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钟程序

合集下载

stm32数字时钟课程设计

stm32数字时钟课程设计

stm32 数字时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STM32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编程方法。

2. 学生能掌握数字时钟的基本原理,包括时钟源、分频器、计数器等组成部分。

3. 学生能了解实时时钟(RTC)的功能及其在STM32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STM32控制数字时钟的功能。

2. 学生能通过调试工具,对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数字时钟的准确性。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具有实用价值的数字时钟产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和编程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相互沟通、协作。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STM32和数字时钟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C语言编程能力,对实际操作感兴趣,但可能缺乏项目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STM32基本原理与编程基础:介绍STM32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C语言编程基础及其在STM32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至第三章- 内容:微控制器基础、STM32硬件结构、C语言编程基础、STM32编程环境搭建。

2. 数字时钟原理与设计:讲解数字时钟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以及设计方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至第五章- 内容:时钟源、分频器、计数器、实时时钟(RTC)、数字时钟设计方法。

3. STM32实现数字时钟功能:结合STM32和数字时钟知识,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实现数字时钟功能。

电子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电子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电子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设计和制作电子数字钟的步骤如下:
1. 确定需求:确定所要设计的电子数字钟的功能要求,如显示时间、日期、闹钟功能等。

2. 选取器件:选取合适的微控制器、显示屏、时钟芯片、按键等器件。

微控制器需要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和接口,以便于控制显示屏和处理输入信号。

3. 硬件设计:根据选取的器件,设计电路图和PCB布局。


括时钟电路、显示电路、按键电路、电源供电电路等。

4. 软件开发:编写嵌入式软件程序,实现时钟的各种功能。

包括处理时间的计算与显示、闹钟功能的设置与触发、用户界面的交互等。

5. 制作电路板:利用电子设计软件将电路图转化为PCB文件,并进行打样加工,制作出电路板。

6. 组装调试:根据设计好的布局,将所选取的器件焊接到电路板上。

完成后进行电路的检查、组装和连线等工作。

7. 软件烧录:通过编程器将软件程序烧录到微控制器中。

8. 调试测试:进行电源接入,对时钟的各个功能进行测试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9. 外壳设计与制作:设计合适的外壳以保护电子数字钟,可以采用3D打印、注塑等方式制作外壳。

10. 最终装配与测试:将完整的电子数字钟进行装配,并进行
最后的测试以确保其功能正常。

数电课程设计数字钟

数电课程设计数字钟

数电课程设计数字钟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2. 学会运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数字钟的时、分、秒显示部分;3. 掌握数字钟的计时功能,了解其工作过程和调试方法;4. 了解数字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如精确度、稳定性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数字钟电路;2.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相关仪器、工具进行电路搭建和调试;3.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分析并解决数字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 学会团队协作,与他人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认识数字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注意电子垃圾的处理和回收。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设计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钟原理及组成- 了解数字钟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数字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显示电路等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学习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应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数字钟的时、分、秒显示部分3.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复习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如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 了解不同类型数字电路的特点和应用4. 数字钟电路搭建与调试- 学习数字钟电路的搭建方法- 掌握数字钟电路的调试技巧,分析并解决常见问题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周:数字钟原理及组成,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复习- 第二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数字钟显示部分设计- 第三周:数字钟电路搭建,初步调试- 第四周:数字钟电路调试,优化与改进6. 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 教材第三章:数字电路基础- 教材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 教材第五章:时序逻辑电路- 教材第六章:数字钟设计与实践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数字时钟_89C52_单片机C语言程序

数字时钟_89C52_单片机C语言程序
/*列扫描控制 LED1位 2位 3位 4位 5位 6位 7位 8位*/
uchar MON[]={0,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uchar A;
uchar BIN=0; /* 【BIN】作为倒计时开始的标志 */
TH0 = (65536 - 10000) / 256; /*给定计时器高位赋予 初值=15536/256*/
TL0 = (65536 - 10000) % 256; /*给定计时器低位赋予 初值=15536%256 */
ET0 = 1; /*打开定时器外部终断0允许 ET1是中断器1的开关*/
P2 = C[4];
Delay(1);
P0 = Code[Msec%10]; /*第五位的数字显示【分】的【个】位 */
P2 = C[5];
Delay(1);
Delay(1);
P0 = 0x40; /*第六位符号【-】的显示 */
P2 = C[6];
Delay(1);
P2 = C[2];
Delay(1);
if(x/50==0)
P0 = 0x40; /*第三位符号【-】的显示 */
else
P0 = 0x00;
P2 = C[3];
Delay(1);
P0 = Code[min/10]; /*第四位的数字的显示【分】的【十】位 */
uchar month=7;
uchar month2;
uchar day=19;
uchar set1 = 1; /* set1=1 是调节 时分秒 set1=2时时调节 年月日 set=3时事调节闹钟 */

数字时钟代码

数字时钟代码

数字时钟代码1. 介绍数字时钟是一种常见的显示时间的装置,它通过数字显示屏显示当前的小时和分钟。

本文档将介绍如何编写一个简单的数字时钟代码。

2. 代码实现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数字时钟代码实现示例:import timewhile True:current_time = time.localtime()hour = str(current_time.tm_hour).zfill(2)minute = str(current_time.tm_min).zfill(2)second = str(current_time.tm_sec).zfill(2)clock_display = f"{hour}:{minute}:{second}"print(clock_display, end="\r")time.sleep(1)代码说明:- `time.localtime()` 函数返回当前时间的结构化对象,包括小时、分钟和秒等信息。

- `str(current_time.tm_hour).zfill(2)` 将小时转换为字符串,并使用 `zfill()` 方法填充到两位数。

- `str(current_time.tm_min).zfill(2)` 和`str(current_time.tm_sec).zfill(2)` 同理处理分钟和秒。

- 使用 f-string 格式化字符串 `clock_display`,将小时、分钟和秒显示为 `` 的形式。

- `print(clock_display, end="\r")` 使用 `\r` 实现覆盖打印,使得时钟在同一行连续显示。

- `time.sleep(1)` 让程序每隔一秒更新一次时间。

请注意,上述代码需要在支持 Python 的环境中运行。

3.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代码实现,我们可以编写一个简单的数字时钟。

简单的数字时钟(verilog设计)

简单的数字时钟(verilog设计)
Verilog作为一种硬件描述语言,可用于设计和实现数字系统,包括数字时钟。 通过Verilog设计数字时钟,可以加深对数字系统和Verilog语言的理解,并提高 设计能力。
设计目标与要求
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 时钟,能够显示时、 分、秒。
时钟应具有可靠性、 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要求使用Verilog语 言实现,并能够在 FPGA或ASIC上实现。
设计思路及流程
• 设计思路: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数字时钟划分为不同的模 块,如计数器模块、显示模块等。每个模块负责实现特定的功 能,并通过接口与其他模块进行通信。
设计思路及流程
设计流程 1. 确定设计需求和目标。 2. 制定设计方案和计划。
设计思路及流程
3. 编写Verilog代码,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 5.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试和优化。
未来改进方向探讨
提高计时精度
通过改进算法或采用更高 性能的硬件平台,提高数
字时钟的计时精度。
降低资源占用
优化代码结构,减少不 必要的资源占用,提高 时钟系统的运行效率。
增加实用功能
拓展应用领域
考虑增加闹钟、定时器 等实用功能,使数字时 钟更加符合用户需求。
探索将数字时钟应用于 更多领域,如智能家居、
数据类型与运算符
Verilog中的数据类型包括
整型、实型、时间型、数组、结构体等。
Verilog中的运算符包括
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等。
顺序语句与并行语句
Verilog中的顺序语句包括
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用于描述电路的时序行为。
Verilog中的并行语句包括
模块实例化、连续赋值语句、门级电路描述等,用于描述电路的并行行为。

基于C51单片机的数字时钟课程设计(C语言带闹钟)

基于C51单片机的数字时钟课程设计(C语言带闹钟)

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钟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教师:摘要电子钟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而一种简单方便的数字电子钟则更能受到人们的欢迎。

所以设计一个简易数字电子钟很有必要。

本电子钟采用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使用12MHz 晶振与单片机AT89C52 相连接,通过软件编程的方法实现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同时8位7段LED数码管(两个四位一体数码管)显示小时、分钟和秒的要求,并在计时过程中具有定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提前定好的时间进行蜂鸣报时。

该电子钟设有四个按键KEY1、KEY2、KEY3、KEY4和KEY5键,进行相应的操作就可实现校时、定时、复位功能。

具有时间显示、整点报时、校正等功能。

走时准确、显示直观、运行稳定等优点。

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电子钟 AT89C52 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目录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一、数字电子钟设计任务、功能要求说明及方案介绍1.1 设计课题设计任务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钟。

具有时间显示,并有时间设定,时间调整功能。

1.2 设计课题的功能要求说明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钟。

该电子钟上电或按键复位后能自动显示系统提示符“d.1004-22”,进入时钟准备状态;第一次按电子钟启动/调整键,电子钟从12时59分0秒开始运行,进入时钟运行状态;按电子钟S5键,则电子钟进入时钟调整状态,此时可利用各调整键调整时间,调整结束后可按S5键再次进入时钟运行状态。

1.3 设计课的设计总体方案介绍及工作原理说明本电子钟主要由单片机、键盘、显示接口电路和复位电路构成,设计课题的总体方案如图1所示:图1-1总体设计方案图本电子钟的所有的软件、参数均存放在AT89C52的Flash ROM和内部RAM 中,减少了芯片的使用数量简化了整体电路也降低了整机的工作电流。

键盘采用动态扫描方式。

利用单片机定时器及计数器产生定时效果通过编程形成数字钟效果,再利用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单片机内部处理的数据,同时通过端口读入当前外部控制状态来改变程序的不同状态,实现不同功能。

数字闹钟说明书

数字闹钟说明书

说明书一、主程序、子模块流程图电子闹钟主流程图:调时、调日期、调星期流程图:倒计时结束流程图:音乐播放流程图:闹铃功能流程图:二、功能介绍:有计时,计日期,计星期,调时、调日期、调星期、闹钟、调闹钟、音乐闹铃、秒表、99秒倒计时、60秒倒计时、5秒倒计时、倒计时结束播放提醒音乐、直接按键播放音乐共计15个小的功能,分为四个功能模块,用四个按键来实现1.调时,查看日期以及调日期,查看星期以及调星期按键1进入该模块后,显示该模块的界面“1234”,分别代表在该界面中要用到的按键编号。

此时按1即进入调时界面,显示当前时间,按1秒加1,按2分加1,按3时加1,按4退出该界面而回到模块界面。

此时按2即进入查看日期以及调日期的界面,显示当前日期,按1天加1,按2月加1,按3年加1,按4退出该界面而回到模块界面。

此时按3即进入查看星期以及调星期的界面,显示当前星期,按1星期加1,按4退出该界面而回到模块界面。

此时按4则退出功能模块1而回到主界面。

2.调闹钟进入该模块时,显示闹钟时间,按1秒加1,按2分加1,按3时加1,按4退出调闹钟模块而回到主界面3.秒表,倒计时进入该模块后,显示界面“12 4”,分别代表在该界面中要用到的按键编号。

此时按1进入秒表计时状态,按4退出,回到模块界面。

此时按2进入99秒倒计时状态,按1切换到60秒倒计时,按1切换到5秒倒计时,在倒计时进行中,按4可以回到模块界面。

此时按4,可以回到主界面4.音乐进入该界面后,显示界面“00-00-00”,按1播放歌曲1,按2播放歌曲2,按3播放歌曲3,按4播放歌曲4,在播放歌曲时,按4可以结束播放音乐并且回到主界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div isport(clk3:IN std_logic;clkout1,clkout2:OUT std_logic);end div;architecture one of div isbeginprocess(clk3)variable cnt:integer range 0 to 25000000;variable tmp:std_logic;beginif(clk3'event and clk3='1')thenif cnt>=24999999 then --1s分频cnt:=0;tmp:=not tmp;else cnt:=cnt+1;end if;end if;clkout1<=tmp;end process;process(clk3)variable cnt:integer range 0 to 100000;variable tmp:std_logic;beginif(clk3'event and clk3='1')then --1ms分频if cnt>=25000 thencnt:=0;tmp:=not tmp;else cnt:=cnt+1;end if;end if;clkout2<=tmp;end process;end one;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hour isport ( clk:in std_logic;h1,h0: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end hour;architecture hour_aa of hour issignal q1,q0: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BEGINprocess(clk)BEGINIF(clk'event AND clk='1')THENIF (q1="0010" AND q0="0011") THENq1<="0000";q0<="0000";elsif(q0="1001")THENq1<=q1+1;q0<="0000";else q1<=q1;q0<=q0+1;end if;end if;end process;h1<=q1;h0<=q0;end hour_aa;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min isport ( clk:in std_logic;m1,m0: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co:out std_logic);end min;architecture min_aa of min issignal q1,q0: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BEGINp0:process(clk)BEGINIF(clk'event AND clk='1')THENIF (q1="0101" AND q0="1001") THENq1<="0000";q0<="0000";co<='1';elsif(q0="1001")THENq1<=q1+1;q0<="0000";elsif q1="0100" and q0="0000"then q1<="0100" ;q0<="0001";elseq1<=q1;q0<=q0+1;co<='0';end if;end if;end process;m1<=q1;m0<=q0;end min_aa;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mux_21a isport ( a,b,sel:in std_logic;y:out std_logic);end mux_21a;architecture one of mux_21a isbeginy<=b when sel='1' elsea;end one;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mux_21b isport ( a,b,sel:in std_logic;y:out std_logic);end mux_21b;architecture one of mux_21b isbeginy<=b when sel='1' elsea;end one;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pianxuan ISPORT( clk: IN std_logic;q: OUT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END pianxuan ;ARCHITECTURE pianxuan_aa OF pianxuan IS BEGINPROCESS(clk)VARIABLE a: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 BEGINIF (clk'event AND clk='1')THENA:=a+1;END IF;Q<=a;END PROCESS;END pianxuan_aa;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second isport ( clk:in std_logic;s1,s0: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co:out std_logic);end second;architecture second_aa of second issignal q1,q0: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BEGINp0:process(clk)BEGINIF(clk'event AND clk='1')THENIF (q1="0101" AND q0="1001") THENq1<="0000";q0<="0000";co<='1';elsif(q0="1001")THENq1<=q1+1;q0<="0000";elseq1<=q1;q0<=q0+1;co<='0';end if;end if;end process ;s1<=q1;s0<=q0;end second_aa;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entity seltime isport(disclk:in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conv:in std_logic;s0,s1,m0,m1,h0,h1: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dataout: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wsel: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y:out std_logic);end seltime;architecture st of seltime issignal count:std_logic_vector(1 downto 0);beginp0:process(disclk,conv)beginif conv='0' thencase disclk iswhen "000"=>dataout<=h1;when "001"=>dataout<=h0;when "010"=>dataout<=m1;when others=>dataout<=m0;end case;case disclk iswhen "000"=>wsel<="0111";when "001"=>wsel<="1011";when "010"=>wsel<="1101";when others=>wsel<="1110";end case;elsecase disclk iswhen "000"=>dataout<=s1;when others=>dataout<=s0;end case;case disclk iswhen "000"=>wsel<="1101";when others=>wsel<="1110";end case;end if;end process;p1:process(m1,m0)beginif (m1="0101" and m0="1001" and s1="0101") thenif(s0="0000"or s0="0010" or s0="0100" or s0="0110" or s0="1000") then y<='0';else y<='1';end if;end if;end process;end st;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xianshi isport(a: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y:out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end xianshi;architecture one of xianshi isbeginy<="1111110" WHEN a="0000" else"0110000" WHEN a="0001" else"1101101" WHEN a="0010" else"1111001" WHEN a="0011" else"0110011" WHEN a="0100" else"1011011" WHEN a="0101" else"1011111" WHEN a="0110" else"1110000" WHEN a="0111" else"1111111" WHEN a="1000" else"1111011" WHEN a="1001" else"0000000" ;end one;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shuzizhong isport (P,Q,R,O:in std_logic;S:out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T: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W:out std_logic);end shuzizhong;architecture shuzi of shuzizhong iscomponent secondport ( clk:in std_logic;s1,s0: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co:out std_logic);end component;component minport ( clk:in std_logic;m1,m0: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co:out std_logic);end component;component hourport ( clk:in std_logic;h1,h0: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end component;component mux_21aport ( a,b,sel:in std_logic;y:out std_logic);end component;component mux_21bport ( a,b,sel:in std_logic;y:out std_logic);end component;component div isport(clk3:IN std_logic;clkout1,clkout2:OUT std_logic);end component;component pianxuanPORT( clk: IN std_logic;q: OUT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 end component ;component xianshiport(a: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y:out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end component;component seltimeport(disclk:in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conv:in std_logic;s0,s1,m0,m1,h0,h1: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dataout: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wsel: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y:out std_logic);end component;signal C,F,I,J,N,Z:std_logic;signal A,B,D,E,G,H,L: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signal K,M: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beginu1:second port map(clk=>N,s1=>A,s0=>B,co=>C);u2:min port map(clk=>I,m1=>D,m0=>E,co=>F);u3:hour port map(clk=>J,h1=>G,h0=>H);u4:mux_21a port map(a=>C,b=>N,sel=>P,y=>I);u5:mux_21b port map(a=>F,b=>N,sel=>Q,y=>J);u6:div port map(clk3=>O,clkout1=>N,clkout2=>Z);u7:pianxuan port map(clk=>z,q=>K);u8:xianshi port map(a=>L,y=>S);u9:seltime port map(disclk=>K,conv=>R,s0=>B,s1=>A,m0=>E,m1=>D,h0=>H,h1=>G,dataout=>L,wsel=>T,y=>W); end shuz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