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方(大愿法师)
二十四节气修炼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修炼法篇一:二十四节气坐功去病法依季节练功养生:二十四节气坐功去病法,据说为宋代养生家陈搏所传。
其行功图出现于明代。
明代罗洪先编《万寿仙书》三卷,其中卷二载有“四时坐功却病图”,每图附有文字说明,但因年代久远,图文班驳不清。
清代郑官应编撰的《中外卫生要旨》卷四所载者,比较清晰精美。
因此,选用该书光绪癸已(一八九三年)刊本。
陈搏(?~九八九)字图南,号扶摇子,唐末宋初气功学家。
曾隐居武当山、华山、创有五龙盘体睡功等。
罗洪先(一五○四~一五六四)字远夫,曾任翰林院修撰,对气功颇有研究。
撰有《万寿仙书》,或谓《仙传四十九方》传世。
现用明胡文焕《寿养丛书》,所收、明铁峰居士《保生心鉴》之绘图,参考清郑官应说明文字而成。
郑官应(一八四二年~一九二一年),字正翔,清末著名思想家。
广东香山(今中山)人。
少年多病,长而游历四方,提倡“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年)染病,于是开始研究养生之学,认为中医“慎起居,节饮食,寡欲清心,存神养气”,与西医光、热、空气、水、饮食、运动等均为养生要素,于是“辑中外先哲及师友所记养生要语二册,日用五谷蔬果禽兽鳞介宜忌者一同,外功按摩导引一册,汇成四册,名为《中外卫生要旨》”。
该书卷四载有陈希夷睡功图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坐功时间之规定,根据我们的现实人现实情况,可以灵活掌握。
例如可以不坚持在零时前后进行。
晨起或晚睡前均可。
立春正月节坐功图主治:风气积滞,颈项疼痛、耳后痛、肩臂痛、背痛、肘痛等。
功法:每天二十三~三时之间,盘坐。
两手相叠按左大腿上。
上体连头向右转。
目视右后上方。
呈耸引势,略停几秒钟,再缓缓转向左方,动作如右。
左右各十五次。
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三十六次,漱津(即舌舐上颚,并两颊、上下齿唇间,此时唾液则增加分泌,养生家称为津液)几次,待津液满口分三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
如此漱津三次,呼一吸为一息,如此三十六息而止。
24节气养生法

24节气养生法二十四节气养生是根据不同节气阐释养生观点,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等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24节气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24节气养生法:立春养生法胆气足则百病无,多敲胆经最舒服。
名春实寒多暖足,药汤泡脚最舒服。
川芎丹参和香附,檀香熬水加冰片,冠心病者最舒服。
活磁石和酸枣仁,柏仁当归夜交藤,失眠安神最舒服。
钩藤冰片用布包,浸入水中早晚泡,高血压者最舒服24节气养生法:雨水一年降雨始惊雷,倒春寒流易伤肺。
锻炼肺经正当时,多喝枸芪菊花水24节气养生法:惊蛰惊蛰时节清大肠,便秘腹泻及早防。
食指连着大肠经,经常揉揉保通畅。
柏仁桃仁白芝麻,打粉与米煮成粥。
将熟之时放蜂蜜,润肠通便何须愁。
24节气养生法:春分告别风季入暖季,乍暖还寒少阳气。
春困易发无精神,带个香囊解问题。
冰片樟脑和桂皮,高良姜磨粉装瓶里。
一次五克放入囊,十天半月即到期。
川芎苍术和白芷,丁香磨粉同上理24节气养生法:清明清明肝火旺,咳嗽易伤嗓。
山药止咳饮,好喝又滋阴。
山药熬出水,加酸石榴汁。
再加甘蔗汁,重新煮至沸。
百合大米粥,润肺止咳嗽24节气养生法:谷雨巧借阳气养脾胃,脾胃养好自减肥。
十二药叉大将养生粥,五米莲子芡实加五豆。
熟地当归炒白术党参,炙甘草同煎汤五福饮。
24节气养生法:立夏健脾护心最当要,切记子午觉睡好。
四君子汤米粥熬,养脾养胃作食疗。
菊花麦冬煮至沸,冷后加蜜喝健脑。
24节气养生法:小满健脾祛湿最当令,痰热淤积易结瘤。
喝碗山药冬瓜汤,再吃薏仁百合粥。
24节气养生法:芒种借力“天火”旺心脏,千古名方四物汤。
莫吃冷食伤元气,驱蚊睡前服VB1。
24节气养生法:夏至阳极阴生日最长,潜阳归根宜养阳。
闭关养气体莫劳,不吃西药为最好。
八味做成四逆汤,四味夏至养生茶。
24节气养生法:小暑小肠经随心经旺,不妨练练铁砂掌。
双手互砍小鱼际,一生无病上肩膀。
腋窝中间极泉穴,多揉胜似吃良药。
未时能做是最好,改善听力抗衰老。
龙眼黑豆和大枣,熬汤养心作食疗。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第一步气——风(大寒,立春,雨水,惊蛰),第二步气——热(春分,清明,谷雨,立夏),第三步气——火(小满,芒种,夏至,小暑),第四步气——湿(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第五步气——燥(秋分,寒露,霜降,立冬),第六步气——寒(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一立春助阳生发(2月3-5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宜:多梳头,清热解毒,补阳气;忌:吹风,刺激性食物阳气郁积易上火,立春养阳助生发。
补阳气的葱,蒜,芽菜(豆芽,香椿,姜芽),韭菜(补肝阳)等生发性食物。
立春吃芽菜少放醋或不放醋,少放肉或不放肉。
果汁等酸味具有抑制收敛作用的少吃。
芽菜中可放一些姜丝中和其寒性,宜凉拌,煮汤为佳。
猪血是养血的,韭菜炒鸡蛋是补肝肾,益气血的美食。
韭菜炒猪肝,气血不足,健忘失眠的人宜多吃。
阴虚有热,患疮疡的人最好不要吃。
还可以多吃芥菜,鸡肝,鸭血,红枣等温性食物。
青色主肝,可以多吃菠菜,芹菜。
酸味入肝,会导致肝功能偏亢,损伤脾胃。
不吃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适量运动有好处。
头痛发热伤于风,按摩食疗得健康。
在六淫病邪中,风是致病的首要因素。
防风食物——天麻,可制作天麻(20克)炖鱼头。
梳头也将风邪拒之门外。
风池穴,风府穴。
春来痔不来,春去痔无踪。
痔疮是肠胃内热蓄积而成。
多吃时令菜。
菠菜泡红酒,田螺水汁,提肛运动三法可治痔疮。
立春水痘发病高,清热解毒是关键。
“百草回芽,百病发作”。
可选用金银花甘蔗汁。
甘蔗,入肺经,胃经,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能。
解毒祛湿方:新鲜马齿苋30克捣烂成汁,荸荠粉20克,加入适量冰糖,倒入开水搅拌均匀。
荸荠,性寒味甘,入脾,胃经,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生津止渴,利尿化湿的功效。
多吃稀粥,米汤,面条,白菜,芹菜,菠菜,胡萝卜汁,绿豆海带汤,新鲜水果。
是月食地黄粥以补虚。
正月肾气受病,肺脏气微。
宜减咸酸增辛味,助肾补肺,安养胃气。
勿冒冰冻,勿极温暖。
早起夜卧,以缓形神。
勿食生葱,损人津血。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1】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立春虾仁韭菜(温补肝肾,助阳固精,健脾益胃)、蘑菇炒山药(补肾益精,健脾益气,滋肺养胃);雨水猪肝菠菜粥(促消化,补血健脾,养肝明目)、红枣煨肘子(补脾益胃,滋阴养血,适用于脾胃虚弱,阴虚血虚之症)、清炖鲫鱼(健脾益胃,利湿消肿,适用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等);惊蛰清炒苋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脾胃虚寒者忌食)、党参黄芪粥(益气固表,增强体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感冒者)、葱豉豆腐汤(豆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健脾利尿);春分菠菜豆腐汤(肠胃虚寒,腹泻者忌食)、玫瑰花烤羊心(藏红花3克,鲜玫瑰花50克或干玫瑰花15克,羊心串串蘸上玫瑰、藏红花汁,在烤箱中烤熟。
理气解郁,活血化瘀)、大蒜烧茄子(凉血止血,消肿止痛,适用于便血、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清明枸杞苗汆鸡片(滋肝补肾,益精明目)杏仁核桃汤(将姜片、杏仁、核桃煮开后拌入蜂蜜,小火10分钟,补肾润肺,止咳定喘)、蘑菇炖豆腐(健脾开胃,补气益血,理气止呃,清热化痰,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黄稠,肿瘤病人食欲减退,营养不良等);谷雨田七佛手炖墨鱼(疏风散邪,活血通络,行气止痛,适用于肋间神经痛)、参蒸膳段(鳝鱼、党参,熟火腿,清鸡汤。
温中益气,活血通络,强健筋骨。
适用于风寒湿痹引发的腰酸腿疼。
)立夏芹菜粥(清热除烦,降压降火);酸枣粥(主治虚劳心烦,不得睡卧,有实邪慎服)、桂圆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眠,月经不调)。
小满薏苡红豆丸(两种豆磨成面,加入蜂蜜、水做成丸状,蒸熟,健脾益胃,祛湿)。
马齿笕粥(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杀虫利尿)。
山药薏苡煲泥鳅(补脾胃,祛湿热,止痒,对脾胃湿热型荨麻疹疗效尤佳)。
芒种甘草绿豆粥(芳香开胃,健脾化湿,消热利湿)。
西红柿炒鸡蛋(生津解渴,养心安神)。
香菇冬瓜球(补益肠胃,生津除烦);夏至八宝鸭(健脾开胃,补虚养身)。
凉拌苦瓜(清热祛暑,养血益气,补肾健脾)。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立春:泡脚养生⑴冠心病:川芎30g,香附15g,丹参50g,檀香10g,煎好泡的时候放5g冰片溶到药液里趁热气先熏一下,然后再泡脚20-30分钟,早晚泡两次。
⑴心肾不交的失眠:活磁石50g,酸枣仁、柏子仁各30g,当归20g,夜交藤15g,煎水以后睡前半小时泡。
⑴高血压:用钩藤20g,切碎以后放少量的冰片,用布包好扎紧,放在盆子里用开水泡一下,早晚各一次。
(中间可兑热水保持水温,水凉了不要泡。
)雨水:锻炼肺经方法:枸杞子,黄芪,菊花适量,泡水喝。
惊蛰:清大肠方法:柏子仁10g,核桃仁25g,白芝麻25g,打粉,大米适量,煮粥,吃时加蜂蜜。
春分:防春困方法:香囊。
川芎10g,白芷10g,苍术20g,丁香50g,磨粉,取5g装香囊带身上,半月一换。
清明:柔肝养肝方法:百合60g,大米200g或250g,煮粥。
谷雨:养胃健脾方法:大米1000g,小米400g,紫米100g,玉米100g,薏米100g,扁豆100g,红豆100g,黄豆100g,绿豆100g,黑豆100g,莲子100g,芡实100g,煮粥。
健脾护心方法:菊花30g,麦冬15g,加水煮沸,弃渣留汁,喝时加蜂蜜。
小满:祛湿方法:⑴山药冬瓜汤。
⑴薏仁百合粥。
薏仁50g,百合20g,再放一点米,100g或者200g都可以,煮粥吃。
芒种:旺心脏方法:四物汤。
当归10g,川芎8g,白芍12g,熟地12g,水煎服,一日三次,早、中、晚空腹时喝。
夏至:滋阴养肾方法:夏至养生茶。
五味子5g,西洋参5g,龙眼肉5g,冰糖20g,炖服,多放点水,当茶喝。
小暑:清淡方法:大枣50g,龙眼肉15g,黑豆50g,煮汤喝。
大暑:祛寒方法:早一汤。
生姜切细,用开水泡,兑蜂蜜喝。
晚一丸。
金匮肾气丸,每晚临睡前一小时吃一粒。
立秋:清热解毒方法:鱼腥草、白梨、冰糖适量,炖汤喝。
排毒祛湿方法:黄金粥。
小米、南瓜、玉米、大枣适量,煮粥。
白露:养肾方法:益肾元气茶。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对于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非常有帮助,这是一项非常不错的养生方法,很多人都通过了,这种方法来达到了,增强身体素质的效果,而且非常显著,很多人现在都不会,轻而易举的出现感冒等小疾病,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有哪些呢?注意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应该是最重要了,当然还需要有个好的生活心态,对自己对他人宽容大度。
而且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这些都有助于养生。
夏日养生最佳调味品——食醋天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有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
醋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短时间内即可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等。
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
夏天人易疲劳、困倦不适等,多吃点醋,很快会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精力。
醋虽然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是有些药物怕吃“醋”,在服用这些药物时,最好不要吃醋。
最佳蔬菜——苦味菜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胸闷、头昏、食欲不振、身体消瘦。
此时,吃点苦味菜大有裨益。
因为苦味食物含丰富的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功能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
苦瓜、苦菜、芹菜、百合、莲子等可供选择。
最佳汤肴——西红柿汤夏令多喝西红柿汤既可获得营养,又能补足水分。
烧好后待冷却后再喝的西红柿汤含有番茄红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护心脏的功效,最适合男子。
最佳肉食——鸭肉夏季虽宜吃清淡食物,但照样能进补。
鸭肉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疾疗病。
其奥妙在于鸭属水禽,性寒凉,特别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
大家都可以根据,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来进行养生,对于我们自身产生的效果是非常多的,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养生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增强,我们抵御病毒的能力。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大愿法师)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1、小寒。
补肾御寒--核桃仁饼:碎核桃仁50克,面料250 克,白糖适量,混合,加水,搅匀,烙薄饼吃。
2、大寒强肝壮胆--黄花合欢汤:黄花菜25克,合欢花10克,加水煮半小时,睡前一小时加蜂蜜喝。
补血的食方(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
一副就能帮助延缓衰老。
少喝冰冻的饮料,否则会伤元气。
健脾养气的食疗方(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熬水,弃渣留汁,加米煮粥。
3、立春壮胆:多敲胆经和泡脚如果是冠心病,就用川芎30克香附15克丹参50克檀香10克煎好水后放5 克冰片,趁热气先熏再泡脚20至30分钟,早晚泡两次,对于冠心病有很好的帮助。
对于心肾不交的泡脚方法是:活磁实50酸枣仁和柏子仁各30克当归20克夜交藤15克煎水睡前泡脚。
高血压泡脚方:用钩藤20克切碎加少量的冰片,用布包好,扎紧,放在盆子里面用开水泡一下,早上起来和晚上睡以前都泡20分钟。
乙肝泡脚方:(此方也适合大众用)柴胡龙胆草元胡佛手路路通丹参鸡骨草珍珠草各10克煎水泡脚。
4、雨水锻炼肺经:枸杞子、黄芪、菊花适量,泡水喝。
5、惊蛰清大肠:柏子仁10克,白芝麻25克,打粉,大米适量,煮粥,吃时加蜂蜜。
6、春分3 月20日防春困香囊:川芎10克,白芷10克,苍术20克,丁香50克,磨粉,取5 克装香囊,带身上,半月一换。
7、清明柔肝养肝:百合60克,大米200 克或250克,者粥。
8、谷雨养胃健脾:大米1000克,小米400 克,紫米100 克,玉米100 克,薏米100 克,扁豆100 克,红豆100 克,黄豆100 克,绿豆100 克,黑豆100 克,莲子100 克,芡实100 克,煮粥。
9、立夏健脾护心:菊花30克,麦冬15克,加水煮沸,弃渣留汁,喝时加蜂蜜。
10、小满- 祛湿:山药冬瓜汤。
大愿法师药师法门24节气养生方

大愿法师药师法门24节气养生方春夏秋冬应学会如何应用节气来调整身体1.小寒1 月6 日(农历十二月十三)- 补肾御寒核桃仁饼:碎核桃仁50克,面料250 克,白糖适量,混合,加水,搅匀,烙薄饼吃。
2.大寒1 月21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八)- 强肝壮胆黄花合欢汤:黄花菜25克,合欢花10克,加水煮半小时,睡前一小时加蜂蜜喝。
3.立春2 月4 日(农历正月十三)- 壮胆:多敲胆经和泡脚如果是冠心病,就用川芎30克香附15克丹参50克檀香10克煎好水后放5 克冰片,趁热气先熏再泡脚20至30分钟,早晚泡两次,对于冠心病有很好的帮助。
对于心肾不交的泡脚方法是:活磁实50酸枣仁和柏子仁各30克当归20克夜交藤15克煎水睡前泡脚。
高血压泡脚方:用钩藤20克切碎加少量的冰片,用布包好,扎紧,放在盆子里面用开水泡一下,早上起来和晚上睡以前都泡20分钟。
乙肝泡脚方:(此方也适合大众用)柴胡龙胆草元胡佛手路路通丹参鸡骨草珍珠草各10克煎水泡脚。
4.雨水2 月19日(农历正月二十八)- 锻炼肺经:枸杞子、黄芪、菊花适量,泡水喝。
5.惊蛰3 月5 日(农历二月十三)- 清大肠:柏子仁10克,白芝麻25克,打粉,大米适量,煮粥,吃时加蜂蜜。
6.春分3 月20日(农历二月二十八)- 防春困香囊:川芎10克,白芷10克,苍术20克,丁香50克,磨粉,取5 克装香囊,带身上,半月一换。
7.清明4 月4 日(农历三月十四)- 柔肝养肝:百合60克,大米200 克或250克,者粥。
8.谷雨4 月20日(农历三月三十)- 养胃健脾:大米1000克,小米400 克,紫米100 克,玉米100 克,薏米100 克,扁豆100 克,红豆100 克,黄豆100 克,绿豆100 克,黑豆100 克,莲子100 克,芡实100 克,煮粥。
9.立夏5 月5 日(农历四月十五日)- 健脾护心:菊花30克,麦冬15克,加水煮沸,弃渣留汁,喝时加蜂蜜。
10.小满5 月20日(农历四月三十)- 祛湿:山药冬瓜汤11.芒种6 月5 日(农历闰四月十六)- 旺心脏:四物汤:当归(10克)川芎(8 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1、小寒。
补肾御寒--核桃仁饼:碎核桃仁50克,面料250 克,白糖适量,混合,加水,搅匀,烙薄饼吃。
2、大寒
强肝壮胆--黄花合欢汤:黄花菜25克,合欢花10克,加水煮半小时,睡前一小时加蜂蜜喝。
补血的食方(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
一副就能帮助延缓衰老。
少喝冰冻的饮料,否则会伤元气。
健脾养气的食疗方(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熬水,弃渣留汁,加米煮粥。
3、立春
壮胆:多敲胆经和泡脚如果是冠心病,就用川芎30克香附15克丹参50克檀香10克煎好水后放5 克冰片,趁热气先熏再泡脚20至30分钟,早晚泡两次,对于冠心病有很好的帮助。
对于心肾不交的泡脚方法是:活磁实50酸枣仁和柏子仁各30克当归20克夜交藤15克煎水睡前泡脚。
高血压泡脚方:用钩藤20克切碎加少量的冰片,用布包好,扎紧,放在盆子里面用开水泡一下,早上起来和晚上睡以前都泡20分钟。
乙肝泡脚方:(此方也适合大众用)柴胡龙胆草元胡佛手路路通丹参鸡骨草珍珠草各10克煎水泡脚。
4、雨水
锻炼肺经:枸杞子、黄芪、菊花适量,泡水喝。
5、惊蛰
清大肠:柏子仁10克,白芝麻25克,打粉,大米适量,煮粥,吃时加蜂蜜。
6、春分3 月20日
防春困香囊:川芎10克,白芷10克,苍术20克,丁香50克,磨粉,取5 克装香囊,带身上,半月一换。
7、清明
柔肝养肝:百合60克,大米200 克或250克,者粥。
8、谷雨
养胃健脾:大米1000克,小米400 克,紫米100 克,玉米100 克,薏米100 克,扁豆100 克,红豆100 克,黄豆100 克,
绿豆100 克,黑豆100 克,莲子100 克,芡实100 克,煮粥。
9、立夏
健脾护心:菊花30克,麦冬15克,加水煮沸,弃渣留汁,喝时加蜂蜜。
10、小满
- 祛湿:山药冬瓜汤。
11、芒种
旺心脏(四物汤):当归(10克)川芎(8 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
12、夏至
滋阴养肾(夏至养生茶):五味子5 克,西洋参5 克,龙眼肉5 克,冰糖20克,炖服,多放点水,当茶喝。
13、小暑
清淡:大枣50克,龙眼肉15克,黑豆50克,煮汤喝。
14、大暑
祛寒(早一汤):生姜切细,用开水泡,兑蜂蜜喝。
晚一丸:金匮肾气丸,每晚临睡前一小时吃一粒。
15、立秋
清热排湿:鱼腥草、白梨、冰糖适量,炖汤喝。
16、处暑
排毒祛湿(黄金粥):小米、玉米、南瓜、大枣适量,煮粥。
17、白露
养肾:养肾元气茶:制何首乌5克,生地5克,黄芪3克,菊花3克,大枣3粒,冰糖适量。
18、秋分
养肺:黄芪适量煮水,弃渣留汁,加薏苡仁、扁豆、绿豆、莲子、大枣适量来煮,将熟时加枸杞子适量。
19、寒露
润燥清咽喉:桔梗清咽茶:桔梗5克,百合5克,菊花3克,炙甘草3克,胖大海1粒,冰糖适量,开水反复冲。
20、霜降
平补:茯苓10克,大枣3粒,当归3克,枸杞子10克,煎水喝。
21、立冬
清补.制何首粥:制何首乌25克熬水,弃渣留汁,加红枣5粒,粳米适量,煮粥,熟时加红糖适量。
22、小雪
清肠.苹果胡萝卜粥:苹果150克,包菜150克,胡萝卜100克,榨汁,先煮粥适量,将熟,放汁,吃时加蜂蜜。
23、大雪
-进补:如果湿热重的要先清湿热。
八珍汤:当归、川芎、熟地、白芍、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各15克,喝十五天。
24、冬至
养阳气:制附片10克先煎一小时,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