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如图所示实验内容为探究铁、铜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铁银铜B.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有气泡产生C.三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D.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附着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2.汞合金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补牙材料。

汞合金补牙材料中除含有汞外,还含有锌、锡、铜等金属。

下列有关该汞合金补牙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汞合金的熔点比汞低B.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对该材料有腐蚀性C.汞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锡的大D.汞合金是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3.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C.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可能有Zn(NO3)2和AgNO34.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其中正确的方案是()A.①或④B.①或②C.②或③D.③或④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B.铁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和水D.镁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6.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 、N 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B .生成H 2的质量M <NC .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是MD .产生H 2的速率N >M7.将a g 铁粉加到b g ZnSO 4和 CuSO 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 ,滤液的质量一定小于bgB .若滤渣中含有Fe ,则滤液一定呈浅绿色C .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D .若滤渣中只含有单质Cu ,则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8.为比较X 、Y 、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实验。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达标检测卷附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B.铁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最大C.锌一定过量D.镁一定过量2.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则滤渣的组成为A.铁B.铁和铜C.铁和银D.铁、铜、银3.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容器底部有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B.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的Fe2+和Cu2+C.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和铜D.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Fe2+4.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把X投入到Y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Y析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X>Y B.Y>X>Z C.X>Y>Z D.X>Z>Y5.为了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Zn>Fe>Cu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6.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表面有银析出,而乙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丙>甲>乙D.乙>丙>甲7.X、Y、Z代表三种金属,将金属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无明显现象,Y、Z逐渐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

将Y放入ZCl2溶液中,发现Y表面有Z析出。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Y>ZB.Y>X>ZC.Y>Z>XD.Z>Y>X8.已知金属M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金属M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查找资料与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有(1)金属M原子量为x,其他原子量也已知;(2)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3)金属的质量;(4)反应后得到的溶液质量;(5)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对三种未知金属展开探究:(1)将它们编号为:X、Y、Z;(2)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3)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2SO4中,发现Z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X快.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A.X>Y>Z B.Z>X>Y C.X>Z>Y D.Z>Y>X2.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的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后甲、乙、丙三种金属均显+2价),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3.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A.B.C.D.4.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其中正确的方案是()A.①或④B.①或②C.②或③D.③或④5.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该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D.生成氢气的质量6.将锌粉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

滤渣的成分是A.Zn B.Cu C.Zn、Cu D.ZnSO4、Cu7.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有X、Y、Z三种金属,把足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只有X、Z。

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Y>X>Z B.Y>Z>X C.X>Y>Z D.X>Z>Y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A.CH4+2O2点燃CO2+2H2O B.3Fe+2O2点燃Fe3O4C.NaOH+HCl═NaCl+H2O D.H2CO3═CO2↑+H2O3.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将Y放人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 > Z > Y B.Y > X > Z C.Y > Z > X D.Z > Y > X4.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A.B.C.D.5.为探究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B.C.D.6.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Ag、Cu、Mg B.Cu、Mg、Zn C.Ag、Cu、Zn D.Ag、Mg、Zn 7.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不可行的是()A.Fe、Ag、CuSO4溶液B.Cu、Ag、FeSO4溶液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8.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原子没有发生改变C.该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D.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9.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A.稀H2SO4 B.稀HCl C.CuSO4溶液D.FeSO4溶液10.某不纯的铁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18克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不可能是()A.锌B.铝C.碳D.银11.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B.生成H2的质量M<NC.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是MD.产生H2的速率N>M12.在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验证锌、银、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A.Zn、MgCl2溶液、AgB.MgSO4溶液、Ag、ZnSO4溶液C.ZnCl2溶液、Ag、MgCl2溶液D.AgNO3溶液、Zn、MgCl2溶液2.非金属间的置换规律与金属的相似:已知Br2+2KI=2KBr+I2; Cl2+2NaBr=2NaCl+Br2.则下列非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顺序正确的是()A.I2、Br2、Cl2B.Br2、Cl2、I2C.Cl2、I2、Br2D.Cl2、Br2、I23.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百姓,下列对真假元宝的鉴别办法中错误的是A.加盐酸B.看颜色C.用火烧D.测密度4.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A.B.C.D.5.为探究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B.C.D.6.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B.铁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和水D.镁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7.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容器底部有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B.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的Fe2+和Cu2+C.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和铜D.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Fe2+8.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X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X Z Y B.X Y Z C.Y Z X D.Z Y X9.为了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Zn>Fe>Cu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10.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A.稀H2SO4 B.稀HCl C.CuSO4溶液D.FeSO4溶液11.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Fe2+、NO3-B.Fe2+、H+、 NO3-C.Fe2+、Cu2+、 NO3-D.Fe2+、Cu2+、Ag+、NO3-12.某不纯的铁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18克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不可能是()A.锌B.铝C.碳D.银13.将一定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加入到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X>Y>Z B.X>Z>Y C.Z>Y>X D.Z>X>Y2.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百姓,下列对真假元宝的鉴别办法中错误的是A.加盐酸B.看颜色C.用火烧D.测密度3.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该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D.生成氢气的质量4.为探究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B.C.D.5.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则滤渣的组成为A.铁B.铁和铜C.铁和银D.铁、铜、银6.金属钴(Co)与铁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在化合物中钻元素常显+2、+3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Cl3读作“氯化亚钴B.CoCl3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金属铜不能与CoCl2溶液发生反应D.CoCl2中钻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3.3%7.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A、C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A、C表面都产生气泡,但A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C的快。

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A>C>B B.C>A>B C.C>B>A D.A>B>C8.为了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Zn>Fe>Cu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9.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等质量X、Y、Z三种金属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X最活泼B.金属Y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大于XC.若金属Z是Fe,则金属X一定是AlD.金属Z反应掉的稀盐酸一定最少10.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B.生成H2的质量M<NC.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是MD.产生H2的速率N>M11.如图所示,在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个等质量的铁球,调平后将分别浸没在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A.右端上翘B.左端上翘C.保持平衡D.无法判断12.将a g铁粉加到b g ZnSO4和 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滤液的质量一定小于bgB.若滤渣中含有Fe,则滤液一定呈浅绿色C.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D.若滤渣中只含有单质Cu,则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13.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综合训练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将50克镁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3.6克氢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无水硫酸盐,其质量为()A.226.4克B.222.8克C.172.8克D.无法计算2.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其中正确的方案是()A.①或④B.①或②C.②或③D.③或④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B.铁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和水D.镁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4.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5.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则滤渣的组成为A.铁B.铁和铜C.铁和银D.铁、铜、银6.将锌粉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

滤渣的成分是A.Zn B.Cu C.Zn、Cu D.ZnSO4、Cu7.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A、C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A、C表面都产生气泡,但A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C的快。

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A>C>B B.C>A>B C.C>B>A D.A>B>C8.向 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自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自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自测卷附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X>Y>Z B.X>Z>Y C.Z>Y>X D.Z>X>Y2.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A.B.C.D.3.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其中正确的方案是()A.①或④B.①或②C.②或③D.③或④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B.铁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和水D.镁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5.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6.将锌粉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

滤渣的成分是A.Zn B.Cu C.Zn、Cu D.ZnSO4、Cu7.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容器底部有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B.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的Fe2+和Cu2+C.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和铜D.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Fe2+8.在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

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c>b>aB.b>a>cC.a>c>bD.b>c>a2.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可能含 Cu B.滤渣中只含 FeC.滤液中不含 CuSO4D.滤液中不一定含 FeSO43.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X Y Z B.X Z Y C.Y Z X D.Z Y X4.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A.B.C.D.5.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其中正确的方案是()A.①或④B.①或②C.②或③D.③或④6.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7.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容器底部有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B.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的Fe2+和Cu2+C.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和铜D.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Fe2+8.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把X投入到Y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Y析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X>Y B.Y>X>Z C.X>Y>Z D.X>Z>Y9.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一定呈蓝色B.滤液中一定有Zn(NO3)2C.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10.某不纯的铁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18克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不可能是()A.锌B.铝C.碳D.银11.在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反应完成后Zn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2,则一定有FeCl2B.若反应完成后Zn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2,则可能有FeCl2C.若反应完成后Zn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2,无CuCl2和FeCl2D.若反应完成后Zn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2,无CuCl2,可能有FeCl212.为比较 X、Y、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X>Y>Z B.Z>Y>X C.X>Y、Z>Y D.Y>X、Y>Z 13.某工厂废液中含有 Fe(NO3)2和 Cu(NO3)2两种溶质,取部分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测定所得溶液中某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同时得到以下结论:①图中纵坐标表示 Cu(NO3)2的质量②a 点时溶液中有三种溶质,b 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③c 点时烧杯中有两种金属单质,d 点时烧杯中有三种金属单质④完全反应后烧杯中溶液呈浅绿色⑤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4 个B.3 个C.2 个D.1 个14.非金属间的置换规律与金属的相似:已知Br2+2KI=2KBr+I2; Cl2+2NaBr=2NaCl+Br2.则下列非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顺序正确的是()A.I2、Br2、Cl2B.Br2、Cl2、I2C.Cl2、I2、Br2D.Cl2、Br2、I2 15.已知金属M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金属M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查找资料与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有(1)金属M原子量为x,其他原子量也已知;(2)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3)金属的质量;(4)反应后得到的溶液质量;(5)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若要求得金属M在反应中的化合价,所用到的一组数据可以是A.(1)(2)(3)(4)B.(2)(3)(4)(5)C.(1)(2)(3)(5)D.(1)(3)(4)(5)16.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B.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原子C.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D的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2D.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17.向一定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滤液的颜色呈蓝色B.滤液中可能存在Fe2+C.滤液中一定含有Zn2+D.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可能含有Zn 18.如图所示实验内容为探究铁、铜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铁银铜B.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有气泡产生C.三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D.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附着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19.质量相等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两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质量相等B.铝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C.镁产生的氢气质量大D.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20.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Zn、Ag、CuSO4溶液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C.Zn、Ag、稀硫酸、ZnSO4溶液D.Zn、Cu、稀硫酸、AgNO3溶液21.4.5g 镁和铝的合金加入到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g 氢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NaOH 溶液,恰好使上述产生的 MgCl2 和AlCl3 完全转化为沉淀,则生成 NaCl 的质量为()A.23.4g B.29.25g C.11.7g D.5.85g2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Mg、Zn、Fe与稀盐酸反应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与足量的镁粉、锌粉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锌和盐酸溶液中加入锌粒A.A B.B C.C D.D2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通过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若增加一个铜锌活动性比较的实验,则可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通过实验①和③的反应剧烈程度,可以判断出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通过实验②的反应现象,可以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24.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B.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D.e点时,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25.已知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X+H2SO4=XSO4+H2↑;Y+Z(NO3)2=Y(NO3)2+Z;Z+X(NO3)2=Z(NO3)2+X.则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H>Y>Z B.X>H>Z>Y C.Z>Y>X>H D.Y>Z>X>H 26.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A.Cu B.Cu和Al C.Zn和Cu D.Cu、Al和Zn 27.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AgCl B.FeCl2C.MgCl2D.AlCl328.X、Y、Z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Y(NO3)2+2Z 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A.Fe Cu Ag B.Cu Hg Ag C.Mg Zn Fe D.Fe Ag Cu29.探究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选择方案不可行的是()A.Mg、Cu、FeSO4溶液B.Mg、Fe、Cu、稀硫酸C.Fe、Cu、MgSO4溶液D.Fe、MgSO4溶液、CuSO4溶液30.已知甲乙丙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如下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甲的金属活动性在甲乙丙丁中最强B.丙与稀盐酸或稀硫酸不反应C.乙应该是铁D.丁是一种廉价金属【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在氢元素前面的金属能将氢元素从稀硫酸或盐酸中置换出来;除钾、钙、钠外,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由于三种金属只有金属b可以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说明金属b的化学性质最活泼;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说明a的金属活动性比c 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b>a>c,故选B.2.C解析:C【解析】反应时应是氧化铜先和酸反应,转化为铜离子,当铜离子与氢离子同时存在时,铁应该先和铜离子反应;当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所加入的铁粉过量,说明原稀硫酸完全反应,且铜离子没有剩余,才会有氢气生成,也就说明,铜离子完全转化为铜单质而成为不溶物;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故A错误;B、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当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所加入的铁粉过量,故B错误;C、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因此,所生成的硫酸铜可能会被铁粉完成反应,所得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故C正确;D、铁与硫酸或硫酸铜反应都能生成可溶于水的硫酸亚铁,因此,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故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