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水土流失监测点标志牌设计方案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水土流失监测点标志牌设计方案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水土流失监测点标志牌设计方案一、标志牌类型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水土流失监测点标志牌共分监测点门牌、监测点观测场地标志牌、径流小区标志牌等三类。
二、水土保持监测点门牌1、监测点门牌标准样式注:标准样式中,所有文字内容,均为示例内容,并非准确内容。
少数民族地区监测点门牌“中国水土保持监测”和“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观测场”中文上方可增加藏、维吾尔和蒙古等语言文字。
2、监测点门牌材质和字体要求监测点门牌采用铜牌。
字体颜色为黑色。
3、监测点门牌使用规范4、水土保持监测点类型三、水土保持监测点观测场地标志牌1、观测场地标志牌正面标准样式注:标准样式中,所有文字内容,均为示例内容,并非准确内容。
少数民族地区监测点标志牌“中国水土保持监测”和“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观测场”中文上方可增加藏、维吾尔和蒙古等语言文字。
去掉英文文字。
2、观测场地标志牌材质和字体颜色观测场地标志牌采用铝材。
底色为绿色或蓝色,字体为黑体、字体颜色为白色。
风蚀严重地区应采用防风蚀材料制作。
标志牌底色绿色色值: R-0, G-150, B-0标志牌底色蓝色色值: R-0, G-0, B-2304、观测场地标志牌正面使用规范所处行政区:县(市、区)+乡(镇)。
所属水系:按照《全国河流名称代码》(GB-T 2260-2007)一级和二级流域填写。
经纬度:采用《水土保持监测点代码》(SL452-2009)中的经纬度。
三区划分:采用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名称。
如不在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名单内,可采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告的三区划分。
主要监测设施设备: 包括小区数量和规格、控制站基本参数等。
控制面积: 按水土流失监测点类型选用。
如卡口站和水文站控制面积等。
三、水土保持监测径流小区标志牌1、径流小区标志牌颜色标志牌采用铝材,底色严格使用蓝色,字体为白色。
标志牌底色蓝色色值: R-0, G-0, B-230标准样式中,所有文字内容,均为示例内容,并非准确内容。
国家地表水、环境空气监测网设置方案

附件一: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设置方案一、断面(点位)设置原则(一)代表性: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主要功能是全面反映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监测网要覆盖全国主要河流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重点湖泊、水库等,设定的断面(点位)要具有空间代表性,能代表所在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全面、真实、客观反映所在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状况及特征。
(二)连续性:在现有759个断面(点位)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调整,保证我国环境监测数据的历史延续性。
(三)覆盖范围:1.河流:我国主要水系的干流、年径流量在5亿立方米以上的重要一、二级支流,年径流量在3亿立方米以上的国界河流、省界河流、大型水利设施所在水体等。
一般每100km设置一个国控断面;2.湖库:面积在100km2(或储水量在10亿m3以上)的重要湖泊,库容在10亿m3以上的重要水库以及重要跨国界湖库等。
每50~100km2设置一个监测点位,同时空间分布要有代表性;3.北方河流、湖库:考虑到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的不均衡性,北方地区年径流量或库容较小的重要河流或湖库可酌情设置断面(点位)。
(四)国控断面(点位)类型: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国界断面;省界断面;湖库点位;重要饮用水源地断面(点位):指日供水量≥10万吨,或服务人口≥30万人的重要饮用水源地等。
(五)断面位置具体要求:1.对照断面:断面上游2km内不应有影响水质的直排污染源或排污沟;2.控制断面:应尽可能选在水质均匀的河段;3.监测断面的设置要具有可达性、取样的便利性;4.取消原城市内湖监测点位;5.取消原削减断面,统一设置为控制断面;6.根据不同原则设置的断面发生重复时,只设置一个断面。
(六)省界断面:一般设置在下游省份,由下游省份组织监测。
(七)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点流域考核断面:优先纳入国控断面。
(八)关于新增断面:新增断面应从严掌握,每个断面代表的河长原则上不小于100km。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水土流失监测点一览表除利用水文.doc

陇南市武都区
观测场
B
嘉陵江
水蚀
重点治理区
甘家沟
52
甘-15
湫沟坡度径流场
107°30′00″~107°37′00″
37°41′00″~35°44′00″
庆阳市西峰区
径流场
B
泾河
水蚀
预防保护区
湫沟
53
甘-16
砚瓦川径流场
107°30′00″~107°37′00″
37°41′00″~35°44′00″
附表2-1
序号
省份
编号
监测点名称
监测点坐标
行政区
监测点
类型
建设性质
流域水系
侵蚀分区
三区划分
小流域名称
东经
北纬
1
安徽
皖-1
瞿嘴冲监测点
117°06ˊ02"
31°55ˊ57"
庐阳区三十岗镇
径流场
A
长江流域巢湖水系
南方红壤丘陵区
重点治理区
瞿嘴冲小流域
2
皖—2
清水监测点
117°06ˊ02"
31°55ˊ57"
桥子东沟控制站
105°43'
34°36′
天水市秦州区玉泉镇
控制站
B
黄河水系渭河流域三级支流
水蚀区
黄土邱陵沟壑区第三副区
桥子东沟小流域
45
甘—8
桥子西沟控制站
105°43'
34°36′
天水市秦州区玉泉镇
控制站
B
黄河水系渭河流域三级支流
水蚀区
黄土邱陵沟壑区第三副区
桥子西沟小流域
46
水土保持监测方案

水土保持监测方案水土保持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水土保持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综合技术措施,保护并改善水和土壤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水质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学科。
为了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实施和监测评估的科学性,制定水土保持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二、监测对象及内容1.监测对象:本监测方案适用于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农田、森林、草地、水体等水土资源。
2.监测内容:(1)水土流失监测:通过监测估算水土流失量,确定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性。
(2)土壤侵蚀监测:监测土壤侵蚀程度,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
(3)植被监测:监测植被覆盖率、根系情况、生物量等指标,评估植被恢复情况。
(4)水质监测:监测水体中的水质指标,发现并预防水质污染。
(5)监测设备管理:包括监测设备采购、维护、校准等工作。
三、监测方法及频次1.监测方法:(1)水土流失监测:采用田间模拟方案或水土流失模型进行监测。
(2)土壤侵蚀监测:采用土壤侵蚀自动监测装置或人工测量方法进行监测。
(3)植被监测:采用遥感技术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
(4)水质监测:采取定点采样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
2.监测频次:根据项目需求和监测目的确定监测频次,一般应达到每年至少一次的监测频率。
四、监测数据分析与报告1.监测数据分析:对监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报告编制: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编制监测报告,明确问题和改进建议,并将报告送交有关部门。
五、监测团队管理和培训1.监测团队管理:建立监测团队,进行人员安排、任务分工、考核等工作,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培训计划:定期开展监测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监测结果应用监测结果应用于水土保持工程决策、环境评估、城市规划等方面,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
以上是水土保持监测方案的基本内容,为确保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实施方案(PPT 41页)

二、编制采样方案和分析方案 采样公司负责人应在接到管理系统推送的采测分离计划48小时内编制完成本公司当月采样方案,并
通过管理系统提交总站审核。
采样方案在线填报,主要内容包括: (1)各断面(点位)采样时间、计划送样时间,采样位置和采样载具; (2)采样断面(点位)、冷藏车接驳地点、送测任务监测站对应关系,应注意每辆冷藏车每次至少接驳3 个断面的样品; (3)当月采样人员、运输人员名单和上岗证状态; (4)当月现场监测仪器清单和检定状态; (5)当月需使用的采样器材、样品瓶、冷藏避震箱、试剂和实验室用水的规格、库存情况、抽检结果; (6)采样人员编组方式、与断面(点位)的对应关系; (7)运输人员联系方式、与断面(点位)的对应关系、与送测任务测站的对应关系; (8)备案内部质控方案; (9)备案采样应急预案。
1 联合监测
优:适用面广、易推行 问题:分析测试水平较 差,部分指标不规范, 部质控流于形式
第三方同步监测
3 异地质控
优:无人值守状态下 能够连续监测实际水 体。pH、DO、CODMn 、 NH3-N , 总 磷 与 手 工数据一致可比
自动站监测
5 采测分离
优:减少数据争议
优:异地专家对样
优:打破属地监测模
采测分离监测频次和时间安排
每月监测一次。 每月10日前完成所有断面的采样、送样工作, 18日前通过管理系统上报监测分析结果(法定节假日可顺延)。 25日前完成数据审核并入库 当月月底完成数据共享 如部分地区当月采样期间遇洪水、暴雨等特殊情况,在得到监测总站认可后,可适当延期采样。 条件成熟后,监测总站将根据各断面(点位)情况,动态调整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国家地表水、空气自动监测站和环境监测车标牌(标识)制作规定

国家地表水、空气自动监测站和环境监测车标牌(标识)制作规定一、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标牌1.适用范围: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
2.标牌尺寸:宽70cm×高50cm×厚4cm。
3.标牌材质:拉丝不锈钢(镜面边)。
4.标牌布局:标牌从上往下依次排列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标志”、“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网”、“**站”、“NO.**”、“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东经:**°**′**″ 北纬:**°**′**″”。
(**根据自动站的实际情况填写)。
5.字体字号:采用Photoshop制作,具体字体字号详见附图1。
6.编号原则:水站编号为四位阿拉伯数字,具体为:(1)编号前两位数字,为各省(区、市)行政区划代码(六位)的前两位。
如北京市为“11”,天津为“12”。
(2)编号后两位数字,为各省(区、市)内已建成的水站编号。
辖区内有多个水站的,先按照断面名称首字汉语拼音字母排序,从“01-99”依次编号;若首字字母相同,则按照断面名称第二个字汉语拼音字母排序,从“01-99”依次编号。
以此类推。
(3)新建水站编号在已建水站之后,编号参照上述原则。
水站标牌具体样式见附图1。
二、国家空气自动监测站标牌1.适用范围: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农村空气自动监测站、背景空气自动监测站。
2.标牌尺寸、标牌材质、标牌字体、对应字号均同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
3.标牌布局:标牌从上往下依次排列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标志”、国家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或“国家背景空气自动监测网或国家农村空气自动监测网)”、“**站”、“NO.**”、“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东经:**°**′**″ 北纬:**°**′**″”。
(**根据自动站的实际情况填写)。
4.编号原则:(1)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行政区编码(6位)+点位代码(3位)。
点位代码按照现有点位代码命名规则,001-050为城市对照点,051-699为城市监测点。
水土保持措施监测方案

水土保持措施监测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水土保持措施监测方案,以确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效控制和监测水土流失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方案涵盖了监测目标、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和结果评估等关键要素,旨在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监测目标水土保持措施监测的目标是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程度,并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确保项目得以持续、有效地进行。
具体目标包括:- 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程度;- 评估水土流失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监测水质和生态系统状况,以评估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
3. 监测方法本方案将采用多种监测方法,以全面了解水土流失情况。
其中包括:- 土壤采样与分析:定期采集土壤样品,通过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质测试,评估土壤侵蚀程度;- 水质采样与分析:定期采集水样,检测水质参数,如悬浮物浓度、营养盐含量等;- 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对项目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植被状况进行监测;- 土壤侵蚀模型:基于现有的土壤侵蚀模型,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和评估。
4. 监测频率监测频率的确定应充分考虑项目特点和要求,以及监测目标的实际需求。
建议在项目实施初期进行基线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
具体监测频率可根据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因素、工程实施进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5. 结果评估与改进措施监测结果应及时整理、分析和评估,以判断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性和改进方向。
若发现水土流失超过限制标准或其他环境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修复植被、加固防护措施等。
6. 结论本水土保持措施监测方案旨在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科学的监测方法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实现水土保持目标的达成。
同时,本方案也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以上为水土保持措施监测方案的简要介绍,具体实施细节和方法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制定和调整。
水土保持监测方案(投标可用)

1水土保持监测布局1.1监测目标与任务通过对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成因、流失量、流失强度、动态变化以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效益等进行监测,能够及时掌握工程各区水土流失情况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效果,协助建设单位落实好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设计和施工管理。
掌握项目水土流失和防护效果,及时发现隐患,提出对策建议。
提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技术依据和公众监督基础信息,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及时恢复,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2监测范围及分区1.2.1监测范围依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包括项目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含租赁土地)以及其他使用与管辖区域。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现场监测踏勘结果,确定工程监测范围。
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分区详见表2-1。
表2-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统计表1.2.2监测分区及水土流失特点根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保持防治分区,结合工程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特点,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划分。
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分区情况见表2-2。
表1-1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分区及水土流失特点1.3监测重点及布局1.3.1水土保持监测布局及其实施组织情况如我公司承担了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任务,在接受任务后我公司将组织技术人员成立监测小组对现场进行了踏勘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然后根据有关规定和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写完成监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监测实施方案》)。
本监测实施方案首先确定项目的监测范围为防治责任范围,后划分监测分区,最终确定本项目布设的水土保持监测点个数。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监测时段划分为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
施工期:监测委托后应对各监测点进行一次全面的监测,以了解当前的水土流失状况。
施工期间,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至少每3个月监测记录1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水土流失监测点
标志牌设计方案
一、标志牌类型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水土流失监测点标志牌共分监测点门牌、监测点观测场地标志牌、径流小区标志牌等三类。
二、水土保持监测点门牌
1、监测点门牌标准样式
注:标准样式中,所有文字内容,均为示例内容,并非准确内容。
少数民族地区监测点门牌“中国水土保持监测”和“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观测场”中文上方可增加藏、维吾尔和蒙古等语言文字。
2、监测点门牌材质和字体要求
监测点门牌采用铜牌。
字体颜色为黑色。
3、监测点门牌使用规范
4、水土保持监测点类型
三、水土保持监测点观测场地标志牌
1、观测场地标志牌正面标准样式
注:标准样式中,所有文字内容,均为示例内容,并非准确内容。
少数民族地区监测点标志牌“中国水土保持监测”和“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观测场”中文上方可增加藏、维吾尔和蒙古等语言文字。
去掉英文文字。
2、观测场地标志牌材质和字体颜色
观测场地标志牌采用铝材。
底色为绿色或蓝色,字体为黑体、字体颜色为白色。
风蚀严重地区应采用防风蚀材料制作。
标志牌底色绿色色值: R-0, G-150, B-0
标志牌底色蓝色色值: R-0, G-0, B-230
4、观测场地标志牌正面使用规范
所处行政区:县(市、区)+乡(镇)。
所属水系:按照《全国河流名称代码》(GB-T 2260-2007)一级和二级流域填写。
经纬度:采用《水土保持监测点代码》(SL452-2009)中的经纬度。
三区划分:采用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名称。
如不在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名单内,可采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告的三区划分。
主要监测设施设备: 包括小区数量和规格、控制站基本参数等。
控制面积: 按水土流失监测点类型选用。
如卡口站和水文站控制面积等。
三、水土保持监测径流小区标志牌
1、径流小区标志牌颜色
标志牌采用铝材,底色严格使用蓝色,字体为白色。
标志牌底色蓝色色值: R-0, G-0, B-230
标准样式中,所有文字内容,均为示例内容,并非准确内容。
2、径流小区标志牌使用规范
3、径流小区标志牌标准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