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三个儿子》原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三个儿子》原文及教案【原文】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他迷住了。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
怎么样啊?”“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联系歌曲,导入课文1、提要求:边听边想一想歌曲里讲了什么?2、播放录音《好妈妈》,说说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3、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他们吗?4、揭题:三个儿子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生提学习要求:读课文时该注意什么?2、师小结:五不(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3、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4、解决学生读书过程中出现的字音难点,并说说“荡”的字形。
(沉甸甸胳膊晃荡)5、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6、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
(注:板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确定。
)7、在板书的过程中,写字指导“聪”①提醒老师注意在田字袼中写字该注意什么?②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子。
③师生同写,看谁写的字既快又好。
④评价。
《三个儿子》课文原文

《三个儿子》课文原文
三个妈妈拎(l9n)着很重的一桶(t%ng)水回家,这时她们的儿子迎面跑了过来。
读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
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j@)聪(c#ng)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
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s3ng)子。
”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t8)别的地方。
”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l9n)着水桶(t%ng)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hu4ng)荡(dang),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t^ng)了,腰也酸(su1n)了。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l*n)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他迷住了。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di1n)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
怎么样啊?”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三个儿子》原文及教案

【导语】所谓的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法、教学⽬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课⽂《三个⼉⼦》原⽂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位⽼爷爷坐在旁边的⽯头上休息。
⼀个妈妈说:“我的⼉⼦既聪明⼜有⼒⽓,谁也⽐不过他。
” ⼜⼀个妈妈说:“我的⼉⼦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
” 另⼀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呀?”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
” 三个妈妈打了⽔,拎着⽔桶回家去,⽼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着。
⼀桶⽔可重啦!⽔直晃荡,三个妈妈⾛⾛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时,迎⾯跑来三个孩⼦。
⼀个孩⼦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他迷住了。
⼀个孩⼦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个孩⼦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沉甸甸的⽔桶,提着⾛了。
⼀个妈妈问⽼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
怎么样啊?” “三个⼉⼦?”⽼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个⼉⼦。
”【教案】 教学⽬标: 1、会认4个⽣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读准⼈物说话时的语⽓。
3、欣赏课⽂,懂得要孝敬⽗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联系歌曲,导⼊课⽂ 1、提要求:边听边想⼀想歌曲⾥讲了什么? 2、播放录⾳《好妈妈》,说说听了这⾸歌,你知道了什么? 3、⼩结:歌曲中的⼩朋友多疼爱⾃⼰的⽗母啊!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三位⼩朋友,他们⼜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他们吗? 4、揭题:三个⼉⼦ ⼆、初读课⽂,了解⼤意 1、⽣提学习要求:读课⽂时该注意什么? 2、师⼩结:五不(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3、⽣以⾃⼰喜欢的⽅式读课⽂. 4、解决学⽣读书过程中出现的字⾳难点,并说说“荡”的字形。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三个儿子》原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三个儿子》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三个儿子》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原文】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他迷住了。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
怎么样啊?”“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联系歌曲,导入课文1、提要求:边听边想一想歌曲里讲了什么?2、播放录音《好妈妈》,说说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3、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他们吗?4、揭题:三个儿子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生提学习要求:读课文时该注意什么?2、师小结:五不(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3、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4、解决学生读书过程中出现的字音难点,并说说“荡”的字形。
(沉甸甸胳膊晃荡)5、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6、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
(注:板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确定。
)7、在板书的过程中,写字指导“聪”①提醒老师注意在田字袼中写字该注意什么?②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子。
《三个儿子》电子课文

《三个儿子》电子课文
《三个儿子》电子课文三个儿子
三个妈妈拎(lin)着很重的一桶(tong)水回家,这时她们的儿子迎面跑了过来。
读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
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ji)聪(cong)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s3ng)子。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te)别的地方。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lin)着水桶(tong)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huang)荡(dang),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tong)了,腰也酸(suan)了。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lun)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他迷住了。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dian)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
怎么样啊?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个儿子课文

三个儿子课文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一个妈妈说: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 “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这个妈妈说: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他迷住了。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 “看见了吗? 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
怎么样啊?”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个儿子》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三个儿子》课文原文及赏析《三个儿子》课文原文: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三个母亲各自有一个儿子。
第一个母亲说:“我的儿子真聪明,他会做算术题。
”第二个母亲说:“我的儿子更强壮,他能挑起两大桶水。
”第三个母亲只是微笑着说:“我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有一天,村里的老井突然干涸了,三个儿子都去帮忙打水。
第一个儿子用他的智慧计算出最佳的打水路线,但力气不够大,只能打上来一点点水。
第二个儿子力气很大,但是他没有找到正确的打水方法,也只打上来一些水。
而第三个儿子,他既不聪明也不强壮,但他观察到井边的石头和泥土,想到了挖一条小沟引水的方法,最后成功地让水流了出来。
三个母亲看到这一幕,都对自己的儿子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个母亲说:“原来智慧还需要力量来实现。
”第二个母亲说:“力量也需要智慧来指导。
”第三个母亲微笑着说:“我的儿子虽然不聪明也不强壮,但他善于观察和思考,这同样是一种宝贵的才能。
”赏析:《三个儿子》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三个不同特点的儿子在面对困难时的表现,引导孩子们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不应过分强调单一的能力,如智力或体力,而应重视观察、思考和创新等全面的能力。
课文中的三个儿子分别代表了智慧、力量和观察思考三种特质。
第一个儿子的智慧在解决问题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缺乏力量的配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个儿子的力量虽强,但在没有正确方法的指导下,也无法解决问题;而第三个儿子虽然看似普通,但他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使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篇课文教育孩子们要尊重和欣赏每个人的个性和特长,鼓励他们全面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包括观察、思考、创新等,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同时,也提醒家长们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全面素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三个儿子》原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三个儿子》原文及教案【导语】所谓的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
【原文】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他迷住了。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
怎么样啊?”“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联系歌曲,导入课文1、提要求:边听边想一想歌曲里讲了什么?2、播放录音《好妈妈》,说说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3、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他们吗?4、揭题:三个儿子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生提学习要求:读课文时该注意什么?2、师小结:五不(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3、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4、解决学生读书过程中出现的字音难点,并说说“荡”的字形。
(沉甸甸胳膊晃荡)5、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6、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分担生活重担,在老爷爷的眼里,不懂得孝敬父母和为父母分忧的儿子,不能算真正的儿子)
指导写字
出示“我会写”图标,指导写字,并组织展示。
指导重点:
1.注意别忘了“拎”的最后一点,“膊”的右上一点。
2.前面六个左右结构的字,老师可重点范写、指导“拎”字和“膊”字。
3.“甸”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可提醒学生里面的“田”字可往左伸出一点,使整个字显得更匀称。
4.“晃”“荡”是上下结构的字,“晃”字要写得上窄下宽,老师可范写指导。
第二课时
巩固识字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编写课本剧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情节、环境和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情绪等进行合理想象,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3.确定各人所扮演的角色。
4.设计场景的布置。
排练课本剧
各小组演练,老师巡视,随机点拨。
课本剧表演并评议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
2.引导学生评议。
a.人物的语气──前面两个妈妈说的话,应该用自豪的语气,第三个妈妈的语气应该是平静的,老爷爷的说话应该用意味深长的语气。
b.人物的动作──在情境中理解“迎面”“迷住”“沉甸甸”“直晃荡”等词语的意思。
c.人物的表情──前面两个妈妈的表情应该是骄傲的,第三个妈妈的表情应该朴实,老爷爷应该慈祥;前面两个儿子应该天真,第三个儿子应该淳朴。
课后拓展
1.节选《新三字经》中的内容印发学生,供课外阅读。
为人子方少时尊长辈习礼仪
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
能让梨小孔融手足谊记心中
孝与悌须继承长与幼骨肉亲
亲养儿多苦辛报春晖寸草心
亲有教儿恭听做错事即改正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