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

课题:鸡兔同笼问题

一、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智慧广场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掌握了一一列举、画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2022版新课标指出,数学模型是联系数学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注重将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本节课要以典型数学题型为载体,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认识、理解、运用计算法,建立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为后续学生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运用一一列举、画示意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建立“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

2.经历探索规律、建立模型的过程,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道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渗透模型化思想,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过程,自主建立假设策略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道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分以下5个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 数形结合,理解策略

3. 抽象算式,建立模型

4. 巩固拓展,应用模型

5. 畅谈收获,回顾整理

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情景图:一个停车场里停有四轮小汽车和两轮摩托车共8辆,这些车共有26个轮子。停车场里有几辆小汽车和几辆摩托车?

2.说一说,以前学习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想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一一列举和画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

(二)数形结合,理解策略

1.表格列表法

从假设有8辆小汽车和0辆小汽车,开始有序列举。引导学生,观察表格:

加一辆摩托车,减少两个轮子。

2.画图法

学生结合图来讲解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当画出的轮子数比实际多时,是怎

2个轮子,所以每次调整时,要去掉2个轮子,把1辆小汽车变成1辆摩托车。

3.沟通联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交流课前研究的基础上,展示上一环节提到的解决问题的两种策略。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假设的策略,为后续抽象出算式,建立模型打下基础。

(三)抽象算式,建立模型

1.列式计算,理解算式含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解策略的基础上,从图中逐步抽象出算式。借助“直观图”数形结合来解释每一步算式的含义,重点解决,假设全是小汽车,为什么6除以2先求出来的是摩托车?因为多了6个轮子,每次调整2个轮子,调整了

3次,所以把3辆小汽车变成了摩托车。最后,让学生运用假设列式的方法,自主解决全是摩托车的问题,解释算式的含义,为后面抽象模型做铺垫。

2.对比算式,发现规律

对比这2种列算式解决的方法,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初次对比,感受假设法列式此类解决问题的相同点,总结计算模型,都是用比实际多的或少的数量求出除以相差量。

3.优化方法,建立模型

回顾画图法、一一列举法、算式法解决的这个问题的过程,以上我们是怎样一步步解决问题的?你喜欢哪种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归纳解决此类问题的步骤,本质上都是运用假设的策略,经历了假设—比较—调整—归纳的步骤,完整的建立模型。同时优化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四)巩固拓展,应用模型

1.文化渗透,深化模型

介绍数学文化,九章算术中鸡兔同笼问题。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谁相当于兔?谁相当于鸡?生活中,这些问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吗?

【设计意图】补充数学文化,有关鸡兔同笼的数学史。出示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以多种素材为例,深化教学内容,丰富模型。

2.对比联系,练习巩固

(1)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

(2)王丽有20张5元和2元的人民币,面值一共是82元。5元和2元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前面调整的都是4-2得2,为什么这里是5-2得3吗?

【设计意图】第1题基础练习,第2题对比练习,前面调整的都是4-2得2,为什么这里是5-2得3吗?总结:这里两个事物相差的是3。在调整时,要根据实际相差的数量进行调整。

(五)畅谈收获,回顾整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期待同学们自己去探索。

【设计意图】从知识、策略方法、学习过程、获得的体验等方面进行回顾回顾整堂课学习过程,形成知识网络图。

五、板书设计

六、信息化应用

1.使用“问卷星”进行课前调查,精准把握所在班级的学情,精准把握班级学情,掌握学生的前置基础,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2..通过希沃软件设计练习PK,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该游戏能直观、快速的反馈出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情况,服务后续的练习巩固和教学。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欲通过生动有趣的古代数学问题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策略。“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包括: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由于本单元方程解法还没学,因此这里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列表、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有序思考及罗辑推理的能力。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尝试用列表、画图、假设等策略解决“鸡免同笼”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化繁为简、假设、转化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理解、运用假设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数学研究在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民间的许多数学趣事,一直流传到今天。今天的这节课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道古代特别有趣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2.(多媒体出示)“今有稚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稚兔各有几何?” 师:孩子们,这道题是以文言文的方式表述,哪位同学看懂了他的意思? (学生表述基本正确都要给予肯定) 3. 师:现在大家都看懂这道题是什么意思了,这就是著名的“鸡免同笼”问题。板书:(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4. 尝试解决,交流想法。 师:大家猜一猜,算一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生:我认为鸡应该是10只,兔应该是25只,因为这35个头都是鸡的话,就应该有70只脚,94比70多,所以我认为兔子应该多些。 生:我和她的想法相反,我认为兔子少些,鸡多些。我是这样想的,如果35个头都是兔子,就应该有140只脚,140比94多得多,这说明兔子的只数多了,所以我认为兔子应该是13只,鸡应该是22只。 ......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这几组数据对不对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验证一下吧! 设计意图:情境图的呈现,一方面借助了古代数学问题让学生感知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感受数学文化的同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猜测结果、尝试调整的过程,在得不到正确结论的情况下,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恰当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为下一环节:引导学生经历“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 (一)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大家刚才在解决这道古代数学问题的时候,猜了好几组数据,但是经过验证都不对,为什么这么多人都猜不对呢? 生:没找解题的方法。 生:数太大了。 师:数太大了不容易猜对,数小一些是不是就能猜对了?我们来试一试!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一等奖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 2. 学会通过列方程求解算术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 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流程: 1. 概念导入: 引入鸡兔同笼问题,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然后提出问题:若有鸡和兔 在同一个笼子中,共有35个头,94只脚,请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2. 引发思考: 学生可以自由讨论,但需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数学本质,即通过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如果我们用x表示鸡的个数,用y表示兔的个数,可以建立 方程组来求解吗? 3. 建立方程组: 引导学生用x表示鸡的个数,y表示兔的个数,根据题目的信息,可以得到两个方 程: x + y = 35 (1)(根据头的总数) 2x + 4y = 94 (2)(根据脚的总数) 解释方程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关系。 4. 解方程组: 可以通过消元法、代入法或其他方法求解这个方程组。这里以代入法为例: 由(1)式可得:x = 35 - y 将x的值代入(2)式,得到:

2(35 - y) + 4y = 94 解方程,得到y=11 将y的值代入(1)式,得到x=24 5. 验证: 让学生验证他们得到的解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即:鸡和兔的个数加起来是否为35头,脚的总数是否为94只。 6. 总结: 总结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强调通过列方程来解决算术问题的重要性。可以介绍鸡兔同 笼问题的一般解法及其应用。 四、教学策略: 1. 启发式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自主发现解题方法。 2. 互动式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 队意识。 五、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解题结果,评估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并运用解题思路。 六、拓展活动: 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其他鸡兔同笼类似的问题,如:36个头,100只脚等。 以上是一份关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的详细描述。这个设计主要包括概念导入、引发思考、建立方程组、解方程组、验证、总结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当拓展。

鸡兔同笼赛课全国一等奖教案

鸡兔同笼赛课全国一等奖教案 【课堂情境】 本课是一堂数学或生物课,主要讲解鸡兔同笼问题。对于鸡兔同笼问题,学生们在各个阶段都有所接触,从小学到中学,每次接触都有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鸡兔同笼问题,并对数学思想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分析鸡兔同笼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加强数学思维; 2、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鸡兔同笼问题,增加实践能力; 3、学生能够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和相关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和实用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 一、引入环节 1、将一只鸡和一只兔子分别放在同一个笼子里,学生尝试给出这个问题的解法。 2、调查鸡兔同笼问题在学生中的熟悉程度,通过调查结果引入以下知识点。 二、知识讲解 1、通过演示、图表等形式介绍鸡兔同笼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知识点。 2、学生参加全国一等奖获奖的小队分享他们获奖的经验和方法:1.利用逆推法;2.运用方程式求解。 三、实践操作环节 1、学生按照实验室老鼠和兔子的比例配备20只鸡和兔子; 2、在实验室中建造一个小型笼子(可以用任何可用的材料制作),用于放置这20只动物中的一些; 3、将动物随机放置在笼子内,让学生观察并给出其中鸡和兔子的数量; 4、让学生尝试多次实践,设计表格来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解决方法; 5、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理解并熟悉逆推法和方程组求解法。 四、巩固练习环节

1、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来测试学生在逆推法和方程组求解法上的掌握程度; 2、设计一系列的数学题目来提升学生的实用能力和数学思维; 3、提供一些有趣的挑战性问题来扩展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深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鸡兔同笼的问题,掌握逆推法和方程组求解法; 2、教学难点:鸡兔同笼问题的推演和解决,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升数学思维和实际能力。 【教学方式】 1、多媒体教学法 2、互动式教学法 3、探究式教学法 4、实践操作法 【教学时长】 单元课程时长为1.5小时,分为知识讲解环节、实践操作环节、巩固练习环节。 【教学后记】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鸡兔同笼的问题,并掌握逆推法和方程组求解法,以此提升数学思维和实际能力。整个课程结构紧密,注重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吴石享《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一等奖 【完整版】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安化县大福镇东山学校吴石享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3-104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尝试运用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验猜测验证、假设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 2、培养学生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加强对我国数学史文化的了解,感受“鸡兔同笼”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构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模型,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新课。 课前谈话: 猜一猜:1.什么老鼠两只脚走路什么鸭子两只脚走路 2.鸡兔赛跑,猪当裁判。是鸡跑得快还是兔子跑得快 师:猜有关动物的谜语很有意思吧,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也跟鸡兔有关。希望等下在课堂上你们也能思维敏捷,表达流畅,学得开心。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研究,我们就从一道非常有趣的数学题开始。 (一起读)“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

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1.鸡+兔=8,鸡脚+兔脚=26;2.鸡2只脚,兔4只脚 追问:8个头,是谁的头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通过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等方法,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先独立思考,带着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把组内讨论好的方案记录到小组学习单上。记住:我要的不仅仅是答案,而是要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列表法。 学生上台汇报想法。 师:仔细观察这个表格,通过数据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1:总脚数都是依次加2。 生2:鸡的数量减少1只,兔子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就增加2只。 这个方法叫列表法,它简单易懂,能帮我们解决鸡兔同笼问题。(2)画图法。 师:看懂了吗 师:为什么每个头下画两只脚为什么需要2条2条地添呢兔子不是有4只脚吗(兔比鸡多2只脚,鸡变成兔还差两只脚) 师:你们组真了不起,想到了如此独特的方法,很有新意。画图的方法直观明了,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3)列算式。 师:那这个图示的过程你会用算式来表示吗 假设全是鸡:8×2=16(只)26-16=10(只)10÷(4-2)=5(只)…兔 8-5=3(只)……………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尝试用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等策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化繁为简、假设、转化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假设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用假设法来解决这一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师:你们喜欢画画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喜欢。你们看老师画的是什么?学生随 意猜测。师:我们今天用它表示鸡。是头是腿。再填上两条竖线呢?师:兔。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鸡兔同笼问题。(课件出示学习目标:了解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各种方法,重点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师:让我们穿越到一千五百年前看看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书中记载着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 2、课件出示主题图和原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师:同学们,这道题是以文言文的方式表述,哪位同学看懂它的意思了? 学生表述基本正确都要给予肯定,并在此时用课件出示正确意思: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画画入手,为下面的画图法提供简笔画的基础。从我国古代数学趣题直接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历史的悠久与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与激情。]

二、合作探究 师:这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问题,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化繁为简,把题目中的数字改小一点,课件出示把题中的35个头和94只脚改成8个头和22只脚。我给的数和书中的例1有点不同,借此检验一下你们的课前预习成果。 课件出示例1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2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设计意图:“鸡兔同笼”问题原题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书中的例1把原题的数量变小,通过化繁为简的思想,先从简单问题入手,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操作。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还有意改变了其中的一个数据,目的在于学生在展示汇报时不至于照搬书中的答案,有利于教师了解有多少学生的课前预习是有效的。】 1、指名读题,思考:题中有哪些已知信息?所求问题是什么?还有一些有用的信息藏起来了你能找到吗? 2、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合作要求:画图法、列表法和假设法可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选择一个在预习时你已经弄懂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提示:1、独立把答案写在学习单上。2、小组长组织互相交流答案。3、选取其中的一种方法或两种方法合起来展示。(选取其中的一种方法展示或两种方法合起来展示。) 师巡视,参加讨论,调节并给予适当点评。 3、师:好,刚才老师也参加了大家的讨论。有的组争论的非常激烈,你们的答案是什么?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师:在分享解决方法之前,我们先来检验哪组的答案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检验是学习数学的重要一环。加入这个环节是让学生体会检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根据学生的答案情况可以安排不同的检验方法,比如有两个答案就分男女生检验,多种答案可以按座位分开检验,同时指名去黑板前板书。根据检验结果师生共同确定正确答案。 4、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解决方法和同学们分享?(学生纷纷举手,愿意上台汇报。教师先请研究列表法的小组展示。) 预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研究列表法。教师重点关注列表法和假设法。

四年级数学教案 鸡兔同笼-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四年级数学教案鸡兔同笼-全国优质课一 等奖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并掌握用尝试法、假设法和代数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同时,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提高他们对数学研究的兴趣。教学重点是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让学生体会假设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优越性。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引入:《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数学名著,里面描述了很多数学名题。其中,有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解释问题:现在有一些野鸡和兔子,关在同一只笼子里,从上面看,共有35个头;从下面看,共有94只脚。问有多少只野鸡、多少只兔子。 3.引导学生:我们把类似于这样的问题,统统称为:“鸡 兔同笼”。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 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研究新知: 1.提问:鸡兔同笼一共有8个头,一共有26条腿。鸡和 兔各有几只? 2.分析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题目,得出以下信息:鸡有2 条腿,兔子有4条腿。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 条腿。然后,学生讨论鸡兔可能有几只,得出结论:不可能都是鸡,因为如果都是鸡就会有16条腿,而题目中是26条腿。也不可能都是兔,因为如果都是兔就会有32条腿。 3.解决问题:学生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包括尝试法、假设法和代数法。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生体会到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4.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不仅了解了“鸡兔同笼” 问题,并掌握了用尝试法、假设法和代数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方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渗透化繁为简、数形结合、数学模型的思想,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用假设法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用列表、画图、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化繁为简、数形结合、数学模型的思想,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会用假设法的逻辑性和一般性。 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师:同学们,我国的数学文化源远流长,早在1500年前,一本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道数学趣题。 1.课件出示原题:品读古题,发现信息

师:学学古人读书的样子来读一读题。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意思吗? 生齐读题,指名学生找数学信息和说说意思。 师: 你们不仅能从古代趣题中发现数学信息,还能把它翻译成现在的数学表达形式,真了不起。老师就把你的表述记录下来。 课件出示白话文题目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问题 2.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自主合作探究 1.化繁为简,确定问题 师: 你们猜猜鸡、兔各有几只?(停顿)看来,有困难,是因为数据有点大吗?那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学生预设:数字变小) 师:数小一点就好猜了,可以降低计算难度,从而快速找到解题方法,再用这种方法解决原来的问题。这,就是数学中化繁为简的思想,(板书:化繁为简)这是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意识和策略。 2.课件出示:8个头,猜测脚数的取值范围 师:现在请你再读一读数字变小后的题目:“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 个头,从下面数有()只脚。” 师:请你说说你想在括号里填多少只脚呢? 学生预设1:13只(学生随意说出比16小的任何一个数) 学生预设2:38只(学生随意说出比32大的任何一个数) 师:13只(38只)脚合适吗? 不合适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及反思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及反思 背景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一方面通过生动有趣的古代数学问题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学生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之前,已经有丰富的猜想验证、列表法、画图法解决问题的经验,虽然有些学生已经接触过并会解决此类问题,但并不理解解题的本质。 大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求联,因此本节课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同时,还要沟通知识、方法之间的联系。“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包括: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等等,其核心思想都是假设法。基于以上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标:教学目标 1.能用画图、列表、假设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了解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前置作业和课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增强民主自豪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迁移方法,引入新课 谈话:学好数学,你认为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或者策略? 预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画图理解题意,举例,列表...... 师:说的真好!看来大家都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家其实还用到了一些好的策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案例:三年级租船问题:大船限坐6人,小船限坐4人,我们一共28人,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 生1:可以考虑租7条小船。 生2:也可以先考虑租大船,剩下的4人正好租1条小船 生3:还可以租4条小船,2条大船。 小结:看来大家解决租船问题从尝试单租一种船入手,再考虑合租与28人作比较,经过调整找出多种方案。尝试--比较---调整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策略,也是我们生活中做事情的一种策略。莎士比亚的一句话送给大家:齐读: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师:尝试是迈向成功的开端!带着这些解决问题的法宝,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1500多年前,来研究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一道趣题-鸡兔同笼。(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活动(一)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 【出示前置作业1: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请你查阅书籍或上网查阅资料了解。】 1、谈话:课前同学们已经查阅资料进行了解,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道趣题?(课件出示课题,及古代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评价:理解的真到位!了不起。 2、除了题中的两条信息,请同学们再想想能不能挖掘出一些隐藏的信息?预设:1只鸡有2只脚,1只兔有4只脚。 评价:同样是读懂了,这个读懂的水平更高一些。 3、猜测: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先大胆地猜测一下鸡和兔可能各有多少只? 师: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35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怎样才能确定你们猜测的结果对不对? (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94。)学生尝试多次。 交流:大家猜了好几组数据,但是经过验证都不对,数太大了不容易猜对,好,那我们就化繁为简,把数字变小,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吧!

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并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学习单、圆圈、火柴棒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引出鸡和兔两个小动物。 顶上红冠戴,红红眼睛白白毛, 身披五彩衣,长长耳朵短尾巴, 能测天亮时,身披一件白皮袄, 呼得众人醒。走起路来轻轻跳。 (打一动物) 2.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图片,找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1)鸡有两只脚,兔子有四只脚。 (2)鸡和兔子都只有一个头。 3.引出课题(出示课件并板书:鸡兔同笼) 4.小小资料袋,介绍鸡兔同笼历史背景。 二、探究新知 (一)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情景图及题(多媒体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译古题

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道数学题。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课件出示译题。) 3.从题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已知:鸡兔共35个头,鸡兔共有96只脚。 隐藏条件:鸡有两只脚,兔有四只脚。 所求: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4.化繁为简,修改例题。 (二)探究解法,学习列表法 1.呈现例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指生读。 2.分析已知数学信息。 题目已知的条件是 (1)鸡和兔共8只。(2)鸡和兔共有26只脚。 (3)鸡有2只脚。(4)兔有4只脚。 3.寻找方法 从鸡和兔共有8只这个条件出发,大胆猜一猜鸡可能有几只?兔可能有几只? (让学生充分发言) 4.探究列表法。 可能的情况很多,那怎样才能知道哪一种猜测是对的呢? (指生回答)使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哪种猜测是正确的呢? (鸡的只数x鸡的脚数+兔的只数x兔的脚数=总脚数和实际脚数对比,判断是否正确。) 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完成材料一。列出鸡兔所有可能的只数并分别计算出脚数,看看能否找到问题的答案。 学生填写下表: 5.学生上台展示讲解填表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全国一等奖

《鸡兔同笼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3~104页内容及分层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经历猜测的过程,尝试用列表、假设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包括: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教材把这一问题安排在四年级,学生还没有学过方程,因此这里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列表、画图、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的能力,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学情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趣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列表法”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也就是通过有序猜测和计算得出结论,“假设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学中要抓住其特点,讲解算理,让学生逐步掌握,根据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拓宽学生思维。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国古代数学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数学家,也流传下来了一些数学名著,其中有一部《孙子算经》大约成书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它里面记载了一些数学趣题,其中有这样一道,请看(播放情境视频):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引导学生解释题的意思,说明这就是《孙子算经》中记录的“鸡兔同笼”问题,以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鸡兔同笼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课件呈现的情境图谈话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同时在学生猜测得不到正确结果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下一环节引导学生经历“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寻找策略。 (一)尝试解决,交流想法。 师:既然“鸡兔同笼”问题能流传至今,就应该有它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方法。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一想,试着算一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二)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根据学生尝试情况,相机引导体会数学中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化繁为简。发现题目中的数据较大,为了便于研究,可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课件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从题中你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和生活常识联系在一起,你还能说出哪些信息设计意图: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出隐藏条件,帮学生初步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精彩备课:六年级下册数学《鸡兔同笼》教学 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制六年级下册,第81—82页,鸡兔同笼。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运用一一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1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智慧广场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鸡兔同笼”是在上学期学习完列举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教材中通过运用列举法、假设、方程等方法来解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它集题型的趣味性、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应用的广泛性于一体,不但可以使学生欣赏到解法的奇思妙想,而且具有训练智能的教育功能和价值。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向学生渗透多种思想如:数形思想、建模思想等,为今后解决生活

中类似的问题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画图等方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列表、画图、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体会假设法的逻辑性和一般性。 【教学难点】 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谈话引入:同学们,最近有一档电视娱乐节目比较火,你知道是什么节目吗?跑男看过没有?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跑男的一段视频(播放)看完后老师问:你们能帮帮片中主人公陈赫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跑男”这一娱乐节目入手,通过“你们能帮帮片中主人公陈赫吗?”这一问题的设置,开门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枚举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2、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掌握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3、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列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假设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教学难点 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本书《孙子算经》,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谁来读一读,你见过这类题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板书鸡兔同笼) 二、探索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景图)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有鸡、有兔、20个头、54只腿,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 现在同学们就来猜一猜鸡、兔各有多少只? 把你猜想的结果跟你的同桌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后:请学生汇报猜想的情况 教师随机板书 看到这么多种猜测,你知道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吗?你又想说什么? 生: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他们排列起来看就很清楚。 师:对,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他们排列在表格里那会看得更清楚。 那么列表先做什么。 生:(1)画表 (2)填写第一行 师:请你们把猜测的结果按一定的顺序填在表格中,并验证,哪种猜测正确。 出示学习要求: 1、先独立尝试猜测。 2、把尝试的数据在表格中表达出来。

《鸡兔同笼》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鸡兔同笼》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过程: 一、游戏体验 师:这节课我们来做个鸡兔同笼的游戏好吗? 师:谁来介绍鸡和兔的特征? 生1:鸡一个头,两条腿 生2:兔一个头,四条腿 师:现在你们可以自己选择当鸡或当兔,同一排同学算同一个笼子,当鸡的同学站着,当兔的同学坐着,互相说说你们这一笼子小动物有几个头,几条腿? (学生游戏,体验鸡兔同笼) 二、建立模型 师:谁来说说你们刚才是怎样数出有多少只脚的? 生:用鸡数乘以2,用兔数乘以4。 板书:鸡数2+兔数4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发现? 生:当头数相同,而鸡和兔的只数不同,脚数就会发生变化。 师:如果头数和脚数都不变,鸡兔同笼,数头20个,数脚54只,你能猜出有多少只鸡和兔吗?现在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小组讨论) 师;可以用什么办法把你们刚才猜测的过程记录下来。 生发言:可以用画图或制成统计表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用统计表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师:谁来说说,统计表中每栏要表示什么? 师:现在请同学们独立地把你们猜测的过程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不同的方法。

(小组活动)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记录的? 反馈总结:同学们记录的方法大致可纳成三种情况;逐一列举法、跳跃列举法、取中列举法。谁能说说这三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学生发言)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反思文章内容由谁来说说三种方法哪种更快捷? 生:我们可以采用取中列表法,再结合跳跃列表法进行调整。 师:如何调整? 生:当发现在尝试过程中所算出的腿数比已知的腿数多,那么腿多的小动物要减少,当尝试过程中所算出的腿数比已知的腿数少,腿多的小动物要增加。 板书:猜测列举调整 三、巩固提升 师:刚才我们通过了猜测列举调整等过程,解决了鸡兔同笼的问题,你们学会了吗? 1、一只蜘蛛8条腿,一只蜻蜓6条腿,现在共有蜘蛛、蜻蜓12只,共有腿80条。你能猜出蜘蛛、蜻蜓各有多少只吗? 2、王大富买来65只鸡和兔,分别把他们安排在15个笼子里。现鸡兔不同笼,如果每个鸡笼住5只鸡,每个兔笼住4只兔,你知道需要几个鸡笼和兔笼吗? 四、思想教育与总结 师:鸡兔同笼的问题很有意思吧。早在1500年前我国古代的《孙子算经》里这记载着这样问题,后来传到日本,演变成龟鹤算。古代人真值得我们骄傲,可是今天你们是老师的骄傲,你们想出这么多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的方法,甚至有的同学还会自己设计问题,实在是了不起,希望同学们要把这种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发扬下去,将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五、教学反思 对于我班多数的学生来说,学习《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本人

四年级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四年级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学会“列举法”,并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尝试与猜测的过程中,探索出“列举法”,最终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让学生养成“尝试”的数学思维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了解中国数学历史,渗透数学文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列举法”,并运用“列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及相类似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尝试与猜测的过程中,探索出“列举法”,最终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教学关键: 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教具准备:

三个表格,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一只鸡有几条腿?一只兔有几条腿?(生齐答) 2、师:(出示卡片:三只鸡两只兔)这个笼子里一共有几个头?(生齐答)一共有多少条腿?(让生独立计算后,再指名说说计算的方法) 3、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鸡兔同笼”。(师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二、授新课 1、师: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看 (师出示:鸡兔同笼,一共有8个头,20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师:请你赶快猜一猜吧!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此时,学生很容易猜出,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各种想法,再说:我把这题的数字变大一些,你能猜出鸡、兔各有多少只吗? 2、师(出示题目):鸡兔同笼,共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1) a、让生齐读题目 b、师让生独立思考后再与同桌交流。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一等奖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一等奖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它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解决这类问题时,教材展示了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列方程则有助于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因此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二、学情分析: (1)“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趣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列方程解答此类问题数量关系直观易懂,要加以提倡。 (3)“假设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学中要抓住其特点,讲解算理,让学生逐步掌握,根据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拓宽学生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五、教学难点: 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道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数学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PPT投影展示原题)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指生回答(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有谁知道这类题我们把它叫做什么问题吗?(鸡兔同笼)板书。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三大趣题之一,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 (二)探究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1.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题目里的数字改小一点。“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说明:为了便于分析时叙述,把“26只脚”改成了“26条腿”课件出示) 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 让学生理解:①鸡和兔共8只。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③鸡有2条腿。④兔有4条腿。(课件出示) 3.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 学生猜测,老师板书 4.怎样才能确定你们猜测的结果对不对?(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26。)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小学数学鸡兔同笼优秀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原题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课件出示《孙子算经》中的原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请试着说一说。

生:这道题的意思是现在,鸡和兔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师:这道题的意思正如同学们所想的一样,也就是:(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正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评析:教学即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数学教学也不例外。课初,教师利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中的数学趣题直接导入新课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文化的悠久与魅力,激发了探究的兴趣和动机,明确了本节课学习的目的与要求。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惟有适合学生学习所需的才是最佳。] 二、合作探索,主动构建 1.出示例1 师:为便于研究,我们可先从简单问题入手,把题中的35个头和94只脚分别换成8个头和26只脚,就变成了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理解题意 师: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从上面数,有8个头是说鸡和兔一共有8只;从下面数,有26只脚是说鸡脚和兔脚数共是26只。 3.探索策略 (1)猜想法 师:鸡和兔各有几只呢?我们不妨猜猜看。

《鸡兔同笼》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鸡兔同笼》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原题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课件出示《孙子算经》中的原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请试着说一说。 生:这道题的意思是现在,鸡和兔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师:这道题的意思正如同学们所想的一样,也就是:(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正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合作探索,主动构建

1.出示例1 师:为便于研究,我们可先从简单问题入手,把题中的35个头和94只脚分别换成8个头和26只脚,就变成了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理解题意 师: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从上面数,有8个头是说鸡和兔一共有8只;从下面数,有26只脚是说鸡脚和兔脚数共是26只。 3.探索策略 (1)猜想法 师:鸡和兔各有几只呢?我们不妨猜猜看。 生1:3只兔,5只鸡。 生2:6只鸡,2只兔;7只鸡,1只兔;5只兔,3只鸡。 师: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说:有了大胆的猜想才会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同学们猜的对不对,不妨验证一下。 生1:一只兔4只脚,3只兔就有12只脚;一只鸡2只脚,5只鸡就有10只脚,一共就是22只脚,看来没猜对。 生2:6只鸡、2只兔一共20只脚,也没猜对;7只鸡、1只兔共18只脚,也不对;5只兔、3只鸡共26只脚,猜对了。 师:在4次猜想中,只有1次猜对了,你们觉得用猜想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好不好? 生:不是很容易猜出正确答案,而且当头和脚的只数越多时,越不容易猜出答案。 师:看来,我们还有研究新方法的必要。 (3)假设法 ①假设全是鸡 师:我们先从表格中右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这样就有16只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鸡兔同笼》优秀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P103——P104页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有趣的数学问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列表法或假设法。“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列表法可以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通过两种方法的探究让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因此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具准备: 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谈话导入新知 (设计理念:通过谈话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引出课题,让学生感知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谈话引出问题为下一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质疑:提问: (1)一只鸡和一只兔不看外表单从数量上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鸡和兔相比:什么比什么多?多多少? (3)出示:如果有4只兔和3只鸡同笼,一共有多少个头和多少只脚呢? (4)尝试解决,交流想法; (5)出示交换已知条件以后的题目。 (设计理念:通过对比两种动物的异同,引出基础题目,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了解鸡兔腿数数量的差别,每只兔比每只鸡腿数多2,这为下一教学环节,猜测、调整和有序整理探究列表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探究假设法做好铺垫。) 2、教学例1 (1)出示例题1。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和前面的题目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请同学们大胆的猜一猜鸡兔各有几只?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共有8个头) (设计理念:通过对比两题的已知和未知条件的不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