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性散文
高考语文前必读10篇优秀议论性散文(范文)

高考前必读10篇优秀议论性散文(范文)(一)活着不要再等待活着不要再等待,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它不会因为你无知的等待而放慢脚步,人人都知道只有生命存在时,才会有美丽的世界,才会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将自己美丽的青春放在等待里,等待的遗憾,我们承受不起。
一次,有位丈夫在整理妻子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一条丝巾,这是由高级丝绒制成的,是丈夫在出差时特意为她带回的。
妻子在几天前的一场意外中不幸去世了。
原来她生前从未戴过,她一直在等,她说要等到一个特别的日子才戴,可如今,她已永远失去了机会。
的确,人生在世,为了等待,我们会错过太多太多。
珍爱生命,珍惜时间,因为活着每天都是精彩的。
活着不要再等待,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可以摧毁世界上的一切,它可以把坚固的城堡化作历史的残迹,可以把布满大森林的山脉变成布满珊瑚丛的海洋。
然而,时间也可以造就一切,它可以使无知的孩子变成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可以让即将被病魔吞噬的人重新找回青春和活力。
时间对于一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病人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哪怕是短暂的十几秒甚至是几秒,也许医生就足已将他带出死亡之谷。
抗日战争期间,白求恩大夫在战争前线奋力救死扶伤的情景仍旧铭记于心,他不顾自身,连续手术七天七夜,成功救治了几十名伤者。
想问,为何他会有如此大的动力呢?对,这是他作为一名医生的一种信念:时间就是生命,抓住每一秒的时间,治好每一个病人。
诚然,对医生而言,活着不能再等待,等待意味着死亡,只有视时间如生命,善待病人,不断地为他们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才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活着不要再等待,等待不是美,只有学会驾驭时间,作时间的主人,永远走在时间的前头,那才是美;只有学会将时间看作生命,在生命的每一点都有精彩的一划,那才是美。
让我们放弃无知的等待,去追求自己的未来,永远把时间当作自己的朋友,甚至如自己的生命,这样才能创造更美的世界。
(二)不能忘记的过去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一队又一队的美国与英国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向前方的碉堡冲去,一个接着一个的战士倒下了,仍然有人呐喊着向前奔跑,片刻,鲜血染红了整个海滩……六十年前,苏联,斯大林格勒,前线,一辆又一辆的卡车载着刚从训练营里出来的新兵,军官在车上喊着:“我们不需要活着的逃兵!”话刚落音,就有一枚弹片击穿他的头颅。
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议论性散文的特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
下面是关于议论性散文的特点的内容,欢迎阅读!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我们称之为议论性散文,那么它的主要特点又是什么呢?议论性散文,由字面组合就可看出,它是“议论”加“散文”的组合,写作上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也就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
因此,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确立自己的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只是没有一般议论文那般注重理性和逻辑,而是侧重形象描绘和抒发情感。
明显带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让受众获得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议论性散文的特点主要是:议论文的框架,散文化的笔法。
也正因为散文化的灵活、自由,使得它便于广泛地选取材料,联系话题,融情感、哲理、形象于一体,彰显文学色彩与文化底蕴,因而获得了许多人的喜欢。
甚至在高考作文中,也越来越得宠。
议论与散文的结合,其实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许是议论文严密的逻辑性、哲理性,加之丰富的知识性,发散性思维的写作方式,历来为高考中的重点。
但也因为议论文要求有丰富的知识性与高超的发散性思维,对于许多本就学习科目较多而未有时间收集资料(素材)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痛苦。
如名言警句和典型事例知之甚少,就不便引经据典,广泛论述,思维无法打开,特别是难以建立起完整的抽象思维模式,所以要求学生写象模象样纯粹的议论文很难。
而在如今张显个性情感灵活、自由的今天,大多数人还是比较侧重“自我”的情感的。
以散文的“笔法”就大大便利了个性情感的抒发。
因为散文的缘故,这里的议论,就便于展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便于情感的喷发。
语言也变得自然的流露,容易显示个性化特色,易于展示自己的文采和才华。
另外,就是由于选材的广泛性,其内容更为丰富,融情感、哲理、形象于一体,更便于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彰显文学色彩与文化底蕴。
作文训练(4)——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三、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1、抒情真挚感人;见文8、文12 2、思想深刻具体;见文9 3、内容广征博引。见文3、文4
四、议论性散文的写法
(一)程式化的结构框架 见文1、文2、文7 四类八项:
①总分总 1.总分总式 ②总分(分总)
2.对比式 3.递近式
③正反对比 ④先后对比 ⑤层层递进 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读后感式 ⑧引议联结
……
(二)散文化的文学笔法
1.拟人比喻;见文4 2.整散结合;见文4、文7、文8、文11 3.情理结合;见文5、文8、文9 4.描写细腻;见文1、文6、文9 5.广征博引。见文3、文4 □□□□□只是恰如一只落了水的猫,扑腾 着呛了几口污水,仓惶地爬上岸,抖索身上的冷 水,等着几缕阳光的抚慰。然后走进我这个充满 □□□□□□□□□□。 ——□□□《一封没有发出的信》
五、议论性散文易出现的失误
1.中心论点的迷失; 2.文体不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 议论性散文。 《老子》第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 洼则盈,敝则新”;又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 能与之争。”意思就是说:“委曲就会保全,弯曲 就会伸直,低洼就会充盈,破旧就会更新”;“因 为不与人相争,所以没有谁能争过他。”有人说, 《老子》讲无为而治,其实讲的也是为人的道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 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 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 抄袭。
文学应当敞开心扉, 为自由和真理而呐喊。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湛江市第二中学 刘大国
一、散文的种类
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二、何为议论性散文
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区别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 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 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 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 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 挺身而出。 (分论点2)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 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 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 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 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 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分 论点3)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 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 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 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 艺术的巅峰? 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 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 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 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升华)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
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 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议论性散文模式
谈意气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 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 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人不能没有意 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 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分论点1)“惟江上之清风,与 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 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 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 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 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 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议论性散文(集合14篇)

议论性散文(集合14篇)议论性散文第1篇诚然,果实不如花朵娇艳,但是要知道,每一颗饱满的果实都曾是一朵盛放的花,而并非所有的花都能经历雨雪的洗礼,挨过风霜的考验,最终结成沉甸甸的果实,挂在高高的枝头,散发醉人的成熟气息。
人亦是如此。
每个人都曾有过如花的青葱岁月,然而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度过这段时光——享乐之时,有的人“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有的人“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面对苦难,有的人畏葸不前,知难而退,偏安一隅,蝇营狗苟;有的人披荆斩棘,不惮于在坎坷的道路上前行。
韶光易逝,转眼之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白了少年头。
再看看昔日那些“别无二致”的如花一般的年轻人吧——纵情欢场,不肯付出一丝努力之人,此刻正两手空空,在角落里暗自垂泪,感叹“美人迟暮”,抱怨“命运不公”。
而那些辛勤劳作、不吝惜用汗水甚至是用泪水浇灌青春之花的人呢?他们手中捧着丰硕的果实,经历过岁月的洗礼、困苦的磨砺,站在时光的另一端,静静地,微笑着回望如花般灿烂的岁月里自己留下的奋斗的足迹。
手中紧握的那颗成熟、饱满的生命果实,散发出明亮而又不刺眼的光辉。
毕竟,花不能常开,青春无法永驻,而风吹雨打过后,压弯枝头的硕果才是永久,才不会随时光的流逝而褪色凋零。
所以,我们应该趁着这大好年华,迎接生活的挑战和生命中的狂风暴雨,与烈日骄阳抗衡,让青春的花朵生长成为生命的果实。
不是为了建立丰功伟业,也不是为了彪炳千秋,只是不想辜负这似水流年,不想悄悄地到来又毫无声息地离开。
当红颜老去,昔日眼波流转、顾盼生辉的美人已不知何处,年近百岁的冰心和杨绛两位先生目光却清澈而又平静,这是她们的生命历经风雨过后结出的成熟果实散发出的醉人馨香,是深邃生命的明亮光芒。
然而当下,太多的年轻人迷醉在青春的花荫下,浅薄无知地挥霍着本该用来培育生命果实的时光,待他们垂垂老矣之时,该是怎样一番场景?不是每一朵花都能成为果实,用辛勤的汗水在耕耘的季节里浇灌生命吧,不要辜负了这似水年华。
10篇优秀议论性散文

10篇优秀议论性散文(范文)(一)活着不要再等待活着不要再等待,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它不会因为你无知的等待而放慢脚步,人人都知道只有生命存在时,才会有美丽的世界,才会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将自己美丽的青春放在等待里,等待的遗憾,我们承受不起。
一次,有位丈夫在整理妻子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一条丝巾,这是由高级丝绒制成的,是丈夫在出差时特意为她带回的。
妻子在几天前的一场意外中不幸去世了。
原来她生前生前从未戴过,她一直在等,她说要等到一个特别的日子才戴,可如今,她已永远失去了机会。
的确,人生在世,为了等待,我们会错过太多太多。
珍爱生命,珍惜时间,因为活着每天都是精彩的。
活着不要再等待,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可以摧毁世界上的一切,它可以把坚固的城堡化作历史的残迹,可以把布满大森林的山脉变成布满珊瑚丛的海洋。
然而,时间也可以造就一切,它可以使无知的孩子变成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可以让即将被病魔吞噬的人重新找回青春和活力。
时间对于一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病人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哪怕是短暂的十几秒甚至是几秒,也许医生就足已将他带出死亡之谷。
抗日战争期间,白求恩大夫在战争前线奋力救死扶伤的情景仍旧铭记于心,他不顾自身,连续手术七天七夜,成功救治了几十名伤者。
想问,为何他会有如此大的动力呢?对,这是他作为一名医生的一种信念:时间就是生命,抓住每一秒的时间,治好每一个病人。
诚然,对医生而言,活着不能再等待,等待意味着死亡,只有视时间如生命,善待病人,不断地为他们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才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活着不要再等待,等待不是美,只有学会驾驭时间,作时间的主人,永远走在时间的前头,那才是美;只有学会将时间看作生命,在生命的每一点都有精彩的一划,那才是美。
让我们放弃无知的等待,去追求自己的未来,永远把时间当作自己的朋友,甚至如自己的生命,这样才能创造更美的世界。
(二)不能忘记的过去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一队又一队的美国与英国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向前方的碉堡冲去,一个接着一个的战士倒下了,仍然有人呐喊着向前奔跑,片刻,鲜血染红了整个海滩……六十年前,苏联,斯大林格勒,前线,一辆又一辆的卡车载着刚从训练营里出来的新兵,军官在车上喊着:“我们不需要活着的逃兵!”话刚落音,就有一枚弹片击穿他的头颅。
议论性散文范文

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范文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等特点,它可以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议论性散文范文相关内容,欢迎查看!议论性散文范文篇一:走出保护伞我难以想象,如果幼鹰不独自经受自然的磨难,又怎能展翅于苍穹?我难以想象,如果梅花不独自承受秋风的萧瑟,又怎能傲放于严冬?我难以想象,如果男孩不独自承受摔跤的痛苦,又怎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儿?在老鹰的关心下,幼鹰的命运是生于鹰穴,死于鹰穴,多么令人寒心啊!不经历秋风的洗礼,没有梅花会傲放于严冬。
男孩只在他人的关心下成长,何时才能走出保护伞独自生存?伞外的世界与伞内的世界根本不同,伞外的灾苦比伞内更为艰难,又没有任何人的保护。
如果不早点学会对待挫折,形成依赖心理,那就如同有一天把深海鱼类捞上海面,因无法快速适应压力而死亡。
现在有些大学劝退无自理能力的学生,难道不足为警示么?*****部统计,许多青少年犯罪是由于无法适应家庭给予过多关心而社会人心冷漠所致。
学会自己独立面对挫折,自己爬起来,是人生的必修课,是成就大业的奠基石,越早越好,走出保护伞。
苏轼学会了承受挫折,并没有乌台诗案一蹶不振,而是信步雨后,“一蓑烟雨任平生”。
曹雪芹没有被“一把辛酸泪”吓倒,而是勇敢地走下去,给世人一部惊世大作――《红楼梦》。
刘翔敢于从困难中爬起来,独自真正站起来,不畏挫折,以12秒88成为世界记录的保持者。
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丁晓兵,在失去右臂的苦难中站起来,二十多年一直是英雄。
如果一直呆在保护伞下,我想世上又会少了苏轼、曹雪芹、刘翔、丁晓兵等这些人,少了那种人生的伟大精神,而快些走出保护伞,就会尽快得到受到挫折的机会,而在失败中培养坚毅的精神。
尽早走出保护伞,是我们提前适应大环境与认识自我的过程。
俗语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些人,就是因为早早离开关心而独立,才变得成熟。
洪战辉一人挑起一份家庭的负担。
因为他早已走出保护伞,早已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议论性散文的代表作(通用10篇)

议论性散文的代表作议论性散文的代表作(通用10篇)不少名家都写过议论性的散文,其中的代表作品朋友们又有没有读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代表作,欢迎查看!议论性散文的代表作篇1人真是奇怪,蜗居斗室时,满脑都是纵横千里的遐想,而当我在写各地名山大川游历记的时候,倒反而常常有一些静定的小点在眼前隐约,也许是一位偶然路遇的老人,也许是一只老是停在我身边赶也赶不走的小鸟,也许是一个让我打了一次瞌睡的草垛。
有时也未必是旅途中遇到的,而是走到哪儿都会浮现出来的记忆亮点,一闪一闪的,使飘飘忽忽的人生线络落下了几个针脚。
是的,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过的线,那末,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
把那些枯萎的长线头省略掉吧,只记着那几个点,实在也够富足的了。
为此,我要在我的游记集中破例写一枝花。
它是一枝腊梅,地处不远,就在上海西郊的一个病院里。
它就是我在茫茫行程中经常明灭于心间的一个宁静光点。
步履再矫健的人也会有生病的时候,住医院对一个旅行者来说可能是心理反差最大的一件事。
要体力没体力,要空间没空间,在局促和无奈中等待着,不知何时能跨出人生的下一站。
看来天道酬勤,也罚勤。
你们往常的脚步太洒泼了,就驱赶到这个小院里停驻一些时日,一张一弛。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习惯不习惯。
那次我住的医院原是一位外国富商的私人宅邸,院子里树木不少,可惜已是冬天,都凋零了。
平日看惯了山水秀色,两眼全是饥渴,成天在树丛间寻找绿色。
但是,看到的只是土褐色的交错,只是一簇簇相同式样的病房服在反复转圈,越看心越烦。
病人偶尔停步攀谈几句,三句不离病,出于礼貌又不敢互相多问。
只有两个病人一有机会就高声谈笑,护士说,他们得的是绝症。
他们的开朗很受人尊敬,但谁都知道,这里有一种很下力气的精神支撑。
他们的谈笑很少有人倾听,因为大家拿不出那么多安慰的反应、勉强的笑声。
常常是护士陪着他们散步,大家远远地看着背影。
病人都喜欢早睡早起,天蒙蒙亮,院子里已挤满了人。
大家赶紧在那里做深呼吸,动动手脚,生怕天亮透,看清那光秃秃的树枝和病恹恹的面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议论散文【学习要求】1.明确散文中议论的作用,懂得记叙、描写、抒情与议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2.要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观点和思想。
【学习重点、难点】能够用言简意赅、恰如其分的议论来画龙点睛。
【学时安排】二学时【学习过程】一、课前尝试(一)知识储备1.什么是议论散文?议论散文是一种用来表现作者思维成果、显示理趣与哲思的散文,它基于作者对世态人生的洞察,是作者对生活与人生的深层感悟。
2.议论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哲理性的特点。
议论文与议论性散文的异同点比较点议论文议论性散文内涵说理说理灵活自由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笔法议论性笔法散文笔法语言严密平实华丽优美情感一般强烈议论性散文的结构框架第一节:以比喻、拟人、排比、引用、设问等手法起势。
(引论)第二节:明确提出中心论点。
第三节:提出分论点一并论证。
(本论)第四节:提出分论点二并论证。
第五节:提出分论点三并论证。
第六节:以华丽的语言收束并给人以启迪(结论)二、范例分析守住心的糖果屋我们都曾经抬眼望着星空,思考为什么月亮妈妈要将星星宝宝提前喊回家。
也曾驻足门前等待着初春第一株小草冒出嫩芽。
我们的眼睛曾闪烁着最纯真的光芒,我们的心曾保持着最烂漫的善良。
可如今,正值青春的我们为什么无法守住那颗童心?梦的糖果屋何时崩塌了?初生的第一次啼哭让我们迈入人生的一次轮回,我们躺在亲人的怀抱中,在无限呵护中长大,我们还未学会走路,便只好爬着前进。
这是否是人生对自己童心的第一次呵护?贴近地面,保持自我,以一种谦虚的姿态。
而后,我们学会站立,摇晃着胳膊扑进母亲的怀里,在童话王国中进入梦乡。
那时候每一个我们,都宝贝着一个糖果屋,那里住着美丽的白雪公主,善良的豌豆,满天璀璨的星光,那里的一切随着年龄不断增长。
可是,父母规划的未来,没有它,我们只得小心收藏。
我们在学校勾画着未来,一次次考试不得不让我们在意起试卷上的红叉叉,父母的教导常回响在耳边:“小胖这次是满分呢,你何时才能比得上他?”于是,我们埋首,为了父母、老师的表扬,渐渐地,我们感觉到一种无声的较量。
我们不再能腾出时间重温糖果屋的无限惊喜,只能一心奔向考试后张贴出的榜单,一颗心最原始的惊讶的跳动,已经磨成了规律的循环。
青春期的我,和无数人一样,为了未来,奋斗在第一线上。
微博上,一次骂战,让我放下手中的纸笔。
奥运女孩林妙可的一则微博,引来无数网友恶意中伤,这个14岁的女孩儿,为何提前踏入成人的世界,与大人们来回较量?是否真的如赫胥黎所说“少男少女的心在提前硬化”?我不愿再深想,在我的内心深处,依然保留着那座糖果屋,虽然尘埃已经将它厚厚地覆盖,却可以从缝隙中寻到一缕漏出的光亮。
可我却不得不正视这个事实,商人的眼光不再是直线,官员的眼光出现了弯曲,曾经的孩提王国正在一点点失去。
而我,也不再拥有童年如此纯澈的眼神。
同学的一句话,我会想得更多,杂志上的新闻,我会问得更多,我急切地想证明给朋友、家人和自己。
可当这一切都落入笔中,写在纸上,我不禁思考,这真的是我想成为的样子吗?不,我还是喜欢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感受静谧的阳光,或享受夜空带给我的无限遐想。
我无法身居世外桃源,但我可以守住我自己,我可以感受到他人,传递给别人。
我们需要一个纯真的世界,我们急切地渴望着最初的回归,但我们想要的太多,能放下的太少,没有舍哪会有得?请守住心中的那座糖果屋,做最真的自我。
【亮点评析】文章开头回顾从出生到长大的每个过程,在不同时期的心灵感受到的美好,然后话题一转,回到现实中正处在青春期的自己和他人,为了未来不得不奋斗拼搏,而渐渐变得老成持重,然后举奥运女孩的例子和赫胥黎的言论“少男少女的心在提前硬化”来说理,再联系商人、官员的种种……考生既立足自身实际,又联系社会现实;素材翔实,内容充实,令人叹为观止。
本文语言流畅,朴实自然。
考生采用夹叙夹议,叙述娓娓道来,道理蕴涵其中,文章语言不事雕琢,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清新自然,行文流畅,读着有一气呵成的感觉,令人赏心悦目。
【技法指要】(一)认识议论性散文的文体特征议论性散文,是介于议论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文体。
其高度的文体融合性,使议论性散文既具有深刻的理性特征,又富有生动的形象性和浓郁的抒情性。
就其性质讲,它是散文,是与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并列的一种散文,又称哲理散文,讲究文采和情感,但与一般的散文比起来,它又有较多的议论,注意表达作者的一些看法,揭示某种道理或哲理。
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又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其实,这两种文体都有明确的中心论点,而且内容层次和形式结构之间都有着内在的逻辑性。
其区别是,议论文在结构方式上无论采用并列式、对照式,还是递进式,其论证的过程都是极为严密的,层次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被称为“线状结构”。
议论文的语言,尤其在使用论据上,也因其简明、规范和严正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而议论性散文,因其具有散文的文体特征,因而阐述分析的过程比较松散。
它只将所撷取的意象或场景附着在阐析的道理之上,借之说理,因此被称为“块状结构”。
受文体影响,议论性散文的语言也应具备形象性、抒情性和说明性的特点。
由此看来,形象美和理性美,正是议论性散文最本质的文体特征。
(二)议论性散文的写法要求1.行文方法(1)将全文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
这种方式类同于议论文中把总论点拆解为若干个分论点进行逻辑安排的方式。
它使议论性散文不仅结构上美观有序,更使得说理条分缕析,深刻透辟,凸显议论性散文“理”的特性。
这种行文方法类似于议论文并列式结构。
(2)片段组合式。
即全文以中心论点贯串始终,分别从纵或横选几个片段组合成文。
其片段可描述人物或场景,可有精彩的细节描写,但片段与片段之间,乃至开头、结尾和标题,务必要点明题旨,用富有文采的议论和抒情强化主旨,且全文首尾结构上要尽量相似,形成遥相呼应的整齐形式。
这种行文方法很普遍。
2.说理方法议论性散文本质上是哲理散文,它阐明哲理,表明看法,多是用文学性手法,如比喻论证、对比和类比手法,是一种形象化说理。
3.语言具有说理性,但尤其具有形象性、抒情性多种修辞方法综合运用,语言诗化;多引用诗文名句,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可以说,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的区别不在于结构,而在于这种形象性和抒情性的语言。
三、实战演练1.阅读下面这篇2013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思考一下它体现了议论性散文的哪些特征。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湖南一考生鸿鹄一心展翅腾飞,在脑海深处猛虎的咆哮怒吼之下风雨兼程,直击山之巅、海之角;父子桌前相守,一时蔷薇香溢,宁静安然,生活于细碎之处尽现美丽清新。
我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两者兼二为一,何乐而不为?“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心中自有虎啸龙吟,如那追逐巅峰的苍鹰,手持刀剑,锋芒逼视,然尽管无畏如他,也依然不忘在征服的途中追忆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也依然拥有享受生活宁静安详的勇气,长叹一声“此心安处是故乡”!追求但不苛求,既有猛虎吟啸,也任蔷薇盛开。
雨果曾言:让内心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
而林徽因却叹道: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不因为一心追梦而忘却了眼下幸福的珍贵,又不因适意的享受而拒绝让自己经受磨砺,巨龙与心篱同样寄居在心中,彼此安然无恙,共同挑起我们真正向往的生活。
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追求远方与活在当下绝非矛盾,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何非要拆散彼此,而不坦然接纳呢!享受生活之美,乐在砺炼之痛,猛虎与蔷薇,交相融合。
被誉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一生风华绝代,誉响全球,然而她临死前却自责与悔恨于对子女的疏忽;陆游心怀天下,悲悯苍生,时刻吟唱“此身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却痛苦萦心,无法自释;孟夫子虽能“红颜弃轩冕,白首入松云”,却也叹恨于一生碌碌无为,遗憾终老。
此乃为何?他们无法做到像苏子般收放自如,不是猛虎的啸叫占满了耳际而不闻花香,即是沉溺于蔷薇的爱抚而难以自拔。
我们需时刻在心中摆放天平,保持最真实幸福的自我,即使猛虎因伤痕累累痛苦匍匐也能愈之以花香,即使蔷薇迷醉麻木本心也能怒号以警醒。
猛虎与蔷薇,平衡心灵,度量幸福,此生若此,心甘情愿。
我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
无论是搏击长空的巨鸟还是乐在平静的夫子,都一样幸福美好,真实可贵。
我愿乐享有两者,充实真正的生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中心论点突出而鲜明,文中三个短句“追求但不苛求,既有猛虎吟啸,也任蔷薇盛开”“享受生活之美,乐在砺炼之痛,猛虎与蔷薇,交相融合”“猛虎与蔷薇,平衡心灵,度量幸福,此生若此,心甘情愿”,紧扣中心论点展开,又独立成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②结构形散神聚。
行文上采用将中心论点拆分成三个分论点的结构,分别用三个人物片段展开,行文思路清晰,美观有序。
③引用论证、事例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综合使用,比喻论证尤其突出,使说理形象化。
④语言形象,有抒情色彩,尤其是大量引用古诗词,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2.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性散文。
沙滩上撒满了闪亮的贝壳,像是掉了一地的繁星。
那孩子捡起一个贝壳看看,随手就把它丢弃。
她已经寻找了一个下午,始终没有找到她心目中那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
篮子里空空的。
写作指导“篮子里空空的”,这是材料告诉我们的结果,立意可由此展开。
“捡”是一个实践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每个人的人生观、审美观是至关重要的。
人的生活中不能没有目标,但不能将目标定得过于高远而不着边际。
理想要切实,我们固然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但是,不断捡、比,才能鉴别优劣。
任何最优美的东西,都是比较而言的。
生活在幻想中是很累的。
此文写作时,宜用比喻和类比论证,捡贝壳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人生的过程,只有一心一意,定位准确,才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