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整理(19新版)
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知识重点

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知识重点一、数与运算1. 数的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0到10的数:学生需要学会认识0到10的数,包括这些数的书写和读法。
例如,“0, 1, 2, 3, 4, 5, 6, 7, 8, 9, 10”。
数的顺序:能够按顺序从0数到10,并且从10数到0。
掌握数的前后关系,例如知道1的前面是0,后面是2。
数的比较:能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例如,知道5比3大,2比8小。
掌握“>”、“<”、“=”的使用。
2. 数的加法和减法10以内的加法:学习10以内的加法,如1+1=2, 2+3=5。
掌握加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进行加法计算。
学习“凑十法”帮助加法计算,例如8+2=10。
10以内的减法:学习10以内的减法,如53=2, 104=6。
掌握减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进行减法计算。
了解“退位减法”,如74=3。
3. 应用题简单的应用题:能够理解并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应用题。
例如,有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解数学的应用。
二、几何与图形1. 认识图形基本图形:学生需要认识并能够辨别基本的平面图形,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这些图形的实例,例如,书本是长方形的,钟表是圆形的。
2. 图形的特征平面图形的特征:理解并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例如,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且四边相等。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图形的特征来辨别和分类图形。
三、时间与日历1. 认识时间时钟:学会认识时钟,能够读出整点和半点时间。
例如,知道当时钟的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时是3点整。
理解一天中的基本时间段,例如早上、中午、下午和晚上。
2. 认识日历日历:了解日历的基本构造,能够认读日期。
例如,知道今天是几号,星期几。
理解一周有七天,并能够说出七天的名称。
四、量的计量1. 认识长度单位长度单位:认识并使用基本的长度单位,例如厘米和米。
能够用这些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语文)上册全册知识要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一、认识数字1. 学习认识0-5的数字及其数量。
2. 学习认识数字的书写和书写顺序。
二、认识点和线1. 学习认识点和线的基本概念。
2. 学习画点和线的基本方法。
三、认识图形1. 学习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
2. 学习识别和画出各种基本图形。
四、认识长度1. 学习认识长度,并使用手指、手掌等进行长度比较。
2. 学习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五、认识重量1. 学习认识重量,并使用手感、比较重量等方式进行重量的比较。
2. 学习使用秤称量物体的重量。
六、认识时间1. 学习认识时间的基本概念,如朝、午、晚等。
2. 学习使用钟面和指针读时间。
七、认识金钱1. 学习认识元、角的基本概念。
2. 学习使用零钱进行简单的购物和计算。
以上是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要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初步认识数字、图形、长度、重量、时间和金钱等基本数学概念,并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方法。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要点一、语音1. 学习认识声母、韵母及声调。
2. 学习正确书写和读音拼音、声调。
二、词语1. 学习认识一些生字词语。
2. 学习通过图画和注音学习一些简单词语。
三、语法1. 学习认识一些简单的语法规则,如主谓一致、时态等。
2. 学习通过简单句子的构成和变换学习一些语法知识。
四、文学1. 学习朗读一些简单的诗歌、儿歌和故事。
2. 学习画图、表演等形式学习背诵一些文学作品。
五、书写1. 学习正确握笔、书写汉字、标点符号等书写基本知识。
2. 学习通过练习提高书写技巧,书写规范。
以上是一年级上册语文的主要知识要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初步掌握拼音、词语、语法、文学和书写等语文基础知识,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总结一年级上册数学和语文的知识要点包括了数字、图形、长度、重量、时间、金钱、声母、韵母、声调、词语、语法、文学、书写等内容。
这些知识内容涵盖了数学和语文这两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并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数字0-9的认识和书写
2. 数字0-9的大小比较
3. 数字0-9的数目意义和数位意义
4. 数字的顺序排列
5. 数字的加法运算(没有进位)
6. 数字的减法运算(没有退位)
7. 数数字,将数字与物体进行对应
8. 掌握基本的数学符号:加号、减号、等于号
9. 通过观察、绘制、数点等方式进行数数活动
10. 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如推理数的大小关系
11. 认识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12. 通过观察和画图研究二维图形的特点与性质
13. 进行简单的空间位置、方位的描述
14. 认识物体的形状特点,如圆的圆心、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等
15. 进行简单的图形模仿和延伸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教材。
【精品】2019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3.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4.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5.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这几个数字,会读、会写,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6.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二、重难点:
1.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5.学会分类的方法;
6.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7.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
1.数一数:
2.比一比:
草莓比香蕉多(1)个。
比长短:
比高矮:
戴眼镜穿蓝色上衣的叔叔要比戴眼镜穿黄色上衣的叔叔高。
3.第几:
4.几和几:
5.比大小:
5>3 3<4
7.减法
8.认识物体和图形
10.6的认识和加减法
11.7的认识和加减法
12.8和9的认识
13.7、8、9的比较
14.9和10的比较
15.连加
16.连减
17.加减混合运算
18.认识钟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上册)

(上册)(人教版)
知识点 梳理
内容
一、位置 二、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五、认识钟表 六、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三、认识图形
四、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单元 位置
位置
分清前后左右上下 设计路线 (从A-B的路线进行表述)
第二单元 1-5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5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认识并会读写1、2、3、4、5, 比较大小:(1)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2)从多少理解大小 2、会排名 3、理解分与合 4、加法 5、减法 6、认识0 7、0的加减
第三单元 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利用立体图形组合新的立方体
第四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法
6-10的认识和加法
1、读写6、7、8、9、10 2、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3、连加 4、连减 5、加减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 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
1、认识时针和分针 2、看图读时间 3、看时间画时针和分针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1-20各数的认识
1、借数进行进位加法 2、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谢谢您的欣赏
Hale Waihona Puke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数的认识在数数活动中,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数数的方法,同时也能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此外,通过数数活动还可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比多少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学生可以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第二单元:空间方位感在认识上下和前后方位时,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在认识左右方位时,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生可以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并且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有关简单的问题。
第三单元:数的加减在1-5的认识中,学生可以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研究的乐趣。
比多少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可以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同时,这也有助于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几和第几的认识中,学生可以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概念,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这有助于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在分与合的认识中,学生可以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加法的认识中,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同时,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培养仔细计算的良好惯。
在1~5的加法中,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且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重点归纳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重点归纳
1. 数的认识与数的比较
- 数的读法与写法:研究基础的数字读写规则。
- 多少:认识1至10的数值及其数量。
- 大小比较:研究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来比较数的大小关系。
- 数的排列顺序:练根据大小顺序进行数的排列。
2. 数的加法
- 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在一起,得到一个新的数。
- 加法的运算法则:研究简单的加法规则与方法。
- 加法口诀:掌握基本的加法口诀,便于快速计算。
3. 数的减法
- 减法的概念:认识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
个新的数。
- 减法的运算法则:研究简单的减法规则与方法。
- 减法口诀:掌握基本的减法口诀,便于快速计算。
4. 实物的形状与方向
- 形状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方、三角形等。
- 方向的认识:研究基本的方向概念,如上、下、左、右等。
5. 计量的认识
- 重量:了解轻重的概念,研究使用公斤和克进行重量的比较。
- 长度:认识常见物体的长度单位,如米和厘米。
- 全部与不完全:区分整体与部分的概念。
6. 时间的认识
- 昨天、今天、明天:研究基本的时间概念,与过去、现在、
未来的关系。
- 季节的变化: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7.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 信息整理:研究根据给定的条件整理和分类数据。
- 数据统计:了解简单的数据统计方法,如频数、图表等。
以上是《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内容归纳,希望对学习数学有帮助。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第一单元数一数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1、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4、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
5、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必背知识点
加法
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数位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 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20 里面有2 个十,也可以说20 里面有20 个一。
3、10 里面有1 个十,也可以说10 里面有10 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比大小多少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
认时间
1、时针短,分针长。
1 时=60 分60 分=1 时1 刻=15分
2、分针指着12 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
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
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
拆大数,凑小数。
认识人民币
1 元=10 角1 角=10 分1 元=100 分
头在上,脚在下,胸在前,背在后,左手按,右手写,上下楼梯靠右走,位置认清不能错!
加减列竖式
数位对齐,先个(位)后十(位)。
写上加减,再算数值。
其他
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
2、尺子上的起点用0 来表示。
3、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1,再用这个数减1,得到的结果就是它的相邻数。
-
4、求数字前面的那个数减1,求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加1。
5、任何数加0 都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 都得这个数。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了几,和也增加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了几,和也减少几。
6、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差是0。
7、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