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油画技法分析

合集下载

油画的七种技法

油画的七种技法

油画的七种技法油画是一种常见的绘画技法,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油画中,有七种常见的技法,它们分别是素描、色彩、明暗、质感、层次、斧法和贴画。

一、素描素描是油画中最基础的技法之一,它通过简单的线条和阴影来描绘物体的形状和轮廓。

素描可以分为铅笔素描、炭笔素描和钢笔素描等。

通过不同的素描技法,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二、色彩色彩是油画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它通过不同颜色的运用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氛围。

色彩可以分为冷暖色调、明暗变化、色彩对比等。

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增强艺术效果。

三、明暗明暗是油画中表现光影效果的重要手法,它通过对物体的明暗变化进行描绘,使画面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明暗可以通过调整阴影和高光的对比度来实现,通过合理运用明暗技法,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逼真。

四、质感质感是油画中表现物体质地和触感的重要手法,它通过细致的笔触和色彩运用来描绘物体的纹理和质感。

质感可以分为粗糙、光滑、细腻等。

通过合理运用质感技法,可以使画面更具有触觉上的真实感。

五、层次层次是油画中表现空间深度和距离感的重要手法,它通过绘制物体的前后关系和空间分隔来表现画面的透视效果。

层次可以通过调整物体的大小、位置和明暗等来实现。

通过合理运用层次技法,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

六、斧法斧法是油画中表现物体形态和纹理的重要手法,它通过粗糙的笔触和刻意的笔法来描绘物体的形态和纹理。

斧法可以分为粗糙斧法、细腻斧法等。

通过合理运用斧法技法,可以使画面更具有艺术感和表现力。

七、贴画贴画是油画中一种辅助手法,它通过将其他材料贴在画布上来增加画面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贴画可以是纸张、布料、木材等。

通过合理运用贴画技法,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创新性和视觉冲击力。

以上七种技法是油画中常见的表现手段,每种技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效果。

通过不同的组合和运用,艺术家可以创作出丰富多样的油画作品。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画家,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技法,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创作能力。

油画和水彩的技法

油画和水彩的技法

油画和水彩的技法一、油画技法。

1. 厚涂法(Impasto)- 这是一种将颜料厚实地涂抹在画布上的技法。

画家使用调色刀或画笔,把颜料堆积起来,形成明显的笔触和质感。

厚涂法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肌理效果,颜料的厚度能够捕捉光线,产生独特的光影效果。

例如,梵高的许多作品就大量运用了厚涂法,他笔下的星空、向日葵等,那些厚重的颜料仿佛带着画家强烈的情感在画布上涌动。

2. 薄涂法(Glazing)- 薄涂法是在已干燥的颜料层上,用稀薄的颜料进行涂抹。

这种技法可以使颜色更加透明、柔和,通过多层薄涂能够营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

画家先绘制底层颜色,等其干燥后,再用半透明的颜料薄涂上去,下层的颜色会透过上层的颜料若隐若现,从而产生微妙的色彩混合效果。

在古典油画中,薄涂法常被用于表现细腻的肌肤、精致的织物等。

3. 罩染法(Scumbling)- 与薄涂法类似,但罩染使用的颜料相对更厚一些,且不完全透明。

画家以轻柔、不规则的笔触在底色上涂抹新的颜色层,使底色与新色层相互交融、渗透。

这种技法可以调整画面的色调、增加色彩的丰富度,同时还能保留底色的纹理和质感。

例如,在描绘风景中的天空时,先画出底色,然后用罩染法添加云朵的颜色和层次。

4. 干擦法(Dry - brushing)- 是用画笔蘸取少量颜料,在几乎干燥的画笔状态下在画布上擦刷。

这样能产生一种斑驳、粗糙的效果,颜料不会均匀地覆盖画布,而是留下一些空白和不连续的笔触痕迹。

常用于表现物体的质感,如古老的墙壁、粗糙的树皮等。

5. 湿画法(Wet - on - wet)- 在油画中,湿画法是趁底层颜料未干时,在其上继续作画。

这种技法可以使颜料自然融合,产生柔和的过渡效果。

画家需要掌握好颜料的干湿程度和绘画的速度,以确保颜色的混合达到理想的效果。

它适合表现朦胧的光影、云雾等效果。

6. 点彩法(Pointillism)7. 刮除法(Sgraffito)- 画家在颜料层上用工具(如刮刀等)刮除部分颜料,露出下层的颜色或画布本身。

油画技法入门:油画一次完成画法技法介绍

油画技法入门:油画一次完成画法技法介绍

在较早的画派中,⼀些画家运⽤油画⼀次完成画法的精湛技艺,其成就可以说达到了顶峰。

这是长期准备的结果,只有掌握了技术法则的全⾯知识才能做到。

作为油画技法全过程的卓越简化,⼤师在需要时,会采⽤这种画法。

油画⼀次完成画法从⼀开始就得考虑作品的最终效果,并⼒求⽤最短的时间和最直接的⽅法,获得这⼀效果。

因此,使⽤⼀次完成画法时,必须同时注意⾊彩和造型的素描,这两者很可能因偏重⼀⽅⽽使另⼀⽅减弱,两者很难兼顾,画家应根据个⼈所长决定偏重⾊彩还是形体。

写⽣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写⽣采⽤的⼀次完成画法颇获声誉。

⼀次完成画法的优越性是表现的直接性和新鲜感,其他许多东西都要为此⽽牺牲,也必须牺牲。

⼀次完成画法要求稍微带有吸油性的底⼦。

许多画家开始作画时,并不画初步素描,⽽是⾃由地进⾏,把⾊调彼此相对放置,⼤致地铺开,以便获得⼀定的画⾯效果,再对整幅画的⾊彩浓淡变化进⾏平衡。

作画时,除了直接的总体效果外,什么都不考虑,所有的细部都要略去,只有当总体效果已经得到时,才可把⼀些细部⾮常节制地加上。

这些细部绝不能改善总体印象,不过是次要的修饰,仅在适当的地⽅可能是很有效果的,但如果它们⼲扰了⼤的⾊彩关系,就会完全破坏画⾯效果。

当⾃⼰对⼀次完成画法的技法有绝对把握时,便可以在很浅的底⼦上粗略地画出草图,然后注意明暗关系,迅速地把画完成。

技巧单纯总是的。

那些乱涂、乱刮、⽤纸吸去颜⾊等作法,其实都没什么好处。

使⽤新鲜、纯净和稍有混合的⾊调,是重要的,因为这类⾊调易于复制。

开始作画时,暗部可以暖些、浅些,亮部应稍微冷些、柔和些。

最亮的⾼光和最深的暗部,应尽可能留到最后再⼤胆⽽⾃信地画上。

不可过早地画出点睛之笔,⽽应在明暗两⽅⾯⾃由果断地进⾏,让画的总体特性留到最后来确定,这样就保持了画⾯的新鲜感。

与此相反的⽅法是⼀开始就画上最深的暗部和最亮的⾼光,然后加⼊中间⾊调。

每个画家在作画之前,必须⾃⼰决定在各种情况下如何进⾏⼯作。

明智的⽅法是⼀开始不要涂太浓的颜⾊,要等到⾃⼰的意图明确时,最后再醒⽬地强调那些决定画的效果的部分。

油画的色彩表现及技法运用分析

油画的色彩表现及技法运用分析

油画的色彩表现及技法运用分析
油画是一种悠久的绘画艺术形式,其色彩表现和技法运用一直是艺术家们追求和探索
的重要内容。

从古典至现代,油画在色彩表现和技法运用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积累和发展,
本文将就油画的色彩表现和技法运用进行分析。

油画的色彩表现是其独特魅力之一。

油画的色彩鲜艳丰富,具有强烈的对比和立体感,能够深刻表现画面的情感和氛围。

油画的色彩表现主要通过调色、层次、浓淡、明暗等手
段来营造画面的效果。

艺术家在进行色彩表现时,往往会注重对色彩的概念和运用,通过
对比色彩的明暗、冷暖、鲜艳、淡雅等特点,来创造出具有立体感和生动感的画面效果。

油画的色彩表现和技法运用在不同艺术流派和时代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古典油画时期,艺术家注重对色彩的层次和明暗的处理,追求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同时运用古典的
技法和材料来表现色彩的丰富和生动。

而在现代油画时期,艺术家更加注重对色彩的情感
表达和感觉表现,通过对色彩的即兴运用和几何构图来表现画面的活力和动感。

油画的色彩表现和技法运用需要艺术家具备丰富的绘画技能和对色彩的敏感度。

艺术
家在进行油画创作时,需要具备良好的色彩感和构图能力,同时需要熟练掌握油画的技法
和材料,通过对色彩的调配和笔触的运用来创造出具有个性和韵味的作品。

油画的色彩表现和技法运用是其独特魅力和艺术魅力所在。

通过对色彩的概念和运用,艺术家能够创造出具有丰富表现力和深厚内涵的作品,从而使油画艺术形式得到更加丰富
和多样的发展。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表现和技法的运用,创造出更加
优秀和有影响力的油画作品。

油画创作技法及表现研究

油画创作技法及表现研究

在油画创作中,厚重的色彩、灵动的笔触、丰富的肌理,成为古典油画的鲜明特色。

随着现代审美理念的发展,在借鉴古典油画创作技法基础上,当代油画更加强调象征性、抽象性、表现性要素的挖掘,来融入创作者的主观情感。

艺术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不同的艺术风格百花齐放。

围绕油画创作,需要探讨其技法及表现形式,对未来的发展趋向进行探讨,如油画创作题材的拓深,新技术、新材料的融入,制作工具的革新等等。

不同技法所创作的油画作品,其艺术表现形式也迥然不同。

一、油画艺术创作中的主要技法对油画艺术的研究,绝非简单运用植物油调和颜料,再绘制出不同的艺术形象。

油画艺术具有综合性,融合了多种造型手法和创作技法。

如写实油画,在二维空间中创作逼真的立体物象;抽象油画,借助于色彩、线条、颜料等,来展现独特的构图与韵律美[1]。

同样,在油画创作中,不同色层厚薄的对比、颜料色彩的调试、笔触的变化所带来不同的画面肌理效果等,都增添了油画艺术的感染力。

(一)油画创作的主要步骤欣赏一幅油画作品,要抓住作品的肌理变化,从中来获得极度舒适的和谐之美。

油画创作要注重色彩明暗、强弱变化,画面层次的错落有致,特别是古典油画,其构图要求更加严谨,对画面色彩的运用更加细腻。

色彩是影响人的视觉的最主要因素,油画作品中富丽堂皇的色彩,更具视觉吸引力。

但通过对优秀油画作品的赏析,精美的油画作品更需要依托其独特的技法来呈现油画艺术的魅力。

例如油画罩染法,通常利用调色油或媒介剂对一些颜料进行稀释,使其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态,将之涂染在油画的不同色层上。

这种技法最显著的特点是让油画画面呈现润泽、透明的效果,也让油画的不同色层能够直观显现出来。

古典油画的创作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油画家在创作古典油画时,通过多次涂层、多次修饰、多次覆盖、多次罩染等手法,最终获得良好的艺术成品效果。

塑造也是传统油画创作的基本方法,在塑造中,可以从颜料色彩的明暗变化、色彩饱和度及色彩视觉效果上,增强油画画面的肌理感[2]。

油画技法{初学者综合}

油画技法{初学者综合}

油画技法{初学者综合}一.古典透明画法的方法是怎样的(1)素描初稿。

(一幅好画,开头很重要,初稿不需要太细致,但是主体必须要明确)透明画法主要依赖于清晰、成功的单色底画——素描。

在这个阶段,可以用任何素描媒介——炭条、色粉笔等清楚地确定一个可填充底色的框架——素描稿。

之后,喷一层发胶或上光油。

(2)纯灰画法。

一般用白色与黑色调和的灰色作画,也可用赭石或褐色与白色调和。

基本要求是反差强烈的明暗层次,尽可能用亮色调表现,因为其后每一遍上色都会使画面变暗一点。

根据“肥盖瘦”原则,这一阶段尽可能少用油,古代画家多用铅白,因为铅白在油画颜料中最“瘦”,而黑油画色含油多,因而要少用。

在表现明暗层次反差强烈的肖像时,并不意味着越暗越好,在保持亮度的基础上,最深的调子处于中间灰色即可。

在画灰色画时,应常备一支扇形笔或油画滚子,不断用它把颜料抹平,一般只在确实需要的地方才画稍厚的笔触。

灰色画完成之后,至少要让它干两天以上再涂上一层润色光油,这利于随后的色层上光。

(3)着色。

开始时色层要概括,大面积涂上单纯的经过稀释的上光色是着色过程的第一步。

待一层上光色干后才能覆盖下一层色,间隔约为一至两天。

当然可以采用湿盖湿的画法,但不易控制色彩,所以很多采用透明画法的艺术家同时画几幅画。

(4)薄涂。

透明着色之后,为增加物象的体感、质感,高光及细节部分常采用薄涂方式强调,用大量白色调和大量的调色油涂于干后的上光色上,多加调色油是为了遵守“肥盖瘦”的原则。

注意:这一阶段不要使用松节油。

松节油只在灰色画阶段使用。

在透明画法中,上光着色与薄涂覆盖可以交替进行。

有时两三遍即可,也可能三、四十遍不止。

作品完成后需干燥几个月,然后涂一遍上光油。

有人说:有多少采用透明画法的艺术家就会有多少种技法,可见透明画法并不局限于上述方法。

画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探索属于自己的技法风格。

下面再介绍一种古典透明画法:首先用木炭起稿,然后用长锋勾线笔蘸乳胶调和的黑颜料或墨汁准确地勾出轮廓,再用大刷笔蘸“三合一”油(达玛上光油∶亚麻仁油∶松节油=1∶1∶3)调出赭色调的稀薄色,以松散的笔意涂满画面,再用抹布轻擦吸去多余的油。

宾卡斯油画技法

宾卡斯油画技法
三.打型.可以在画纸上先画好再用拷贝纸过稿.在中世纪,大师们都是用针孔法过稿.用拷贝纸实际上和针孔类似,只是将碳粉涂在拷贝纸的背面,针孔法是洒在纸的正面,然后把形漏在布上.但拷贝纸是画布贴住的那面,然后用尖状物把轮廓印在布上.
四.用原色红加土绿调松节油在画面整体刷一便.这个有利于后面的提白.
五.提白.用一份调色油(最好用三合油)加钛白粉加一份胶在画面的亮部提白,提完再重复第四的步骤.提白可以反复,看自己的要求.
六.塑造.进行时多加白粉.画面可以粉一点,但造型要很讲究.(建议用狼毫笔,性)调颜料罩.这个在于自己的感觉,慢慢除掉画面的粉气.建议用扇型笔.基本的步骤就是这样.关键还是在你的操作.其实严格来讲.这个叫宾卡斯技法,在古典技法中提白不是很关键,其他类似.
宾卡斯油画技法
一.做框.买布最好是麻布,因为麻的伸缩系数较小,不会导致颜料的龟裂.注意绷步时经纬线要垂直.
二.做底.这个非常关键,看自己需要吸油,半吸油或是不吸油底.先用4份水加一份胶刷一遍.等干后再刷一便.然后4份水一份胶一份粉(钛白粉或力德粉)先后刷4遍,一定要等每遍干了以后才可以刷第二遍.最后用一份胶一份粉刮一遍(如果是一份钛白粉可加多点水)检验底是否太厚的标准:用手指在布的背面稍稍顶一下,如果正面开裂则说明底太厚.对着光照.如果透光也为不标准的,这样很容易漏油.表面能稍稍漏出步纹为最佳.

简论油画创作的基础要素和技法

简论油画创作的基础要素和技法

・文艺之窗・200简论油画创作的基础要素和技法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杨耀文油画是西方绘画的主流画种,发展到今天油画已有近千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几乎盛行全世界的画种,各国研习油画者不计其数,油画传入我国三百多年来,已经深深扎根中华民族沃土,我国也已经成为油画大国,学习和研究油画的人数不胜数。

油画创作成就斐然。

下面就油画创作技法相关几方面要素,参照前贤经验;论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一方面:在创作原则、创作观念和发展方向方面:全面深入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二为方向,并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

立足本土,借鉴欧洲传统油画精髓,尤其是欧洲古典油画的精深和近现代油画的博大;融入中华民族审美精神,开创我国油画民族化发展新局面。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一)油画艺术创作的传统——模仿自然与创造;继承欧洲传统油画的精华。

(二)油画艺术的创作创新——传承与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三)在创作观念上讲:就确定好的创作内容,画什么、表现什么比如何画更重要。

(四)在绘画题材方面讲:世间万物啥都可以画;怎么画、如何画比画什么更重要。

第二方面:油画创作的传统题材分类(一)历史画—承载、记录、讲诉、想象; (二)风俗画—生活、信仰、情感、寄托;(三)人体画—人类对自身美的更深和更高层次的理解与表达,人体美是美中至美;(四)肖像画—人物外貌与内心世界的形神兼备是肖像画的最高境界;(五)风景画—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只要你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如画,生活本身就是艺术。

第三方面:油画艺术语言方面分析油画在我国属于舶来品,油画传入我国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油画的艺术语言是多方面的,源于西方的油画语言更加丰富。

它包括构图与构成,轮廓与形体,明暗与色彩,光感与质感,笔触与肌理,平面上的空间等。

如果作为一个中国油画家,不仅要掌握这些技巧,还要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的审美精神融于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油画艺术语言,另外在画面中语言叙述的节奏与韵律,具体于整体的平衡、造型与构成的协调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全的油画技法,如果你喜欢画油画,必看油画刮除法/唐克法/刮痕法/压色法/印压法/罩染法/独幅版画法/点彩法/和色粉混合技法油画技法之刮除法用油画刀平滑的边缘将画布或面板上的颜料刮除,不仅用于修正画面,它本身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油画技法。

刮除颜料后会留下一个由剩下的薄颜料层形成的模糊重影,按照这个方法可以绘制出一幅相同质感层次组成的作品,在画布上,画刀将突起的颜料刮除,留下了那些陷于纹路之间或多或少的颜料,当使用的底材是平滑的板子时,刮除颜料之后会留下非常平坦的,几乎没有任何肌理的颜料层。

无论你是用什么底材,通过反复刮除颜料(每次增加颜料都要等上一层的颜料干透)制造的效果都是用任何传统方式所难以达到的。

詹姆斯·惠斯勒在不经意间发展了这个技法,因为在画肖像时,由于他更喜欢重新开始而不是覆盖,所以他常常在结束一个阶段时对画面的颜料进行刮除。

当在对一个白裙女孩的肖像画进行颜料刮除之后,他突然发现画面看上去又轻薄又透明,这就是他所希望能绘制出的布料那种精美柔和的理想效果。

在一个白色的底子上进行刮除,底层的光亮感会透射出来,得到像罩染一样的效果。

如果在有色底上进行,这个技法能够使颜色产生微妙的变化。

1.刮除法适合于制造朦胧气氛。

画面已经进行了一遍颜料的刮除,因此影像有些许陈旧的感觉。

2.从这个局部能清楚看出颜料被从画布纤维的凸起处刮除,但是保留了一些在纹理壑处的颜料。

就像在这里看见的,刮擦有时能够制造出一些斑纹效果。

3.现在在画面上添加更多的颜色和调子。

这些颜料最终也会被刮除,以随机的方式留下一些旧颜料和新颜料。

事实上,这些颜色会产生光学混合效果。

4.在画面上涂上一些偏蓝和偏绿的颜色,然后用画刀刮下来。

5.现在再把湖岸的树重新刮一遍来增强迷雾的效果。

这个技法制造的水平条纹,把薄纱似的云雾感表现得很生动。

6.用画刀对早先画在山坡上的白颜料进行部分刮除,这样这些单薄的颜料就会微微地融进天空的颜色中。

---------------------------------------油画技法之唐克法一幅画在某些阶段常常会因为表面堆积了太多的颜料而无法再继续下去。

任何新画上的颜料都只会与下面的颜料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令人沮丧的污浊感,这样先前的画面效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可以用“唐克法”来去掉画面上多余的颜料,这个方法以亨利·唐克斯的名字来命名,他曾是伦敦史莱德艺术学校的绘画教授。

具体方法是:用一张有吸收力的纸,例如报纸或是厨房用纸放在画面颜料过多的区域或是整个画面上,用手掌在上面轻轻地摩擦后小心地揭下来。

这个方法移除了画面顶层多余的颜料,让画面拥有了最开始的单薄以及更柔和的轮廓线,这样就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基底。

唐克法在肖像画的绘制中非常有用,因为它能够去除细节的同时留下头框架的大结构。

通常,脸部细节尤其是眼睛和嘴巴稍有错位,都会破坏整个肖像画与对象的相似度。

为了尽可能的让它们准确,你会一层又一层地反复刻画而过多堆积颜料。

有时唐克法可以用于促进画作的完成,你只需要再加一点点的修饰,甚至完全不需要再进行任何改动。

1.画面出现了常见的颜料堆积过厚的问题。

很显然在这个厚涂的程度上,画面还需要进一步地刻画。

2、3.用报纸或是其他有吸收力的纸张小心地盖左画面上来实施唐克法,用手掌在上面平稳地摩擦,确保最上层的颜料能够被纸张所吸附。

然后把粘着颜料的纸张慢慢地揭下来。

4.在完成了唐克法之后,只有薄薄的一层颜料留在了画面上,笔触和细节都被去除了能够作进一步刻画的理想表面。

只要你喜欢,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唐克法。

----------------------油画刮痕技法油画刮痕技法的名字来源于意大利语“graffiare”,有刮的意思:任何坚硬的物体都能拿来刮刻画面,例如油画笔的笔杆、刮刀、叉子甚至是梳子等,表层湿润的颜料被刮刻之后,在下层已经干燥了的颜色就会从刮痕中透出、可以在颜料上挂出任意宽度的线条,并且在分开的色层之间要确定是要制造明度对比还是补色对比。

例如,在深棕色的颜料上刮刻露出浅蓝色,或是在深绿色上刮刻露出底下更浅更亮的绿色。

刮痕法常被用来精确刻画头发和皮肤上的褶皱,还有平坦物体表面上的痕迹,例如墙面和人行道。

伦勃朗在他的作品中广泛使用了这个技法,用笔杆在厚实湿润的颜料上刮画来强调人物独特的胡须,及衣领花边上的图案。

阴影的区域可以用刮痕物进行排线式的刮刻,显露出黑色的画底色:海面上的微波、明亮天空、叶子的光斑、火焰中的光亮和火化都建议使用这个技法来表现。

线痕的质感取决于颜料的厚度和干燥的程度。

尽管在颜料彻底干透的时候,也可以用足够锐利的工具进行刮刻,但是这样刮出的线条就会是白色的,因为所有的层次都被刮去了,只露出底料的颜色,当然在表现某些特定对象时也可以这样做。

然而,最好避免在坚硬板材的干颜料上进行刮刻,因为这样很可能会损毁板材。

1 木质桌子的底色用了相当厚的颜料。

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将用刮痕法在这些厚颜料上表现木头的纹理——深棕底色。

2 小桌巾在进行刮刻之前先涂成白色3.用一把油画刀来“绘制”桌面的木纹。

4.用这个技法能够很完美地刻画出木节。

5 如果之前你在画面上堆积了过多的颜料,这也是一个能在厚颜料上画出细线的好办法。

这里的线条是用油画笔杆的顶端画出来的。

6 用一支铅笔在仍然湿润的颜料上画出小桌巾的复杂花纹。

就像早先使用的油画笔杆一样,这个方式将颜料刮到两边,会留下铅笔画过的痕迹,棕色的底子就会从这些画痕中透出来。

油画:《有光泽的水罐》画家:鲁伯特·谢博德刮痕法是这幅画的主要表现技法,画家熟练地利用这个技法来界定轮廓和表现物体以及景中的花纹。

背景的颜料很平坦,但是由于覆盖了细致的交织刮痕,所以不会显得呆板。

在这幅画上,颜料所有的层次都被刮掉露出了白底,这最好是在颜料干透或是半干时进行。

--------------------------------------------------------油画技法之压色法这个技法可以利用海绵、织物或者是抓皱的纸来给画面上色,以制造出比笔触更粗糙的肌理,这个技法很适合用来覆盖大面积的平坦区域。

尽管其他材料也很值得尝试,但是海绵是这些材料里面最实用的工具之一,可以制造出一种大胆奔放的有趣痕迹,如用细密的海绵,则会得到更出色紧密的肌理,是绘制云朵、树叶和泡沫的理想工具。

无论选择哪种压色工具,在绘画时都需要不断地更换上色角度,这样才能让肌理富有变化,避免这些印记形成一种单调的重复。

用细密质感的压色工具轻轻蘸取颜料进行绘画,可以得到一种细腻的雾化效果。

用比较轻微的力度在画过的地方擦,可以叠加两层甚至更多层,以制造出色彩混合的效果,但与刮除法不同的是颜料是被添加到画布上而不是被移除。

1 用海绵将白颜料按压在事先准备好的有色底板上。

颜料的肌理是比较分散的。

2 用海绵来按压蓝色和灰色的颜料。

它们柔和地混合在一起,并且不会出现锐利的边缘。

3.透过涂上雾状颜料的画面,仍可以看见底色。

4、5.在油画布或是油画板上压色,会有一些画布表面的纹路不能被覆盖到,通过颜料相互混合,即产生了色彩的光学混合。

--------------------------------油画技法之印压法有时你可能会发现画笔和画JJ制造出来的肌理不符合你的表现需要,或者你只是想尝试一下不同的绘画方式。

油画颜料的慢干性和可塑性使得我们能够在涂了颜料的底子上用不同的物体压印出不同的纹路,这样我们就可以重塑画面的肌理。

基本上所有的物件都可以用来为画面制造肌理——有洞的(漏勺)、有沟槽的(叉子)、有锯齿状边缘的(锯片)或是任何开放式结构的物体都能留下令人满意的痕迹。

颜料的厚度、按压的力度和其他的一些因素都会影响肌理和印痕的质量,所以多尝试一些效果。

在进行真正的创作之前,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油画技法印压法或许很接近于非具象画法,由于油画颜料的表面质感这一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个方法已经被许多当代艺术家成功地用来为画面制造肌理。

用胶卷罐的底部在粉红色的厚涂颜料上印压出痕迹。

一些地方的粉色颜料已经褪去露出了红色的底子。

在这里,绿色的颜料被抓皱的金属箔轻擦过,所以露出了黄色底子的模糊影像。

那些斑点和条纹是刮出来的这个有棱纹的肌理采用的是吸除法,这个方法与压印法相似。

在这个情况下把一张不吸水的纸放在颜料上,然后把纸拉掉。

砖块的图案是用火柴盒的底部印压的。

这个图案是用一把叉子将上层黑色的颜料刮去然后露出下层的红色。

这个有着凹凸脉纹的图案是用一把茶匙压在湿润的颜料上,然后轻轻地扭动制造出来的。

-----------------------------------------------------油画罩染技法罩染就是用一层透明的薄颜料覆盖在一个已经干燥了的画层上,这个画层既可以是厚的也可以是薄的。

由于底层的颜色可以透过罩染层显现出来,所以这与任何不透明画法所得到的效果有很大的区别。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使用逐渐加重的颜色层层叠加来得到很明亮的红色和蓝色,不透明的颜料在这个技法中的用量很少,有时甚至是完全不用,但在颜料比较厚的绘画中,使用罩染技法同样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伦勃朗就是用厚重的碳酸铅自来堆积出肖像画的亮部,然后再以一系列的罩染层来进行表现,透纳也使用同样的手法绘制出了他那些遥远又明亮的天空。

伦勃朗总是用透明颜料来绘制暗部,这样使得暗部既透明又有一种虚幻的效果——观众从视觉上会很难判断出画中光线照射的方向。

由于使用罩染技法可以改变画面的颜色,它也被当作是混合颜色的一种方法,例如,透明的群青罩染在黄色上会得到绿色,同样深红罩染在蓝色上会得出紫色。

在进行罩染之前先要确保早前的色层都已经完全干透。

如果要直接在底画上进行罩染,底画可以直接使用丙烯颜料(在同样情况下它能在几分钟内干透)来绘制。

油性罩染,或者可以说是所有的油画颜料,都能够完全地覆盖丙烯画层,但是丙烯颜料却无法附着在油性画层上。

最好的罩染材料是那些为达到这种目的而特制的媒介剂,如果你不能确定选择哪种,可以向画材商咨询。

生的亚麻仁油是不合适拿来调色的,因为在颜料中加入高比例的油是为了让颜料变得透明,而生亚麻仁油只会使得颜料从画面上流下来,或是让罩染层之间相互产生混合。

图一.从管中挤出的罩染媒介剂(上方)与颜料直接混合在一起(下方)。

图二.底层的颜色画得很暗淡,所以可以通过罩染来提亮。

这里远处的红房子已经用深红色进行了罩染。

图三.罩染后的红房子阴影投射到旁边的房子上,之后可以在罩染层中增添细节。

图四.透过紫色罩染层,先前绘制的细节依然清晰可见。

图五.用紫色来罩染整个右边的墙面,可以在之后的阶段增加更多的罩染层。

图六.用在这里的罩染色混合了群青、深红和培恩灰。

图七.在前景和画面右边的大面积阴影中,表现出了罩染作为一个绘画技法的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