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节点
卫生间防水施工,4大细部节点施工图文解说

卫生间防水施工,4大细部节点施工图文解说防水施工有各种细部节点,是变形集中和施工质量完好率不高的部位。
所以一般都需要增加细部节点处理。
(如:柔性密封防水、附加层)在整套房子中,卫生间是与水接触最多的部位,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卫生间细部节点的防水施工显得更加重要。
今天我们就分享一个精品工程的卫生间防水施工的细部节点做法。
卫生间防水施工的细部节点通常有:墙根阴阳角、地漏、立管、烟道等部位。
(1)墙根阴阳角的处理•墙根应预先增设一层附加层,选用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涂刷成活,其宽度为500mm,厚度约2mm。
•涂刷墙面泛水处的防水涂料应采用薄涂多刷、多遍成活。
泛水部位的防水高度以设计为准。
(通常在250㎜~2000㎜之间)(2)地漏的处理•地漏埋设标高应略微高于防水基层(由水电安装定位);地漏四周预留10mm×20mm的环形凹槽或斜坡槽。
用密封材料对环形凹槽密封处理。
•然后在地漏四周预先增设一层附加层,选用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涂刷成活,其宽度为200mm,厚度约2mm。
(3)立管的处理•立管周围应预留10mm×20mm环形凹槽或斜坡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然后在立管周围预先增设一层附加层,选用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涂刷成活,其宽度为200mm,厚度约2mm。
(4)烟道的处理•烟道附近做防水附加层,如上图所示,选用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涂刷成活,其宽度为200mm,厚度约2mm。
---------------全文完-------------------如果您有什么好的防水施工经验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给大家!。
室内给排水管道节点工艺

室内给排水管道节点工艺室内给排水管道节点工艺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排水系统的畅通、防水密封、使用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正确的节点工艺能够保证室内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有效地防止漏水、堵塞等问题的发生。
下面将从几个主要的节点方面来介绍室内给排水管道节点的工艺。
首先,排水污水管与隔音管的连接节点工艺。
在建筑施工中,为了降低噪音污染,常常会设置隔音管道。
当排水污水管需要与隔音管相连接时,应采用有效的密封材料,例如橡胶垫片、防水胶等,确保连接的紧密性,防止污水泄漏和噪音传播。
其次,厨房、卫生间等区域的地漏节点工艺。
地漏是室内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排放厨房、卫生间等房间的排水。
地漏的节点工艺应包括地漏与地板的密封、地漏排水口与下水管连接的密封等。
在节点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防水密封胶、橡胶密封圈等材料,确保地漏与地板之间、地漏与下水管之间的连接处完全密封,达到防水效果。
再次,下水管与地下管道的连接节点工艺。
室内给排水系统的下水管道通常需要连接到室外的地下管道上。
在这个节点工艺中,应首先清理连接口的杂物,然后使用环状密封胶圈将下水管与地下管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确保不会因为渗漏导致地下管道堵塞和污染。
最后,室内给排水系统的检查井节点工艺。
检查井是室内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检修和清理管道,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检查井的节点工艺中,应注意检查井的底部应孤立于地下水位以上,并采用适当的沉降井盖,以防止污水倒灌。
同时,检查井与管道之间的连接也应采用密封材料,以防止污水泄漏。
总之,室内给排水管道节点工艺是室内给排水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节点施工过程中,应注重细节,选用合适的密封材料,确保连接的紧密性和防水性能。
只有正确施工,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才能保证室内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和舒适。
精装修工程细部节点构造标准2

项目名称 墙面与天花交接面细部构造 名 称 门梁部位墙纸收口示意图
适用范围 室内过道
重点说明:
天花吊顶有高低处宜采用做止口、做假梁、留凹槽、与墙面错开等方法使墙纸与天花乳胶漆的收口美观。
目名称 吊项细部构造 名 称 吊顶检修口(不上人)示意图01 适用范围 室内吊顶
重点说明:
吊顶检修口应采用成品检修口,规格满足检修要求,周边龙骨应做加固处理。
适用范围 室内吊顶
重点说明:
吊顶检修口应采用成品检修口,规格满足检修要求,周边龙骨应做加固处理。
适用范围 公共区域吊顶
重点说明:
1.吊顶检修口应采用成品检修口,规格满足检修要求。
2.检修口上部应四周附加一圈主龙骨,挂件等需从楼板直接固定,下口应根据
检修开口大小增设附龙骨,以增加其稳固性。
项目名称 吊项细部构造 名 称 吊顶检修口(上人)示意图04 适用范围 公共区域吊顶
重点说明:
1.吊顶检修口应采用成品检修口,规格满足检修要求。
2.检修口上部应四周附加一圈主龙骨,挂件等需从楼板直接固定,下口应根据
检修开口大小增设附龙骨,以增加其稳固性。
2018年二建《公路工程》新教材考点:路基施工技术(一)

2018年二建《公路工程》新教材考点:路基施工技术(一)店铺为您整理推荐“2018年二建《公路工程》新教材考点:路基施工技术(一)”,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二级建造师栏目。
2018年二建《公路工程》新教材考点:路基施工技术(一)路基干湿类型路基的干湿类型表示路基在最不利季节的于湿状态,划分为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四类。
1、原有公路路基的干湿类型,可以根据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或分界稠度划分;2、新建公路路基的干湿类型,可用路基临界高度来判别。
【例】在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时,如软基处理不当,易产生的病害有( )。
A.路堤冻胀B.路基开裂C.路堤边坡失稳D.路堤融沉E.路基沉降过大答案:CE原地基处理要求一、土质路堤地基表层处理要求(1)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和填方高度小于1m的公路路堤,应将路基基底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
(2)应对路幅范围内、取土坑的原地面表层腐殖土、表土、草皮等进行清理,填方地段还应按设计要求整平压实。
(3)稳定斜坡上地基表层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地面横坡缓于1:5时,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②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
(4)地面横坡陡于1:2.5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验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抗滑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规范规定,否则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
(5)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
(6)应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
在一般土质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三、四级公路不应小于85%。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基底应按设计要求处理。
如对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
超超临界锅炉干湿态转换防止水冷壁超温浅析

超超临界锅炉干湿态转换防止水冷壁超温浅析摘要:超超临界锅炉干湿态转换是锅炉启动过程中一个极为关键节点,操作中稍有不当将造成水冷壁壁温超温或过热器进水等问题,严重时会危及锅炉设备安全运行,为实现机组启动中锅炉干湿态平稳过度,通过分析总结 660MW电厂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多次实际操作经验,针对干湿态转换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各类问题,提出了锅炉启动过程中干、湿态转换过程中防止水冷壁超温的控制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而减少锅炉干湿态转换过程出现的参数异常波动,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干湿态转换水冷壁超温控制要点引言:因超超临界直流锅炉自身的汽水特性,超超临界锅炉在干、湿态转换过程存在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如在超超临界锅炉启动过程中的转态参数控制不当,容易发生锅炉干、湿态频繁转换,引起分离器储水箱水位波动大,主再热汽温波动大,造成锅炉发生汽温、壁温超温或过热器进水甩汽温等不安全事件,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根据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全面分析锅炉启动过程中干、湿态转换过程中防止水冷壁超温参数的控制要点和注意事项,减少锅炉干湿态转换过程出现的参数波动,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1设备概述某电厂66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为东方锅炉厂生产的超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锅炉下辐射区水冷壁为螺旋管圈,上辐射区水冷壁为垂直管圈,过渡段采用中间混合集箱相连;该锅炉采用带启动疏水泵的启动系统,机组启动过程中湿态时为控制启动分离器水位,多余的炉水如水质合格,可回收至循环水或凝汽器再利用,不合格排放至机组排水槽。
1.1锅炉启动系统锅炉炉膛下部水冷壁及灰斗采用螺旋管圈布置方式,维持炉膛下部水冷壁具有较高的质量流速,提高锅炉在不同工况下部水冷壁的冷却能力,并能有效减少沿炉膛高度不同的热偏差,采用螺旋水冷壁提高锅炉的不同负荷下水动力的稳定可靠性;在锅炉前墙外侧布置采用2个启动分离器和1个贮水箱,分离器和贮水箱壁厚均匀,在变负荷情况下温度变化时均有较小的热应力,适合机组滑压运行。
石材的4大主流工艺和点挂安装,你都知道吗?

石材的4大主流工艺和点挂安装,你都知道吗?说到石材或者瓷砖的安装,很多设计师朋友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我明明图上写的是干挂,但现场告诉我必须要用湿贴,而我图上但凡写湿贴的地方,现场马上告诉我要用干挂。
对于石材的安装方式,设计师到底应该怎么选才能适合自己的项目呢?今天我们就从以下2个方面带大家深度解析石材安装这个话题:1、石材4大主流工艺与要点解读2、石材点挂到底是怎样的一石材4大主流工艺与要点解读石材常见的4大安装方式也可以分为挂和贴2大类:挂:干挂+湿挂,贴:湿贴+干粘。
接下来,咱们对这4类安装方式逐一进行解析和说明:1湿挂1)做法湿挂是在各大国标图集里都存在的一种做法,是将石材背部拉好孔,将铁丝固定在墙上,用钢丝绳缠绕石材开孔的部分,与铁丝连接固定,通过拉结的方式,将石材和墙面进行固定,最后在石材绑定好后,分批灌浆。
△石材湿挂节点这种做法是使用水泥砂浆作为粘接材料,先挂板,后灌浆,来实现石材和墙面作为一体。
△分批灌浆虽然在教科书和标准图集上很常见,但很少用于室内,反而建筑外墙用的比较多,因为它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将石材和墙面融为一体。
2)特点优点:安全性高。
缺点:施工慢,成本高,会空鼓,反碱。
3)适用情况主要用于建筑外墙,室内做法基本可忽略。
2干挂△石材干挂做法1)做法干挂是通过基层骨架,将石材开槽,通过石材干挂件的形式与基层骨架固定,将石材牢牢的挂在墙面上。
2)特点优点:安全性高,不返碱,抗震强缺点:成本高,施工慢,占空间(≥80mm),抗冲击力差△干挂需内部空间≥80mm3)应用场景由于成本高施工慢、占空间,很多设计师是不希望用石材干挂做法的,但是在规范上,对于石材什么时候用干挂,是有很严厉的规定的。
△使用干挂做法的规范①高度/重量/板幅在天然石材装饰工程技术规程的5.15调规定,石材单块板材重量>40kg,面积>1㎡,高度>3.5m时,墙面和柱面应采用干挂做法。
△关于高度/重量/板幅的规范②厚度对于干挂石材的厚度,在规范里也有硬性要求,我们着重看大理石部分:△关于厚度的规范但我们在平时使用时,只要记住允许的最小值:室内干挂厚度一般是2mm,单块面积≤1.2㎡就可以了。
框架式梁柱节点连接技术

框架式梁柱节点连接技术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按构件种类可分为梁柱框架节点连接与墙板连接,就目前发展现状来看,这两种节点连接的主要连接方式为干连接与湿连接两种。
湿连接即湿作业施工连接方式,亦称现浇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的主要步骤为:第一步,在工厂完成预制构件的制作工作,第二步,将预制构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一系列的吊装,第三步,在节点浇筑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进行锚固,达到一种“后浇整体式结构”。
干连接即干作业施工连接方式,其主要步骤为:第一步,在工厂完成预制构件的制作工作,并在连接构件中植入钢板等部件,第二步,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焊接连接达到构件连接目的。
框架节点的处理异常重要,安全良好的建筑要保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及耗能能力,抗震性能良好。
“强节点,弱杆件”即着重强调节点连接的重要性,使塑性铰出现在梁端,这亦要求建筑节点处的承载能力要强于杆件的承载力,进而提高建筑结构变形能力,增强抗震性能。
否则,整个建筑物在一系列作用下会发生节点失稳破坏,节点失稳破坏无异于框架的整体失效。
就目前发展而言,装配式建筑梁柱框架节点的连接方法多样,干连接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套筒连接、牛腿连接、焊接连接、螺栓连接、榫式连接等;湿连接的方法主要有浆锚连接、普通现浇连接、普通后浇整体式连接、灌浆拼装连接、预应力技术的整浇连接等。
框架式梁柱节点连接的主要操作形式可以分为一维构件组合模式、二维构件组合模式和三维构件组合模式。
1.一维构件组合模式把梁、柱按楼层分段制作,通过合理的连接方法连接成一个整体,如同搭积木。
预制构件端部伸出的预留钢筋采用焊接或用钢套筒连接,然后现场浇筑混凝土。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构件生产、运输、吊装及施工方便,可做到等同现浇结构,结构性强,但节点处受力较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高,连接难度大。
2.二维构件组合模式把柱梁制作成一个整体,呈平面T形或十字形,竖向主要通过柱与柱之间的连接实现,水平向主要通过梁与梁之间的连接实现,其整体性较前一种组合方式强,但生产运输不方便。
道路的干湿判断

一、路基湿度的来源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与路基的湿度以及大气温度引起的路基的水温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湿度发生变化。
路基湿度的来源可分为以下几方面;1?大气降水——大气降水通过路面,路肩边坡和边沟渗入路基;2?地面水——边沟的流水、地表泾流水因排水不良,形成积水、渗入路基;3?地下水——路基下面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浸入路基;4?毛细水——路基下的地下水,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到路基;5?水蒸汽凝结水——在土的空隙中流动的水蒸汽,遇冷凝结成水;6?薄膜移动水——在土的结构中水以薄膜的形成从含水量较高处向较低处流动,或由温度较高处向冻结中心周围流动。
上述各种导致路基湿度变化的水源,其影响程度随当地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以及所采取的工程措施等而不同。
二、大气温度及其对路基水温状况的影响路基湿度除了水的来源之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受当地大气温度的影响。
由于湿度与温度变化对路基产生的共同影响称为路基的水温状况。
沿路基深度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时,水分在温差的影响下以液态或气态由热处向冷处移动,并积聚在该处。
这种现象特别是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尤为严重。
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为季节性冰冻地区。
这些地区的路基在冬季冻结的过程中会在负温度坡降的影响下,出现湿度积聚现象。
气温下降到零度以下,路面和路基结构内的温度也随之由上而下地逐渐降到零下。
在负温度区内,自由水、毛细水和弱结合水随温度降低而相继冻结,于是土粒周围的水膜减薄,剩余了许多自由表面能,增加了土的吸湿能力,促使水分由高温处向上移动,以补充低温处失去的部分。
由试验得知,在温度下降到-3℃以下时,土中未冻结的水分在负温差的影响下实际上已不可能向温度更低处移动,因此,负温度区的水分移动一般发生在0℃至-3℃等温线之间。
在正温度区内,因零度等温线附近土中自由水和毛细水的冻结,形成了与深层次土层之间的温度坡差,从而促使下面的水分向零度等温线附近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接点(干节点)和湿接点(湿节点)的定义、使用场合和调理方法
Thursday, October 11, 2007 12:24:14 AM 发布:sunlight
干接点好像是俗称,但是,实际上,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名词了。
干接点的定义:
无源开关;具有闭合和断开的2种状态;2个接点之间没有极性,可以互换;
常见的干接点信号有:
1、各种开关如:限位开关、行程开关、脚踏开关、旋转开关、温度开关、液位开关等;
2、各种按键;
3、各种传感器的输出,如:环境动力监控中的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火灾报警传感器、玻璃破碎、振动、烟雾和凝结传感器;
4、继电器、干簧管的输出;
有干接点就有湿接点,是对于开关量而言的。
湿接点的定义是:
有源开关;具有有电和无电的2种状态;2个接点之间有极性,不能反接;
常见的湿接点信号有:
1、如果把以上的干接点信号,接上电源,再跟电源的另外一极,作为输出,就是湿接点信号;工业控制上,常用的湿接点的电压范围是DC0~30V,比较标准的是DC24V;AC110~220V的输出也可以是湿接点,尽管这样做比较少;
2、把TTL电平输出作为湿接点,也未尝不可;一般情况下,TTL电平需要带缓冲输出的,例如:7407、245、244等,与VCC等构成回路;244、245也可以跟gnd构成回路;才能驱动远方的光耦。
3、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和VCC;
4、达林顿管的集电极输出和VCC;
5、红外反射传感器和对射传感器的输出;
在工业控制领域中,采用干接点要远远多于湿接点,这是因为干接点没有极性带来的优点:
1、随便接入,降低工程成本和工程人员要求,提高工程速度
2、处理干接点开关量数量多
3、连接干接点的导线即使长期短路既不会损坏本地的控制设备,也不会损坏远方的设备
4、接入容易,接口容易统一
干接点和湿接点的调理方法:
采用光耦的光电隔离。
干接点的接入光耦,顺序如下:
VCC-》限流电阻-》光耦LED-》干接点1-》干接点2-》GND
也可以:
VCC-》干接点1-》干接点2-》限流电阻-》光耦LED-》GND
湿接点的接入光耦,顺序如下:
湿接点1-》限流电阻-》光耦LED-》湿接点2
湿接点如果是DC电源,如果湿接点1和2反了,显然打不开光耦;
湿接点如果是AC电源,可以相反;
举一个研华的8路继电器输出及8路隔离数字量输入卡PCI-1760的例子说明干接点和湿接点已经是标准的名词了。
"PCI-1760是一款PCI总线的继电器输出及隔离数字量输出卡。
它有8路光隔离数字量输入,在噪声环境下为采集数字量输入提供2500VDC的隔离保护;它带有8个继电器,可以用作开关控制式小型电源断路开关。
2个可由用户定义的隔离脉宽调制PWM输出。
为了便于监控,每个继电器都配有一个红色的LED指示灯,用来显示器开/关状态。
每个隔离输入都同时支持干接点和湿接点信号,这样到外部电路无电源时也能对信号进行采集。
"
参见下图:
注意:
1、PCI-1760上有一个DC/DC的模块,模块的输出给干接点提供与PC隔离的电源;
2、采用跳线选择干接点还是湿接点输入;
/showthread.php?t=14419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以下两行,否则禁止转载。
转载自: 轻松数控网 [/]
本文链接地址:/post/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