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接种引起的不良反应

合集下载

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诊治和处置培训课件

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诊治和处置培训课件

过敏性 休克
+ + + +
+ + +
过敏性 紫癜
+ + + + + + + +
Arthus 反应
+ +
血管性 水肿
+ +
血清病 +
剥脱性 皮炎
+ +
我国常用疫苗的异常反应(2)
疫 苗 无菌 惊 厥 VAPP 精神 多发性 类中毒 重症多 听力 坏死性 类癫痫 胃肠道
化脓
症状 神经炎 反 应 形红斑 减退 筋膜炎 样反应 反 应
• 多种抗原均可引起本病,如食物、药物、微生 物、虫咬等,免疫接种也是常见的因素之一。
• 疫苗以病毒抗原或其中的化学药品作为半抗原刺 激机体细胞毒抗体而发生反应。
过敏性紫癜
• 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一般在接种某些疫苗1-7天在接 种部位发生紫癜。各系统症状不一,大多以 皮肤表现为首发症状;尚见有其他系统的症 状出现
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 的诊治和处置
谢广中 教授
谢广中教授,医学生物工程高级工程师,流行病学 兼职教授。前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 主任,华东计划免疫(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疫苗流行病学和预防接种反应处理研究 工作。著有《预防接种反应和处理》、《预防接 种不良反应300例》等专著。发表论文数十篇。
急性局限性血管性水肿
• 临床表现 1.急性局限性水肿,除多见于注射部位的 肢体外,也常于皮下组织疏松处,如眼 睑、口唇、肢端等。 2.水肿处皮肤紧张发亮,境界不明显。 3.水肿质软,呈淡红色或较苍白,为不可 凹陷性水肿。
过敏性紫瘢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三)接种方法、部位及剂量
卡介苗接种常用的方法有3种:即皮内法、皮上划痕法和内服法。 (1)皮内法:即皮内注射法。注射部位在左上臂三角肌下端外缘,注射 后应起一皮丘。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所用菌苗每毫升含介苗0.5mg 或0.75mg,用0 .1ml做皮内注射用,严禁注入皮下。此法阳转率高且 稳定。 (2)皮上划痕法:皮上划痕所用卡介苗是乳白色混悬液,每1ml内含菌 量50~75mg。在左上臂三角肌下端外缘,用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后, 滴2~3滴摇匀的菌苗液,用消毒的针划一“井”字,各长1~1 5cm, 间隙0.5cm,以出现红痕为宜,涂匀菌苗,使其渗入皮内,菌苗干后 才可穿衣服。此法操作简单,易于普及和推广,局部反应轻,淋巴结 反应较少。 (3)口服法:只限于出生后2个月以内的婴儿。 以上3种方法,以皮内法和口服法阳转率较高,皮上划痕法阳转率较 低。 目前我们采用的方法是皮内注射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四)接种禁忌症
(1) 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免疫缺陷症、湿疹或皮肤病 患者。 (2) 急性疾病、烧伤患者、疾病恢复期(疾病结束及健康恢复之间)、近 期接种天花疫苗、泌尿道感染患者。(国外资料) (3) 由于使用下列药物或治疗而致免疫应答抑制:烷化剂、抗代谢药、 放射治疗、类固醇。(国外资料) (4) 由于下列疾病导致免疫应答降低:全身恶性肿瘤、HIV感染、γ干 扰素受体缺陷、白血病、淋巴瘤。(国外资料) (5) 由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发热或未知病因的发热不得使用卡介苗。(国 外资料) (6) 免疫力降低的婴儿或儿童。(国外资料) 慎用 (1) 结核菌素反应强阳性的患者慎用。 (2) 哮喘患者。免疫原性物质可引起哮喘发作或过敏反应。
性接触传播:多个性伴侣者,HBV感染危险性增高(Ⅰ)

一类疫苗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一类疫苗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金沙县后山镇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疾病简介】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传播(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传播和性传播。

感染乙肝病毒后可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感染年龄越小,成为慢性携带者可能性越大,部分人可转化为慢性乙肝患者,甚至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疫苗作用】全程接种3剂可有效预防乙肝。

相同剂量的各类含乙肝成分疫苗预
请您认真阅读以上内容,
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

有不明事项请咨询接种医生。

因疫苗特性或受种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疫苗保护率并非100%。

后山镇卫生院
受种者健康状况询问表
以下问题可帮助确定受种者今天是否可以接种本疫苗。

如果对任何问题的回答为“是”,并不表示受种者不应接种本疫苗,而只是表示还需要询问其他问题。

如果对有些问题不清楚,请要求医护人员说明。

(请在方框内打“√”,如选“是”请在备注中注明具体情况。

)。

2024年乙肝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2024年乙肝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2024年乙肝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尊敬的参与者:感谢您参与我们的乙肝疫苗接种研究项目。

在此,我们将为您提供关于乙肝疫苗接种的详细信息,并请您签署知情同意书。

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在充分了解研究目的、方法、风险和利益后,作出决定。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2024年新型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进一步优化我国乙肝疫苗接种方案。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设计。

参与者将被随机分为疫苗接种组和安慰剂组,接受相应疫苗接种或安慰剂注射。

研究期间,我们将对参与者的免疫应答、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密切观察和评估。

疫苗接种方案疫苗接种组将接受3剂乙肝疫苗,分别为0、1、6月龄接种。

安慰剂组将接受相同剂量的安慰剂注射。

研究期限本研究期限为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

风险与利益风险1. 疫苗接种组和安慰剂组均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发热等一般不良反应。

2. 疫苗接种组可能出现局部过敏反应,但发生概率较低。

3. 乙肝疫苗并不能100%保证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但仍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利益1. 参与本研究将有助于优化我国乙肝疫苗接种方案,提高疫苗接种效果。

2. 您将获得免费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服务。

3. 您将有机会为乙肝预防事业作出贡献。

隐私保护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您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将仅用于本研究,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知情同意请您仔细阅读以上内容,并在充分了解研究目的、方法、风险和利益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研究团队咨询。

签名:__________ 日期:2024年______月______日研究团队签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24年______月______日---请您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前,确保已充分了解研究内容,并在自愿、知情的情况下作出决定。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content}。

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技术要求ppt课件

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技术要求ppt课件

开展疫苗接种宣传教育
探索多元化疫苗接种服务模式
加强疫苗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疫苗 接种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
根据不同地区和人群的需求,探索多元化 的疫苗接种服务模式,提高接种服务的可 及性和便利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技术要求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卡介苗乙肝疫苗简介 • 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技术 • 卡介苗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卡介苗乙肝疫苗的推广与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卡介苗乙肝疫苗简介
疫苗的种类和作用
卡介苗
预防结核病
乙肝疫苗
预防乙型肝炎
疫苗的作用机制
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卡介苗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面临着新的 挑战和机遇,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技术更新。
疫苗接种工作的展望
加强疫苗接种管理和技术培训
推进疫苗接种信息化管理
提高接种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疫苗 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建立疫苗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疫苗 接种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管理。
接种后的观察与护理
01
观察接种对象有无发热、 恶心、呕吐等全身反应, 以及局部红肿、硬结等 症状。
02
对于轻微不适,可适当 休息、多喝水;对于严 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03
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避免抓挠和沾水,以免 引起感染。
04
定期复查,了解免疫效 果,如有需要可进行补 种。
03 卡介苗乙肝疫苗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组织宣传活动
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疫苗的认知 度和接受度。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新生儿预防接种告知书

新生儿预防接种告知书

新生儿预防接种告知书第一篇:新生儿预防接种告知书新生儿预防接种告知书各位家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应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以预防乙型肝炎和结核病。

我院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将为您的孩子进行乙肝疫苗及卡介苗的接种,现将有关事宜告知如下:一、接种程序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

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二、接种禁忌症:乙肝疫苗接种禁忌症:1、发热、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

2、对酵母成份过敏者。

卡介苗接种禁忌症:一般无绝对禁忌症,除非新生儿伴有免疫缺陷病,或因恶性疾病而致免疫应答反应抑制,或使用皮质激素者。

相对禁忌症是:1、早产、难产、伴有明显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或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分娩创伤儿。

2、发热>37.5℃。

3、顽固性呕吐及显著消化不良、腹泻。

4、急性传染病、心、肝、肾等慢性疾病,严重皮肤病。

5、神经系统疾病及对预防接种有过敏史者。

三、由于疫苗本身固有的特性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婴儿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您需要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及时处理,避免延误。

1、乙肝疫苗接种后很少有不良反应,个别人可有注射局部疼痛、红肿或中、低度发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2、卡介苗接种后2—3周左右,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肿浸润、小硬节,中间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泡,并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溢出,一般8—12周后结痂。

要保护注射部位干净,避免着水,不要碰破痂皮,让其自然脱落,形成疤痕。

如遇局部淋巴结肿大软化形成脓疱,应及时诊治。

以上内容你已知晓,同意为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接种。

签字:附表1第二篇:预防接种告知书预防接种告知书家长朋友:您好!为了让您的孩子健康的成长,远离传染病的危害,我疾控中心现将新生儿—学龄前儿童应接种疫苗的种类和一些注意事项告知如下:根据国家规定疫苗分为二大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 华北金坦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 华北金坦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英文名称:Diagnostic Kit for Hepatitis B e Antigen(ELISA)【成份】本品系由重组CHO细胞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经纯化加佐剂吸附后制成,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疫苗有轻微乳白色沉淀。

【适应证】本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用法用量】1.一般新生儿、儿童、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10微克/支,按0、1.6月免疫,三角肌肌内注射。

2.高危人群,尤其是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20微克/支,按0、1.6月免疫,三角肌肌内注射。

3.HBsAg和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联合使用HBIG与乙肝疫苗20微克/支。

即在出生后6小时内,肌内注射1支HBIG(100IU/毫升),2-4周后开始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第二、三针间隔与一般新生儿相同。

【不良反应】乙肝疫苗应用已近20年,尚未见到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极个别人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中、低度发热,或注射局部有轻微胀痛等,一般在24小时内即自行消失。

【禁忌】对发热、患有严重急、慢性疾病和有严重过敏史者暂时都不要接种乙肝疫苗。

【注意事项】1.接种乙肝疫苗前安瓿一定要充分摇匀,如发现安瓿有破裂、疫苗变质或有摇不散的团块时,不能使用。

2.每一接种对象必须使用单独的注射器,防止交叉感染。

【药理作用】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细菌产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是将编码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基因插入适当载体,重组到CHO细胞内,表达出HBsAg经纯化和添加佐剂制备出的疫苗。

CHO细胞属哺乳动物细胞类,它是基因工程表达系统中最高等的宿生细胞,其表达产物更接近于天然产品。

【贮藏】于2~8℃避光保存,严防冻结。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生产企业】企业名称: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GSK-乙肝疫苗(安在时成人)

GSK-乙肝疫苗(安在时成人)

名称:乙肝疫苗(安在时成人)介绍:[药品名称]通用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商品名:安在时(EngerixB)英文名:Hepatitis B Vaccine Made by Recombined DNA Techniques in Yeast汉语拼音:Chongzu (Jiaomu)Yixing Ganyan Yimiao[成分和性状]主要成分1剂量(1.0ml)含有吸附的20微克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S蛋白)。

辅料: 氢氧化铝、聚山梨醇脂20、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注射用水。

性状: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装于玻璃小瓶或预充注射器,为注射用悬液。

小瓶和预充注射器由I型中性玻璃制成,符合欧洲药曲规定。

贮存状态下的容特呈现细微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上清液。

振摇后疫苗稍呈混浊。

[接种对象]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

[作用与用途]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进行预防乙型肝炎的主动免疫,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

[规格]20微克/1.0毫升/支[免疫程序和剂量]剂量学剂量20μg剂量疫苗(1.0ml 悬液):用于成人和15岁以上儿童接种。

初免程序为达到最佳免疫效果,需连续进行三次肌肉注射。

推荐有两种初免程序:加速程序,即0、1、2月免疫程序。

该程序可快速诱导保护性抗体的产生。

在12个月时应进行第4剂量加强免疫。

第2针与第3针间隔较长的程序,即0、1、6月免疫程序。

该程序提供保护所需的时间较长,但可诱导较高滴度的抗-HBs抗体。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成人需要更快的产生保护性抗体,例如到高流行区旅行者,在出发前一个月开始接种本品,可以使用0、7、21天3剂肌肉注射程序。

当应用这一程序时,推荐在首剂接种后12个月进行第4剂量加强免疫。

(见血清阳转率的药效学特征)。

加强剂量虽然接受全部初免程序的健康个体是否需要加强剂量尚未明确,但是应该注意到当前一些官方免疫程序推荐接种加强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