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数学家的小故事
小学一年级课外阅读之数学家小故事

【导语】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的⾃学能⼒和独⽴精神、良好⼼理品质、此外学⽣进⾏⼤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类⽂化精品滋养学⽣的⼼灵,充实学⽣的头脑,也是使孩⼦终⽣受益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课外阅读之数学家⼩故事》,希望帮助到您。
【篇⼀】 7岁那年,⼩⾼斯上⼩学了。
教师名字叫布特纳,是当地⼩有名⽓的“数学家”。
这位来⾃城市的青年教师,总认为乡下的孩⼦都是笨蛋,⾃⼰的才华⽆法施展。
三年级的⼀次数学课上,布特纳对孩⼦们⼜发了⼀通脾⽓,然后,在⿊板上写下了⼀个长长的算式:81297+81495+81693+……+100701+100899=? “哇!这是多少个数相加呀?怎么算呀?”学⽣们害怕极了,越是紧张就越是想不出怎么计算。
布特纳很得意。
他知道,像这样后⼀个数都⽐前⼀个数⼤198的100个数相加,这些调⽪的学⽣即使整个上午都乖乖地计算,也不会算出结果。
不料,不⼀会⼉,⼩⾼斯却拿着写有答案的⼩⽯板过来了,说:“⽼师,我算完了。
”布特纳连头都没抬,⽣⽓地说:“去去,不要胡闹。
谁想胡乱写⼀个数交差,可得⼩⼼!”说完,挥动了⼀下他那铁锤似的拳头。
【篇⼆】 苏步青1902年9⽉出⽣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个⼭村⾥。
虽然家境清贫,可他⽗母省吃俭⽤,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
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学就懂。
可量,后来的⼀堂数学课影响了他⼀⽣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中来了⼀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师。
第⼀堂课杨⽼师没有讲数学,⽽是讲故事。
他说:“当今世界,弱⾁强⾷,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分中国。
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有责任。
”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作⽤。
这堂课的最后⼀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
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数学家的数学小故事

数学家的数学小故事数学家的数学小故事数学是一门抽象且神秘的学科,很多人甚至会觉得它很枯燥。
但是在这门学科中,有一些故事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们在深呼吸后感受到了它的美妙与神奇。
以下就是数学家的数学小故事。
故事一: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成为数学大师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是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至今被世人传诵。
据传,高斯在年轻的时候,他的数学老师给了他一个作业:让他在五分钟内算出从1到100的和。
而高斯只用了几秒钟,就洋洋自得地把答案写了出来。
令人惊讶的是,他没有逐个把这些数字相加,而是像过家家中那样,他将1和100、2和99、3和98一直这样两个两个配对相加,得出了答案5050。
这种算法被称为“高斯求和法”。
故事二:菲波那切数列的诞生菲波那切数列是一种著名的数列,这个数列的发现也是一个关于数学家的故事。
菲波那切数列是在13世纪被一个叫做斐波那契(Fibonacci)的意大利数学家发现的。
他在解决一道兔子繁殖的问题中,发现了一种数列规律,即后一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的和。
这个数列为: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这个数列在数学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故事三: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成果之一,也是关于数学的一个令人困惑的故事。
这个定理基于哥德尔的研究,表明任何形式化的数学系统都存在一个命题,该命题既不能被证明为真,也不能被证明为假。
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的发现揭示了数学的局限性,也挑战了一些相信数学是无与伦比的人的观点。
故事四:尼古拉斯·卡普斯特诺的球尼古拉斯·卡普斯特诺是17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他有一次思考,如果有一个房子有一个球形的屋顶,那么这个球的直径是否要比房子的门要宽呢?卡普斯特诺证明了这个熟悉的事实:房子的门可以被摆成水平,并且球可以被滑进去。
数学家的数学小故事

数学家的数学小故事数学对观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贡献,它解释了规律结构中简单的原始元素,而天体就是用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来的。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数学小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数学小故事(一)【失明的数学家欧拉】欧拉的惊人成就并不是偶然的。
他可以在任何不良的环境中工作,经常抱着孩子在膝上完成论文,也不顾较大的孩子在旁边喧哗。
欧拉在28岁时,不幸一支眼睛失明,过了30年以后,他的另一只眼睛也失明了。
在他双目失明以后,也没有停止过数学研究。
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继续工作着,在他双目失明至逝世的十七年间,还口述著作了几本书和400篇左右的论文。
由于欧拉的著作甚多,出版欧拉全集是十分困难的事情,1909年瑞士自然科学会就开始整理出版,直到现在还没有出完,计划是72卷。
欧拉在他的886种著作中,属于他生前发表的有530本书和论文,其中不少是教科书。
他的著作文笔流畅、浅显、通俗易懂,读后引人入胜十分令读者敬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编写的平面三角课本,采用的记号如sinx,cosx,……等等直到现今还在用。
欧拉1720年秋天入巴塞尔大学,由于异常勤奋和聪慧,受到约翰·伯努利的尝识,给以特别的指导。
欧拉同约翰的两个儿子尼古拉·伯努力和丹尼尔·伯努利也结成了亲密的朋友。
欧拉19岁写了一篇关于船桅的论文,获得巴黎科学院的奖金,从此开始了创作生涯。
以后陆续得奖多次。
1725年丹尼尔兄弟赴俄国,向沙皇喀德林一世推荐欧拉,于是欧拉于1727年5月17日到了彼得堡,1733年丹尼尔回巴塞尔,欧拉接替他任彼得堡科学院数学教授,时年仅26岁。
1735年,欧拉解决一个天文学的难题(计算慧星轨道)。
这个问题几个数学家,几个月的努力才得以解决,欧拉却以自已发明的方法,三日而成。
但过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不幸右眼失明,这时才28岁。
数学小故事(二)从前,山东省有个大军阀,在一次会议开始时想点点名,了解一下那些人来,那些人没来。
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0篇)

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0篇)华罗庚是一名数学家,他的故事我想大家应该不怎么了解,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希望有所帮助!数学家华罗庚故事1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可把华罗庚急坏了,不顾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终还是被他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
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
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
回家后,又开始计算起数学题来……数学家华罗庚故事2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一流数学家。
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
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
”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
”“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
”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
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
《数学家的小故事》课件

对其他领域的深远影响
物理学
许多数学家的工作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牛顿 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对天文学和物理学的革命性影响。
工程学
数学在工程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结构工程、航空 航天工程和机械工程等领域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
经济学
数学在经济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和运筹学 等领域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
与科学家的交流
数学家与其他科学家,如物理学家、化学家等,有着密切的交流和合作。他们共同探讨科学问题,相互启发和合 作,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与文艺名人的交往
有些数学家与文艺界名人交往甚密,他们之间的交流不仅拓宽了彼此的视野,也激发了彼此的创造力和灵感。比 如,有些数学家与文学家、音乐家等共同创作,将数学与文艺完美结合,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过于注重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深入理 解。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不足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不够,限制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未来数学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01
数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学将在算法设计、机器学习等领域发
对数学发展的贡献
代数几何
代数几何是将代数和几何相结合的学 科,其发展离不开一些著名数学家的 贡献,如格拉斯曼、皮埃尔·德·费马等 。
概率论
拓扑学
拓扑学是研究几何图形或空间在连续 变换下的不变性质的数学分支,其发 展离不开诸如庞加莱、莱夫谢茨等数 学家的贡献。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数学学科, 其发展离不开诸如帕斯卡、费马等数 学家的努力。
独立思考与探索
02
有关数学家的小故事短篇

有关数学家的小故事短篇
1.法国数学家蒲丰
通过一次实验,证明了圆周率的近似值。
他请朋友们投掷小针,这些小针的长度是桌子上平行线的一半。
通过统计小针与平行线的相交次数,蒲丰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即π。
这个实验显示了统计和概率在数学中的应用。
2.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欧拉
小时候因为问了老师星星有多少,被老师认为质疑宗教信仰而遭到退学。
但欧拉的父亲发现了他的数学才能,并让他认识了伯努利。
通过伯努利的推荐,欧拉得以进入巴塞尔大学,成为最年轻的大学生。
3.冯·诺依曼
从小就展现出数学和记忆方面的天赋。
他能记住复杂的希腊语句子,并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六岁时,他就能用希腊语与父亲开玩笑。
4.古希腊数学家泰勒斯
通过测量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巧妙地推导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他利用相似三角形定理,证明了“影长等于身长”时,“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
5.华罗庚
在中学时因其独特的数学才能而受到关注。
他能迅速回答出难题,如“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数是多少?”这个故事显示了他的数学直觉和才能。
6.数学家陈景润
对数学的兴趣始于一个故事。
沈元教授在数学课上讲述了关于偶数的一个猜想,这个猜想激发了陈景润对数学的兴趣,并促使他成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
这些故事展示了数学家们如何通过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来发现和证明数学定理,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挑战的勇气。
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

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数学家,是一种神秘而又充满智慧的职业。
他们用逻辑和推理,解决了许多人类难以解决的问题。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普通人不同,他们能够看到数学的美妙之处,也能够发现数学中的错误和漏洞。
下面,我将讲述一些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神秘的职业。
故事一:费马大定理费马大定理是数学史上最著名的问题之一,它的内容是:对于任何大于2的整数n,不存在三个整数a、b、c,使得a^n+b^n=c^n 成立。
这个问题被数学家费马提出,但他并没有给出证明。
这个问题困扰了数学家们几百年,直到1994年,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才证明了这个定理。
他用了8年的时间,才找到了证明这个定理的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需要耐心和毅力,才能够解决一些困难的问题。
故事二:高斯的天才高斯是数学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在数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他的天才之处在于,他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有一次,他的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道数学题,要求他在一小时内解决。
高斯只用了一分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还发现了一种通用的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需要有天赋和才华,才能够在数学领域取得成功。
故事三:图灵的机器图灵是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这是一种理论上的计算模型。
他认为,任何计算机都可以用图灵机来模拟。
他的这个理论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图灵的生命却很短暂,他在40岁时因为自杀而离开了人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需要有创新和勇气,才能够推动数学领域的发展。
故事四:纳什的疯狂纳什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他也有着疯狂的一面。
他患有精神分裂症,曾经在医院里接受过治疗。
但是,他的疯狂并没有影响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
他在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对他在博弈论领域的贡献的认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弱点和缺陷。
关于数学家的故事

关于数学家的故事学生可以通过数学家的故事了解数学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培养兴趣、开阔视野、开拓创新,更深刻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数学家的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数学家的故事(一)泰勒斯(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否能测量金字塔高度.泰勒斯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秦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过一会儿,他就让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处作一记号,然后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
)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
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
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数学家的故事(二)丘成桐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老家在梅州蕉岭,在香港长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达哥拉斯在代数上的主张是认为数是万物 之源,并且认为一切数都能写成有理数的形式。 毕达哥拉斯的在几何上最伟大的发现,就是关 于直角三角形的命题;即直角两夹边的平方的 和等于另一边的平方,即弦的平方。
然而不幸的是,毕达哥拉斯的定理立刻引导 了无理数的发现,这否定了他的全部哲学。他 的一个学生用毕达哥拉斯定理证明了:当正方 形的边长是1时,对角线长度不能用有理数来表 示。
另外一位伽罗瓦生于巴黎。17岁时,他写出了 关于五次方程的代数解法的论文,论文中首次 引入“群”的概念。他把论文寄给经由柯西, 请他交给法兰西科学院审查。柯西对此根本不 屑一顾,把这个中学生的文章给弄丢了。
1830年2月伽罗瓦再次将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一 篇详细的论文,寄给科学院秘书傅立叶,不料 当年5月傅立叶病死,伽罗瓦的文稿再次被丢失。
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攻入叙拉古,并 闯入阿基米德的住宅,他们看见一位老人 在地上埋头作几何图形,士兵们将沙盘踩 坏。
阿基米德怒斥士兵:“不要弄坏我的 图!”士兵拔出短剑,刺死了这位旷世绝 伦的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竟死在愚蠢无知 的罗马士兵手里。
还有一个版本是他死前说的话是:“让 我做完最后一道题。”
这位学生更担心了,生怕打断了先生的 思维,而损失了某个深刻的数学思想。但 最终还是鼓足勇气,靠近这个伟人:“早 上好,维纳教授!”维纳猛地一抬头,拍 了一下前额,说道:“对,维纳!”原来 维纳正欲往邮签上写寄件人姓名,但忘记 了自己的名字。
维纳最有名的故事是有关搬家的事。一 次维纳搬家,妻子熟悉维纳的方方面面, 搬家前一天晚上再三提醒他这件事。她还 找了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新居的地址,并 用新居的房门钥匙换下旧房的 钥匙。
这个学生的发现导致了毕达哥拉斯的丧命: 他被教众抛进了大海。
维纳 :
维纳是最早为美洲数学赢得国际荣誉的 大数学家,他曾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长达25年。他当时是校园中大名鼎鼎的人物, 人人都想与他套点近乎
有一次维纳的一个学生看见维纳正在邮 局寄东西,很想自我介绍一番。在麻省理 工学院真正能与维纳直接说上几句话、握 握手,还是十分难得的。但这位学生不知 道怎样接近他为好。这时,只见维纳来来 回回踱着步,陷于沉思之中。
第二天维纳带着纸条和钥匙上班去了。 白天恰有一人问他一个数学问题,维纳把 答案写在那张纸条的背面递给人家。
晚上维纳习惯性地回到旧居。他很吃惊, 家里没人。从窗子望进去,家具也不见了。 掏出钥匙开门,发现根本对不上齿。于是 使劲拍了几下门,随后在院子里踱步。
突然发现街上跑来一小女孩。维纳对她 讲:“小姑娘,我真不走运。我找不到家 了,我的钥匙插不进去。”小女孩说道: “爸爸,没错。妈妈让我来找你。”
高斯收到这小册子时觉得不可能用这么短 的篇幅证明这个世界著名的问题―――连 他还没法子解决的问题。他看都没看一眼, 就把它扔在书堆里了。
阿贝尔的另一篇论文是他在欧洲旅行时通 过别人转交给大数学家柯西手里,柯西连 看都没看就扔到纸篓里。
阿贝尔饥寒交迫的回到了挪威,还欠了一 身债,最后在绝望中死去,年仅27岁。他活 着最大的理想是在大学里当一个讲师,可 是到死都没有实现。
一次当他洗澡时正在冥思苦想,这时水漫 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 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 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判断皇冠是否掺假。
阿基米德高兴得跳起来,赤身奔回家中,口 中大呼:“我发现了!我发现了!”于是便开 始在大街上裸奔起来了,一直跑到家里。
阿基米德的死也具有传奇色彩。
两个英年早逝的数学家:伽罗瓦和阿贝尔
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可 以用求根公式求出它的解,这大概是很久就 有的公式了。其中根和系数的关系被称作韦 达定理,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三次方程和四次方程甚至更高阶方程 的求解公式一直不被人们所知。尤其是五次 和五次以上方程的求解公式。可是欧拉高斯 等杰出数学家都没有找到求解公式,成了当 时数学的难题。
在决斗前一个晚上,他急切地写着他的 遗言。想在死亡来临之前尽快把他的思想 中那些有意义的东西写出来。他不时中断, 在纸边空白处写上“我没有时间,我没有 时间。”
接着伽罗瓦又写下一个潦草的大纲。他 在天亮之前那最后几个小时写出的东西, 一劳永逸地给一个折磨了数学家几个世纪 的难题题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开创了数学 上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群论。
1831年伽罗瓦第三次将论文送交法国科学院。 泊松院士看了4个月,最后在论文上批道:“完 全无法理解”。
这些大数学家的傲慢和自大,使得伽罗 瓦的理论被埋没了将近50年。
后来,伽罗瓦因为政治激进,被阴谋的 政客们用一件小事怂恿和一个军官决斗。 他知道对手的枪法很好,自己获胜的希望 很小,很可能会死去。
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是一个杰出的数学家, 他创立的有理数的概念至今对于一些 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还是一个难的 东西。
他也是历史上最有趣味而又最难理 解的人物之一。他建立了一种宗教, 主要的教义是灵魂的轮回和吃豆子的 罪恶性。
毕达哥拉斯教派有一些规矩是:
1.禁食豆子。 2.东西落下了,不要拣起来。 3.不要去碰白公鸡。 4.不要擘开面包。 5.不要迈过门闩。 6.不要用铁拨火。 7.不要吃整个的面包。 8 . 不要招花环。 9 .不要坐在斗上。 10 .不要吃心。 11 .不要在大路上行走。 12.房里不许有燕子。 13.锅从火上拿下来的时候,不要把锅的印迹留在灰 上,而要把它抹掉。 14.不要在光亮的旁边照镜子。 15.当你脱下睡衣的时候,要把它卷起,把身上的印迹 摩平。
尼尔斯·阿贝尔出生在挪威的小村庄在19岁 那年,他证明了一般五次方程求解公式不存 在,就是说,不能用方程系数和开根号的有 限多次运算来表示方程的根。阿贝尔认为这 结果很重要,便自掏腰包在当地的印刷馆印 刷他的论文。因为贫穷,为了减少印刷费, 他把结果紧缩成只有六页的小册子。
阿贝尔满怀信心地把这小册子寄给国内 外的一些数学家,包括数学王子的高斯, 希望能得到一些反应。可惜他的文章太简 洁了,没有人能看懂。
从此之后在很多的场合丹尼尔都深情的 回忆起这一次经历,把他当作他曾经听过 的最衷心的赞扬。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Thank you
郝爽
1696年,约翰.贝努力在《教师学报》的 杂志上面提出最速降线问题,公开针对他 的哥哥雅克比.贝努力,这两个人在学术让一 直相互不忿,据说当年约翰求悬链线的方 程,熬了一夜就搞定了,雅克比做了一年 还认为悬链线应该是抛物线,实在是很没 面子。
那个杂志是莱布尼茨主办的,影响很大, 欧洲的所有杰出数学家都尝试这来做这个 问题。到最后,约翰收的了5份答案,有他 自己的,莱布尼茨的,还有一个罗必达侯爵 的,然后是他哥哥的,最后一份是盖着英 国邮戳匿名的。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在数学上的发现创造是数 不胜数,阿基米德螺线,抛物线上的 弓形求面积方法含有现代积分思想, 等等。
直到现在,全世界活着的人中,至 少还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数学知识比不 上两千年前的阿基米德。
一个关于他的著名的故事是:叙拉古的国 王委托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但是怀疑里面 被掺了银子,当然不可能通过把皇冠割开来检 验这个王冠,于是便请阿基米德鉴定一下。
而这份匿名信居然就是牛顿寄来的,据 说当年牛顿已经从科学第一线退了下来, 揽到了皇家造币厂厂长的肥缺。劳累了一 天以后,回家在壁炉前看到了贝努力的 题,,熬夜到凌晨4点,就搞定了。
贝努力看到这个匿名送来的答案,说道: “我看到了狮子露出来了利爪。”
贝努力一家在欧洲享有盛誉,有一个传 说,讲的是约翰.贝努力的儿子,有一次正 在做穿越全欧洲的旅行,他与一个陌生人 聊天,他很谦虚的自我介绍:“我是丹尼 尔 .贝努力。”那个人当时就怒了,说: “我是还是伊萨克.牛顿呢。”
伽罗瓦在决斗中被打成重伤,死在家里, 年仅21岁。
阿贝尔和伽罗瓦创造的群论在后来量子 力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利用对称群理 论,人们能够事先预测晶体的种类,群论 的知识还会出现在魔方中。
贝努力家族:
在十七世纪中叶以后,法国的贝努力家 族是一个数学家族,三代出现了十多位杰 出的数学家。这个家族人的脾气都不太好, 最奇怪的他们是开始都不是从事数学,可 是到后来全部迷上了数学。家族中父亲因 为儿子得了数学大奖,嫉妒之下竟然一脚 从窗户把儿子踹到了室外。
关于阿基米德在数学史上的地位,美国 的数学史学家贝尔在《数学人物》上是这 样评价阿基米德的:
“任何一张开列有史以来三位最伟大的 数学家的名单之中,必定会包括阿基米德, 而另外两们通常是牛顿和高斯。不过以他 们的宏伟业绩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比较, 或拿他们影响当代和后世的深邃久远来比 较,还应首推阿基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