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微观教学案例
《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教案新部编本3课时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课题: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课型:讲课人:广元市实验中学王利兴专题研究·研读课教课目标:1、明确成语的本源,认识成语的结构特点。
2、学习累积成语的方法。
3、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能正确理解、使用所学的常用成语。
教课重点、难点:1.学习累积成语的方法。
2.正确理解、使用常用成语。
教课方法:点拨法、研究法。
学习指导:1.课前预习:正确阅读,掌握定义及研究对象特点。
2. 借助字词典,查阅部分成语意思。
3. 认真听讲,做好笔录,能独立归纳重点。
4. 踊跃商讨,理解成语的广博精湛及文化精髓。
第一课时教学学生活动备注教师活动环节导 1. 什么叫成语、成语有何特点;学2. 理解成语的本源方式、成语的结构关系;内3. 成语与其余术语的差异是什么 ?容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学 生自 1. 经过阅读课文,掌握成语的定义学2. 认识相关成语的各项知识内3. 识记相关成语的意思及运用容4. 认识成语与其余术语的差异提 纲一、导入:同学们,今日大家 欣喜若狂 地抵达学校,要上课了,看上去个个精神抖擞 ,老师对大家提点建议:希望同学们听课时 聚精会神 ,谈论时各抒己见 ,回答时力争 对答如流 ,自然,你假如 吞吞吐吐 也许词不达意 时,也不要有 后顾之忧 ,因为我不会对大家 求全责备 的。
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跟老师一起 同心协力 、集思广益 把这节课上到集思广益 ?请你们 异口同声 地回答我!请问刚刚老师的这一段话有 什么特点?二、归纳(一)成语的定义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幼儿园中班成语教案实用案例分享与讨论

一、引言在幼儿教育中,成语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尤其是在幼儿园中班阶段,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成语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共享一些幼儿园中班成语教案的实用案例,并就其实施效果进行讨论,以期能够对幼儿园中班成语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二、实用案例共享1.《画蛇添足》实施方法: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向孩子们介绍成语的故事背景和含义,然后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和实际操作。
可以让孩子们动手画蛇,并鼓励他们在蛇身上“添足”,从而引导他们理解成语的含义。
效果评价:这种形象生动的实践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成语的含义,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促进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井底之蛙》实施方法:老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播放关于“井底之蛙”的视频,或者进行问题引导式的讨论,逐步引导孩子们领会成语的内涵,并鼓励他们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成语的意义。
效果评价:通过多媒体辅助和小组合作,可以让孩子们更快地领悟成语的含义,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合作,从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守株待兔》实施方法: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讲述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情节,然后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孩子们理解成语的意义,并设计一些小活动,比如“捉兔子”游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成语所表达的含义。
效果评价:通过亲身体验和角色扮演,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增强他们对成语的记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参与和学习兴趣。
三、讨论与总结通过以上实用案例的共享,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中班成语教育需要借助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比如故事讲解、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
这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在实施成语教育时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成语教育中受益。
成语x:中国文化的微观缩影

东窗事发:罪行暴露。贬义,不指正面人物。
误区四:谦敬错位
练习四:请指出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成语并解析:
1、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 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 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误区八:音或形相近致误。
1、这件事对于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 珍藏多年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 瓦片。
2、清华大学食堂卖馒头的小伙竟然考上北大 国际贸易系,令全体清华人对之侧目而视。
分析:“一文不名”指一分钱都不占有,形容 极贫困,用在句中不通,应用“一文不值”。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憎怒 或鄙视的样子。此处应用“刮目相看” 。
误区九:功能混乱。
1、包围圈越来越小,这群罪恶极大的歹徒已 成了瓮中捉鳖。
2、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 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当充当谓 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 作名词性成语,用来充当“成了”的宾语,应将“瓮 中捉鳖”改为“瓮中之鳖”。
成语的定义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 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
区别:
格 言 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话
谚 语 在群众间流传的固定语句
歇后语 前部分像谜面,后像谜底
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 历史故事 文人作品 外来文化
女娲补天
夸父逐日
拔苗助长 掩耳盗铃
精忠报国
望梅止渴
图 穷 匕 见
功 德 无 量
立 地 成 佛
例2中的错误是把“龙飞凤舞”这一形容词性的成语 误作及物动词使用。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学设计7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与子偕教提供同步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资源《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学设计湖南省新宁县第一中学杨华当湖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受成语的特点及来源。
能力目标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正确运用成语。
情感目标了解成语与文化的关系,了解成语的极其丰富的内涵。
教学重点体悟成语中浓缩的中华文化。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成语。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一)看图片说成语。
PPT显示图片,由学生说出相应的成语。
(二)成语之“最”分别用成语形容“最荒凉的地方”、“最难做的饭”等,答案不唯一,充分调动学生脑海中的成语知识储备。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最大的巴掌——一手遮天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最厉害的贼——偷天换日3、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语言文字的活化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包罗万象的成语世界,领略它的风采。
二、获取新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成语的概念、特点、来源等。
(一)、成语定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
汉语的成语大都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表现形式,既生动形象又言简意赅,有很强的表现力, 因而一直活跃于人们的口语或书面语中。
在汉语的词汇中,成语占着很大的比重,历代形成的成语有上万条之多。
(二)成语的来源1、神话传说2、寓言故事3、历史故事4、文人作品5、外来文化在这些来源中,以文人作品和历史故事为最多。
如《成语探源辞典》收成语5000多条,考据出处涉及古代文献200余种;《汉语成语考译词典》收成语7600余条,引证古代文献更是浩如烟海。
由此可见,成语的产生与民族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一个民族的历史越悠久,文化越灿烂,它的成语也就越丰富多彩。
(三)、成语的特点结构的定型性。
成语多数由四字构成(又称四字格成语),在长期使用时,已凝固成一个整体,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
成语微课程设计

成语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至少5个常用成语的含义、用法和出处;2. 学生能运用所学生成语进行句子创作,提升语言表达能力;3. 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独立查找成语资料、总结成语用法的能力;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3. 学生通过成语学习,提高自己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成语学习产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尊重传统文化、热爱母语等;3. 学生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勤奋、诚信、友善等。
本课程针对的学生特点为:具有一定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成语有一定了解,但尚需深入学习和运用。
课程性质为:结合课本内容,以成语为载体,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运用成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以下五个成语展开:画龙点睛、掩耳盗铃、滥竽充数、杯弓蛇影和亡羊补牢。
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按照以下大纲进行:1. 成语含义与用法:- 对每个成语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词义、用法和例句;- 分析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2. 成语出处与历史故事:- 讲述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人生哲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 成语实践与应用:- 设计成语接龙、成语填空等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句子创作,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4. 成语拓展与思考:- 拓展与成语相关的词汇,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在现代语境中的新含义和用法。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 第1课时:讲解成语含义与用法;- 第2课时:讲述成语出处与历史故事;- 第3课时:成语实践与应用;- 第4课时:成语拓展与思考。
成语微课程设计

成语微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成语,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通过学习成语,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技能方面,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成语,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了教材中具有重要性和代表性的成语,包括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大纲将按照成语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安排,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的教学内容将结合教材的章节进行展开,每个章节都会有详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例如,在讲解成语时,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句和情景模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在课堂上,也可以采用讨论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将是教学的主要资源,我们将选择内容丰富、难易适中的教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书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拓展知识。
多媒体资料可以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
实验设备将用于进行相关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学习成语。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多种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将占30%的比重,包括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表现等。
作业将占20%的比重,包括成语填空、成语运用等类型。
考试将占50%的比重,包括成语解释、成语辨析等类型。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名师教案1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案授课人:宜昌市七中李颖教学目标:一、明确成语的来源,了解成语的结构特点。
二、学习积累成语的方法。
三、梳理学过的成语,做到能正确理解、正确使用。
教学重点:梳理学过的成语,做到能正确理解、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自主收集、积累成语。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来谈一谈关于中华文化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
如果要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概括的话,你们会怎么说呢?生答: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等。
PPT演示中华炎黄研究会理事陈汉东先生所作《中华文化之歌》,引领学生齐读。
读后思考:为什么说到中华文化,我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成语这种语言形式来描述和概括呢?明确:成语具有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效果,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二、了解成语的来源看图猜成语,并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明确:成语的来源主要有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文人作品、外来文化等五种。
三、了解成语的特点通过对胸有成竹、唯利是图等学生熟悉的成语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成语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修辞作用2、结构形式固定3、保留了古汉语的语法特点4、形式多样四、学生活动:成语与生活将学生分为七组,以小组为单位抽签选取衣食、住行、动植物、教育、品行、学识、情感等七个方面的内容,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利用工具书,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写出最多相关成语的小组获胜。
五、探究成语的文化特色以与服饰相关的成语为例,如凤冠霞帔、披麻戴孝等,引导学生了解:服饰是古人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志趣节操、思想情感等的外在表现。
进而明确,成语就是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是了解中华文化的一扇窗,通过积累和学习成语,可以窥见中国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倡导学生课下多做这样的研究性探索。
六、学习成语的相关知识1、出示易读错的成语,引导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成语的读音。
2、出示易写错的成语,让学生上台改一改,引导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成语的字形。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案示例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特点,理解成语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智慧。
2. 通过学习成语,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与来源:介绍成语的定义,解释成语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固定短语,具有特定的意义。
举例说明成语的来源,如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等。
2. 成语的特点:讲解成语的结构特点,如AABC、ABAC等结构。
强调成语的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富含中华文化内涵。
3. 成语的学习方法:介绍学习成语的方法,如记忆成语的故事背景、找出成语中的关键词、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等。
4. 成语的应用: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和学习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成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3. 练习法: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成语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成语资料: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成语资料,如成语故事、成语解释等。
2.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成语的图片、例句等。
3. 练习题:设计各种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造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成语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意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成语的定义与来源:讲解成语的定义,介绍成语的来源,如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等。
3. 讲解成语的特点:讲解成语的结构特点,如AABC、ABAC等结构,强调成语的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富含中华文化内涵。
4. 学习方法讲解:介绍学习成语的方法,如记忆成语的故事背景、找出成语中的关键词、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等。
5. 成语应用练习: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成语,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学案例
——成语的学习与运用
民族中学陈多娟
教学目标:
1、明确成语的来源,了解成语的结构特点。
2、学习积累成语的方法。
3、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能正确理解、使用所学的常用成语。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积累成语的方法。
2、正确理解、使用常用成语。
教学内容和步骤:
师:今天有很多老师听课,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啊?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呢?下面我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思考,请你找一个最能体现你此刻心情的成语,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同学们小声讨论)
生1:忐忑不安。
生2:心花怒放。
生3:心潮澎湃。
生4:心惊胆寒。
生5:欣喜若狂。
生6:春风得意。
……
师:同学们很棒,都能找到体现此刻心情的成语。
我们一起来看其中的一个,如:春风得意。
老师说这个成语时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
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师:看来同学们课余时间读了好多诗啊,信手拈来啊。
对,“春风得意”这一词就是出自于孟郊的《登科后》。
这是一部文人作品,华夏五千年历史酝酿了很多的文化,成语就是其中一点。
从这个例子我们知道了,文人作品是成语的来源之一,成语是否都是来源于文人作品呢?
生:不是,还有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外来文化。
师:说得很好,是不是可以举例呢?
生:神话传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开天辟地;
寓言故事:叶公好龙、愚公移山、刻舟求剑;
历史故事:负荆请罪、草木皆兵、三顾茅庐;
文人作品:动辄得咎、行云流水、千钧一发;
外来文化:火中取栗、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师:看来这位同学课下准备工作做的很好,讲得很全面。
当然,例子还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按成语的来源,我们把它分为了五大类,这是课本上的提示,我们自己也可以找一个立足点,给成语进行分类。
如:新年到了,我们会相互写祝福语,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鹏程万里、前程似锦等等。
现在我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将课下做的整理整理,上黑板展示。
第一组:描写战争的:
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
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
揭竿而起围魏救赵四面楚歌作壁上观暗渡陈仓买椟还珠城下之盟
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步步为营运畴帷幄
一鼓作气再衰三竭破釜沉舟
师:在第一组分享成果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看这一组是否有错别字,是否有不是的,也可以进行补充。
生:“买椟还珠”不是的,椟:木匣;珠:珍珠。
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所以我们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有这种质疑的精神,有质疑才会进步。
第二组:虎年快到了,我们组准备虎年说虎:
九牛二虎三人成虎生龙活虎如虎添翼羊入虎口纵虎归山狐假虎威
卧虎藏龙虎入羊群虎口余生虎视眈眈虎头蛇尾为虎作伥狼吞虎咽
势成骑虎骑虎难下与虎谋皮暴虎冯河谈虎色变调虎离山养虎贻患
饿虎扑羊龙吟虎啸龙争虎斗龙潭虎穴龙蟠虎踞纵虎归山
第三组:描写秋天的成语: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去淡大雁南飞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秋风萧瑟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习习
师:同学们做得都非常棒,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成语做了一些积累和总结,还有很多组都准备了很多,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今天就不再一起分享了。
等下次有时间了再一起分享吧!我们学习知识最重要的是要会运用。
我这有一个句子,大家看对不对: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生:不对,不应该用“别无长物”。
别无长物的意思是:长物:多余的东西。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师:对,这位同学说的很好,我们在运用成语的时候首先要知道它的意思。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己找个成语造个句子,然后小组内部选一个最棒的大家来一起分享。
给大家三分钟时间。
第一组: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良师益友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
第二组: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不如作家喻户晓之《水浒》《西游》文字也。
第三组:林黛玉虽是在舅舅家,但终是寄人篱下。
师:每组同学都表现的很好,其实我们知道,成语除了造句外还有很多种用法,同学们可以列举一下吗?
生:成语接龙、猜谜语、成语对联等。
师:是的,成语的用法是灵活多样的,我们先来一起把书上的练习完成。
看大家很激动,我想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了,那我们就开始了。
学生1抢答:我先来猜谜语,哑巴说话是指手画脚;变奏为春是偷天换日。
生2抢答:举棋不定是下落不明;二、四、六、八、十是无独有偶。
生3:我也知道,不折不扣是听。
(下课铃响了)
师: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就到这里,大家表现的都很出色,相信大家对成语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但成语的学习部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
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完成课后的成语对联练习。
也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出一些题,我们一起来共同学习学习。
下课!
教学反思:
1、在学生自己给成语分类这一环节用时过长,其实可以直接让小组长说就行了,
虽然写出来可以纠正错别字,但由于速度太慢也导致其他一些同学在这一时间思想开了小差。
其次,学习成语最主要的是运用,因为这一积累的环节用时过长导致后面运用环节时间不够,学生在运用这一环节虽准备充分,但是展示不足,有点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2、关于成语的结构这一知识点,因为以前上课讲过,在此就未做学习,可是从
学生的反应看出,大家对这一知识点还有不足之处,所以还是要加入教学环节的。
3、整体来说,收到的效果是可喜的。
整个课堂教师都只是适当的引导,把课堂
交给了学生。
但是有层次的点评是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的。
经验是积累了一些,不足之处还有,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锻炼自己,提高水平。
怀宁县东升高中语文组:戴燕
2010年1月27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