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案例及反思
家校合作教育金典案例评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家校合作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某小学家校合作教育案例为切入点,对家校合作教育进行评析。
案例背景:某小学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该校在实施家校合作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家校合作,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案例实施过程1. 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机制(1)成立家校合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各班主任、学科教师、家长代表组成的家校合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家校合作工作。
(2)设立家校合作办公室。
学校设立家校合作办公室,负责处理家校合作日常事务,包括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等。
2. 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合作活动(1)定期召开家长会。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参加,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解答家长疑问,促进家校沟通。
(2)开展家长学校活动。
学校设立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学者为家长授课,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3)组织亲子活动。
学校定期组织亲子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亲子游等,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4)实施家访制度。
学校实行班主任家访制度,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宣传学校教育理念,指导家庭教育。
3. 加强家校沟通渠道建设(1)建立家校微信群。
学校建立家校微信群,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动态,与班主任、任课教师沟通交流。
(2)开通家校热线。
学校开通家校热线,家长可以通过电话向学校反映问题,学校及时给予解答和处理。
(3)设立家长信箱。
学校设立家长信箱,方便家长向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案例评析1. 家校合作机制的建立,为家校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校通过成立家校合作领导小组、设立家校合作办公室等措施,确保家校合作工作有序开展。
2. 家校合作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家校合作形式,增强了家校合作实效。
该校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家长学校活动、组织亲子活动等,使家长深入了解学校工作,积极参与学校教育。
家校沟通教育案例及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家校沟通作为连接家庭与学校的重要桥梁,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一个真实的家校沟通案例,分析家校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案例描述小王(化名),男,12岁,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近期,小王在学校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学习成绩下滑,与同学关系紧张,情绪波动较大。
班主任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 家长沟通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小王在校情况:班主任通过观察、与同学和家长沟通等方式,了解到小王的学习成绩下滑、与同学关系紧张等问题。
(2)分析原因:班主任初步判断,小王的成绩下滑可能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关,与同学关系紧张可能与心理压力过大有关。
(3)制定沟通方案:班主任决定以电话沟通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庭教育和生活情况,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 家长沟通过程(1)班主任向家长说明小王在校情况,表达关心和担忧。
(2)家长反映家庭教育和生活情况,表示对孩子的关心,但同时也承认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不足。
(3)双方共同分析问题原因,探讨解决方案。
3. 沟通结果(1)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的问题,表示将调整教育方法。
(2)家长关注小王的心理健康,与班主任共同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3)班主任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小王的学习和生活。
三、案例分析1. 家校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1)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通过家校沟通,家长可以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
(2)促进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家校沟通有助于家长与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3)提高家庭教育质量:通过家校沟通,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调整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2. 案例中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1)沟通方式单一:案例中班主任仅通过电话沟通与家长交流,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可能影响沟通效果。
家校教育合作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校教育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一种教育模式。
本案例以某市一所小学为例,分析家校教育合作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
二、案例描述某市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政策,注重家校教育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该校家校教育合作的一个典型案例:案例一:亲子阅读活动该校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内容包括:1. 家校共读:学校向家长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共同分享阅读心得。
2. 亲子阅读分享会:学校定期举办亲子阅读分享会,邀请家长和学生分享阅读感悟,互相交流阅读经验。
3. 阅读记录卡:学校发放阅读记录卡,让学生和家长记录阅读进度和感悟,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亲子阅读活动,家长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得到了加强。
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案例二:家校运动会该校定期举办家校运动会,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运动氛围。
活动内容包括:1. 亲子运动会:家长与学生共同参加各类趣味运动项目,增进亲子感情。
2. 家长志愿者:学校招募家长志愿者参与运动会组织工作,如裁判、摄影师等,提高家长的参与度。
3. 家校亲子互动游戏: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亲子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家校运动会,家长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加深。
此外,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体质得到了提高。
三、案例分析1. 家校教育合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亲子阅读活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家校运动会,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锻炼。
2. 家校教育合作有助于促进亲子关系: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与孩子共同成长,增进了亲子感情。
家校共育教育案例3篇

家校共育教育案例3篇【篇一】【案例概述】xx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才刚刚进入小学半年的他是班里名副其实的“小蜗牛”。
无论是理书包、整理桌板,或是写字,干什么他都会比别人慢上许多。
每次老师、同学好心地催促他动作快点,他也总是一脸茫然,真让人替他着急。
为了拯救这只“小蜗牛”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便和他的妈妈一起出谋划策,试图学校、家庭两手抓,早日帮助他养成做事不拖拉,写字不分神的好习惯。
【目标与内容】拯救计划的主要目标有三点:一、认识拖延症的后果这一阶段孩子做事拖拉,根本源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当和良好教育方式的缺失。
在日常生活中。
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凡事都依着孩子。
当孩子开始出现做事磨蹭的迹象时,家长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纠正坏毛病。
同时,一些家长自身做事不遵守时间规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
因而,要帮助孩子纠正做事拖拉的毛病,教师首先要帮助家长们从自身的家庭教育方式上找原因,要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在校还是在家,教师和家长都要让孩子认识到做事拖拉,注意力不集中的后果和严重性。
家长切不可给孩子任何借口,如发现孩子出现拖拉的苗头,一定要及时制止,不以任何的溺爱来对待这种不好的习惯。
二、好习惯从点滴抓起由于现在独生子女众多,又多是由家中老人照顾生活起居,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做任何事都容易依赖家长,最终导致动手能力差,做事注意力不集中。
所以教师要指导家长改变传统观念,从生活习惯着手,尽量放手让孩子尝试自理,从而学会主动去做。
三、培养孩子时间观念、效率意识一个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绝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方面,更多表现在生活与做事的方方面面。
一个时间观念不强的孩子,不但做作业慢,做任何事都慢,所以平时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而现在有些家长对于孩子溺爱,缺乏严要求,只会一味地催促、央求其快点完成。
家校沟通案例范文(精选6篇)

家校沟通案例范文(精选6篇)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
它是人们所经历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取。
案例一般包括三大要素。
案例对于人们的学习、研究、生活借鉴等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校沟通案例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校沟通案例1我曾经教过一名比较特殊的学生——小张。
他学习基础及学习态度都不大好,平时又好惹是生非,总好“表现”自己,经常做一些与课堂纪律格格不入的事。
家长表面还能与学校配合做一些教育工作,但收效甚微。
这样的学生给班级学生与任课教师都带来极大的麻烦,也给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带来很多的障碍。
于是,我先在电话里与家长进行了一番沟通。
当然,不能一棍子将其打死。
我先是肯定该生一些好的方面。
如在上课认真听讲的情况下,表现还不错,能经常积极举手发言。
平时也很热情,能帮助老师做一些小事。
但也许是基础差了些,书写的内容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别字,因此给进一步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由于孩子的基础不是很好,平时只要一有空,我就会帮助他进行一些内容的讲解。
可如今由于回家后没能及时的复习巩固,成绩一时难以提高。
此时,我完全站在为学生考虑的角度出发,为孩子提高成绩的角度着想,家长也比较容易接受。
随后,便将其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告知给家长,希望能得到家长的大力配合。
这次的电访,我感觉到家长非常希望配合学校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不久,我又找来了家长进行面谈,就其学习上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与沟通,并教给家长一些具体实在的指导方式。
每逢考试前夕,我都会站在家长的立场,指导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复习能达到最有效的收获。
这样一来,家长反而非常感激老师曾为他孩子所做的一切,同时也更积极协助学校教育好孩子。
家校沟通案例2在说这个案例前,我先说说我们班级的情况。
在一年级上期的一天(也就是9月几号),孩子们才进入小学的第4天,就有好几个家长公然在班级群说很多不利于家校沟通,不利于开展班级工作的话语。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篇一】【案例】xx,男,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独生子,走读,平时不爱说话,也不善于表达,成绩较好。
2016年11月3日中午在学校吃饭后,与另一班里的几个同学藏在厕所里抽烟。
被校长发现,校长说自己主动去找班主任承认错误,否则你就不读书了。
谁知,他不但不去认错,还二话不说,回到教室,背起书包就回家真的不读书了。
【教育经过】xx离开学校,回到了家,班主任王老师既是英语老师又是xx的五孃。
下午,班主任来到xx家,与xx的父亲商量了一下,待其情绪稍微缓和后,我们开始了对话:“xx,真的在厕所抽烟了吗?”,“是的”。
“还没有放学,你回家干嘛?”,“我不读了”。
“那你准备去干什么?”,“当厨师”。
班主任和家长都没有再说什么,把xx的表哥叫了回来(大学毕业后在县医院工作了一年)晚上,xx的父亲说“豪儿,你的五孃又是班主任,还有你表哥都为了你来了,你还是去煮点饭他们吃吧!”吃饭时,班主任抓住时机,先表扬xx,我吃xx亲自煮的饭觉得真香,这么小的年龄,饭都煮得这么好,错误还是能改的。
他表哥看时机已到,接着说,其实不懂事的时候谁都有过错,我读高中时离开学校去打游戏,我及时改了,不是考起了大学,现在工作了吗。
xx的妈妈也说,你自己错了,校长没批评你,你还赌气,怎么对得起学校和你五孃哟,你是初中生了,应该学会理解老师,体贴父母,你今天真是太不应该了。
明白了吗?”xx说“明白了,今天是我错了,明天我去给校长承认错误!”【评析】:教育反思:这个案例反映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遇事冷静分析,问题把握准确,教育方法得当是会产生良好效果的。
如果教师一听到学生犯错,马上暴跳如雷,不冷静处理,不与家长结合共同教育,粗暴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教育途径:注重学生身心感受,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做好学生情感引领,唤起学生信任之感。
教育感悟:一、注重学生心理感受,善于理解谅解,冷静分析处理是家校共育的前提。
幼儿园家校合作成功案例

幼儿园家校合作成功案例案例一:共同筹备校园活动我们幼儿园在举办校园活动时,老师会提前与家长沟通,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如组织亲子运动会、亲子手工制作比赛等。
在筹备过程中,家长们积极参与,出谋划策,提供了很多创意和资源。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也加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案例二:“家长教师日”活动我们幼儿园设立了一个“家长教师日”,每个月邀请一位家长来园与老师一起参与孩子们的课堂活动。
家长们可以亲自为孩子上课,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让孩子们体验到家长的关爱和陪伴。
这个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评价,许多家长表示,通过这个活动,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让孩子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案例三:家长志愿者制度为了更好地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我们幼儿园推出了家长志愿者制度。
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参与幼儿园的各类活动,如协助组织校园活动、担任亲子活动的导师等。
通过家长志愿者的参与,不仅让孩子们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和关注,也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案例四:定期家长座谈会我们幼儿园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们互相交流育儿心得,同时也让老师为家长们解答育儿过程中的疑问。
在这些座谈会中,家长们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老师还会根据孩子们在园的表现,为家长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建议,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案例五:家长群互动幼儿园家校合作成功案例比如在刚刚过去的校园开放日活动中,我们邀请家长们走进校园,参与到孩子们的日常学习中。
家长们不仅亲眼看到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有机会和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有一位家长,她的孩子在数学方面一直比较害羞,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
但是在家长开放日那天,这位家长看到了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勇敢地举起了手,回答了老师的问题。
这个小小的改变,让这位家长深刻体会到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家校沟通案例【12篇】

家校沟通案例【12篇】【篇1】家校沟通案例一、案例背景:李某,年龄:14岁,性别:男,人瘦小。
初次见到他,我就感觉到他和其他学生有所不同。
果然,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验证了我最初的预感。
他学习良好,但他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辨不清是非。
看到其他同学的一些行为,明知不对,却偏去效仿,被老师发现后,又将过错推到别人身上;老师批评时会有一些过激行为;甚至以“学校收费”为由,向家长骗取钱,去玩游戏。
在家里又时常与父亲犟嘴。
通过了解得知,李某的母亲是残疾,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夫妻关系不融洽。
父亲回来后不是喝酒就是打牌,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一些不中听的话。
孩子出了事,不是训斥孩子,就打电话给老师,埋怨老师教育不当。
二、教育方法:1、深入家庭,搭情感之桥。
针对上述情况,我进行了一次家访。
记得那个难忘的夜晚,天下着雨,我步行去李某家进行家访。
来到李某家时,我犹豫起来,去李某家说什么好呢?说沈李某搞破坏,赔500元之事,还是说他爸爸训斥性的教育方法呢?……正迟疑不决时,我看见他家灯亮着,耳边传来的是一阵麻将声。
我敲了很长时间的门,他父亲才出来开门。
“小子出来,你老师来了!”,一个大嗓门吓了我一跳,接着李某从自己房间里走出来,“你在学校干什么了?”李某瑟缩着不敢说。
我赶紧说:“你好,我是来看看的,近来李某表现很好。
”我把“很好”突出来。
“好什么?刚赔给人家500元,还好,是不是又有事?”他爸气愤地说。
我诚恳地说:“孩子真的不错,关于赔钱的事他也承认了错误,这次语文和数学成绩都优秀。
”这时,他的眼光有些疑惑,不过有一丝柔和了。
然后我们都坐下来,心平和气地交谈起来,我很慎重地说:“孩子长大了,如讲得有道理的话,你要听的,教育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只要你能配合我们,教育就一定能成功”。
又说:“像刚才你们在打麻将,对小孩做作业影响很大的,你说对吗?”。
通过一番的话。
他爸也承认自己的过错。
这次家访,从我的教育的方法谈到李某的闪光点等等,足足谈了一个多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迷惘的他们做指引
------家校合作的案例与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父母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在我们了解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往往离不开调查他们的家庭教育。
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那些学习态度端正认真、成绩优秀的小孩很大部分都来自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学困生往往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牺牲者。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便需要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点和方法,密切家校联系,从而让学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案例】
因为学校安排四年级分班,罗勇健刚好分来我的班上。
从前几次测验看来,他的成绩都是比较差的,在班上的排名也属于倒数的,而最严重的问题是他做事很慢,常常都会出现不够时间完成试卷的情况,而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为此,我找来了他的母亲了解情况。
看起来,他的母亲是一位最常见的母亲:紧张孩子的学习,却不知道怎么教孩子,经常对他们说教个没完,但是又从不严厉管教他,说说也就算了。
这样的家长很普遍,他们往往因为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而感到对小孩的教育无从下手,也因为他们没有坚持贯彻对孩子的教育,使得事倍功半,也树立不起自己的威信。
所以老师应该与他们合作起来,为他们指明一个方向,教给他们方法,提高家校合作的效果。
首先,我倾听罗勇健妈妈诉说平常罗勇健在家学习的情况,了解到平常罗勇健在家做作业也是常常做到很晚,这还仅仅是为了完成书面作业,那些读的、背的,只能留到明天早上。
一个普通同学能在8点就完成的量,放在他身上却要做到十点,甚至是十一点,也因此使他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使得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
然后,当了解到大致情况后,我就开始为他母亲分析原因并指导方法。
像罗勇健同学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慢!为什么并不是很多作业却要做这么久呢?因为他没有时间观念,要么想着玩,要么遇到稍微难一点的就会死扣在那里,接着发呆走神,最终时间就这样溜走了,而在这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他本身都没有留意到,直到很晚才会紧张。
所以,我向他母亲提建议,要求他自己规划好时间,哪个时间段完成哪样作业。
在目标完成后,就能有一段时间是用来玩耍的;而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完成就必须马上停止,不能再做下去。
如前面所说,他母亲只会说教却从没有严厉管教他,因此我跟她母亲讲得很清楚,必须要“狠下心”来收起他的作业,他会因为自己没完成作业而感到害怕,那么以后他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了。
同时,也必须要坚持下去,不能有一次心软,又让他继续做得很晚,一时的心软只会让罗勇健觉得妈妈很容易妥协,就不会感到害怕了。
也跟他妈妈说,减少对罗勇健的说教,但是必须严格地检查他的作业完成情况,如果遇到完成得不好的情况,才对他进行说教,这样才能使她的说教达到有效性,罗勇健才会听她的。
经过一段时间,明显感到罗勇健做作业和完成试卷的速度加快了,虽然偶尔还会出现超时的情况,但是超出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这也使得罗勇健对自己有了一点自信心,直到上个学期期末的语文考试中,他的成绩居然比全级平均分还要高出3分,我和他的妈妈都惊讶于他的进步,也大力地表扬他。
他母亲也为了罗勇健的一点点进步而非常感激我,我从这感激中,真的感觉到能与家长联手合作,为迷惘的他们指导方法,使孩子获得进步,真是一件令人高兴、使人鼓舞的事情!
【反思】
通过这一件事情,我了解到家校合作原来是一件多重要的事情,尤其是遇到那些不懂方法却又很愿意配合老师的家长,我们更应该积极推动家校合作。
在我第一年任教的时候,只懂得埋头苦干,自己拼命地挤时间来抓学困生,仅仅通过校讯通与家长沟通,我渐渐地发现这样做起来是事倍功半的。
看到这样的结果,我反思自己的做法,发现自己没有好好地与家长沟通,忽略了家长的作用,导致没有做到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而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我总是抽出一点时间,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从对话中可以得到许多学生的讯息,即便是优等生,其实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我针对他们的问题“对症下药”,由此渐渐看到了学生的改变和进步。
尤其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的问题往往就是家庭教育不当而造成的,或是懒惰、或是思维迟钝,这些都是长期以来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造成的恶果,于是我们常常碰到咨询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如何不听话,如何不喜欢上学,如何与老师闹别扭,如何与家长顶嘴等,只要究其原因分析后,就会发现孩子的态度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极其相关,家长的兴趣与认识、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家庭的经济情况、居住条件等对儿童
的学习都有影响。
当我们向学困生的家长提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总会发现,孩子是有进步的,即使这种进步极其微小,也是可喜的,正所谓,点点的希望之光足以燎原。
这一次,罗勇健同学的进步更加印证了我的想法。
从聆听他母亲的话语中了解到他们问题的所在,然后再针对每一条,为他的母亲出谋划策,并且强烈要求他母亲要严格贯彻一种教育方针,千万不要因一时心软,使得前功尽弃。
说到做得很不够的地方,就是我之后的追踪工作做得还不够完善,主要是我比较依赖由家长来完成,而没有一直追踪后续情况,没有加强效果,导致偶尔还会出现一些反复的情况。
这在今后的家校合作当中,还是要注意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