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之《单式折线统计图》(例1)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之《单式折线统计图》(例1)课件
对应的点,分别过两点画横轴、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 交点便是所要描的点(并写出该点的数据)。 (4)连点成线: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点。 2.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课本第108页 练习二十六
1. 某小学一至六年级喜欢看科普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读物的学生人数如右表。根据 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人数 20 26 32 47 68 83
课本第105页 做一做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cm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身高/cm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7.4
60 50
5. 0
0
1
陈东0~10岁的身高情况统计图
10
0






年级
(1)四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是多少? 47人。
(2)李阳所在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排第2位,李阳是哪个 年级的? 五年级。
人数 ××小学一至六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人数统计图
100
90 80 70
. 83 6.8
60 50
4.7
40 30 20
20 .
2.6
3. 2
10
0

人数 ××小学一至六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人数统计图
100
90 80 70
. 83 6.8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ppt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ppt课件

甲乙两地月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21
甲乙两地月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为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22
甲乙两地月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3)小明住在甲地,他们一家要在“五一”黄金周 去
乙地旅游,你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 23
4
第9~14届亚运会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
93
96
54 63
28
65
5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如下。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
第9~14届亚运会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
93
96
54 63
28
65
请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变化情况。
6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如下。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 第9~14届亚运会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
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
7
请你在下图中画出韩国获得金牌的折线图。
届数
9 10 11 12 13 14
韩国(枚数) 28 93 54 63 65 96
93
63
96
28
54
65
8
它与单式折线统计 图有什么不同?
9
(1)中国和韩国分别在哪一届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 数量最多?
下面是我国第25至29届奥运会获金牌情况的统计数据。
枚数 届 25
26
27
28
29
国家
中国 16 16 28 32 51
美国
请你们利用网络查阅在25至29届奥运会中美国获金牌情况, 填入上表并制成折线统计图,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五年级下数学-折线统计图-人教版PPT课件(16)(14张)

五年级下数学-折线统计图-人教版PPT课件(16)(14张)

第一单元
0
第一 单元
第二 单元
第三 单元
第四 单元
单元
第一 单元
93 90
第二单元
第二 单元
82
76 第三单元
第三 单元
男生 女生
79 76 第四单元
第四 单元
单元
⑴李欣和刘云第1 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 10天呢?
⑵李欣和刘云跳绳 的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 势?谁的进步幅度大?
⑶你能预测两个人 的比赛成绩吗?
13届 129
14届 150
韩国
28
93
54
63
65
96
某地区10~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表
年 身

10岁

别高(厘米)
男生 140
11岁 145
12岁 150
13岁 157
14岁 163
15岁 167
女生 141
145
152
156
157
158
五(3)班男同学本学期数学单元平均测试成绩统计图 五(3)班男同学本学期数学单元平均测试成绩统计图 五(3)班男女同学本学期数学单元平均测试成绩统计图 单元
⑷你还能发现什么?
沃尔玛2008年7~12月销售空调和取暖器数量情况统计表
月 数

七月份

称量(个)
八月份
九月份
十月份
十一月份 十二月份
空调
65
67
42
20
10
5
取暖器 3
4
8
26
38
56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表
届枚 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材解读(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材解读(课件)

2
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
单元教材纵向对比 单元教材横向对比 单元前测 单元大概念 单元教学思考
1 单元教材纵向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
《数据收集整理》 《条形统计图》 《可能性》
二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数据收集整理》 六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分类与整理》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复式统计表》 《平均数与条形
统计图》
五年级下册 《折线统计图》
教材编排
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编排,在第一学段,学生hu会 对物体、图形、数据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在第二阶段,学生已经经历简单的数据收 集和整理的过程,能用合适的方式描述数据、分析与表达数据中 蕴含的信息,能用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合理表示数据,说明数据 的真实意义。知道平均数可以刻画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初步体 会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1) A市降水量最高的月份与最低的月份相差( (2) B市降水量最高的月份与最低的月份相差( (3) ( )月份A、B两市的降水量最接近; ( )月份A、B两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 );
数据意识、应用意识
【发展性作业】 ★★
1、作业内容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听圆圆的故事,然后做出选择。
2、第一次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输了不服气,后来兔子又找乌龟进行了第二次 赛跑,乌龟要求比赛路线由它来定,是一段陆地和一条河。下面的复式折线统计 图表述的是它们赛跑过程中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你能根据图意讲一讲“新龟兔赛 跑”的故事吗?
统单计元与内概容率领域领分域析— — “ 数 据 的 收 集 整 理 与 表 达 ” 第 三 学 段
课标要求
【教学提示】 1、从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 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主要功能 是表达数据的变化趋势。例如,表达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 程的逐年增长、某学生身高的逐年增长、某地区一个月最 高温度的变化等。体会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知道针对不同问题应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逐步感知统计 学基于合理性的价值判断准则。 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数据绘制统计图。 (P4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 折线统计图 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 折线统计图  课件(共16张PPT)

身高/c 10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2017年9月
2011
(亿)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804
全球人口变化情况
2017年9月
1927
1960 1987 2011 1975 1999
2017年9月
560
550
540 530 520 510 500 490 480 470 460 450 440 430 420 410 400 390
0
560
519 519 499 489 468 454
426 394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参赛队伍/支
折线 统 计 图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统计表
(2006-2014)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参赛队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519 560
伍/支
参赛队伍/支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2006-2014年)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参赛队伍/支
(2006-2014年)
560
550
540 530
520 510 500 490 480 470 460 450 440 430 420 410 400 390
0
560
519 519 499 489 468 454
426
394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年份

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课件

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课件
2012年第11届120人, 2013年第12届129人, 2014年第13届114人, 2015年第14届142人, 2016年第15届248人, 2017年第16届342人, 2018年第17届423人, 2019年第18届522人,
交流辨析
青海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人数统计表
年份 / 年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折线统计图
第一课时 认识折线统计图
情境导入,引图
步数/步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6月17日五位好朋友行走步数的条形统计图
8007
5807
4018
6037
9862
小洁
小芸
曲姐姐
大胜
小清
姓名
小洁11日----17日这个时间段内行走步数的折线统计图。
交流辨析
2012—2019年青海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人数 的数量情况
200
120
129
114
142
100
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522 2019 年份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股票分析图
心电图
气温变化图
请你选择自己调查的数据(前置性作 业),绘制成折线统计图,总结画图步骤。
பைடு நூலகம்
请同学说一说自已所绘制的折线统计
图。你是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对于你针
对(
)的统计图进行分析预测、找
出合理措施。
巩固练习
陈洁打算放假去西安游玩,你们帮助她从西宁到西安是坐 高铁还是?你们知道其他的交通工具从西宁到西安要用多久时 间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 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 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  课件(共17张PPT)
陈东0-1岁长得最快,长了24厘米。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cm
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Hale Waihona Puke 身高/cm 74141 135 130 120 115 101 108 93 85
(1)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1)搜集整理你自己的身高数据,利用方 格纸绘制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单式折线统计图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时间 / 年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参赛队伍 /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支
小结: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 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 况.
股市行情图
心电图
气温变化图
路程行驶图
1.王越家旅行期间行车情况如下图。
(1)王越家旅行共行了( 36)0 千米。 (2)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 6)小时,途中休息了( (3)不算休息,王越家平均每小时行( 72)千米。
)1小时。
2. 第105页“做一做”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 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人教版《折线统计图》(完美版)PPT课件1

人教版《折线统计图》(完美版)PPT课件1
2.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 下面是小兰家 2 月到 6 月用水量统计表,先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再回答问题。
从这个统计图中,不难看出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越来越多。
又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小试牛刀
(选自教材P105 做一做)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 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身高 / cm
(1)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陈东0~1岁长得最快,长了24 cm。
(2)收集、整理你自己的身高数据,利用方格 纸绘制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你发现 了什么。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做。
1.某小学一至六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学生人数如右 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选自教材P108 T1)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请同学们说一说。(答案不唯一)
3.调查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近视的情况,完成右面 的统计表,并在方格纸上绘制折线统计图。 (选自教材P108 T3)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做。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 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 的数量,根据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 顺次连接起来,所得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2.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 又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知识提炼
(1)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1. 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 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数据怎样做?
(1)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1)四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是多少? 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呈现上升趋势。
的数量,根据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折线统计图
24届奥运会获5枚金牌; 25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 26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 27届奥运会获28枚金牌; 28届奥运会获32枚金牌。
统计表 统计图
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统计表
奥运会 届数
金牌
24届 5枚
25届 16枚
26届 16枚
27届 28枚
28届 32枚
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统计图
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统计图
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 据的增减变化规律。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股票分析图
心电图
妈妈记录了陈东0岁到10岁的身高,如下表。
年龄/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厘米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பைடு நூலகம்1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9/1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0
谢谢欣赏!
2019/9/1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