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教育案例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家校合作主题班会教案

家校合作主题班会教案

家校合作主题班会教案在家校合作方面,主题班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精心设计的主题班会教案,可以有效地促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帮助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下面我来分享一个关于家校合作主题班会的教案。

一、主题:亲子沟通教学目标:1. 帮助家长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促进亲子关系的快乐交流。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提高沟通技巧。

教学内容:1. 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分享亲子沟通中的困惑和挑战。

2. 老师介绍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引导家长和学生进行实际练习。

3. 家长和学生一起制定亲子沟通的规则和目标,共同努力改善沟通质量。

活动安排:1. 开场热身:通过小游戏或问答等方式拉近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2. 主题讨论:由老师主持讨论,家长和学生轮流分享经验和建议。

3. 分组练习:家长和学生一起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的沟通。

4. 总结反思:家长和学生共同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想,提出改进建议。

二、主题:学业规划教学目标:1. 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习目标,与学校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1. 学校教育理念介绍:老师向家长详细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的学习目标。

2. 学业规划指导:老师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学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和未来规划。

3. 学业规划实践:家长和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学业规划,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活动安排:1. 学业规划讲座:老师进行学业规划讲座,介绍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技巧。

2. 个人规划分享:学生和家长分享各自的学业规划,互相交流想法和建议。

3. 专家指导:邀请学业规划专家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和建议。

4. 成果展示:家长和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业规划成果,相互鼓励和支持。

通过以上两个主题的教案,可以看出家校合作主题班会对于促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未来规划。

《小篱笆》大班教案:家校合作,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小篱笆》大班教案:家校合作,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小篱笆》大班教案:家校合作,促进儿童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教育是其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幼儿的基础素养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在这个阶段被全面开启和建立。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和家长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只有两者的紧密合作与互相配合,才能够更好地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份大班教案——《小篱笆》,说明家校合作是如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

一、教案背景本教案面向大班幼儿,适用于3—4岁的儿童。

教案内容主要围绕《小篱笆》这篇童话故事展开,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活动,让幼儿了解童话故事,较好地发挥幼儿园的特色优势,集中展示幼儿对学生兴趣的强烈认识和对幼儿园理解的深刻认识,从而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二、教案目标通过学习《小篱笆》童话故事,本教案旨在帮助幼儿达成以下目标:1.观察能够流利朗读非常有趣的绘本故事;2.能够表达幼儿的思想及感情,并互相交流分享;3.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水平;4.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和社交技能;5.培养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联系,增强互信,促进家校合作。

三、教案内容1. 环境准备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学习故事和参与教案活动,教师需要将环境布置的充满童话气息,例如在教室中放置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道具,让幼儿观察和互动。

2.导入活动导入活动的目的是开启幼儿学习的状态,激发幼儿的兴趣,为的学习活动做准备。

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一些与故事有关的道具,例如小篱笆、花儿等,并让幼儿展开猜谜活动,让幼儿猜一猜这些道具是属于哪一个故事,这样可以让幼儿对于故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天蓝色的画画活动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画画活动来寻找小篱笆,让幼儿在活动中进行主体探究,提高其创造性思维水平。

教师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小篱笆,让幼儿通过画画的方式找到小篱笆,让幼儿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各种颜色、纸张、画笔等材料,画出自己眼中的小篱笆,从而深入了解小篱笆的形象和意义。

家校合作共育主题班会教案

家校合作共育主题班会教案

家校合作共育主题班会教案班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

针对不同主题选定班会教育内容,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深层次的教育目的。

本次班会主题为“家校合作共育”,意在通过共同的教育方式与手段,增强家校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

一、教学目标本次班会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学校和家庭在教育中的角色和地位;2、掌握家庭与学校间的合作方式和方法;3、学会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和能力;4、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5、增进家校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双方的理解和信任。

二、教学内容1、作为家长,你需要知道的学校教育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要了解学校对孩子精神、智力、道德层面的要求,以方便家庭对孩子的辅导和引导:(1)学校教育的目标: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把综合素质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中心。

(2)学校教育的内容:包括认知作为、语言表达、创新思维、社会与历史等方面;(3)学校教育的方式:包括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团队合作、互相尊重等方式。

2、家庭教育的方法和能力(1)合理的跟踪和指导: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帮助孩子在学习生活上建立合理的计划和目标;(2)发掘孩子的潜能:了解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合理利用时间,享受学习过程;(4)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3、家校合作共育模式家校合作共育是一种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模式,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信息共享的双向互动关系。

(1)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通过奖励与惩罚的机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2)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家长和教师之间要及时沟通,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和家庭教育情况,及时调整相关措施;(3)提供科学的教育咨询:家长和学校各自都要拥有自己的固定联系人员,这样可以及时沟通并获得有效帮助;(4)共享资源:家庭和学校之间互相借鉴、共享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家校共育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家校共育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家校共育优质课一等奖教案一、引言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家校共育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

它强调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了一节家校共育优质课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并促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如学科知识点、技能等;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分析、综合、评价等;3.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自我管理、自我评估等;4. 促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加强家长和教师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2. 新知识传授:讲解学科知识点和相关技能;3.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4.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5. 家庭作业布置: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课外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6.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点;7. 总结回顾: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具体的教学步骤中,我们将遵循以下流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教学材料,布置好教室环境;2. 引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3. 新知识传授环节:教师详细讲解知识点和相关技能,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4. 课堂互动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5. 家庭作业布置环节:教师向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给予必要的指导;6.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教师提前与家长沟通,告知家长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7. 总结回顾环节: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同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另外,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还将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1. 观察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 个别交流法:教师与个别学生或家长进行个别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家校合作携手育人公开课教案

家校合作携手育人公开课教案

家校合作携手育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公开课,学生能够了解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理解家校合作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家校合作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对家庭和学校的归属感。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家校合作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家校合作的方式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

2. 学生小组分组名单。

3. 课堂展示用的海报、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一些图片或视频展示家校合作的场景,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在家校合作中有过哪些经历?觉得家校合作对你们的学习和成长有什么帮助?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演示,向学生介绍家校合作的定义和意义,强调家校合作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2. 介绍家校合作的方式和方法,如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家访、家长会等。

步骤三:小组合作探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校合作的主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2.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海报或展示板,用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他们对该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3.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简短的演讲,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

步骤四: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海报或展示板,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提问。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学生们的优秀表现。

3. 鼓励学生将家校合作的理念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六、教学延伸:1.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家校合作计划,并在下一堂课上进行分享和反馈。

2.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家长会和其他相关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的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家校联合教学设计案例

家校联合教学设计案例

家校联合教学设计案例一、引言家校联合教学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紧密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在这个模式下,学校不仅承担教学的责任,还与家庭共同协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个成功的家校联合教学设计案例,以期帮助其他学校和家长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更好的协作。

二、背景该案例发生在ABC小学。

由于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一些困难,学校决定与家长一起合作,制定有效的家校联合教学计划。

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设计方案1. 设立家校联络员学校任命一位老师作为家校联络员,负责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

这位老师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教育经验,能够促进学校和家庭间的合作。

2. 举办定期家长会议学校定期举办家长会议,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育理念。

此外,还向家长提供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以便他们更好地辅导孩子的学习。

3. 制定学习计划学校和家长一起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

这个计划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来制定,以确保教学的个性化和针对性。

同时,学校和家长可以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并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 提供家庭教育资源学校和家长共同合作,提供家庭教育资源给学生。

这可以包括图书馆资源、教育软件和学习网站等。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家庭教育活动,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

5. 推进学习成果评价学校和家长一起建立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体系。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家长能够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学校也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

6. 定期交流学校和家长定期交流,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家长可以向学校反馈孩子在家庭学习中的情况,并寻求学校的帮助和建议。

另外,学校也可以向家长告知学校方面的重要信息和安排。

四、效果评估通过上述设计方案的实施,ABC小学在家校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升,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家长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更加了解,并更有信心支持孩子的学习。

家长学校教案—— 家校合力共育英才

家长学校教案——  家校合力共育英才

家长学校教案——家校合力共育英才一、引言1. 活动目的:(1)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2)促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3)培养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2. 活动对象:家长、教师3. 活动时间:待定4. 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二、家长学校组织结构及职责1. 家长学校组织结构:(1)家长学校理事会:负责家长学校的组织、策划、协调等工作。

(2)家长班级委员会:负责组织本班级的家长活动,协助班主任工作。

(3)家长志愿者团队:负责协助学校开展各类活动,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2. 家长学校职责:(1)家长学校理事会:负责家长学校的整体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问题。

(2)家长班级委员会:负责组织本班级的家长活动,参与班级管理,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3)家长志愿者团队:负责协助学校开展各类活动,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关爱与帮助。

三、家校沟通方式及流程1. 家校沟通方式:(1)定期家长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总结学生在校表现,探讨家庭教育问题。

(2)班级群:实时分享班级动态,交流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3)家访:教师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状况,与家长面对面沟通。

(4)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2. 家校沟通流程:(1)问题发现:家长或教师发现学生问题,及时沟通。

(2)问题分析:家长、教师共同分析问题原因,寻找解决办法。

(3)问题解决:家长、教师共同努力,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4)问题反馈:家长向教师反馈问题解决情况,教师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

四、家长家庭教育指导1. 家长家庭教育理念:(1)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关注身心健康。

(2)培养良好习惯,树立正确价值观。

(3)尊重孩子个性,鼓励自主发展。

2. 家长家庭教育方法:(1)有效沟通:倾听孩子心声,关注情感需求,增进彼此理解。

(2)榜样示范: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3)适度放手:给予孩子独立空间,锻炼自主能力。

关于家校合作的教案

关于家校合作的教案

关于家校合作的教案一、背景介绍家校合作在教育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课堂,与学校形成了紧密的关系,共同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

因此,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1. 增强学生学习动力:通过家校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家长与教师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家校合作通过规范学生的行为,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设定家庭作业: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家庭作业,让家庭作业成为提高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

2. 定期家访:教师要与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解决。

3. 开展家长会议:学校要定期组织家长会议,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学习成绩、品德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共同商讨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

4. 信息沟通平台建设:学校要建设有效的家校沟通平台,如班级微信群、学校网站等,方便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及时沟通与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5. 家长志愿者参与课堂活动: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分享行业经验、进行专题讲座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1. 学生学习成绩评估:教师要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成绩反馈给家长,引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2. 家庭作业评价: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学生具体的评价和建议,同时将批改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

3. 学生学习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个别面谈等方式,向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困惑,及时提供指导和支持。

五、家校合作的意义与方法总结1. 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平台,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合作教育案例
家校合作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学生今天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多多少少和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如以前我班的梁宇松同学,不仅学习没有主动性,上课也没有自觉性,缺乏自我的控制能力,上课时无论在课室还是在机房不是在睡觉就是在玩手机。

经常不按要求穿校服,性格倔强,考勤、值日做得很差。

宿舍里内务基本不理,床铺脏、乱、差。

还偶有顶撞科任教师的情况出现,造成很不良的影响。

一次次的与家长联系成了家常便饭,每次梁宇松的家长态度都是很诚恳的,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希望老师严格对待孩子。

但是每次谈完以后却收效甚微,梁宇松依然是一幅懒洋洋的状态,同时还没有什么自制力。

一次班会课调位,梁宇松同学不肯配合老师,坐在原来的位置一动也不动。

他还叫嚣着,他打死也不搬离原来的位置。

我一看火上心头,气不打一处来,把他请到了办公室,但是再次让我感到可气的是,他可没有一点的不好意思,到了办公室还气哼哼的不停翻白眼,满脸的不服气。

看见他这种态度,不教育是不行了,我让他自己站一会,班里有事我先回班去了。

等我回来时他态度还非常嚣张,嘴里还发出不好听的声音。

我决定请他的父亲过来,每次都是和他的母亲打交道,他母亲在教育他的问题上显得很无力,所以我决定和他的父亲好好交流一下。

梁宇松的父亲接到电话,就立即表示赶来学校。

我记得当天是下着雨,他家离学校有五十多公里。

梁宇松一听到我打电话叫他父亲过来,他嚣张的态度立即有所收敛,没有再讲不好听的话。

看来梁宇松在家还是比较怕自己父亲的,这样工作也好做一些。

梁父到了以后,我首先感谢他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表明我今天请他过来是想和家长一块帮助梁宇松改掉身上不好的习惯,梁父听了以后表示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说知道自己孩子身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我简单叙述了一下今天调位的事情经过,但同时表示并不是因为他对老师态度不好我才请家长过来,而是真的想要和家长好好沟通,让家长多方面了解梁在校的情况,同时我也能更好的开展对梁的教育工作。

梁父听了我的叙述以后对王的行为很生气,说在家时梁也经常发生类似的情况,就是自己犯了错还意识不到,并对家长的教育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从表情上就是一种不服气。

我一听,心想:看来不单对老师,而是养成这样的习惯。

梁父还说他平时是做生意比较忙,只有他妈妈在家管教他们兄弟俩,所以逐渐养成这种习惯与脾气。

从交谈中我还了解到梁父对梁宇松钱财管理很松,基本满足他的物质需求。

我终于明白了,梁为什么身上有好多不好的习惯的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一方面有学校教育的原因,更主要在于他的教庭教育上有一定的问题。

梁父也表示对他教育没有尽心尽责,表示内疚与惭愧。

我当即
表示了理解,同时劝解道:“梁宇松身上还是有很多优点的,这个孩子心地善良,有时也知道老师对他的好,懂得感恩的”我举了一个梁曾经让我很感动的事情,并列举了梁在校时的一些好的表现,表示我对梁并不会放弃,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学生的。

王父听了以后面色有些缓和,表示对老师的感谢。

我觉得有必要给王父提出关于教庭教育上的一些建议: 1、希望回去以后和家人沟通一下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最好家人能达成一致不要袒护和溺爱孩子。

2、在发现问题以后,一定要当时就给梁指出来,不要忽视孩子的缺点。

3、多看梁身上的优点,及时肯定他的进步,让他建立自信。

4、做家长的要多关心儿女,花点时间在他们身上,让他们感受到父母亲对他的关爱之情。

梁父是若有所思,并答应尽力做到,我说把梁叫过来吧,当着他的面再谈一些问题,不要让他以为老师在告他的状,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我把梁请到了办公室,把刚才我和他父亲的谈话简短的叙述了一下,并当着他父亲的面也肯定了他平时一些好的方面,同时刻意对他的父亲说回家一定不能大声呵斥和打他,一定要好好的沟通。

梁的面色也比较缓和了,但是还是不说话。

自我察觉:从这件事看来,我没有直接向家长“告状”,而是以婉转的方式陈述事件经过,令家长与学生都比较容易接受,特别是学生没有这么大的抵触情绪。

这是我认为这次家校合作的成功条件之一。

其次是家长的素质。

这是一个很直接的因素,不可否认,家长素质越高,合作的可能性越大,效果也越好。

同时,家长的特性也影响着家校的合作,所以在面对不同的家长的同时,学校要区别对待,这样才可以使家校合作开展的顺利,才可以实现合作目标。

反思与总结:我知道梁宇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他现在的行为习惯是长期养成的,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当然他自己的努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经过沟通,我了解到学生并不只是针对老师的,他在家就有这样那样的不良行为习惯,这样便于教师摆正自己的心态,理智的看待学生的问题。

我希望通过谈话,不止让我有所收获,希望对于梁父及其本人也有所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