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议论文论证段落
如何写好议论文的核心段落

如何写好议论文的核心段落写好议论文的核心段落关键是准确理解议论文的要求,并运用适当的写作策略。
下面将针对几个常见的议论文类型,提供写好核心段落的建议。
1. 论证型议论文:论证型议论文的核心是通过提供理由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以下是写好核心段落的几个关键步骤:(1) 提出观点:开始段落时,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并简要说明支持该观点的原因。
(2) 提供理由:在段落的中间部分,展开你的理由,并为每个理由提供具体的事实、数据或经验。
(3) 引用权威观点或证据:在段落的结尾,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或科学研究的结果,从而进一步强化你的论点。
(4) 结论:根据前面的论证,总结你的观点,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合理性。
(1) 简要介绍要比较的两个或多个对象:段落的开始部分,对要比较的对象进行简要介绍,明确你的观点。
(2) 逐一对比:在段落的中间部分,以一个一个的观点或方面逐一对比两个或多个对象,并提供支持观点的具体事实或数据。
(4) 结论:最后总结比较结果,并明确你对比较结果的取向。
(1) 确定问题:在段落开始部分,明确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并指出它的重要性或紧迫性。
(2) 分析问题:在段落的中间部分,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列举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或困难。
(3) 提供解决方法:在段落的结尾,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可以是根据相关研究提出的方法,也可以是你自己的创新思路。
(4) 结论:总结你提出的解决方法的优势,并强调其实际可行性和积极影响。
除了上述建议,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核心段落的质量:- 逻辑结构清晰:核心段落应该有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以确保论述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 使用合适的过渡词:过渡词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你的论述的逻辑关系。
“首先”,“此外”,“最后”等。
- 合理有效地使用引用: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或研究结果可以增加你的论述的可信度,但要确保引用内容与你的观点相一致。
- 技术性措辞的使用:在写核心段落时,适度使用技术性词汇或专业术语,有助于突出你的专业知识和思考深度。
议论文如何写好论证段

如何写好论述文的论证段落一、认识标准的论证语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材料: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
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
因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
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
” 可见,知识就是力量。
例如: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二、各种功能句写法指导1.观点句要明确,要概括。
2.阐释句要具体,要扣住观点句。
(可采用因果、假设、让步等关系的复句;可采用比喻、对仗、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方法。
)3.材料句论据的表述要简洁。
(论据可分事实论据、理论论据;论据选取包括相同性质的论据、正反性质的论据。
)4.分析句要建立材料与观点句之间的有机联系。
5.总结句回扣观点句。
三、就例析理,学会分析事例(一)为什么要分析事例?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
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
围绕论点摆出论据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
如何写好议论文的核心段落

如何写好议论文的核心段落议论文是一种通过辩证观点的方式来论述某种问题的文章。
在一篇好的议论文中,核心段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捍卫自己的观点,并且让你的文章更有说服力。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写好议论文的核心段落。
一、确定主题句要写好一个核心段落,首先要确定一个准备好的主题句。
主题句通常在段落的开头,是论述这个段落的中心思想或论点。
主题句应该简练、明确、有强烈的观点,并且是支持你的论点。
如果你能够成功地编写一个强有力的主题句,确保它能够引出你的段落,让读者快速明白你的看法。
二、支撑材料严密结构在核心段落中,要使用支撑材料来支持你的主要观点。
这些支撑材料可能是事实、数据、引用的资料或者泼辣的语言。
要确保你的支撑材料与你的主要观点密切相关,能够帮助你论证你的观点。
在使用支撑材料时,还应该注意结构的紧密。
每个支撑点要与主题句相关,并且要阐释清楚,避免模糊不清或冗长,使读者产生困惑。
三、段落间逻辑结构很重要在有效的核心段落的构成中,段落间的逻辑结构是很重要的。
单个段落内的句子构建可以绝对浑然天成,每个句子都可以顺畅的引导读者到下一个句子,完成整个段落。
而跨段落的结构是平行的,需要在段落结构中分析整个段落,尤其是在挑选支撑点时需要进行操作。
四、注意过渡句过渡句非常重要,在段落之间,过渡句能够使文章整洁且逻辑紧密。
过渡句要做到合适、恰当、有逻辑,并且把每个段落和你的主要主题联系起来。
如果你的文章是递进性的,过渡句就要比较长,如果你的文章需要反驳,过渡句就要非常谨慎。
五、提出有效的结论一个好的议论文,在核心段落的最后,大多会有一个结论或总结问题。
因此,在你可以完全支持的情况下,要说出你的想法。
要确保你的结论恰当、有说服力、适当并支持你的原始意见。
如果你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它将有助于使你的论点更加极具说服力。
通过以上5点的技巧,写好议论文核心段落并不是难事,主题句的准确性以及区分段落结构中每个支撑点材料至关重要,注重过渡句,最后提出有效结论,一定会得到读者的高度关注并支持。
议论文文段写作五步法

议论文文段写作五步法议论文文段的写作可采用“五步法”来完成:(1)第一步,段的首句:一定要摆放这一小节的分论点。
开门见山,使阅卷老师明白你这一节要论证什么问题。
(观点句)(2)第二步:阐释或引用名人名言。
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论证。
要注意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如没有联系,则不能起论证作用。
(阐释句)(3)第三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
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
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过多描写。
(材料句)(4)第四步:分析说理。
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
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
那么怎样进行分析呢?常用的有两种分析说理方法,即因果法和假设法。
(分析句)(5)第五步:本段小结。
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
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
这样一来,本小节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结论句)一个标准的议论段一般来说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例文(观点句)有底线的人生,才不会被污染。
(阐释句)纵使平庸,纵使没有衣冠华服,也不能让自己失去那一颗纯洁的心。
(材料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身在浊世而不染一丝污渍,便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
在污言秽语扑面而来之际,在国君的威逼之下,李太白坚持本心而不动摇,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豪言。
(分析句)这都是名流千古的人,他们都有着内心的底线,都有一份坚持。
而没有底线的人,不是遗臭万年,就是化为历史的尘埃了。
(材料句)荒淫无道的商纣王,残暴的秦始皇,还有那“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分析句)查查历代各朝的亡国之君,哪一个是有原则有底线的?例文(观点句)但人生不能没有底线,那样只会让你随波逐流,拥有底线,才拥有了人生的根基。
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

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观点进行论证和阐述。
它要求作者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又要具备较高的写作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写好一篇议论文的技巧和要点。
一、明确论点在写议论文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论点。
论点是整篇文章的核心,是你的观点和立场。
要明确、明确,不能含糊或模糊。
只有明确的论点,才能使文章有重点,有力度。
二、进行论证在写好一篇议论文的过程中,论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论证要有条理,要有逻辑,要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可以通过举例、比较、对比等方式来进行论证,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在选择论证材料时,要尽量选择权威、可靠的资料,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三、注意论据的合理性在写好一篇议论文时,要注意论据的合理性。
论据是论证的基础,要有针对性,能够直接支持论点。
同时,要注意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矛盾或自相矛盾的情况。
如果有必要,可以在论证中加入对反方观点的驳斥,以提高文章的说服力。
四、合理安排结构一篇好的议论文,结构合理、层次清晰。
可以采用“总分总”的写作结构,即先给出总论点,然后分析和论证各个分论点,最后再总结和提出结论。
在每个段落中,都要有明确的主题句,用以引导读者理解段落的内容。
五、善用过渡词语过渡词语是连接文章各个部分的桥梁,能够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紧密,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在写议论文时,可以使用一些适当的过渡词语,如“首先”、“其次”、“然而”、“综上所述”等,使文章的行文更加连贯流畅。
六、正反观点的平衡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该能够全面客观地展示正反观点。
不仅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还要理解和尊重反方观点,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分析和讨论。
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
七、注意语言表达好的议论文应该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精炼,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避免使用口语化或地方特色的表达方式。
议论文论证方法和段落的结构模式

四、道理论证的段落结构模式 引用名言警句、公理定律++解释名言警句、公理定律++连结论点 注明:连结论点的句式有,因为…所以… ;如果…就… ;只有…才 能… ;只要…就…
示例4: 伊丽莎白女王说:“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推
荐自己可以写推荐书,推荐书可能是自己写的,也可能是他人
写的。不管哪种推荐书都比不上自己的礼节性动作。因为一个
只有……才……,只要……就……
示例1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孒,初时以建立仁义之国为理想,周游列国,处处碰璧,
退而办学,却成为万代景仰的宗师。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依
附的枝头就是建立仁义之国,因为他找到了这个枝头,人生就大放
光彩。
二、对比论证的段落结构模式 简述二三个性质相似的例子(正反相对的例子)++连结论点的句
子。 注意:连结论点的句式有,这都说明……;这一方面说明……,另
一方面说明……;只有……才……
示例2
沉稳从无欲而来。释迦佛祖摒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
普度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帷幄,功成名
就。霸王以一已私利,赶走亚父,惜败乌江,无颜见江东父老;
曹操因生性褊狭,杀死杨修,身背骂名,获大奸大雄之号。只
小小的礼节性动作能够感动他人,能够让人了解一个人的品行,
所以,我们文明礼貌行为就是一封推荐书。
四、道理论证的段落结构模式 引用名言警句、公理定律++解释名言警句、公理定律++连结论点 注明:连结论点的句式有,因为…所以… ;如果…就… ;只有…才 能… ;只要…就…
示例5:
零和游戏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两人对弈有输有赢,输赢之
议论文比喻论证的段落

议论文比喻论证的段落比喻描绘是指选取恰当的事物,用比喻的修辞格,对所论证的概念、观点进行描绘,使论证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增加文采。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议论文比喻论证的段落,欢迎参考!议论文比喻论证的段落1、一个人开始大手大脚花钱,他总是有条界线的,这就是限于自己的劳动所得。
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手大脚花惯了,那条劳动所得的防线也不见得就是马其诺防线,即使是马其诺防线,也是可以被自己的贪欲攻破的。
(文章把人贪婪的界限比喻成二战中的马其诺防线,形象生动。
)2、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此文使用喻证法,“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3、我是无数颗星中的一颗,可我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 ; 我是大地上的一株花蕾 , 虽然并不芳香耀眼,可我为将要到来的开放而自豪。
我平凡,却平凡得有价值 ;我平凡 , 却平凡得有尊严 ! (2004辽宁高考满分作文《那一缕不泯的自豪》)4 、屈原投江这一段,为文者何止千万,唯有运用了比喻的形象描绘才可回味无穷。
示例:我无法想象“ 剖肝沥胆效英才” 的屈原以一副怎样的面貌在汨罗江畔绝望地挺立和孤傲地苦吟。
《离骚》名垂千古,有人说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与超越,我想屈原更是以一种青鸟折翅的悲伤徘徊在绝望里,通身的长袍翻飞在朔风中,以一种不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超越了偏激与豪迈,纵身跃下了汨罗江! (《折翅的青鸟》)5、我把自己比喻成一条鱼,我要努力寻找离开水的出口。
议论文论证段落写作指点

(四)引用分析法
写完事例论据之后再引用名言、诗句等,然后结合对名 言、诗句的阐释发挥和事例论据进行分析。
例如,只有从过去的失败中奋起,人生才可能引来新的 天地。(观点句) “明代历史学家谈迁花费二十年心血,收 集大量资料,历尽许多艰难,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国 榷》。但是刚完成时,被小偷给偷走了。世间没有比这 更痛苦残忍的了。面对此打击,谈迁在痛苦中毅然决定: 重写《国榷》!又一个二十年过去了,一部更高水平的 《国榷》展现在世人面前。(材料句)读书至此,我想 到了普希金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和 哭泣;在不幸的日子里,不要着急,相信吧,愉快的一 天正在等待着你!’(引言句)我们要从过去中吸取经 验教训,而不要让过去成为负担,换句话说——不要为 打翻的牛奶哭泣!(分析句)
自信,但不能盲目。[论点] 三国时的马谡乃 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 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 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 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事实论据] 街亭失守(论据的结果),是因为马谡 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写好议论文论证段落一、掌握核心论证段落的基本结构议论文讲究布局结构,逻辑思维。
如果段落内部前后衔接不紧,思维混乱,就会影响文章的表达,分析论证就不会到位,文章就会缺乏说服力。
所以,实行段落训练时首先应从整体把握,掌握好议论文段落的布局结构。
一个完整的议论段一般有三部分:起始、展开、收束,可分为五环节:1.提出本段论点,即分论点。
通常只有简洁的一句话;2.写阐释句:从理论上对分论点实行论证解说;3.围绕本段论点,提供论据(材料);4.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论据实行分析,对段落论点实行论证;5.重申和深化本段论点,但用语不能和起始部分雷同。
阐释句视情况而定,其它四环节一般都要,才能构成规范的论证段落。
例: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三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霍金靠的是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课堂训练修改下面的语段:残缺是相对圆满来说的,二者不独立,且密不可分,但又是相互对立的,但这里的圆满却是狭义的,宏观的即包括了残的同时也包括了狭义的满,所以残也是真完美中的一个元素,残缺也是一种美。
人们正是在残缺中补充不足从而持续超越自己。
二、掌握议论文事例叙述技巧叙例简明扼要,用概叙,不用描述。
议论文的“叙”不同于记叙文的“叙”。
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作为论据使用的,叙述方式与记叙文中的不同:记叙文里的叙事必须完整具体,而议论文中的事例论据则应简明扼要。
话题“危机与转机”例:1982年世界杯体操锦标赛上,李宁一人独得6项冠军,成为世界体操史上至今唯一取得如此令人惊叹成绩的运动员。
他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被国人誉为‘体操王子’。
不过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却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在跳马比赛和吊环比赛中,他都出现重大失误,李宁黯然神伤,默默回国。
回国后的李宁,顷刻间由昔日的‘英雄’沦为‘罪人’,针对他的批评、指责铺天盖地,有人甚至给他寄来了子弹和绳索。
李宁一下子陷入人生低谷,不过他并没有所以沉沦。
退役后,李宁于1989年加盟广东健力宝集团,创立了‘李宁’体育用品品牌,开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
经过十年的发展,‘李宁’早已成为中国体育用品第一品牌。
现在,李宁领导着自己的公司正向着品牌国际化的目标阔步迈进。
在20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他手举祥云在‘鸟巢’空中‘飞奔’,赢得了世人的满堂喝彩和无比敬意。
这段文字从总体讲还是写得不错的,仅仅作为议论文的例证,它的叙述语言就显得繁琐了。
既然话题是“危机与转机”,那就应该紧紧围绕“危机”和“转机”这两个关键词来从事例中选择有效信息,而其他无关紧要的信息则能够舍弃。
(一)叙述的事例要与观点一致使用事实论据时要有针对性,要符合论点例:勤能补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刻苦勤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达到理想的彼岸,事实不也正是如此吗?大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寻找一种能作为灯丝的物质,经常夜以继日的工作,实行了上千次的试验,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他仍锲而不舍的探索,终于发现了能使灯泡持续发光的物质——钨丝。
论点:勤能补拙三个要素:1、要有“拙”;2、要有“勤”;3、要有“勤”补了“拙”,出了成果,取得了成功。
(爱迪生例子没有体现1.3)例、古代有个名叫陈占之的人,他的天资不大聪明,读书每次只能背诵50个字。
不过因为他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每日积累,终于成了一个博学之士。
貌合神离,材料表面上照应了论点,但第二句侧重点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没有注意突出强调“勤”或者“勤”补了“拙”,实际上是暗中转移了论点。
(二)叙例根据论点需要,实行定向叙述“叙例”时:裁剪+挖掘+增补(增补一些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使材料和观点的统一性更明确)例:《列子·响遏行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
饯于郊衢qú,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论点一:凡事不能走极端。
古时候,薛谭向秦青学唱歌,尚未学到老师的技艺便要回家。
后来,他听了老师为自己送行时唱的一首歌,才深感自己的不足。
于是他不但不走了,而且终生不说回家。
所以可见,薛谭所犯的错误就是爱走极端。
论点二:身教重于言教。
薛谭跟秦青学唱歌,技艺没学到手便要离开。
秦青没有指责他,仅仅在饯行宴上高歌一曲。
歌声响遏行云,使薛谭深深理解到自己的不足。
于是,他主动要求继续跟老师学习。
秦青之所以能留住薛谭,关键就在于他的“身教”。
(三)实例与虚例结合使用实例,交待具体时间、地点或人物的例子;虚例,指不交待具体时间、地点或人物,或者“本无其事”的例子。
实例与虚例可结合使用。
先虚后实,虚例如铺垫;先实后虚,虚例如概括。
有实有虚,虚实结合,使论证更加有力。
例:安于现状,是对自身的一种纵容。
三国蜀汉后主刘禅在投降后被封为安乐公,他不思亡国之痛,不觉亡国之辱,而是沉湎于灯红酒绿的世界,安于纸醉金迷的生活。
于是,这种对自身的放纵,导致了他灵魂的尽失,从而留下了千古骂名。
安于现状,是对人生理想的一种阻挠。
人生理想宛如一座百仞千丈的高峰,无限风光,尽在险峰之巅,绝壁之顶。
于是,实现理想,也就是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过程。
不过,当有些人登至半山腰,看到些花花草草,看到了片云只月,便欣欣然,安于途中,不愿登上山顶,一览天下奇景。
这种“安”不是淡泊,而是阻挡前进的障碍。
论点:“安于现状,是对自身的一种纵容”实例:“刘禅乐不思蜀”虚例:有些人“登至半山腰,安于途中”(四)面例与点例结合使用为了使文章的论据充分,观点更具说服力,能够用以面代点法来尽量多容纳一些论据。
“点”,就是文中需要详写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那些比较具体、生动新鲜的材料;“面”就是那些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相对典型的事例,多用一些类似排比句的句型列举出来。
这样,既能使论据数量充足,也不会因论据增多而使文章臃肿。
例、论点:“努力请从今日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文学家鲁迅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挤时间,拼命地学习和工作,他给我们留下了七百多万字的宝贵文化财富。
别人称赞他是天才,他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著名绘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名言:“不教一日闲过。
”他非常珍惜时间,从不肯放过一个“今日”,为我国的绘画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革命家周恩来,科学家阿基米德、牛顿,不都是珍惜时间,抓住“今日”的典范吗?我们也只有像他们那样,抓住一个个“今日”,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活得潇洒,才算不白活一回。
(五)没有合适的论据时怎么办1、以类代个,无中生有当作文没有合适的论据或一时想不起好的论据时,不如用类型来代替个体,将某一类人物行为共同点结合起来,按照主题的要求,把一些人的事迹当作大家的事迹来写,会有很好的效果。
例、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咒骂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会正视社会上的毒瘤……2、以喻代例飞扬文采当你觉得论据“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时候,不妨以比喻来代替事例作为论据使用,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征服阅卷老师。
例、也许腊梅讨厌冬风的肆虐与无忌,却依然在寒冬中吐露芬芳;也许鱼儿讨厌巨浪的汹涌与狰狞,却依然与巨浪为伴,成全生命的真谛;也许落叶对这个天地无比依恋,不过,当秋风吹来时,它依然飘落,告别那片美好的世界,成全明年即将萌发的新芽……3、现身说法置身其中当我们无论据或无好的论据时,不妨从“我”身上挖掘素材。
因为“我”在某种水准上就是这个纷纭复杂的世界的一个缩影,一个了望千变万化的社会的“窗口”,一个洞察社会错综交织的现象的“平台”,一个容纳宇宙万象的“细胞”。
将自己这个活生生的人拿来作为说理的材料,我的经历也就反映了这个事理的脉络走向。
同时,当我进入到说理的内里后,我们的文字就具备了一种令读者信赖的真实。
我们在说事的过程中也就与读者建构了对话与共鸣的亲和力。
当然,我的进入不是随意的,而要充分考虑我的行为是否与话题给定的内涵的意旨很好地统合起来。
三、要掌握常规的事例分析方法在掌握了基本的行文结构后,具体到每一段话如何展开,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事例论据为基础,综合使用假设分析、比较分析、因果分析、引用分析、类比分析。
例1、《耐住寂寞》康德是德国的闻名世界的大哲学家。
但他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小镇上,远离尘嚣,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吹捧,没有参加过什么名流聚会,没有什么领导接见的风光,他在寂寞之中领悟、思考、探索天地的哲理,路持续地在寂寞下延伸。
如果他耐不住寂寞,把时间、精力都用于出名和享受世俗的热闹上,他的一生可能会“丰富”些,但是,他能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宗师吗?例2、《学会悦纳自己》学会悦纳自己,才能让快乐的空气灌满乘帆。
林肯很丑,众所周知;林肯很伟大,这也是众所周知。
他虽丑,但他很乐观,总是学会悦纳自己的缺点,以致他名留千古。
邰丽华虽失去了声音,但她能悦纳自己的缺点,用她绝美的舞姿向世人体现了她的风采。
试问,假如林肯、邰丽华不能悦纳自己的缺点,他们的生活会快乐而充满光明吗?假设分析:这种分析法是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有,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例3、《注重细节》列文•虎克在注重细节中发现了细胞学说,齐白石在注重细节中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画法,鲁迅在注重细节中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时代。
相反,我们周围的一些人,对什么事都马马虎虎,对细节处毫不在意,最后一事无成。
两相比较,答案不是很明显吗?注重细节,收获精彩的人生;忽视细节,空留无穷的遗憾。
比较分析:在写完事例论据之后引进比较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例4、话题《努力与成功》法国著名数学家费尔马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陪伴着会议厅,研究数学仅仅他的业余爱好。
但他却在数论、概率论、解析几何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什么费尔马在政坛勤奋一生,却没能结出硕果,而在数学方面成绩斐然呢?这是因为他没有搞政治的天赋和特长,在数学方面却具备非凡的思维水平和创新精神。
由此看来,门捷列夫所说的“终生努力,便成天才”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因果分析: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例5、话题《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明代历史学家谈迁花费二十年心血,收集大量资料,历尽很多艰难,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国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