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域的地理知识
福建地域的地理知识30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福建地域的地理知识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地理】中国地理知识概览:省份、山脉、河流等介绍

【地理】中国地理知识概览:省份、山脉、河流等介绍引言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拥有丰富多样地理特征的国家。
从东部的海岸线到西部的高山草原,中国的地理多样性为其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带您走进中国的地理知识概览,包括省份、山脉、河流等重要要素的介绍和特点分析。
中国的省份与行政区划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这些区域分布在全国各个地方。
以下是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的一些重要要素:1.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
这个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接壤俄罗斯和朝鲜。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2.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内蒙古三个省份。
这个地区是中国人口密集区之一,拥有重要的农业和工业资源。
同时,华北地区还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和旅游景点的集聚地。
3.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是中国最发达、最繁荣的地理区域之一,包括山东、江苏、浙江和安徽四个省份,以及上海市。
这个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引擎之一。
同时,华东地区也因其历史名城、风景名胜和富有文化特色的地方而闻名于世。
4.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地理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四个省份,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这个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华南地区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之一。
5.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地理区域,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四个省份,以及重庆市。
这个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其中西藏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之一。
西南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6.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地理区域,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五个省份。
这个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拥有广阔的沙漠、高原和山脉特点。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
一、人文地理: 1. 人口地理:指研究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结构与分布特征。
2. 地域文化:指研究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社会文化、自然文化等。
3. 行政区划:指研究国家行政区划的级别、范围、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二、自然地理: 1. 气候地理:指研究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气候变化规律、气候对地理环境及生产力的影响。
2. 地貌地理:指研究不同地区的地貌类型、地貌形态特征、地貌变化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植被地理:指研究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植被分布特征、植被变化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生物地理:指研究不同地区的动物物种及其分布特征、动物变化规律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关于厦门的地理知识

厦门地理知识概述一、地理位置厦门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东经117°30′~118°10′,北纬24°23′~25°46′,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二、气候特点厦门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年平均温度在20℃左右,每年8月最热,平均温度28℃左右,每年12月至翌年1、2月最冷,平均温度9~12℃之间。
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每年5~6月份雨量最多,占全年降雨量约60%。
本岛四面环海,海洋调节十分明显,冬暖夏凉,为典型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
三、地形地貌厦门市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内陆九龙溪、海沧半岛和集美半岛等组成,地貌以丘陵、台地、平原为主,最高峰为日光岩,位于鼓浪屿中部,海拔92.7米。
四、自然资源厦门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岛上海岸线曲折,港湾优良,有天然的深水良港——厦门港。
已探明的矿泉水源地有4处。
此外还有600公顷的湿地保护区。
五、交通状况厦门市交通便利,福厦铁路、龙厦铁路和厦深铁路贯穿全境。
公路交通网遍布全岛,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
有国际机场和国内各大城市航线,还有多条国际航线。
海上运输可直达香港、澳门、台湾、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六、人口分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厦门市常住人口为531.50万人,全市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01.9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29.52万人,增长32.38%,年平均增长率为2.97%。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74.69万人,占51.94%;女性人口为256.81万人,占48.06%。
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39。
七、经济概况厦门市是中国经济特区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区和龙头城市,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主要经济产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
福建地理论文1500字

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福建文化——从山水特征、滨海环境出发1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关系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黑格尔说道:“助成民族精神的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
黑格尔认为,自然环境或地理环境是造就人类文化的基础、前提和摇篮,它为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一科学种可能。
【1】当然,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还需要人类的实践活动。
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实践的必要条件,而且对人类实践的类型、方式、特点产生了重大影响,进而对人类实践的产物——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人类的种族特性、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精神传统、性格爱好和地区文化。
2山脉阻挡下的福建文化2.1福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福建省位于23°32'-28°19N、115°50'-120°43'E之间,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接壤,西与江西为邻,西南与广东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
福建西部和中部形成东北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
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
【2】福建土地总面积为12.4万km',其中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
因此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2.2福建的山脉特征福建除了东面临海外,三面皆有群山蜿蜒,即西北的武夷山山脉、东北的太姥山脉、西南的博平山山脉、还有中部的鹫峰、戴云两山脉。
【2】主要可以连为两大山带:2.2.1闽西大山带闽西大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体,长约530km,宽度不一,最宽处达百余千米。
北段以中低山为主,海拔大都在1200m 以上;南段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一般为600~200m。
整个山带,尤其是北段,山体两坡明显不对称:西坡陡,多断崖;东坡缓,层状地貌发育。
山间盆地和河谷盆地中有红色砂岩和石灰岩分布,构成瑰丽的丹霞地貌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我的家乡地理与社会知识

我的家乡地理与社会知识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丰富的社会知识。
而我家乡,无疑也是一个富含魅力的地方。
今天,我将带您了解一下我的家乡的地理和社会知识。
一、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我的家乡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属于河北省。
它位于京津冀城市群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与首都北京相邻,距离不远,交通非常便利。
2.地势和气候我的家乡地势较为平坦,属于北方平原区域。
这里四季分明,温度变化较大。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由于地处内陆地区,降水相对较少,因此常年干旱,农作物生长条件较为艰苦。
3.自然资源我的家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最重要的是农田资源,农作物种植十分发达,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此外,这里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家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二、社会知识1.历史文化我的家乡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曾是古代中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众多的历史古迹。
比如,在我家乡的中心城市,有一座古老的城墙,依然保存完好,见证了家乡历史的变迁。
此外,还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古建筑等等,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2.民俗风情我的家乡也有其独特的民俗风情。
比如,每年农历春节期间,家乡会举办丰富多彩的传统庆祝活动,如舞狮、舞龙等。
在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此外,在农田里,还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农民们辛勤耕作的场景令人难忘。
3.经济发展我的家乡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家乡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新建了许多工厂和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家乡经济的繁荣。
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外来投资和游客,促进了家乡旅游和服务业的快速增长。
总结:我的家乡地理与社会知识丰富多彩,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又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社会风情。
这里的人们秉持着勤劳、朴实的品质,为家乡的发展不懈努力。
我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关注我的家乡。
·福建师范大学 自然、人文地理、中国地理 (02~10)

2002年人文地理学一、简答题1、什么是人文地理学?说明人地关系研究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意义和地位。
2、怎样理解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综合性和区域性。
3、什么是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关系?4、试比较资源危机论与资源无限论的不同观点与共识各有哪些?5、如何全面理解持续发展的概念?6、规定持续发展所应达到标准的原则有哪几项?相应的持续发展的目标有哪几项?二、综合分析题1、试从人地关系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和评价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试比较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产生的背景和主要观点,并评价这两种观点。
3、试以中国或全球的实际为例,分析为什么说人口问题是当今全球性资源、环境、区域发展问题的核心。
4、以你熟悉的某个区域为例,说说三大全球问题在该区域的表现,试提出在该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比较三大全球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表现,世界各国在环境问题和持续发展问题上有哪些共识?6、试就某个人文地理学研究课题设计一份调查提纲。
2002年自然地理学一. 简答题(54)1. 简述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6)2. 简述李四光地质学包括哪几种构造体系?(6)3. 大气降温过程有哪几种途径?(8)4. 简述大气经向三圈环流中的信风环流圈(Hadley 环流圈)的形成过程(6)。
5. 拉梅奇所绘制的全球季风分布图,其判别季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8)6. 太阳天文辐射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6)7. 简述地球上水循环的“海陆循环”过程。
(6)8.简析绿色植物对美化环境有哪些主要作用?(8)二.论述题(46)1. 试论述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的基本特点。
(15)2. 简析我国土地沙化的基本情况,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why?(13)3. 试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
(18)2002年中国自然地理一. 简答题(67)1. 中国的气候特征。
9)2.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地理福建知识点高考

地理福建知识点高考福建是一座美丽的海滨省份,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它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高考地理考生必须熟悉的一个重要区域。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福建的地理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福建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东临台湾海峡,西濒台湾海峡,南界巴士海峡,北界浙江省。
地理坐标为北纬23°33′~28°20′,东经115°50′~120°40′之间。
福建的行政区划包括9个地级市和1个省直辖县级市。
二、地貌特征福建地势复杂多样,地貌类型主要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
其中,山地是福建地貌的主体,主要以闽西南山地、闽东山地和闽东南山地为主。
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和泉州的周边地区。
平原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等地。
福建丘陵和山地交错的地貌特点,形成了许多秀丽的自然景观,如武夷山、泰宁风景名胜区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三、气候特征福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全省年均气温在17℃-21℃之间,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
福建常年受到太平洋气流的影响,冬季南风盛行,夏季受台风和南海季风的影响较大。
由于福建地势高低起伏,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气候差异明显。
沿海地区气温适中,湿度较大;而内陆地区气温较高,季风影响较小。
四、自然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是最为突出的。
福建水资源丰富,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
主要河流有闽江、龙溪河、漳江等,湖泊有宝珠湖、武夷湖等。
这些水资源为福建的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发电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福建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钨矿、锡矿等。
其中,武夷山地区盛产石英、长石、花岗岩等矿石,对于建筑和工艺品制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经济发展福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省份之一,也是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
福建的经济以制造业、农业和旅游业为支柱。
福建的制造业发达,主要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行业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简称闽,省会福州
市。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 有汉、畲、回、满等民族。
省辖9个地级市福州、厦
门、宁德、莆田、泉州、 漳州、龙岩、三明、南平 和平潭综合实验区。
陆地海岸线长居全国第二
位,海岸线曲折率居全国 第一位。森林覆盖率居全 国首位。
7
三明 龙岩
南平
考点1: 设区市名称及其分布
考点5: 主要河流(闽江)
(1)河流概况:
闽江是福建最大的河流,全长577km,流域面积60992平 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 宁县,自西向东流入东海,主流上源为沙溪。上中游河流落 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2)水文特征:
径流丰富;年均流量变化小;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比 较明显;河水含沙量小,输沙量可观;汛期长,无结冰期。
5、自然灾害
(1)台风,每年台风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损失。
(2)洪涝 (3)干旱
(4)地质灾害,因福建多山,连续降雨后山体容易出
现滑坡、泥石流等。 (5)风暴潮、赤潮、地震等
考点7: 了解主要自然ຫໍສະໝຸດ 害 的成因、危害、防 御措施等参照八上自然灾害内容; 结合本省地形气候等 自然环境特点; 根据提供的图、文资料 获取信息,回答问题。
8
1 2 福州 4 泉州 5
厦门
宁德
闽北 南平 闽东 福州、宁德 闽中 莆田、三明 闽南 厦漳泉
9
3莆田
闽西 龙岩
6
漳州
二、地理位置
30°
考点2: 读图,描述地理位 置,分析其特点
N 经纬度位置:(读图) 东经115°50'-120°47', 北纬23°30'-28°19'
25°
N 北回归线 海陆位置:(记忆邻省及濒临的海) 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 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西北、 西南分别与浙江、江西、广东 为邻。
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大部分为山地、丘陵,仅东南沿海一带为 平原;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一,但耕地不足全国人均一半。亚热带季 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400-2000mm,5-11月份有台风登陆。福建积 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实行农业“走出去”,“闽茶海丝行”。 科技部近日发布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泉州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指数居第四位,此外,漳州和宁德也上 榜。 利:山地丘陵适合发展林业、茶果园农业; 雨热同期、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一年二到 三熟) 农业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等 不利:耕地面积小;旱涝、台风、地质等自然 灾害频繁
(纬度因素、地形因素)
(3)山地气温较低。
(地形因素)
年降水量空间分布 特征:
(1)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 1200—2000毫米之间。 (纬度、海陆位置,季风影 响,降水丰沛) (2)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 海向西北山地递增。 (主要影响因素:地形)
3、主要河流
水系密布,河流众多
闽江、九龙江、 晋江、汀江等
《虎见!福建!》视频
考点6:清新福建任你游 (旅游线路设计、旅游经济、 环境保护等) 例如 《世遗探秘之旅》:我省三
处世界遗产地(世界文化与自 然双遗产—武夷山、世界文化 遗产—福建土楼、世界自然遗 产—泰宁丹霞),2即两处世界 地质公园(泰宁世界地质公园、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是我省 最具竞争力的核心旅游产品。 《世界茶乡之旅》:福建是中 国茶文化的发祥地,福建茶叶 品种齐全,武夷山的岩茶、闽 南的乌龙茶、闽东的白茶和福 州的茉莉花茶都享誉海内外。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位于亚热带,(农业生产)热量充足; 2、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连东海、南海而通太平洋,海 上航运便利,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3、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具有两岸合作的独特区位优势。 4、北接长江三角洲地区,南连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利 于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合作。
三、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五、人口、城市、交通
考点10: 读图分析城市(人口、交通)的分布,归纳 分布特点,分析影响因素。
考点10: 读图分析城市(人口、交通)的分布,归纳 分布特点,分析影响因素。
福建省城市分布特点是:
_ 。
沿海平原及河流沿岸平原 (地形、交通因素)
总结
一、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方面简要评价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主 要条件 1.有利条件: ⑴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北部毗邻长江三角洲 地区,南部毗邻珠江三角洲地区。 ⑵自然资源: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季。 位于东南丘陵地区,山区面积大,森林丰富,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平原集中沿海,海 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山区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下游可发展航运);沿海多滩涂,渔业资 源丰富。 人力资源:劳动力充足;素质较低。 ⑶ 交通条件:有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运输方式齐全, 交通便利。 2.不利条件: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矿产资源不足。 二、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如何充分利用山、海资源优势: ⑴ 山区:自然环境的垂直地带性明显,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综合开发农业资源(A走立体农业的道路,B进行粮林牧等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林业,改造低产红壤、积极开发水资源(A建立水利、 水电工程,B发展农业灌溉),保持水土,发展旅游业。 ⑵ 沿海:发展海洋事业 发展渔业(养殖、捕捞)、开发大陆架石油天然气资源、发展海洋运输。
(1)气温和降水特点:(读图)
气温最高出现在7月、最低出现
福州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在1月(厦门为2月,海洋性特点), 降水集中在春夏(夏半年)。 归纳气候特征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2)主要气候类型名称: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分布 特点:
(1)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
多在16—22℃之间 。 (纬度、海陆因素) (2)气温分布大致从东南 向西北降低。
福建文化旅游资源灿烂多元,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闽南
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越文化、朱子文化、 海丝文化等六大精品文化,以及茶文化等一批内涵深 刻、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福建物产丰富,福州的脱胎漆器、寿山石雕、武夷山
的大红袍和安溪铁观音等名茶,德化的瓷器,漳州的 水仙花、中成药片仔癀,莆田的荔枝、龙眼等享誉海 内外。闽菜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闽菜精品佛跳墙颇 为盛名。
小结:分析区域内这些要素如何相互作用和相 互影响?
地形
地理位置
气候
植被
河流
4、自然资源
(1)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海洋能
源资源(风能、潮汐)等 (2)野生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 (3)矿产资源、地热资源等 (4)旅游资源 “山海一体,闽台同根”。依山傍海的地理特点造 就了福建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东山岛,鼓浪屿,武 夷山,泰宁,清源山,白水洋,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外, 还有土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考点3:描述地势、地 形特征
(1)山地、丘陵面积大
(约占80%); “八山一水一分田” (2)两列大山带呈东北— 西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 (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横剖面呈马鞍状分布 ; (4)海岸曲折,多岛屿、 多港湾 (记忆主要山脉武夷山、戴 云山。)
2、主要气候特征
考点4: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 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例如
四、经济发展
考点8: 分析统计图表或数据 资料
农业
从农业结构上看,2004年种植业占40.41%,渔业占
30.55%,畜牧业占22.42%,林业占6.62%。渔业的比
重仅次于种植业,主要得益于福建独特的海洋资源。
福建海岸线长,近海渔业资源丰富。
考点9: 根据材料,分析福建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