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培训考试试卷
2022年一般从业人员(全员培训)《大安全、大培训、大考试》安全生产模拟考试题(十)

2022年一般从业人员(全员培训)《大安全、大培训、大考试》安全生产模拟考试题(一)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判断题)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2、(判断题)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3、(判断题)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4、(判断题)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并落实单位负责人现场带班制度,带班负责人是指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车间、班组负责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5、(判断题)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依法享有工伤保险,不宜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6、(判断题)设置安全总监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齐配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不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7、(判断题)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筹提出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计划。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8、(判断题)举报奖励按照“谁受理、谁奖励”的原则,受理部门应于举报事项核查处理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对举报事实、奖励条件和奖励金额予以认定,提出奖励意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9、(判断题)企业要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坚持不安全不生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0、(判断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建立重大危险源辨识登记、安全评估、报告备案、监控整改、应急救援等工作机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1、(判断题)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必须自主组织培训,不得委托。
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

选择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下列哪项安全措施是必须的?A. 佩戴安全帽B. 使用安全带(正确答案)C. 穿着防滑鞋D. 携带急救包火灾发生时,应首先采取的行动是:A. 立即逃离现场B. 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灭火(正确答案)C. 拨打火警电话后等待救援D. 尝试寻找火源并关闭下列哪项不属于个人防护装备?A. 安全帽B. 护目镜C. 工作服D. 生产工具(正确答案)在操作机械设备时,下列哪项行为是禁止的?A.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B. 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C. 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或调整(正确答案)D. 保持设备周围的整洁遇到化学品泄漏事故,下列哪项处理措施是正确的?A. 立即用水冲洗泄漏区域B. 迅速撤离并报告上级(正确答案)C. 尝试用抹布等物品堵塞泄漏源D. 单独留在现场进行处理下列哪项是预防电气火灾的重要措施?A. 定期更换电气设备B. 随意拉接电线C. 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设备的绝缘情况(正确答案)D. 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下列哪项安全措施是必要的?A. 单独进入作业空间B. 使用明火照明C. 进行通风和气体检测(正确答案)D. 不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下列哪项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A. 生产第一,安全其次B.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正确答案)C. 效益优先,兼顾安全D. 安全与生产无关发生工伤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的行动是:A. 隐藏事故现场B. 报告上级并等待指示C. 立即对伤者进行救治,并报告相关部门(正确答案)D. 自行处理,不报告。
从业人员培训试卷

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分)1、事故:2、职业病危害因素: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1、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础制度,三级教育是指、、。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正式颁布实施的时间为。
4、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现象是指、、。
5、安全生产中的三点控制、、。
6、按照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人体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工频交流电大致分为下列三种:①感觉电流: 指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
②摆脱电流: 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
③致命电流: 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
7、触电有两种类型,即和。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国家标准(GB2893-82)中规定的四种安全色是()A、红、蓝、黄、绿B、红、蓝、黑、绿C、红、青、黄、绿D、白、蓝、黄、绿2、在存在粉尘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的从业人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
A、噪声聋B、尘肺病C、白血病3、辐射属于危险、有害因素,“非典”属于危险、有害因素,计算机操作者的座椅不合适属于危险、有害因素:其正确答案应选()。
A、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B、化学性,生物性,生理性;C、生物性,生理性,物理性;D、物理性,生物性,生理性。
4、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通畅的()。
A、入口B、出口C、大门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警示标志B、安全标语C、安全口号四、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提高自身安全素质应具备( )。
A、树立安全意识、懂得安全知识B、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C、掌握安全技能,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D、培养和提高紧急避险能力2、对从业人员的教育有( )A、三级教育B、调岗、转岗教育C、复工教育D、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专门培训教育3、下列属于常见的违章操作行为的有( )A、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B、用手清除铁屑C、工具、材料、产品、半成品等不按类别、不按规定的位置、场所存放D、酒后作业、带病作业4、对事故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即()A、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B、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C、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D、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E、事故主体责任不明不放过5、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A、皮肤B、消化道C、呼吸道D、眼睛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1、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考试试卷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A. 定期B. 不定期C. 随机D. 任意时间2.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并保存相关凭证。
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天。
A. 15B. 30C. 45D. 603. 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或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时,需要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者的资质证明、合格证明文件等资料。
以下哪项不属于合格证明文件()A. 检验报告B. 生产许可证C. 产品说明书D. 进货发票4. 在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中,一旦确认涉嫌犯罪,应立即移送公安机关。
()A. 对B. 错5. 下列哪项不属于食品安全的定义。
()A. 食品无毒无害B. 食品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C. 食品对人体不造成任何急性或慢性危害D. 食品价格合理6. 在进行食品加工时,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
A. 棉质B. 化纤C. 质地光滑D. 质地粗糙7. 下列哪项措施不是预防食物中毒的有效方法。
()A. 禁止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B. 生熟分开C. 吃剩的饭菜可以随意放置D. 不使用过期食品8. 关于食品储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应定期检查库存食品的感官性状和保质期B. 应按需进货、先进先出C. 所有食品均应存放在清洁卫生、环境良好的场所内D. 可以将有毒有害物品与食品混放在一起9. 下列哪项措施不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内容。
()A. 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检测B. 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进行检测C. 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农药、兽药残留进行检测D. 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10. 关于食品安全的投诉和举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投诉和举报都必须受理B. 所有投诉和举报都必须及时回复C. 所有投诉和举报都必须查处D. 所有投诉和举报都应保密处理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主要内容。
2024年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试卷(3篇)

2024年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A. 安全责任制度B.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C. 安全培训教育D. 安全奖励制度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的内容?A. 对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B. 制定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C. 监督和检查安全生产工作D. 确定安全生产目标和控制指标3. 安全培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B. 培养从业人员的领导能力C. 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D. 减少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4. 安全生产事故中属于人的因素的是?A. 设备故障B. 作业程序不合理C. 从业人员不合格D. 天气突变5. 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A. 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进行监测B. 提供必要的健康咨询和指导C. 组织从业人员参加体育活动D. 进行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二、判断题1.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次要任务,可以随意处理。
A. 对B. 错2. 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工作基础。
A. 对B. 错3.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A. 对B. 错4. 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要定期进行。
A. 对B. 错5. 安全生产事故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
A. 对B. 错三、简答题1. 请简述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2. 什么是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如何进行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3. 安全培训教育的方法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说明。
4. 请简述从业人员应该做到的安全操作规程。
5. 什么是紧急救援和事故应急预案?其重要性是什么?四、论述题请根据您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观点,就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进行论述。
附加题:根据您所在行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要求,设计一套安全培训计划,包括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等。
注:以上试题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2024年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试卷(2)3、安全色的颜色“红、蓝、黄、绿”四种颜色分别代表()。
从业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试卷(附答案)

职业卫生和劳动防护知识培训试卷(附答案)单位姓名成绩一、填空题(60分)1、如遇氯气泄漏,应迅速将泄漏污染区人员撤离至上风处,作业人员应按要求佩戴好(空气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戴化学防护手套,方可进入泄漏区作业。
吸入氯气后,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就医。
2、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烧碱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操作人员应穿(防酸碱)工作服,戴防酸碱手套和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止与烧碱的直接接触。
3、盐酸具有(强腐蚀)性,对皮肤、眼和呼吸道粘膜具有腐蚀性。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能引起眼(结膜炎)、气管炎、皮炎等。
误食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有可能造成(胃穿孔)、腹膜炎等.4、乙炔具有(弱麻醉)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烟火).5、氯乙烯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切勿吸入蒸气。
防止一切接触。
6、环己酮急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眼、鼻、喉粘膜刺激症状和(头晕)、胸闷、全身无力等症状。
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四肢抽搐、(肺水肿),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7、个人防护器具,主要由各类(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安全帽)、安全带、各类防尘口罩,各类防毒面具各类(防化服)等组成. 8、我公司配备的隔离式防毒面具,有空气呼吸器和(长管式)防毒面具。
空气呼吸器自带(空气瓶),长管式防毒面具则利用其他空间的(新鲜)空气。
9、空气呼吸器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可防止(一切)有害气体侵入呼吸道,适用于缺氧、毒物成分不明或(高浓度)有害气体的场所以及抢救事故时使用。
空气呼吸器应随时保持良好(备用)状态,无关人员不能乱动。
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卷

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卷一、单选题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A、质量第一,安全第一B、安全责任,重于泰山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D、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
A、安全第一B、消防结合C、防治结合D、综合治理3、建筑施工企业的三级安全教育是项目、班组。
A、车间、B、工区、C、公司、D、总包单位4、安全三宝指的是安全帽、安全带和。
A、防护罩B、防滑鞋C、安全网D、绝缘服5、“三不伤害”指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
A、不伤害群众B、不伤害家人C、不被他人伤害6、生产过程中的“三违”指的是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A、违章作业B、违章施工C、违章建筑D、违反劳动纪律7、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应达到。
A、85%B、90%C、95%D、100%8、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
A、工资和待遇B、社保和医保C、权利和义务D、责任和权利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A、6月9日B、6月19日C、6月29日10、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安全生产法》B、《矿山安全法》C、《道路交通安全法》11、应持证上岗。
A、特种作业人员B、新员工人C、复岗工人D、转岗员工12、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13、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制度。
A、改建B、淘汰C、保留D、限范围使用14、以上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A、省级B、市级C、县级D、乡级15、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保护用品,是保证从业人员安全所必需的。
A、必须齐全B、具有防辐射功能C、必须符合行业标准D、必须符合国家标准16、职业病防治工作要坚持的方针。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考试试卷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经过培训合格B. 食品经营场所经过审批登记C. 食品经营许可证D. 以上都是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A. 食品卫生标准B. 食品添加剂标准C. 食品标签标识标准D. 以上都是3. 食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有:A. 人员操作不当B. 原材料污染C. 食品加工工艺不当D. 以上都是4.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A. 食品危害因素的评估B. 食品暴露评估C. 食品危害控制措施的评估D. 以上都是5. 食品中常见的有害微生物包括:A. 沙门氏菌B. 霉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1. 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是为了提高食品的质量和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2. 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传播。
()3.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环境污染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4. 食品的质量安全责任在消费者身上。
()5. 食品生产企业不需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是如何传播的?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主要通过食品的污染和不洁食品的食用传播。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人员操作不当、原材料的污染、食品加工设备的不洁、不合理的贮存条件等。
另外,污染的水源、食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不合适等也可能导致致病微生物的传播。
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意义是什么?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以确定食品安全风险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其意义在于提前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3. 食品中常见的主要有害物质是什么?食品中常见的主要有害物质包括: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污染物(如农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过量等)、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食品中的物理性污染(如异物、毛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水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培训考试试卷
单位名称:姓名:得分:
本卷均为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共25题,每题4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正式实施。
A.2008年
B.2009年
C.20013年(D).2015年
2、我国食物中毒高发的食品行业是()
(A.)餐饮业 B.街头食品摊贩 C.乳制品行业 D.熟肉制品行业
3、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
A .200g (B)100g C.150g D.250g
4、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有几个专用水池()
A.1个
B.2个(C)3个 D.4个
5、餐饮业的废弃物至少应多少时间清除1次,清除后的容器应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A).1天 B.3天 C.1周 D.半个月
6、为保鲜和防腐的需要,需要将食品或食品原料进行冷藏或冷冻,冷藏和冷冻的温度范围是:()
A.0~5℃,-18 ~-1℃
B.0~10℃,-18~-1℃
(C)0~10℃,-20 ~-1℃ D.5~0℃,-20~-1℃
7、餐饮经营场所选址时应该距离旱厕、污水池、垃圾场等污染源()以上。
A.20m (B).25m C.30m D.35m
8、餐饮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
在加工经营场所外设立圈养、宰杀场所的,应距离加工经营场所()以上。
A.20m (B)25m C.30m D.35m
9、烹调场所天花板离地面宜在()以上。
A. 1.5m
B. 2.0m (C) 2.5m D. 3.0m
10、库房内应设置数量足够的物品存放架,使储藏的食品距离墙壁、地面均在()以上,以利空气流通及物品的搬运。
A.5cm (B).10cm C.15cm D.20cm
11、专间内的温度不得高于()
A.10℃
B.15℃
C.20℃(
D.)25℃
12、专间内安装紫外线灯作为空气消毒装置的,应分布均匀,距离地面()
A.1米
B. 1.2米
C. 1.5米(
D.) 2米
13、有关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咨询、投诉、举报电话是()。
A. 12121 (B).12331 C. 12320 D.12580
14、造成餐饮业食源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是:()
A.执法监督人员不足,监督不到位. B.新闻媒体不关注.
(C).餐饮企业自身管理存在问题. D.假冒伪劣原料多
15、排水沟应保持通畅、便于清洗,设有可拆卸的盖板。
排水的流向应为()
A. 由低清洁操作区流向高清洁操作区(B).由高清洁操作区流向低清洁操作区
C.无所谓流向
D.由低清洁操作区流向高清洁操作区,然后再流向低清洁操作区
16、食品在仓库贮存过程中发现过期、霉变等,应怎样处理()
A. 加工后再出售
B. 职工内部发放(C). 销毁处理D. 翻晒处理
17、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每几年必须进行健康体检()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18、餐饮服务场所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向哪里报告()
A.人民政府
B.技术监督局
C.消费者协会(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9、冷冻食品在冷冻和解冻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急速冷冻、急速解冻(B)急速冷冻、缓慢解冻
C.缓慢冷冻、急速解冻
D.缓慢冷冻、缓慢解冻
20、食品从业人员上岗时应遵守哪些个人卫生要求?( )
A. 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
B.有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不得上岗
C. 不涂指甲油和佩戴戒指
D. 保持手的清洁卫生(E)以上都是
21、下列哪些食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禁止生产经营的:( )
A无标签预包装食品B.腐烂变质食品C.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D)以上都是
22、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餐饮服务经营应当依法取得()。
A、生产许可
B、食品流通许可(C)、餐饮服务许可。
23、定型包装食品的标签应标明的项目包括( )
A.生产日期
B.保质期
C.厂名和厂址
D.配料或者主要成分(E)以上都是
24、食品原料、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年。
A.六个月
B.一年(
C.)两年
D.五年
25、.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点是:()
A.避免污染 B.控制温度时间 C.清洗消毒 D.控制加工量(E)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