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心供氧与负压吸引系统简介精品文档

医院中心供氧与负压吸引系统简介精品文档
医院中心供氧与负压吸引系统简介精品文档

医院中心供氧与负压吸引系统简介

很长时间以来,医院的医用氧气使用及供应一直是一个麻烦的过程,沉重氧气瓶的搬运难,氧气瓶使用容量少,长时间使用需要更换氧气瓶,而且难以长久提供稳定的压力及输出量。这些都给医院使用、患者医治带来很多不便。现在,很多医疗场所都在使用中心供氧系统,将气源集中于一处,不仅方便使用,而且长久稳定,更大大降低了氧气使用的风险,安全可靠。可用于病房,手术室,高压氧仓等使用。

1 系统原理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一般是由液氧罐作为气源,通过气化装置将液氧变为氧气,通过专用管道输入用气终端,一般为设备带(图1),治疗带设有快速插接的密封插座,插上用气设备(氧气湿润器、呼吸机等)即可供气。

2 系统组成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是由气源、气化器、控制装置、供氧管道、用氧终端和报警装置等部分组成(图2)。

气源一般为液氧罐,由若干氧气瓶组成备用气源,氧气质量需满足国家标准。

气化器:一般使用的为空温气化器,空温气化器是利用空气自然对流吸收空气中热能以加热热管中的液氧,使液氧完全蒸发成气态氧气,该类型气化器以其高效节能受到广泛使用。

控制装置包括切换装置、阀门、减压、稳压装置和压力表、压力报警器等。

减压装置:由于直接从气化器输入管道中的氧气压力(一般在0.6~1.0MPa)比大多使用科室实际需要的氧气压力(一般在0.35~0.6MPa)高,氧气由供氧管道到达各科室后需要有减压装置将压力降低,以适应实际使用需要。

供氧管道从控制装置出口开始通过管道输送至各使用终端,一般由铜管、铝管、不锈钢制成。

3 终端

终端一般大多连接设备带,设备带上设有氧气插拔式自封快速接头,接头可连接氧气湿化器、呼吸机等,方便快捷且多元化使用。

移动式终端由输送管道连接软管使用。可在房间内自由移动,适合手术室、ICU、NICU等。

吊塔式终端有升降式和固定式两种,一般由屋顶固定吊下,配备有氧气、麻醉气体等各种气源,以及各种电源接口,适合手术室、ICU、NICU等。

调压配气机,可数字化调压调流医用气体,同样适合手术室、ICU、NICU等。

也可通过管道连接供高压氧舱等使用。

4 报警装置

报警装置安置在值班人员24h都在的地方,当中心供氧系

统氧气压力值低于设定值或过高都会发出报警信号以供及时调整。

现代社会,医疗服务的水平和服务蒸蒸日上,很多医疗部门都配备了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器分为传统电动吸引器和集中控制吸引器。相对于传统电动吸引器的噪音大,占用患者身边空间多的缺点,集中控制吸引器利用设备带和中心吸引站,以其小巧方便、噪音低、集中化智能化的优点、是以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装置简单,运行安全可靠,可24h连续不断地供各病房使用,并且克服了电动吸引机需带机搬动,不能多人共用、消毒不方便等缺点,而且不占用病房空间也无噪声,是现代理想的吸引系统设备[1~3]。

4.1系统原理医用负压吸引系统是由真空泵组作为负压源,通过机械旋转抽吸使整个负压管路达到需要的负压力,在使用终端产生负吸力,连续不断的负值大气压将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内挤压,吸走患者体内的各种污染物,医疗废气等,从而达到医疗效果。

4.2系统组成负压吸引系统一般是由中心吸引站、输气管路、监控报警装置和终端吸引设备四部分组成。中心吸引站一般在独立的机房,由一组水环式真空泵,真空罐,负压仪表,医用真空容器,水箱,除菌过滤器,集污罐,电控柜等组成。输气管路由吸引干线、表阀箱、楼层总管、支管、检修阀、分支管、流量调节阀、吸引终端等组成;吸引设备为负压吸引

瓶;监控报警装置由电接点真空表、报警装置、情报面盘等组成(图3)。

通过电控柜的手动或自动控制,使真空泵协调工作,从而控制其产生需要的负压值,通过管道和终端装置作用在患者身上。

4.3终端终端一般由设备带(图1)连接,设备带上设有负压插拔式自封快速接头,接头可连接导管,电动吸引器及其他吸引装置,方便快捷且多元化使用。

4.4安全负压区间及控制实际负压值太小,达不到医疗效果;太大,易对患者造成伤害甚至生命危险。一般负压系统真空度在0.04MPa~0.67MPa范围内波动最适合我国医疗系统的使用。

中心吸引站设有自动装置,当电控柜在自动模式时,真空泵组的工作是根据当时负压仪表数值与设定值的关系来决定,自动调节实际负压值。

当实际负压值低于设定的负压值下限时,真空泵组启动,产生负压力,使整个系统实际负压值加大;

当实际负压值大于高于设定的负压值上限时,真空泵组断电,由于系统正常微量泄漏和医院使用,实际负压值缓慢变小,从而控制实际负压值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保障系统的正常使用。

而且设有报警装置当站内负压低于-400mmHg或高于-

670mmHg时,报警箱能自动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值班人员及时采用相应的措施。

总结:中心供氧系统及负压吸引系统是现在社会医院开展医疗工作的重要设施及组成部分,为医院抢救患者生命和维护患者健康提供了方便快捷有效的手段。应当高效、节能、环保、安全、稳定的选择组成设施。建立严格的操作管理规程及定期巡检维护制度,使系统始终保持稳定、安全、有效的工作效率,保障整个医院中心供氧及负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医院中心供氧与负压吸引系统简介

医院中心供氧与负压吸引系统简介 目的对医院中心供氧与负压吸引系统简单介绍。方法从重要性和组成,结构,管理,氧气负压值安全控制进行介绍。结果中心供氧与负压系统在现代医院对比传统器具极具优势,控制相对安全。结论中心供氧与负压系统以其诸多优点成为以后发展必然趋势。 标签:中心供氧系统;负压吸引系统;设备带;中心供氧站;减压箱;中心吸引站;真空泵 很长时间以来,医院的医用氧气使用及供应一直是一个麻烦的过程,沉重氧气瓶的搬运难,氧气瓶使用容量少,长时间使用需要更换氧气瓶,而且难以长久提供稳定的压力及输出量。这些都给医院使用、患者医治带来很多不便。现在,很多医疗场所都在使用中心供氧系统,将气源集中于一处,不仅方便使用,而且长久稳定,更大大降低了氧气使用的风险,安全可靠。可用于病房,手术室,高压氧仓等使用。 1 系统原理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一般是由液氧罐作为气源,通过气化装置将液氧变为氧气,通过专用管道输入用气终端,一般为设备带(图1),治疗带设有快速插接的密封插座,插上用气设备(氧气湿润器、呼吸机等)即可供气。 2 系统组成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是由气源、气化器、控制装置、供氧管道、用氧终端和报警装置等部分组成(图2)。 气源一般为液氧罐,由若干氧气瓶组成备用气源,氧气质量需满足国家标准。 气化器:一般使用的为空温气化器,空温气化器是利用空气自然对流吸收空气中热能以加热热管中的液氧,使液氧完全蒸发成气态氧气,该类型气化器以其高效节能受到广泛使用。 控制装置包括切换装置、阀门、减压、稳压装置和压力表、压力报警器等。 减压装置:由于直接从气化器输入管道中的氧气压力(一般在0.6~1.0MPa)比大多使用科室实际需要的氧气压力(一般在0.35~0.6MPa)高,氧气由供氧管道到达各科室后需要有减压装置将压力降低,以适应实际使用需要。 供氧管道从控制装置出口开始通过管道输送至各使用终端,一般由铜管、铝管、不锈钢制成。

医院门诊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医院门诊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系统概况 (4) 2.需求概述 (4) 2.1医院的组织机构情况 (4) 2.2各部门关系图 (5) 2.3门诊部的业务活动情况 (5) 3.目标及用户特点 (6) 3.1目标 (6) 3.2用户特点 (6) 4.需求规定 (7) 4.1病人信息 (7) 4.2医生信息 (7) 4.3各种单据的信息 (7) 4.4各种库存信息 (8)

5.对功能的规定 (8) 6.对性能的规定 (9) 6.1安全性要求 (9) 6.2完整性要求 (9) 6.3综合性能要求 (10) 7.系统结构 (10) 7.1第一层数据流图 (10) 7.2第二层数据流图 (11) 7.2.1挂号处 (11) 7.2.2收费处 (11) 7.2.3取药处 (11) 7.2.4化验处 (12) 1.引言 1.1编写目的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类已经逐步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

人们希望利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手段来得到并处理越来越多的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由于信息资源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信息的收集,传输,加以利用等活动,日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高效运作也离不开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利用。因为目前在中国,对于公民来说,看病是一个难题,而医院的系统不够完善是导致病人看病不及时或看病麻烦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加快医院系统的信息化步伐,提高医院的业务水平,建设和完善医院信息系已变得十分必要。一般的公立医院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挂号、看病、做检查、取药、住院等连贯的信息系统,才能有效的管理病人看病的过程,从而有效的管理医院。 1.2系统概况 本需求分析报告包含医院门诊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2.需求概述 2.1医院的组织机构情况 一所医院的主要构成部分为:门诊部和住院部,医院的所有日常工作都是围绕这两大部门进行的。门诊部门和住院部门各下设若干科室,如门诊部门下设口腔科、内科、外科、皮肤科等,住院部门下设内科、外科、骨科等,二者下设的部分科室是交叉的,各科室都有相应的医生、护士,完成所承担的医疗工作。 为了支持这两大部门的工作,医院还设置了药库、中心药房、门诊药房、制剂室、设备科、财务科、后勤仓库、门诊收费处、门诊挂号处、问讯处、住院处、检验科室、检查科室、血库、病案室、手术室,以及为医院的日常管理而设置的行政部门等。

中心供氧负压吸引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中心供氧负压吸引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湛江市第四人民医院 医用中心供气系统采购与安装项目 技 术 要 求

医用中心供氧、负压吸引及传呼系统 采购与安装项目总体设计纲要 一、设计依据 1、湛江第四人民医院设计图纸 2、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0186—94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YY/T0187—94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其它相关标准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9706.1-1995 《医用电器设备第一部分:通用安全要求》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8982 《医用氧气》 GB/T3091-93 《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GBJ232-90.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16912-1997 《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范》 GB/T1527-1997 《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QJ173 《基本产品焊接和钎焊通用技术条件》 ISO7396:《医用气体管路系统——第一部分:医用压缩气 体和真空系统》 ISO9170:1999 《医疗气体管路终端设备》 ISO32:1977 《医用气瓶——识别的标志》 ISO9170-1:1999(E) 《医用气体管路系统使用的终端头》 ISO5359:《医用气体系统使用的低压软管装配》 HTM2022 《医用气体管路系统设计、安装、检查和验收》 4、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GB/T19001-(idt ISO9001:)标准 该质量体系适用于医用“五气(氧、氮、笑、压缩空气、负压吸引)”供给系统和传呼对讲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 二、项目主要概况 1、本项目位于湛江第四人民医院老年科一层南病区,共1个病区、计有 25 张床。 2、本项目包括: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医用负压吸引系统;医用气电终端系统;医用对讲传呼系统。 三、总的设计原则 安全性--医用气体管路系统的安全性依赖四个基本方面: 1、一致性:同种气体使用,保证互换;

医院中心供氧与负压吸引系统简介精品文档

医院中心供氧与负压吸引系统简介 很长时间以来,医院的医用氧气使用及供应一直是一个麻烦的过程,沉重氧气瓶的搬运难,氧气瓶使用容量少,长时间使用需要更换氧气瓶,而且难以长久提供稳定的压力及输出量。这些都给医院使用、患者医治带来很多不便。现在,很多医疗场所都在使用中心供氧系统,将气源集中于一处,不仅方便使用,而且长久稳定,更大大降低了氧气使用的风险,安全可靠。可用于病房,手术室,高压氧仓等使用。 1 系统原理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一般是由液氧罐作为气源,通过气化装置将液氧变为氧气,通过专用管道输入用气终端,一般为设备带(图1),治疗带设有快速插接的密封插座,插上用气设备(氧气湿润器、呼吸机等)即可供气。 2 系统组成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是由气源、气化器、控制装置、供氧管道、用氧终端和报警装置等部分组成(图2)。 气源一般为液氧罐,由若干氧气瓶组成备用气源,氧气质量需满足国家标准。 气化器:一般使用的为空温气化器,空温气化器是利用空气自然对流吸收空气中热能以加热热管中的液氧,使液氧完全蒸发成气态氧气,该类型气化器以其高效节能受到广泛使用。

控制装置包括切换装置、阀门、减压、稳压装置和压力表、压力报警器等。 减压装置:由于直接从气化器输入管道中的氧气压力(一般在0.6~1.0MPa)比大多使用科室实际需要的氧气压力(一般在0.35~0.6MPa)高,氧气由供氧管道到达各科室后需要有减压装置将压力降低,以适应实际使用需要。 供氧管道从控制装置出口开始通过管道输送至各使用终端,一般由铜管、铝管、不锈钢制成。 3 终端 终端一般大多连接设备带,设备带上设有氧气插拔式自封快速接头,接头可连接氧气湿化器、呼吸机等,方便快捷且多元化使用。 移动式终端由输送管道连接软管使用。可在房间内自由移动,适合手术室、ICU、NICU等。 吊塔式终端有升降式和固定式两种,一般由屋顶固定吊下,配备有氧气、麻醉气体等各种气源,以及各种电源接口,适合手术室、ICU、NICU等。 调压配气机,可数字化调压调流医用气体,同样适合手术室、ICU、NICU等。 也可通过管道连接供高压氧舱等使用。 4 报警装置 报警装置安置在值班人员24h都在的地方,当中心供氧系

医院门诊系统详细设计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中的内容,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为开发过程提 供了较为明细]的说明,使系统开发各类技术人员对整个系统的各个单元所需实现的功能以及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测试内容有较为具体的认识,为整个系统的开发、测试、评定和移交的提供基础,本报告一旦确认后将成为系统开发各类技术人员共同遵守的准则,并为以后的修改工作提供依据。 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本项目负责人以及负责项目开发的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项 目评审人员。 1.2项目背景 门诊收费划价系统、医技系统、药房药库系统、挂号系统关系密切。 1.3定义 DGTHIS:DGT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2.任务概述 2.1目标 根据概要设计说明书中的设计内容,,对整个系统所需实现的功能以及系统的功能模块的 划分和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提供详细的说明,为整个系统的开发、测试、评定和移交的提供基础。 2.2运行环境 硬件环境: 服务器:PII500/256M/10G 工作站:586以上机型、32M 以上内存、显示器16 位增强色、600*800 像素 软件环境: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Nt Server 4.0 以上 工作站操作系统:中文Win95/中文Win98/中文Win Nt Workstation 数据库系统:Ms SQL Server /Sysbase SQL Server /DB2 网络协议:TCP/IP 3.模块设计说明书 模块设计说明书 每一模块编写一张模块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模块的基本功能,模块的IPO 过程, 模块与数据库表的联系。 P 的描述:可用数学公式、数学模型或处理流程图进行描述 4.具体设计 系统名称:门诊医生站 模块编号:X01.01 模块名称::选择新病人(挂号病人、预约 病人) 功能描医生选择新病人,系统显示挂号病人,医生选择病人,系统显示病人历史病历信息(表

中心供氧负压吸引系统工程方案与对策

市第四人民医院 医用中心供气系统采购与安装项目 技 术 要 求

医用中心供氧、负压吸引及传呼系统 采购与安装项目总体设计纲要 一、设计依据 1、第四人民医院设计图纸 2、中华人民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0186—94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YY/T0187—94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3、中华人民国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316-2000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 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9706.1-1995 《医用电器设备第一部分:通用安全要求》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8982 《医用氧气》 GB/T3091-93 《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GBJ232-90.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16912-1997 《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 GB/T1527-1997 《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QJ173 《基本产品焊接和钎焊通用技术条件》 ISO7396:2002 《医用气体管路系统——第一部分:医用压缩气体 和真空系统》

ISO9170:1999 《医疗气体管路终端设备》 ISO32:1977 《医用气瓶——识别的标志》 ISO9170-1:1999(E) 《医用气体管路系统使用的终端头》 ISO5359:2000 《医用气体系统使用的低压软管装配》 HTM2022 《医用气体管路系统设计、安装、检查和验收》 4、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GB/T19001-2000(idt ISO9001:2000)标准 该质量体系适用于医用“五气(氧、氮、笑、压缩空气、负压吸引)”供给系统和传呼对讲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 二、项目主要概况 1、本项目位于第四人民医院老年科一层南病区,共1个病区、计有25 床。 2、本项目包括: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医用负压吸引系统;医用气电终端系统;医用对讲传呼系统。 三、总的设计原则 安全性--医用气体管路系统的安全性依赖四个基本方面: 1、一致性:同种气体使用,保证互换; 2、唯一性:不同气体使用保证不可互换;每种医用气体由一个独立系统提 供,互相之间没有任何交叉连接。 3、连续性:气体供应不可间断; 4、气源质量:在任何情况下,符合所标示的医用气体质量要求。 四、项目总体目标 1、项目总体质量目标达到优良

基于Android的医院就诊预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苏州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Android的医院就诊预约 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性质: 毕业设计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 2011级 学号: 11200135111 姓名: 李辉 指导教师陶滔 二O一五年

基于Android的医院就诊预约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摘要 医院看病难的问题是当下热议的话题之一。预约挂号是患者寻诊问药的第一阶段,如果能够提高预约挂号的效率,不仅能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候诊时间。预约挂号系统是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进行设计和研究的,实现在手机上完成医院预约挂号功能。 系统基于C/S体系设计结构,客户端使用Android SDK开发工具,根据预约挂号业务流程,提供用户注册登陆、预约挂号、语音提示等功能,服务器端支持管理员、医生登录管理功能。服务器和客户端间的通信采用HTTP协议和JSON格式进行的数据传输。系统利用Android API提供的各种组件模仿Windows8操作系统的扁平化风格进行界面设计,预约就诊时间精确到分钟,挂号成功语音提示,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体验,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关键词预约挂号;Android SDK;扁平化;JSON格式

Based on the Android's hospital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booking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hospital medical difficulty is one of the hot topics.Appointment of patients seeking the first stage of diagnosis and asks the pharmacist, if we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ppointment register,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the hospital, at the same time, can reduce the waiting time of patients. The reservation registration system is based on the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for mobile phone design and research, realize the hospital booking registration functions on the phone. System based on C/S system structure design, the client uses the Android SDK tools, according to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business processes, providing registered users landing, registration, the voice prompt, etc., the server support administrators, doctors log management functio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erver and the client is transmitted by HTTP protocol and JSON format.. System use the Android API to provide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imitation Windows 8 flat style interface design, schedule an appointment time, accurate to the minute, successfully registered the voice prompt, can well meet the user experience, through technical means solving the patient to see a doctor difficult question. Keywords Android SDK; Delayering;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JSON format

中心负压吸引评分标准

中心负压吸引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科室姓名职称分数 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 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3 操作用物:治疗盘、治疗巾、治疗碗2个、一次性吸痰管、生理盐水一瓶、中心负压装置 及负压瓶一套(内盛有100~200ml消毒液)、开口器、压舌板(视需要) 6 操作步骤(1)两人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3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呼唤病人、核对床头卡及腕带),携手电筒评估患者 (患者鼻腔有无鼻痂、鼻中隔偏曲、损伤和出血,查看患者口腔有无义齿异物)。 10 (3)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4 (4)携用物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呼唤病人、核对床头卡及腕 带)。 4 (5)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昏迷患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 3 (6)检查吸痰管外包装是否完好无破损,是否在有效期内,打开外包装,一手带无菌手套, 将吸痰管盘绕在手中开口端与负压连接。 6 (7)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器前端,另一只手折叠导管末端,用生理盐水试吸通畅后,轻轻 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折叠端将口腔咽部的分泌物吸尽 6 (8)更换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通畅后,轻轻插至气管深部,放松导管折叠端轻轻左右 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尽气管内分泌物。 6 (9)吸痰管退出后,抽吸生理盐水冲干净,防止分泌物堵塞吸痰管。 6 (10)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患者的反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吸出的痰液性状、 颜色、量。 6 (11)吸痰完毕,关吸引器开关,分离吸痰管, 3 (12)脱去手套连同吸痰管置于备好的医用垃圾袋内,整理用物。 3 (13)用纱布擦净患者面部,整理床单位,患者取舒适卧位,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 3 (14)洗手,取口罩,记录。 5 (15)操作速度:完成时间8分钟以内。 3 注意事项1)发现喉头有痰鸣音、肺部有湿罗音、呼吸音低、呼吸频率加快,或呼吸困难、排痰不畅 时,应及时给予吸痰(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用物,每日更换1~2次,吸痰管 每次更换,勤做口腔护理。(3)患儿吸痰时,吸痰管宜细,吸力要小。(4)吸痰过程中, 及时观察呼吸频率的改变,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等。(5)每次吸痰不得超过15S(6) 吸痰常用的吸引负压为成人300~400mmHg (40.0~53.3kPa),小儿<300mmHg(40.0kPa)。 20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6年版)(征求意见稿) 本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规范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规范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管理类别为Ⅱ类,分类代号为6856。 二、技术审查要点 (一)产品名称的要求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产品名称为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 (二)产品的结构组成 1.中心吸引系统

(1)中心吸引系统主要由中心吸引站、管道、阀门及终端插头组成。 (2)中心吸引站是由真空泵机组、真空容器、管道、阀门、电控柜和真空仪表等设备组成的独立操作间。 (3)中心吸引系统管路的末端,即输向患者的一端,连有快速接头(或一般接头),插入(或连接)防止液体倒流吸引装置等。 2.中心供氧系统 (1)中心供氧系统主要由中心供氧站、管道、阀门及终端送氧插头组成。 (2)中心供氧站为集中存放医院氧气气源的建筑物。 供氧方式有:氧气瓶组供氧、液氧供氧、制氧机供氧或联合供氧。 氧气瓶组供氧由高压氧气瓶、汇流排、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和安全阀(或释压阀)等组成。 液氧供氧由液氧罐、汽化器、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等组成。 制氧机供氧由制氧机、储气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等组成。 (3)汇流排由适当数量的氧气瓶、管道、过滤器、阀门、减压装置、仪表和切换装置等器件组成。 (4)终端由快速接头插座(或一般气体接头),可插入(或连接)氧气湿化吸入器、麻醉机和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气体插头组成。 (三)产品工作原理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负压源是中心吸引站的真空泵机组,通过真空泵机组的抽吸使吸引系统管路达到所需负压值,在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产生吸力,提供医疗使用。

医院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文档

工程学院信电学院课题设计报告 医院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文档 班级13软嵌2班 组长王凯 组员王维可夏辉徐洋洋专业13软嵌2 指导教师周宏生

2016 5月20日年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Purpose) 根据概要设计说明书中的设计容,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为开发过程提供系统处理过程的详细说明,使系统开发各类技术人员对整个系统所需实现的功能以及系统的功能模块的划分、实现和数据库的表结构清楚的认识,为整个系统的开发、测试、评定和移交的提供基础,本报告一旦确认后将成为系统开发各类技术人员共同遵守的准则,并为以后的编程工作提供依据。 1.2 读者对象(Reader) 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本项目负责人以及负责项目开发的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项目评审人员。 1.3 编写目标(Goal) 以先进成熟的数据库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结合用户业务需求,在医院以C/S作为开发平台的企业信息网上建立一个覆盖医院的高质、高效、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从系统层到应用层具有严密的安全控制机制。系统能够适应医院组织机构和结构的调整。采用构件化技术,使应用系统具有相应的独立性,使各子系统能具有通用性,又能适应医院某些机构的个性化要求;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并保证从现有业务管理模式向更加优

化的领导决策和管理模式平稳过渡。 1.4 项目背景(Background of Project) 项目名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项目简称:医院系统 委托单位:某医院 开发单位:本公司主管部门:本公司 1.5 定义(Definitions) 本详细说明书中涉及的专门术语、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关键词缩写及相应的解释容包括(有关医疗术语关键词不在此列表中):门诊:CN 住院:IH 病案:PA 药库:MC 医技:所有检验、检查项目、手术项目等药品:中草药、西药、试剂 2 系统总体描述 2.1 业务处理总流程 2.1.1 总体业务流程图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6年版,,征求意见稿, 本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规范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规范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管理类别为?类~分类代号为6856。 二、技术审查要点 ,一,产品名称的要求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产品名称为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 ,二,产品的结构组成 1.中心吸引系统 ,1,中心吸引系统主要由中心吸引站、管道、阀门及终端插头组成。 ,2,中心吸引站是由真空泵机组、真空容器、管道、阀门、电控柜和真空仪表等设备组成的独立操作间。

,3,中心吸引系统管路的末端~即输向患者的一端~连有快速接头(或一般接头)~插入(或连接)防止液体倒流吸引装臵等。 2.中心供氧系统 ,1,中心供氧系统主要由中心供氧站、管道、阀门及终端送氧插头组成。 ,2,中心供氧站为集中存放医院氧气气源的建筑物。 供氧方式有:氧气瓶组供氧、液氧供氧、制氧机供氧或联合供氧。 氧气瓶组供氧由高压氧气瓶、汇流排、减压装臵、管道及报警装臵和安全阀, 或释压阀,等组成。 液氧供氧由液氧罐、汽化器、减压装臵、管道及报警装臵等组成。 制氧机供氧由制氧机、储气装臵、管道及报警装臵等组成。 ,3,汇流排由适当数量的氧气瓶、管道、过滤器、阀门、减压装臵、仪表和切 换装臵等器件组成。 ,4,终端由快速接头插座(或一般气体接头)~可插入(或连接)氧气湿化吸入 器、麻醉机和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气体插头组成。 (三)产品工作原理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负压源是中心吸引站的真空泵机组~通过真空泵机组的抽吸使吸引系统管路达到所需负压值~在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产生吸力~提供医疗使用。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的氧气气源集中在中心供氧站~气源氧气通过减压装臵和管道输送到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提供医疗使用。 ,四,注册单元划分的原则和实例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应分别申请注册。 ,五,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

医院信息系统设计报告

XX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题目: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08-2 学生姓名: 学号:080072224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2周 设计成绩: 2012年1月4日

1.引言 (2) 1.1课设目的 (2) 1.2项目背景 (2) 2.任务概述 (3) 2.1目标 (3) 2.2条件或限制 (3) 3.需求分析 (3) 3.1功能需求分析 (3) 3.1.1门诊划价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 3.1.2门诊收费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4) 3.1.3门诊发药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4) 3.2需求概述 (5) 3.3性能需求分析 (5) 3.4性能概述 (6) 3.4.1数据精确度 (6) 3.4.2时间特性 (6) 3.4.3适应性 (6) 4.总体设计 (6) 4.1处理流程 (6) 4.2总体结构 (7) 4.3模块外部设计 (8) 4.4功能分配 (8) 5.程序设计说明 (9) 5.1功能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性能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输入设计 (9) 5.4输出设计 (9) 5.5软件结构 (9) 5.5.1顶层数据流图 (9) 5.5.2二层数据流图 (10) 5.5.3三层数据流图 (10) 5.6IPO图 (12) 5.6.1门诊划价系统IPO图 (12) 5.6.2门诊收费系统IPO图 (12) 5.6.3诊发药系统IPO图 (13) 5.7数据字典 (13) 6.程序设计说明 (15) 7.心得体会: (18)

中心供氧负压吸引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湛江市第四人民医院 医用中心供气系统采购与安装项目 技 术 要 求

医用中心供氧、负压吸引及传呼系统 采购与安装项目总体设计纲要 一、设计依据 1、湛江第四人民医院设计图纸 2、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0186—94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YY/T0187—94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316-2000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9706.1-1995 《医用电器设备第一部分:通用安全要求》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8982 《医用氧气》 GB/T3091-93 《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GBJ232-90.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16912-1997 《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范》 GB/T1527-1997 《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QJ173 《基本产品焊接和钎焊通用技术条件》 ISO7396:2002 《医用气体管路系统——第一部分:医用压缩气体和 真空系统》 ISO9170:1999 《医疗气体管路终端设备》

ISO32:1977 《医用气瓶——识别的标志》 ISO9170-1:1999(E) 《医用气体管路系统使用的终端头》 ISO5359:2000 《医用气体系统使用的低压软管装配》 HTM2022 《医用气体管路系统设计、安装、检查和验收》 4、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GB/T19001-2000(idt ISO9001:2000)标准 该质量体系适用于医用“五气(氧、氮、笑、压缩空气、负压吸引)”供给系统和传呼对讲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 二、项目主要概况 1、本项目位于湛江第四人民医院老年科一层南病区,共 1个病区、计有 25 张床。 2、本项目包括: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医用负压吸引系统;医用气电终端系统;医用对讲传呼系统。 三、总的设计原则 安全性--医用气体管路系统的安全性依赖四个基本方面: 1、一致性:同种气体使用,保证互换; 2、唯一性:不同气体使用保证不可互换;每种医用气体由一个独立系统提 供,互相之间没有任何交叉连接。 3、连续性:气体供应不可间断; 4、气源质量:在任何情况下,符合所标示的医用气体质量要求。 四、项目总体目标 1、项目总体质量目标达到优良 2、项目总体交付验收一次合格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审评规范

附件3: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审评规范 (2009版) 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6号)的要求并结合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的特点,为规范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所适用的产品范围为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II-6856)。 二、技术审查要点 (一)产品名称的要求 产品名称为: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 (二)产品工作原理 1.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负压源是中心吸引站的真空泵机组,通过真空泵机组的抽吸使吸引系统管路达到所需负压值,在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产生吸力,提供医疗使用。

2.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的氧气气源集中在中心供氧站,气源氧气通过减压装臵和管道输送到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提供医疗使用。 (三)产品的结构组成 1.中心吸引系统 (1)中心吸引系统主要由中心吸引站、管道、阀门及终端插头等组成。 (2)中心吸引站是由真空泵机组、真空容器、管道、阀门、电控柜和真空仪表等设备组成的独立操作间。 (3)中心吸引系统管路的末端,即输向患者的一端,连有快速接头(或一般接头),插入(或连接)防止液体倒流吸引装臵等。 2.中心供氧系统 (1)中心供氧系统主要由中心供氧站、管道、阀门及终端送氧插头等组成。 (2)中心供氧站为集中存放医院氧气气源的建筑物。 供氧方式有:氧气瓶组供氧、液氧供氧、制氧机供氧或联合供氧。 氧气瓶组供氧由高压氧气瓶、汇流排、减压装臵、管道及报警装臵和安全阀(或释压阀)等组成。

数据库课设医院门诊收费系统设计报告

琼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项目名称:医院门诊收费系统设计 专业:网络工程 年级: 2 0 0 9级 姓名:林振达 学号:09240063 指导老师:陈作聪

2011年9月 摘要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应用已经遍布整个社会的每个角落。目前社会正处于健保发展方兴未艾的时代,各医疗院所莫不兢兢业业地改善本身的体制或管理方式,所以应越来越严格的规范;在此背景下,本文论述了医院管理系统(重点论述门诊收费子系统)的设计实现。通过对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模型分析,结合医院门诊的实际需求,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说明了医院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及各种技术细节。本系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管理的效率而开发设计的。 医院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因此本人结合医院门诊收费系统的要求,对MS 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语言原理将对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医院门诊收费系统进行了简明的介绍,并分析了开发医院管理系统所应进行的工作;对数据库的设计和SQL语言的使用进行了系统分析,为深入理解数据库应用打下了基础;学习了具体的开发工具Delphi 7.0,对其数据库组件,SQL语言在Delphi中的应用等数据库编程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除此还分析了医院管理系统的应用需求,按照数据库设计理论一步一步地给出了系统需求说明书、局部ER图、全局ER图、系统关系模式,子模式,利用MS SQ Server2000建立了数据库;进行了具体的程序设计,具体划分了三类用户的操作权限,设计了了三个操作界面。实现了数据库表的浏览,记录的添加、删除和修改,报表的生成,实现了多数据库表的连接操作,实现了多条件查询和模糊查询,并灵活实现了对不可更新查询结果集的更新操作,实现了主从表操作,实现了密码维护功能,医院信息系统(HIS)是一套通用性很强的商业软件。本人负责的门

医院就诊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报告

医院就诊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报告

医院就诊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详细设计说明书是针对软件工程管理与实践课程作业而编写。目的是对医院就诊管理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系统结构,详细地介绍系统的各个模块,为进行后面的实现和测试作准备。本详细设计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本项目小组的成员以及对该系统感兴趣,在以后想对系统进行扩展和维护的人员。 1.2背景 待开发的系统的名称:医院就诊管理系统 用户:中小型医院 2. 系统的结构 (功能) (M1) (功能) (M2) 开药 查询药材数据库 修改病人数据库 查询病人数据库 分配医生 分配ID 挂号单入库 添加病人信息 诊断子模块 医院就诊管理系统 挂号子模块

(功能) (M3) (M4) (功能) 3.程序流程图 后台管理子模块 收费给药 查询挂号单数据库 查询药材数据库 缴费取药子模块 医生信息管理 药材信息管理

4.模块设计说明 4.1登录模块描述 该系统面向医院就诊流程中的不同人群,登陆者身份不同,其要使用的功能也各不相同,权限要求也很严格,所以,有必要设置登录界面,并设置相应的密码以明确不同权限。登录初始模块有三个选择按钮,分别对应三种不同使用者,即医生、挂号员、系统管理员。 a功能 验证登陆者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存在以及是否相符,验证成功则打开相应的操作界面,否则返回密码错误提示。 输入:用户名以及密码 处理:到用户数据库中验证是否存在及是否正确 输出:密码错误提示用户名不存在或者返回相应的操作界面

b性能 对于输入的乱码也要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c输人项 用户名以及登录密码 d输出项 密码错误提示、用户名不存在提示、返回相应操作界面 4.2挂号模块描述 挂号模块从界面上看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挂号功能部分、挂号单显示部分、以及新病人录入部分。由于是挂号模块,如果面对的是一位新患者,则要求输入基本信息,故整个模块要求输入的信息项较多。 a功能 录入病人信息生成挂号单,该挂号单贯穿于病人整个就诊过程,生成的挂号单暂存于挂号单数据库中,以供医生诊断以及取药付款调用。此外,挂号单中的病人ID项一直存储在病人数据库中,以供该患者以后就诊使用。 b输入项 病人ID 所挂科室病人基本情况(病人ID 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 E-mail) c输出项 挂号单,包含病人ID及其基本信息。该基本信息写入病人信息库,该挂号单写入挂号单数据库 4.3问诊模块描述 该模块主要配合医生描述诊断结果以及给医生提供必要的诊断信息,包括病人的病史以及基本信息,诊断结束后给出所开药物列表并写入该病人的挂号单数据库,开药时候会检查有无该药品。 a功能 给医生提供病人基本信息,包含个人信息以及病史,供诊断使用,在医生开药时提供一个药品检查功能,如果医生所开药物在药材数据库中查询不到,则返回开药失败。 b 输入项 病人ID 所开药物名称诊断结果(文本格式) c 输出项 诊断结果写入病史数据库所开药物列表写入挂号单数据库输出诊断后的挂号单,以供取药付款使用 4.4 取药付款模块描述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 审评规(2016年版)(征求意见稿) 本规旨在指导和规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规所确定的核心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规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一、适用围 本规适用于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管理类别为Ⅱ类,分类代号为6856。 二、技术审查要点 (一)产品名称的要求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产品名称为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 (二)产品的结构组成 1.中心吸引系统 (1)中心吸引系统主要由中心吸引站、管道、阀门及终端插头组成。 (2)中心吸引站是由真空泵机组、真空容器、管道、阀门、电控柜和真空仪表等设备组成的独立操作间。 (3)中心吸引系统管路的末端,即输向患者的一端,连有快速接头(或一般接头),插入(或连接)防止液体倒流吸引装置等。 2.中心供氧系统 (1)中心供氧系统主要由中心供氧站、管道、阀门及终端送氧插头组成。 (2)中心供氧站为集中存放医院氧气气源的建筑物。 供氧方式有:氧气瓶组供氧、液氧供氧、制氧机供氧或联合供氧。 氧气瓶组供氧由高压氧气瓶、汇流排、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和安全阀(或释压阀)等组成。

医院门诊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太原工业学院 信息系统开发 系部:_____经济与管理系_____专业:____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___论文题目:____医院门诊信息管理系统__指导教师:_______苑永琴______

医院门诊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1前言 科技进步将人类带到了信息时代,计算机已成为各行各业在业务处理与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并对各行业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除了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代替人工作业,从而减少人员工作量,减轻工作负担,减少工作中因人为原因而产生的错误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外,更重要的是能建立准确畅通、简便的信息流通渠道,为工作提供所需要的准确、即时的信息以帮助作出正确而及时的选择与决定,从而给采用这门技术的单位带来了巨大的可见或不可见的利益与效益。 随着信息时代来临,信息处理的利器—计算机应用于医院的日常管理为医院的现代化带来

了从未有过的动力和机遇,为医疗卫生领域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无限潜力。采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给医院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加快医院系统的信息化步伐,提高医院的业务水平,建设和完善医院信息系已变得十分必要。系统的建设将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以方便患者、提高就诊效率为目的,力争为患者提供最满意的服务,同时也将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市场经济的接轨的过程中,每个医院都面临着强化内部管理、树立医院形象、上层次晋等级、进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艰巨任务。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应用计算机系统,可随时进行经济核算,展开成本效益分析,使医院经营决策科学化;借据计算机数据处理严密可靠的特有机制,在改善医院人、财、物管理,降低医管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医疗工作质量,杜绝人情方、搭车药、减轻病员负担,创造医院良好信誉等诸多方面,益康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都将成为您不可或缺的助 医院门诊管理系统开发的目的就是实现小型医疗门诊管理的自动化,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满足患者与医院管理的多种需求,促进医院持续快速稳定发展。该报告的编写主要是对该系统的社会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确定该系统在开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项目的最终用户以及开发者提供审核的依据。 本系统为使医院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而开发。本系统由病人挂号子系统,换号子系统,退号子系统和医疗卡管理子系统等组成。将病人挂号,换号、退号和医疗卡有关的信息纳入电脑系统统一管理,以便医生和病人等各部门的相关人员及时获取相关信息,以提高医疗效果和管理效率。 2.设计内容 2设计过程 2.1工作任务的分解 项目名称初步定为:医院门诊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子功能模块:门诊划价模块、门诊收费模块和门诊发药模块。崔倩负责系统的需求分析,界面设计和小组报告的编写。孔茵茵的任务主要是画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界面设计。闫实的任务是画业务流程图,关系模式,ER 图的设计。田文雄的任务是画用例图,类图,活动图,状态图。张凯斌的任务是画序列图,代码设计。每天合理安排时间,在规定时间内积极参与讨论合作完成任务。 2.2进度安排 先进行项目的选择,然后做需求分析,画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ER图,数据字典和关系模式,用例图,类图,活动图,状态图和代码设计。最后进行数据库的界面设计。根据小组人员的讨论,我们得出了要做的项目,然后根据组长的安排预计6月23号结束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ER图的工作。24,25号做完数据字典和关系模式,用例图,类图,活动图,状态图和代码设计。26号对数据库界面进行设计。27,28号完成小组总结和个人报告。 2.3完成情况 截至目前,小组任务全部完成,剩下详细的总结报告。 3系统介绍 3.1系统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