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2024年)

期末综合训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文学,从自然中走来,它是浇灌大地的甘露,是烂màn生命的菊花,是()风雨的荷叶;文学,从想象中走来,它是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是安徒生笔下的滑稽.“新装”。
品味文学,不是()的盲从,不是无病呻吟的矫情,不是附庸风雅的装饰,而是一种高雅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
文学让我们由浮躁变沉静,由狭ài变广博,由平凡变伟大。
同学们,请开启你的文学阅读吧!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滑稽.()烂màn()狭ài()2.根据语境,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蒙蔽麻木不仁B.遮蔽麻木不仁C.遮蔽随声附和D.蒙蔽随声附和3.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中“甘露”“荷叶”“滑稽”三个词语的词性相同。
B.“由平凡..”一句中加点的词语是一对反义词。
..变伟大C.“无病呻吟”“附庸风雅”是褒义词。
D.文中“文学”是代词,“浮躁”“沉静”是形容词,“变”是动词。
4.文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分)5.成长是一个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请在下列两个人物中任选其一,结合作品内容说说人物的成长变化过程。
(2分)(1)鲁迅(《朝花夕拾》)(2)孙悟空(《西游记》)6.根据提示填空。
(6分)(1)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其一)](2)油蛉在这里低唱,。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诸葛亮在《诫子书》开篇对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的句子是“,”。
(4)写出古诗词中关于友情的名句(连续的两句):,。
二、专题学习(6分)7.“少年正是读书时”,经典书籍尤其值得一读再读。
学校正在开展“读名著,品经典”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6分)(1)下表是七年级(1)班同学整理的本校学生读书现状调查表,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狭隘(yì)解放(jiě)微不足道(wēi)B. 殉职(xùn)极端(duān)拈轻怕重(zhān)C. 鄙薄(báo)纯粹(cuì)漠不关心(mò)D. 热忱(chén)派遣(qiǎn)冷冷清清(qīnɡ)2.下列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默契海枯石烂诀别眼花瞭乱B. 嘈杂人声鼎沸制裁轻而易举C. 娴熟顾名思意幅射月明风清D. 藉贯粗制滥造荣膺一泄千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春节长假最后一天, 返程高峰随之到来, 为应对浩浩荡荡的车流, 交警部门称, 已制订了交通应急处置方案。
B. 他在国际上获得演艺大奖的消息被传得满城风雨。
C.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 它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D.虽然这个特大涉黑集团案的案情扑朔迷离, 但警察明察秋毫, 终将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是我们考试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 开阔眼界, 而且能够陶冶性情, 提升自我。
D.通过认真学习这篇课文, 使我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
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B.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对偶)C. 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 (设问)D. 汉字, 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 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 在写生、在作画;标点, 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 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 在叙述、在抒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题亲爱的同学们:考试中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深入地思考,一切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
一张语文试卷展示的是你的语文素养,所以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别忘..............了,做题前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
一、积累与运用。
(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niàng)黄晕(yùn)分歧(qǐ)着落(zhuó)....B.看护(kān)水藻(zǎo)贮蓄(chǔ)澄清(chéng)....C.唱和(hè)憔悴(qiáo cuì)匿(nì笑确凿(záo ).....D.踉跄(liàng qiàng)一霎时(chà)收敛(liǎn)搓(cuō)捻.....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判逆花团锦簇恍然大悟人声鼎沸B.哄托洗耳恭听蛛丝马迹众目睽睽C.祷告鸦雀无声煞有解事截然不同D.俯视废寝忘食混为一谈油然而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B.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C.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汪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
B.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体的标准之一。
C.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D.很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方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
5、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是()(2分)......A.2013年“青歌赛”上,歌手王晰凭借其出色的嗓音一举夺得流行组唱法冠军,被著名歌唱家韦唯誉为“低音王子”。
部编版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15分)文章之美,蕴于情,凝于意。
七年级(1)班准备在学期结束之时开展“语文品读”交流会,请你参与。
【美段摘抄】小语摘抄了下面的优美语段,请你阅读并完成1—5题。
(8分)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①柳xù__________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
远山披着白雪。
石桥披着白雪。
溪石披着白雪。
从石桥上走过时,我听见溪水正在②淙.淙__________地流着。
我看见溪中映照着远山的雪影,映照着石桥和溪石的雪影。
我看见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
1.给选文①处横线上填汉字,②处横线上填加点字的拼音。
(2分)①柳xù____________②淙.淙____________2.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填序号)(2分)3.选文中□处应填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1分)A.,B.;;C.。
D.,。
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1分)5.下列关于各项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覆盖”“飞舞”都是动词B.“芦花”“绒毛”都是名词C.“大”“小”“白”都是形容词D.“一般”“几只”都是数量词【诗文随笔】6.小林同学拿出了自己的古诗文随笔记录和大家分享,请帮他将空缺的部分补全。
(7分)心中有情,万物皆有情。
思念友人,明月也来深切关心,“,”(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珍惜时间,流水也充满生活哲理,“,”(《〈论语〉十二章》);渴望和平,菊花也不负秋阳,竞相绽放,“,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羁旅漂泊,黄昏也令人愁肠百结,“,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追求自由,山水也变得桀骜不驯,“,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卷》含答案一、基础知识(2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确凿(záo)菜畦(qí)倜傥(tì tǎng)栅栏(zhà)B. 脑髓(suí)桑葚(shèn)油蛉(líng)斑蝥(máo)C. 盔甲(kuī)锡箔(bó)掸子(dān)徘徊(huái)D. 骊歌(lí)花圃(pǔ)讪笑(shàn)迸溅(bìng)答案:A。
B项中“脑髓”的“髓”应读“suǐ”;C项中“掸子”的“掸”应读“dǎn”;D项中“迸溅”的“迸”应读“bèng”。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来势汹汹荒草凄凄。
B. 九曲连环万丈狂澜锋芒必露当之无愧。
C. 可歌可泣妇孺皆知鞠躬尽瘁家喻户晓。
D. 马革裹尸燕然勒功锲而不舍一反即往。
答案:C。
A项“荒草凄凄”应为“荒草萋萋”;B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D项“一反即往”应为“一反既往”。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C. 中国足球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D. 元旦联欢会上,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答案:D。
“天伦之乐”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不能用于师生之间。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D. 我们要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
答案:无。
A项“通过……使……”句式杂糅,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与“浮现”搭配不当,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断定”与“可能”语义矛盾,应删去“可能”;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亘古(gèn)默契(qì)哺育(bǔ)鲜为人知(xiǎn) B. 咳嗽(sòu)筹集(chóu)嫉妒(jì)诲人不倦(huì) C. 踱步(duó)哽咽(yàn)祈祷(dǎo)忍俊不禁(jīn) D. 赫然(hè)卓越(zhuō)归省(x ǐng)参差不齐(chē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建树浩瀚鞠躬尽萃眼花缭乱 B. 慷慨篡改骇人听闻轻飞曼舞 C. 柑橘荒谬不可思议跌宕起伏 D. 赃物赋予临摩书法首当其冲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应该培养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本领,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B.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 在科技创造中,好奇心和想象力相辅相成,没有好奇心就没有想象力。
D. 操场上彩旗猎猎,各国运动员代表队各就各位,等待比赛的开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是否注重生活中的细节,决定着一个人的成材。
B. 由于这些原因,他决定立即采取行动应对这一局面。
C. 建立目标并努力实现,是激发学习潜能的最有效的途径。
D.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让它继续发扬光大。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有梨树。
B. “这是怎么回事呢?”他边犯愁边想,“得请气象专家解释一下”。
C. 这正如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所说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乐的”。
D.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都是我从小就很喜爱的。
二、非选择题6、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3]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xiá)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狼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①行室②,奔入伏③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④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⑤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⑥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⑦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⑧之以归.非屠,乌⑨能作此谋也!
B. 今天因为要出去游玩,奶奶特意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枝招展,煞是好看.
C.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心酸的眼泪.
D.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德高望重”指品德高尚,声望很高,多称颂年纪高而且有名望的人,使用有误;
⑩我心里好后悔,这个顾客是个哑巴.
⑪曾经听人说过一个事,是真事.也是在天微黑、要下班的时候,一个顾客,进了一个店,要买个锤子,于是店主就去给他取,锤子递过去,那人就用还带着店主体温的锤头,朝这店主砸去,一场惨烈的血案发生了.后来,破案了,作案的是个哑巴.
⑫我惶然.只期待他早点买完离开.于是,用手势比划着,问他,插排要多大功率的?
⑬他看着我,又四周看看,摇了摇头,一阵茫然.我心一阵发紧.不知道他找什么,也不知道他到底要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强迫(qiǎng)摄氏(shè)拾级(shè)箴言(zhēn)B. 憎恨(zēng)撺拍(cuān)哺育(bǔ)惬意(qiè)C. 气氛(fēn)氛围(fēn)氛芳(fēn)氛萎(fēn)D. 狡黠(xiá)晌午(shǎng)撺拍(cuān)殷切(yīn)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 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行径破坏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
C. 春天来了,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
D. 这位影星走红地毯时仍然不忘粉丝,频频向他们挥手致意。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我们应该经常开展法律知识讲座。
B.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C.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D. 他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危:危险)B. 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行径破坏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
(绝:绝对)C. 春天来了,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
(沁:渗透)D. 这位影星走红地毯时仍然不忘粉丝,频频向他们挥手致意。
(频:频繁)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了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我们应该经常开展法律知识讲座。
(增强:动词)C.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为:动词)D. 他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付出:动词)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出师表》是诸葛亮给刘备的一封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犷.(kuǎng) 澄.澈(chéng) 莅.临(lì) 憔.悴(qiáo) B.静谧.( mì) 怅.然(chàng) 坠.落(zhuì) 滑稽.(jī) C.庇.护( bì) 收敛.(liǎn) 徘徊.(huí) 称.职(chèng) D.诅.咒(zǔ) 贮.藏(chǔ) 干涸.(gū) 唱和.(hè)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怪诞不经 由然而生 沾轻怕重 咄咄逼人 B.恍然大悟 花枝招展 参差不齐 刨根问底 C.骇人听闻 迫不及待 小心翼翼 眉开眼笑 D.畏罪潜逃 混为一谈 神通广大 神采奕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初学书法应先认定一家,选好一帖,然后专心致志临写,不能好高骛远,见异思迁....。
B.下午大家把校同里各个角落的野草都清理了,整个校同到处是不.毛之地...。 C.她声音突然拔高,带着几分愤怒,与平日的端庄优雅形象大相..
径庭..。
D.郑晓龙希望今后的作品能精益求精....,力求打造更加精致、严谨的剧作。 4.(2018江苏无锡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D.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5.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
①观赏世间美景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幻 ④品味人世百态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6.(2019吉林白城大安三中期末)默写填空。 (1)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3)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作者对老友的无限关切牵挂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次北固山下》中,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生活哲理,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批判了封建的所谓孝道,请列举他最反感的两个故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西游记》中描述的花果山水帘洞中的那副对联写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写出这部书中你最喜爱的一个故事:______________ 。
8.(2018贵州铜仁中考)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铜仁市某中学某班开展“我爱祖国”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搜集的材料。
材料一 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动漫作品,放在视频分享网站B站后引发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其中的经典台词“每一个兔子都有大国梦”不胫而走,“幸福并感激着”“此生无悔入华夏”“厉害了我的国”……弹幕上“泪目”刷屏。凭借弹幕这种看似“众声喧哗”的方式,青年人在网络上大声表达正能量。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小粉红”(网络爱国青年)“小青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蓬勃兴起,他们“肤白貌美三观正,爱国也要‘萌萌哒’”。
材料三 美国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效忠宣誓”,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及效忠所代表之共和国。在演奏国歌或面对国旗时,他们会做出用右手按心口的“效忠宣誓”的标准姿势。近50万辆校车上播放最多的歌曲是《上帝保佑美国》《美丽的关利坚》。,对于成年人,多数节庆活动都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10个联邦法定假日中8个与此相关;各种盛大集会、体育赛事等开场前必唱美国国歌;好莱坞出品了大量的“主旋律”电影…… (1)请认真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写出一条..你的探究结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材料三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写出一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请用一.
种.合适的方式具体..表达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9江苏盐城毓龙路实验学校第二次月考改编)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1-15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狼子野心》)
[注]①畜:养。②俟(sì):等待。③啮(niè):咬。④遁:隐,消失。逸:逃走。⑤贻:留下。
11.用斜线“/”为下面两个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限断一处) (1)其 一 犬 坐 于 前 (2)闻 群 犬 呜 呜 作 怒 声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一狼洞.其中 洞:___________ (2)乃伪.睡以俟 伪:___________ 1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夫君子之.行 B.乃杀而.取其革/人不知而.不愠 C.犬阻之不使前.也/狼不敢前. D.信.不诬哉/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4.翻译下列句子。 (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两文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两文作者分别想借狼告诉人们什么样的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8重庆中考A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拾荒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个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
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把孩子抱起来,孩子脸色青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