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案例及反思(丽萍)

合集下载

家校合力成长无限-----家校协同教育案例

家校合力成长无限-----家校协同教育案例

家校合力成长无限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于是如何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成为我思考并为之不断尝试的问题。

在此,我结合个案教育,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个案背景我们班有一名男孩,名叫星宇。

平时在家长眼中他是个比较乖巧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喜欢听表扬;在学校老师眼里,他也是一个文静的男生。

一年级刚进校时,站起来念拼音念对了,也会眼眶红红的,显得很胆小;当上课回答问题有进步时,老师在全班面前表扬他,会让他很紧张、害羞,很少有笑容。

进入三年级了,我发现他上课时注意力不太集中,常常走神。

课间活动时,与同学相处得比较融洽,也不会像在课内那么文静。

但是在上周体育课上,他与同学发生了矛盾,动手打人,并且出手比较狠。

当我把他叫到面前了解情况时,他一边稀里哗啦地大哭,一边又大声地理论,与那个害羞、文静的男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且我发现他有一个习惯:吃红领巾。

课上玩橡皮等仅仅是他的小动作,一般不离手、不离嘴的就是他的红领巾。

上课吃红领巾,下课走路嘴里也塞着红领巾,连批作业时也不放过,一边给老师改作业,一边手拿红领巾角吸得津津有味。

二、个案指导(一)全面了解孩子,从家庭教育入手是什么原因让星宇情绪如此失控呢?从聊天中我得知,星宇的父母都是高学历且在外企工作,特别是父亲长期在外地。

他从小就缺失父亲的关爱,情感脆弱,情绪易波动,缺少男性的刚强和坚毅。

在遇到困难,内心感到焦虑时,需要一些介质对自己进行一些安慰,以获得安全感。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觉得孩子内心是有一些紧张和焦虑的。

接着我请教了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心中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星宇的问题,根本上是家长的问题。

于是我决定请星宇的妈妈到学校来聊一聊。

那天下午,星宇妈妈如约而至。

可能是因为她自身比较成功,所以她给人一种有优越感、高高在上的感觉。

我请她到安静的心理辅导室,面对面坐下来,先倾听她的想法,她声明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很有心得。

家校合作案例及反思

家校合作案例及反思

家校合作案例及反思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为迷惘的他们做指引------家校合作的案例与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父母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在我们了解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往往离不开调查他们的家庭教育。

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那些学习态度端正认真、成绩优秀的小孩很大部分都来自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学困生往往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牺牲者。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便需要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点和方法,密切家校联系,从而让学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案例】因为学校安排四年级分班,罗勇健刚好分来我的班上。

从前几次测验看来,他的成绩都是比较差的,在班上的排名也属于倒数的,而最严重的问题是他做事很慢,常常都会出现不够时间完成试卷的情况,而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为此,我找来了他的母亲了解情况。

看起来,他的母亲是一位最常见的母亲:紧张孩子的学习,却不知道怎么教孩子,经常对他们说教个没完,但是又从不严厉管教他,说说也就算了。

这样的家长很普遍,他们往往因为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而感到对小孩的教育无从下手,也因为他们没有坚持贯彻对孩子的教育,使得事倍功半,也树立不起自己的威信。

所以老师应该与他们合作起来,为他们指明一个方向,教给他们方法,提高家校合作的效果。

首先,我倾听罗勇健妈妈诉说平常罗勇健在家学习的情况,了解到平常罗勇健在家做作业也是常常做到很晚,这还仅仅是为了完成书面作业,那些读的、背的,只能留到明天早上。

一个普通同学能在8点就完成的量,放在他身上却要做到十点,甚至是十一点,也因此使他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使得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

然后,当了解到大致情况后,我就开始为他母亲分析原因并指导方法。

像罗勇健同学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慢!为什么并不是很多作业却要做这么久呢因为他没有时间观念,要么想着玩,要么遇到稍微难一点的就会死扣在那里,接着发呆走神,最终时间就这样溜走了,而在这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他本身都没有留意到,直到很晚才会紧张。

家庭与学校协同教育的典型案例

家庭与学校协同教育的典型案例

家庭与学校协同教育的典型案例
一、案例一:双方合力塑造孩子的团队精神
小明是班上的研究委员,每次担任集体活动的组织者。

然而,他的父母发现他在家中的行为和在学校中的行为有所不同,更偏向于个人主义,不愿意和家人分享。

小明的父母就与老师沟通了这一情况。

老师通过在课堂上设置团队协作项目,家长则在家中安排一些需要全家合力完成的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团队精神有了显著提高。

二、案例二: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的健康生活惯
小红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女孩,她喜欢户外活动,但她的饮食惯和作息时间却不规律。

学校和家庭决定共同行动,帮助小红养成健康的生活惯。

学校在课程中增加了健康教育的内容,家长则在家中严格执行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

经过半年的努力,小红的生活惯有了明显的改变。

三、案例三: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孩子的阅读教育
小华是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然而,他的阅读兴趣仅限于漫画书。

孩子的父母和老师共同制定了阅读计划,旨在拓宽小华的阅读范围。

学校安排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让小华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书籍。

家长则在家中设立了定期阅读时间,并鼓励小华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

一年后,小华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阅读范围也得到了拓宽。

以上三个案例都展示了家庭与学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教育的两大重要环节,他们的协同能够使孩子在各个方面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家庭与学校的协同教育,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家校合作的案例及其反思

家校合作的案例及其反思

的根底太差,还得好好给他补习他落下的功课,只要把以前落下的功课都不上了,他的成绩一定会上去的。

〞“既然这样,那就麻烦您多费心了!资料买什么啊?我也不懂。

要不您帮我给他买一本吧。

〞说着尹卓文的母亲就要掏钱,我赶忙把他给拦住了,“您先别急,我先给您看看,看适宜了我给您先买回来,您再给钱。

不过这以后您可得在学习上多关心关心尹卓文。

我也知道您家里里外外一大堆事都是一个人忙,挺辛苦!可我们辛苦为了什么呀?还不都为了孩子吗?您说我们在学习上不关心孩子,孩子学习不好,我们再辛苦有什么用啊?〞卓文的母亲听我这么说,不住的点头,我一看这效果到达了,就又说了些尹卓文的优点,让她坚信孩子本质并不坏,还是有得救的,老师没有放弃他,自己也不要放弃他。

最后离开那刻,尹卓文的母亲感动得眼睛都湿润了,离开时还一个劲的感谢我没有放弃他儿子。

这之后尹卓文有了明显的变化,交作业也积极了,而且自一天比一天写得好,我也抓住时机对他进行对此表扬,到期末考试时他的语文成绩既然到达了七十几分。

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反思】通过尹卓文这件事,我感受到了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的不易,也开始感受到与家长交流时,要有艺术的。

比方在谈论孩子的表现时,应先说孩子好的方面,要适当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然后再说孩子的缺乏或需要改良的方面,这样家长比拟容易接受。

其次,在双方交流时可运用一些非语言的反应,如我在与尹卓文的母亲交流时,通过观察她的眼睛和面部表情来了解她是否在接受我的信息。

再次,在与家长沟通时,应积极倾听,并能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多些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提高倾听的效果,可能不容易与家长发生矛盾。

最后,我认为沟通时平和的态度很重要,当沟通双方由于某种原因产生情绪问题时,沟通往往没有任何效果。

试想,假设那天我见到尹卓文的母亲就批评他的母亲对孩子不尽责任,我找她谈话屡次尹卓文的学习行为一点变化都没有,尹卓文的母亲能不与我产生对立情绪吗?那后面的谈话效果肯定可想而知了。

班主任工作家校合作案例分析及思考

班主任工作家校合作案例分析及思考
班主任与小明的家长多次沟通,但家长总是以工作忙为由推脱,未能及时到校了解 情况。
小明的成绩逐渐下滑,班主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组织一次家长会,与家长 们共同探讨如何帮助小明。
案例中的主要问题与冲突
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 ,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够重视 。
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存在 障碍,导致信息不畅,无法形 成有效的合作。
班主任工作家校合作案例分 析及思考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案例选择与背景介绍 • 案例详细描述与分析 • 家校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 案例的启示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案例选择与背景介绍
选择理由与案例特点
选择理由
家校合作在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 地位,本案例分析旨在深入探讨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合作, 提高教育质量。
家校合作的模式与策略
定期沟通
家长和学校应定期沟通, 包括面对面会议、电话、 电子邮件等,以便及时了 解学生的情况。
制定共同目标
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制定教 育目标,确保学生在学业 、品德、体育等方面全面 发展。
资源共享
家长和学校可以共享资源 ,如教师、设施、社区服 务等,以提高教育效果。
家校合作的成功案例与启示
成功案例:某中学通过家校合作,提 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同时 增强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
启示:家校合作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 机制和合作关系,同时需要明确共同 的目标和责任,确保双方都能够积极 参与和贡献。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和思考,我们可以 得出结论: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家长和学校的 共同努力和协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合 作关系,制定共同的教育目标和计划 ,并积极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优势,为 学生提供更全面、更高质量的教育环 境和资源。

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案例总结与反思

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案例总结与反思

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案例总结与反思幼儿园教育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而家校合作对于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和教育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一些实际案例的总结与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家校合作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且为家长和老师搭建更为有效的交流和合作桥梁。

**一、案例一:家校合作促进幼儿发展**在某个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交流渠道,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反馈。

通过家校合作,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家长也可以配合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中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案例二:家校合作解决班级管理难题**在另一个实际案例中,家校合作也成功地解决了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一些难题。

通过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幼儿园得以更好地管理班级纪律和行为,提高了教育质量和班级秩序。

家校合作不仅使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园的管理方针和要求,也提高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参与度和认同感,有力地促进了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

**三、反思与个人观点**这些实际案例告诉我们,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紧密合作,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使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更加高效。

我个人认为,家校合作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双方需要坦诚地交流,共同幼儿的成长和教育,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总结**通过以上案例的总结与反思,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家校合作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难题,提高教育质量。

我相信,通过双方的努力和合作,家校合作一定会成为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强大动力,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保驾护航。

家校合作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着班级管理的成效,更是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质量。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和老师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班主任反思家校协同合作

班主任反思家校协同合作

班主任反思家校协同合作家校协同合作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班主任,我深感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反思自己的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我意识到与家长的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关键。

在每个学期开始时,我会组织一次班级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本学期的教育目标和工作计划。

这个会议不仅让家长了解班级的情况,还为他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可以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同时,我还会定期与家长进行个别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联系,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其次,我深刻认识到班级家委会在家校合作中的重要性。

家委会由家长自愿组成,他们代表着全班家长的利益和声音。

我每学期都会召开家委会会议,与家委会成员共同商讨学生教育发展的相关问题。

在这些会议上,我会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并与他们合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例如,家委会可以协助组织班级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此外,家委会还可以作为班级与学校之间的纽带,促进沟通和合作,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通过与家委会的密切合作,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家长的期望和需求,更好地指导和管理班级工作。

另外,我还重视与家长的亲密联系。

每周我都会利用一些途径与家长交流,例如通过微信群、电话或家访等形式。

我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鼓励他们参与学生的教育过程。

同时,我也会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班级的活动和家庭作业,以促进家校之间的互动,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

通过这样的沟通与联系,我能够更好地与家长建立互信、互动和合作的关系。

总结来说,班主任在反思家校协同合作中应该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家委会的参与和家长的亲密联系。

这些都是实现家校合作的关键要点。

在实际工作中,我会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与家长合作的效果,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家校合作关系的反思报告

家校合作关系的反思报告

家校合作关系的反思报告引言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家校合作,可以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获得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然而,实际中我们也发现,家校合作关系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对家校合作关系进行反思,探讨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合作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教育共同体。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而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在这两个环境中,家长和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校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与引导。

问题与挑战然而,在实际的家校合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沟通不畅学校和家庭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导致双方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

家长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了解不够,而学校也未能详细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

这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存在隔阂,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监管不到位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缺乏足够的监管和引导,很多家庭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业规划了解不深,以致于无法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干预。

同时,一些家长把责任完全交给学校,不参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导致学生教育质量下降。

价值观差异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价值观存在差异,导致了学生在两个环境中接受到不一致的教育。

学校注重的是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知识体系的建立,而家庭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这种差异可能造成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矛盾和压力。

互动不足家校之间的互动缺乏,双方很少有机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

学校只通过家长会和通讯录来与家长联系,而家庭很少有机会进入学校,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和校园建设。

这种互动不足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改进措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借鉴先进的家校合作经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学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家校沟通机制,包括在线平台、家长学校等可以方便双方沟通的渠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外的见面,意外的收获
——家校合作案例及反思
班主任工作是繁琐的,但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短短几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与学生的沟通,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是多么地重要。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走入学生的心灵中,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

”又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也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承担培养人这个艰巨而复杂的教育工程。


案例
记得那年我教的学生里有一位叫李一天,高高的个子,长得挺帅气的脸蛋,平时头脑灵活,反应快,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可是他思想早熟,对学习吊儿郎当的,不思进取。

上课不认真听课,胡乱说话,写作业时就抄别的成绩好的同学来应付老师,一手烂字让人看了就心烦。

就他这一手乱七八糟的字,我都几乎要每天说他一次,就是这善意的提醒似乎没有什么效果。

还好的一点就是他还是很尊重老师的,每次你苦口婆心地教育他时,他态度非常地好,还不断答应我说以后一定改正,老师你不用担心我的啦。

第一、二次的时候还真的相信了他这一席话,可是后来就发现了,他根本就没有改正过来,该有的坏毛病都依然在。

后来,又是无数次的跟他谈话,语重心长地帮他分析现状和让他展望未来,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结果是都没有一点效果。

有时候我很气愤地说:“我没有别的办法让你改正过这些小毛病了,只有麻烦你家长过来了”,他显然还是很怕的,一听要见家长,马上请求我千万别打电话给家长,给一次机会,一定下决心改过来。

(其实我也只是想吓吓他的,这样我就知道了他家里其实家教还是挺严的,至少提到家长他会怕。

)那段时间他表现好了一些。

可是他进步不久,坏毛病又来了,到了学期末,就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他甚至连作业也不按时完成了,催他交,他也是一拖再拖。

这时我怀疑他是不是迷上了网络游戏什么的?!都忘记了自己答应过我要改过来了,最后,我觉得情况有些不妙了,以他现在这样的表现,已经有几次成绩都不合格了,我的提醒又不起效果,还是要跟他的家长反映一下他在学校的表现才行,虽然他不喜欢我这样做,也许他知道我这样做后会恨我,但是不管怎样我作为老师还是有责任把这些情况告诉他家长的,顺便也了解一下他在家里的表现是如何的。

其实,打这个电话给家长,我真是犹豫了很久的,最后还是决定打了,很快,电话接通了,是他父亲接的电话,我就客气的问他:“你好,请问您是李一天的爸爸吗?我是他的老师。

”他父亲一听是老师的电话,又马上把电话给希望他妈妈,他说:“老师,你好,有什么事情可以给李一天的妈妈说,我现在给她听。

”听他这么一说来,我知道了他的父亲还是不太善谈的,也许李一天是怕他妈妈的,他妈妈可能比较善谈的。

他妈妈接过电话,也是很客气地问我儿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她也很清楚自己的儿子一定是表现不好。

我跟他妈妈是这么说的:“我觉得李一天这孩子脑子真的很聪明,什么时候反应都比人家要快,而且对老师也很尊重,我特别喜欢他很有礼貌,今天跟你们谈话就知道了你们管孩子是很严很到位的,您这么了解自己的儿子的情况,也许是李一天这孩子心智还小,上进心不是很强,对学习也是马马虎虎的,对自己的要求不高,所以导致成绩不是很理想,几次考试都不及格,对此,我觉得很抱歉,我曾经多次地跟他谈话,希望他有所进步,可是效果不明显,所以才想到打这个电话给你们,一来告诉你们情况,二来我也想知道他平时在家的表现是怎样的。

”他妈妈回答道:“别这么说老师,我自己的儿子是怎样的我自己清楚,是他让你操心了”。

然后,希望他妈妈也大概说了他回家也是不怎么学习的,都是应付式的,对此她也显得没有什么办法。

我见到她这么难过,马上安慰她说:“您也别太担心,孩子的坏毛病我们要重视,然后我们联合起来帮助他慢慢地改,今晚您先别告诉他我给过你电话,但是您在家帮我看着他做作业,别让他打游戏,在学习我也对他要求更加严格一些。

”他妈妈答应了,就这样我们挂了电话。

过了可能有十几分钟,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李一天他妈妈给我打来电话,她说:“老师,不好意思可能要耽误您一些时间,我和一天爸爸现在已经在学校门口了,我们还想详细地了解我们儿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和学习情况”。

我很意外,连忙请他们上来办公室,同时也去班里叫了李一天在办公室等。

我说:“李一天的爸爸妈妈,真不好意思,没有想到我的电话让你们担心了,还亲自赶过来,我本来也只是想在电话里汇报您儿子的情况就可以的了……”接着通过了一个多钟的交流,我知道了,李一天是家里的独子,所以家长对他的期望也很高,以前很少老师打电话给他们反应他们儿子在学校的情况,所以他们一点都不知道儿子在学校的这些问题,可见,家长还是很感激我的这个告知电话的。

案例总结
通过家长和老师同时对他进行教育,他明显感觉到了自己是时候要改正了,并且在我们双方面前表示要改掉这些坏毛病。

我也在他爸妈面前跟李一天讲:“你看,你爸妈因为担心你,亲自赶过来了解你的学习情况,这么远的路程啊,父母不容易啊,除了要拼命赚钱供你读书养你,还要这么担心你,你长这么大了,也该为自己的父母着想了……”李一天这孩子也惭愧地点点头,眼睛里闪着泪花……
这次与家长的交流还是非常顺利和很有意义的。

在此后的几个星期里面,
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有不懂的问题也会主动问了,最后在期末考试里,他考了98分。

虽然不是最高分,但是,我觉得那次与家长交谈合作起着关键的作用。

反思
从这件事中,我感受到了家长不容易,与家长交流时,也要有艺术性。

比如在谈论孩子的表现时,应先说孩子好的方面,再说孩子的不足或需要改进的方面,这样家长比较容易接受。

其次,在双方交流时可运用一些非语言的反馈,如我在与李一天的母亲交流时,通过观察她的眼睛和面部表情来了解她是否在接受我的信息。

再次,在与家长沟通时,应积极倾听,并能进行“角色换位”思考,提高倾听的效果。

最后,我认为沟通时心情一定要平和,尽管你对他的孩子的表现有多生气,都要注意语气,礼貌和客气总是对沟通有好处的,切记不要对家长发泄情绪和数落家长,如果当沟通双方由于某种原因产生情绪问题时,沟通往往没有任何效果。

试想,假如那天我一上来就批评李一天的母亲对孩子不尽责任,李一天的学习是多么地差,李一天的家长能不与我产生对立情绪吗?那后面的谈话效果肯定不会好。

因此,作为教师,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平和地与家长交流,有时候以退为进还是很有效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