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髓内钉内固定
手术讲解模板: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1.了解伤情,根据X线片挑选适当长度和 宽度的髓内钉。其长度为胫骨结节至内踝 上3cm;其宽度应与髓腔最窄处相仿。
手术资料: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2.开放性骨折者术前应静脉滴注抗生素。
手术资料: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1.切口
手术资料: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
概述:
能用于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有多种,如常 用的Ender钉、Lottes钉、矩形钉等。其 打入方式大同小异。按插入途径一般可分 上入式和下入式,甚至可一上一下式:按 是否暴露骨折端分开放插钉法和闭合插钉 法。以下主要介绍矩形钉的上入式开放插 钉法。手术部位相关解剖见下图(图 3.5.9.3-1,3.5.9.3-2)。
手术资料: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由助手握住小腿维持对位,术者继续将矩形钉打入骨折远端。 4.缝合
手术资料: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冲洗手术切口。插钉口仅需全层缝合。骨 折端应注意软组织覆盖。开放性骨折者创 口应放置引流条。
手术资料: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5.石膏固定
手术资料: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查。确定骨折对位良好,矩形钉未从骨折 端穿出髓腔外,即可用较大的力量交替锤 击两 侧钉尾,直至大部分矩形钉进入骨内,皮 质外仅留约1.0cm(图3.5.9.3-4)。若为 闭合插钉法,则不必切开暴露骨折端。按 上法将矩形钉插入髓腔并 下行至骨折端时,在X线透视下牵引复位 骨折。骨折对位满意后
手术资料: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
概述:
手术资料: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
髓内针内固定术

髓内针内固定术髓内针内固定多用于长管骨(如股、肱、尺、胫、桡骨等)骨干骨折。
其优点是:髓内针本身比较坚实牢靠,术后可以少用或不用外固定,有利于伤肢的早期活动锻炼;皮肤切口较小,骨膜剥离范围有限,损伤较小;髓内针长而有不同形状棱角,嵌入髓腔,可以达到牢靠的内固定,能够避免旋转、侧移及成角移位的发生。
其缺点是:需有一定设备,操作较为复杂。
用髓内针固定长管骨的骨折,犹如用一根轴穿过两节竹管。
如果髓内针的外径等于长度骨的内径,这样固定作用就好,可以稳定地保持对位、对线。
在长管骨的最狭窄段(如尺骨、桡骨中段、股骨、肱骨和胫骨的上、中1/3交界处)发生骨折,相应宽度的髓内针可直接紧密地嵌在髓腔周围的皮质骨内层上,使针的横断面能起到良好的弹性固定作用,针的两端又能固定于松质骨中或进针处的皮质骨上,防止各种移位,是较理想的内固定。
当骨折发生在长管骨的非狭窄段,虽不能依靠髓内针直接的弹性固定作用,却可依靠上、中、下三点固定作用而达到骨折的稳定[图1 髓内针的内固定作用]。
髓内针的种类有梅花形、V形、菱形、三角形及圆形等。
股、肱、尺骨用直髓内针,胫、桡骨须用弯髓内针[图2 髓内针种类]。
梅花形与V形髓内针的优点是破坏髓腔少,插入过程髓内压力增加不多,脂肪栓塞的并发症很少;同时,这两种针的横断面弹性固定作用强,可紧紧嵌在髓腔内,有效地阻止骨折部发生旋转,因而临床上比较常用,尤以梅花形更常用。
圆形针仅用于短小的管状骨,如掌骨、跖骨等。
实心的髓内钉由于破坏骨髓严重,现已弃用。
[适应症]1.长骨中段以上,特别是在上、中1/3交界处(桡骨为中段以下)的横折或短斜折,骨折处有小片粉碎折、蝶形折者也可应用,但需加绕钢丝固定;2.长骨一骨多处骨折,或合并全身多发性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有困难,骨折部位适合于髓内针固定者;3.部位适合的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需切开复位者;4.部位适合的病理性骨折。
[禁忌证]1.小儿长骨骨折,虽合手上述适应症,也不宜应用,以免损伤骨骺;2.老年病人骨质疏松,皮质薄,髓腔大,股骨髓腔直径可达15毫米(青年最窄的仅6~7毫米),股骨前外方弯度增大,髓内针固定不牢靠,并发症多,须慎用。
胫骨髓内钉手术记录

胫骨髓内钉手术记录手术日期:(填写手术日期)手术医生:(填写手术医生姓名)助理医生:(填写助理医生姓名)手术名称:胫骨髓内钉术手术经过:1. 患者被置于麻醉状态后,采取俯卧位。
2. 患者胫骨正中部位进行消毒和覆盖无菌巾。
3. 根据术前测量,选择合适长度和直径的胫骨髓内钉。
4. 切口定位:在胫骨经脆直骨的最低点切开1.5cm皮肤,由钝性分离方式将皮下组织暴露。
5. 通过针尖穿刺法定位胫骨髓腔入口。
6. 用电钻作为切骨工具,逐渐扩大骨孔到针的外径大小。
7. 钢针入骨:根据预定位将胫骨髓内针小心地插入骨髓腔,确保针的位置正确。
8. 确认骨髓内针的位置和长度,保证骨折的稳定性。
9. 关节固定:如果有需要,可以在切口处安装外固定器或外科钢板。
10. 术中全麻下,患者稳定,无异常情况发生,手术顺利完成。
11. 结束手术后,伤口处留置引流管,并缝合皮肤。
12. 切口处覆盖消毒敷料,并固定。
术后处理:1. 患者转入恢复室密切观察,监测生命体征。
2. 术后镇痛治疗,给予抗感染药物预防。
3. 术后48小时内,患者进行X光片检查,确认胫骨髓内钉的位置。
4. 切口处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敷料,并监测引流情况。
5. 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
6. 术后2周拆除引流管,如果创面愈合良好,可以拆除缝线。
7. 如果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
术后随访:患者需定期到医院进行术后随访,随访内容包括:1. X光片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胫骨髓内钉的位置。
2. 创口状况: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和是否存在感染等并发症。
3. 功能恢复:评估患者的症状改善和功能恢复情况。
4. 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合适的康复锻炼和力量训练。
5. 并发症:关注是否出现血栓、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
备注:在手术中,医生和助理医生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
详细记录手术步骤和处理过程,便于术后随访和病情评估。
科惠TN-胫骨髓内钉PPT2014

扩髓的风险:
破坏骨内膜血供
扩髓
破坏骨内膜血供,一般需8-12W恢复
非扩髓
扩髓的风险: 可引起骨坏死
扩髓的局部创伤
扩髓 温度 骨坏死
骨皮质血供破坏
骨坏死 感染!
扩髓的风险:
脂肪栓塞
扩髓的风险:
诱发ARDS 增加感染率 降低骨折块抗扭转强度 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失血量 加重骨折的粉碎和斜面效应
非扩髓优势
髓内钉固定为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提供了基础。
扩髓的历史
扩髓技术出现于1947年,通过扩髓 可以使更粗的钉子穿过粗细不均的髓 腔,从而扩大了髓内钉的适应症
扩髓的好处
钉道变直,有利于置钉 插入较粗髓内钉 :增加与骨的接触,减少疲劳断钉率 安全持久的髓腔内接触锁定:减少骨折愈合问题 提供较好稳定性和强度:更早非保护下负重 促进骨折愈合(骨泥的成骨作用)
近端锁定及连接尾帽
通过近端瞄准器,将主钉近 端锁定,并拧入尾帽
锁定螺钉
全螺纹螺钉保证强度防止退钉 自攻螺栓设计植入更便捷 锁钉直径3.9mm,长度26-80mm
手术适应症
胫骨中1/3稳定型骨折:横形骨折、短斜形骨折 、假关节。
胫骨中部60%长度内的不稳定性骨折:干骺端附 近的骨折、长螺旋形骨折、节段性骨折、粉
碎性骨折、骨折伴骨缺损等。
手术体位
仰卧位,屈曲膝关节
手术时间短、出血少 对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病例能够更少地干扰骨内膜的血运 相对降低感染和栓塞的机会 允许闭合微创插入
非扩髓缺点 钉子直径相对较小,强度有所影响 钉子与骨的接触面积相对小,影响强度 空腔残留,易于细菌生长
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
现代 理念
应用有争议
胫骨髓内钉
211208709_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经验交流120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蒙向铖 (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广西柳州 545100)摘要:目的 探究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我院骨外科进行治疗的5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
对照组患者通过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通过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以及膝关节恢复状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膝前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Oxfordknee评分、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临床效果更显著,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胫骨干骨折;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效果胫骨干骨折是下肢关节发生率较高的一种骨折,一般由外力撞击所致。
与以往钢板内固定相比,髓内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强,可有效纠正下肢力线,明显降低对软组织的影响,有利于患者及早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该方法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胫骨干骨折的金标准。
随着髓内钉治疗方法的普及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发现传统髌下入路方式需要求患者膝关节极度屈曲,具有较多的缺点,包括透视性差、术中操作需反复定位、髓内钉置入位置较差、骨折复位后不容易维持且很难复位等[1]。
临床一直在探究新的入路方式,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究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我院骨外科进行治疗的5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
研究组女10例,男15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8.94±5.09)岁。
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PPT课件

手术室骨科专业组
Contents
解剖 诊断 适应症常用手术 术前准备 麻醉方式 手术体位 手术配合 注意事项
2
.
解剖
❖ 1.胫骨上下段两者移行交界处,骨骼的形态转变,是 骨折的好发部位。
❖ 2.胫骨的前内侧位于皮下,又有棱角,故骨折端极易 穿破皮肤而形成开放性骨折。
❖ 3.胫骨的营养血管从胫骨上、中1/3交界处入骨内, 在中、下1/3处的骨折营养动脉损伤,容易发生骨折 延固定失效(内固定断裂、锁钉失败、内固定移位);
7
.
术前准备
常规用物
中敷.中方单.五件衣.阑尾包.下肢动骨.电刀. 吸引器.23号刀片.4号慕丝线.阑尾针.20ml 注射器.手术贴膜,手套
髓内钉专科器械.骨科电钻.2-0可吸收线.泰 特殊用物 绫.1953
8
.
麻醉及体位
切东西,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6、术中透视时用无菌中单遮盖术野及器械台,严防污染。
21
.
22
.
23
.
24
.
手术室骨科专业组
麻醉 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体位
▪仰卧位,患肢垂直悬 吊
9
Company Logo.
手术配合
❖ 消毒铺单
消毒 消毒范围
铺巾
2%碘酒,75%酒精 除止血带处下肢全长 中单一快铺于患肢下方, 一块治疗巾双折包裹止血带 一块中单铺于患者上半身 同上铺法在患者下肢再铺置中方单 铺洞巾贴无菌贴膜
10
.
手术配合
手术步骤
❖ 7.腓总神经经腓骨颈进入腓骨长 、短肌及小腿前方肌群,腓骨颈 有移位的骨折可引起腓总神经损 伤。
4
.
诊断
外伤史
胫骨髓内钉手术记录

胫骨髓内钉手术记录胫骨髓内钉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胫骨骨折。
该手术通过在胫骨内部插入一根钉子来稳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一位患者接受胫骨髓内钉手术的过程。
患者是一名45岁男性,因受伤在事故中胫骨骨折,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在手术室内,患者接受了全身麻醉,手术部位进行了消毒和铺盖无菌布。
在主刀医生的指导下,医护人员开始实施手术。
首先,医生进行了皮肤切口,揭开软组织,暴露出胫骨骨折的部位。
随后,医生使用专业的工具将胫骨上的残余骨块清除干净,为插入内钉做好准备。
接下来,医生选择合适尺寸的内钉,并通过X光引导的方式准确地将内钉插入胫骨内。
在插入内钉的过程中,医生需要非常小心和精细,以确保内钉的正确位置和角度。
一旦内钉插入到位,医生会通过X光检查确认内钉的位置是否准确。
如果需要,医生会进行微调,以确保内钉与骨折部位完美契合。
完成内钉插入后,医生会将软组织缝合,部分手术结束。
接着,在X光的指引下,医生会进行最终确认,确保内钉的位置正确,骨折得到有效固定。
手术结束后,患者被转移到恢复室进一步观察和护理。
胫骨髓内钉手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胫骨骨折的手术方法,通过该手术,患者可以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许多细节,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
术后,患者也需要遵守医嘱,配合康复训练,以获得最佳效果。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胫骨髓内钉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胫骨骨折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胫骨髓内钉手术的过程和意义,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发表时间:2012-05-24T17:47:01.1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张雷[导读] 胫骨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较多,各家观点不一。
张雷(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医院骨科 8 1 6 0 0 0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骨折固定术髓内【中图分类号】R68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233-02 胫骨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较多,各家观点不一。
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多数倾向于髓内固定,它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1]。
其核心是保护骨折端局部的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学环境。
我科2006年5月~2010年11月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0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3例,男78例,女25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2.5岁。
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84例,开放骨折13例,陈旧性骨折5例,胫骨骨不连1例。
骨折部位:中上段15例,中段60例,中下段28例。
骨折按照A O分型:A型24例、B型47例、C型32例。
手术采用闭合复位34例,切开复位69例,10例开放骨折行急诊非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闭合性骨折后6 h~15 d手术,均使用的国产髓内钉。
1.2 手术方法手术前选择粗细、长度适中的髓内钉。
患者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仰卧于骨科手术台,髋关节、膝关节屈40°~80°,以便进入胫骨近端,沿胫骨结节内侧髌韧带旁作纵行切口约3 cm,将髌韧带牵向外侧,显露胫骨结节。
在胫骨结节上缘接近髌腱处用开口器钻开髓腔,插入导针,在C型臂下将导针沿髓腔插入,在接近骨折端时行骨折闭合或切开复位,将导针通过骨折端一直插到胫骨远端骨骺部,沿导针依次套入各种直径的髓腔锉进行扩髓,扩至与所选用髓内钉直径相同直径后放入髓内钉。
利用定位瞄准装置,将交锁螺钉分别锁入远近端的锁孔内,用C臂进行正侧位透视,确保交锁钉长度合适位于髓内钉锁孔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江市中医院
胫骨解剖特点及髓内钉设计
胫骨髓内钉手术适应症
1、闭合或程度较轻、有足够软组织覆盖的 开放性胫骨干骨折 2、无菌性假关节加压融合术 3、骨折不愈合后植骨融合术 4、骨干延长、短缩及旋转截骨术后的固定 5、骨干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固定 6、骨干的病理性骨折
击入髓内钉主钉:沿导针 击入髓内钉主 钉,可先用手推入,再用榔头或空心击 入器击入。
安装定深杆
导杆锁轮
导杆 以280mm为例
远端锁钉
远端支架
定位杆孔
远端锁钉
配 合 卡子接口 定位杆手钻 卡子
与髓内 钉平台 接触
无碎骨
安装远端交锁钉
安装远端交锁钉
手柄固定点
近端锁钉
配合
尾帽安装:移开近端瞄准架及主钉连接 手柄,重新插入导针,沿导针放入髓内 钉尾帽拧紧固定。
胫骨髓内钉的操作技术
病人体位
仰卧位
患肢垂直悬吊
手术操作
手术入路:在髌韧带内侧做一3-5厘米的切口,从髌腱 内侧或正中劈开髌腱,选择髌韧带止点与胫骨平台面 之间作为进针点一般在胫骨平台关节面下0.5厘米。
进钉点
三棱髓腔开孔器开孔
方向与胫骨髓内钉保持平行。即胫 骨干平面向前倾11°
骨折复位
髓内钉的选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长度及直径:术前根据X线片检查确定,钉 上端位于胫骨平台下0.5-1.0 cm,下端位于 踝穴上1.0-3.0 cm。钉的直径一般选用8-11 mm。 2、扩髓与否:实心钉直径较小一般不扩髓; 空心钉直径较大,插钉前先扩髓。 3、闭合穿钉与开放穿钉:急症手术骨折复位 容易一般可闭合穿钉,骨折时间较长、短缩等 可用牵引器复位或开放穿钉 4、静力或动力固定,一般采用静力固定,胫 骨远近端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可动力固定
复位不完全下开始 进髓操作
造成手术后骨折 复位失败
插入导针及扩髓
扩髓钻手柄+扩髓钻 (7mm-11mm) 扩髓直径比髓内钉直 径大1mm
确定长度及组装
确定髓内钉长度: 用钢尺测量健侧肢体从内 踝尖至膝关节关节线的距 离,减去3-4厘米,所得 长度即为所需要胫骨髓内 钉长度。
手柄+吊紧螺栓 捶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