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 7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_3

合集下载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教案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教案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松坊溪的冬天》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文章犹为出色的是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

作家郭风通过对同一事物的反复吟咏、同一句式的反复回旋,形成了一种诗的韵律,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文章语言的优美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整齐的句式来描写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特别是课文中有这样几句句子:“远方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

”这不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吗?在诗的韵律中让人享受到了一种恬静的美感。

还有一句:“我看见溪中映照着远山的雪影,映照着石桥和溪石的雪影。

我看见溪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这一段,一下子点明了文章的层次。

溪中映着雪白的世界,雪白的世界又在溪水旁,不禁使人想到“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的句子。

这样美丽的画卷足以和桂林山水媲美。

作者能向我们展现一幅如此美丽的画卷,得益于他那韵律十足,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体会作者看到景物时的心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朗读、想象中,感受和学习作者优美的语言,深入体会作者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松坊溪的景物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抓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的写作方法。

多媒体课件及图片。

一、课题引入,了解作者:1、请同学们自由读小黑板上的小诗:我沿着溪边的小径,要走回到村里去。

我看见稻草垛上,凝结着白霜……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了。

可真是的,我看见溪岸上的草地,凝结着白霜,好像一块无尽铺展的白色画布,上面画出了非常美丽的树影;好像墨笔画出来的浓墨色的树影、淡墨色的树影。

(郭风《松坊溪的冬天——写给孩子们》)2、今天,我们来学习郭风的文章《松坊溪的冬天》。

(板书课题,齐读)3、简介:松坊村,是南方的高山地带的一个小小山村,四面是山,是树林,是岩石。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案

【教学目标】物各自的特点,体会看到景物时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课前谈话:你喜爱冬天吗?为什么?(或者背诵冬天的古诗)你留下什么印象?(读后沟通)说说写松坊溪的冬天美,分为几个局部写?(哪里到哪里)篇一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爱的局部。

23河山的喜爱之情。

12法。

教学过程:一、 制造阅读期盼。

翻开课文,快速读读 9——18 自然段,用一句话说说松坊溪的冬天给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案 、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各局部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 、在朗读、想象中,感受和学习美丽的语言,深入体会对祖国秀丽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雪中松坊溪的景物的特点。

、学习抓景物特点,运用比方、排比等手法把句子写生动的写作方(一)过渡:这雪中的松坊溪毕竟美在哪里?找出你最喜爱的美景, 一般的雪,在风中飘舞一般”你体会到了雪的什么特点?(轻、柔、白)过渡:还有哪儿也令你沉醉?的熊,正预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板书:雪中 雪后)二、读文析句赏景。

在旁边写上批注A 、飘雪图出示: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1 、2 、3 、 读出它的轻、柔、白(指名读——女生读)4 、让我们再来美美享受一下吧。

B 、溪石图出示: 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掩盖着白雪了。

似乎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似乎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似乎有几只白色(1) 品读白色师:雪中的松坊溪与平常的溪石有什么不同?(突出白色,比平常更指名读。

师:你读的时候,脑中消失了什么画面?提示:从“像柳絮一般,像芦花一般,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 小结:在风中飘舞的雪花,雪白、轻柔、飘逸、壮丽,如此美景师:谁能读出冬天溪石的与众不同?我,我挨着你,闭着眼睛呼呼大谁呢!”你看到了什么?那我们怎么读才能让画面动起来呢?(突出动词)过渡:你还觉得哪儿美?出示:似乎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松坊溪的冬天启发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

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松坊溪的冬天启发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领会松坊溪平时景色之美。

2、通过教学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感悟、理解课文的能力。

3、根据课文所提供的语境,学习抓住环境特点,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欣赏松坊溪自然风光的美丽迷人。

2、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一)通读全文,正字正音。

1、导入。

师:同学们,《松坊溪的冬天》是作家郭风爷爷在三十多年前写下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当时就有人夸赞说,这篇文章就像一缕令人沉醉的春风。

一转眼,时光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现在的我们,读到这篇散文,还会产生当年这样一种春天般的感觉吗?2、检查预习。

出示小组预习要求:我们课前布置了通读全文的预习任务,下面我们在小组中检查检查预习效果。

呈现小组检查预习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把易错的字写在纠错本上。

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举手问老师。

学生自己在小组中读课文。

教师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全班强调。

(根据情况,出示易错的生字,并要求学生在书上,本上写一写)3、再次通读全文,正字正音。

(请三位同学分三部分读)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理顺文章脉络,整体把握文章。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的?板书(平时雪中雪后)二、围绕中心话题,细读文章第一部分。

1、呈现中心话题:平时的松坊溪、雪中的松坊溪、冬天的松坊溪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字词句感受到了,请你画出来,再美美地读一读。

2、引导学生先来重点品读文章的第一部分(1—6自然段):3、学生自学,再在小组中学习。

4、全班交流。

预设点:(1)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

(呈现)师:多么好的溪石!他们不再是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静默的溪石,已经在作者眼中变成了活物!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引导学生反复读,想象这画面读。

小学课文《松坊溪的冬天》教案设计

小学课文《松坊溪的冬天》教案设计

小学课文《松坊溪的冬天》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松坊溪冬天的景色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想象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并描述松坊溪冬天的景色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松坊溪的冬天》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 教学卡片:生词和短语卡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松坊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松坊溪的印象。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冬天松坊溪的景色会有什么变化。

2. 课文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并模仿语音语调。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 生词和短语学习: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教师通过例句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词和短语。

4. 课文讨论与分享: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分享,鼓励他们用课文中的词语和短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将课文朗读给家长听,并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冬天松坊溪的小作文。

3. 学生回家后,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并在作业本上签字确认。

六、教学评估:1.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的朗读、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是否满意。

2021年《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2021年《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2021年《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2021年《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3、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富于想象的意识。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学习抓景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词语卡片五、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内容,学习生字生词。

一、提出预习要求:1、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朗读。

2、标出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字词。

4、:(1)查出生字音、形、义。

(2)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

(3)扩词。

5、提出本课中不懂的问题。

二、学生预习:1、学生各自预习。

2、教师个别辅导。

三、订正词语:1、订正生字的音、形、义。

2、读准下列生字读音:fāng pú róng àn松坊溪蒲公英绒毛溪岸3、扩词四、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1)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雪在风中飞舞?(2)哪几个自然段写雪停止后,松坊溪的美丽景色?2、分段朗读五、作业、1、读课文2、积累成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2、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指名读课文。

2、说说雪在风中飞舞的样子,找出有关句子。

3、分别找出描写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4、读雪后松坊溪景象的段落。

三、细读课文,分段学习:1、学习1到3自然段(1)指名读(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2、学习4到5自然段(1)指名读找出描写雪在风中飞舞的句子。

(2)指名答,读句子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3)说说作者把飞舞的雪都比作了什么?读读这句好在哪?(4)指导朗读学习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7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_7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7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_7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1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体会作者看到景物时的心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朗读、想象中,感受和学习作者优美的语言,深入体会作者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松坊溪的景物的特点;学习抓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欣赏美景,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郭风先生的脚步,一起去游览了松坊溪。

松坊溪平时的景色为我们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画,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点击课件出示图片)回顾松坊溪平时的美景。

冬天的松坊溪又是什么样子的?想去看看吗?那好,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跟随郭风先生的脚步,一起去欣赏松坊溪的雪景。

二、研读课文,感悟景美: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1、快速浏览课文第二三部分内容,想一想: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写生动的呢?2、学生自读自悟,做批注。

3、同桌合作4、全班交流:现在,我们在全班来交流学习成果。

师: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景物?(板书:飞雪、溪石、石桥)2、师: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写生动的呢?交流飞雪的特点A、飞雪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出示;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茸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指名读句子(板书:白、轻、柔)B、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写飞雪的特点?(比喻)课件出示图片教师引导体会比喻要恰当小结:三个比喻句,生动而又准确地展现了松坊溪飞雪洁白、轻盈、柔美的特点。

希望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能正确运用比喻句。

③指导朗读:同学们,像柳絮、像芦花、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飞雪,你们喜欢吗?请大家读读这句话要读出对它的喜爱。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松坊溪的冬天》(启发引导)教学设计 冀教版(2021年整理)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松坊溪的冬天》(启发引导)教学设计 冀教版(2021年整理)

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松坊溪的冬天》(启发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松坊溪的冬天》(启发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松坊溪的冬天》(启发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的全部内容。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领会松坊溪平时景色之美。

2、通过教学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感悟、理解课文的能力。

3、根据课文所提供的语境,学习抓住环境特点,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欣赏松坊溪自然风光的美丽迷人。

2、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一)通读全文,正字正音。

1、导入。

师:同学们,《松坊溪的冬天》是作家郭风爷爷在三十多年前写下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当时就有人夸赞说,这篇文章就像一缕令人沉醉的春风。

一转眼,时光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现在的我们,读到这篇散文,还会产生当年这样一种春天般的感觉吗?2、检查预习。

出示小组预习要求:我们课前布置了通读全文的预习任务,下面我们在小组中检查检查预习效果。

呈现小组检查预习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易错的字写在纠错本上.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举手问老师。

学生自己在小组中读课文.教师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全班强调。

(根据情况,出示易错的生字,并要求学生在书上,本上写一写)3、再次通读全文,正字正音。

(请三位同学分三部分读)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理顺文章脉络,整体把握文章.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的?板书(平时雪中雪后)二、围绕中心话题,细读文章第一部分。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二稿 )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二稿    )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二稿)执教人:陈丽霞1、回复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语文课,我们跟随着作家郭风先生的脚步,一起游览了松坊溪。

松坊溪初冬时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再次跟随者郭风先生的脚步,一起去欣赏松坊溪的雪景。

2、学习第二部分1、师过渡:请同学们自由轻声的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在这个部分中,哪些句子写得最美,你最喜欢?把它们勾画下来,并做上批注。

(巡视时师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勾画圈点,简单的写)2、全班交流:师述:这部分中的哪些句子你最喜欢,最让你陶醉?给我们大家读一读。

重点句子(一):“雪降落下来了,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在风中飞,雪降落下来了。

” (CAI 一)(1)你在读的时候,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花仙子;穿白衣的天使来到人间;飘飘洒洒的在空中飞舞,十分轻盈)(2)是啊,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唯美的飘雪图。

(板书:飘雪图)谁想读这句?(……)师评读:我仿佛看到了飞舞的雪花。

你也读读(……)(3)师述:雪花像柳絮,像芦花,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作者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句组成了一组排比。

从这一组比喻句我们看出了雪花的什么特点?(学生有困难,教师点拨:柳絮、芦花、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有什么相似之处?糖、盐也是白的,作者却没有用他们做比方。

说一说这三个比喻句,在这里用的十分的贴切,它生动形象的展现了雪花的轻盈、柔美、洁白的特点。

这样美的雪花,你喜欢吗?读一读(……)我们要读出雪花的轻盈、柔美、洁白,请全体女生读。

(……)评女生读,男生再读(……)(4)师述:有一个词叫做“雪落无声”,我们曾经学过的一句古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的就是雪落无声的景色。

其实下雪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静态的美。

(板书:静态)。

咱们来用朗读感受一下下雪的静和美。

自由读(……)(5)小结:漫天飞舞的雪花,轻盈、柔美、洁白、飘逸,如此的美景,让我们再来美美的享受一下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 雪了,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 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蒲公英 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溪中的大 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 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子睡 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 雪走上溪岸。
下雪了。
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阅读提示(寻找美):
1、默读课文,思考松坊溪的冬天美 在哪里?画出相关的句子,结合重点 词语,写出自己的感受。 2、并与小组同学交流,把不同的看 法记下来。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 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 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2、使用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 法使语句生动形象。
3、展开合理想象。 4 、动静结合
同学们,作家郭风用诗一般的 语言,为我们描绘了松坊溪从初冬 到隆冬,三幅不同的令人沉醉的风 景画,他没有用一句话哪怕一个词 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但我们从字里 行间能体会到这浓浓的对松坊溪冬 天的( 热爱与赞美 )之情。
欣赏了松坊溪冬天的美景,你有 什么收获?
1、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按一 定顺序来写。
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松坊村有一 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 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 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子,都披着白雪。 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 都披着白雪。
远山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
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 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 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子,都披着白雪。 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 都披着白雪。
远山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
当我要从桥上走开时,我看见桥下溪 中的白雪世界间,有一群彩色的溪鱼,接 着又有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桥洞,正在 游来游去。
忽地,我看见那成群游行的彩色溪鱼, 一下子都散开了,向溪石的洞隙间游去, 都看不见了。忽地,彩色的溪鱼又都游出 来了,又集合起来。我看见一群又一群彩 色的溪鱼,穿过一个映照在溪水中间的、 明亮的白雪世界,向前游过去了。
柳 絮 蒲公英
芦花
柳 絮 蒲公英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 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 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芦花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 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 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 风中飞舞。
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 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 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 有两只白色的狮子睡在雪地里; 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 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溪中有好多溪石。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 像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 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
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 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 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 子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 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 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 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子睡 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 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好像有两 只白色的狮子;好像有几只白色的 熊.
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 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 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 有两只白色的狮子睡在雪地里; 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 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张开想象的翅膀:试想一下,溪中的石 头还像什么白色的动物?
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 覆盖着白雪了。好像------;好 像-----;好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