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膈(食管癌)诊疗方案2011版

合集下载

噎膈(食道癌、贲门癌)的辨证论治

噎膈(食道癌、贲门癌)的辨证论治

噎膈(食道癌、贲门癌)的辨证论治噎膈是中医病名,临床上以吞咽困难,饮食难下,纳而反出为主症。

包括西医学的胃、食道部位的病变,如食道癌、贲门癌、胃癌、食道憩室、贲门痉挛、食道炎等。

由于病程先后阶段的不同,辨证当察其标本虚实。

初期以标实为主,又须分清气、血、痰三者的主次,后期以本虚为主,应辨别阴津枯竭和气虚阳微的不同。

实者当理气、化痰、行瘀;虚者宜滋阴润燥或温补中阳。

虚实兼见,标本同病,根据轻重主次,予以攻补并施。

按语:(1)上列证型是本病演变的先后阶段,一般来说,初起多邪实,中期为邪实正虚,末期多正虚。

临证时必须联系贯通,灵活掌握,不能拘泥一法。

(2)本病包括了食道、胃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故早期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法至为重要。

凡中年以上患者,临床表现持续性、进行性吞咽有异物感或梗阻不顺、饮食难下、甚则食入易吐出者,应积极采取必要的现代医疗仪器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

(3)制马钱子粉治疗食道癌有良好疗效,是河南中医大夫治疗一切癌症、肿瘤、结节病的必用之药!制马钱子粉装胶囊,每天一粒,或者早晨吃一粒,晚上吃一粒,可以长期服用。

制马钱子有毒,以毒攻毒是中医药传统理论。

有毒的中药力量宏大,其神奇疗效是一般中药所无法比拟的!(4)食道癌、贲门癌、胃癌,其恶性肿瘤表面有毒性的分泌物,特别是食道癌肿瘤表面的恶性分泌物,能够影响食物的顺利通行。

长期的临床发现:中成药康复新液、鲜竹沥口服液具有抗癌消除癌症并由减少肿瘤表面分泌物的作用。

所以康复新液和鲜竹沥口服液是怎么治疗这类癌症的必用之品!康复新液、鲜竹沥口服液必须大量服用,康复新液可以每天服用100毫升左右,鲜竹沥口服液每天服用不少于240毫升!(5)开关散的作用不可小觑!文章后面有详细介绍其用法。

只有(饮食通道(食道、贲门、胃))关口通畅,能吃下饭,癌症病人才能有营养支持,才能生存!脾胃为后天之本也!(6)壁虎、三七治疗食道癌胃癌有良好作用!一般我都用壁虎粉、三七粉,冲服。

噎嗝(食道癌)中医诊疗方案

噎嗝(食道癌)中医诊疗方案

噎嗝(食道癌)诊疗方案食道癌(CarCinomaofesophagus)是食管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进行性咽下困难为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

从组织学分型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及未分化癌,按其形态可分为隐伏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头型。

其中以斑块型为最多见,我国是食道癌的高发国家,也是本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1、诊断标准1.1西医诊断标准(1)诊断步骤和诊断标准按中华医学会编制的2004年版《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2)食道癌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标准依据2003年国际抗癌联盟U1CC标准。

1.2中医辨证标准痰气交阻症候:吞咽困难,胸膈痞满,甚则疼痛,情志舒畅可稍减轻,暧气呃逆,呕吐痰涎,口干咽燥,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弦滑。

津亏热结症候:吞咽梗涩,胸膈胀痛,水饮可下,食物难进,形体消瘦,肌肤枯燥,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五心烦热,舌质红,或有裂纹,脉弦细数。

瘀血内结症候:吞咽梗阻,胸膈疼痛,痛有定处,饮食难下,或食入即吐,甚至水饮难进,面色晦滞,形体消瘦,肌肤枯燥,大便坚如羊屎,或吐出物如赤豆汁,或便血,舌紫暗,或舌红少津,脉细涩。

气虚阳微症候:长期吞咽受阻,饮食不下,面色白,精神疲惫,形寒气短,面浮足肿,泛吐清涎,腹胀便澹,舌淡苔白,脉细弱。

2.治疗2.1一般治疗2.11手术:食道癌诊断一旦成立,且病变较局限,无远处转移,尤其是中下段食道癌,应首先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早期切除常可达到根治效果。

2.12放射治疗:食管癌放射治疗包括根治性和姑息性两大类。

照射方法包括外放射和腔内放射、术前放射和术后放射。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病变部位、范围、食管梗阻程度和患者的全身状况而定。

颈段和上胸段食管癌手术的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而放疗损伤小,疗效优于手术,应以放疗为首选。

凡患者全身状况尚可、能进半流质或顺利进流质饮食、胸段食管癌而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气管侵犯、无食管穿孔和出血征象、病灶长度V7~8cHi而无内科禁忌证者,均可作根治性放疗。

噎膈的中医疗法(消化系统)

噎膈的中医疗法(消化系统)

噎膈的中医疗法(消化系统)噎膈是指食物吞咽受阻,或食入即吐的一种疾病。

噎与膈有轻重之分,噎是吞咽不顺,食物哽噎而下;膈是胸膈阻寒,食物下咽即吐。

故噎是膈的前驱症状,膈常由噎发展而成。

正如《千金方衍义》中指出:“噎之与膈,本同一气,膈病之始。

靡不由噎而成。

”西医中的食道炎、食道狭窄、食道溃疡、食道癌及贲门痉挛等均属本病范畴。

1、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多由忧思恼怒、饮酒嗜辛、劳伤过度,导致肝郁、脾虚、肾伤,形成气郁、血瘀、痰凝、火旺、津枯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所致。

其病变部位,虽然主要在食道和胃,但与肝、脾、肾等脏的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

(1)忧思郁怒,痰气交阻:忧思伤脾,脾伤则气结,以致运化失调,津液不布,聚而成痰。

恼怒伤肝,肝伤则气郁,使疏泄失职,血行不畅,积而成瘀。

痰瘀阻寒食道。

饮食难以下行,久之精微不能生化,津液日益干涸,上下不得流通,而成噎膈。

徐灵胎指出:“……噎膈之症,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膈胃气。

”指出了构成本病的主要病机。

(2)饮食不节,痰热瘀结:饮酒过多,或恣食辛躁之品,久而积热消阴,津伤血少,痰热瘀结,致使食管干涩,食道狭窄而发为噎膈。

病变补起,损伤胃津,继而则肾阴受损,且可由阴损而致阳衰,成为气虚阳微之证。

《素问·阴阳虽论》中说:“三阳结,谓之膈。

”即是概括地指出噎膈的形成。

2、辨证论治本病初起,常无明显症状,仅有胸闷、嗳气、呃逆、食道或背部隐痛等现象,很容易被忽视。

继而出现吞咽困难,尤其是固体食物,虽勉强咽入,亦必阻塞不下,随即吐出。

严重者,汤水都不能下咽,形体日渐消瘦,大便燥结如羊屎,肌肤甲错,精神萎靡。

本病初起以标实为主,后期以本虚为主。

(1)痰气交阻:证候:吞咽哽阻,胸隔痞满,疼痛,嗳气,呃逆或呕吐痰涎,口燥咽干,形瘦神疲,大便坚涩或便如羊粪,舌质红,苔薄腻或薄黄,脉弦细而滑。

治法:理气开郁、化痰润燥。

主方:启膈散。

(2)瘀血内结:证候:胸膈疼痛,食不得下而复吐出,甚则饮水难下,大便坚如羊粪,或吐出如赤豆汁,形体消瘦,肌肤枯槁,舌质红或青紫,脉弦细涩。

食管癌精确放疗中西医临床路径

食管癌精确放疗中西医临床路径

食管癌精确放疗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一、食管癌精确放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噎膈病(TCD编码:BNP080)西医诊断:1.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 C15 伴 Z51.0,Z51.0 伴 Z85.001)。

2.不适合手术治疗或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I-III期病例。

3.不可切除的T4期肿瘤。

4.需要术前/术后放疗。

5.姑息性放疗。

(二)诊断依据。

1.西医诊断:根据《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2011年版,卫生部)、《NCCN 临床实践指南:食道癌和胃交界处癌(2018年第1版)》、《肿瘤放射治疗学第四版》。

(1)临床症状:进食哽咽、异物感;进行性吞咽困难;逐渐消瘦、脱水、乏力。

(2)体征:大多数食管癌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

(3)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内镜检查。

(4)病理学诊断明确(组织病理学)。

2.中医证候诊断:食管癌临床常见症候:(1)痰气阻隔证:吞咽哽噎,胸膈痞满,泛吐痰涎,病情可随情绪变化而增减,苔薄腻,脉弦滑。

(2)瘀血阻隔证:饮食难下,食入即吐,吐出物如赤豆汁,胸膈疼痛,肌肤枯燥,形体消瘦。

尚可见面色暗黑,肌肤枯燥,形体消瘦,大便坚如羊屎,或便血。

舌质紫暗,或舌质红少津,脉细涩。

(3)阴虚热结证:食入格拒不下,入而复出,形体消瘦,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五心烦热。

舌质干红少津,脉细弦数。

(4)气虚阳微证:水饮不下,泛吐多量粘液白沫,形瘦神衰,畏寒肢冷,面浮足肿。

舌质淡紫,苔白滑,脉弱。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1.C15伴Z51.0, Z51.0伴Z85.001食管癌疾病编码。

2.无放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49天。

(五)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隐血;(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肿瘤标志物检测;(4)心电图;(5)合并其他疾病相关检查。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2011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2011

总论
➢ 中国男性食管癌患者17.6万,发病率 22.9/10万;死亡14.4万,死亡18.7/10万。 女性患者8.3万,发病率为10.5/10万;死亡 6.7万,死亡率8.2/10万,发病率男性居各 类恶性肿瘤第四位,女性为第七位,而死 亡率男女均居第四位。
总论
➢ 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在我国已有70余年的历 史,但到目前为止,在食管癌分期、手术 治疗模式选择、手术入路选择、淋巴结清 扫方式、综合治疗模式选择、术后辅助治 疗等方面虽己形成一些共识,但也仍存在 较多争议,以下就《指南》中针对上述众 多问题的共识与争议摘录如下,希望能对 我们有所帮助。
➢ 3.2 Ⅱ期 (T2-3N0M0,T1-2N1M0)
➢ 首选手术治疗。如心肺功能差或不愿手术 者,可行根治性放化疗或放疗。完全性切 除的T2-3N0M0患者术后不建议行辅助放疗 或化疗。对于完全性切除的T1-2N1M0的患 者,术后行辅助放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对 于食管鳞癌,不推荐术后化疗;而食管腺 癌,可以选择术后辅助化疗。
食管癌的分段及分期
➢ 新版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标准(2009年第7 版)
➢ TNM分期标准,包含了3个关键指标:T指 原发肿瘤的大小,N指区域淋巴结的受累情 况,M指远处转移的情况。而新的第7版 TNM分期标准又增加了癌分化程度(G)和癌 细胞组织类型(H)两个期因素,现介绍如下:
食管癌的分段及分期
食管癌的分段及分期
➢ 2009年第7版食管癌TNM分期法将食管的分段定义如下: ➢ 1,颈段食管:上自下咽,下达胸廓入口即胸骨上切迹水
平。内镜下测量距上切牙15-20cm,; ➢ 2,胸上段食管:上起胸廓入口,下至奇静脉弓下缘(即
肺门水平之上)。内镜下测量距上切牙20-25cm; ➢ 3,胸中段食管:上起奇静脉弓下缘,下至下肺静脉下缘

噎 膈

噎   膈

噎膈噎膈是由于痰气交阻,或痰瘀阻滞,致胃失和降,出现饮食梗噎难下,或食入即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西医的食道癌,贲门癌,贲门痉挛,食道憩室,食道神经官能症及食道炎症等疾病出吞咽困难时,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诊断]1 吞咽食物时,自觉胸骨后有梗噎难下之感。

2 久则饮食难下,甚则食入即吐,夹有痰涎,形体逐渐消瘦。

3 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可显示食道或贲门部痉挛、狭窄、肿瘤等病变。

4 食道镜检作组织病理活检,或食道脱落细胞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及性质。

5 本病应注意与反胃,梅核气等相鉴别。

[辨证论治]1 痰气交阻症状:吞咽梗阻,胸膈痞满,情志舒畅时可稍减轻,口干咽燥,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例方:启膈散。

2 津亏热结症状:吞咽梗涩而痛,固体食物难入,汤水可下,形体逐渐消瘦,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五心烦热,舌质红干,或带裂纹,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津液,泻热散结。

例方:沙参麦冬汤。

3 瘀血阻膈症状:饮食难下,食入即吐,吐出物如赤豆汁,胸膈疼痛,肌肤枯燥,形体消瘦,舌质红有紫点、紫斑,脉细涩。

治法:滋阴养血,破结行瘀。

例方:通幽汤。

4 气虚阳微症状:水饮不下,泛吐多量粘液白沫,形瘦神衰,畏寒肢冷,面浮足肿。

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回阳。

例方:补气运脾汤或右归丸。

[其他疗法]1 中成药可酌情选用玉枢丹、十全大补丸、补中益气丸等。

2 针灸疗法可取巨阙、内关、膈俞、胃俞、足三里、肝俞、脾俞、肾俞、气海、关元等穴治疗。

3 中药针剂生脉或参附注射液40~6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4 西医疗法酌情给予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

[疗效标准]1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钡餐X线或食道镜检查恢复正常。

2 好转:临床症状改善,钡餐X线或食道镜检查明显好转。

3 未愈:临床症状及有关检查无改善。

噎膈

噎膈

噎膈噎膈噎膈是指吞咽困难,饮食难下,或食入即吐的一类疾病。

西医的食道病变出现以上表现,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噎膈治疗的诊断要点吞咽食物时,自觉胸骨前后有梗塞难下之感。

久则饮食难人,甚则食入即吐,形体逐渐消瘦。

X线食道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常可发现食道有关病变。

噎膈治疗的辨证分析本病多由忧思郁怒,酒食所伤而引起。

其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

气滞、痰凝、血瘀是本证的主要病机,属本虚标实之证。

临床辨证应察其虚实。

实者是指气、痰、血三者互结于食道,虚者是属津血日渐枯槁。

一般初期以标实为主,根据气结、痰阻、血瘀的不同,分别进行治疗,但均需加入滋阴养血润燥之品;后期以本虚为主,应根据津血枯涸及阳气衰弱的程度,给予不同的调治。

噎膈治疗的辨证论治痰气交阻型【证见】吞咽困难,情绪舒畅时可稍减弱,口干咽燥。

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开郁,化痰润燥。

【方药】1.主方启膈散(程钟龄《医学心悟》)加减处方:沙参15克,茯苓12克,丹参12克,川贝母10克,郁金、砂仁壳各10克,佛手10克,法半夏10克,瓜蒌仁10克。

水煎服。

2.单方验方(1)鹅血(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鹅血或白鸭血,热饮一盏,每日1次。

(2)守宫散(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守宫若干,煅存性为末。

每次2.3克,每日3次。

(3)活膈汤(田凤鸣等《中国奇方全书》)处方:威灵仙、白蜜各30克,山慈菇lO克。

水煎3次,每煎分2次服,每4小时服1次。

(4)治噎丸(漆浩《良方大全》)处方:法半夏80克,桃仁30克,栀子30克,黄连10克,蜂蜜150克。

前四味药,共研细末,炼蜜和药为丸,每丸6克,每日4次,每次含化1丸。

津亏热结型【证见】吞咽梗涩而痛,固体食物难入,汤水可下,口干咽燥,便结。

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润燥生津。

【方药】1.主方沙参麦冬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处方:沙参18克,麦冬、生地黄、石斛、天花粉、玉竹各15克,竹茹12克,芦根20克,甘草6克。

食管癌(别名:膈症,食道癌,噎膈)

食管癌(别名:膈症,食道癌,噎膈)

食管癌(别名:膈症,食道癌,噎膈)概述:食管癌是(esophageal carcinoma)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占食管肿瘤的90%以上,在全部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中仅次于胃癌而居第2位。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是对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危害极大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

食管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

但确切原因不甚明了,有待研究探讨。

食管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食管癌有高发区这一特点说明该地区具备其发生的条件,如存在强致癌物、促癌物,缺乏一些抗癌因素以及有遗传易感性等。

但是各国各地研究结果很不一致,反映了食管癌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

西方学者多认为吸烟和饮酒是主要原因,在我国林县这个高发区,因为贫穷,居民饮酒才是近一、二十年的事。

目前,食管癌的病因虽尚未完全明了,但近年来国内外对食管癌病因进行了多途径探索。

从亚硝胺、营养、微量元素、真菌及病毒、遗传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研究和探索,获得了很有意义的进展。

一般认为食管癌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食管癌发病的有关因素如下:1.生活饮食习惯与食管慢性刺激(1)吸烟与食管癌:西方学者多认为吸烟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因素。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吸烟相当普遍,一些地区居民不吸烟,食管癌则很少见。

如Paymaster报道嗜好吸黑檀叶烟和咀嚼萎叶的印度穆斯林、基督教徒和印度教徒中,食管癌发病率高,而无此嗜好的拜火教徒中食管癌则很少见。

故认为嗜烟可能是食管上段癌和中段癌发病率高的原因。

但国内既往的流行病学调查却没有发现吸烟与食管癌发生存在密切联系。

现在看来既往这些研究绝大部分来自食管癌局部高发区,且仅局限于农村人口。

近年来我国学者同时对高发区、低发区以及城市、乡村食管癌进行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多数仍认为吸烟可能也是我国食管癌发生不可忽视的促癌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噎膈(食管癌)诊疗方案(2011)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肿瘤中医诊疗指南》。

(1)持续性进行性吞咽困难;(2)吐黏条或白色泡沫黏痰,或咽下梗阻即吐;(3)胸骨后或背部肩胛区持续性钝痛;(4)进行性消瘦;(5)晚期发生侵润扩散后可出现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呛咳,高度消瘦,失水,皮肤松弛干燥,表情淡漠等体征。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出版)。

(1)临床症状①轻者主要表现为胸骨后不适,灼烧感或疼痛,食物通过有滞留感或轻度梗阻感,咽部干燥或有紧缩感。

②重者可见持续性、进行性吞咽困难,咽下即吐,吐出粘液或白色泡沫粘痰,严重时伴有胸骨后或背部肩胛区持续性钝痛,呕血或大便带血,进行性消瘦等。

③病人常有情志不畅、酒食不节等病史。

④长期摄食不足可导致明显的脱水、营养不良、消瘦等恶病质,亦可有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因癌肿扩散转移引起的其他表现,如压迫喉返神经所致的声嘶、骨转移引起的疼痛、肝转移引起的黄疸等。

⑤当肿瘤侵及相邻器官并发生穿孔时,可发生食管支气管瘘、纵隔脓肿、肺炎、肺脓肿及主动脉破裂大出血等。

(2)影像学诊断①X线检查食管蠕动停顿、逆蠕动,食管壁僵硬、不能充分扩张,食管粘膜紊乱、中断和破坏,食管腔狭窄等均提示食管癌的可能。

②内窥镜检查临床高度怀疑食管癌者可做食管镜检查,其形态表现为:病变处粘膜充血水肿或苍白水肿,或糜烂、溃疡,或呈菜花状,触之易出血,粘膜中断,食管壁较硬,肿瘤部位管腔狭窄,严重时食管镜难以通过。

③CT检查食管壁厚度增加,与周围器官的边界不清楚,则提示食管病变的存在。

(3)病理学诊断①细胞学诊断应用食管细胞采集器进行分段拉网细胞学检查诊断食管癌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

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结合X线钡餐检查可作为食管癌的诊断依据。

②组织病理诊断及分型食管癌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和癌肉瘤。

其中鳞状细胞癌约占90%以上,腺癌约占5%小细胞未分化癌更少见。

早期食管癌可分为隐伏型(充血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头型,其中以斑块型最为多见(癌细胞分化较好),糜烂型次之(癌细胞分化较差)。

隐伏型是食管癌最早期的表现,多为原位癌。

乳头型病变较晚,但一般分化较好。

晚期食管癌可分为4型,即: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和缩窄型。

其中髓质型多见,约占60%(4)实验室诊断实验室检查对食管癌的诊断无特异性。

肿瘤相关标记物如CEA FSA CA19-9 CA125 CA724 CA242等具有取材容易、病人痛苦少的优点,但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

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虽然不能作为诊断和疗效评估的标准,但对判断患者的病情、预后、疗效及检测术后复发有一定意义。

术前CEA CA19-9升高者多预后不良。

:)TNM分期0期T is NMI期T i NMH期A T2NMT3NMH期B T1NM IT2NMIII 期T 3NMT4任何NMW期A 任何T任何NMW期B 任何T任何NM(三)证候诊断1. 痰气互阻证:症见食入不畅,吞咽不顺,时有暧气不舒,胸膈痞闷,伴有隐痛,口干,舌淡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2. 血瘀痰滞证:症见吞咽困难,胸背疼痛,甚则饮水难下,食后即吐,吐物如豆汁,大便燥结,小便黄赤,形体消瘦,肌肤甲错,舌质暗红少津,或有瘀斑瘀点,苔黄白,脉细涩或细滑。

3. 阴虚内热证:症见进食梗噎不下,咽喉干痛,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舌干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

4. 气虚阳微证:症见饮食不下,泛吐清水或泡沫,形体消瘦,乏力短气,面色苍白,形寒肢冷,面足浮肿,舌质淡,脉虚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一)治疗原则食管癌早期以手术切除为主,中晚期宜采用包括手术、化疗、中医药、生物免疫调节及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食管癌0期及部分I期病变浅小局限,无淋巴结转移的可视为局部病变,行切除治疗,无需扩大手术;I a期为外科治疗最佳适应证,远期生存率高;H b期和部分皿期病人,虽然肿瘤外侵明显、局部淋巴结转移,只要病变局限,病人情况允许,仍应力争彻底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以达到根治目的,手术前后可行放、化疗和中医药治疗,皿期应行综合治疗,术前辅助治疗可望提高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皿期肿瘤外侵明显、不能切除且进食梗阻严重者,可行减状手术解决进食、营养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W期不适宜手术者,可采用以化疗、中药为主的综合治疗和对症处理。

食管癌早期以标实为主,中医治疗重在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和胃降逆,佐以润燥;中期虚实夹杂,应攻补兼施;晚期正气亏虚,应健脾补肾,益气养阴,养血生津,兼以祛邪。

(二)辨证论治1. 痰气互阻证治法:开郁降气,化痰散结。

主方:旋覆代赭汤合四逆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枳壳、白芍、旋覆花、代赭石、法半夏、郁金、陈皮、山豆根、草河车等。

2. 血瘀痰滞证治法:祛瘀散结,化痰解毒。

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川芎、桔梗、柴胡、急性子、半夏、金瓜蒌等。

3. 阴虚内热证治法:滋阴润燥,清热生津。

主方:一贯煎合人参养胃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生地、石斛、玉竹、当归、川楝子、地骨皮、知母、鳖甲等。

4. 气虚阳微证治法:益气养血,温阳开结。

主方:当归补血汤合桂枝人参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当归、干姜、党参、白术、熟地、白芍、桂枝、急性子、半夏等。

(三)中成药1. 西黄丸:每次3-5g,每日2-3次。

用于晚期食管癌热毒内攻, 瘀血内结者。

2. 开郁顺气丸:每次1丸,每日3次。

用于食管癌气滞痰凝者。

3. 六神丸:每次10〜15粒,每日4次。

用于食管癌热毒偏盛,症见吞咽梗阻,胸骨后疼痛者。

4. 六味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用于食管癌癌前病变, 食管癌及放化疗后证属肝肾阴虚者。

5. 新癀片:每次2〜4片,每日3次。

用于食管癌证属瘀热内盛者。

6. 通关口服液:每次2-4支,每日3-4次。

用于食管癌梗阻者。

7. 艾迪注射液40〜80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注,10〜15日为一个疗程。

适于瘀毒较重者。

8. 消癌平注射液8ml-10ml ,每日1次,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滴,两周一疗程。

9. 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20mg,每日1次,用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滴,半月一疗程。

(四)药物外治1. 通关散:硼砂、硇砂、冰片、人工牛黄、玉枢丹等共研细末并调成糊状,每次适量,徐徐吞服。

其功效开膈降逆,使用于食管癌合并溃疡、水肿而饮食难咽的病人。

服药后患者可涌吐大量粘痰而使食管腔开启,有助于顺利的进食。

2. 金仙膏(又名开郁消积膏):苍术、白术、川乌、生半夏、生大黄、生五灵脂、延胡索、枳实、当归、黄芩、巴豆仁、莪术、三棱、连翘、防风、芫花、大戟等百余种中药制成药膏,按病情分次摊于纸上,外敷病处或选穴外贴。

功效:开胸膈,进饮食,化痰消痞,升降阴阳,流通气血。

(五)针灸疗法主穴:天鼎、天突、膻中、上脘、内关、足三里、膈腧、合谷。

配穴:病灶在颈段者加扶突、气舍、风门等,在中段者加气户、俞府、乘满、肺腧、心腧等,在下段者加期门、不容、乘满、梁门等,胸骨后痛配华盖,背痛配外关、后溪,进食困难或滴水不进重刺内关,食管内出血配尺泽、列缺、曲泽,痰多灸大椎、中府、中魁,针风门、肺腧、列缺、合谷。

以上均采用毫针针刺,平补平泻,每天一次。

(六)护理食管癌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疼痛;活动无耐力;预感性悲哀。

1.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相关因素:①进行性咽下困难,摄入量不足;②咽部疼痛;③化疗及放疗所致食欲下降。

主要表现:①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②皮肤、粘膜干燥,弹性减退。

护理目标:获得足够的热量,病人体重维持在一定基础水平。

护理措施:①在疾病早期提供适宜的咼蛋白、咼热量、咼维生素的半流或流质饮食;②提供清洁、干净、空气新鲜的进餐环境,根据病人的口味,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刺激病人的食欲;③对进食自理缺陷的病人,帮助或协助其进食;④进食极度困难者,多采取静脉补充营养,如50%0萄糖、维生素C维生素B6电解质、白蛋白、脂肪乳剂等;⑤嘱病人多卧床休息或减少活动,以减少体力消耗;⑥监测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

重点评价:①病人体重的变化;②皮肤粘膜的湿度及弹性。

2. 疼痛相关因素:①癌肿糜烂、溃疡;②食管炎;③纵隔被癌细胞侵犯。

主要表现:①进食可引起胸骨后灼痛、钝痛,摄入过热或酸性食物后更为明显;②疼痛可涉及胸骨上凹、肩胛、颈等处;③晚期呈持续性胸背疼痛。

护理目标:①病人疼痛维持在最低限度;②主诉疼痛减轻。

护理措施:①避免进食过热、粗糙或酸性食物,以减少局部刺激;②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减轻疼痛;③观察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④教会病人分散注意力方法,如自我放松术、催眠术、听音乐等;⑤疼痛剧烈时及时报告。

重点评价:①疼痛减轻的程度,疼痛持续时间是否缩短;②应对方法是否有效。

3. 活动无耐力相关因素:①疼痛;②营养不良;③恶病质。

主要表现:①主诉眩晕、眼花、四肢无力;②活动性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出汗等;③日常生活,如下床、进食、个人卫生、入厕等自理能力下降。

护理目标:①病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得到满足;②在交替进行活动和休息时不感到疲倦;③病人的活动量和活动时间逐渐增加。

护理措施:①让病人理解休息的必要性,尤其是在下床活动前或吃饭前;②将常用的物品放于病人容易取到的地方;③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如进食、个人卫生、入厕等,以满足病人的需要;④与病人或家属共同制定适宜的活动计划,以病人能耐受为标准,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⑤病人活动时,保持地面干燥,移开室内障碍物,并有人陪伴,以保证病人的安全;⑥指导病人学会活动反应的自我监测,如活动中、活动后测血压、脉搏、呼吸。

重点评价:①病人活动后有无头晕、眼花等症状,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②活动量及活动时间是否增加;③日常生活护理是否得到满足。

4. 预感性悲哀。

相关因素:①疾病晚期,对治疗失去信心;②预感绝望,对生活失去兴趣。

主要表现:①哭泣或沉默不语,拒绝进食;②有自杀念头或自杀倾向;③不配合治疗和护理;④拒绝与人交往或交谈。

护理目标:①病人能表达自己的悲哀情绪;②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③能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

护理措施:①经常巡视病人,及时解决病人的需要,以取得病人的信赖;②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单独环境,让其表达自己的情绪;③平时多与病人交谈,耐心听取其倾诉,并表示理解,同时注意维护病人的自尊;④以临床上一些成功的病例,鼓励病人重新鼓起生活的风帆;⑤寻求合适的支持系统;⑥建议单位领导或同事给予关心;⑦鼓励亲朋好友对病人进行安慰,必要时陪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