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小说经典真题汇编

合集下载

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之有效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之有效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之有效类文本阅读(含解析)(三)有效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12分)(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公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早并圆满实现全数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以后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满是国家信息平安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大体需求。

千百年来,人们关于通信平安的追求从未停止。

但是,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着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能够解决那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平安、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冲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要紧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量于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能够共享无条件平安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

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平安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客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准传递到遥远地址,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材料二: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进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

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组成的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

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世界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咱们能够开展一些新的操纵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目前,潘建伟的团队打算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

潘建伟说,以后五年“还会取得很多出色的功效,一个新的时期已经到来”。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02期)(原卷版)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02期)(原卷版)

专题09文学类文本阅读(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财[注](节选)王愿坚①访问胡行长,是为了给一篇革命回忆录补充材料。

②红军主力长征了,一支不满200人的红色游击队,被敌人重兵围困在南方一片苦寒的山区里。

他们餐风饮露、茹苦含辛地坚持着,从1934年到1937年,整整3年。

胡行长就是当年那支游击队的供给部长、现在省人民银行的行长。

我找到了他的家。

这是一所平常的四合院,北房门口的向阳地里,有两个人在忙着。

右窗下是个老头,正往一排花盆里浇水。

盆里栽着些花不像花、菜不像菜的秧子。

左窗前的一位,蹲在那里做煤球,做得那么专心,直到我走到他面前才发觉。

③听我打听胡行长,他放下煤球,揩着手站起身,“叫我老胡吧。

”他笑着说,一双眼睛清亮,炯炯有神。

④“噢——,要抖落老账哩!”看了介绍信,老胡哈哈笑着,显然是个开朗爽快的人。

他给我介绍了旁边的老李:李老根,做过地下党交通站长,游击战时,对于支持山上的斗争出过好大力。

十几年没见了,这次他路过这,顺便把老胡三番五次要的东西带了来。

⑤老李笑着和我握了握手,转身从屋里出来,手里攥着个钉着大红五角星的挎包,说道:“老胡这个人真是一个钱捏得出水来!”他打开挎包,掏出一个账本,冲着老胡一扬,板起面孔说:“咱俩还有银钱官司哩!你看,白纸黑字,”他揭开账本,找出一行,用手指戳着念下去,“‘4月8日,老根购粮,支洋980;吃饭打尖,铜元6枚。

’6天只给6个铜子。

6个!他要把我的喉咙捏断哩!”说罢,他抹了抹胡子,开心地笑了。

⑥账本纸页发了黄,麻布面子也磨损不堪了。

里面,一笔笔账目,日清月结,很是清楚。

重见旧物,老胡露出激动的神色,“一点也不错,那时,敌人向山区反复开展了‘搜剿’。

粮源断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勒紧裤带子,熬!究竟该勒多紧?我夜里想到天明。

”⑦老胡拿着账本边念边说:⑧“‘17日,发出米24斤半’——每人减成2两。

‘18日,发出米12斤4两’——每人只1两米,煮成饭还不够一口吃的。

高考小说 历年真题 归纳

高考小说 历年真题 归纳
2022——2016高考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考题及考点归纳
考题
考点及解析
8.①平易近人。老胡作为支队政委,没有领导架子,和部下说话使用商量、请求甚至哀求的语气。②富有策略。老胡担心老黄不肯帮自己挤脓血,先诱导老黄做出承诺,再以“有任务”骗老黄和林大富到竹林,最后在语言上软硬兼施。③顽强刚毅。老胡忍着剧痛让老黄他们帮自己从伤口里挤出脓血。
8.①一走上船,清新的空气、温柔的水让他感到和谐。②船到江中央,水流急骤,滔滔不断,他内心起伏,看着江水,痛心愤怒。③船缓缓前进,看到渔夫,他受到感化,内心平静,领会美好。
9.①情节更加集中。淡化渔夫拒剑自尽的英雄之举,从而更集中地表现了伍子胥的心理变化。②人物形象更突出。将渔夫与伍子胥的心境进行对比,渔夫的平静与柔情感化了带着复仇怒火逃亡的伍子胥,最终伍子胥渡过仇恨,实现了成长。③主旨更为集中明确。伍子胥在复仇路上遇到的友情,让他暂时放下仇恨,拥有平和的心境。
5.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8.①本文以“到橘子林去”为题,文中也一再强调让读者对橘子林充满期待,而“我”和小岫最终选择放弃,结果出人意料;②“到橘子林去”是全文叙述的主要线索,本文主要记述的是去橘子林途中的所见所闻;③更有利于突出小岫的随性,到橘子林去是出于她的要求,放弃也是她的决定。
9.①小岫“还不等回,她就又抢着说了”,体现了孩重的急切心理及一点狡黠;②小岫沿途不关心眼前景物,“一直拉着我向前走”,体现了孩童的单纯可爱;③小岫偷偷看自己的指甲,透露出孩童的小心思;④“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这是孩童的语言和独有的思维方式,体现孩童的天真。

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超级大汇编(172套):专题23 小说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52个试题(黄金版)

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超级大汇编(172套):专题23  小说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52个试题(黄金版)

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超级大汇编小说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52个试题(一)小说阅读:27个试题1(包头市真题)(二)命运随时可以拐弯孙道荣①他是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

逃学、捣蛋、捉弄老师、欺负同学,可谓“无恶不作”。

同学怕他,讨厌他,避之唯恐不及;老师也对他渐渐失去了耐心,放任自流;他的父母,一个重病缠身,一个苦于生计,想管也管不了。

除了偶尔被老师拿着花名册点到名字外,他已经差不多被人遗忘了。

②这是个偏僻的山区学校,贫穷是笼罩在很多孩子身上的共同特征,每年,学校都会拟定一份名单报给当地教育局,以方便那些好心的捐助者选择资助对象。

③很显然,并非每个孩子都能上这份名单,有幸被选上名单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

学校会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附一份该同学学习和表现情况的材料,这是关键的一张纸,很多捐助者就是据此选择他们要帮助的孩子。

因此,能上名单,就意味着不但可能得到一份资助,而且,也是一份“荣誉..”,它说明了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

④又一批名单报上去了。

⑤一天早晨,还没有上课,他早早地来到了学校。

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早走进学校。

在班主任的办公室外徘徊了许久,他下定决心,走了进去。

他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一张纸片,递到老师面前,“老师,这是我昨天收到的汇款单,是一位上海的叔叔捐给我的学费。

谢谢老师!”⑥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也收到了捐助?而老师清楚地记得,报上去的名单里,根本没有他的名字啊!⑦老师接过汇款单细看,收款人果然写着他的名字。

虽然心存疑惑,老师还是决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班同学。

⑧当老师在班级上宣布这一消息时,教室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所有的眼睛都齐刷刷投向他。

疑惑,羡慕,感叹,什么表情都有。

而第一次被这么关注,他激动得满脸通红,腰板挺得笔直。

他从来就没有坐得这么正过。

⑨这天,他第一次没有在课堂上捣乱,每一堂课,听得都非常认真。

⑩放学了,他才收拾书包,跟在同学们的身后,走出学校。

这是他难得一次没有早退,按时放学。

2017-2021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真题汇编

2017-2021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真题汇编

【2021年】一、(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王小鹰我认识他是在我们家附近的街心花园里,那时还没上小学。

奶奶每星期从保育园接我回家,路过那小小的三角花园,我指着他的雕像问:“他叫什么名字?”奶奶摇摇头,奶奶知道秦香莲和王宝钏,但不知道这个有着卷曲鬓角的男人是谁。

后来读书了,老师讲了老渔夫和小金鱼的故事,并带我们到那三角花园,指着他说:“那个美丽的故事就是他写的,他叫普希金。

”关注微信公众号: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汽车愈来愈靠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我的心情从焦虑逐渐趋于宁静。

刚到普斯科夫的时候,听导游小姐说普希金父母的庄园不开放,我们全都急了起来,导游小姐多方努力,终于遂了我们的夙愿。

穿过五彩斑斓的矮树林,满地的落叶在脚下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大地絮絮地向我们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

没有其他参观的人,雨雾横亘处传出间歇的啁啾鸟鸣。

大家无意言谈,都静静地品尝着悠远的诗意。

我仿佛看见一个忧郁的白衣少女,正沿着落叶铺满的小路缓缓地走来,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

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

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

有的同学不喜欢她,认为她拒绝奥涅金的求爱,是为了维护地贵妇人的名声与地位而压种本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是因为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追求围绕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

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

关注微信公众号: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一位年轻女子款款地走来,短发,着呢裙,碧蓝的大眼。

不是幻觉,也不是达吉雅娜,她是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的讲解员,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的高才生。

她的气度与庄园的气氛很相配,她讲话很有条理,娓娓动听,向我们介绍普希金在流放中的生活。

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

全国卷之小说阅读

全国卷之小说阅读
• 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 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 争。
• (4)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 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 写有什么效果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 泪”,含着泪水的背 后,是 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 较的气愤与不满;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 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 感激,以及对丈夫终 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每答一点 给2分)
答案 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 孝顺父母的子女;②刚强不屈,不 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力赚钱; ③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 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
3.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 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方法点拨】探究人物形象只要结合文本,立足原 文,思考这些人物在行文中的重要作用,回答分析时, 只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即可。
•观点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
•①“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任 之;②“我”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 刻薄;③“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D.马里诺穿过花园时,遭到了警察的威胁和警告,表明马里 诺的影子表演缺乏新意,已经让警察感到厌烦了。
•E.小说对马里诺在家中茫然失神状态夫人描写,真实的反映 了一个江湖艺人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这类人物的同情。
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2)“影子”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 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专题14 散文阅读(原卷版)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4  散文阅读(原卷版)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4散文阅读(原卷版)【2024·天津·中考真题】阅读《小巷有花守流年》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巷有花守流年陈莉①回乡下老家看母亲。

驱车行进在弯曲的省道上,而后下坡,翩然落入小村的臂弯里。

②小巷蜿蜒,似一条安静的小溪,我们在小溪上从流飘荡。

转个弯,一片花丛扑入眼帘,有鸡冠花、江西腊、太阳花。

轻纱般的烟霭中,这片花仿佛是小巷眉心的一点朱砂痣。

③儿时的小村,也有这样曲折的小巷,人家的房前屋后也开着五彩的花朵。

那时,我家门口的柴垛上,爬满了红的、紫的牵牛花,密密地结成一张网,牢牢地网住人的视线;邻居家门口的紫茉莉,白天紧紧抿着小嘴,直到傍晚才张开,纤小娇弱,却吐着幽幽的香气。

还有石竹、波斯菊、大丽花……都是好养活的草花,在乡下恣意地开着,虽粗陋简朴,却有鲜丽的花影相守,有爱花种花的人相伴,这样的小村,就是人间好风景。

④最难忘的是流水落花图。

村南的半山坡上栖着几户人家,门前绕着一条水渠,水渠旁团团开着一棵美丽的粉红月季。

我和几个小伙伴跟着母亲,端着脸盆,从远远的家里走来,蹲在水渠沿上洗衣裳。

流水清凉,笑语盈盈。

忽然,一片粉红的花瓣从上游飘来,顺着水势,轻盈地旋转着,灵巧地滑过我们的指尖。

又一片滑过,有人眼疾手快,一下子就把一瓣粉红捉在掌心。

更多的花瓣顺流而下,我们便纷纷扔下衣服,去奔跑,去追逐,感觉自己也变成了娇俏的花朵,与微风嬉戏,和乡村相拥。

偶一回头,看到母亲年轻的脸上,正开着一朵褐红色的花,那是被太阳光抚触过的颜色,是被泥土亲吻过的颜色,健康、动人……⑤我们长大了,我们的父母却老了;我们星散四方,我们的父母却留在了原地。

离开的和留下的,每颗心都守在故乡身旁。

⑥后来的某一天,父亲去了,母亲一夜之间仿佛矮了一截。

她说:“我不去你们家,我要守在这里,我离不开土。

”⑦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夕阳西下,母亲站在家门口,向我挥手告别,虽面容沧桑,却眼神坚定。

2023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小说阅读专题

2023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小说阅读专题

2023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小说阅读专题引言本文档是2023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的一部分,专注于小说阅读专题。

通过阅读小说,学生们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丰富词汇量,同时加深对于人物、情节、主题等文学要素的理解。

下面是一份精心挑选的真题合集,供学生们参考和练。

真题1题目请阅读下面的小说摘录,然后回答问题。

"夜幕降临,街上只剩下几个行人。

小雨轻轻地飘着,湿润了大街小巷。

一个孤独的人坐在长椅上,注视着天空中的星星。

不知是谁的思绪在飘荡,仿佛蓝天上的云朵。

"问题:根据这段摘录,回答以下问题:1. 场景的背景是什么?2. 描述主人公的情感和状态。

参考答案1. 场景的背景是夜晚的一个街道,街上只剩下几个行人。

2. 主人公的情感是孤独,他坐在长椅上注视着天空中的星星,思绪在飘荡。

真题2题目请阅读下面的小说摘录,然后回答问题。

"她跑遍了整个城市,寻找着那个已经失散的亲人。

辗转在繁忙的街道上,她苦苦追寻着曾经的记忆。

最终,她在一个小巷里找到了他,两人相拥而泣。

"问题:根据这段摘录,回答以下问题:1. 主人公为什么在寻找亲人?2. 描述主人公找到亲人后的情感和状态。

参考答案1. 主人公在寻找亲人是因为他们已经失散了。

2. 主人公找到亲人后的情感是喜悦和感动,两人相拥而泣。

总结通过阅读以上小说摘录的真题,学生们可以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体会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情感和状态。

希望学生们在备战中考语文考试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阅读小说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加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卷小说经典真题汇编
2015年:
卷一:《马兰花》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①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②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③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1点2分)
卷二:《塾师老汪》
*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

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

(8分)
答案:相似之处(6分):①都温和善良,诚挚率真;②都有些懦弱,也比较落魄;③都有些书呆子气,喜欢引经据典来自我辩解、自我安慰。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不同之处(2分):①孔乙己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封建文化,比如等级观念的压制,以及生活的窘迫;②老汪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内心的憋闷,即难以排解的孤独。

卷三:2015年没有全国三卷诶
2016年:
卷一:《锄》
*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答案: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1分)②锄喻示劳动者和土地的亲密关系;(1分)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1分)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1分)
卷二:《战争》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卷三:《玻璃》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2017年:
卷一:《天嚣》
*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5分)
答案: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2分)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3分)
*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
答案: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卷二:《窗子以外》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
答案: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
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卷三:《我们的裁缝店》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6分)
答案: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

2018年:
卷一:《赵一曼女士》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答案: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卷二:《有声电影》
*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6分)
答案: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⑥如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
杀了人”,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卷三:《微纪元》
*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

(6分)
答案: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

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案,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

②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

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2019年
卷一:《理水》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6分)
答案:①外貌描写。

作者描写了“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写他破黑瘦的面目、粗手粗脚。

②语言描写。

简短有力的语言,突出人物的朴素、沉着、坚定、务实和富于远见卓识。

③对比手法。

通过大禹和大臣们的对比来刻画形象大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
干的精神和勇于改革的胆识。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6分)
答案:①从内容上说,这篇小说取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但是作者虚构了很多原故事中不存在的人物和情节,推陈出新。

作品考查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
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词语掺入、杂文笔法使用,
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
③这篇小说以传说为基础,以新编为手法,体现出一种创新思维。

着眼于对历史与现
实均作出关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卷二:《小步舞》
*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答案: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

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

③使故事有余味。

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

卷三:《到梨花屯去》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6分)
答案: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开展提供自然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以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