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患者开展中医综合化护理服务的可行性研究周杨菊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方案在盆腔炎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中医护理方案在盆腔炎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中医护理方案在盆腔炎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作者:张莉瑶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24期[摘要]目的:对盆腔炎患者中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并进行针对性数据分析。

方法:对我院2019年接受盆腔炎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基础,按照计算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其中常规组为常规护理,实验组为中医护理,两组患者均为41例。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下腹痛、带下异常等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盆腔炎病人中对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可以发挥显著的临床效果与优势。

[关键词]中医护理方案;盆腔炎;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4-0027-02患者在感染急性盆腔炎后由于没能进行彻底治疗,病症反复发作,病程治疗延误很可能引发慢性盆腔炎。

所谓盆腔炎指的就是女性生殖器官和周围组织引发的慢性炎症,是当前常见的妇科疾病。

基于当前人工流产、宫腔镜等宫腔操作增加,如果女性没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很容易造成慢性盆腔炎疾病发生率的增加,由于这一疾病的病情存在较强的反复发作特点,严重影响了女性身心健康水平。

本文主要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治疗,现进行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9年在某院接受盆腔炎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为全面掌握护理方案准确性,借助计算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41例。

入选指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腹痛、带下异常、月经异常等症状。

且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两组患者均为已婚女性,其中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45.25±2.33)岁。

常规组患者平均年龄(45.16±2.16)岁。

辩证分型:9例为气虚血瘀,6例为寒湿瘀滞,15例为气滞血瘀,16例为肾虚血瘀,36例为湿热蕴结。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有可比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医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P>0 . 0 5 ) ; 护理 后 , 两组 患者 的生活质量评分 、 住 院时 间存 在较 大差 异 , 差 异有统 计学 意
义( P<0 . 0 5 ) 。见 表 1 。
排班及术前 、 术后 对患者生理 、 心理等各方 面的护理 , 能够及 时发现 围手术期 中影 响患者 手术 效果 的不利 因素 。本 文结
州 湖 的 医 疗 中心 , 该 护 理将 患 者 的 最 终 需 求 与 满 意 度 作 为 开
E 7 ] 徐前容 , 何 亚东. 急性化脓 性鼻窦 炎患者实施 健康教育 的l 床
效果分析[ J ] . 当代医学 , 2 o 1 4 , 2 o ( 1 6 ) : 9 7 — 9 8 . [ 8 ] 李硕.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鼻窦炎 的护理措施探 讨 [ J ] . 中 国继续
依从性的影响[ J ] . 深 圳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 2 0 1 5 , 2 5 ( 2 3 ) : 4 - 5 .
患者对临床治疗效果 、 护理舒适度 的高要求 成为 当前 鼻 窦炎临床治疗 中的显著特 点 “ ] 。为满足患者对 鼻窦炎 临床 治疗 的高要求 , 医务人 员纷纷展开对提 高鼻窦炎 围手术期 护 理 质量 的探究 。无缝 隙护理理念 始于 1 9 8 9年美 国佛罗里 达
医学 理 i e与 薮 醯
2 结 果
2 0 1 6年第 2 9 卷第 1 9 期
Vo 1 . 2 9 , N o . 1 9 , Oc t 2 0 1 6 J Me c l T h e or &P r ac 厂 _ ] 3 4 1 1 利 于提 高护 理质量 , 满足患者对 临床护理 的需 求 。无缝隙护
[ 3 ] 高小晴. 舒适护理在鼻窦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 察[ J ] . 中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临床研究

942017.04临床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临床研究顾玉琴 张晓娟中卫市中医医院妇产科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 755000【摘 要】为了研究80例患者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随机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即西药(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口服给药)与中药汤剂(桃仁、红花等11位中药汤剂)联合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西药(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口服给药)治疗方式。

观察两组治患者,对比临床疗效。

慢性盆腔炎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安全性和血液循环质量显著改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临床意义。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盆腔炎;治疗有效;中药汤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水平的重视,慢性盆腔炎发病的频繁性逐渐引起大家对治疗的重视,此病多生在24~45岁的已婚妇女,主要症状表现在盆腔结缔组织、卵巢、慢性子宫内膜、输卵管等等出现的炎性反应。

通过调研发现,慢性盆腔炎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在西药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疗法,对改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妇科80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总西医结合在此病治疗中的安全有效性,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资料选择和分组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将两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5~42岁,平均年龄(31.27±4.93)岁,盆腔炎患病时间20.1~86.4个月,平均患病时长(50.2±23.4)个月,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B 超彩图盆腔炎包块患者17例,盆腔积液确诊患者26例,子宫扩张确诊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4~41岁,平均年龄(31.32±5.01)岁,盆腔炎患病时间20.2~85.3个月,平均患病时长(49.9±23.4)个月,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B 超彩图盆腔炎包块患者15例,盆腔积液确诊患者31例,子宫扩张确诊患者28例。

慢性盆腔炎中医护理新进展

慢性盆腔炎中医护理新进展

慢性盆腔炎中医护理新进展【摘要】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近年来,国内多家医院采用了中医治疗配合中医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文针对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从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外敷护理、离子导入法、综合疗法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护理;进展【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300-03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多由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及时治愈,或治疗不彻底导致盆腔组织长期充血水肿、炎症组织机化增厚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2]。

盆腔炎发病的原因与女性生殖器的解剖特征有直接关系,并与女性自身抵抗力低下及医源性因素有关,慢性盆腔炎体现出病情易反复、经久不愈的特点[3] 。

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下腹部疼痛、坠胀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并带来了较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长期疗效优于抗生素,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受到了推崇与推广,因此要加强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中医护理,以保证疗效。

本文针对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以供开展慢性盆腔炎中医护理参考。

1 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灌肠液治疗主要是温热的中药灌肠时,血管扩张,血流加快,通过肠道的吸收,使得中药内的有效成分更多地进入盆腔组织,加快了炎性反应的消散。

覃小华[4]自拟清热化湿汤加减,进行中药内服同时以红藤、丹参、野菊花、路路通、红花、败酱草、蒲公英、莪术、三棱、紫花地丁煎煮取汁灌肠,疗程10d。

总有效率分别为83.82%;智敏杰等人[5]采用中药灌肠疗法治疗,1 次/d,30min/次,20d 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6.8%,中药灌肠疗法效果明显且无明显副反应、经济实用。

李森[6]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60例,痊愈48例,好转 8 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

中医综合方案在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医综合方案在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医综合方案在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方案在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6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84例盆腔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2例。

对照组92例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92例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

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4%,χ2=6.589,P<0.05;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为(2.08±1.0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1±1.05)分,t=4.136,P<0.05。

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综合方案;慢性盆腔炎性盆腔炎是妇产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主要是由于女性生殖器及周围盆腔结缔及腹膜组织出现慢性炎症诱发,对广大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常规的西医西药治疗往往难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中医妇产科常用药剂对盆腔炎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1]。

为此,本文对该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84例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讨中医综合方案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及使用技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整群选取自该院妇产科2013年6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2~49岁,平均(30.5±4.7)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4±0.4)年。

184例患者均已婚,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腰骶部疼痛、下腹坠胀痛,劳累后或性交后疼痛加重;经妇科检查显示子宫举痛,盆腔可触及包块、附件肥厚及压痛;经B超检查显示盆腔炎性包块或输卵管积液、增粗,均符合《妇产科学》[2]相关诊断标准。

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

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

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目的探析中医综合方案在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替硝唑以及左氧氟沙星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敷贴、针刺以及中药保留灌肠的综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进行3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的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67%,随访期间仅1例患者复发,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05%,13例患者复发,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有效天高治疗有效率并减少复发,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并确保女性身心健康,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标签:中医综合方案;慢性盆腔炎;穴位;子宫盆腔炎是临床妇科常见病症,多发在女性的育龄阶段,指的是女性盆腔生殖器以及周围组织所发生的炎症,具体包括慢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子宫炎、附件炎、盆腔结缔组织炎以及盆腔腹膜炎这几种类型。

容易复发以及病情顽固是该病的一大特点,并且患者会出现下腹胀痛或刺痛、月经不调、腰痛以及带下异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不孕,致使女性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2]。

西医治疗由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逐渐被中医治疗方法所取代。

本文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将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与西医治疗进行对比,以此探析中医综合方案在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2012年7月~2014年2月的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妇科学》中所制定的盆腔炎诊断标准[3]并且经过B超检查确诊,并且已经排除了盆腔结核、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囊肿以及对治疗所用药物过敏的病例。

采用单双号平均分配的方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

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探讨

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探讨

血糖 的原因 , 不能盲 目降低低血糖 后 的高 血糖 , 教育患者 低血
糖纠正后适当饮水 。
4 结 语

1 5分 钟 复测 血糖 >3 . 9 m mo ] / L再选 择 进 食 苏打 饼 干 3  ̄ 5
越来越 多的新诊 断 2型糖尿病 患者接 受 了短 期胰 岛素强
化治疗 , 低 血糖 是胰岛素治疗期间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 7 ] , 发生低
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显著 高于对照组( P < 0 . O 1 ) 。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应 用 中医综合 治疗和护理 , 可明显提 高治疗效果 , 显著
改善 患者 生存 质 量 。 关键词 : 慢 性 盆腔 炎 ; 中 医综 合 治 疗 与 护 理 ; 生存质量 ; 治 疗 效果
中图分类号 : R 1 9 5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育龄妇女最 常见的妇科疾病 , 特点 是病 情顽 固、 反 复发作 , 严 重 影响 了妇女 的身心健康 。 本研究 旨在探讨 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
在 防治慢性盆腔炎 中的应用价值 , 现介绍如下 。
随机选 择 2 0 1 0年 6月一2 0 1 2年 l 2月在妇 幼站就诊 的慢

要: 目的 探 讨 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在 防治慢性 盆腔 炎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 2 0 1 0年 6月一2 0 1 2年 1 2月在妇幼
站就诊 的慢性 盆腔 炎惠者 1 3 0例 , 随机分 为观察组 与对照组 , 每组 6 5 例 。观察组给予 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 , 对照组给予常 规 西 医治疗与护理 , 3个月后 比较 两组 患者 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 高于对照组 ( 尸 < O . 0 1 ) ; 观察组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观察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观察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7 V ol.(9) No.28 -84-[4]叶小琪.针药并用联合半剂量艾司唑仑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随机对照观察[J].中国医药,2013,8(z1):38-39.[5]廖梦.中药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8):54.[6]范春兰.腹针配合三线放松法治疗失眠症[J].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 2010,20(4):19-22,28.[7]乔丽敏,赵忆文,赵力群,等.耳穴贴压配合中医药膳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5,8(16):1483-1484.[8]吴慧慧,齐向华.齐向华教授基于五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辨治失眠症[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8(8):990-992.[9]于晓晗,齐向华.运用中医五种心理紊乱状态指导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症[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9(1):28-30.[10]刘帅,李志鹏.老年失眠症中医证治浅探[J].江苏中医药,2015,11(2): 10-13.作者简介:涂媚(1977-),女,广东鹤山人,主管中药师。

编辑:段苏婷编号:EA-4161130217(修回:2017-10-09)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观察Treating 60 cases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by TCM therapy吴红(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宜兴,214221)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17)28-0084-02证型:ID【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

观察组采取中医综合疗法,对照组实施西医疗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盆腔炎患者开展中医综合化护理服务的可行性研究周杨菊
发表时间:2019-07-01T11:40:53.2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作者:周杨菊
[导读] 研究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中医综合化护理服务的可行性。

周杨菊
(武胜县中医医院;四川武胜6384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中医综合化护理服务的可行性。

方法:对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10月间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8例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中医综合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8.6%,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中医辨证不同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明显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综合护理;临床效果;可行性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疾病在育龄女性中多发,多为急性盆腔炎发展而来,当患者自身抵抗力较低或过度劳累后会导致炎症再次发作,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

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腹部坠胀、腰骶部酸痛、腹部疼痛、白带异常严重的会发生不孕,给患者生理和心理均带来巨大痛苦,为了研究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服务的可行性,现进行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分析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10月间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4例,观察组中患者年龄22-45岁之间,平均年龄36.2岁,病程7-40个月,平均病程23.2个月,生育过女性28例,未生育过女性16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2-48岁之间,平均年龄38.2岁,病程8-37个月,平均病程22.8个月,生育过女性27例,未生育过女性17例。

观察组和对照组女性患者比较临床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性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干预下开展中医综合化护理干预,根据湿热瘀结症的病症表现为少腹不疼痛,按压疼痛加剧,疼痛蔓延到腰骶部,存在低热情况,白带量增多,颜色偏黄,舌发红舌苔黄腻,脉弦数,可给予化瘀止痛、清热利湿中药治疗,在中药方剂治疗同时对患者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2】,可适当进行运动避免使用凉食,建议患者食用流质食物可适当增加健脾利湿的中药,并给予利湿清热药剂灌肠进行治疗,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鼓励患者增加治疗成功的信心,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情绪,并叮嘱家属多于患者交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让患者注意日常卫生,特别是经期卫生,避免长时间在潮湿环境中,尽量减少劳累以防过度劳累和湿邪加重患者病情;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少腹部疼痛在行经后加重,婚久不孕,白带量增加,乳房胀痛、情志抑郁,舌色暗红有瘀点,脉弦涩,给予患者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中药口服治疗,叮嘱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注意经期个人卫生,可给予患者热敷,保持温度适宜,对于脾虚患者应禁止食用油腻生冷食物;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表现为校服冷痛,得热缓解,行经后腹痛加重,经血量偏少,舌色暗红舌苔白腻,脉沉迟,可采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中药治疗,叮嘱患者保暖避免坐湿地,防止寒湿邪侵入体内,饮食上应禁止食用油腻生冷食物,可在食物中加入苍术、茯苓等驱寒除湿中药,保持患者生活环境舒适,房间内空气清新,增加适当的体能锻炼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主要证候为下腹疼痛、腰骶疼痛、迁延不愈、月经血量增多且血块明显,伴有食少纳呆、精神不振、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涩,应给予益气健脾、化瘀散结中药口服治疗,中药应在饭后服用,同时保持营养充足,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食物,避免受凉感冒,保持充足的睡眠。

1.3疗效评价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标准进行疗效评价【3】,痊愈标准: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消失,经妇科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显效标准: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明显改善,妇科检查结果趋于正常;有效标准: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缓解,妇科检查指标无变化;无效标准: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如P<0.05则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痊愈29例,无效0例,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9例,无效5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盆腔炎在中医理论中属于“不孕”“妇人腹痛”的疾病范畴,多因为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周围组织发生慢性炎症导致的疾病,患者多因急性盆腔炎未能及时治疗发展为慢性炎症疾病。

中医病机中多于产后行经、胞门未闭、风寒入侵有关,导致体内冲任气血之气相搏,耗上气血导致疾病绵延不愈。

西医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多采用抗生素,但临床效果不理想,并且会发生长期炎症刺激,最终导致盆腔内组织发生粘连,使药物更难到达病灶部位。

中医治疗采用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对于疾病治疗具有特殊性,并且在综合辩证护理干预中能有效综合患者资料,对于患者疾病性质、部位、病因等进行总很分析,中医护理采用灵活多样的护理形式,因人而异同时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中医辨证不同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明显效
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史晓林,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综合化服务的实施及对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8,5(5):46-47.
[2]赵丽敏,毛丽伟,中医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混着的辩证施好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6):1336-1337.
[3]孙红霞,浅谈心理护理和情志护理对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辅助作用[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4):3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