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1915一),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主要研究知觉、思维以及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主要著作有《思维之研究》(1956)、《教育过程》(1960)、《教学理论探索》(1966)、超越给予的信息:认识心理学研究》(由他的学生杰里米·安吉林选编)。

这三本著作和~本论文集包含了他最主要的思想。

下面将结合他对认知发展与表征系统、归类与知觉理论、编码系统、概念的获得等问题的看法,阐述他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学习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西方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著作中,对“认知结构”一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在布鲁纳的著作中,所谓认知结构,就是表征(fepfeseflt.non,也译为“再现表象”)。

实际上,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

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这就是“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即通过动作或行动、肖像或映象,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这三种表征系统,实质上是三种信息加工系统。

它既包括着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包括着与这些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活动方式。

每个人包括儿童在内,一直在连续不断地使用这三种表征系统,凭借它们来认识世界。

事实上,这种认知结构一经建立,就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的内部因素。

它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依据。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学习中,新的知识经验不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就是引起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改组(顺应),从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

这个过程不是被动地产生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过程包含着同时发生的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获得新信息;(2)转换信息,使其适合于新的任务;(3)评价、检查加工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该任务。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第七章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一、布鲁纳的生平及著作杰洛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

1960年出版的《教育的历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五南出版)一书,将皮亚杰(Jean Piaget)认知结构的发展阶段理论引介到教室教学实境。

1962年出版有关认知发展和教育方法的名著:《论认知》(On Knowing, 1962)、《教学论》(Towards a Theory of Instruction,五南出版)等等。

1980年代末期,开始倡导结构发展论之外另一种以文化论(culturalism)为基底的心理学,发表了几本代表作:《实作的心灵,可能的世界》(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1986)、《意义的行动》(Acts of Meaning, 1990)以及本书(1996)。

二、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思想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或现实的模式)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的过程。

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他构想的现实模式为基础的。

这样的模式首先是从个人的文化中汲取的,又适应于个人的各种不同的用法。

布鲁纳说:"我们对世界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一种对'那里'的秩序和结构的反映或反射,而是包括能够在事前编造成一种可以预言世界将是怎样的、或者可能是怎样的构成物或模式"。

这种模式布鲁纳称之为"世界模式"(models of the world)。

实质上,这个世界模式就是个人所期望的事物。

这个模式能使人预言、内推和外推更多的知识。

对于布鲁纳来说.内推就是通过新知识的应用而改变某种见解;外推就是超过他所获得的知识。

因此,一个人关于世界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把目前所经历的事物和已学到的模式进行比较,并从这种模式中学到许多东西,从而使他能够预言下次会出现什么。

[教育学]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教育学]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评析:布鲁纳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这一观点虽然并非布鲁纳首创,但由于他以自己对知觉和思维过程的独到研究,使发现学习有了科学的基础。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编码系统"。

布鲁纳认为,编码系统不仅能够接受信息和组织信息,而且"能够超越一定的信息,即产生创造性行为,或者是有所创造"。

这种提法和思想观点在其他学习理论中是不多见的。

这体现了布鲁纳把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看得十分重要。

而且人的创新性思想观点的产生确实与已有的知识、观念和知识的结构形式有关。

布鲁纳的这种论述是可取的。

(2)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

认为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获得发现的经验和方法。

而且这种发现的经验和方法对将来从事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十分重要的。

(3)布鲁纳主张采用诚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复杂、高深、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授给任何年龄的儿童。

其目的是想让学生尽量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将来尽快地进入科学研究领域。

布鲁纳的这些解释、提法和要求体现了他把创造力的培养作为学习和教学的重要任务的思想。

这种思想是非常积极和可取的。

2、布鲁纳强调学生的知识学习要掌理学科的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则主要是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构成的。

这样,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就成为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

这种观点是十分正确的。

实际上,人们学习各学科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应用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

概念和原理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间内在联系的概括表述。

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要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以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为核心内容,而学生知识结构的主要成分则必定是基本概念和原理。

3、布鲁纳在他的教学论思想中所提出的螺旋式课程结构、为学生安排最佳学习经验、为学生的理解组织知识内容、为学生呈现知识的最佳顺序、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程序以及重视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正确地运用奖励与惩罚等教学思想和措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都体现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思维及能力同步进行的正确思想,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亦有进一步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的价值。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 J。

S。

Bruner)提出的。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非常强调和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己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在布鲁纳看来, 认知结构是指由人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认知结构可以看成编码系统, 它的主要成分有 “一套感知的类目" 、“比较抽象的概念”、“主观臆测或意象" 。

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 并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

这种各部分存在联系的知识, 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因此,他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

认知结构的形成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二)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己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识、理解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新知识同己有知识有各种各样的关系 可能同学生的己有知识相违背, 或相替代,或者是先前知识的重新提炼.通过“同化”或“顺应”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转化是对新知识的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以适应新的任务,并获得更多和更深刻的知识。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 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 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评价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基础。
0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未来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
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05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的挑战与批评
对理论的挑战
实证支持不足
尽管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具有其独特的见解,但在实证研究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持, 其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螺旋式课程设计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因此课程内容应该按照学 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进行设计,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
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学科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新知识并将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积 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促进知识的理解和长期记忆。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对于教育实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鲁纳的背景和贡献
布鲁纳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在20世纪50年 代提出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成为当时教育心理学领域的 重要突破。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 录
• 引言 •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概述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应用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挑战与批评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知 识的学习和认知结构的构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

三、新知识的学习环节
•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学习包含几乎同时发生的三个过程: 1. 新知识的获得:个体利用已有经验,在新知识和原有的 认知结构间建立联系,进行区分。以理解新知识所描绘的 事物及意义的过程。 2.知识的转化:对新知识进一步分析、概括,用新知识重 建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 3.对知识的评价:检查对新知识的分类是否适当、问题解 决是否正确,新的认知结构是否合理等,并在以后的学习 中进行进一步调整。
发现学习具有以下优势:
1.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与综合分析能力。
2.有利于对知识的保持与提取。
3.强调对直觉思维的培养。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
2.形象表征 ——在这一 时期(6-10岁),开 始具有一种表象系统 。它依靠物体停留在 记忆中的心理表象或 依靠图片、照片获取 知识。这意味着求知 方式已开始进入抽象 阶段。
3.符号表征——在这一时期 (10岁之后),语言符号 日益成为思维的重要工具, 个体通过语言等符号来标 志事物获取知识。符号表 征是认知的最高形式。
四、发现学习
• 布鲁纳认为,知识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
• 发现学习: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 自行发现知识,最终掌握原理和规律的学习。 • 发现不仅是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还包括用自己的头 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 强调学生的发现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个体 可以通过自主地发现知识之间的内部结构获得新知识。
食物
水果
蔬菜
肉类
苹果
香蕉
桔子
青菜
萝卜
土豆
猪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羊肉
牛肉
二、认知的表征
布鲁纳认为,个体不是直接对刺激进行 反应,而是首先将环境中的事物转化为 内在的心理事件,这就是认知表征的过 程。个体的认知表征贯穿于知识学习的 整个过程,分为三给阶段: 1.动作表征 ——在这一时期,(0-6岁) 主要是借助于动作去学习。它是以学会 作出某种反应和形成习惯的动作为基础 的 。

认知主义代表人物布鲁纳(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代表人物布鲁纳(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代表人物布鲁纳(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1915— )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他于1960年创建了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1962—1964年间任白宫教育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思维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发现的行为》。

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受完形说、托尔曼的思想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思想的影响,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而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与完形说及托尔曼的理论又是有区别的。

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完形说及托尔曼的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对动物学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的,所谈的认知是知觉水平上的认知,而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对人类学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的,所谈认知是抽象思维水平上的认知。

其基本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

人的认识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形成,发展成对事物结构的认识后,就形成了认知结构,这个认知结构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

布鲁纳认为,人是主动参加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是主动对进入感官的信息进行选择、转换、存储和应用的。

也就是说人是积极主动地选择知识的,是记住知识和改造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管采取的形式怎样,个人的学习,都是通过把新得到的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去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着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种过程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

这三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

2(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布鲁纳非常重视课程的设置和教材建设,他认为,无论教师选教什么学科,务必要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即概括化了的基本原理或思想,也就是要求学生以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事物的结构。

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理论 托尔曼 布鲁纳

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理论 托尔曼 布鲁纳

三、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杰洛姆.布鲁纳 (Jerome.Seymour.Bruner 1915-至今)
•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认 知心理学的先驱,是结构主义教 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致力于将心理学原理实践于教育 的典型代表,也是被誉为杜威之 后对美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人。
• 强调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在数学 上的应用。
基本观点
学习实质
• 学习不是简单的S—R的联结,而是S—O—R的过程, 结果形成“认知地图”。(O代表有机体(Organism)的 内部变化)
学习结果
• 不是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情境 的“认知地图”,它是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是情境整 体的领悟。有机体一旦产生认知地图,它就可以从任何 方向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不过有机体会选择一条最短 的或需要最少劳动量的路线,这被称为最小努力原则。
11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22学习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33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44教学应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55发现学习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1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目录
一、格式塔学习理论 二、托尔曼符号理论 三、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学习理论
推理性期待,是指由以往经验和目标物的当前刺激综合作用 而产生的对未来事件的期待。
2、位置学习
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图
通道按长短分成等级。 通道1优于通道2,通道2 优于通道3。若通道1在A 点被堵而不通,则白鼠走 通道2。当通道1在B点被 堵时,若白鼠“顿悟”通道 2同通道1一样被拦住,它 们就走通道3。
(一)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知识学习主要是通过类别 化的信息加工活动,积极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认 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 1、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2、学习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3、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 4、教学应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 5、发现学习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结束证实;这是知觉认同过程的最后阶段, 它是以终止于搜寻线索为标志的。这一阶段的 特征是,对其他线索基本不开放了。因为当人 们认为已把某一事件归入很合适的类别后,就 不大可能再对其他线索作出反应了。
由此可见,知觉过程是以对刺激 输入开放,选择,关闭为特征的。
P.S.布鲁纳强调,对刺激输入归类的精确性,在很大程
在布鲁纳看来,“我们在学习知觉时,实际上是在学习我们 遇到的物体和事件的各种特征之间的关系,学习适当的类别 与类别系统,学习预测和检索什么东西与什么东西是合拍的” 因此,他认为知觉过程涉及四个相继的步骤:
1 初步归类;这是在作比较复杂的推理 活动之前进行的。在这一阶段上,环 境事件在知觉上是孤立的,只是注意 到它的某些特征,事件本身还没有什 么意义。
度上取决于知觉准备状态。
知觉准备状态 是指某一类别的可以接受的 程度,而可接受性是根据某一类别对刺激输入 加以编码的难易程度来界定的,某一类别越是 容易被接受,所需要的刺激输入就越少,而将 被接受的刺激输入的范围就越广,不大可能被 接受的类别就越有可能被掩盖起来。
因此,一种合适的类别可接受性, 在知觉的真实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2 搜寻线索;这一阶段是寻找可以用来 辨别该事件的那些属性,以便把它较为 精确地归入某一类别。在这一阶段上, 人们对刺激采取开放的态度。
3 证实检索;搜寻线索是为了进一步作 出尝试性的分类,在这之后,情况发生 了变化,人们对刺激的开放性骤然缩小, 往往只是搜寻那些可以用来证实该事件 的线索,以检索原来的归类是否确切。
内源,而不是习得的。要识别某种事物, 首先要存在把该事物归入其中的类别,那 么,在儿童认识的最初期,必然存在某些 最基本的、非习得的类别。随着形成比较 复杂的类别,归类就涉及到学习的过程, 即要学会如何识别、权衡和使用关键属性。
第二 知觉具有各种不同的真实性。
人们知觉到的东西,实际上多少是以不同程度的精确性来预 见该物体事实上应是什么样的。换言之,当人们把某一物体 归入某一类别时,就会对该物体必须具备的、但现在还没有 知觉到的属性作出预测。这里,布鲁纳引用了美国实用主义 哲学家皮尔斯的观点。皮尔斯认为,一个命题的意义,是人 们对与该命题有关的属性或结果作出的假设性的陈述。布鲁 纳由此推断:一件事物的意义,在于把它置于假设性推理的 网络中,然后对它的特征和效应作出的推理。
书上说,所谓知觉,就是人们根据刺激输 入的某些确定的或关键的属性,有选择地 把它们归入某一类别;然后根据这一类别 的已有知识加以推论。
知觉&感觉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 信息的加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 ,对同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 的整体的认识,也就是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知觉。知觉 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两个因素:
1、 个体的期待 2 、个体的需要
我们在需要吃东西时,会对饮食店特别敏感。 如果我们期待某人到来时,他一出现就会立即被认出来。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 学生主动地通 过感知、领会、推理促进类目及编码系统 的形成,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 程。
他说:不论我们选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 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一 知觉与归类理论 二 概念获得的理论
一 知觉与归类理论
学习包括三个同时发生的过程:
1.新知识的获得(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 2.知识的转化(获得了新知识以后,还要对它进行转
第七章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人物简介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于1915年10月出生在美国 纽约。布鲁纳在众多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是一位在西方心理学界和教育界 都享有声誉的学者,他在1959年任美国科学院科学教育委员会主席,主持了著名的 伍兹霍尔中小学课程改革会议;1960年任总统教育顾问;1952年当选为社会心理学 研究会理事长;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2年获美国 心理学会颁发的杰 出科学贡献奖。
实验结果:
听第一个句子的被试倾向于将缺失字母(即 *eel)的词听成wheel;
听第二个句子的被试则会听成heel; 听第三个句子的被试会听成peel; 听第四个句子的被试会听成meal。
二 影响知觉的因素
长期以来,客体的物理特征(如客体的大小和形状) 和观察情境的条件(如光线和观察者离开客体的距离) 是人类知觉物体的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但布鲁纳认 为,人类是有系统地对环境信息加以选择和抽象的概 况。所以,观察者在知觉客体的物理特征时,会受个 人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相当 大的差异。
化,我们可以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 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 知识。 ) 3.评价(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 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或 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
由此,他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 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知觉理论
一 什么是知觉?
布鲁纳和戈德曼(1947)以出身贫 富不同家庭的儿童(10岁)为被试, 要他们在同样的条件下估计各种硬币, 以比较儿童的金钱价值与知觉的关系。 结果发现:两组儿童对硬币面积的估 计都有夸大的倾向,但贫困儿童组的 夸大倾向远超过富裕儿童组。
你如何形容这个汉堡?
二 知觉的两个特征
第一 知觉具有归类和推理的性质。 知觉的某些基本单位或认同性是天生的、
你感觉这是 什么?
叠衣板
Warren(1970)音素恢复效应实验
实验时:让不同的被试分别听一个不同的句 子,如:
It was found that the*eel was on the axle. It was found that the*eel was on the shoe. It was found that the*eel was on the orange. It was found that the*eel was on the table. 在每个句子中,*表示某个字母缺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