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的认知

第四节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和数学学习一、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简介布鲁纳(Bruner,J.S)是西方认知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1959年到1960年所著的《教学过程》一书,比较集中地瓜了他的学习理论,这本书随后也成为美国改进中学教育的“行动纲领”。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象,从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含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新知的获得;(2)知识的改造;(3)检查知识是否恰当和充足。
他主要关心的是人们借以主动选择知识,记住知识和改造知识的手段,认为这就是学习的实质。
进而他提出发现是达到目的的最好手段,所以学习的实质在于发现。
因而人们把他的理论称为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没有专门的学习理论专著,他的学习理论大多是和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联系在一起的。
在他的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中蕴含着学习论的思想。
布鲁纳在《教学理论探讨》一书里提出了四个教学理论的特征:1.在一种教学理论都应该说明怎样使每一个学生都倾向于学习,对数学等学科感兴趣;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教学理论也应当说明环境等因素是怎样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的。
2.教学理论应当说明怎样构造知识以利于学生学习。
3.教学理论应当说明为了促进学习,应以怎样的方式组织材料,并以最佳方式呈现给学生。
4.教学理论应当说明在学习中怎样使用奖励和惩罚。
从布鲁纳的书中可以看出,他对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很感兴趣。
布鲁纳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大量的数学学习实验,从中总结出了四个数学学习原理。
(1)建构原理。
建构原理说的是学生开始学习一个数学概念、原理或法则时,要以最合适的方法建构其代表。
年龄较大的学生,可以通过呈现较抽象的代数掌握数学概念。
但对大多数中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应该建构他们自己的代表,特别应从具体的形象的代表开始。
例如,讲这一概念时,可用“要多小有多小”的形象描述让学生理解。
(2)符号原理。
符号原理表明,如果学生掌握了适合于他们智力发展的符号,那么就能在认知上形成早期的结构。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关于教育学考研复习,有更多问题,可以问问教育学考研辅导老师卢老师,卢老师Q1733389827。
布鲁纳(J.S.Bluner ,1915-)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倡导发现学习,强调学科结构在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认知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反对行为主义学习观,主张认知学习观。
他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不论是认识一种样式、掌握一个概念、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发明一个科学理论,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把新获得的信息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而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体系。
所谓认知结构,他认为就是编码系统,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
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照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
这种各部分存在联系的知识,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他主张应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编码系统。
编码系统:是人们对环境中的信息加以分组和组合的方式,并且是不断变化和重组的。
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相关的事物类别做出层次结构的安排。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这三个过程是:①新知识的获得;②知识的转化;③知识的评价。
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过程,这种新知识可能是学生以前知识的精炼,或者和学生以前的知识相违背。
不管新旧知识的关系如何,通过新知识的获得都会使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提高。
学习涉及到知识的转化,通过转化,以不同的方式把新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另外的形式,以适应新的任务,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运用得是否合理。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1915一),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主要研究知觉、思维以及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主要著作有《思维之研究》(1956)、《教育过程》(1960)、《教学理论探索》(1966)、超越给予的信息:认识心理学研究》(由他的学生杰里米·安吉林选编)。
这三本著作和~本论文集包含了他最主要的思想。
下面将结合他对认知发展与表征系统、归类与知觉理论、编码系统、概念的获得等问题的看法,阐述他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学习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西方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著作中,对“认知结构”一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在布鲁纳的著作中,所谓认知结构,就是表征(fepfeseflt.non,也译为“再现表象”)。
实际上,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
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这就是“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即通过动作或行动、肖像或映象,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这三种表征系统,实质上是三种信息加工系统。
它既包括着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包括着与这些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活动方式。
每个人包括儿童在内,一直在连续不断地使用这三种表征系统,凭借它们来认识世界。
事实上,这种认知结构一经建立,就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的内部因素。
它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依据。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学习中,新的知识经验不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就是引起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改组(顺应),从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
这个过程不是被动地产生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过程包含着同时发生的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获得新信息;(2)转换信息,使其适合于新的任务;(3)评价、检查加工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该任务。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 J。
S。
Bruner)提出的。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非常强调和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己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在布鲁纳看来, 认知结构是指由人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认知结构可以看成编码系统, 它的主要成分有 “一套感知的类目" 、“比较抽象的概念”、“主观臆测或意象" 。
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 并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
这种各部分存在联系的知识, 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因此,他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
认知结构的形成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二)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己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识、理解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新知识同己有知识有各种各样的关系 可能同学生的己有知识相违背, 或相替代,或者是先前知识的重新提炼.通过“同化”或“顺应”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转化是对新知识的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以适应新的任务,并获得更多和更深刻的知识。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 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 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评价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综述及其思考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综述及其思考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引领20世纪60年代教育改革才勾建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而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核心, 对我们今天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学习有看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布鲁纳;奥苏贝尔;认知心理学派;发现学习;认知结构—、布鲁纳教育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二战以后,美苏进入"冷战"。
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给美国人以强烈震撼。
面对人才培养难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现实,美国教育界开始反思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为此,美国于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决定增加教育拨款,培养科技人才。
不久又召开了伍兹霍尔会议,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
这一系列的事件,为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奠定了政治背景。
此外,20世纪以来,以杜威"儿童中心主义"为指导的美国教育,已积结了许多弊端,也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因此,建立一种高质量的、重智育的教育新体系,已成当时美国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布鲁纳的教育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发现法学习的理论基础认知一发现学习是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核心,几乎成了布鲁纳的代名词。
为了创建该理论,布鲁纳研究了大量的相关课题,如知觉归类、概念形成、思维、动机等等。
知觉归类理论和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是认知一发现学习的理论基础。
在知觉理论中,布鲁纳强调了三点:知觉的选择性、知觉是对课题的归类、个体的期待与需要决定类别的可接受性。
从中可以看出,布鲁纳很重视知觉过程中主体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以人工概念为材料,布鲁纳深入研究了人类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总结出4种策略:同时性扫描、计时性扫描、保守性聚焦和博弈性聚焦(聚焦策略:这种策略将首次获得的肯定例证中的部分属性作为初始假设, 然后经过验证剔除无关的属性,逐步聚焦到关键属性。
若每次验证仅选一种属性, 则称为保守性聚焦;若每次验证选两种或以上属性,则称为博弈性聚焦。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布鲁纳(J.S.Bluner ,1915-)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倡导发现学习,强调学科结构在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认知学习观1.布鲁纳反对行为主义学习观,主张认知学习观。
他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主动地获取知识。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他认为就是编码系统。
编码系统是指人们对环境中的信息加以分组和组合的方式,并且是不断变化和重组的。
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相关的事物类别做出层次结构的安排。
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
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一切知识都是按照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
学习者通过把新获得的信息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而形成存在联系的知识体系,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这三个过程是:① 新知识的获得;② 知识的转化;③ 知识的评价。
(二)结构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在关于学习的观点中,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在教学的观点中,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的态度和方法。
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能够把该学科看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容易记忆学科的知识。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① 动机原则。
布鲁纳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
他认为儿童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第一,好奇的内驱力。
第二,胜任的内驱力。
第三,互惠的内驱力。
布鲁纳认为,这三种内在动机都具有自我奖励的作用,其效应是长期的。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fdd3807e53a580217fcfe42.png)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篇一: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学习的分类与评价一、目标分类布卢姆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目类分类学,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3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布卢姆认为,制定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
2.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6个主要类别:⑴知识;⑵领会;⑶运用;⑷分析;⑸综合;⑹评价。
情感领域包括5个主要类别:⑴接受或注意;⑵反应;⑶价值评估;⑷组织;⑸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
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干子类别,由此可见,布卢姆的分类学是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积性。
3.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
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是不受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所局限的。
可以把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层次结构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
4.教育目标分类学是1种工具。
教育目标分类是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所以,目标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评价教学结果提供测量的手段,同时有助于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变化作出各种假设,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二、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认知目标中始终具有情感的成分;情感目标总是带有认知成分,因此,布卢姆把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特征作为学习的前提条件。
所谓情感特征,就是指“学生学习新的学习任务的动机”。
三、教学评价布卢姆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布卢姆主张教学中应更多地使用另1种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或形成性测验。
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的程序是:把一门课分成若干学习单元,再把每一单元分解成若干要素,使学习的各种要素形成1个学习任务的层次,确定相应的教育目标系统;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时,都要安排一次形成性测验(有时又叫为诊断性测验)。
布鲁纳认知——发现说

201211034006
杨雅珺
后期认知理论
• 1.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它主要是受计算机科学的启发,用计算机来 类比人的认知加工过程,从信息的接收、编码、存贮和提取的流程来 分析学习的认知过程。 代表人物包括加涅(R.M.Gagne)和安德森(J.Anderson)等。 • 2.认知结构理论:这与早期的格式塔理论有密切的联系,它把人的认 知看成是整体的结构,而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重组的过程。已 有的认知结构作为内在的编码系统左右着个体对于新信息的选择、理 解、组织和推理。 代表人物包括布鲁纳(J.S.Bruner)和奥苏贝尔(D.P.Ausubel)。 • 3.对于认知结构的认识比较:
发现学习法
• “发现学习”的特征: 1.学习过程 “发现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2.直觉思维 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直觉思维” 对学生的发现活动显得十分 重要。 3.内在动机 学生的内在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关键因素。 4.信息提取 人类的记忆功能是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人物介绍
• 布鲁纳 (J. S. Bruner) 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教育家, 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从事 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他和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的刺激反应论者不 同,布鲁纳十分关注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学习问题,强调学习理论和教 学理论在数学上的应用。 • 他吸取了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和瑞士皮亚杰发展心理学说、 批判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上自己长期的研究,提出“认 知——发现”说,引导学生像处在科学研究前沿的科学家那样探求知 识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发现学习法
• “发现学习”的作用和优点: 1、发挥智力潜力。 由于学生主动思维式的学习活动,“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 2、使外部奖励向内部动机转移。 由于学生从主动发现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发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学 习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发现自身价值,形成人 生观、价值观
(二)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
• 布置论述性的作业 • 组织课堂讨论
(三)培养学生自学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 的形成刺激—反应的联接,而是主动 的形成认知结构。
四、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应用 尺度
• 辩证地认识发现学习理论 • 注意事项
辩证的认识
• 优点 • 缺点
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 • • • • •
打雷要下雨,哎哦/ 下雨要打伞.哎哦/ 天冷穿棉袄,哎哦哎哎哦/ 天热扇扇子/ 这不就是/ 智慧简单 /
返回
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一)在问题式教学中发现基础知识 应用题: 小红和小明从甲乙两地面对面走, 小红每小时行7里,小明每小时行5 里,4小时后,两人相遇。 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 发现
教师对重点内容和学生难以理解 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深入剖析,把课本 中的知识与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相联系。
(四)引导学生在时间线索中 发现
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 不是贮存而是检索,而检索的关键在 于组织。
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
• 发现自身价值,形成人生观、价值观 • 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 • 培养学生自学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一 .生平
二.主要观点
• • • • • • • • •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 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 重视学习过程 强调形成学习结构 强调知觉思维的重要性 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强调基础学科早期学习 强调信息提取 提倡发现学习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
返回
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
返回
强调基础学科早期学习
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都能够用某种正确的和 有用的形式教给任何人。
返回
强调信息提取
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是提取
怎样提取 组织信息
贮存信息
返回
提倡发现学习
1、发现问题的实质 2、发现学习的作用 3、发现学习的条件
返回
发现学习的作用
1、发挥智力潜力 2、使外部奖励向内部动机转移 3、学会发现问题的最优方法 4、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探索
返回
重视学习过程
返回
强调形成学习结构
学习结构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 结构理论:认知结构
学科的基本结构 将基本结构转换为认知结构
布鲁纳十分重视已有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结构的意义: 认知原则:
1.顺序原则 4程序原则 2.动机原则 3.顺序原则 5,强化原则
返回
化学学习的认知结构 内容:
化学基本结构:各种化学概念,原理 的相互渗透。
组织:
化学知识系统的逻辑关系、解决化学问 题的方法和技能。
化学方法论、世界观。
强调知觉思维的重要性
• 布鲁纳认为以熟悉有关知识领域及结构为 依据,使思维者可以进行跃进、越级和采 取捷径。
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 习的最好的激发是对学科的兴趣,主要来 自学习活动本身。
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二)在“情景”中发现道德规范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与求 知欲有明显的增强,对于自己感兴 趣的事情,他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和 精力去做。
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在“符号归纳”中发 现 • 引导学生在实验推理中发现 • 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 • 引导学生在时间线索中发现
(一)引导学生在“符号归纳” 中发现
符号是指代一定意义的意象,可以 是图形、图像、文字的组合,也可以 是声音信号、建筑造型、甚至可以是 一种思想文化、一个时事人物。 如化学元素符号。
(二)引导学生在实验推理中 发现
布鲁纳认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只靠简单的记忆是学不好的,必须要 通过体验实验发生的过程,使学生得 到最直接的感性理解。
返回
发现学习的条件
1、学生方面 2、教师方面 3、教材方面
返回
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 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 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 • 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
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一)关注幼儿自己的感受,保护 幼儿的好奇心 教什么?怎样教?怎样评价? 从幼儿角度考虑如何教,关注其 感受
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二)在角色扮演中发现行为规则, 促进语言的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三)在观察周围环境中发现语言 的符号含义 尽量使幼儿接触到更多的食物,引 导其将语言与具体食物、事件联系 起来,发现符号意义。 什么是绿色?
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四)在启发式教学中发现连贯性 语言,自然科学知识 提出启发式的问题,使幼儿进行有 条理的讲述,或是让幼儿为故事编 结尾。使幼儿发现短语的因果、• • • 多给予实践机会,丰富学生认知结构 精心设计教学是前提 对学习成果做适当反馈与评价 重视过程与能力,降低结果的重要性 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综合使用 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