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贡献
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贡献

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贡献正像历史学家认为17世纪下半叶是牛顿(Newton,1642--1727)的时代那样,人们常把20世纪的上半叶看成是爱因斯坦(Einstein,1879-1955)的时代,因为他的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正因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物理学的影响非常深远,以至于一谈到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的贡献,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而他对量子理论和量子力学的贡献却知之甚少,甚至,由于爱因斯坦始终反对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而被误认为是量子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顽固派,事实上,在爱因斯坦一生的科学工作中,量子力学始终是他关注的重要领域,他不仅对早期的量子论,而且对现行的量子力学理论的形成和完善都有过重要贡献。
2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贡献2.1光量子理论量子概念和量子假设起源于普朗克1900年对黑体辐射的础究,他在研究黑体辐射时,获得了一个与实验结果一致的纯粹的经验公式,1900年12月,他提出了量子论假说,普朗克的量子论虽然符合实验结果,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为人们所理解和重视,连普朗克本人对量子的假设也感到迷惑不解,甚至一再企图把这一概念纳入经典物理学体系,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又发1/ 9现了用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光电效应,把一块擦的很亮的锌板连接在验电器上,用弧光灯照射锌板(如图1),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了,这表示锌板带了电,进一步的检查表明锌板带的是正电,这实验表明在弧光灯的照射下,锌板中的一些自由电子从表面飞出来了,这种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最初观察到光电效应的时候,物理学家们没有感到惊讶,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对各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和极限波长,如果入射光的频率比极限频率低,那么无论光多么强,照射时间多么长,都不会发生光电效应;而如果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极限频率,即使光不强,当它射到金属表面时也会观察到光电效应,这一点无法用光的波动理论解释,还有一点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这就是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按波动理论:如果入射光比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可是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电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10-9s。
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贡献

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贡献作者:何新超来源:《中学物理·高中》2012年第07期1引言正像历史学家认为17世纪下半叶是牛顿(Newton,1642--1727)的时代那样,人们常把20世纪的上半叶看成是爱因斯坦(Einstein,1879-1955)的时代,因为他的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正因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物理学的影响非常深远,以至于一谈到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的贡献,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而他对量子理论和量子力学的贡献却知之甚少,甚至,由于爱因斯坦始终反对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而被误认为是量子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顽固派,事实上,在爱因斯坦一生的科学工作中,量子力学始终是他关注的重要领域,他不仅对早期的量子论,而且对现行的量子力学理论的形成和完善都有过重要贡献。
2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贡献2.1光量子理论量子概念和量子假设起源于普朗克1900年对黑体辐射的础究,他在研究黑体辐射时,获得了一个与实验结果一致的纯粹的经验公式,1900年12月,他提出了量子论假说,普朗克的量子论虽然符合实验结果,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为人们所理解和重视,连普朗克本人对量子的假设也感到迷惑不解,甚至一再企图把这一概念纳入经典物理学体系,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又发现了用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光电效应,把一块擦的很亮的锌板连接在验电器上,用弧光灯照射锌板(如图1),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了,这表示锌板带了电,进一步的检查表明锌板带的是正电,这实验表明在弧光灯的照射下,锌板中的一些自由电子从表面飞出来了,这种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最初观察到光电效应的时候,物理学家们没有感到惊讶,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对各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和极限波长,如果入射光的频率比极限频率低,那么无论光多么强,照射时间多么长,都不会发生光电效应;而如果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极限频率,即使光不强,当它射到金属表面时也会观察到光电效应,这一点无法用光的波动理论解释,还有一点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这就是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按波动理论:如果入射光比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可是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电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10-9s。
爱因斯坦简介及事迹1000字

爱因斯坦简介及事迹1000字爱因斯坦是 20 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中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
他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在瑞士苏黎世长大,后来移居瑞士,1901 年获得瑞士国籍。
他的科学成就涵盖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
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爱因斯坦于 1905 年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据此他进一步得出质量和能量相当的质能公式 Emc2。
狭义相对论揭示了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力学运动和电磁运动学上的统一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1915 年爱因斯坦创建了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了四维空间时间物质的关系。
根据广义相对论的引力论,他推断光处于引力场中不沿直线而是沿着曲线传播,1919 年这种预见在英国天文学家观察日蚀中得到证实。
广义相对论是描述引力的理论,为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解释。
爱因斯坦在量子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05 年他提出能量在空间分布不是连续的假设,认为光速的能量在传播,吸收和产生过程中具有量子性,并圆满地揭示了光电效应。
这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历史上首次揭示了辐射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
1916 年爱因斯坦在关于辐射的量子论的论文中,提出了受激辐射的理论,为今天的激光技术打下了理论基础。
广义相对论之后,爱因斯坦在宇宙与引力和电磁的统一场论两方面进行探索。
为了证明天体在空间中静止的分布,以引力场为根据,他提出了一个有限无边的静止的宇宙模型,该模型是不稳定的。
从引力场方程可预见星系分离运动,后来的天文观测到这种星系分离运动。
爱因斯坦于 1933 年移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直至 1945 年退休。
他的科学成就和贡献对人类文化和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奖项和荣誉,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斯卡尔奖、英国皇家学会的皇家金质奖章等。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重要贡献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重要贡献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对物理学的贡献影响了整个科学界。
他的理论和发现不仅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的发展,也对其他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相对论、光电效应和玻尔兹曼方程三个方面,探讨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贡献。
爱因斯坦最著名的贡献之一是相对论理论的提出。
他在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进一步在1915年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相对论理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的理解。
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能等价原理,即E=mc²。
这个公式揭示了质量和能量之间的等价关系,为核能和核武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广义相对论则对引力进行了全新的解释,提出了时空弯曲的概念,解释了天体运动和引力的本质。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不仅在物理学领域引起了轰动,也在哲学和宇宙学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也是他的重要贡献之一。
他在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假设,解释了光电效应的本质。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会引起电子的发射。
爱因斯坦通过假设光子是能量量子,解释了为什么只有高能光子才能引起光电效应。
这个理论不仅证明了能量量子化的观念,也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对于现代光电子学和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爱因斯坦还对统计物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1905年提出了著名的玻尔兹曼方程,揭示了分子运动与宏观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玻尔兹曼方程描述了气体分子的运动和碰撞,为理解气体的热力学性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的玻尔兹曼方程对于理论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后来的量子统计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相对论、光电效应和玻尔兹曼方程三个方面。
他的理论和发现不仅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的发展,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基础。
爱因斯坦的成就不仅让人叹为观止,也鼓舞着后来的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和影响

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和影响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对现代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他一生的研究生涯中,他帮助我们对时空和宇宙的运行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他的研究也扩展了人类对科学的理解。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他的相对论,这篇论文有一个长标题:“关于一些与光及含运动物体的性质有关的假设”。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这些理论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
其中的一些理论可能是最伟大的科学理论之一。
这篇论文的核心是相对性原理。
这个原理说明了一种新的理解:当地的物理规律是与惯性参考系无关的。
也就是说,没有任何参考系可以说是“绝对的”,而且物理定律是相对的。
相对论的一个重要属性是光速不变原理。
这个原理说明了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是不变的。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我们对时空结构的理解。
在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它们都是相对的。
时间的流逝速度与速度和万有引力的引力场的强度有关。
同时,相对论也解释了满足质能方程的物质是如何形成的。
质量和能量是相互可转换的,这个概念又被称为质能等价原理。
这个原理是解释了元素的核反应和核能的基础。
相对论对现代物理学的影响和用途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他们对天文学、物理学、工程学、地球物理学和许多其他学科都有影响。
当然,他们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自然科学本身,并促进了人们对性质等问题的更深入探究。
除了相对论,爱因斯坦还对量子力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5年,他和玻尔提出了“爱因斯坦-玻尔争议”,这个争议围绕着量子力学的专业问题展开。
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个争议是关于量子力学的一些微观现象解释。
这个争议促进了物理学家对微观物理原理的进一步探究。
现在这个争议仍然被认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在所有贡献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相对论的力学方程的基础。
这个方程通过提供场的变化率,描述了物体和力之间的关系。
这个方程也被称为“电磁场方程”。
这个方程的应用在工程和物理学中都有广泛应用。
五位科学家的主要事例(简单)

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为量子力学和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1896年,他参加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考试,但对学校的教学不满。
在1900年他以导师推荐的方式加入了瑞士专利局。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这一理论描述了引力是如何在时空中弯曲,并且影响到了物体的运动轨迹。
1919年,爱因斯坦的理论得到了英国天文学家的验证,从而提高了爱因斯坦的声望。
二、居里夫人玛丽·居里被公认为是放射性物质的发现者。
1898年,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发现了钋和镭。
这两种物质的研究对后来的原子核物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1903年,玛丽首次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为了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女性。
之后,她又在1911年获得了第二个诺贝尔奖。
三、伊斯特万·图尔肯伊斯特万·图尔肯是一位著名的匈牙利物理学家兼工程师。
他是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位杰出代表,尤其是在热力学和统计力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878年,他开始从事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研究,该定律被称为熵增定律。
此后,他又在热辐射理论的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马克思·普朗克马克思·普朗克是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贡献体现在他的量子力学理论。
1900年,他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概念,从而开创了量子力学的研究。
1918年,普朗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此表彰他在量子理论上的杰出贡献。
他的工作为后来的量子力学和量子力学理论打下了基础。
五、马克斯·玻恩马克斯·玻恩是一位著名的德国理论物理学家,他对量子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0年,他发表了玻恩的量子力学解释,并提出了玻恩的极小作用量原理。
之后,玻恩又在多体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学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成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总结:五位科学家从事着各自领域的杰出研究工作,对于物理学和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十个物理学家的贡献及其结论成果

十个物理学家的贡献及其结论成果1.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贡献:爱因斯坦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特殊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推翻了牛顿力学的观念,并揭示了能量和质量之间的等价关系(E=mc ²)。
结论成果:特殊相对论表明了物体在高速运动下的时空弯曲效应和时间膨胀效应。
广义相对论则提出了引力的几何解释,导致了黑洞等天体现象的发现。
2. 牛顿(Isaac Newton)贡献: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
他提出了力、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整个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结论成果:牛顿的运动定律解释了物体的运动和动力学行为。
他的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成功预测了行星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
3. 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贡献:麦克斯韦是电磁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整合了电场和磁场的理论,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揭示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预测了光的电磁本质。
结论成果:麦克斯韦方程组成为了电磁学的基础,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描述电磁现象的数学框架。
他的理论为电磁波的观测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4. 哈雷(Edmund Halley)贡献:哈雷是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研究了彗星的运动规律,并成功预测了哈雷彗星的回归时间。
结论成果:哈雷彗星的发现和周期性回归证实了天体运动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他的研究为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观测数据。
5. 费曼(Richard Feynman)贡献:费曼是量子电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展了费曼图形式的计算方法来解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路径积分的概念。
结论成果:费曼图形式和路径积分方法为量子场论的计算提供了一种直观而有效的方法。
他的贡献使得理论物理学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和理解微观粒子的行为。
6. 居里夫人(Marie Curie)贡献:居里夫人是放射性物质研究的先驱。
她发现了镭和钋元素,并首先提出了放射性衰减的概念。
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

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阐述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需要从他在物理学领域的突破、相对论的发展和科学哲学的贡献等角度来分析。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和理论对于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之一是他对于光量子论的贡献。
在他的光电效应理论中,他提出了光是由离散的能量包--光子组成的概念。
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后来的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光电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次,爱因斯坦最为人所熟知的贡献是相对论的建立。
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重要的理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时间、空间和引力的看法。
狭义相对论中,他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性质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的公式E=mc²,揭示了质量和能量之间的等价关系。
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推动了对于引力场的理解,提出了引力是由于物体对时空的弯曲所产生的概念。
这两个理论不仅解释了天体物理学中的黑洞、星系等现象,还为现代导航、卫星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的贡献不仅限于物理领域,他对于科学哲学的探索也具有重要意义。
他提出了对于实证主义的批判,并强调科学研究中的直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他认为科学理论应该与观察数据相结合,而不仅仅依赖于实验验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总结起来,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他对于光量子论、相对论的建立以及科学哲学的探索上。
他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也为哲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
他的思想和理论在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今天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导意义,鼓励我们勇于创新、跳出常规思维,追逐真理的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贡献
--量子百年纪念文章
高山
在纪念量子百年“诞辰”的这一时刻,我们有理由回顾一下它的发现者们艰辛探索的历程,这不仅是对他们的一种充满深深敬意和感谢的缅怀,同时也可以使我们从中获得进一步探索的勇气和力量。
本文我们将简要介绍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贡献。
1901年发表第一篇科学文章,关于毛细现象
1905年光量子假说
1906年固体比热理论,指出普朗克量子假说的真实物理含义
1909年光的波粒二象性思想
1916年普朗克公式的重新推导,受激辐射理论
1924年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1925年对德布罗意物质波思想的支持,促使薛定谔建立波动力学
1926年开始探索通过统一场论来表述完备的量子理论
1927年最早注意到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不相容性,开始反对玻尔等人的哥本哈根解释
1935年发表EPR文章,利用定域性假设论证量子力学的不完备性
1952年反对玻姆的隐变量理论
爱因斯坦无疑是当代人最熟悉的科学家的名字,他几乎成了科学家的神圣象征。
最近,英国《物理世界》杂志评选出有史以来10位最杰出的物理学家,其中名列榜首的就是爱因斯坦。
然而,尽管大多数人都知道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但却并不了解他也曾经对量子理论做过同样,甚至更大的贡献。
本文我们将主要介绍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贡献。
量子的真正发现者
1900年,普朗克在对黑体辐射的研究中第一个猜测到量子的存在。
这一年的12月14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会议上提出了能量量子化假说,根据这一假说,在光波的发射和吸收过程中,发射体和吸收体的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能量值只能取某个最小能量元的整数倍。
然而,在普朗克的分析中,他只是将能量量子化作为一种方便的计算手段,而并没有赋予它真实的物理意义,更没有意识到能量量子化与经典力学及经典电动力学基础的根本背离。
在能量量子化假说提出之后,普朗克本人一直试图利用经典的连续概念来解释辐射能量的不连续性。
此时,是爱因斯坦最早认识到普朗克量子假说的非经典特征,即能量的量子化假设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是不相容的,并将这一假说大胆地应用到物理学的其他领域中,如光电效应(1905),固体比热(1906),光
化学现象(1912),理想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统计(1924)等。
为此,科学史家
库恩甚至将爱因斯坦,而不是普朗克称为量子的发现者。
此外,爱因斯坦第一个指出了普朗克推导中的逻辑不一致性(1906),即同
时应用能量的量子化假设和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并重新给出了普朗克辐射公式的纯量子推导,在这一推导中,他只利用了光量子假设和玻尔的定态跃迁假设(1916)。
光量子
1905年,年青的爱因斯坦不仅意识到普朗克量子假说的革命性意义,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普朗克的能量子概念。
这一年,爱因斯坦大胆地提出了光量子假说。
爱因斯坦认为,能量子概念不只是在光波的发射和吸收时才有意义,光波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连续的、不可分割的能量量子所组成的。
进一步地,利用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公式,爱因斯坦还给出了光子的能量和动量表达式,即E=hv及P=hσ,式中h是普朗克恒量,v和σ依次是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和单位长度上的波数。
利用这一光量子假说,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电磁场理论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等实验现象。
光量子假说是一个如此反传统的假说,以至于在爱因斯坦提出之后几乎没有人相信它,量子理论的另两位奠基人普朗克和玻尔都拒绝接受光量子概念。
1915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在实验上证明了爱因斯坦对于光电效应的解释是正确的,但他本人并不相信光量子的存在。
直到1922年,康普顿效应的发现才最终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光量子的真实存在,并使光量子概念开始为人们所接受。
1926年,美国化学家刘易斯将光量子命名为光子(photon)。
爱因斯坦由于对光电效应的解释而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奖,他晚年认为光量子概念是他一生中所发现的最具革命性的思想。
物质的波粒二象性
爱因斯坦不仅最早将粒子特性赋予光波(1905),而且还最早将波特性赋予了理
想气体分子(1924),可以说,是爱因斯坦最早注意到了物质的波粒二象性。
由
于波粒二象性被证明是自然界中一切物质运动的最基本的量子特性,因此爱因斯坦的这一发现甚至比他的相对论更为重要。
1909年,爱因斯坦严格证明了辐射,即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并指出了已被实验验证的普朗克辐射公式同时包含了辐射的这两种对立的属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发现也许是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所做出的最大贡献,它首次揭示了光的量子特性,即光不仅具有波动性,同时也具有粒子性。
正是光的波粒二象性概念进一步引导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1923),将光子的波粒二象性赋
予了所有物质粒子,并最终促使薛定谔建立了量子理论的波动力学形式(1926)。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不相容性
1925-1926年间,量子力学大厦在物理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落成,然而作为
主要奠基者的爱因斯坦并不满意这个理论体系。
在对量子力学的批判性的分析中,爱因斯坦最早注意到了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不相容性。
1927年,爱因斯坦参加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他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公开对量子力学发表意见。
爱因斯坦在会后讨论的发言中指出,如果量子力学是描述单次微观实在过程的理论,则量子力学与相对性原理不相容。
爱因斯坦的这一分析是关于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不相容性的最早认识。
1935年,爱因斯坦在论证量子力学不完备性的EPR文章中,再一次揭示了量子力
学的完备性同相对论的定域性假设之间存在矛盾。
EPR文章促使人们对定域性假设的有效性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大加深了人们对量子非定域性的认识。
爱因斯坦一生都坚持定域性假设,并坚信量子力学是不完备的,在爱因斯坦看来,量子力学由于违反相对论而必然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完备的。
量子力学需要完善
在量子力学建立之后,爱因斯坦的贡献主要在于指出了这一理论的不完备性,并督促人们去发现更完备的量子理论。
同时,爱因斯坦本人一直试图在新的基础上重建完备的量子理论,他选择了统一场论方向,并认为场论最终可以提供一个完备的量子理论。
爱因斯坦一生都坚持实在论,而反对具有实证论倾向的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
爱因斯坦对哥本哈根解释提出了很多反对意见,而玻尔等人正是通过分析这些反对意见才进一步完善了他们对量子力学的正统解释。
因此,爱因斯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量子力学解释的不断清晰和完善,同时,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批判也一直在激励人们去发展更为完善的量子理论。
这一贡献的影响是最为深远的,因为爱因斯坦所关心的量子问题至今依然存在,量子力学仍然没有被真正理解,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不相容问题也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爱因斯坦于1905年创立了狭义相对论,于1915年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然而,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思索量子的神秘本质,并试图建立一种更完备的量子理论。
爱因斯坦晚年承认,“整整50年有意识的思考仍没有使我更接近‘光量子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
今天,人们更没有理由骄傲自满,我们必须完成爱因斯坦未
竟的科学事业,而在这一探索旅程中,他的探索精神和深邃思想仍将一直激励并指引我们前进。
(本文的部分内容选自作者最近出版的《量子运动与超光速通信》一书)————————————————
【新语丝电子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