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与遥感遥感
测绘技术中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测绘技术中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是现代测绘技术中的两大重要分支,它们在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摄影测量是利用摄影测量仪器对地面目标进行拍摄和测量的技术,主要包括摄影测量测量、摄影测量地形图制图和摄影测量立体模型制作。
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测量航空和航天摄影的像点位置和连续帧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地物的真实位置和形状。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市规划等领域。
例如,在地图制作中,摄影测量技术可以高精度地获取地表地形和地物信息,从而生成精确的地图。
而遥感技术是通过运用航空、航天等手段对地球表面进行远距离、非接触式的观测和获取地物信息的一种方法。
遥感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电磁辐射的特性来探测和测量地球表面物体的信息。
遥感图像可以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物信息,不受地域和天气条件的限制。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领域。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大气污染、土地利用变化等情况,帮助科学家分析环境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结合能够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地理信息。
通过将摄影测量的数据与遥感图像相结合,可以实现三维真实感地形模型的构建,并提供更详细的地物信息。
这种综合应用在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和地物信息,为城市规划者提供支持和决策依据。
同时,也可以实现城市更新和土地资源利用的监测和管理。
未来,随着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随着航空器和卫星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将成为主流。
这将大大提高地物信息的获取精度和遥感图像的质量。
其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摄影测量和遥感数据进行地理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实现更高效和准确的结果。
摄影测量技术与遥感技术的异同与协同应用

摄影测量技术与遥感技术的异同与协同应用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技术是现代地理信息科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专业技术,它们在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尽管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技术在数据来源、原理和应用范围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点和相互协同作用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地理信息的需求。
摄影测量技术主要通过摄影机和传感器获取地面影像,并利用测量原理和方法来获取地物的空间位置、形状和高程等数据。
摄影测量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数据的高分辨率、高精度和高空间分辨率。
它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地形制图和三维建模等领域。
而遥感技术则是通过遥感卫星、航空平台等手段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包括地物的光谱、纹理和形状等特征。
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数据覆盖范围广、获取效率高和信息内容丰富。
它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和农业生产等领域。
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技术在数据来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摄影测量技术主要依赖于摄影机和传感器来获取地面影像数据,通常需要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地面条件下进行拍摄,这对于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而遥感技术则可以通过遥感卫星、航空平台等手段来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广泛的数据来源,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灵活调整。
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技术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摄影测量技术主要通过对影像的几何校正、影像配准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生成等步骤来进行数据处理。
这些处理过程需要依赖精确的地面控制点和测量方法,从而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而遥感技术则需要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信息提取等步骤。
这些处理过程通常依赖于图像处理和遥感分析算法,以提取地球表面的各种特征信息。
尽管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技术在数据来源、原理和应用范围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和相互协同作用。
首先,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技术都能够提供全面、准确、时效的地理信息数据,满足现代社会对地理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类别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属于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简称GIS)相关的专业类别。
这一领域涉及使用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来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以获取有关地表和大气的信息。
具体而言,摄影测量是利用摄影测量原理和方法来获取和处理地表的空间信息。
它包括摄影测量的理论、测量技术、相机校正、三维建模等方面的内容。
摄影测量主要通过航空摄影、航天摄影、地面摄影等手段获取图像数据,并通过测量和分析图像中的特征点和几何关系来推导出地物的三维坐标和形状。
遥感技术则是利用遥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电磁辐射数据,并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有关地表的信息。
遥感技术主要包括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激光遥感等手段,可以获取不同波段的影像数据和地物属性信息,如地表覆盖类型、植被指数、地形高程等。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农业资源管理等领域。
在这个专业类别下,学生通常学习空间数据获取、图像处理、遥感解译、地理信息系统等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各种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空间分析的挑战。
第一章绪论一、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定义与任务1、摄影测量与遥感定义...

第一章 绪论一、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定义与任务1、摄影测量与遥感定义摄影测量与遥感乃是对非接触式传感器系统获得的影像及其数字表达进行记录量测和解译,从而获得自然物体和环境的可靠信息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传统的摄影测量学是利用光学摄影机摄影的像片,研究和确定所摄物体的形状、大小、性质及其空间位置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内容包括 : 影像信息获取 影像信息处理影像信息表达 影像信息应用2、摄影测量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专题图;建立地形数据库;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3、主要特点:1).影像记录目标信息客观、逼真、丰富;2).测绘作业无需接触目标本身,不受现场条件限制;3).可测绘动态目标和复杂形态目标;4).影像信息可永久保存、重复量测使用;二、摄影测量学的分类●分类原则与方法基本要素: 目标、图像、信息●按被测目标分(按用途分):地形摄影测量 (地形图)非地形摄影测量(其他用途)●按获取目标的距离分(按距离分):航天摄影测量(<160Km) ;航空摄影测量(2Km~30Km);地面摄影测量(100m~300m);近景摄影测量(<100m) ;显微摄影测量按图像类型分:光学图像;雷达摄影测量;双介质摄影测量;X射线摄影测量按图像处理方式分(按技术方法分):模拟摄影测量(1900~1960年);解析摄影测量(1950~1980年) ;数字摄影测量(1980年~~~)三、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史[参考资料]●1839年尼普斯和达盖尔发明摄影术。
●1851~1859年,法国陆军上校劳赛达特提出和进行交会摄影测量,这被称为摄影测量学的真正起点。
这一阶段主要用于建筑物的摄影测量。
●1858年,纳达通过气球获取了第一张地面的空中照片。
●二十世纪初,发明了立体观察方法。
1901年,立体坐标量测仪问世。
由于飞机尚未发明,主要用于地面摄影测量。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使航空摄影测量成为可能。
摄影测量与遥感

摄影测量与遥感1. 引言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一门以获取图像数据,进行地理空间信息提取和分析的学科。
它主要利用光学、雷达、红外、激光等各种感知设备,采集地球表面的多源数据,进行信息分析和应用。
摄影测量与遥感在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勘探、环境监测、农业资源调查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2. 摄影测量2.1 摄影测量原理摄影测量是通过摄影机记录地面上景物的图像,通过测量这些图像的几何关系和图像特征,推导出地面上各种几何信息和空间位置关系的方法。
其主要原理包括像空间和物空间的几何对应关系、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等。
2.2 摄影测量的应用摄影测量在土地规划、城市建设、水利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摄影测量技术,可以获取地面上各种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信息,为工程设计、土地管理等提供支持。
3. 遥感技术3.1 遥感原理遥感是通过感知设备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遥感技术利用传感器记录地表的辐射能量,选择特定波段的辐射能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得到地表特征和信息。
3.2 遥感的分类遥感根据感知设备的类型和波段可以分为光学遥感、雷达遥感、红外遥感等。
不同遥感方法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和应用领域。
3.3 遥感的应用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农业生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表的变化,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理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
4.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结合应用4.1 数字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是将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相结合的技术。
通过数字摄影测量,可以实现高度自动化的图像处理和信息提取,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4.2 摄影测量和遥感的融合摄影测量和遥感两者结合可以相互弥补不足,提高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和精度。
通过摄影测量和遥感的融合应用,可以实现对地表的三维建模、环境监测等更精确的分析和评估。
5. 总结摄影测量与遥感是地理空间信息的重要获取与分析方法。
它们在土地规划、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整理)测绘师考试遥感与摄影测量名词解释

2012测绘师考试摄影测量与遥感名称解释一.名词解释1.摄影比例尺严格讲,摄影比例尺是指航摄像片上一线段为J 与地向上相应线段的水干距L 之比。
由于影像片有倾角,地形有起伏,所以摄影比例尺在像片上处处不相等。
一般指的摄影比例尺,是把摄影像片当作水平像片,地面取平均高程.这时像片上的一线段l 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L 之比,称为摄影比例尺1/m2.像片倾角空中摄影采用竖直摄影方式,即摄影瞬间摄影机的主光轴近似与地面垂直,它偏离铅垂线的夹角应小于3D ,夹角称为像片倾角。
3.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为航向重叠,一般要求在60%以上。
4.旁向重叠相邻航线的重叠称为旁向重叠,重叠度要求在24%以上5.摄影基线控制像片重叠度时,是将飞机视为匀速运动,每隔一定空间距离拍摄一张像片,摄站的间距称为空间摄影基线B 。
6.像平面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用以表示像点在像平面上的位置,通常采用右手坐标系,x ,y 轴的选择按需要而定.在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中,常根据框标来确定像平面坐标系,称为像框标坐标系。
7.像主点相机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8.内方位元素内方位元素是表示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包括三个参数。
即摄影中心到像片的垂距(主距)f 及像主点o 在像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00,y x9.外方位元素外方位元素是表示摄影中心和像片在地面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的参数,一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包括六个参数,其中有三个是直线元素,用于描述摄影中心的空间坐标值;另外三个是角元素,用于表达像片面的空间姿态。
10.空间后方交会已知像片的内方位元素以及至少三个地面点坐标并量测出相应的像点坐标,则可根据共线方程列出至少六个方程式,解求出像片六个外方位元素,称为空间后方交会。
11.中心投影变换对于平坦地区(地面起伏引起的投影差小于规定限差)而言,要将中心投影的像片变为正射投影的地图,就要将具有倾角的像片变为水平的像片,这种变换称为中心投影的变换12.像点位移一个地面点在地面水平的水平像片上的构像与地面有起伏时或倾斜像片上构像的点位不同,这种点位的差异称为像点位移,它包括像片倾斜引起的位移和地形起伏引起的位移,其结果是使像片上的几何图形与地面上的几何图形产生变形以及像片上影像比例尺处处不等。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内涵1.摄影测量摄影测量指的是利用光学摄影机或者胶片组合来获取影像图片,通过处理图片信息测算出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甚至是空间位置的技术。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摄影测量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并建立地形数据库,通过丰富的数据库信息为地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以及各种工程应用提供所需的空间基础数据,而且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可以服务于非地形领域,比如工业、建筑、生物、医学、考古等。
2.遥感遥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而狭义的遥感指的是利用对电磁波比较敏感的遥测仪器,在不接触探测目标的情况下,把远距离的探测目标所反射、辐射或者散射的电磁波信息记录下来,通过分析处理,获取可以应用的探测物体的特性及其变化的信息的综合型探测技术。
遥感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专业的科学。
一般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或者航空平台上的遥测仪器对地球表面的土壤、水文、矿产,或者草地、树木、农作物,甚至是鱼类、野生动物等资源进行感应遥测和监视,以便能够对地球地表的形态及资源进行了解和资源管理。
遥感需要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其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初,刚开始时只是航空遥感,随着陆地卫星的发射成功,发展为航天遥感,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与革新,现如今已经成为一门极具实用性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遥感所形成的图像可以应用到绘图、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和全球监测、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及土力学研究等许多领域,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摄影测量与遥感摄影测量和遥感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技术,还可以看作是一门艺术,是指利用无人操作的成像以及其他传感器系统对探测目标的信息进行记录和测量,通过对记录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获取到关于地球及其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其他自然物体的可靠信息的技术。
其实,笼统来说摄影测量与遥感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区别,所以一般都是放在一起来用,比如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等。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介绍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介绍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是一门涉及测量、摄影、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技术专业。
它通过利用航空摄影测量、空间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获取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和应用,从而为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农业生产等领域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基础是摄影测量学和遥感学。
摄影测量学是研究利用摄影测量仪器对地面进行影像测量和制图的学科。
它通过测量影像上的地面点的像空间坐标和地面空间坐标之间的关系,实现从影像到地面的几何关系转换,从而获取地面上的几何信息。
遥感学是研究利用航空器、卫星等遥感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学科。
它通过感知地球表面的电磁辐射,获取地表反射率、温度、植被覆盖等信息,进而实现对地球表面的监测和分析。
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应用中,航空摄影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手段。
通过航空摄影测量,可以获取高分辨率、大范围的影像数据,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等提供详细的地理信息。
同时,航空摄影测量还可以进行三维建模、地形分析、地表变化监测等工作,为工程设计和环境评估等提供便利。
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植被覆盖信息和土壤水分分布情况,可以帮助农业决策者对农田进行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地震等,及时预警和救援。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GIS利用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获取的地理信息,结合地理坐标系统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对地理空间数据的组织、存储、查询和分析。
GIS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GIS,可以对城市的用地类型、交通网络、环境污染等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摄影测量和遥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熟悉摄影测量和遥感的仪器设备和软件工具的操作,具备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