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摘录记录文本

合集下载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曾国藩家书摘抄3篇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曾国藩家书摘抄3篇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曾国藩家书摘抄3篇曾国藩家书摘抄3篇曾国藩家书摘抄11,凡我有不是处,必须明言,万不可蓄疑于心。

如我有不是,诸弟当明争婉讽,我若不听,第当写信禀于堂上。

今欲一人独归,浪用途费,错过光阴,道路艰险,尔等又年少无知,祖父母,父母闻之,必且食不甘味,寝不安枕,我又安能放心是万万不可也。

2,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冷笑,乃有进步也。

曾国藩家书摘抄3,诸弟强立,同心一力,何患令名之不显何患家运之不兴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吾每日临帖百字,看书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

平日虽极忙亦须了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4,诸弟远隔数里之外,必须匡我之不逮,时时寄书规我之过,勿使累世积德自我一人而堕,庶几持盈保泰,得免速至颠危。

诸弟能常进箴言,则第即吾之良师益友也。

而诸弟亦宜长存敬畏,勿谓有家人做官,则遂敢于侮人;勿谓己有文学,而遂敢于恃才傲人。

常存此心,则是载福之道也。

5,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

由此三者,自然鬼服神钦,到处人皆敬重。

凡人一身,只有迁善改过四字可靠;凡人一家,只有修德读书四字可靠。

此八字者能尽一分,必有一分之庆。

不尽一分,必有一分之殃。

6,予子二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基金遗子孙为可耻可恨。

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

将来若做外官,禄入较丰,自誓除廉俸之外不取一钱。

廉俸若日多,则周济亲戚族党这日广。

断不蓄除廉俸之外不取一钱积银钱为儿子衣食之需。

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食;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

故立定此誓:绝不肯以做官发财,绝不肯留银钱与后人。

若禄入较丰,除堂上甘旨之外,尽以周济亲戚族党之穷者,此我之素志也。

至于兄弟之际,吾亦唯爱之以德也,不欲爱之以姑息。

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

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使兄弟堕肢体,涨娇气,将来丧德亏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

曾国藩家书读书摘录学习笔记

曾国藩家书读书摘录学习笔记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修身篇1每天所看的书,句句都是物;切身领悟,探究其中的道理,就是格物。

知道一句话的道理,每天按照实行,这是力行的事。

2格物功夫深:一事一物,都要求它的道理;诚意功夫严谨:日课册子,一天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句话思考,都会记录下来。

3进德:孝悌仁义的品德;修业:写诗作文写字的本领。

4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不是认识事物难,认识了去实行更难。

5长傲、多言是弊病。

6富家子弟多娇,贵家子弟多傲。

7刚柔互用,不可偏废。

太柔就会颓废,太刚就会折断。

8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如落;凶字如冬,万物枯凋。

9此事断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劝学篇1四时勉儿辈: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读则太陋。

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

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

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

治家篇1家庭和睦,福泽自然就会产生。

如果一家之中,哥哥说出的话,弟弟没有不奉行的;弟弟有请求,哥哥没有不答应的,充满和气而家道不兴旺的,从来没有见过。

相反而不败的,也没有见过。

2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3四弟的诗又有进步,只是诗的立意不太高远,声调不是很响亮。

立意要高,一定得提高一个层次。

4空说没有好处,一定要多作诗,多临帖,才能谈出体会。

比如有人要进京城,却在家中坐着一步不走,空口说进京的旅程,又有什么益处?就算你说的津津有味,又有谁会相信呢?5弟弟不喜欢打扫卫生,这是败家的表现,以后一定要细心打扫,就算是一张纸一根线,就是竹头木屑,也要打扫干净,要给后辈树立榜样。

第一代人如果疏忽懒散,第二代就会骄奢淫逸,那么就会渐渐出现白天睡觉,晚上打牌,吃鸦片烟这些坏事。

6治家方略:早、扫、考、宝。

a早,早起床。

b扫,洒扫房屋庭院。

c考,祭祀祖先。

d宝,同亲戚邻居经常往来,贺喜吊丧,询问疾苦,救助困难。

曾国藩家书 经典摘录

曾国藩家书 经典摘录

曾国藩家书经典摘录尊敬的读者:曾国藩(1811年-1872年)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家。

他深受道家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影响,被誉为中国近代的“治国之才”,他的家书更是传世之作,被誉为家风的典范。

以下是我为你摘录的曾国藩家书经典内容。

曾国藩家书经典摘录1. 相忍为国大丈夫应该心怀忍耐之心,忍辱负重,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

只有相互忍让、相互谅解,国家才能和平稳定地发展。

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处世要端正,家庭和睦和谐,国家才能治理有方,整个社会才能安定。

个人的修养是国家治理的根本。

3. 修身以达天下修炼自己的品德、修养自己的文化水平,对达到治理天下的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只有在道德层面上做到自律,才能赢得民众的尊敬和拥护。

4. 以民为本,民生至上国家的存亡、繁荣与民生息息相关。

治理国家要以百姓为中心,关注民生问题,解决人民的困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 让幕僚和部将都成为人材治理一个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

要培养幕僚、鼓励部将,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共同担当起治理和发展国家的责任。

6. 尊重他人的才华和意见作为一位领导者,要尊重别人的才华和意见。

要善于倾听,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不固执己见,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成效。

7. 正直廉洁,严于律己作为治理者,必须保持正直廉洁的品行。

严于律己,做到廉正自律,才能树立榜样,赢得民心。

8. 勤勉奋发,不贪图安逸治理国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勤勉奋发不懈努力。

不能沉迷于安逸享乐,要时刻保持警觉和进取的精神。

9. 富国强兵,抵御外患国家的安全是治理者的责任所在。

要提倡军事强国的建设,保卫国土,抵御外患,确保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10. 恪守诺言,言行一致作为治理者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言行合一。

只有恪守诺言,赢得民心,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以上是我为你摘录的曾国藩家书经典内容,这些经典思想展现了曾国藩治国思想的精髓,对于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希望这些摘录能够给你带来启发,并能在你的生活和事业中发挥积极的影响。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句摘抄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句摘抄

文库(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句摘抄〕*篇一:曾国藩家书摘抄曾国藩家书摘抄1、曾国藩简介: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3、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4、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5、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6、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7、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8、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第 1 页共9 页率人。

9、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0、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11、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12、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3、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篇二:曾国藩家书中哲理名句集锦◎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大柔非柔, 至刚无刚”。

“家勤则兴, 人勤则健”。

“侍亲以得欢为本” 。

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

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曾国藩名言名句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3、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4、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8、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

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 ——曾国藩9、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曾国藩10、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曾国藩11、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曾国藩12、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曾国藩13、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14、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曾国藩15、人生莫惧少时贫。

——曾国藩16、【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2019年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句摘抄范文

2019年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句摘抄范文

2019 年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句摘抄范文篇一:曾国藩家书摘抄曾国藩家书摘抄1、曾国藩简介: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3、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4、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5、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6、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7、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8、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9、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0、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11、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12、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3、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篇二:曾国藩家书中哲理名句集锦◎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侍亲以得欢为本”。

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1、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

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2、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3、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4、好饰者,作非之渐。

偏听者,启争之端。

5、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6、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7、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8、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9、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0、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11、甘苦自得。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

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好谈己长只是浅。

1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

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2、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4、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

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35、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6、轩冕而敬,伪也。

匿就而爱,私也。

37、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曾国藩名言名句导读: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3、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4、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8、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

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 ——曾国藩9、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曾国藩10、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曾国藩11、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曾国藩12、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曾国藩13、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14、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曾国藩15、人生莫惧少时贫。

——曾国藩16、【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家书摘录
前言:很早前就想阅读此书,一直抽不出时间。

前一段时间听完曾仕强讲的“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觉得还不够味,便又找了电子书来看。

最初用手机读了一点,又觉得不方便,还是在电脑上又从头开始看了一遍。

1.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

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骆按:如今休去且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

做与不做都是同理,想做就去做,不必择时择地。

2.切己体察,穷其理,即格物也。

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

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亦在此。

骆按:这句话有点王阳明的意思了。

知行合一。

3.大抵第一要除骄傲气习,中无所有,而夜郎自大,此最坏事……总期不自满足为要。

骆按:乔布斯所言“保持饥饿,保持愚蠢”,也是让人们不自满,不要骄傲的意思吧。

4.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书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5.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6.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禾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

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尽其在我,听其在天。

7.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

不惟平心谦抑,可以早得科名,亦一养此和气,可以稍减病患。

8.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

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骆按:人而无恒,一无所成。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

9.身体虽
弱,却不宜过于爱惜。

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

每日作事愈多,则夜间临睡愈快活。

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前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

骆按:既然决定做某一件事情,就认准目标,决心去做就好了。

10.凡心中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则达于面貌。

骆按:心中所想,你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你的眼睛出卖了你的心。

这段话有点以貌取人的意思,大家都说眼乃心之门户,其实也只是片面的看法吧。

11.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骆按:骄傲与口无遮拦。

12.余阅历已久,觉有病时,断不可吃药,无病时,可偶服补剂调理,亦不可多。

骆按:曾国藩多次在家书中提到“病时不可吃药”或“少服药”,不知是何缘故。

是不是因为古人平常也服药,或者病时所服药物太多呢?
还是要让人靠人体的自愈能力呢?
现代一些中医专家还常说,大病医九分,一般的病医八分,小病医七分。

当时好像还引经据典的,古人不知此吗?
13.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念下场时,
骆按:真是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岂是空谈呢?富贵人家多打算,穷苦人家就不应多计划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4.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

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淡冲融之趣;
自李白韩退之杜牧之,则豁达处多,陶渊明孟浩然白香山则冲淡处多。

杜苏二公,无美不备,而杜之五律最冲淡,苏之七古最豁达,邵尧夫虽非诗之正宗,而豁达冲淡,二者兼全。

吾好读庄子。

以其豁达足益人胸襟也。

吾辈现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如篙工之上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

而治事之外,此中却须有一段豁达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

骆按:豁达之心,恬淡之心。

繁忙中也要有一副悠闲的心思。

15.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

无意恒居十分之七。

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

骆按:这就是只问积劳,不问成名。

16.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17. 朱子言:“为学壁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


骆按:朱老夫子也懂得做饭吗,君子不应远庖厨吗?
朱子的意思是先学个大概,然后再深入学习吗?比如建房子,只是在一种工序上摸索来去是不行,必须先把主体建好之后,再慢慢粉饰吧!
18.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衬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骆按:这样的说辞是要看掘井的目的是什么,不过一般掘井的目的都是为了吃水吧。

与其走三家,不如坐一家。

掘一井而见泉水,就可以供人使用,用之不竭。

这是说,专心于一事,终身必有所称,起码足以糊口吧。

与这个相类似的有《传习录》当中的一段: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时先生在塘边坐,傍有井,故以之喻学云。

19.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敢为下
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骆按:格局大一些,目标较正确,再加上恒信,一般之事皆可为了吧!
20.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毫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
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骆按:这就要看是真立志,还是假立志。

21.余所望于诸弟者,如果而已,然总不出乎“立志”,“有恒”四字之外也。

22.曾以为学四事勉儿辈:
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读则太陋;
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
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
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关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肢不能行。

四者缺一不可,盖阅历一生深知之,深悔之者,今亦望家口诸侄力行之。

23.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带勇亦能,兄之短处在此,屡次谆教弟亦在……仰鼻息于傀儡之辈,又岂吾心之所乐?”
此已露出面耐烦之端倪,将来恐不免与龃龉。

骆按:做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诸事应如是,即使稍露不愤之词,色变难矣。

耐烦以不色变为高。

《论语》中“为政”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
曾文正的弟弟稍表抱怨之意,他便出言警告。

耐烦就是不抱怨,不气愤,面色不改变吧。

昨天听傅佩荣讲易经,也说人是很容易感到疲倦的生物,所以更要学着耐烦了。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

”仲尼曰:“生无所息。


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皋如也,宰如也,坟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矣。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24.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庄子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

”皆至言也!
25.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

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

骆按:早起时间充足,早起床是每日按一个好开头。

至于“多走路,少坐轿”,意思是少讲排场,不要太搞特殊化,架子不可端的太高吧。

26. 吾谓读书不求强记,此亦养身之道。

凡求强记之者,尚有好名心横亘于方寸,故愈不能记。

若全无名心,记亦可,不记亦可,此心宽然无累,反觉安舒,或反能记一二处,亦未可知。

骆按:我以前也有过类似体验,若太执着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执着,固执,有恒,根本不是一码事。

一般人的执着也许只是固执,是一种固定思维,是一股争强好胜之心,所谓“好名心”,而非是一种淡然习惯为之的恒心。

27.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昔,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

遽尔摧阻。

骆按:毋惮初难,毋恃久安,毋忧拂意,毋喜快心,
后记:读这本书,还是比较快的,花费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

每天有空的时候,就坐在电脑前读一点,不过感觉还是没有读纸质书有氛围。

坐公交的时候,偶尔也翻几页,只是笔记整理的太晚了。

一懒二拖三不读书!
只有亲自去读才能了解这个人的生活、思想,只是听别人讲述,总归是欠点味道。

整体来说,《曾国藩家书》的可读性非常高,印象最深的是
“有恒”、“每天读书”、“每天写日记”、“戒懒戒傲”,以及他字里行间对家人的关怀。

曾国藩的思想极为朴素,务实。

“进德”、“修业”。

他并不求名,名望
却跟随他。

他自认为无恒,却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读书写日记。

以后还要再读一遍。

2015.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