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50001-2018 能源管理系统-要求及使用指南201808

合集下载

ISO50001-2018能源管理手册

ISO50001-2018能源管理手册

文件制修订记录目录0.1 能源管理手册管理0.2 能源管理者代表任命书0.3 能源方针0.4 能源目标0.5 公司概况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所处的环境5 领导作用6 策划7 支持8 运行9 绩效评价10 改进附录A 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附录B 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附录C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清单0.1 能源管理手册发布令公司的《能源管理手册》符合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电子行业制造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也符合本公司能源管理的实际需要,现予以批准发布,自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本管理手册是指导本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的纲领性文件和基本准则,它体现了公司对内外部相关方的能源管理实现承诺,因此任何与能源有关的活动、行为或文件均必须遵守本管理手册的要求。

为此,要求公司各级管理人员要认真组织对本管理手册的学习,确保全体员工熟悉并理解公司的能源方针、目标及相关规定,树立节能意识,将有关要求贯穿于各自岗位的实际工作当中,为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和高效运行奠定基础,以满足内外部相关方的要求。

现予以发布,望全体干部员工遵照执行。

★手册管理1本手册由体系部负责编号、登记、发放及归口管理。

2 本手册的管理方式为受控文件。

受控手册统一编号并盖受控印章后,按受控手册发放范围发放。

手册如有更改,受控手册都需作相应更改。

3 本手册版本代号为“A”、“B”“C”…。

当修改次数较多或因内外部组织机构或环境有较大变化时,本手册应换版。

4 本手册修改标识为“0”“1”、“2”、……。

凡当页发生修改时,则应将该页的修改标识作相应变化。

5 若系因打印等原因造成文字错误,可采用直接由原发放部门在文件上更改,签名或盖章后使用,待下次更改时一并修订。

6 本手册的页码按流水号连续编制。

7 在发放经修改或换版后的受控本手册时,必须及时收回作废页次或作废版本。

【原创文档】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管审及内审资料

【原创文档】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管审及内审资料

原创作者:李柏伦翻版盗卖者必追究责任【原创文档】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管审及内审资料原创作者:李柏伦翻版盗卖者必追究责任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全套资料原创作者:李柏伦翻版盗卖者必追究责任原创作者:李柏伦翻版盗卖者必追究责任目录1.能源内部审核报告2.内部能源管理体系审核方案3.内部能源审核计划4.首末次会议记录5.内部能源审核检查表6.内部审核记录表(现场)7.内部审核记录表(文件)8.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原创作者:李柏伦翻版盗卖者必追究责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全套管理评审完整记录1.管理评审计划2.管理评审记录3.管理评审报告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审核目的按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要求,通过审核,评价我公司建立与实施的能源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合规性,对发现的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审核范围公司产品的设计、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所涉及的与能源有关的所有过程和环节审核准则1.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要求2.本公司的能源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能源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及其它相关支持性体系文件3.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4.相关方要求原创作者:李柏伦翻版盗卖者必追究责任审核日期原创作者:李柏伦翻版盗卖者必追究责任审核组成员一组:二组:原创作者:李柏伦翻版盗卖者必追究责任三组:四组:原创作者:李柏伦翻版盗卖者必追究责任内审综述:原创作者:李柏伦翻版盗卖者必追究责任按照2020年体系工作内容要求,公司于2020年1月6日日进行了能源管理体系第1次内部审核。

由8名内审员组成的审核组进行了为期天的现场审核。

内审组在审核过程中得到了各部门管理员和员工的支持与配合,在部门负责人或引导员的陪同下,审核员分别到达被审核现场,对照文件规定进行抽样和实事求是的审核。

审核中发现:本公司各个部门从基层员工至管理层都具有较强的能源节约的意识,但在一些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还有的做得不够完善,各部门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是:实际做法变更后,相应的文件未及时进行更新;文件、记录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不完善;报表的数据填写缺乏严谨,随意修改数据的情况较多。

最新ISO50001-2018中文版

最新ISO50001-2018中文版

ISO 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目录前言 (4)引言 (5)1 范围 (8)2 规范性引用文件 (8)3 术语和定义 (8)3.1 与组织相关的术语 (8)3.2 与管理体系相关的术语 (9)3.3 与要求相关的术语 (10)3.4 与绩效相关的术语 (12)3.5 与能源相关的术语 (14)4 组织环境 (16)4.1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16)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6)4.3 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 (16)4.4 能源管理体系 (16)5 领导作用 (17)5.1 领导作用与承诺 (17)5.2 能源方针 (17)5.3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18)6 策划 (18)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8)6.2 目标、能源指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8)6.3 能源评审 (19)6.4 能源绩效指标 (19)6.5能源基准 (20)6.6能源数据收集的策划 (20)7 支持 (20)7.1 资源 (20)7.2 能力 (21)7.3 意识 (21)7.4 信息交流 (21)7.5 文件化信息 (21)7.5.1总则 (21)7.5.2 创建和更新 (22)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22)8运行 (22)8.1运行策划和控制 (22)8.2设计 (23)8.3采购 (23)9 绩效评价 (23)9.1 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23)9.1.1总则 (23)9.1.2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 (24)9.2 内部审核 (24)9.3 管理评审 (24)10改进 (25)10.1不符合与纠正措施 (25)10.2持续改进 (26)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 ISO 技术委员会完成。

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定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ISO50001-2018能源消耗控制程序

ISO50001-2018能源消耗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公司能源消耗的管理要求,使之与能源方针、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一致性。

2.0范围适用于公司与能源消耗相关的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

3.0职责和要求a)设备部负责制定分解各部门本年度能源消耗目标指标;b)设备部负责统计公司、各部门和生产单位用电、水、压缩空气等的生产和消耗;c)行政部负责行政楼、宿舍楼能源消耗的统计,财务部负责能源成本的统计;d)设备部负责公司能源消耗和能源消耗综合指标的汇总和分析,对各部门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采集数据的时效性进行监督。

4.0工作程序及要求4.1用能设备管理4.1.1新增新建用能设备、能源管线4.1.1.1新增新建用能设备、能源管线根据《设备管理程序》的要求执行。

4.1.1.2新增的计量器具应满足《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中的要求。

4.1.1.3主要用能设备在选型时应有能源管理员参与,对设备能效进行评估。

在施工建设前应有用能计划,报设备部审核,由设备部根据用能的安全性原则统一开源,重新核定能耗指标。

4.1.2用能设备、能源管线使用过程管理4.1.2.1用能设备遵循谁使用谁负责管理的原则,能源管线管理职责划分见下表:养,提高用能设备效能。

4.1.2.3各车间部门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所属用能设备、能源输送管线的检查,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减少能源浪费。

4.1.2.4设备部对全厂重点用能设备建立台帐,并对用能设备状况进行检查监督。

对效率低下或能源泄露浪费等现象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

4.1.2.5按《能源绩效监视测量管理程序》开展车间部门、全厂能源绩效评价工作。

对设备效率确实低下,耗能大的设备,由车间部门向设备部提出报废更新申请,由设备部核实后报厂部审批。

4.1.3用能设备、能源管线停运、报废与转移用能设备、能源管线设备停运、报废、转移时,由设备部负责关闭或拆除接入该设备的各能源管线、阀门或开关,登记和修改相应部门的能源消耗指标。

最新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一整套程序文件

最新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一整套程序文件

最新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一整套程序文件控制编号:版本:B标题: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控制程序共3页1目的为保证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识别、监视并评审与本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要求;根据内外部环境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2范围使用于能源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定义无4职责4.1综合部: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

4.2总经理: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4.3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4.4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5作业程序5.1组织环境管理5.1.1在建立与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能源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5.1.2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5.1.2.1人力资源部: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等),外部(地理位置、现存污染、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5.1.2.2综合部:内部(产品、活动、服务、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5.1.2.3管理者代表:内部(战略、知识、人员能力、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等)5.1.3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等级在《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5.1.4内外部环境要素监测与更新:5.1.4.1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审,另外各部门在获得内外部环境要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进行修订。

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手册

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手册

文件制修订记录目录(GB/T23331-2020 IDT ISO50001-2018)0.企业概况1.0范围及边界2.0规范性引用文件3.0术语和定义4.0组织所处的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4.4能源管理体系5.0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和承诺5.2能源方针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6.0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2目标、能源指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3能源评审6.4能源绩效参数6.5能源基准6.6能源数据收集的策划7.0支持7.1资源7.2能力7.3意识7.4信息交流7.5文件化信息8.0运行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设计8.3采购9.0绩效评价9.1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内部审核9.3管理评审10.0改进10.1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持续改进附件:1、组织架构图及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2、各部门职能和权限对照表3、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清单0.企业概况XXX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位于寿光市经济开发区北环路 5 号(东环路西),法人代表XXX,是一家具研发、生产、销售造纸纸用化学品和油田化学品为一体的科技型生产企业。

经营范围生产、销售:苄基-2-萘基醚、二苯氧基乙烷、酸化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经营国家允许范围内的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为实现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建立了完整的研发体系,成立了研发队伍并分别与复旦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建立了合作开发关系,目前已成功开发DPE产品,有2个产品申报了专利。

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14001/45001/50001等体系的认证,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企业的持续经营。

0.1 能源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按照GB/T23331-2020 IDT 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确保在管理体系运行、保持、改进过程中有关工作的有效开展,任命XXX同志担任公司能源管理者代表,代表总经理对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运行进行控制和协调,其具体职责和权限如下:a)确保按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b)指定相关人员,并由相应的管理层授权,共同开展能源管理活动;c)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绩效;d)向总经理报告能源管理体系绩效;c)确保策划有效的能源管理活动,以落实能源方针;e)在公司内部明确规定和传达能源管理相关的职责和权限,以有效推动能源管理;f)制定能够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和运行的准则和方法;g)提高全员对能源方针、能源目标的认识。

ISO50001-2018能源计量管理程序

ISO50001-2018能源计量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有关规定,《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强制性标准规定,结合公司的计量管理实际,对公司的计量管理工作做出相关要求,提高公司的计量管理水平。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一切计量管理工作。

2.0规范性引用文件2.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3 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2.4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0术语和定义3.1能源计量器具: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

3.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占理论需要量的百分数。

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是指为测量全部能源量值所需配备的计量器具数量。

3.3次级用能单位:用能单位下属的能源核算单位。

4.0职责4.1有关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统计分析由工务部门负责。

4.2公司各部门按本程序严格执行。

5.0管理内容和方法5.1总则计量工作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为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能源管理、经济核算提供准确、及时的原始数据,企业的技术经济活动有了“量”的概念,科学化的管理才有可能建立和开展。

5.2计量管理的主要职能公司计量管理工作由工务部负责,计量使用部门设立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具体职责:a)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增强计量法意识;b)工务部部负责制定计量器具总台帐及周期检定计划,督促送检和现场检定,幷进行统计;c)计量使用部门负责建立部门计量器具台帐,配合工务部门做好计量器具的送检和现场检定工作。

5.3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5.3.1为了获得能源消耗的数据,在用能设备前加装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见表1。

表1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要求单位:%5.3.2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大于或等于表2中的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企业的配备应满足表2的要求。

能源管理系统验证标准ISO500012018转换之认证要求

能源管理系统验证标准ISO500012018转换之认证要求

能源管理系統驗證標準ISO 50001:2018轉換之認證要求驗證機構認證處/葉薇芬一、本會ISO 50001:2018轉換之認證要求ISO 50001:2018能源管理系統驗證標準(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能源管理系統-附使用指引之要求事項)已於2018年8月21日正式公告並取代ISO 50001:2011標準。

國際認證論壇(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Forum,以下簡稱IAF)針對此項標準之改版,於2017年大會決議(IAF Resolution 2017-14- T ransitional Arrangements for the revision of ISO 50001:2011),訂定標準改版之3年轉換期及相關轉版要求事項。

有鑑於ISO 9001:2015及ISO 14001:2015之轉版情形不如預期,IAF為促使50001:2018轉版作業於3年內順利完成,故決議事項提出同步規範對認證機構、驗證機構及組織之轉換期程如下:•認證機構應於新版標準公布後6個月內完成執行轉版評鑑之準備。

•驗證機構應於新版標準公布後18個月內取得認證機構以ISO 50001:2018為驗證依據之資格。

•新版標準公布後18個月後,驗證機構不得以ISO 50001:2011為驗證標準執行初次、追查、及重新驗證之稽核活動。

驗證機構並應視稽核結果考量持續核予ISO 50001:2011驗證之適切性。

因應IAF訂定之轉換期程,本會發布認證作業通報42,訂定ISO 50001:2018轉換之認證要求,包括驗證機構之資格轉換期程、轉換計畫要求內容、本會轉換之評鑑規定等,摘述如下:•所有已申請中或已取得本會能源管理系統(EnMS)驗證之驗證機構應於ISO 50001:2018公布後18個月屆期(2020年2月29日)完成以ISO 50001:2018為驗證標準之認證資格轉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