1us=25.6us。
分散刷新,刷新间隔0.2us,死时间为0.1us,读写周期0.2us
异步刷新,死时间0.1us,刷新间隔7.8125us。
第四章思考题与习题
1.解释下列概念主存、辅存、Cache、RAM、SRAM、DRAM、ROM、PROM、EPROM、EEPROM、CDROM、Flash Memory
答:
主存:与CPU直接交换信息,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存储器。
辅存:主存的后援存储器,不与CPU直接交换信息。
CACHE:为了解决CPU和主存的速度匹配,设在主存与CPU之间,起缓冲作用,用于提高访存速度的一种存储器。
3.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分这些层次,计算机如何管理这些层次?
答: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这两个存储层次上。
Cache—主存层次在存储系统中主要对CPU访存起加速作用,即从整体运行的效果分析,接近于Cache的速度,而容量和位价却接近于主存。
主存—辅存层次在存储系统中主要起扩容作用,其容量和位价接近于辅存,而速度接近于主存
页面容量=总容量/页面数= 64K×8 / 4 = 16K×8位,4片16K×8字串联成64K×8位
组容量=页面容量/组数= 16K×8位/ 16 = 1K×8位,16片1K×8位字串联成16K×8位
组内片数=组容量/片容量= 1K×8位/ 1K×4位= 2片,两片1K×4位芯片位并联成1K×8位
存储器逻辑框图:
计算机原理 第四章 存储系统 课堂笔记及练习题

计算机原理第四章存储系统课堂笔记及练习题主题:第四章存储系统学习时间:2016年10月24日--10月30日内容:一、学习要求这周我们将学习第四章存储系统的相关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理解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及分类,加深对半导体随机读写器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主要内容(一)存储系统概述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存储器有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之分,主存储器(简称主存)处于全机中心地位,直接与CPU交换信息;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或称为外存储器(简称外存)通常用来存放主存的副本和当前不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每条指令所需的数据及取下一条指令的操作都不能直接访问辅助存储器,需要通过主存储器与CPU交换信息。
(二)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为主存容量、存储器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时间。
计算机可寻址的最小信息单位是一个存储字,一个存储字所包括的二进制位数称为字长。
主存储器的另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存储器的速度,一般用存储器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来表示。
存储器存取时间(memory access time)又称存储器访问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
存储周期(memory cycle time)指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例如连续两次读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
通常,存储周期略大于存取时间。
(三)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对存储器的要求是“大容量、高速度、低成本”,但是在一个存储器中要求同时兼顾这三方面是困难的。
一般来讲,速度高的存储器,每位价格也高,因此容量不能太大。
主存-辅存层次,满足了存储器的大容量和低成本需求。
cache-主存层次,解决了速度与成本之间的矛盾。
现代大多数计算机同时采用主存-辅存和cache-主存这两种存储层次,构成cache-主存-辅存三级存储层次,如下图所示。
CPU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称为内存储器,包括cache和主存储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部分课后题答案(唐朔飞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部分课后题答案(唐朔飞版)4.1 解释概念:主存、辅存、Cache、RAM、SRAM、DRAM、ROM、PROM、EPROM、EEPROM、CDROM、Flash Memory。
主存:⽤于存放数据和指令,并能由中央处理器直接随机存取,包括存储器体M、各种逻辑部件、控制电路等辅存:辅助存储器,⼜称为外部存储器(需要通过I/O系统与之交换数据)。
存储容量⼤、成本低、存取速度慢,以及可以永久地脱机保存信息。
主要包括磁表⾯存储器、软盘存储器、磁带存储设备、光盘存储设备。
Cache:⾼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体积⼩但速度快,⽤于保有从主存储器得到指令的副本很可能在下⼀步为处理器所需的专⽤缓冲器。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
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且存取的速度与存储单元的位置⽆关的存储器。
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于存储短时间使⽤的程序。
按照存储信息的不同,随机存储器⼜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RAM,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M,DRAM)。
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它是⼀种具有静⽌存取功能的内存,不需要刷新电路即能保存它内部存储的数据。
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即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最为常见的系统内存。
DRAM 只能将数据保持很短的时间。
为了保持数据,DRAM使⽤电容存储,所以必须隔⼀段时间刷新(refresh)⼀次,如果存储单元没有被刷新,存储的信息就会丢失。
(关机就会丢失数据)ROM:只读内存(Read-Only Memory)的简称,是⼀种只能读出事先所存数据的固态半导体存储器。
其特性是⼀旦储存资料就⽆法再将之改变或删除。
通常⽤在不需经常变更资料的电⼦或电脑系统中,资料并且不会因为电源关闭⽽消失。
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也叫One-Time Programmable (OTP)ROM“⼀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是⼀种可以⽤程序操作的只读内存。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第0节存储管理概述一、存储器的层次结构1、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是信息处理的来源与归宿,占据重要位置。
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任何一种存储装置,都无法从速度、容量、是否需要电源维持等多方面,同时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际上它们组成了一个速度由快到慢,容量由小到大的存储装置层次。
2、各种存储器•寄存器、高速缓存Cache:少量的、非常快速、昂贵、需要电源维持、CPU可直接访问;•内存RAM:若干(千)兆字节、中等速度、中等价格、需要电源维持、CPU可直接访问;•磁盘高速缓存:存在于主存中;•磁盘:数千兆或数万兆字节、低速、价廉、不需要电源维持、CPU 不可直接访问;由操作系统协调这些存储器的使用。
二、存储管理的目的1、尽可能地方便用户;提高主存储器的使用效率,使主存储器在成本、速度和规模之间获得较好的权衡。
(注意cpu和主存储器,这两类资源管理的区别)2、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地址重定位•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主存空间的保护和共享•主存空间的扩充三、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1、逻辑地址(相对地址,虚地址):用户源程序经过编译/汇编、链接后,程序内每条指令、每个数据等信息,都会生成自己的地址。
●一个用户程序的所有逻辑地址组成这个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也称地址空间)。
这个空间是以0为基址、线性或多维编址的。
2、物理地址(绝对地址,实地址):是一个实际内存单元(字节)的地址。
●计算机内所有内存单元的物理地址组成系统的物理地址空间,它是从0开始的、是一维的;●将用户程序被装进内存,一个程序所占有的所有内存单元的物理地址组成该程序的物理地址空间(也称存储空间)。
四、地址映射(变换、重定位)当程序被装进内存时,通常每个信息的逻辑地址和它的物理地址是不一致的,需要把逻辑地址转换为对应的物理地址----地址映射;地址映射分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
1、静态地址重定位是程序装入时集中一次进行的地址变换计算。
物理地址= 重定位的首地址+ 逻辑地址•优点:简单,不需要硬件支持;•缺点:一个作业必须占据连续的存储空间;装入内存的作业一般不再移动;不能实现虚拟存储。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存储器4

主存储器
4.1 主存储器的全机中心地位 主存与CPU 主存与I/O设备 主存与多处理机
存储器分类
1. 按存储介质分类
(1) 半导体存储器 (2) 磁表面存储器 (3) 磁芯存储器 (4) 光盘存储器 TTL 、MOS 磁头、 磁头、载磁体 硬磁材料、 硬磁材料、环状元件 激光、 激光、磁光材料
4.6
非易失型半导体存储器(ROM) 非易失型半导体存储器(ROM)
存储器名 ROM PROM EPROM 功能 只读不能写 一次性写入 可多次写入、读出 存储原理 以元件有无表 示0、1 以熔丝接通、 断开表示0、1 写:以漏源极间 有无导电沟道 存储0、1 擦:紫外线使浮 置栅电荷泄漏 写:同EPROM 擦:电擦除 写:同EPROM 擦:电一次性 整体或分区擦 除(幻灯) 存储单元元件 二极管或晶体 管 熔丝 幻灯上所示的 管子
3. 按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分类
RAM 静态 RAM 动态 RAM MROM PROM EPROM EEPROM
主存储器
ROM
存 储 器
Flash Memory
高速缓冲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 辅助存储器 磁盘 磁带 光盘
二、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1. 存储器三个主要特性的关系
/ 速度 容量 价格 位 CPU 寄存器 存 主存 CPU 机 主 快 小 高
举例 画出用16K*8位的芯片组成64K*8 16K*8位的芯片组成64K*8位存储器的连接图 画出用16K*8位的芯片组成64K*8位存储器的连接图
A15 A14 A13 A0 WE
译 码 器
CS R/W
CS R/W
CS R/W
CS R/W D0-D7
字扩展的几点结论
计算机原理存储器

计算机原理存储器
计算机原理中,存储器是指计算机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部件。
存储器一般分为内存和外存两种类型。
内存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当前运行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
它分为主存和辅存两部分。
主存是计算机中最主要的存储器,由半导体存储芯片构成,通常包括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只
读存储器(ROM)。
RAM具有读写功能,用于临时存储运行
程序和数据,数据可以快速读取和写入。
而ROM是只读存储器,其中的数据是固化的,无法进行修改。
主存的容量通常较小,但速度快。
外存主要是指硬盘、光盘等可以作为辅助存储器使用的设备。
相比主存,外存容量大,但速度较慢。
外存被用于长期存储程序和数据,能够持久保存。
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外存中的数据加载到主存中进行操作。
存储器在计算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性能和数据的处理速度。
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在容量、速度和价格等方面有所差异,计算机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存储器组合。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 4 章 存储器系统(修改版)

磁芯存储器
2013-11-14
10
3.5英寸软盘
2013-11-14
11
硬盘
2013-11-14
12
(2)半导体存储器
• 半导体存储器是用半导体器件组成的存储器。 • 根据制造工艺不同,可分为双极型和MOS型。
2013-11-14
13
U盘
2013-11-14
14
(3) 光存储器
• 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存储器,它是通过 能量高度集中的激光束照在基体表面引 起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记忆二进制信 息。如光盘存储器。
2013-11-14
3
4.1.1
存储器分类
• 1.按与CPU的连接和功能分类
• (1) 主存储器 CPU能够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用于存 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数据。主存储器设在 主机内部,所以又称内存储器。简称内存 或主存。
2013-11-14
4
(2) 辅助存储器
• 为解决主存容量不足而设置的存储器, 用于存放当前不参加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当需要运行程序和数据时,将它们成批 调入内存供CPU使用。CPU不能直接访问 辅助存储器。 • 辅助存储器属于外部设备,所以又称为 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存。
写操作(存操作) 地址 (MAR) AB
MEM
CPU MEM MDR
MEM
CPU
CB 读命令 (Read)
MEM
存储单 元内容 (M)
DB
MEM
CB 写命令 MEM (Write) DB 存储单元 MDR M
2013-11-14
28
CPU与主存之间的数据传送控制方式
• 同步控制方式:数据传送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 完成,即在一个存取周期内完成。 • 异步控制方式:数据传送的时间不固定,存储 器在完成读/写操作后,需向CPU回送“存储器 功能完成”信号(MFC),表示一次数据传送完 成。 • 目前多数计算机采用同步方式控制CPU与主存之 间的数据传送。 • 由于异步控制方式允许不同速度的设备进行信 息交换,所以多用于CPU与外设的数据传送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叫读写存储器,指通过指令可以随机的、个别的对各 个存储单元进行访问。半导体存储器一般都属于这类型。 • SRAM:静态存储器,存储单元是一个触发器结构, 包括6个晶体管,访问速度快、价格较高; • DRAM:动态存储器,存储一位信息只需要一个晶 体管和一个电容器,成本较低,但是访问速度较慢。
3. 直接存取存储器(DAM:direct access memory) 存取方式介于RAM和SAM之间,首先选取存取信息所在的区 域,然后用顺序方式存取。比如磁盘。 4. 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 (1)只能读取数据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 一般由一个晶体构成一个存储单元。通常用来存放固定不变的 程序、汉字字型库、字符和图形符号等。 (2)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AM,简称PROM) 一次性写入,写入后,只能读出其内容,不能进行修改。 (3)可擦写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AM,简称 EPROM) 可用紫外线擦除内容的PRAM,擦除后可以再次写入。 (4)可用电擦写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AM,简 称E2PROM) 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只能以块为单位进行擦写
刷新不是按字处理,而是每次刷新一行,即为连接在同一行上 所有存储单元的电容补充一次能量。刷新有两种常用方式:
集中刷新,停止内存读写操作,逐行将所有各行刷新一遍;
分散刷新,每一次内存读写后,刷新一行,各行轮流进行。或 在规定的期间内,如2ms,能轮流把所有各行刷新一遍。
0,63
存储单元 T1~T6
A5
X63
63,0
存储单元 T1~T6
63,63
存储单元 T1~T6
Din
写入电路 WE 读放
•
•
T7
•
Y0 A6
T8
T7 Y63 A11
T8
•
Y地址译码器
Dout
动态存储器DRAM
存储单元
字选择线 位线 信息存储在Cs上,Cs上有电荷,则表示“1”; 无电荷,则表示“0”
• 按照信息的可保存性分类:
易失性:断电以后不能保持其内容,比如RAM 非易失性:断电以后仍然能保持其内容
三、存储器的分级结构
• 根据各种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和价格比的不同,将它 们按照一定的体系结构组织起来,使所放的程序和数据按照一 定的层次分布在各种存储器中。 Register 高速缓存Cache 主 存 软硬结合 硬件映射
字线
高,T 导通, 低,T 截止。
T
位 线
- -
高
++ VDD
CS
写 0 :使位线为高电平, 若CS 上有电荷,则 CS 通过 T 放电; 把 0 信号写入了电容 CS 中。 若CS 上无电荷,则 CS 无充放电动作, 保持原记忆的 0 信号不变。
字线
高,T 导通, 低,T 截止。
T
位 线
CS
高
• 单译码方式适合小容量的存储器 – 例如:地址线12根 • 对应4096个状态,需要4096根译码线 • 双译码方式适合大容量存储器(也称为矩阵译码器) – 分X、Y两个方向的译码 – 例如:地址线12根 • X、Y方向各6根,64*64=4096个状态,128根译码线
单译码存储结构
X0 A0 X 地 址 译 码 器
2、主存与辅存之间的关系
• 主存:(半导体) – 优:速度快 – 缺:容量受限,单位成本高,断电丢失信息 • 辅存:(光盘,磁盘) – 优:容量大,信息长久保存,单位成本低. – 缺:存取速度慢 • CPU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存放在主存 • 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存放在辅存 • 辅存只与主存进行数据交换
(64*8位)
0,0
0,7
X63 63,0 63,7
A5
R/W CE
三态双向缓冲存储器 D0 D7
2位地址单译码示例: 2位地址码产生4条译码线(“1”有效)
F0 F1 F2 F3
A1
A0
Hale Waihona Puke 双译码存储结构 A0 X 地 址 译 码 器
X0
( 行地址,列地址) 0, 0
存储单元 T1~T6 位线1 位线2
CPU
AR read/write k DR n 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 控制总线 ready
主存储器
随机存储器(RAM)
一、 静态存储器(SRAM)
存储单元是一个触发器结构,包括6个晶体管,访问速 度快、价格较高 利用双稳态触发器来保持信息,只要不断电,信息不会丢失。
SRAM的存储单元结构图 VDD T3 位线1 VGG T4
辅 存
CPU
CACHE
主存(内存)
辅存(外存)
1、主存和高速缓存之间的关系
• Cache引入: – 为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差距,提高整机的运算速度,在cpu 和主存之间插入的由高速电子器件组成的容量不大,但速度很 高的存储器作为缓冲区。 • Cache特点 – 存取速度快,容量小,存储控制和管理由硬件实现 • Cache工作原理——程序访问的局部性 – 在较短时间内由程序产生的地址往往集中在存储器逻辑地址 空间的很小范围内。(指令分布的连续性和循环程序及子程 序的多次执行) – 数据分布不如指令明显,但对数组的访问及工作单元的选择 可使存储地址相对集中。
五、主存储器的基本操作
• 主存储器用来暂时存储CPU正在使用的指令和数据,它和CPU的关 系最为密切。 • CPU通过使用AR(地址寄存器)和DR(数码寄存器)和总线与 主存进行数据传送。 为了从存储器中取一个信息字,CPU必须指 定存储器字地址并进行“读’操作。CPU需要把信息字的地址送 到AR,经地址总线送往主存储器、同时,CPU应用控制线(read) 发一个读”请求、此后,CPU等待从主存储器发来的回答信号通 知CPU‘读”操作完成、主存储器通过ready线做出回答,若ready 信号为“1’,说明存储字的内容已经读出,并放在数据总线上, 送入DR、这时“取”数操作完成。 • 为了“存’一个字到主存,CPU先将信息字在主存中的地址经 AR送地址总线,并将信息字送DR、同时发出‘写’命令。此后, CPU等待写操作完成信号。主存储器从数据总线接收到信息字并 按地址总线指定的地址存储,然后经ready控制线发回存储器操作 完成信号、这时‘存’数操作完成。
字选择线
位线2
A
B
T5
T1 I/O T2
T6
I/O
平时(该存储单元未被选中): 字选择线 低电位 位线 高电位 读数据: 字选择线 高电位 (该存储单元被选中) 若原来的状态为“1”(T1导通,T2截止),则 T5导通,有电流从位线1经过T5流向T1,位线1读到“1” 若原来的状态为“0”(T2导通,T1截止),则 T6导通,有电流从位线2经过T6流向T2,位线2读到“1”
•
T CS
DD
CD
•V
写入过程: 字选择线:高电位 ,T导通 如果位线是低电位,而且Cs无电荷,则VDD 对Cs充电,完成写“1” 如果位线是高电位,而且Cs有电荷,则Cs通 过T放电,完成写“0” 如果写入的数据和原来存储的数据相同,则 Cs上的电荷保持不变
读过程: 字选择线:高电位 ,T导通 位线预先冲至高电位 如果Cs上有电荷,则Cs放电,使位线电位 下降,此时如果在位线上接一个放大器, 则可检测出Cs上的“1”态; 如果Cs上无电荷,则位线电位无变化, 放大器无输出,则认为读到“0”态
字线
高,T 导通, 低,T 截止。
T
位 线
- -
低
++ VDD
CS
写 1 :使位线为低电平, 若CS 上无电荷,则 VDD 向 CS 充电; 把 1 信号写入了电容 CS 中。
字线
高,T 导通, 低,T 截止。
T
位 线
- -
低
++ VDD
CS
写 1 :使位线为低电平, 若CS 上有电荷,则 CS 的电荷不变, 保持原记忆的 1 信号不变。
图4.8 单管存储单元线路图
动态存储器器件 读写原理概述
柵极
字线 源极
高,T 导通, 低,T 截止。
通过电容CS有 无存储电荷来 区分信号1 、 0
漏极
T
位 线 放电
-++
充电
CS
VDD
写 1 :使位线为低电平,若CS 上无电荷,则 VDD 向 CS 充电; 若CS 上有电荷,则 CS 无充放电动作。 写 0 :使位线为高电平,若CS 上无电荷,则 CS 无充放电动作, 若CS 上有电荷,则 CS 把所存电放完。 读操作:首先使位线充电至高电平,当字线来高电平后,T导通, ① 若 CS 上无电荷,则位线上无电位变化 (读出为 0); ② 若 CS 上有电荷则会放电,并使位线电位由高变低, 接在位线上的读出放大器会感知这种变化,读出为1。
四、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存储容量:存放信息的总数,通常以字节 (Byte)为单位
B、KB、MB、GB、TB。 地址码的位数 (K) 决定了主存储器的可直接寻址的最大空间
存储容量 = 2K * 存储单元的长度
• 存储周期:CPU连续两次访问存储器所需要的最短时间间隔。 • 最大存取时间:是存储器从接到寻找存储单元的地址码开始, 到读出或存入数据为止所需的时间. • 存储器的价格:通常以每位价格P来衡量 • 其他 – 可靠性、存储密度、信息存储的长期性、功耗(分操作功 耗和维持功耗)、物理尺寸(集成度)
存储器概述
一、主存处于主机中心位置
1. CPU直接从主存中读取指令和存取数据。
2. 直接存储器存取技术(DMA)和输入输出通道技术, 可以使存储器和 I/O 系统直接传送数据。 3. 多处理机出现,要求共享存储器,存放共享数据, 并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