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研究的关系和拓展关系思维导图
八年级生物知识思维导图整理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精子受精卵种子的胚新一代植株有性生殖概念: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又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特点: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无性生殖特点: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优点:加快繁殖速度,保持母体优良性状概念:剪去植物的枝条,将下部插入土中,使之萌发出新个体无性生殖扦插举例:甘薯葡萄菊月季的应用概念:把一个植物同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之结合在一起。
嫁接方式:枝接和芽接关键: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发育过程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其他昆虫的举例:菜粉蝶蝇生殖和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举例: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等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等过程。
特点:有性生殖、特外受精,受精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环境,变态发育卵壳和卵壳膜:保护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起点,位置卵白和卵黄: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系带:固定卵黄变异:亲子间及子代间的差异生物的性状:概念: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转基因生物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馳躚镇嘘紱萦駟阀錾胆荚飨誘蓣鑰譚繭骄卖发冲動诚鴝義們奂馆鰹姍樺廠蔺鸭諜煩販骒。
DNA和染色体DNA:位于染色体上,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每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DNA、染色体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给下一代现象: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杂交,如高茎豌豆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高茎,子代杂种高茎豌豆自交,后代有高茎也有矮茎解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D和隐性d之分,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和Dd,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常染色体(男女相同)22对。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人教版必修二)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人教版必修二)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1 遗传因子的发现豌豆的特点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实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
如:高茎和矮茎;圆粒和皱粒人工传粉过程人工去雄→套袋隔离→人工授粉→再套袋隔离相关概念相关符号意义 P:亲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母本;♂:父本;×:杂交;U :自交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双眼皮)、生理特征(B型血)和行为方式(左撇子)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分为显性性状(如豌豆的高茎)隐性性状(如豌豆的矮茎)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显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形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 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dd、YYRR、yyrr 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YyRr、Yyrr、yyRr 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内容实验过程及现象 P 高茎×矮茎→F1(全为高茎);F1自交→F2(高茎:矮茎=3:1)解释(提出假说)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基因)是成对存在的③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基因)中的一个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验证(演绎推理)设计测交实验: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推测后代高茎:矮茎=1:1 实验验证:在得到的64株后代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比例接近1:1,验证了以上解释的正确性分离定律内容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内容实验过程及现象 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F1(全为黄色圆粒);F1自交→F2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解释(提出假说)①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成分别是YYRR和yyrr,F1的基因型是YyRr ②F1形成配子时,每对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20张思维导图及高中生物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相对来说难点:1、光合作用计算题:净光合作用和实际光合作用2、减数分裂过程3、遗传规律计算:伴性遗传图谱分析,伴性遗传概率计算,两对及两对以上性状杂交分析及概率计算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方式(这个细节考点很多,学会了不一定做对题的那种)5、DNA相关计算:主要靠点在DNA与RNA个数关系,RNA与氨基酸对应关系(一般为6:3:1)6、高考选修3必出15分的题,而选修3可以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点!(建议,好好看书,选修只会考书上的内容高中生物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点归纳名词:1、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
2、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DNA的复制实质上是遗传信息的复制。
3、解旋: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分子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配对的碱基从氢键处断裂,于是部分双螺旋链解旋为二条平行双链,解开的两条单链叫母链(模板链)。
4、DNA的半保留复制:在子代双链中,有一条是亲代原有的链,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
5、人类基因组是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
语句:1、DNA的化学结构:① DNA是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它的基本元素是C、H、O、N、P等。
② 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三部分组成:一个脱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③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
DNA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即腺嘌呤(A)脱氧核苷酸;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胞嘧啶(C)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T)脱氧核苷酸;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都是一样的,所不相同的是四种含氮碱基:ATGC。
④DNA是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聚合而成的脱氧核苷酸链。
2、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与磷酸相间排列在外侧,形成两条主链(反向平行),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基因的表达思维导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基因的表达思维导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基因的表达思维导图
基因的表达
↑
转录和转录本蛋白质
↑ ↓ ↑ ↓
基因组 mRNA 蛋白质复合物
结构↑ ↓ ↓
核内细胞外
基因的表达:从DNA到蛋白质的过程被称为基因的表达。
它包括DNA的复制、RNA的合成和转录、mRNA的翻译,最后生成活性的蛋白质。
基因组:基因组是一种DNA的稳定形式,它拥有行使生命活动的全部遗传信息。
转录:基因组中的DNA被转录到核糖体上,生成一种叫做转录本的RNA,这种RNA被用来生产蛋白质。
转录本:转录本是基因组中DNA的翻译后的产物,它是一种可以供翻译的RNA。
mRNA:mRNA是转录本翻译后产生的产物,它含有基因组中DNA配对的新碱基链。
蛋白质:蛋白质是mRNA翻译出来的最后产物,它通常是细胞外的非常活跃的分子,可以直接参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复合物:蛋白质复合物是蛋白质和其他分子的结合体,这种结合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某种功能。
初中生物七年级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七年级-初中-生物七年级生物探索生命 1第、2章生命的世界思维图导航物种多样遗传多样生物多样生态系统多样应激生生物的特繁新陈代非生物因相互帮同种生物认识生命相互斗争生态因素生物因素互惠互利不同种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捕食关系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拉马克提出生物学名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林奈与生物分类哈维与血液循环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生物学是探究生命的科学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DNA观察法人类基因组计划调查法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法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分类法文献法考点全解读考点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21/ 1-思维导图-生物-七年级初中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其中的温度、光照、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生物对环境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正确的选择,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考点四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法是考试的重点,除了熟记实验法的步骤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假设要依据收集设置单b到的信息或已经获得的知识作出的较合理;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c一变量(其它条件不能影响实验对象的正常生活);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的误差)。
2024版生物化学思维导图

糖类结构与功能
糖类的基本组成单位
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
糖类的分类
单糖、二糖、多糖等,其中多糖又可分为淀 粉、糖原、纤维素等。
糖类的结构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可通过糖苷键 连接形成多糖。
糖类的功能
提供能量;作为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参与 细胞识别和信号传导等。
03 生物小分子代谢 途径及调控机制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决定了蛋白质的特异性。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指多肽链中局部空间结构,如α螺旋、β-折叠等,影响蛋白质的 功能。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指整条多肽链的三维空间结构, 包括疏水键、氢键、离子键等作 用力。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多肽 链。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发展趋势
生物化学技术将不断向更高通量、更高灵敏度、更精准化方向 发展,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生命科学领域快速发展。
挑战
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生物伦理、生物安全等问题日 益凸显,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同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也 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
THANKS
翻译后水平调控 包括蛋白质修饰、折叠、转运和降解 等过程,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表达异常与疾病发生关系
基因突变
基因序列的改变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或功能的异 常,进而引发疾病。
基因沉默
某些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应该表达,但由于种种原 因被沉默,导致相关功能缺失和疾病发生。
ABCD
基因扩增
某些基因的过度扩增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和肿 瘤的发生。
谢
化
氮代谢途径及调控机制
初中生物《遗传变异》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可评价要素:
1.绘制相关概念结构图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教师观察与学生互评结合)
评价要点:①结构图简洁美观
评价要点
②逻辑关系正确 2.遗传图解绘制归类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教师与学生互评)
评价要点:①能积极参与
②能准确绘制并归类
专题四 专题四:变异的分类举例
所需课 本专题使用 2 课时
时
专题三概述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染色体与性状的遗传的遗传规律后对性状的 遗传做进一步探究。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描述任何生物都有 许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有的是生理特性,有的是行为方式 等。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 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 了子代。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基因在体细胞里是成对存在,在生 殖细胞里成单存在。 首先对生物性状的数个成对的概念进行统一认知,比较归类并发现其 中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然后在理解相对性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性 状遗传的规律实际上与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从而将这一抽象的规律 通过几个实例具体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和规律。最终建立 起遗传的分离定律的认知体系。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3.举例说出性状与相对性状。 4.举例说出显隐性性状,显隐性基因的概念和联系。 2.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能力目标:培养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的初步的统计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形成唯物主义 价值观。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思维导图

控制 显性基因
(DD 或 Dd) (D) )
控制
(dd)
隐性基因
基因
在亲子间的传递 桥梁
(d)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双螺旋结构)
载体
染色体 主要存在于
_细胞核
组成 蛋白质
种类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决定人的性别
表示 体细胞(23 对)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生殖细胞(23 条)
精子和卵细胞 (生殖细胞)
女性:22 条+X
注:1.男女体细胞中的常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上基本相同,但性染色体有很大差 异,所以在测定人类染色体的基因序列时应测定 24 条染色体,即 22 条常染色 体和 2 条性染色体(X 和 Y)。2.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 体,只是数目不同。3.精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含有 X 染色体;另一种是含有 Y 染色体,因此,精子中不一定含 Y 染色体。3.性别的决定:取决于卵细胞与哪种 类型的精子结合,生男生女在受精时就已经决定了。4.性染色体传递的规律:父 亲总是把 Y 染色体传给儿子,把 X 染色体传给女儿。
男性:22 对+XY 女性:22 对+XX 男 性 : 22 条 +X 或 22 条 +Y
注:1.一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2.一个 DNA 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3.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同 一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4.一个 DNA 分子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 5.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 ①“凭空消失”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且两个亲代均为纯合体,子代为杂合体。如一对双眼皮(AA) 和单眼皮(aa)的夫妇,生出了一个双眼皮(Aa)的孩子,单眼皮在子代中消失,单眼皮属于隐性 性状。 ②“无中生有”性状为隐性性状,且亲代都是杂合体。如:一对双眼皮(Aa)的夫妇,生了个单眼 皮(aa)的孩子,单眼皮属于隐性性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的科研思路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
2015-03-09右哉实验万事屋
提示:请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实验万事屋”,添加关注后,发“嗯”可以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
未经允许,其他公众号不得转载哦!
做了这么久的科研,那你的科研思路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试着来描绘一下,普通的思路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形状。
实验万事屋作品
首先,主任说要有基因,于是就有了Gene A。
或许是通过芯片,或许是通过生信,Whatever,或许还有别的途径,反正就有了这么一个基因。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光有这个基因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表型。
大概就是基因的表达与表型的相关性,比如Gene A 高表达后产生表型,Gene A低表达后抑制表型。
这样就把这个基因和这个表型给牢牢地扯上了关系。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有了这些,我们就有了一个这样的课题的形状,我们证明了一个A到B的过程。
好吧是很弱,但这才开始。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可能这样的形状还不足以说明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那接着,我们就会继续研究Gene A发生这些表型的机制,我们把它和明星分子Gene B扯上了关系。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这样就形状又多了一块了,不再是两点一线了: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虽然这个科研内容已经有了雏形,但还是缺少了什么,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补充进去。
于是
我们查阅了文献,发现了明星分子Gene B与各种信号通路间的关系。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这样形状就逐渐丰满起来: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同时我们在描绘形状的同时,我们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通路与表型间会产生矛盾的关系: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这样的证据往往会导致整个体系的问题。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形状就变得缺失了一块: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为了把这样的形状补满,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比如Gene A还能通过别的基因调整整个体系: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这样,我们把我们所要讲的这个科研故事的形状完整的描绘了出来了,大概就是这样的形状: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可能就会是这样的一个思路的故事,感觉妥妥的能发5分左右的文章了: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但,我们研究的这个机制真的就是这样的么?明显不是好么?!其实科研是复杂的,也许整个故事并不是我们所描绘的这样,缺失了更多的环节,可能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或许还要复杂,真实的通路,可能会是这样:
实验万事屋作品
实验万事屋作品
所以,年轻人,还是别纠结了……起码相比刚开始我们所画的那个形状,我们已经很接近真相了……
实验万事屋作品
…华丽丽的分割线…
实验万事屋作品
李莫愁博士:其实我们所着眼的科研,仅仅是我们所找到的那些证据。
我们是否能从这些证据中,来描绘出我们所讲的这个Story真正的故事呢?答案是肯定的,肯定不行啊!其实我们并不用去纠结真正的结果,而是要正确表述我们所看到的那些真相,我们所掌握的证据越多,就越能无限接近真相。
虽然我们也会不断地犯错,而错误的结果往往是表象带来的。
借用作家威尔·罗杰斯(Will Rogers)的一句话来讲:给我们带来麻烦的不是那些未知的事物,而是我们已知,但实际上远非如此的东西。
好了今天就策到这里了,想要探究科研本质的话,就回复“144”看看吧。
如果你喜欢我们,欢迎把文章转发到朋友圈!未经允许,其他公众号不得转载哦!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