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人与自然
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人与自然(完整资料).doc

第 周第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植物的秘密
了不起的组合
内容
动手操作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生长的过程要经历播种、发芽、生长(长叶、长茎、)开花、结果、五个环节。
2.在观察种植的生长的视频过程中,知道植物生长的过程要经历播种、发芽、生长(长叶、长茎、)开花、结果、五个环节。从而激发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保护土地资源,在生活中能养成爱护土地资源的习惯。
重点
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土地资源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难点
从自我做起保护土地资源,在生活中能养成爱护土地资源的习惯。
关键
认真倾听
教学准备
课件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一、激趣导入
1
二、新授32
自读自学“致同学们”,了解本学期《人与自然》教材内容
3、 怎样使宣传牌的支撑脚与水面结合得更自然?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1、 用给定的颜色给其他的花朵和叶子着上颜色。
(1)拾色器在画图中的运用很广泛,你能用给其他的花朵和叶子着上颜色吗?
(2)打开“我的文档”下的牵牛花图并着色,同桌可以互相帮助。
(3)作品反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激励。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一、激趣导入
1
二、新授32
情景展示,导入课程
贴图大比拼
看视频(植物生长的全过程)
准备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图片,分组让学生排序。
(1)师:刚刚我们认识这些植物的种子、叶子、花、果实,还观看了他们生长的视频,那你知道这些植物都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生长的吗?我们一起把它们排排序。
辽宁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辽宁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作者:孙冬梅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8期摘要:其实关于辽宁省地方课程设置情况,可以说从辽宁省第八次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辽宁省在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情况都取得了实际成效,特别是像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
包括我们时代要求的教材体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方式得到不断的推广,特别是我们辽宁省在地方课程的建设方面,可以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002年的时候,辽宁省就明确的出台了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规定了辽宁省地方课程的内容和区域特色。
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包括国家的新要求我们地方课程内容承载了更多的功能,所以说又增加了许多内容,这些新内容可以说使我们地方课程的种类越来越多课时量也越来越多。
关键词:地方课程; 点滴体会; 人与自然《人与自然》是在2017年审定通过的为落实国家和省里对中小学开展生态文明、环境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等要求而设置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人与自然》这个这套教材的编写人员组成,主要有从事环境教育与科技教育专业人士,环保厅科学方面的专业人员,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专业教师,科学课技术科的教师,中小学一线教师。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两大部分,环境保护,科技创新。
这两年来,在基层学校进行了试教和试教,学生反馈和教师反馈对这个内容表现了很高的兴致。
大部分老师都能上,上起来呢,学生和老师都能喜欢,这是源于这本书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
当前全国各地区及辽宁省内地方课程在实施中的教育研究普倍受忽视,调查发现,地方课程的授课方式还多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授模式。
但是大部分学生更加喜欢实践与活动一类的知行合一课程,喜欢参与、着手体验式教学模式,通常对研究性教育兴趣偏深。
多数地区为了强化推进地方课程实施,在学习测试中会加入一定程度、一定比例地与地方课程相关内容。
孩子们对地方课程学习中体现的课业评比方式有独特的思想,建议考题是更加开放的、发散的;提出了建议,让竞赛、辩答等发散性考核方法。
辽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第一课保护自然资源

《保护自然资源》教案
班级:7.1-8.2时间:9月20第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了解自然资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十分资源的类型
难点:
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修改备注
英国物理学家凯尔文担忧的指出:500年后,地球上的所有氧气都将消耗殆尽,人类灭亡。他担心的事会发生么?
植物是自然存在的、有价值的自然物,属于自然资源。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自然资源。阅读教材,试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资源的概念
2、自然资源的类型。
3、不同资源对人的价值
4、如何保护自然资源
组织学生对这几个问
题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
青山工程踢出的“八大工程”,你知道是什么么?
布置课后作业,查找滴灌技术相关资料。
学生思考、回答
有植物光合,氧气不会枯竭。
学生读书思考
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分享
板
书
设
计
《保护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概念
2、自然资源类型
3、自然资源保护
二年级下册《人与自然》电子教案中国结里中国心

中国结里中国心
设计者
于浩
教学目标
1.对中国结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能够运用材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知识,对编制的结进行装饰与美化。
3.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确中国结的特点和编织方法。
教学用具
多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
探究
出示双钱结、万字结、吉祥结、盘长结等中国结。同学们,这是什么?(中国结)。漂亮吗?(漂亮)。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3.看结欣赏
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要学生注意首先心境要轻松平和,耐心细致。刚开始先用大头针将线固定在泡沫板上,可用普通发夹来"引线",按着图解的步骤依样走线即可。
中国结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吉祥饰物,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历史文化遗产,已走向世界。
了解不同中国结的美好寓意。
板
书
设
计
中国结里中国心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教
学
反
思
(2)吉祥结的编织。教师出示吉祥结的编结步骤图,先编好线路,然后按照步骤图走线,强调注意用大头针固定丝绳以免滑走。走线完毕,到了抽结形最关键的一步,教师再次强调结形一定要先爪耳翼,逐段一点一点的抽,还要注意线路有无扭转。另外结形不可抽得太紧,否则失去美感。然后修饰结形,在中心空隙处缝上与丝绳颜色相配的珠子,线头打个简单的结完毕。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自己亲自动手编织一个呢?(有)。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中国结里中国心》。板书课题。
1.教师介绍:中国结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分析、探讨中国结的形、意与结各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中国结这一独特而又古老的结艺。
(完整版)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人与自然

课时教学笔记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 年月日课题土地哺育你我他内容认真思考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土地资源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2、激发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情感,理解土地对人们的重要性。
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爱护土地资源。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保护土地资源,在生活中能养成爱护土地资源的习惯。
重点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土地资源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难点从自我做起保护土地资源,在生活中能养成爱护土地资源的习惯。
关键认真倾听教学准备课件环节时间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复案一、激趣导入1二、新授32自读自学“致同学们”,了解本学期《人与自然》教材内容地球知多少?师生问答关于地球相关的知识观察书中地球的卡通图片,掌握土地的四种使用途径“假如我是……”活动师:《人与自然》这本书讲的是什么?生:回答。
预设答案:人和地球的关系,要保护环境,做人要细心观察,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
师:地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关于地球的小知识,你了解多少呢?师:观察书中地球的卡通图片,找一找人类是如何使用土地的。
生:拖拉机耕地种庄稼(耕地),种了很多数目(林地),盖房子住(建筑用地),养殖动物(牧场)。
师: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使我们人类的母亲。
师:假设你是一棵树、一穗麦子,一头牛,一座学校,请同学们想一想,你需要什么样的土地呢?生:想象并回答。
三、课堂小结2“我们现在的土地”通过图片感受被破坏的土地现状角色体验:我想扮演……保护土地绘画大赛预设:如果我是小麦,我想要松软的土壤,土壤里有水分,还要能见到阳光,我才能健康的结出粮食给人类吃。
师:展示书中“可利用土地”的饼形图,提问:为什么有一半的土地不能使用呢?生:冻土、破坏、污染、农药等。
师提问学生的感受体会。
生:土地干裂了,不能再生长植物了,大树也不能生长了,动物也没有草可以吃了,这样我们人类就没有粮食吃了。
二年级地方课程人与自然06小小不倒翁.doc

北京师范大学大连普兰店区附属学校学科地方课程课题:小小不倒翁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二年级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活知识动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与技能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目与方法标情感、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科学、在实践中学会生活、在自主中学会合作。
态度与价值观信息整合PPT通过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认重点识到解暗箱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自主探难点究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程序课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并提出比激发学生学习兴导入赛要求:很高兴今天趣,引出课程内能和咱班的同学一起容研究问题。
我听说呀咱班的同学特聪明,今天我就看看你们表现如何。
表现最好的老师还有奖励呢!首先,我和大家来一次放矿泉水瓶比赛。
比赛前,老师还有几个要求呢:(师手拿瓶子) 1.请把瓶口朝下,我喊开始,我们就把瓶子同时放到桌子上, 2.认真观察思考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1)预备开始——放师:同学们可以再轮者试一试。
(可以让学生多做几次)(2)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发现(小组代表:我们发现空瓶子一放就倒了,有水的没倒;那个小组发现了问题小组代表:;(至少 3—— 4 个小组发言。
)师:为什么一个放不稳或者一放就倒,一个却放的比较稳谁知道其中的原因生:比较稳的那个是因为里面放了水,下面重上面轻,这样就不容易倒;师:谁还想说(至少 4—— 6 名发言。
)(3)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你们看,老师这里也是这样:装水的瓶子没有倒,而没装水的放不稳倒了。
这就是因为瓶子里有水,瓶口朝下时,水流到瓶口处,使瓶子上轻下重,这样放起来就比较稳当。
( 4)师述: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呢:(生看着老师)虽然装水的瓶子放稳了,可是被我轻轻一推还是倒了(师推倒瓶子)。
那你们能不能给老师找一个怎么推也推不倒的东西呢”学生会回答:“能”师:“是什么啊”“不倒翁。
二年级 地方课程 人与自然 04纸张不浪费

师:看完了造纸的过程孩子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吗?生汇报。
有些小朋友折纸都是用很好的白纸,折坏了就扔掉。做手工时纸折错了一点就把纸给扔了。
用餐巾纸擦嘴的时候明明可以用半张纸,有人偏偏用一张。……
师:孩子们说得真好!老师从你们的讨论和发言中能明显的感觉到你们争做环保小卫士的强烈责任心和自信心!大家不但知道了节约用纸的重要性,还找到节约用纸的方法,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说到做到,从现在起让我们从节约用纸,保护树木做起,小手拉大手,一手拉千手,把我们的班级、学校、社会都变成节约型的,让我们共同监督,拿出实际行动,节约用纸,从我做起!
2.我们从节约每一张纸做起,节约每本本子做起,不能认为浪费一张纸无所谓,要有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思想。
3.节约使用练习本,不要随便扔掉白纸,要充分利用纸的空白处。
4.用过的一面纸可用另一面来写草稿,写便条,也可以重新装订成自备本作演草本。
5.我们要把作业写规范,不随便撕本子!
6.以后不在书本上乱涂乱画,把书捐给那些有需要的人,或者和伙伴交换。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程内容
体会纸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节约
了解保护环境和森林的重要性,提升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理念和想法
总结所学,提升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记忆点
作业
无
板书设计
无
教学反思
我们是地球妈妈的孩子,保护大树,节约纸张,才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让四季长绿,让鲜花常开,我相信,大家一定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
3.三年辽宁地方教案

《人与自然》教案2018 -- 2019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
2018年9月1日
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一、情境导入
1、提问:同学们知道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吗?平常扔垃圾时都是
怎么做的?
2、学生交流发言讨论。
3、教师小结谈话,导入新课。
二、交流学习
1、教师通过多媒体和图片讲解垃圾的分类。
2、学生交流讨论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3、教师总结,测试学生是否学会垃圾分类。
三、活动场
1、试一试让学生用连线的方式将图片中的废弃物投放到合适的垃
圾箱中。
2、做一做让学生制作宣传标语、漫画等形式向人们宣传垃圾分类
的知识。
四、拓展营
总计2课时
了解垃圾分类后都去哪儿了。
垃圾分类好吃多
可回收物 不可回收垃圾 厨余垃圾 有害垃圾
板 书 设 计
总计2课时
三、活动场
为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同学们说一说知道的好方法。
四、拓展营
1、了解可降解塑料。
2、调查周边市场,是否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拒绝一次性用品
什么是一次性用品 一次性用品的危害 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方法
板 书 设 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而养成不浪费粮食的好品质。
重点
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而养成不浪费粮食的好品质。
难点
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关键
认真倾听
教学准备
课件
环节时间
教学容
师生活动
复案
一、激趣导入
1
二、新授32
谈话导入
什么是光盘行动?
讨论:我们应不应该珍惜粮食?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浪费之严重令人震惊。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概括。
播放PPT,看“剩宴”,同时,学生感悟,教师补充数据。
播放PPT看几幅珍惜粮食,非洲灾民饥饿的图片。
学生回答:你看了图片后有什么感想?
PPT播放,媒体人,餐饮工作人员及普通消费者响应光盘行动的图片。
提问: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支持光盘行动?
通过图片感受被破坏的土地现状
角色体验:我想扮演……
保护土地绘画大赛
预设:如果我是小麦,我想要松软的土壤,土壤里有水分,还要能见到,我才能健康的结出粮食给人类吃。
师:展示书中“可利用土地”的饼形图,提问:为什么有一半的土地不能使用呢?
生:冻土、破坏、污染、农药等。
师提问学生的感受体会。
生:土地干裂了,不能再生长植物了,大树也不能生长了,动物也没有草可以吃了,这样我们人类就没有粮食吃了。土地破坏了人类也会灭绝死亡。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我想扮演”游戏。请同学们思考想要扮演里或者生活中的一件东西,并且说出希望如何保护的方法。
例:假入我是一颗电池,我希望我的主人不要乱丢进,破坏土壤让土壤失去营养。我希望主人把我送进垃圾分类桶,做一个环保的小卫士!
师:画出你心中土地的样子,绘画中要包括土地中的植物、动物、建筑、人类,构建和谐相处的画面。
课后
反思
注意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活动中控制学生对时间的把控能力,注意本节课的能力训练目标的完成。在互动环节注意学生上课秩序,把控课程节奏,提升学习效果。
课时教学笔记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光盘行动伴我行
容
认真思考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懂得一粒米的来之不易,教育学生明白节约粮食的道理。
课时教学笔记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米粒虽小实不易
容
认真思考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爱惜粮食”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知道粮食是农民辛勤劳动种出来的,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尊重劳动人民。
2.了解节约粮食与国家、人类的密切关系。
3.懂得从小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
重点
了解生活中粮食是怎样种出来的。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爱惜粮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
课时教学笔记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土地哺育你我他
容
认真思考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土地资源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2、激发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情感,理解土地对人们的重要性。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爱护土地资源。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保护土地资源,在生活中能养成爱护土地资源的习惯。
板书
设计
土地哺育你我他
课后
反思
注意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活动中控制学生对时间的把控能力,注意本节课的能力训练目标的完成。注意学生上课秩序,把控课程节奏,提升学习效果。教学难点是“体会土地哺育我们,土地是人类之母,学做保护土地的小主人”,如何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是需要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环节和容进行改善的。
难点
了解生活中粮食是怎样种出来的。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爱惜粮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
关键
认真倾听
教学准备
课件
环节时间
教学容
师生活动
复案
一、激趣导入
1
二、新授32
教师话语导入
体会粮食来之不易
同学们,我们先看一些浪费现象。(播放课件)看了这些图片,此时老师的心情也难以平静,这种种的浪费粮食现象让我们深思,那么今天就从我们做起,一起来“爱惜粮食”吧。
2.学生小组讨论
3.师小结:同学们,你看这些地区因遭受自然灾害,比如说:水灾、旱灾、地震、虫灾等。粮食没有收成,这时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粮食》此时此刻:粮食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4.小常识:为了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来爱惜粮食,规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让我们都来记住这一天。
板书
设计
米粒虽小实不易
重点
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土地资源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难点
从自我做起保护土地资源,在生活中能养成爱护土地资源的习惯。
关键
认真倾听
教学准备
课件
环节时间
教学容
师生活动
复案
一、激趣导入
1
二、新授32
自读自学“致同学们”,了解本学期《人与自然》教材容
地球知多少?
师生问答关于地球相关的知识
学生讨论回答。
出示倡议书,学生齐读。
背诵古诗《悯农》教师补充格言-----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活动小结
倡议书
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
生:拖拉机耕地种庄稼(耕地),种了很多数目(林地),盖房子住(建筑用地),养殖动物(牧场)。
师: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使我们人类的母亲。
师:假设你是一棵树、一穗麦子,一头牛,一座学校,请同学们想一想,你需要什么样的土地呢?
生:想象并回答。
三、课堂小结2
“我们现在的土地”
观察书中地球的卡通图片,掌握土地的四种使用途径
“假如我是……”活动
师:《人与自然》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生:回答。
预设答案:人和地球的关系,要保护环境,做人要细心观察,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
师:地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关于地球的小知识,你了解多少呢?
师:观察书中地球的卡通图片,找一找人类是如何使用土地的。
同学们知道我们吃的白米饭,包子,馒头都是怎么来的吗?同学们都能大概了解,也能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请跟随老师到田间去看看,(播放课件)
2.从这图里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看到农民伯伯那么辛苦的在田间劳作,我想对同学们说:粮食是汗水换来的,同学们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教师小结:是啊,农民伯伯历尽千辛万苦,不怕风吹日
三、课堂小结2
故事分享,学生
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汗水,正如我们所背的一首诗,《悯农》同学们想不想体验一下插秧的辛苦。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是那么得来之不易。真可谓是“粒粒皆辛苦”呀。
1.那大家觉得我们应该爱惜粮食吗?(播放非洲难民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