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成都二诊试题答案(语文)

5.根据文意,通过购买力平价换算出来的 GDP 指的是 A.以 PPP 作为系数转换后用统一货币单位表示的一个国家的总量 GDP。 B.以 PPP 作为系数转换后用统一货币单位表示的一个国家的人均 GDP。 C.以 PPP 作为系数转换后用统一货币单位表示的反映一个国家总购买力的 GDP。 D.以 PPP 作为系数转换后用统一货币单位表示的反映一个国家人均购买力的 GDP。 6.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ICP 是一项全球性统计合作项目,主要目的是测算各种货币的购买力平价(PPP),以便用 PPP 作为转换系数,将各国国内 GDP 转换为用统一货币单位表示,从而比较和评价各国的实 际经济规模和结构。
与比较某一国家不同时期价格水平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l)不同,购买力平价是比较某 一时期两个或多个国家的综合价格水平,即两种或多种货币在不同国家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 的商品和服务时的价格比率。举例来说,如果在美国花 2 美元可以买一个麦当劳汉堡,在中 国则需要 10 元人民币,那么美元与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 1:5;在美国平均要花 50 美元理一次发,而在中国平均只需要 20 元,那么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 5;2。
成都市 2011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选择题)1 至 4 页,第Ⅱ卷(非选择
题)5 至 8 页,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2011年成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1年成都中考语文试卷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8分)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shà)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qīng)盆。
B.唱的多是情歌酬和,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xìng),用各种譬.(pì)喻比赛机智才能。
(chán)催我入眠。
C.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在刚果河畔.(bàn)我盖了一间茅舍,河水潺潺..D.他们有确信,他们在前仆.(pū)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抹.(mǒ)杀,消灭于黑暗中。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惟谷的绝境,一片慌乱,胡乱蹿跳。
B.当有情人向我倾诉他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嘘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D.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燥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危害了百B.某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鼠目寸光....姓健康。
,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C.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共9分,每小题3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A卷 (共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注意事项:1. 第Ⅰ卷共2页,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 第Ⅰ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请注意机读答题卡的横竖格式。
一、基础知识 (9 分 , 每小题 3 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罗布泊干涸.(hé)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防沙卫士胡杨成片死亡,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浑.(hún)然一体。
B. 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rǒng)杂的观众心上,观众的心也蓦.(mù)然变成了牛皮鼓面,也是隆隆、隆隆的。
C. 他们讲究亭台轩.(xuān)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chèn),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D. 我是干瘪.(biě)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yū)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B.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阴庇树下的幽花芳草,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C.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缪的画面。
D.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之故态。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 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2011成都中考语文解析

语文成都市A卷一、1【解析】此题考查对多音字、易读错的字的拼读能力,及对形近字、易写错的字的书写能力,试题难度适中。
C项中“河畔”的“畔”应读pàn,这是人们在生活中不注意而误读的,读音唯一。
2【解析】此题考查对形近字、易写错的字的书写能力,试题难度适中。
A项中“进退惟谷”的“惟”应写作“维”,相当于“是”;谷:山谷,比喻困难处境,形容进退两难;而“惟”本义是“思考、思念”;B项中“长嘘短叹”的“嘘”应写作“吁”,吁:叹气,成语语义为“长声、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而“嘘”多表示“不要出声的提示语”;D项中“焦燥”的“燥”应写作“躁”,是“心里急、不安”的意思,而“燥”是指“空气中缺少水分”。
3【解析】此题考查对成语用法的正确把握,除了记忆成语语义外,还一定要结合语境准确理解成语在用法上的特点,如情感色彩方面、搭配对象方面,望文生义等,多积累才能轻松解决问题。
A项中“味同嚼蜡”指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不用于“食物”;B项中“鼠目寸光”含贬义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原句中“只顾眼前利益”表明使用合理;C项中“获益匪浅”指得到的好处不少,原句中“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表明使用合理;D项中“袖手旁观”,含贬义,指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也不协助,原文中对此成语采用否定说法后,与“参与度较高”语义正吻合。
二、古文阅读《核舟记》节选译文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
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注意事项:1.第I卷共2页,计8小题,共24分。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第I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50分)(一)选择题(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和......的一项是()...注音完全正确A.星宿.(xiù)赈.灾(zhènɡ)解剖.(pōu)悲怆.(chuànɡ)B.忌讳.huì脑髓.(suǐ)酝酿.(niànɡ) 骠.悍(piāo)C.纨绔.(kù)磐.石(pán) 恻.隐(chè)提.防(dī )D.烙.铁(lào) 亵渎.(dú)啮.齿(niè) 御聘.(pìn)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的一项是( )......正确A.“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B.在王平同学上次作文时因用词不当丢了丑以后,我决心吃一堑,长一智.......,苦下功夫背词造句,一定不要吃他那样的亏。
C.跟别的地方比,遂宁的经济总量不是强项,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使得遂宁可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走出一条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D.为了**高速公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川成都201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四川成都201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翻浆的心毕淑敏那年,我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戈壁。
正是春天,道路翻浆①。
突然在无边的沉寂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司机破口大骂。
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
“我要搭车,我得回家。
”“不带!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蹲大厢板就行。
”“不带!”司机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
我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
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
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
“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
”司机说。
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
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
“哎呀,他偷我东西呢!”司机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
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
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
司机说:“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
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
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
我痛苦地几乎大叫。
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
再看青年,他扑到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任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
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注意事项:1.第I卷共2页,计8小题,共24分。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第I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50分)(一)选择题(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和......的一项是()...注音完全正确A.星宿.(xiù)赈.灾(zhânɡ)解剖.(pōu)悲怆.(chuànɡ)B.忌讳.huì脑髓.(suǐ)酝酿.(niànɡ) 骠.悍(piāo)C.纨绔.(kù)磐.石(pán) 恻.隐(châ)提.防(dī )D.烙.铁(lào) 亵渎.(dú)啮.齿(niâ) 御聘.(pìn)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的一项是( )......正确A.“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B.在王平同学上次作文时因用词不当丢了丑以后,我决心吃一堑,长一智.......,苦下功夫背词造句,一定不要吃他那样的亏。
C.跟别的地方比,遂宁的经济总量不是强项,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使得遂宁可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走出一条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D.为了**高速公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1年成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成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注意:本文所提供的内容仅为示例,并非真实的2011年成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成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山上的花儿红红绿绿盛开,B.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C. 听过了那段动听的音乐D. 有一只小麻雀,每天早晨都会来我们家的窗台上唱歌。
2. “亲情、友情、爱情”是我国作家海子创作的著名作品《亲亲!》中所表达的主题。
请问下列诗句与该主题相符的是:A. 孤独B. 出轨C. 深情D. 创伤3. 下列神话故事与作者配对正确的是:A. 《精卫填海》-杨洪基B. 《嫦娥奔月》-白居易C. 《神农尝百草》-曹植D. 《孙悟空大闹天宫》-施耐庵4. 下面属于古文《论语》中的一句是:A. 冬日暖阳洒满大地B. 为人民服务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 人活一世,快乐最重要5. 找出下面加点字“目”的读音错误的一项:A. 眼目B. 标目C. 靶目D. 目光6. 下列名著与作者配对正确的是:A. 《红楼梦》-金庸B. 《西游记》-施耐庵C. 《水浒传》-曹雪芹D. 《鹿鼎记》-吴承恩7. “一拍即合”是指艺术创作中的什么?A. 交响乐B. 舞剧C. 绘画创作D. 合唱8.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过二百年,如在昨天B. 日行千里,如过五十年C. 风烛残年,如过千年D. 目空一切,如过千年9. 找出下面句子的主谓宾结构错误的一项是:A. 她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
B. 他画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C. 小狗正在草地上快乐地奔跑。
D. 爷爷带我去公园玩耍。
10.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的是:A.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B. 朝代谁家更胜过,早春忽又怕人猜。
C.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答案:1. B2. C3. D4. C5. C6. C7. D8. C9. B10. B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列短文,然后选择最佳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成都中考语文试卷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8分)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shà)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qīng)盆。
B.唱的多是情歌酬和,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xìng),用各种譬.(pì)喻比赛机智才能。
C.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在刚果河畔.(bàn)我盖了一间茅舍,河水潺潺..(chán)催我入眠。
D.他们有确信,他们在前仆.(pū)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抹.(mǒ)杀,消灭于黑暗中。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惟谷的绝境,一片慌乱,胡乱蹿跳。
B.当有情人向我倾诉他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嘘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D.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燥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B.某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危害了百姓健康。
C.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共9分,每小题3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尝贻.余核舟一贻:赠送 B.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C.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D.钩画了了..了了:结束,完了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罔不因.势象形B. 中轩敞者为.舱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士卒多为.用者C. 而.竖其左膝D. 则.题名其上学而.不思则罔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显得非常逼真而生动。
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C.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D.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清楚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第Ⅱ卷(其他类题型共82分)三、翻译、默写(10分)7.把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2分)译文:(2)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2分)译文: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2分)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②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任选一首默写。
(4分)答:四、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9—12题。
(12分)城市绿墙宋淑运①中国与外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围墙。
迈出国门,浏览包括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城市,哪里都看不到像中国一样的围墙。
在国外,一些城市所谓的“围墙”更多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围墙”。
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
②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绿色围墙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墙”。
在巴西,绿色围墙是用空心砖砌成的,砖上附有树胶和肥料,再种上草籽,小草便从里面长出来,绿满墙面。
这种植物墙,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可以减少噪声和空气污染。
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
巴西利亚是1960年才建立起来的新首都,几乎毫无历史价值可言,1987年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这除了构思奇巧的三权广场、布局新颖的城市风格外,还因为该城突出绿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成了现代化新城的典范。
③澳大利亚1927年建都堪培拉时,明确规定公私建筑都不许构筑非植物墙。
今日堪培拉除了总理府保留一道围墙外,整座城市不见第二道围墙。
机关团体为了掩蔽办公场所,便以参天的合欢树、桉树等筑起一道道绿色围墙。
各国使馆都引进本国特有花木,精心编织绿色篱墙,让路人感觉如在游览各国植物园。
④走进新加坡,只见树木葱茏、芳草如茵,根本找不到围墙样的建筑。
这个64l平方千米的袖珍国家,300万国民就生活在大大小小的花园中。
新加坡法律规定,有花园的住宅不允许筑围墙,让花木供路人欣赏,可予减缴房地产税;住宅楼须距马路15米以上,绿地应占65%,建筑面积占35%。
为此,新加坡人只建绿篱不建围墙,从1971年开始大种其树,大铺草坪,连天桥、候车棚、电线杆都攀上藤蔓,使城市环抱在绿色之中。
⑤非洲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因人口爆满,1979年决定迁都到内陆的阿布贾,迁都伊始,政府就颁布取缔围墙令。
今日的阿布贾砖石围墙绝迹,绿树成阴,视野开阔,到处是万紫千红的花草、树墙、藤萝墙。
⑥中国筑围墙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围墙更在于它安全、分界的功能。
今天,面对开放的世界,我们只有冲破围墙重地,以绿墙代替砖墙,才能与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主流趋势相符合。
(节选自《环球城市风行绿墙》有删改) 9.从全文看,“绿色围墙”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请用两个词概括回答。
(2分)答:10.文章第③段画线处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本段有什么作用?(3分)答:11.文章第④段“新加坡人只建绿篱不建围墙”一句中的“只”具有怎样的说明效果?(3分)答:12.你认为这给我们城市绿化建设最有借鉴意义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实际,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4分)答:五、作文(60分)13.(60分)拥抱,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熟悉,她曾经伴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我们在一个个拥抱中渐渐长大;拥抱,有时又是那样陌生,离我们仿佛很遥远。
拥抱,她无言,然而我们从中可以读到温暖,读到希望,读到歉疚,读到包容.……太多太多的内涵,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请以“拥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
(4分)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2分)答: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2分)答:二、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以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击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①,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杈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②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侯,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快战:痛快地打一仗。
②指王翳:指项王给王翳看。
王翳,汉将。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项王军壁垓下壁:安营扎寨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归属C.项王自度不得脱度:估计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遭受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3分)译文:(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3分)译文:5.文中第三段反映了项羽怎样的心理和性格特点?(4分)答: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一)名著阅读(4分)6.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极大,善于用简短而清丽的语言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如诗集《繁星》《春水》,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同时也不乏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读来情韵悠长,别有趣味。
B.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林冲、鲁达、李逵、宋江等,小说通过叙写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