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 鸭和鸡教案 鄂教版
鸡和鸭科学教案6篇

鸡和鸭科学教案6篇教案中包括的教学方法可以丰富课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明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鸡和鸭科学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鸡和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基本了解故事,初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像所带来的乐趣。
2、学习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大胆地想象和创遍故事。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故事磁带、录音机、故事中的小动物图片、蔬菜图片活动过程:1、由讨论引出故事。
提问:牛奶是什么颜色的?那你们见过彩色的牛奶吗?今天张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彩色牛奶》的故事。
2、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像。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彩色牛奶》。
(2)提问: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牛大叔带来了谁?那头奶牛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小动物喝了有颜色的牛奶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3)再次欣赏故事。
(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边出示动物和蔬菜图片)3、完整学习故事,幼儿想像性讲述故事。
逐句提问故事内容。
提问:(1)小白兔给奶牛吃了什么颜色的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白兔变成了一只什么颜色的兔子?(2)谁给奶牛吃绿绿的青菜?小黑猫给奶牛吃绿绿的青菜,奶牛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黑猫变成了一只什么颜色的小猫?(3)小花鹿怎么会变成小紫鹿的?小花鹿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什么蔬菜?(4)红红的西红柿是谁给奶牛吃的?奶牛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灰狐狸喝了变成了什么颜色的狐狸?(5)小动物们有了这头奶牛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它们会这么高兴?(6)小动物们变成了新的自己,可它们要是想变回原来的自己,该怎么办?(7)教师小结:有了这头神奇的奶牛,小动物们想变成什么样子的颜色就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动物世界变得五彩缤纷,更加美丽了。
4、创编故事情节,进一步体验想象的乐趣。
(1)幼儿自由讨论、创编故事(2)个别幼儿上台创编故事情节。
鸡-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鸡-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鸡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变化。
2.能够描述鸡的外部特征。
3.了解鸡的食品功能和对人类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1.鸡的生长变化。
2.鸡的外部特征。
3.鸡的食品功能。
三、教学重点1.掌握鸡的生长变化。
2.能够正确描述鸡的外部特征。
3.了解鸡的食品功能。
四、教学难点1.鸡的生长变化。
2.能够正确描述鸡的外部特征。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先问一些与鸡有关的问题,如鸡的生活习性,喜食什么,对人类有哪些贡献等等。
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2.学习鸡的生长变化(20分钟)教师先向学生介绍鸡的生长变化,让学生知道从蛋孵化到鸡的成长过程,然后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最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观察并描述几周大的小鸡的生长情况。
3.学习鸡的外部特征(20分钟)教师可以把鸡的具体图像贴在黑板上并向学生介绍鸡的外部特征,比如毛色、颈部、翅膀、脚爪等等。
让学生自己观察鸡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其外形。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让学生讨论鸡的外部特征,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4.学习鸡的食品功能(20分钟)通过介绍鸡肉的营养价值,并与其他肉类进行比较,让学生知道鸡对人类的贡献。
教师可以讲解鸡肉对身体的好处,如补充蛋白质和血红素等。
然后让学生讨论鸡肉的制作方法和吃鸡肉的好处,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学习成果。
5.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重视鸡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变化,掌握鸡的外部特征,知道鸡肉对身体的益处。
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关的习题,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回答和观察来评价其掌握情况,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考试得分来评价。
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难度较高的问题或布置一些有深度的作业。
同时通过课堂反馈和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点。
七、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围绕鸡展开,引导学生了解鸡的生活习性、生长变化和食品功能。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9、鸡教学目标1、感受探究身边动物的乐趣。
2、能按必须的依次去视察鸡的外部特征。
3、能遵照探究问题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试验验证——得出结论去开展探究。
4、知道鸡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局部,身上长满羽毛,有喙,繁殖方式是卵生。
教学打算1、老师打算:活鸡或鸡的剥制标本、课件、鸡的生活习性场景、小鸡、养鸡场等。
2、学生打算:课前有目的地视察鸡的生活习性,收集有关鸡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启发学生回忆关于鸡的已有相识。
1、老师出示:有关鸡的图片和鸡的生活资料,提问:说说这些鸡在做什么?2、老师提问:除了鸡的这些活动,你还知道鸡的哪些事情?二、视察鸡的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获得对鸡的整体相识。
1、出示活鸡,学生视察,说出鸡的身体特点。
2、联系生活,回忆已有生活经历,让学生说说鸡的生活习性。
三、提出问题,整理问题,确定探究课题。
1、通过视察、了解,关于鸡,你们还有哪些问题?2、整理问题,指导学生将问题分成两类:一是本节课可以探究的问题;二是课后可以在家里或者到养鸡场自行探究的问题。
四、设计探究方法,进展探究。
1、设计探究方法。
2、学生动手试验。
五、整理鸡的特点。
教学后记20、鸭和鸡教学目标1、珍爱生命,爱护鸟类。
2、能通过抽象和概括,把握鸟类的共同特征。
3、能将动物的身体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联系起来视察。
4、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
5、知道鸭的喙、蹼脚及羽毛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鸭在水中生活有什么好处。
6、相识更多的鸟。
教学打算1、老师打算:鸡和鸭的剥制标本或挂图;鸭的生活习性的课件或录像资料。
2、分小组打算如下工具与材料:鸡、鸭的羽毛〔正羽〕、烧杯、放大镜、废旧牙刷、镊子、洗洁精、油脂、热水、冷水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比拟鸭与鸡外形有什么不同?1、回忆:鸡的身体是什么样的?2、出示鸭的标本〔或活鸭〕,学生视察。
3、汇报:鸭与鸡外形有什么不同?二、研讨鸭和鸡生活习性的不同。
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9课《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9课《鸡》优质课公开课教
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鸡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身上长满羽毛,有喙,繁殖方式是卵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鸡的外部特征。
2、能按照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去开展研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研究身边动物的乐趣。
2、珍爱生命,培养学生给鸡喂食、给鸡喂水等生活习惯。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儿童的校外生活主要集中在家庭生活经验圈。
在他们的经历中,已经接触了一些小动物,如鸡、鸭、鹅、猫、猪、狗、小鱼等,积累了一些关于小动物的零散经验,本单元的教学便是建立在学生这一经验基础之上。
教材选择了常见的鸡、鸭、猫、兔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小动物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研究,进而认识鸟类和哺乳动物,初步了解认识动物的基本方法和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概括的能力,体会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3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识鸡的身体结构、繁殖方式和食物等。
难点:卵生、躯干等科学术语的理解和书写。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启发学生回顾关于鸡的已有认识。
1、猜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教师出示:有关鸡的图片,提问:说说这些鸡在做什么?
3、听鸡的叫声,分辨出公鸡、母鸡和小鸡。
鸡-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鸡-鄂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鸡是哺乳动物的一个重要代表。
2.了解鸡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3.能正确地对鸡进行喂养和照顾。
二、教学重点1.鸡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2.喂养和照顾鸡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鸡的社交行为和各期生长状况的重要性的理解。
2.学生对合理的饮食和保持鸡舍卫生的认识。
四、课前准备1.准备教具:大型图表、鸡蛋、饲料、鸡羽毛等。
2.合理安排教室环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授课。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老师将一块大型图表展示在黑板上,上面画了一个鸡舍。
老师问学生对图表的理解,然后启发式地引导学生思考鸡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5.2 讲解1.鸡是哺乳动物的重要代表之一,是人类用得最多的家禽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2.鸡的生活习性:喜欢栖息在高处,喜欢光和温暖,喜欢晨起傍晚归。
鸡的社交行为非常明显,互相之间会打招呼,互相依偎,互相保护。
3.鸡的生长过程:孵化期为21天。
孵化后的小鸡在出壳后要喝水、吃饲料、调节体温。
鸡成长到4个月时,性成熟,即可下蛋。
鸡的产蛋寿命基本上在12至14个月之间。
4.喂养和照顾鸡的方法:要给它们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定时的饮食调理,定期进行鸡舍的卫生消毒,同时加强对它们疾病的监测和防护。
5.3 实践操作1.给学生派发饲料和饮用水,引导他们正确地喂养鸡。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鸡舍进行清理和消毒。
并收集鸡羽毛、鸡蛋等鸡舍杂物。
5.4 总结1.学生对鸡的社交行为和各期生长状况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2.学生对合理的饮食和保持鸡舍卫生的认识得到了提高。
六、课后扩展老师可要求学生编写关于良好饮食和鸡舍卫生的小报告,并要求附加实物和图片资料,以增加学习趣味性。
七、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幻灯片讲解、实践操作和小结等环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进一步了解了鸡的生物学知识和保健知识。
但对于教具的选择和使用,授课流程的设计、时间分配等仍需进一步完善。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鸡》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鸡》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探究式学习,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鸡的主要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鸡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鸡的主要特征,了解鸡的结构和功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解剖、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鸡的主要特征,了解鸡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观察鸡的内部结构,理解鸡各器官的功能。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鸡的标本、解剖工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份解剖工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一、引入(5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鸡的外形特征,引导学生观察鸡的主要特征,如体形、羽毛、喙等。
二、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鸡的标本。
2.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解剖工具解剖鸡,观察鸡的内部结构。
3. 学生将解剖后的鸡进行彩泥塑形,展示鸡的内部结构。
4. 学生将彩泥塑形的鸡进行组装,完成鸡的制作。
三、展示与交流(10分钟)四、课堂小结(5分钟)活动重难点:重点:认识鸡的主要特征,了解鸡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观察鸡的内部结构,理解鸡各器官的功能。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了鸡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但在个别学生的作品中,对鸡的内部结构的表达还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鸡,记录鸡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下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活动环节中学生的分组和合作;2. 学生解剖鸡的过程及观察鸡的内部结构;3. 学生制作彩泥塑形鸡的技巧和创意表达;4. 学生展示与交流环节中的互动和评价。
鄂教版2019年小学科学三上《19鸡》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鸡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研究身边动物的乐趣。
2.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鸡的外部特征。
3.能按照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去开展研究。
4.知道鸡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身上长满羽毛,有喙,繁殖方式是卵生。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活鸡或鸡的剥制标本、课件、鸡的生活习性场景、小鸡、养鸡场等。
2.学生准备:课前有目的地观察鸡的生活习性,收集有关鸡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启发学生回顾关于鸡的已有认识。
1.教师出示:有关鸡的图片和鸡的生活资料,提问:说说这些鸡在做什么?
2.教师提问:除了鸡的这些活动,你还知道鸡的哪些事情?
(二)观察鸡的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获得对鸡的整体认识。
1.出示活鸡,学生观察,说出鸡的身体特点。
2.联系生活,回顾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说鸡的生活习性。
(三)提出问题,整理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1.通过观察.了解,关于鸡,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2.整理问题,指导学生将问题分成两类:一是本节课可以研究的问题;二是课后可以在家里或者到养鸡场自行研究的问题。
(四)设计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1.设计研究方法。
2.学生动手实验。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9鸡精品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鸡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研究身边动物的乐趣。
2.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鸡的外部特征。
3.能按照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去开展研究。
4.知道鸡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身上长满羽毛,有喙,繁殖方式是卵生。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活鸡或鸡的剥制标本、课件、鸡的生活习性场景、小鸡、养鸡场等。
2.学生准备:课前有目的地观察鸡的生活习性,收集有关鸡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启发学生回顾关于鸡的已有认识。
1.教师出示:有关鸡的图片和鸡的生活资料,提问:说说这些鸡在做什么?
2.教师提问:除了鸡的这些活动,你还知道鸡的哪些事情?
(二)观察鸡的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获得对鸡的整体认识。
1.出示活鸡,学生观察,说出鸡的身体特点。
2.联系生活,回顾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说鸡的生活习性。
(三)提出问题,整理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1.通过观察.了解,关于鸡,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2.整理问题,指导学生将问题分成两类:一是本节课可以研究的问题;二是课后可以在家里或者到养鸡场自行研究的问题。
(四)设计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1.设计研究方法。
2.学生动手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鸭和鸡
一、教学目标
1.珍爱生命,保护鸟类。
2.能通过抽象和概括,把握鸟类的共同特征。
3.能将动物的身体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联系起来观察。
4.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
5.知道鸭的喙、蹼脚及羽毛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鸭在水中生活有什么好处。
6.认识更多的鸟。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鸡和鸭的剥制标本或挂图;鸭的生活习性的课件或录像资料。
2.分小组准备如下工具与材料:鸡、鸭的羽毛(正羽)、烧杯、放大镜、废旧牙刷、镊子、洗洁精、油脂、热水、冷水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比较鸭与鸡外形有什么不同?
1.回顾:鸡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2.出示鸭的标本(或活鸭),学生观察。
3.汇报:鸭与鸡外形有什么不同?
(二)研讨鸭和鸡生活习性的不同。
1.提问引入:我们观察了鸭的身体结构,发现鸭与鸡有许多有不同,如鸭的喙是扁平的,且很长,脚有蹼等。
鸭与鸡的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呢?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
4.教师利用挂图,课件等资料进行补充和强化。
(三)实验探究鸭为什么适应在水中生活。
1.实验:取鸭毛.鸡毛各一根,分别放在水里,然后取出来,看它有什么变化。
2.猜测:为什么鸭毛不会被打湿呢?
3.学生探究。
(四)阅读资料
课本67页。
(五)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鸭,你发现了鸭身上的哪些秘密?
第二课时
(一)学生分小组讨论鸭与鸡的身体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并作好记录。
身体特点繁殖方式
鸡
鸭
(二)比较、归纳鸡与鸭的相同点。
全身长有羽毛,有喙,有翅膀,卵生等。
(三)从个别到一般,形成对鸟类的认识。
1.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像鸡和鸭一样?
2.教师小结,揭示鸟类的概念:我们把所有像鸡.鸭这样的动物归为一类,叫鸟类。
(四)运用概念判断。
1.课本69页的动物中,哪些属于鸟类?为什么?
2.教给学生判断的方法。
(五)课外延伸。
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课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长期观察一种鸟的生活习性,了解它的生活规律,写一篇观察报告。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