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第八章3_睡眠与觉醒
睡眠与觉醒 生物心理学论文

睡眠与觉醒摘要:对于一个正常人,都存在着觉醒和睡眠这两种生理状态,而且这两种生理状态是相互交替、相互制约的。
睡眠与觉醒相互交替的节律活动不是完全由环境昼夜交替引起的被动反应,而是身体内部的振荡机制进行调节和维持的结果。
保证正常的觉醒与睡眠对人体健康和保持良好的状态非常重要。
关键词:睡眠觉醒机制调节周期正文:觉醒与睡眠是保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重要条件,是脑的生活节律。
生物体和人体呈现种种节律现象,就如脉搏和呼吸周而复始地出现,心动周期是0.8秒,以节律来说平均是每分钟75次,呼吸周期是4秒,每分钟16次,这些是较短的周期、较快的节律;体温凌晨低、下午高,再到凌晨又低,人体的血压、代谢、血细胞数目、激素的分泌量等种种功能都呈现一种规律的波动,大体都是以一个昼夜为周期,这是“近似昼夜的节律”。
最让人关心的昼夜节律可能是觉醒与睡眠。
白天工作,晚上睡眠;日出而作,日落而睡。
特殊工作的倒过来,但也总是要使大脑有睡与醒的交替。
长时间不睡,人就受不了,会出现种种神经精神症状;长时间不醒也不可能,除非人在昏迷中。
人体觉醒与睡眠的周期,正好与昼夜的交替一致,是人与自然形成的默契,这种默契伴随着生物进化已形成了人体的“生物钟”。
这种醒与睡交替现象,专门研究睡眠的科学家至今还说不清楚为什么。
但这种规律对人体的影响是客观存在和重要的。
人体保健,特别是中老年人伴随着生理功能“走下坡路”更显得重要。
一睡眠的分期成年人正常睡眠是由慢波睡眠与快波睡眠两个时相周期交替形成的,每夜大约反复转变4-5次。
开始入睡时首先进入慢波睡眠,或称非快速眼动睡眠;再转为快波睡眠,或称异相睡眠,这个阶段发生在慢波睡眠之后,常伴有间断性的眼球快速运动,又称快速动眼睡眠。
在人的一生中,每天睡眠总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其中快波睡眠时间缩短更明显。
新生儿的快波睡眠占整个睡眠时间的50%左右,成年人只占20%~30%,老年人占的比例更小。
脑电图记录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有力地推进了睡眠的实验性研究。
睡眠与觉醒的生理学

睡眠与觉醒的生理学睡眠和觉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
通过睡眠,我们可以恢复体力、巩固记忆、调节情绪,并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
而觉醒则是我们的意识状态,让我们能够与外界进行交互和感知。
本文将探讨睡眠和觉醒的生理学机制以及它们在我们身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睡眠的生理学机制睡眠是由复杂的神经活动过程组成的,受到多种生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内部的生物钟,被称为“睡眠-觉醒调节系统”,它调控着我们的睡眠和觉醒周期。
这个系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线、温度、社交互动等等。
在睡眠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不同的睡眠阶段,包括快速眼动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
这两种睡眠阶段交替出现,构成了一个睡眠周期。
在NREM阶段,我们的脑电图呈现出较慢的波动,身体逐渐放松。
而在REM阶段,我们的大脑活动变得更加活跃,呼吸加快,心率增加。
这个周期的重复出现,使我们能够得到充足的睡眠。
睡眠对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睡眠过程中,我们的身体进行修复和恢复,蛋白质、荷尔蒙的合成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等都在睡眠中进行。
此外,睡眠对于大脑功能的巩固和记忆增强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觉醒的生理学机制觉醒是指我们清醒、有意识地与外界交互和感知。
觉醒状态下,我们的大脑处于一种高度活跃的状态,快速处理和分析来自外界的信息。
大脑皮层是觉醒过程中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它接收和处理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并参与思考、决策以及产生行为。
觉醒状态还涉及到多个神经递质的调控,例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等。
觉醒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调控过程,受到多种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
昼夜节律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当我们的生物钟感知到白天的光线时,它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促使我们保持觉醒状态。
相反,当黑暗降临时,生物钟会促进褪黑激素的分泌,使我们更容易入睡。
三、睡眠与觉醒的重要作用睡眠和觉醒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大脑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睡眠与觉醒

1、课程提纲:•睡眠时相及阶段划分•睡眠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睡眠与觉醒的中枢调控•睡眠的生理学意义•睡眠异常2、睡眠时相监测手段:•Electroencephalographic (EEG) activity/脑电图•Muscle tone/肌肉张力•Eye movements/眼睛运动•Heart rate (and variability)/心率•Respiratory rate (and variability)/呼吸频率•Hormonal release/激素释放3、脑电波主要类型:α波:频率8-13Hz,幅度20-100μVβ波:频率14-30Hz,幅度5-20μVθ波:频率4-7Hz,幅度100-150μVδ波:频率0.5-3Hz,幅度20-200μV4、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 SWS), 其特征包括:●意识、感觉减退,反射减弱,肌肉松弛;●器官活动减弱;●少梦或不做梦;●无明显眼球运动;●脑电图出现高幅慢波5、慢波睡眠又可分为:●I期入眠期脑电波趋于平坦,出现低波幅θ和β波●II期浅睡期特征性的梭型波出现●III期中度睡眠期20-50%的δ波●IV期深度睡眠期超过50%的δ波6、快波睡眠:又称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REM)或异相睡眠●意识、感觉进一步减退,反射进一步减弱,肌肉更加松弛;●部分器官异常活动(与梦境有关);●做梦;●出现明显的眼球运动;●脑电图出现低幅快波,类似清醒状态7、Sleep stages across a night8、Physiology across a night9、参与睡眠调节的神经递质和体液因子•5-羟色胺(5-HT):由中缝核(Raphe nuclei)分泌,可促进睡眠•去甲肾上腺素(NE):蓝斑(locus coeruleus)分泌。
蓝斑头部NE神经元维持觉醒,中后部NE神经元与异相睡眠产生有关•多巴胺(DA):中脑黑质神经元分泌,调节行为觉醒•乙酰胆碱(Ach):与触发异相睡眠有关•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主要在慢波睡眠时释放,可促进慢波睡眠•褪黑素(melatonin):松果体分泌,调节睡眠节律,促进睡眠•Orexin:增食因子,促进睡眠10、睡眠的生理学意义11、睡眠异常与疾病。
睡眠和觉醒的生理学教学内容共65页文档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睡眠和觉醒的生理学教学内容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谢谢你的阅读
《睡眠医学》全套课件 第二讲-睡眠和觉醒的生理心理学

2021/1/9
• 脑科学研究显示,睡眠不仅仅是简单的 活动停止,更是维持高度生理功能的适 应行为和生物防御技术所必需的状态。
• 拥有良好的睡眠,觉醒时才能高度发挥 大脑信息处理功能的能力。
• 在探求精神和意识,学习和记忆等脑高 级功能时,无疑睡眠占有重要地位。
• 生长激素的分泌与睡眠的特殊联系:分 泌高峰——慢波4期
• 脑的发育:与REM睡眠有关
2021/1/9
对记忆的影响
• 普遍的看法是睡眠有助于记忆,尤其是快波 睡眠
• 认为快波睡眠帮助脑选择有用的神经连接, 放弃那些白天偶然形成的无用的神经连接
2021/1/9
• 快波睡眠中蛋白合成增加与信息编码、短时 记忆以及长时记忆储存有关
• 睡眠是生物机体的本能行为之一
• 对维持种族延续和个体生存具有 同等重要意义 (与饮食行为、性 行为和防御攻击行为相比)
2021/1/9
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 睡眠剥夺:连续几昼夜,被试者的心理和行为会发 生明显的改变。
• 研究表明,连续一周或以上的不睡,实验者出现头 晕、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手抖和幻觉等。
2021/1/9
反应
慢波睡眠
快波睡眠
脑电图
慢波
快波
感觉
↓
↓↓
(唤醒阈高)
肌反射及肌紧张
↓
↓↓
血压
低而稳
血压升/ 降
呼吸
慢而均匀
快而不均
眼球运动 无快速眼运动 有快速眼运动
做梦
少 7-10%
多80%
生长素分泌
多
少
意 义 有利于生长和体力恢复 有利于神经发育
生理学中的睡眠与觉醒

生理学中的睡眠与觉醒睡眠与觉醒在生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类的生物钟以及众多生理过程都与睡眠和觉醒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睡眠和觉醒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它们在生理学中的重要性。
一、睡眠的定义和睡眠周期睡眠是一种生物活动状态,是人类或动物在一定条件下由觉醒状态进入的一种可逆性的自发性行为。
睡眠周期通常被划分为几个阶段,包括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
1. NREM睡眠阶段NREM睡眠占据了一个完整睡眠周期的较大部分。
在NREM阶段,人体逐渐进入深度睡眠,大脑皮层的活动明显减弱。
这个阶段有助于身体的修复和新陈代谢。
2. REM睡眠阶段REM睡眠是睡眠周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眼球快速运动,大脑皮层活动增强,人体进入了最深的睡眠状态。
大多数清晰的梦境就在REM睡眠时期发生。
二、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睡眠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合适的睡眠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以及改善认知功能。
而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不佳则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睡眠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易受感染。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人体对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
2. 心理健康良好的睡眠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睡眠不足会增加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适当的睡眠能够增强大脑的应激耐受性,维持心理平衡。
3. 认知功能睡眠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也对认知功能发展至关重要。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觉醒对生理过程的调控觉醒是从睡眠到清醒的过程。
它在维持人体正常功能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生物钟觉醒对于人体的生物钟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规律的觉醒时间可以帮助人体建立起良好的生物钟,提高生物节律的稳定性。
2. 脑电活动觉醒状态下,人体的脑电活动增强,大脑皮层活跃。
这个状态有助于人体感知和处理外界信息,维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觉醒能够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8生理心理学 睡眠和节律

前扣带回
壳核
杏仁核
腹后侧丘脑 海马旁回
2015/5/2
桥脑被盖
29
为什么不能将梦付诸行动?
脊髓运动神经元受到睡眠调 控机制的抑制; 与这种抑制功能有关的脑区 是脑桥背盖,损伤猫的这一 区域,猫在REM睡眠期间出 现行动异常,如追逐一只并 不存在的老鼠;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注意与梦游的区别)
梦境中杂乱的、难以理解的视觉表象:
REM睡眠期间,初级视觉皮层安静,但纹状皮层活跃; 前额叶活动较低;
梦的情绪体验:
杏仁核激活;
梦里出现曾经的生活事件:
海马回的激活
REM由深部脑结构调控:
蓝斑和中缝的NA和5-HT神经元活动停止; 脑桥背盖胆碱能神经元发放增加;
2015/5/2
46
季节节律与繁殖行为
2015/5/2
47
关于褪黑素
的确参与日夜节律调节;
分泌不正常会影响日常工作;
临床上有用于治疗节律异常,但 副作用很多,具体功效和机制还 有待研究; 由于商业原因受到关注。 慎用!
2015/5/2 48
扩展阅读
达芬奇睡眠法可行吗?/article/142786/ 控制睡眠的神经递质系统 /individual:neurotransmittersystem-and-neural-circuits-gover 发作性嗜睡 /ADAM/doc/InDepth%20Reports/10/000098.htm 生理节律/content/90/3/1063 洞穴隔离实验/issues/30/foer.php
2015/5/2
45
睡眠和觉醒的生理学教学内容65页PPT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