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试题1

合集下载

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参考答案

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参考答案

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或以流浸膏稀释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称A、酊剂B、浸膏剂C、煎膏剂D、药酒E、糖浆剂正确答案:A2、以下是粉末的临界相对湿度(CRH),哪一种最易吸湿A、60%B、53%C、50%D、48%E、40%正确答案:E3、下列关于纯化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用作中药注射剂制备时原药材的提取溶剂B、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C、注射用水系指用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制药用水D、纯化水是用饮用水采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方法处理制成E、纯化水可作滴眼剂的配制溶剂正确答案:E4、用于盖面的药物细粉应A、过二号筛B、过六号筛C、过四号筛D、过三号筛E、过五号筛正确答案:B5、滴丸制备中固体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为A、形成微囊B、形成固态凝胶C、药物与基质形成终合物D、形成固态乳剂E、形成固体溶液正确答案:E6、任何药液,只要其冰点降至-0.52℃,即与血浆成为A、等张溶液B、低张溶液C、等渗溶液D、高渗溶液E、低渗溶液正确答案:C7、糖衣片包粉衣层所用的物料为A、滑石粉.阿拉伯胶浆B、滑石粉.有色糖浆C、有色糖浆.滑石粉D、滑石粉.糖浆E、单糖浆或胶浆正确答案:D8、下列表面活性剂有起浊现象的是哪一类A、肥皂B、硫酸化物C、磺酸化物D、吐温E、季铵化物正确答案:D9、包合技术常用的制备方法不包括A、熔融法B、冷冻干燥法C、饱和水溶液法D、喷雾干燥淀法E、研磨法正确答案:A10、板蓝根颗粒属于下列哪种颗粒A、泡腾颗粒剂B、酒溶性颗粒剂C、混悬性颗粒剂D、块形冲剂E、水溶性颗粒剂正确答案:E11、黑膏药系指以植物油炸取药材,所得药油与下列哪种成分经高温炼制而成的铅膏药A、Pb2O3B、Pb3O4C、PbSD、PbO2E、PbS04正确答案:B12、可可豆脂是较理想的栓剂基质,但若加热超过36℃时,可可豆脂出现A、稳定性增强B、产生刺激性C、挥发D、变色E、熔点下降正确答案:E13、浸提的基本原理是A、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溶质的扩散与置换B、溶剂浸润与渗透,成分溶解与浸出C、溶剂的浸润,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溶质的扩散D、溶剂的浸润,成分的溶解与滤过,浓缩液扩散E、溶剂的浸润,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正确答案:A14、淀粉浆作为黏合剂,最常用的浓度是A、20%B、10%C、30%D、25%E、40%正确答案:B15、配制500ml冰点下降度为0.05℃某中药注射液,问需要加多少氯化钠才能调整为等渗溶液A、6gB、9gC、5.1gD、4.0545E、3.6g正确答案:D16、下列增加中药注射液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充氧气B、加抑菌剂C、调节pHD、调整渗透压E、加增溶剂正确答案:A17、胶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为A、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汁→滤过澄清→胶凝切胶→干燥包装B、原料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汁→滤过澄清→浓缩收胶→胶凝切胶→干燥与包装C、原料的选择→煎取胶汁→浓缩收胶→胶凝与切胶→干燥包装D、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汁→滤过澄清→浓缩→切胶→干燥包装E、原料粉碎→煎取胶汁→浓缩收胶→胶凝与切胶→干燥包装正确答案:B18、气雾剂中喷射药液的动力是A、潜溶剂B、耐压容器C、表面活性剂D、定量阀门E、抛射剂正确答案:E19、按现行版药典规定,颗粒剂的粒度要求是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5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A、12.0%C、9.0%D、8.0%E、6.0%正确答案:B20、下列有关气雾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抛射剂可产生抛射动力,亦常为气雾剂的溶剂和稀释剂B、吸入气雾剂主要起局部治疗作用C、含水气雾剂产品可采用压灌法或冷灌法充填抛射剂D、气雾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及混悬型气雾剂E、气雾剂按相的组成可分为一相及二相气雾剂正确答案:A21、以下关于药物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许多酯类药物常受H+或OH-催化水解,在多数在碱性溶液中更不稳定B、降低温度可延缓药物水解C、可在溶液中假加入适量非水溶剂延缓药物的水解D、微量金属离子对自氧化反应有抗氧化作用E、药物的吸湿,取决其临界相对湿度(CRH)的大小正确答案:D22、下列可作为肠溶衣物料的是A、卡波姆B、聚乙烯醇钛酸酯PVAPC、MCD、PVPE、PEG正确答案:B23、不作为栓剂质量评定的项目是A、稳定性试验B、药物溶出速度C、融变时限测定D、重量差异测定E、稠度检查正确答案:E24、欲避免肝首过效应,肛门栓应塞入距肛门口()处。

中药药剂学习题集(详细版)

中药药剂学习题集(详细版)

第一章绪论一、A型题1.下列有关药典的叙述哪个不正确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B.药典反映了我国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

一般每隔几年需修订一次C.具有法律的约束力D.一般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在共七版,每个版本均分为一、二两部2.第一次提出“成药剂”概念、药剂专著《肘后备急方》的作者是A.葛洪B.李时珍C.王寿D.张仲景E.钱乙3.以下哪一项不是药典中记载的内容A.质量标准B.制备要求C.鉴别D.杂质检查E.处方依据4.我国现行药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哪一年版A.2008年版B.1990年版C.1995年版D.2010年版E.2005年版5.我国历史上由国家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是A.《普济本事方》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金匮要略方论》D.《圣惠选方》E.《本草纲目》6.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A.制剂B.成药C.药材D.药物E.处方药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下列哪一个部门颁布实施的A.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卫生部C.药典委员会D.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E.最高法院8.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A.植物油脂和提取物B.生物制品C.中药材D.中药成方制剂及单味制剂E.中药饮片9.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是A.《新修本草》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汤液经》D.《本草纲目》E.《黄帝内经》10.药典收载的药物不包括A.中药材与成方制剂B.抗生素与化学药品C.动物用药D.生化药品E.放射性药品11.乳浊液型药剂属于下列哪一种剂型分类A.按物态分类B.按分散系统分类C.综合分类法D.按给药途径分类E.按制法分类B.12.药品标准的性质是A.由卫生部制订的法典B.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C.具有法律约束力,属强制性标准D.中国药典是我国唯一的药品标准E.指导生产和临床实践1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于何年颁布A.1950年 B.1951年C.1952年D.1953年E.1954年二、B型题[1~2]A.复方丹参滴丸B.狗皮膏C.参麦注射剂D.阿拉伯胶浆E.薄荷水1.按分散系统分类属于真溶液的是2.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属于皮肤给药的是[3~5]A.剂型B.制剂C.中成药D.非处方药E.新药3.以中药材为原料,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按药政部门批准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公开销售的药品称为4.依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及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5. 根据《中国药典》、《局颁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以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6~7]A.药品标准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C.《中药药剂手册》D.《中药方剂大辞典》E.《全国中成药处方集》6.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7.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8~11]A.《本草纲目》B.《神农本草经》C.《新修本草》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黄帝内经》8.我国最早的药典是9.我国现存第一部医药经典著作是1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中药制剂规范是11.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12~14]A.《备急千金翼方》B.《金匾要略》和《伤寒论》C.《肘后备急方》D.《汤液经》E.《本草经集注》12.东汉张仲景著,记有10余种剂型及其制备方法13.唐代药王孙思邈著,设有制药总论专章14.梁代陶弘景著,提出以治病的需要来确定剂型,在序例中附有“合药分剂料理法则”[15~18]A.《药品卫生标准》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C.《中药制剂手册》D.《中药方剂大辞典》E.《全国中成药处方集》15.集古今方剂之大成,收集方剂近10万种16.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17.收载成方6000余种.中成药2700余种,是又一次的中成药大汇集18.收载了新修订的中药各剂型的微生物限度标准[19~22]A.膜剂B.膏药C.注射剂D.吸入剂E.甘油剂19.按物态分类属于固体制剂的是20.按分散系统分类属于真溶液的是21.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属于皮肤给药的是22.按制法分类属于灭菌制剂的是[23~25]A.GMPB.GLPC.GSPD.GAPE.GCP2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4.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5.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三、X型题1.下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药剂工作依据为A.药典B.中药药剂大辞典C.部颁药品卫生标准D.药品管理法E.局颁标准2.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A.根据药物性质B.结合生产条件C.根据方便服用的要求D.满足适于携带.便于运输.利于贮藏的需要E.根据疾病防治需要3.有关中药药剂学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B.中药药剂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C.是一门既有中医药特色,又反映当代先进技术水平的科学D.主要与现代制药理论技术密切相关,与临床用药无关E.包括中药制剂学和中药调剂学4.药典规定药品的质量标准、制备要求、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等,分别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A.凡例B.正文C.附录D.索引E.制剂通则5.中药药剂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为A.学习、继承、整理和掌握传统中医药学理论、经验和技术B.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药新剂型、新制剂C.健全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水平D.加强中药剂型基础理论研究和中药制剂系统工程研究,加速现代化进程E.熟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合理指导研究、生产、经营等工作参考答案一、A型题 1.E、2.A、3.E、4.D、5.B、6.D、7.A、8.B、9.C、10.C、11.B、12.C、13.D二、B型题 1.C、2.B、3.C、4.A、5.B、6.A、7.B、8.D、9.E 、10.D、11.B、12.B、13.A、14.E、15.D16.B、17.E、18.B、19.A、20.E、21.B、22.C 23.A、24.D、25.B三、X型题1.ACDE、2.ABCDE、3.ABCE、4.ABCD、 5.ABCDE四、第二章药剂卫生一、A型题1.下列有关药品卫生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国对药品卫生标准都作严格规定B.药剂被微生物污染,可能使其全部变质,腐败,甚至失效,危害人体C.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对中药各剂型微生物限度标准作了严格规定D.药剂的微生物污染主要由原料,辅料造成E.制药环境空气要进行净化处理2.适用于滴眼液配液.滤过.灌封的生产环境空气净化级别为A.10 0000级B.50 000级C.10 000级D.100级E.10级3.适用于大体积(≥50ml)注射剂滤过.灌封的环境空气净化级别为A.100 000级B.50 000级C.10 000级D.100级E.10级4.含部分药材原粉的片剂,每克含细菌不得超过A.30 000个B.10 000个C.5 000个D.1 000个E.100个5.不得检出霉菌和酵母菌的是A.云南白药B.复方丹参片C.清开灵口服液D.狗皮膏E.珍珠明目滴眼液6.含部分药材原粉的颗粒剂,每克含霉菌数不得超过A.10 000个B.5 000个C.1 000个D.500个E.100个7.不含药材原粉的液体制剂,每毫升含细菌数不得超过 A.1000个B.500个C.200个D.100个E.0个8.不含中药原粉的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细菌,霉菌数每克分别不得超过A.1000,100B.10000,500C.1000,200D.10000,100E.1000,5009.在一定温度下灭菌,微生物死亡速度符合哪一级动力学方程A.零级B.一级C.二级D.Michaelis-MentenE.以上都不是10.F值的意义是A.一定温度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B.一定时间间隔内测定实际灭菌温度C.实际灭菌温度D.一定温度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6℃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E.一定温度下杀死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11.Z值反映的是A.温度(℃)B.时间(t)C.灭菌方法D.灭菌设备E.灭菌数量12.为确保灭菌效果,在生产实际中一般要求F0值为A.F0=8B.F0=8~12C.F0=8~15D.F0≤12E.F0≤ 813.D值是指在某一温度,杀死被灭菌物中多少微生物所需的时间A.90%B.80%C.70%D.60%E.99%14.热压灭菌法的最佳灭菌条件是A.121.5℃,98.0kPa, 20min, F0≥12B.115.5℃,68.6 kPa, 20min, F0≥12C.115.5℃,68.6kPa, 30min, F0≥8D.126.5℃,98.0kPa, 15min, F0≥12E.120.5℃,98.0kPa, 20min, F0=8~1215.对热压灭菌法叙述正确的是A.用过热蒸汽杀灭微生物B.大多数药剂宜采用热压灭菌C.是灭菌效力最可靠的湿热灭菌法D.不适用于手术器械及用具的灭菌E.通常温度控制在160 ℃~170℃16.下列叙述滤过除菌不正确的是A.滤材孔径须在0.22µm以下B.本法不适于生化制剂C.本法属物理灭菌法,可机械滤除活的或死的细菌D.本法同时除去一些微粒杂质E.加压和减压滤过均可采用,但加压滤过较安全17.最好用哪个波长的紫外线进行灭菌A.365nmB.245nmC.254nmD.250nmE.286 nm18.必须配合无菌操作的灭菌方法是A.微波灭菌B.滤过除菌C.干热空气灭菌D.紫外线灭菌E.流通蒸汽灭菌法19.不能保证完全杀灭所有细菌芽胞的灭菌方法是A.流通蒸汽灭菌法B.低温间歇灭菌法C.0.22µm以下微孔滤膜滤过D.热压灭菌法。

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库及答案(1)

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库及答案(1)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型题】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A.中成药学B.中药制剂学C.中药调剂学D.中药药剂学E.工业药剂学2.研究中药方剂调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A.中成药学B.中药制剂学C.中药调剂学D.中药药剂学E.中药方剂学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A.GMP B.GSP C.GAP D.GLP E.GCP4.非处方药的简称是A.WTO B.OTC C.GAP D.GLP E.GCP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版是A.1949年版B.1950年版C.1951年版D.1952年版E.1953年版6.中国现行药典是A.1977年版B.1990年版C.1995年版D.2000年版E.2005年版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A.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集B.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集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E.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的药品集8.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A.《佛洛伦斯药典》B.《纽伦堡药典》C.《新修本草》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神农本草经》9.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及使用的主要依据是A.药品管理法B.药典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E.调剂和制剂知识10.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焖、煅、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称为A.中药制剂B.中药制药C.中药净化D.中药纯化E.中药前处理11.我国最早的制药技术专著《汤液经》的作者是A.后汉张仲景B.晋代葛洪C.商代伊尹D.金代李杲E.明代李时珍12.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成方配本是A.《神农本草经》B.《五十二病方》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E.本草纲目13.将液体药剂分为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和乳浊液,属于A.按照分散系统分类B.按照给药途径分类C.按照制备方法分类D.按照物态分类E.按照性状分类14.根据《局颁药品标准》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A.调剂B.药剂C.制剂D.方剂E.剂型15.中药材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态的成品,称为A.成药B.中成药C.制剂D.药品E.剂型16.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大量生产的药品称为A.成药B.中成药C.制剂D.药品E.药物17.对我国药品生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是A.《美国药典》B.《英国药典》C.《日本药局方》D.《中国药典》E.《国际药典》1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A.中草药B.化学药品C.生化药品D.生物制品E.中药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中药药剂学任务的是A.吸收现代药剂学及相关学科中的有关理论、技术、方法B.完善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C.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D.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E.合成新的药品20.最早实施GMP 的国家是A.法国,1965年B.美国,1963年C.英国,1964年D.加拿大,1961年E.德国,1960年【B型题】[21~24]A.1988年3 月B.659年C.1820年D.1498年E.1985年7月1日2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颁布中国的第一部GMP 是在2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23.《美国药典》第一版颁布于24.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药典——《新修本草》在中国颁布施行的年代是[25~28]A.处方B.新药C.药物D.中成药E.制剂25.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26.根据《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药品称为27.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称为28.医疗和药剂配制的书面文件称[29~32]A.《美国药典》B.《英国药典》C.《日本药局方》D.《国际药典》E.《中国药典》29.B.P.是30.J.P.是31.U.S.P.是32.Ph.Int是[33~36]A.丸剂、片剂B.液体制剂、固体制剂C.溶液、混悬液D.口服制剂、注射剂E.浸出制剂、灭菌制剂33.中药剂型按物态可分为34.中药剂型按形状可分为35.中药剂型按给药途径可分为36.中药剂型按制备方法可分为[37~40]A.GAP B.GLP C.GCP D.GMP E.GSP37.《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38.《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39.《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40.《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X型题】41.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包括A.《中国药典》B.《局颁标准》C.《地方标准》D.制剂规范E.制剂手册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药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B.药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C.执行现行GMP 时要具有前瞻性D.实施GMP 就是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E.GMP是中药现代化的最终目的43.GMP适用于A.一般原料药的生产B.输液剂的生产C.片剂、丸剂胶、囊剂D.原料药的关键工艺的质量控制E.中药材的生产44.药典是A.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B.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工具书C.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D.收载国内允许生产的药品质量检查标准E.由药典委员会编纂的45.属于新药管理范畴的包括A.已上市改变包装的药品B.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C.已上市改变主要制备工艺的药品D.已上市改变剂型的药品E.已上市改变用药途径的药品46.下列属于药品的是A.板蓝根B.板蓝根颗粒C.丹参D.丹参片E.人参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2001 年12 月1 日开始我国取消了药品地方标准B.我国组建药品监督管理局后,《部颁药品标准》更名为《局颁药品标准》C.《中国药典》2005年一部主要收载中药D.中药药剂工作必须遵照各种药品管理法规E.中药药剂工作必须遵从《中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48.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A.配制理论B.药理作用C.生产技术D.质量控制E.合理应用49.研制新药时,选择药物剂型必须考虑的因素有A.生产、服用、携带、运输和贮藏的方便性B.制剂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C.制剂的生物利用度D.药物本身的性质E.医疗、预防和诊断的需要50.药物是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包括A.中药材B.农作物用药C.血液制品D.动物用药E.中药饮片51.药物制成剂型的目的是A.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疗效B.方便运输、贮藏与应用C.满足防病治病的需要D.适应药物的密度E.适应药物本身性质的特点52.应当将药品标准作为法定依据,遵照执行的包括A.药品生产企业B.药品使用单位C.药品检验部门D.药品管理部门E.药品使用对象53.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药典包括A.1965年版B.1975年版C.1985年版D.1995年版E.2005年版54.与中药药剂相关的分支学科包括A.中药化学B.中药药理学C.工业药剂学D.中药学E.生物药剂学55.药品标准是指A.各省、市、自治区药品标准B.地方药品标准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D.出口药品标准E.局颁药品标准二、名词解释1.药物2.药品3.剂型4.制剂5.方剂6.调剂7.中成药8.新药9.中药前处理10.中药制剂学11.GMP12.成药三、填空题1.从中药药剂学角度,复方丹参滴丸应该称为制剂。

中药药剂考试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考试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的制备、剂型、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的科学,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A. 中药的提取纯化B. 中药的剂型设计C. 中药的质量标准D. 中药的临床疗效评价答案:D2. 以下哪种剂型不属于中药传统剂型?A. 丸剂B. 散剂C. 片剂D. 胶囊剂答案:D3. 中药提取液的浓缩方法中,哪种方法不适合热敏感成分?A. 蒸发浓缩B. 冷冻干燥C. 喷雾干燥D. 真空浓缩答案:B4. 中药制剂中常用的防腐剂是哪种?A. 苯甲酸钠B. 乙醇C. 甘油D. 氯化钠答案:A5.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中,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A. 含量测定B. 微生物限度检查C. 重金属检查D. 临床疗效评价答案:D6. 以下哪种药材不适合作为中药制剂的原料?A. 人参B. 黄芪C. 砒霜D. 当归答案:C7.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研究中,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A. 物理稳定性B. 化学稳定性C. 生物稳定性D. 热稳定性答案:C8. 中药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中,主要考察的是哪种成分?A. 有效成分B. 无效成分C. 毒性成分D. 非药用成分答案:A9. 中药制剂的临床前研究中,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A. 药效学研究B. 毒理学研究C. 药代动力学研究D. 临床疗效评价答案:D10. 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中,以下哪种操作不是必需的?A. 粉碎B. 混合C. 灭菌D. 干燥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药制剂的辅料中,以下哪些属于常用的填充剂?A. 淀粉B. 乳糖C. 滑石粉D. 硬脂酸镁答案:A, B2. 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中,以下哪些操作是必需的?A. 称量B. 粉碎C. 混合D. 包装答案:A, B, C, D3.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中,以下哪些项目是必需的?A. 含量测定B. 微生物限度检查C. 重金属检查D. pH值测定答案:A, B, C4.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研究中,以下哪些因素是需要考察的?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pH值答案:A, B, C5. 中药制剂的临床前研究中,以下哪些内容是必需的?A. 药效学研究B. 毒理学研究C. 药代动力学研究D. 临床疗效评价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哪些?答案: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等。

中药药剂试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试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药剂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中药材B. 中药饮片C. 中成药D. 中药制剂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剂学的任务?()A. 研究中药的提取、分离和纯化B. 研究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C. 研究中药的临床应用D. 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答案:D3. 中药制剂的剂型不包括()A. 汤剂B. 丸剂C. 片剂D. 胶囊答案:D4. 下列哪种物质是常用的中药制剂辅料?()A. 淀粉B. 蔗糖C. 明胶D. 以上都是答案:D5. 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通常不包括()A. 鉴别B. 检查C. 含量测定D. 临床疗效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研究中药制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临床应用、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2. 中药制剂的剂型主要有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和________。

答案:气体剂型3.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制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评价。

答案:纯度、含量、稳定性、安全性4. 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通常包括药材的________、________、粉碎、________和制剂成型。

答案:提取、分离、纯化5. 中药制剂的辅料除了起到赋形、稳定制剂的作用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答案:改善口感、调节药物释放速率、增强疗效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答案:中药药剂学主要研究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临床应用、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

2. 列举几种常用的中药制剂辅料,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常用的中药制剂辅料包括淀粉、蔗糖和明胶。

淀粉常用作填充剂,蔗糖作为甜味剂,明胶则用于制备胶囊等。

中药药剂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药药剂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药药剂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即()。

A.中药调剂学B.中药制剂学C.中药药剂学D.中成药制剂学E.中药药剂新剂型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性质。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颁布于()。

A.1930年B.1950年C.1949年D.1963年E.1953年正确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药典与药品标准。

3.研究剂型及制剂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科学称为()。

A.生物药剂学B.工业药剂学C.现代药剂学D.物理药剂学E.临床药剂学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药典与药品标准。

4.研究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称为()。

A.临床药剂学B.物理药剂学C.药用高分子材料学D.生物药剂学E.药物动力学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性质。

5.流通蒸汽灭菌的温度为()。

A.126.5℃B.110℃C.121℃D.115.5℃E.100℃正确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物理灭菌法。

6.药品卫生标准规定,不含中药原料的固体制剂,每克含()。

A.细菌数<10000个,真菌数<100个B.细菌数<1000个,真菌数<100个C.细菌数<10000个,真菌数<100个D.细菌数<100个,真菌数<100个,酵母菌数<100个E.细菌数<1000个,真菌数<100个,酵母菌数<100个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药品卫生标准。

7.药品卫生标准规定,液体制剂每毫克含()。

A.细菌数<1000个,真菌数<100个,酵母菌数<100个B.细菌数<10000个,真菌数<100个C.细菌数<1000个,真菌数<100个D.细菌数<100个,真菌数<100个,酵母菌数<100个E.细菌数<10000个,真菌数<1000个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药品卫生标准。

中药药剂学-(1)_1

中药药剂学-(1)_1

中药药剂学-(1)A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根据药典或其他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剂称为A.处方药B.非处方药C.中成药D.新药E.制剂答案:E[解答] 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称为制剂。

2. 药典收载的品种不包括A.中药材B.抗生素C.动物用药D.生化药E.放射性药品答案:C[解答] 2005年版《中国药典》分为三部,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或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

3. 空气和物体表面常选用的灭菌方法A.甲醛B.紫外线C.干热D.苯甲酸钠E.照射答案:B[解答] 紫外线穿透能力很差,适合空气和物体表面灭菌。

4. 属于化学灭菌法的是A.湿热灭菌法B.甲醛灭菌法C.微波灭菌法D.紫外线灭菌法E.干热灭菌法答案:B[解答] 化学灭菌法包括:浸泡和表面消毒法,常用化学消毒液;气体灭菌法,通过加热产生蒸汽,进行消毒,常用的有甲醛、丙二醇或乳酸等。

5. 微孔滤膜用于滤除细菌时应采用A.孔径为5.0μmB.孔径为1.0μmC.孔径为0.65~0.8μmD.孔径为0.6μm或0.5μmE.孔径为0.22μm答案:E[解答] 采用滤过除菌法时,一般药液先经粗滤、精滤后,在无菌环境下,再用已经灭菌的G6垂熔玻璃滤器或0.22μm以下微孔滤膜滤除细菌。

6. 紫外线灭菌时,其杀菌力最强的紫外线波长是A.365nmB.265nmC.254nmD.250nmE.280nm答案:C[解答] 紫外灯产生紫外线,其中波长254~257nm紫外线杀菌力最强。

7. 用于密封和整瓶甚至整箱已包装的药品灭菌A.热压灭菌B.火焰灭菌C.微孔滤膜过滤D.辐射灭菌E.紫外线灭菌答案:E[解答] 紫外线穿透力很差,故适用于空气和表面灭菌。

中药药剂学试题1

中药药剂学试题1

中药药剂学试题1中药专业中药药剂学试题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在新药研究中药物剂型的选择首选原则是()。

2.含毒剧药的散剂应制成(),混合方法宜采用()法。

3.片剂制备中,淀粉可用作()、()。

4.2000版《中国药典》规定糖浆剂的含糖量一般不低于()g/ml。

5.乳剂形成的三要素是()、()、()。

6.甘油明胶作为栓剂的水溶性基质,其溶出速度可随甘油、明胶、水三者比例而改变,其中()含量越高越容易溶解。

7.颗粒剂的制备中软材判断方法是()。

8.()是渗透与扩散的动力。

9.小容量针剂灭菌一般采用()方法,条件是()。

10.GMP是指()。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是()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尼泊金酯类防腐剂防腐效果在()环境下最差A酸性B碱性C中性D与pH值无关3.流浸膏剂应符合()规定A每g相当于生药材1g B至少含20%乙醇C需加入液状葡萄糖调整浓度D不直接用于临床4.《中国药典》规定丸剂的含水量为()以下A均为15.0% B均为9.0%C水丸为9.0%,蜜丸为15.0% D水丸15.0%,蜜丸为9.0%5.下列药物中制成胶囊剂的是()A颠茄流浸膏B土荆介油C陈皮酊D水合氯醛6.基质配方中含有凡士林、硬脂酸、羊毛脂、液状石蜡四种物质,制备软膏时应采取()方法A研和法B乳化法C熔和法D均可7.脂肪乳输液中含有甘油2.5%(g/ml),它的作用应是()A保湿剂B增粘剂C溶媒D等渗剂8.增溶作用是表面活性剂()起的作用A形成胶团B分子极性基团C多分子膜D氢键9.下丹时的判断标准包括()A内枯外焦B清膏状C挂旗D滴水成珠10.下列因素不能影响栓剂直肠吸收的是()A插入直肠的深度B表面活性剂C首次排便的时间D直肠液的pH 值11.可作为片剂吸收剂的成分是()A硬脂酸镁B滑石粉C磷酸氢钙D乳糖12.最优良的成膜材料为()A PEGB PVPC PV AD CAP13.下列关于肺吸收的论述中()项是正确的A喷射的粒子越小越好B药物在肺泡中的溶解度越大越好C抛射剂的蒸气压越大越好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4.微型胶囊制备工艺中,可以进行可逆操作的是()过程A形成凝聚囊B形成沉降囊C形成固化囊D以上均可进行可逆操作15.伤湿止痛膏的基础基质是A天然橡胶B凡士林C氯化钾D松香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8分)1.在影响浸出的因素中,()不能无限增大,否则反而不利浸出A粉碎度B浸出温度C浸提时间D浓度差E溶媒极性2.乳剂发生转型的原因可能有()A HLB值发生变化B电解质过多C内相体积过大D乳剂粒子过大E贮存温度过高3.片剂包衣的目的是()A增强稳定性B掩盖药物嗅味C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性D改变崩解度E美观4.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节约机械能()A水飞法B加液研磨法C混合粉碎D低温粉碎E自由粉碎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湿热灭菌的影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专业中药药剂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新药研究中药物剂型的选择首选原则是()。

2.含毒剧药的散剂应制成(),混合方法宜采用()法。

3.片剂制备中,淀粉可用作()、()。

4.2000版《中国药典》规定糖浆剂的含糖量一般不低于()g/ml。

5.乳剂形成的三要素是()、()、()。

6.甘油明胶作为栓剂的水溶性基质,其溶出速度可随甘油、明胶、水三者比例而改变,其中()含量越高越容易溶解。

7.颗粒剂的制备中软材判断方法是()。

8.()是渗透与扩散的动力。

9.小容量针剂灭菌一般采用()方法,条件是()。

10.GMP是指()。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是()
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尼泊金酯类防腐剂防腐效果在()环境下最差
A酸性B碱性C中性D与pH值无关
3.流浸膏剂应符合()规定
A每g相当于生药材1g B至少含20%乙醇
C需加入液状葡萄糖调整浓度D不直接用于临床
4.《中国药典》规定丸剂的含水量为()以下
A均为15.0% B均为9.0%
C水丸为9.0%,蜜丸为15.0% D水丸15.0%,蜜丸为9.0%
5.下列药物中制成胶囊剂的是()
A颠茄流浸膏B土荆介油C陈皮酊D水合氯醛
6.基质配方中含有凡士林、硬脂酸、羊毛脂、液状石蜡四种物质,制备软膏时应采取()方法
A研和法B乳化法C熔和法D均可
7.脂肪乳输液中含有甘油2.5%(g/ml),它的作用应是()
A保湿剂B增粘剂C溶媒D等渗剂
8.增溶作用是表面活性剂()起的作用
A形成胶团B分子极性基团C多分子膜D氢键
9.下丹时的判断标准包括()
A内枯外焦B清膏状C挂旗D滴水成珠
10.下列因素不能影响栓剂直肠吸收的是()
A插入直肠的深度B表面活性剂C首次排便的时间D直肠液的pH值
11.可作为片剂吸收剂的成分是()
A硬脂酸镁B滑石粉C磷酸氢钙D乳糖
12.最优良的成膜材料为()
A PEG
B PVP
C PV A
D CAP
13.下列关于肺吸收的论述中()项是正确的
A喷射的粒子越小越好B药物在肺泡中的溶解度越大越好
C抛射剂的蒸气压越大越好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4.微型胶囊制备工艺中,可以进行可逆操作的是()过程
A形成凝聚囊B形成沉降囊
C形成固化囊D以上均可进行可逆操作
15.伤湿止痛膏的基础基质是
A天然橡胶B凡士林C氯化钾D松香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8分)
1.在影响浸出的因素中,()不能无限增大,否则反而不利浸出
A粉碎度B浸出温度C浸提时间
D浓度差E溶媒极性
2.乳剂发生转型的原因可能有()
A HLB值发生变化B电解质过多C内相体积过大
D乳剂粒子过大E贮存温度过高
3.片剂包衣的目的是()
A增强稳定性B掩盖药物嗅味
C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性D改变崩解度E美观
4.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节约机械能()
A水飞法B加液研磨法C混合粉碎D低温粉碎E自由粉碎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湿热灭菌的影响因素。

2.简述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机理。

3.简述湿颗粒法制备片剂中制颗粒的目的。

4.简述延缓药物水解的方法。

5.简述塑制法制备蜜丸的工艺。

五、判断与改错(每题1分,共10分)
1.为促进栓剂中药物的释放与吸收可加入表面活性剂,一般来说用量越大药物释放性越好。

2. 乳浊液型注射剂用于调整渗透压的附加剂除了氯化钠与葡萄糖外,还可以选用甘油、山梨醇。

3.抛射剂应无毒,无刺激性,不易燃,不易爆,常温下蒸气压不大于大气压,无色,无味,价廉易得。

4.传统煎膏剂中加入的糖类成分必须经过炼制以使转化,转化率低于50%均可出现返砂现象。

5.注射剂首选的除热原方法为热压法。

6.黑膏药的基质是植物油与铅丹。

7.平衡水即是结合水,故不能除去。

8.冰片和麝香粉碎均需采用加液研磨法,操作时用力要轻。

9.片剂生产中出现松片现象主要原因是压力不够,粘合剂用量不足。

10.贴膏剂又称巴布剂,是以亲水性高分子物质为基质制备得到的。

六、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
LPS 脂质体水飞法咬色溜胎起昙
七、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处方]洗必泰2g 半合成脂肪酸酯适量,制备10粒栓剂。

问:基质半合成脂肪酸酯的投料量。

(已知洗必泰对半合成脂肪酸酯的置换价为1.7,半合成脂肪酸酯的置换价为1.1)
2.某处方应用Tween—80 10g(HLB值为15)与Span—40 5g(HLB为6.7)做乳化剂,问HLB值最终是多少?
八、综合题(共10分)
下列关于维生素C注射剂制备工艺的叙述,是否有错误,若有错误请纠正。

并回答有关问题:
(1)亚硫酸氢钠能否用亚硫酸钠代替?
(2)碳酸氢钠能否用氢氧化钠代替?
(3)CO2能否用N2代替?
[处方]维生素C105.0g 碳酸氢钠48.8g 亚硫酸氢钠2.0g
依地酸二钠0.05g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工艺]取配置量100%注射用水,通入CO2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一次性加入碳酸氢钠,待液面不再发生CO2时,加入亚硫酸氢钠和依地酸二钠溶解,G2垂熔玻璃滤球滤过,滤液中通入CO2,灌封,热压灭菌115.5℃,30分钟。

答案
一、填空题
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倍散;等量递增法;填充剂;崩解剂;60%;水;油;乳化剂;甘油与水;手握成团,轻压即散;浓度差;流通蒸汽灭菌法;100度30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二、单选题
B;B;B;B;C;A;D;D;B;C。

三、多选题
ABE;ABC;ABCDE;ABCDE。

四、简答题
1.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蒸汽的性质;灭菌时间与温度;介质及被灭菌物品的性质
2.以常用的囊材阿拉伯胶及明胶为例来说明:阿拉伯胶是一种多糖,带负电荷,而明胶是一种两性蛋白,在等电点以下带正电荷,等电点以上带负电荷,因此,在明胶和阿拉伯胶共存的体系中只要调整pH在适当的范围可以使二者相对稳定存在,但是溶液pH调至等电点以下(pH4.0~4.5)时,可使明胶带正电荷,而阿拉伯胶仍带负电荷,由于电荷互相吸引形成正、负离子的络合物,溶解度降低而凝聚成囊。

3.增加物料的流动性;有利于药粉中空气逸出,减少松片;避免粉末分层;避免粘冲;避免细粉飞扬。

4.调节pH值;降低温度;改变溶媒;制成固体剂型;降低溶解度;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络合物;改变分子结构。

5.物料的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搓圆;干燥。

五、判断对错
×表面活性剂浓度高会形成胶团不利于药物的释放

×蒸气压应大于大气压
×40%
×活性炭吸附
×高级脂肪酸铅盐和植物油的氧化聚合增稠物
×结合水包括平衡水
×轻研冰片,重研麝香

×巴布剂是帖膏剂的一种,是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
六、名词解释
LPS—即脂多糖,为热原的致热活性中心。

脂质体—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载体制剂。

水飞法—将药物先打成碎块,除去杂质,放入研钵或电动研钵中。

加适量的水,重力研磨,当部分细粉研成时,旋转研钵使细粉混悬于水中倾倒出来,余下的加水反复研磨,至全部研细,后将混悬液合并,沉降,干燥,研散,过筛。

咬色—在中药材混合的过程中,有些药材纤维性强,因此会吸附一些颜色较深的细粉在自身的组织缝隙间从而掩盖了药粉的颜色,这个现象就是咬色。

比较典型的如甘草与朱砂。

溜胎—在白降丹炼制过程中,将研匀得药料加入到阳城罐中,徐徐加热,使罐内药物溶化,并不断搅拌至全熔融后将罐作30度倾斜转动,使熔浆沿罐内壁均匀贴附,该过程称溜胎。

起昙—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达到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溶液变浑浊甚至分层,这种现象即起昙。

七、计算题
1. 1)10粒空白半合成脂肪酸酯栓为:
1.1= X1
2×10
X1=20×1.1=22g
2)2g洗必泰可置换半合成脂肪酸酯为:
1.7= 2 X2=1.18g
X2
3)需加入半合成脂肪酸酯为:
X3=22-1.18=20.82g
答:
2. 答案:HLB总=HLB A W A+HLB B W B
W A+W B
∴HLB=15.0×10+6.7×5
10+5
=12.2
答:
八、综合分析题
取配质量80%的注射用水通入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全部溶解后,加入亚硫酸氢钠和依地酸二钠溶解搅拌均匀,添加二氧化碳包和的注射用水至全量。

G4垂熔玻璃滤球过滤,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在二氧化碳气流的保护下灌封,最后用100度流通蒸汽灭菌15分钟即可。

(1)不可以。

(2)不可以
(3)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