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剂1——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第十二章丸剂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十二章丸剂练习题及答案一、A型题1.水丸的制备工艺流程是A.起模→成型→盖面→干燥→选丸→打光→质检→包装B.起模→成型→干燥→盖面→包衣→打光→质检→包装C.原料的准备→成型→干燥→选丸→盖面→打光→质检→包装D.起模→成型→盖面→选丸→包衣→打光→干燥→质检→包装E.原料的准备→起模→泛制成型→盖面→干燥→选丸→包衣→打光→质检→包装2.含挥发性药材的水丸干燥温度一般为A.80℃~100℃ B.60℃~80℃ C.60℃以下 D.30℃以下 E.105~115℃上3.下述关于滴丸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B.生产车间无粉尘 C.能使液体药物固体化D.生产工序少,生产周期短 E.载药量大4.含较多树脂、糖等黏性成分的药物粉末和药的蜜温宜为A.105~115℃上 B.80℃~100℃ C.60℃~80℃ D.60℃以下 E.30℃以下5.下列有关水丸起模的叙述,错误的是A.起模用粉宜选用黏性适中的药粉,且应通过2~3号筛 B.起模常用水为润湿剂C.起模是将药粉制成直径0.5~1 mm大小丸粒的过程 D.起模的方法可分为粉末泛制起模和湿粉制粒起模E.应控制丸模的圆整度、粒度差和丸模数目6.制备万氏牛黄清心丸时,每100克粉末应加炼蜜A.200 g B.110 g C.140 g D.50 g E .80 g7.下列不适宜作为水丸赋形剂的是A.蒸馏水B.黄酒C.淀粉浆D.米醋E.药汁8.对水丸特点叙述不当的是A.表面致密不易吸潮 B.可掩盖不良气味 C.药物的均匀性及溶散时间不易控制D.生产设备简单,操作繁琐 E.溶散、显效慢9.下列有关制蜜丸所用蜂蜜炼制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A.除去水分 B.除去杂质 C.改变药性 D.增加黏性 E.杀死微生物,破坏酶10.水丸起模的操作过程是A.将药粉加入逐渐泛制成成品 B.加润湿剂逐渐泛制的过程C.将药粉制成直径0.5~1mm大小丸粒的过程 D.使表面光洁的过程 E.将成型的药丸进行筛选,除去大小不规则的丸粒的过程11.下列哪种融合物可作为蜜丸润滑剂A.蜂蜡与芝麻油的融合物 B.软肥皂与甘油的融合物 C.液体石蜡与软肥皂的融合物D.石蜡与芝麻油的融合物 E.蜂蜡与液体石蜡的融合物12.下列关于蜜丸制备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材经炮制粉碎成细粉后制丸 B.药材经提取浓缩后制丸 C.根据药粉性质选择适当的炼蜜程度D.根据药粉性质选择适当的合药蜜E.炼蜜与药粉的比例一般是1∶1~1∶1.5 13.蜜丸的制备工艺流程为A.物料准备→制丸条→分粒及搓圆→整丸→质检→包装B.物料准备→制丸块→搓丸→干燥→整丸→质检→包装C.物料准备→制丸块→分粒→干燥→整丸→质检→包装D.物料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及搓圆→干燥→整丸→质检→包装E.物料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及搓圆→包装14.有关浓缩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浓缩丸又称药膏丸 B.体积和服用剂量减小 C.与水丸比卫生学检查难达标D.可以水、蜂蜜、蜜水为赋形剂制丸 E.体积大、纤维性强的药可提取制膏15.滴丸制备中固体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为A.药物与基质形成终合物 B.形成固态凝胶 C.形成固态乳剂 D.形成固体溶液 E.形成微囊16.下列哪一项对滴丸圆整度无影响A.滴丸单粒重量 B.滴管的长短 C.液滴与冷却液的密度差 D.液滴与冷却剂的亲和力 E.冷却方式17.滴丸冷却剂具备的条件不包括A.不与主药发生作用 B.对人体无害、不影响疗效 C.有适宜的黏度D.脂溶性强 E.有适宜的相对密度18.制备防风通圣丸时用滑石粉的目的为A.起模 B.盖面 C.包衣 D.加大成型 E.润滑19.下列丸剂包衣材料中不属于药物衣的是A.红曲衣 B.白草霜衣 C.青黛衣 D.雄黄衣 E.滑石衣20.下列关于水丸赋形剂说法错误的是A.水为水丸中最常用的赋形剂 B.水本身无粘性,但能诱导药材中某些成分产生粘性C.酒作赋形剂常用白酒和黄酒 D.新鲜药材可压榨取汁作为赋形剂E.醋可增加药材中酸性成分的溶解度,利于吸收21.水丸制备的关键工艺过程为A.药材提取 B.起模 C.成型 D.盖面 E.干燥22.用于盖面的药物细粉应A.过二号筛 B.过四号筛 C.过五号筛 D.过六号筛 E.过三号筛23.下列丸剂中发挥疗效最快的是A.蜡丸 B.水丸 C.滴丸 D.糊丸 E.蜜丸24.水丸进行盖面的目的是A.加速药物的溶出 B.增大丸粒的过程 C.使丸粒表面光洁、致密、色泽一致D.使丸粒崩解时限缩短 E.提药丸粒稳定性25.下述丸剂中不能用塑制法制备的是A.蜜丸 B.水丸 C.糊丸 D.水蜜丸 E.浓缩丸26.机制蜜丸时可选用下列哪种润滑剂A.软皂 B.甘油 C.麻油 D.乙醇 E.液体石蜡27.下列哪种来源的蜂蜜不能药用A.油菜花 B.白荆条花 C.雪上一枝蒿 D.锻树花 E.紫云英28.蜜丸制备的关键工序是A.制丸块 B.制丸条 C.分粒 D.搓圆 E.选丸29.制备浓缩丸时,下列哪些药材宜制膏A.贵重细料药 B.含淀粉多的药材 C.体积小的药材 D.矿物类药材 E.富含纤维的药材30.滴丸的制备原理是A.基于包合技术 B.微囊化 C.形成脂质体 D.微粉化 E.基于固体分散技术31.下列属于滴丸水溶性基质的是A.虫蜡 B.硬脂酸 C.氢化植物油 D.聚乙二醇 E.单硬脂酸甘油酯32.下列不需要进行溶散时限或崩解时限检查的是A.水蜜丸 B.浓缩丸 C.糊丸 D.蜡丸 E.大蜜丸33.滴丸与胶丸的共同点是A.均为药丸 B.均为滴制法制备 C.均采用明胶膜材料D.均采用PEC(聚乙二醇)类基质 E.无相同之处34.下列哪些融合物可作为蜜丸润滑剂A.蜂蜡与芝麻油的融合物 B.蜂蜡与甘油的融合物 C.石蜡与甘油的融合物D.石蜡与芝麻油的融合物 E.蜂蜡与液体石蜡的融合物二、B型题[1~3] A.嫩蜜,温蜜和药 B.中蜜,温蜜和药 C.中蜜,热蜜和药D.老蜜,热蜜和药 E.老蜜,温蜜和药1.处方中含较多粉性药材、黏性适中的药材,制蜜丸时宜用2.处方中树脂类、胶类药材所占比例较大制蜜丸时宜用3.冬季制蜜丸时宜用[4~7] A.1小时 B.30分钟 C.2小时 D.不检查 E.根据所属丸剂类型的规定判定4.微丸的溶散时限为5.浓缩丸的溶散时限为6.大蜜丸的溶散时限为7.水丸的溶散时限为[8~11] A.水丸 B.蜜丸 C.糊丸 D.滴丸 E.蜡丸8.一般不含其他附加剂,实际含药量较高的剂型为9.溶散迟缓,可延缓药效的剂型为10.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剂型为11.体内不溶散,仅缓缓释放药物的剂型为[12~14] A.塑制法 B.泛制法 C.滴制法 D.热熔法 E.压制法12.在转动的容器中,将药材细粉与赋形剂交替润湿,撒布,不断翻转,逐渐增大的一种制丸方法13.药材细粉加适宜的粘合剂,混合制丸块、制丸条、分粒、搓圆而成丸粒的一种方法14.具备生产车间无粉尘,生产工序少,生产周期短特点的制丸方法是[15~16] A.中蜜 B.老蜜 C.嫩蜜 D.蜂蜜 E.炼制蜜15.在炼制过程中出现鱼眼泡可判断为16.两指分开指间拉出长白丝可判断为[17~18] A.15% B.12.0% C.9.0% D.10% E.不检查水分17.现行药典中规定大蜜丸含水量不得超过18.现行药典中规定水丸含水量不得超过[19-23] A.水丸 B.蜜丸 C.浓缩丸 D.滴丸 E.微丸19.药材细粉用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是20.药材细粉以水或根据处方用黄酒、醋、稀药汁等为赋形剂经泛制而成的丸剂是21.直径小于2.5 mm的各类丸剂是22.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的清膏或浸膏,与适宜辅料或药物细粉,以水、蜂蜜或蜜水为赋形剂制成的丸剂是23.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丸剂是[24-27] A.水 B.酒 C.醋 D.药汁 E.蜜水23.黏性较强的药粉泛丸宜选用24.黏性适中、无特殊要求的药粉泛丸宜用26.入肝经消瘀止痛的处方泛丸宜用27.含有纤维性药材、新鲜药材的处方泛丸宜制成[28-30] A.塑制法 B.泛制法 C.泛制法或塑制法 D.滴制法 E.用蜂蜡塑制法28.制备滴丸可用29.制备大蜜丸可用30.制备糊丸可用[31-35] A.取煎汁B.加水烊化C.加水稀释D.捣碎压榨取汁E.加乙醇溶解怎样选用药汁用作水泛丸赋形剂31.处方中含有纤维丰富的药物32.处方中含有较多质地坚硬的矿物类药物33.处方中含有胶类药物34.处方中含有乳汁、胆汁药物35.处方中含有鲜品药物[36-40] A.泛制法B.塑制法C.两者均用于D.两者均不用于36.制备丸剂37.先起模子38.制备蜜丸39.滴丸40.用水、酒、醋、蜜水、药汁等为润湿剂制丸三、X型题1.水溶性基质的滴丸选用的冷却剂为A.二甲基硅油 B.水 C.不同浓度乙醇 D.液体石蜡 E.植物油2.影响滴丸圆整度的因素有A.基质的类型 B.液滴大小 C.液滴与冷却液的密度差 D.是否采用梯度冷却E.液滴的分散状态3.水丸的特点是A.丸粒体积小便于吞服 B.易溶散,显效快 C.生产设备简单,操作简单D.分层泛制 E.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4.制水丸时用酒的目的是A.降低泛制操作时药物的黏性 B.良好的有机溶剂有助于一些成分溶出C.增强活血散瘀作用,引药上行 D.使制成的丸剂易于干燥 E.有助于成品的卫生达标5.泛制水丸时常需制成药汁的药物有A.含淀粉量多的药物 B.纤维性强的药物 C.树脂类药物 D.乳汁、胆汁等 E.鲜药材6.水丸成型操作中应注意的是A.加水量以丸粒表面润湿而不粘连为度B.加粉量以能被润湿的丸粒完全吸附为宜C.起模加大过程中产生的歪料、粉块应筛去D.处方中若含芳香挥发性或刺激性较大的药粉,最好泛于丸粒中层E.含朱砂、硫黄等药物的丸剂不能用铜制锅7.制丸块是塑制蜜丸的关键工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所用药材应粉碎,混合过6号筛 B.根据药粉的性质、粉末的粗细、含水量等确定炼蜜的程度C.含较多树脂、糖等黏性成分的药物粉末,宜以60~80℃温蜜和药D.中蜜的用量一般为药粉重量的1~1.5倍 E.采用热蜜合坨可降低蜜丸中微生物含量8.下列药物含量较多时,制蜜丸不应选择热蜜和药的有A.淡竹叶 B.石决明 C.乳香 D.阿胶 E.冰片9.下列关于蜜丸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有A.药材粉碎成细粉,应过6号筛 B.机制、手工制蜜丸常用润滑剂均为药用乙醇C.和药炼蜜与药粉比例为1∶1~1∶1.5 D.夏季用蜜量多,冬季用蜜量少 E.蜜丸不经干燥即可包装10.制备蜜丸用蜂蜜的质量规定主要为A.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 B.气芳香、味极甜 C.相对密度不得低于1.349(25℃)D.含还原糖不得低于64% E.进行酸度的检查11.制备滴丸时药物以下列哪些状态分散于基质中A.形成固体溶液 B.形成微细晶粒 C.形成固态凝胶 D.形成固态乳剂 E.由基质吸收容纳液体药物12.滴丸的特点有A.生物利用度高 B.剂量准确 C.自动化程度高 D.药物在基质中不易分散E.生产周期短13.下列可用于水泛丸盖面的方法有A.乙醇盖面 B.干粉盖面 C.清水盖面 D.清浆盖面 E.浸膏盖面14.下列关于水丸起模的叙述正确的是A.起模用粉应选用适宜粘性的药粉 B.起模常用乙醇润湿剂 C.起模的方法可采用粉末直接起模和湿颗粒起模D.起模常用水作为润湿剂 E.起模用粉量应根据药粉的性质和丸粒的规格决定15.影响蜜丸丸块质量的因素有A.物料的处理 B.炼蜜的程度 C.和药的蜜温 D.用蜜量 E.蜂蜜的质量16.下列关于蜜丸用蜜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用量1:1-1:1.5 B.粘性较强的药粉用蜜量宜少 C.含纤维多的药粉用蜜量宜多D.手工和药用蜜量较多,机械和药,用蜜量较少 E.夏季用蜜量应少,冬季用蜜量宜多17.下列关于蜡丸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A.蜡丸制备操作过程须保温60℃ B.药粉与蜂蜡比例一般为1:0.5-1:1C.药粉粘性小,用蜡量可适当增加 D.含结晶水的矿物药多,用蜡量应适当减少 E.蜂蜡无需精制即可应用18.滴丸基质具备的条件是A 不与主药发生反应 B.熔点较低 C.不影响主药的疗效与检测 D.室温下保持固态 E.熔点较高19.下列属于滴丸水溶性基质的是A.甘油明胶 B.PEG C.虫蜡 D.单硬脂酸甘油酯 E.硬脂酸20.影响滴丸丸重差异的因素有A.药物在基质中的存在状态 B.料液温度变化 C.滴速D.滴管口与冷却剂之间的距离 E.液滴与冷却剂之间的亲和力21.含毒剧药或刺激性药物可以制成下列哪种丸剂A.水蜜丸 B.浓缩丸 C.滴丸 D.蜡丸: E.糊丸22.下列关于丸剂包衣的叙述正确的是A.防止主药氧化变质B.防止吸潮C.掩盖异味D.包肠溶衣可发挥定位释放药物作用E.使丸面平滑美观23.丸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A.重量差异 B.水分 C.溶散时限 D.硬度 E.粒度24.微丸的制备方法有A.滚动成丸法 B.滴制法 C.离心-流化造丸法 D.挤压-滚圆成丸法 E.喷雾干燥成丸法25.微丸的形成机理分为A.起模 B.成核 C.聚结 D.层结 E.磨蚀26.指出下列制备蜜丸变硬的原因是A.用蜜量不足 B.蜜温过低 C.炼蜜过老 D.含胶类药材多 E.药粉过粗27.蜂蜜炼制不到程度,蜜嫩水多可导致蜜丸A.表面粗糙 B.蜜丸变硬 C.皱皮 D.反砂 E.空心28.蜜丸在存放过程中,发霉或生虫的主要原因是A.蜂蜜质次,含果糖少,不能起防腐作用 B.药料加工炮制不净,残留微生物或虫卵等C.蜂蜜炼制不到程度,含水量大 D.制备操作中卫生条件差被污染 E.包装不严,在储存中污染四、名词解释1.滴丸2.水丸3.蜜丸4.浓缩丸5.冷凝液参考答案一、A型题1.E、2.C、3.E、4.C、5.A、6.B、7.C、8.E、9.C、10.C、11.A、12.B、13.D、14.C、15.D 16.B、17.D、18.C、19.E、20.E、21.B、22.D 23.C、24.C、25.B、26.D、27.C、28.A、29.E 30.E、31.D、32.E、33.B、34.A二、B型题1.C、2.A、3.A、4.E、5.E、6.D、7.A、8.A、9.C、10.D、11.E、12.B、13.A、14.C、15.A、 16.B、17.A、18.C、19.B、20.A、21.E、22.C、 23.D、24.B、25.A、26.C、27.D、28.D、29.A、 30.C、31.A、32.A、 33.B、34.C、35.D、36.C、37.A、38.C、39.D、40.A三、X型题1.ADE、2.BCD、3.ABDE、4.ABCDE、5. BCDE、6.ABDE、7.ABCE、8. CDE、9.ACE 10.ABCDE、11.ABCDE、12.ABCE、13. BCD、 14.ACDE、15.BCD、16.ABCDE、17.ABCD、 18.ABCD、19.AB、20. BCD、21.DE、 22.ABCDE、23.ABC、24.ACDE、25.BCDE、26.BCD、27.ACD、28.BCDE或有特殊不良气味的要务制于丸剂的中心层就可以减缓其挥散。
中药药剂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丸剂

一、糊丸的特点
• 糊丸:药材细粉用米糊或面糊等为粘 合剂制成的丸剂
1. 特点:取其迟化,刺激性药物,含化, 磨汁
中药药剂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丸剂
二、糊丸的制法
• 糊粉的种类 • 制糊的方法 • 调糊法 • 煮糊法 • 蒸糊法 • 制丸的方法 • 泛制法 以调糊法制糊丸,用水起模 • 塑制法
中药药剂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丸剂
中药药剂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丸剂
程度
温度℃ 含水量% 密度
粘性
嫩蜜
105—115 17—20 1.35
稍有粘性
中蜜(炼蜜) 116—118 14—16 1.37 黄色小气泡,有粘性
老蜜
119—122
10以下
1.40
棕色大气泡,白丝, 滴水成珠
中药药剂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丸剂
三、蜜丸的制法
• 物料的准备 • 药物粉碎过六号筛 • 制丸块 • 炼蜜的程度——含水量高,粉粘性强,气温高,
• 酒:白酒或黄酒 •水 •醋 • 药汁 • 纤维丰富、质地坚硬、树脂、浸膏、胶
类、可溶性盐。 • 汁类 • 鲜药
中药药剂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丸剂
三、药粉的要求
• 一般药物过五号筛 • 起模药粉过五号筛,黏性适中 • 盖面过六号筛
中药药剂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丸剂
四、制法
• 原料的处理
• 起模:选粘性适中的药粉
– 直接起模
– 制粒起模
– 起模用粉量
• C:0.6250=D:x
• 成型
• 盖面 干粉盖面;清水盖面;清浆盖面
• 干燥 一般80℃;芳香挥发性,遇热易破坏 60℃
• 选丸
中药药剂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丸剂
第三节 蜜丸
中药药剂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丸剂
中药药剂学-丸剂

一、丸剂概述
一、含义:饮片细粉或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或Biblioteka 他 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似球形制剂。
二、特点:
1、传统丸剂药效作用迟换 2、新型丸剂起效作用快 3、缓和某些药物毒性作用 4、减缓药物成分挥发或掩盖异味 5、有部分缺点 (服用量大、小儿服用困难)
二、分类
1、水丸 2、蜜丸 3、浓缩丸&水密丸 4、糊丸&蜡丸 5、微丸 6、滴丸
原料药 提取纯化
熔 融
滴 制
洗 丸
干 燥
选 丸
包
装
成 品
基质
三、丸剂的包衣
1、目的:1)掩盖臭味异味,使丸面光滑美观、易吞服。 2)防潮吸湿及虫蛀 3)首先发挥药效 4)减小对胃刺激、指定融化地点 2、种类 1)药物衣 2)保护衣 3)肠溶衣 3、包衣方法 1)原材料处理:包衣材料需粉碎成极细的粉末 2)粘合剂:10%至20%的阿拉伯胶浆或糯米粉糊、单糖浆 3)方法:泛制法
谢谢观赏
第七组+八组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四、包装与存储
1、包装 1)小丸常用玻璃瓶、塑料瓶、瓷瓶等包装,内填棉花、纸等物品并以铝塑 薄 膜封口,或软木塞浸腊。 2)蜜丸应先用蜡纸包裹,装于腊浸过的纸盒内。 3)腊壳包装 2、贮存 丸剂应密封贮藏。蜡丸应密封并置于阴凉干燥处贮藏。滴丸应密封贮藏。
第十六章 胶囊剂
胶囊剂
1、胶囊剂:原料药物经过适宜方法处理后,加入适宜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 封于软质胶囊中的制剂。 2、特点:1)掩盖药物不良气味,提高药物稳定性 2)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4)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 3)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 5)利于识别 3、分类: 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肠溶胶囊剂 4、质量要求与检查 1)形状:不得有黏结、变形、渗漏、囊壳破裂;内容物应干燥疏松。 2)水分:<9.0%(内容物为液体或半固体时不检查水分) 3)装量:装量差异限度应在标示装量的+-10%以内,超出装量差 异限度的不得多于两粒,并不得有一粒超出限量两倍。 4)崩解时限:硬胶囊<1小时,软胶囊<0.5小时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对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通过对中药制剂的分类、制剂原则、制剂方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为中药制剂的研制、生产和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中药制剂的分类中药制剂是指将中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和过程中得到的药物,是中药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中药制剂根据制备方法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 总生药制剂:是指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粉末、浸膏、丸、散、胶囊等制剂形式。
2. 加工生药制剂:是在总生药的基础上通过加工改变了中药原料的形态和性质,如麻沸散、炮姜、制川乌等。
3. 提取物制剂:是通过溶剂提取中药原料内有效成分得到的制剂,如生物碱、黄酮、多糖等。
4. 炮制制剂:是指用特定的方法将中药原料加工改变其性质,如炮制丹参、制草乌等。
5. 醋制制剂:是指用醋作为媒介将中药原料加工处理,如醋附片、醋枸杞子等。
6. 浸膏制剂:是指将中药原料放入溶剂中浸提而得的稠固态制剂,如首乌浸膏、地黄浸膏等。
二、中药制剂的制剂原则中药制剂的制剂原则是指在中药药材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合理的工艺技术制成的药物。
中药制剂的制剂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剂型原则:剂型应根据用药对象、症状、剂量与用法等方面选择合适的制剂方式。
2. 药物组方原则:药物的组方原则是指根据疾病的特点及药物的功效,进行合理的药物组合。
3. 加工技术原则:加工技术是指对中药材进行预处理,如洗涤、晒干、炒焦、切片、磨粉等操作,才能进行后续工序的制剂。
4. 翻译原则:翻译原则是指中药制剂的名称、剂型、使用方式等应翻译为现代化的名词。
5. 控制稳定性原则: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影响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根据药物特性,合理控制制剂过程中各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
6. 安全保障原则:制剂过程中应注意药品的卫生、安全、便捷,保证药物的质量,防止交叉污染。
三、中药制剂的制剂方法中药制剂的制剂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混合制剂法:将两种或更多的中药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方制剂,如丸剂、散剂、胶囊剂、片剂等。
工业药剂学-第六章 丸剂

含义
俗称丸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 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剂型。
第一节 微丸
一、定 义
• 微丸(小丸, Pellets为英文名,早期专指植入用微型 片,现口服小丸也沿用同名,应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其实际意义)是指直径约为1 mm,一般不超过2.5 mm的小球状口服剂型。采用不同处方,可将药物 制成速释、缓释或控释的微丸,一般填充入空胶囊 中、袋装或压成片剂使用
• 2.3 离心造粒法制备微丸
• 将母核输入到旋转的转子上,利用离心力与 磨擦力形成母核的粒子流,再将药物与辅料 的混合物及包衣液分别喷入其中,颗粒最后 滚制成圆整型较好的微丸
• 2.4 液相中制备微丸 • 在液相中高速搅拌含药颗粒,所得微丸成球性好,
粒度分布窄。 • 液相中药物球形结聚技术,即药物在溶剂中结晶的
大小的微丸。微丸大小取决于喷嘴的口径、振动频 率及振幅。丸芯必备的条件为:① 室温为固态,加 热为液态;② 丸芯不溶于冷却液,不扩散;③ 密 度大于冷却液。
• 2.6 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
• 挤出-滚圆法(extrusion-spheronization)是指将药 物、辅料粉末加入粘合剂混合均匀,通过挤出机将 之挤成条柱状,再于滚圆机中将圆柱形物料切割, 滚制成大小均匀、规整的球形,最后进行干燥、包 衣。
• 为了改善微丸的圆整性,可采用“丸模法”:以蔗 糖或淀粉细粒为“丸模”(空白丸芯),以水为粘
合剂,加入药物与辅料滚制成含药丸芯,干燥后再
重复进行此操作至大小合适的微丸,再包上薄膜衣 即可。
• 2.2 沸腾床制粒包衣法制备微丸
• 将药物与辅料置于流化床中,鼓入气流,使二者混 合均匀,再喷入粘合剂,使之成为颗粒,当颗粒大 小满足要求时停止喷雾,所得颗粒可直接在沸腾床 内干燥,微丸的包衣过程也可同时进行,即制粒、 干燥、包衣一步完成。在整个过程中,微丸始终处 于流化状态,可有效地防止微丸在包衣过程中发生 粘连。主要设备为Wurster装置。其优点为:① 缩 短操作时间;② 所得微丸大小均匀、圆整,粒度分 布窄、无粘连;③ 微丸衣层厚度均匀。国外主要设 备有GPCG-5型流化床、Aeromatic多用流化床及 Vecto-Freund流化床等。
中药药剂学 第07章 丸剂

蜜丸常用作滋补药剂,或用于慢性 疾病的治疗。
第 三 节 蜜 丸
二、蜂蜜的选择与炼制:
1、蜂蜜的选择与要求:
2、蜂蜜的炼制:
⑴目的:
①除去悬浮性、不溶性杂质及蜡质;②杀灭微 生物,破坏酶;
③去除部分水分以增加粘性。
⑵炼制的方法:生蜜加水煮沸,过滤除杂,滤 液炼至规定规格。
⑶炼蜜的规格:
名称 温度
①嫩蜜 105~115℃ ②中蜜 116~118℃ ③老蜜 119~122℃
含水量 相对密度
18~20% 1.34 14~16% 1.37
<10% 1.34
粘性
注:冬季用老蜜,夏季用嫩蜜
高
三、蜜丸的制备
工艺流程:
原料的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及搓圆→ 干燥→整丸→质量检查→包装。
概
病的治疗。
述
② 某些新型丸剂可用于急救;
③ 可缓和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
④ 可减缓某些药物成分的挥散;
⑤ 服用剂量大,小儿服用困难, 溶散时限难控制,易染菌。
二、丸剂的分类
㈠按制备方法分类
1、塑制丸
第
2、泛制丸
一
3、滴制丸
节
㈡按赋形剂分类
1、水丸
概
2、蜜丸
述
3、水蜜丸
4、浓缩丸
水
提高芳香挥发性药物消的痞稳除满定、性开,胃进或食制的作用。
成缓释制剂;
主治食积内停等证。
丸
③ 较易溶散,显效较快,较适用于 解表剂和消导剂;
④ 生产设备简单,可大量生产,但 工序长,易污染;
⑤ 成品中主药的含量及溶散时间较 难控制;
三、水丸的赋形剂
⑴水
⑵酒: 常用黄酒(含醇量12%~15%)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药剂学13

第十二章丸剂一、丸剂的含义与特点丸剂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丸剂主要优点:①溶散、释放药物缓慢,可延长药效,降低毒性、刺激性,减少不良反应;适用于慢性病治疗或病后调和气血;②中药原粉较理想的剂型之一,固体、半固体、液体药物均可制成丸剂;③制法简便;④水溶性基质滴丸具有速效作用。
丸剂缺点:①某些传统品种剂量大,服用不便,尤其是儿童;②生产操作不当易致溶散、崩解迟缓;③含原药材粉末较多者卫生标准难以达标。
二、丸剂的分类(一)按制备方法分类1.塑制丸蜜丸、糊丸、浓缩丸、蜡丸等。
2.泛制丸水丸、水蜜丸、浓缩丸、糊丸等。
3.滴制丸滴丸。
(二)按赋形剂分类按赋形剂不同,丸剂可分为水丸、蜜丸、水蜜丸、浓缩丸、糊丸、蜡丸等。
此外,直径小于2.5mm 的各类丸剂统称为微丸。
三、水丸(一)水丸的含义和特点1.含义水丸又称水泛丸,系指药材细粉以水或根据处方用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为赋形剂经泛制而成的丸剂。
2.水丸的特点:①丸粒较小,表面光滑,便于吞服,不易吸潮;②可根据药物性质分层泛丸,从而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提高芳香挥发性成分的稳定性;或将缓释、速释药物分别泛入丸剂内、外层,制成长效制剂;③较易溶散,显效较快,尤适于中药解表剂和消导剂;④生产设备简单,可大量生产,但操作工序较长,易污染;⑤成品中药物的均匀性及溶散时间较难控制。
(二)水丸的赋形剂1.水泛丸中最常用的赋形剂,应使用新煮沸的冷开水、蒸馏水、去离子水。
水本身无粘性,但能润湿、溶解药物中的粘液质、糖、胶质等而产生粘性。
处方中引湿性、可溶性药物或毒剧药,可先溶解或分散于水中,再泛丸。
2.酒,常用黄酒(含醇量12%~15%)或白酒(含醇量50%~70%)酒润湿药粉产生的粘性较水弱,当水泛丸粘性过强时,可用酒代替。
此外,酒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有助于生物碱、挥发油等溶出,且具有一定防腐能力,又利于成品干燥。
3.醋,常用米醋(含醋酸3%~5%)醋有助于增加药粉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溶出,利于吸收,提高药效。
中药药剂学:丸剂概述

丸剂的含义与分类
丸剂的含义
丸剂系指药物细粉或药物提取物加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球形剂型。
主要供内服。
丸剂的分类
1.按制备⽅法分类
(1)塑制丸:系指药物细粉与适宜的粘合剂混合制成软硬适度的可塑性丸块,然后再分割成丸粒,如蜜丸、部分浓缩丸、糊丸、蜡丸等。
(2)泛制丸:系指药物细粉⽤适宜的液体为赋形剂泛制成⼩球形的丸剂。
如⽔丸、⽔蜜丸、部分浓缩丸、糊丸等。
(3)滴制丸:系指利⽤⼀种熔点较低的脂肪性基质或⽔溶性基质,将主药溶解、混悬、乳化后利⽤适当装置滴⼊⼀种不相混溶的液体冷却剂中制成的丸剂。
2.按赋形剂分类
可分为蜜丸、⽔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
丸剂的质量检查
《中国药典》1995年版⼀部附录制剂通则规定了丸剂的检查项⽬为外观、⽔分、重量差异、装量差异和溶散时限。
另外,卫⽣部还规定了卫⽣标准。
┌ 外观、⽔分
│
│ ┌ 按丸服⽤的丸剂
│ │
├ 重量差异 ┤ 按重量服⽤丸剂
│ │
│ └ 滴丸剂
│
├ 装量差异
│
├ 溶散时限
│
└ 卫⽣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泛制法
指在转动适宜的容器或机械中将药材细粉 与赋形剂交替润湿、撒布,不断翻滚, 逐渐增大的一种制丸方法。用于水丸、 水蜜丸、糊丸、浓缩粘合剂,混合均匀, 制成软硬适宜、可塑性较大的丸块,再 依次制成丸条、分粒、搓圆而成丸粒的 一种制丸方法。用于蜜丸、糊丸、浓缩 丸、蜡丸的制备。
水丸
又称水泛丸,系指药材细粉用水或按处方 规定的酒、醋、药汁等为赋形剂泛制而 成的丸剂。一般适用于解表剂、清热剂 及消导剂等制丸。
其实际的含药量高。其丸粒小,表面致密 光滑,便于吞服,又不易吸潮,有利于 保管贮存。
规格:粒数/g
二 赋形剂的种类与应用
1)水 2)酒 3)醋 4)药汁
三 水丸对药粉的要求
通过5号筛或6号筛的药粉。 用于水丸起模、盖面包衣的药粉,采用过6
号筛的细粉。
四 水丸的制法
㈠原料的准备 ㈡起模 ㈢成型 ㈣盖面 ㈤干燥 ㈥选丸
㈡起模
系指制备丸粒基本母核的操作,是泛丸成型的 基础,是制备水丸的关键环节。
模子 其形状影响成品的圆整度,其粒度差和数目也
影响成型过程中筛选的次数、丸粒的规格及药 物的含量均匀度。 起模选用处方中粘性适中的药物细粉。 粉末直接起模法和湿粉制粒起模法 起模用粉量
缺点 服用量大 溶散时间难以控制 易受微生物污染
二丸剂的分类
按赋形剂的不同,分为水丸、蜜丸、水 蜜丸、浓缩丸、糊丸、蜡丸等
按制法的不同,分为泛制丸、塑制丸、 滴制丸。
新发展的剂型:微丸
蜜丸 水丸 糊丸 浓缩丸 微丸
三丸剂的制法
㈠ 泛制法 ㈡ 塑制法 ㈢ 滴制法
丸剂
§1概述
丸剂 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
剂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 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 和微丸等类型。
一丸剂的特点
优点 溶散缓慢,作用持久 对毒性和刺激性的药物,丸剂可以延缓
其吸收 贵重、芳香不宜久煎的药物 丸剂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丸剂的特点
滴制法
指药材或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或化学物 质与水溶性基质、脂肪性基质制成溶液 或混悬液,滴入一种不相混合的液体冷 却剂中,冷凝而成丸粒的一种制丸方法。 用于滴丸、软胶囊剂(胶丸)的制备。
§2 水丸
一 水丸的特点与规格 二 赋形剂的种类与应用 三 水丸对药粉的要求 四 水丸的制法
一 水丸的特点与规格
§3蜜丸
一 蜜丸的特点与规格 二 蜂蜜的选择与炼制 1. 炼制的目的 2. 炼制的过程 3. 炼制程度不同分为3个规格 三 蜜丸的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