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探寻新航路选择题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练习题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练习题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练习题1步入近代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一、单项选择1.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A.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开拓新的贸易市场B.受到《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C.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D.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2.15世纪末,西方航海家开始开辟新航路。

关于“新航路”的准确理解是() A.通往东方的航路B.向西走通往东方的航路C.绕开传统商路通往东方的航路D.从欧洲出发通往东方的航路3.假如你穿越时空,跟随下列航海家的船队航行,最先到达东方的是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4.下面为1492年开辟的一条新航路示意图,此次航海活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美洲被“发现”B.到达了印度C.发现了好望角D.实现了环球航行5.哥伦布说:“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这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力是()A.追求财富B.“发现”新大陆C.拯救灵魂D.享天堂之乐6.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沿着开辟的航线可以一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的是()A.迪亚士船队B.哥伦布船队C.达·伽马船队D.麦哲伦船队7.有学者认为,“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

对“远航探险”说法正确的是()A.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B.此前从未出现大规模的远航活动C.宣扬了罗马教廷的声威D.巩固了西欧的封建制度8.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

”这两件事之所以“伟大”和“重要”在于()①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②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④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创造了经济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二、辨析改错9.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开始了。

【课时练】新人教版初三历史上册15-探寻新航路课时练习题 (13)

【课时练】新人教版初三历史上册15-探寻新航路课时练习题 (13)

人教版历史初三上册-综合拓展提升探寻新航路课时练习题建议完成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下图是一位航海家的日记。

据日记内容可知,这位航海家()A.抵达了美洲大陆 B.到达了亚洲印度C.完成了环球航行 D.到达了非洲好望角2.“全球化源于何时?这实际上是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之所以这么理解,是因为1492年开始的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3.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B.伟大航海家的探险计划C.罗盘针等航海知识的传播与运用D.地圆学说在欧洲的流行4.人类历史上首次完成全球航行的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船队5.有一位航海家的船队实现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这位航海家是A.哥伦布B.达·伽马C.麦哲伦D.迪亚士6.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A.但丁B.迪亚士C.哥伦布D.麦哲伦7.假如你生活在16世纪上半期的欧洲,你从市场上无法看到或买到A.亚洲东方国度的瓷器、香料、茶叶等B.大洋洲的装饰物、工艺品C.美洲的烟草、马铃薯、玉米等D.从非洲猎取来的动物长颈鹿、狮子等8.“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

”这里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运动C.三角贸易D.启蒙运动9.“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

…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

”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促进世界走向整体发展B.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C..为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D.其动机是对财富的追求10.对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一、选择题1.大同市期末测试题1492年,贝海姆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球仪,这使人产生了横穿大西洋可以到达中国的念头,支持了向西航行可到达东方的想法。

促使欧洲人将这一想法付诸行动的根本原因是()A.想验证新的地理知识B.贪婪的追求黄金和财富C.敢于冒险探索的精神D.欧洲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2.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700多年前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无疑是位先驱,反映他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

这部“奇书”是()A.《马可·波罗行纪》B.《天方夜谭》C.《新法典》D.《荷马史诗》3.太原市期末测试题在今天菲律宾的马克塔岛,有一块关于航海家麦哲伦的双面碑。

碑文正面记载着“当地人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麦哲伦”;碑文背面记载着“麦哲伦的船队于1522年返抵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据此材料能得出的结论是()①麦哲伦航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②麦哲伦船队证明了地圆学说③麦哲伦被杀是因为菲律宾人认为他是殖民入侵者④麦哲伦航海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1500年作为重要的历史分期点,你认为以1500年为分期点的主要依据是()A.1500年是一个整数时间,容易记忆B.1500年前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C.1500年是欧洲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D.1500年前后开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5.太原市期末测试题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C.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D.欧洲经济发展超过亚洲6.太原市期末测试题14—16世纪,世界发生剧变,人类进入了“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新时代,以下对这个时代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两个“发现”分别指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②达·芬奇和哥伦布分别是“两次发现”的引领者之一③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从“人”的发现开始④两次“发现”都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7.读图,回答问题。

九年级(人教部编版)历史上册课时同步练习:第15课 探寻新航路(含答案)

九年级(人教部编版)历史上册课时同步练习:第15课 探寻新航路(含答案)

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一、选择题1.1492年10月2日,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新大陆”指的是今天(D) A.非洲的好望角B.亚洲的印度C.亚洲的菲律宾D.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2.“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材料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 D )A.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C.成功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 D.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道:“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A )A.新航路开辟 B.张骞出使西域C.鉴真东渡日本 D.玄奘西行4.仔细观察下图,图中虚线示意的应是(C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B.罗马帝国对外扩张C.古代欧亚主要商路D.麦哲伦的环球航行5.《大国崛起》的开篇解说词:“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地理大发现是指( B )A.西方列强的扩张B.新航路的开辟C.郑和下西洋D.玄奘西行天竺6.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下列各组关联可以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D )①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疆域的扩大②丝绸之路的开辟——汉唐盛世的出现③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国落伍④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等国的崛起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1500年左右,大西洋的开放,……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下列不属于“灾难”的是(A )A.增加了资本积累 B.丧失了精壮劳力C.沦为西方殖民地 D.土著居民遭屠杀8.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

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探寻新航路

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探寻新航路

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探寻新航路一、选择题1.(2024北京平谷初三上期末)如表是对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一事件的不同评价。

▲处应填写()2.(2024北京丰台初三上期末)1542年出版的《植物志》收录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植株图(如下图),“它现在生长在德国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

”这主要是因为()A.启蒙运动推动绘画艺术繁荣B.新航路的开辟促进物种交流C.三角贸易利于资本原始积累D.工人运动在德国迅速地扩展3.(2024北京东城初三上期末)以下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A.租地农场B.手工工场C.探寻新航路D.“三角贸易”4.(2024北京朝阳初三上期末)明朝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记载:“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原产地美洲)……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调中开胃。

”我国出现这一记载的历史背景是()A.张骞通西域B.罗马帝国扩张C.郑和下西洋D.新航路的开辟5.(2024北京燕山初三上期末)据统计,1500年最终被纳入西班牙帝国的美洲各地人口大约为5000万,到1650年,下降到400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包括了西班牙的移民,同样急剧的人口减少也发生在太平洋群岛和其他地方。

导致美洲人口迅速下降的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宗教改革D.美国独立战争6.(2024北京汇文中学初三上期末)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球体的。

公元2世纪,地理学家托勒密也把地球说成是一个球形。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者发现了这一学说,但仍有不少人表示怀疑。

后来,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人类证明了这一学说的举措是()A.麦哲伦船队完成的环球航行B.达伽马到达印度卡里库特C.亚里士多德对北极星的观察D.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7.(2024北京怀柔初三上期末)1522年,麦哲伦船队的5艘远洋海船只剩下“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出发时的200多名船员只剩下18名船员返回了欧洲。

【课时练】新人教版初三历史上册15-探寻新航路课时练习题 (1)

【课时练】新人教版初三历史上册15-探寻新航路课时练习题 (1)

人教版历史初三上册-综合拓展提升探寻新航路课时练习题建议完成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某航海家率领的船队发现了非洲西南端的一个尖角,后来葡萄牙国王称它为“好望角”。

这位航海家是A.哥伦布B.迪亚士C.达.伽马D.麦哲伦2.“他至死都认为他到达了东方印度,但事实上他到达的是一块欧洲人从来都不知晓的新大陆。

”这里的“新大陆”是()A.非洲B.美洲C.欧洲D.大洋洲3.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的经济都发生了变化,由于欧洲与世界的贸易联通,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交换开始了(如图)。

这一进程产生的影响是()①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②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③殖民地社会经济出现完全倒退的现象④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物种的流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专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

这里“全球分裂”指的是()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5.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降低。

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了2倍至2倍半。

这种现象推动了A.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C.亚洲国家工业经济的腾飞D.欧洲国家封建制度的衰落6.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最突出的表现为( )A.封建地主阶级衰落B.资产阶级人数剧增C.雇佣劳动力增加D.资本原始积累加速7.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

这一时期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哪项发明促进了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A.殖民掠夺B."罗盘"导航技术C.《地理学指南》D.传播西方文明8.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

【课时练】新人教版初三历史上册15-探寻新航路课时练习题 (2)

【课时练】新人教版初三历史上册15-探寻新航路课时练习题 (2)

人教版历史初三上册-综合拓展提升探寻新航路课时练习题建议完成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下图是14世纪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打破了此认识的历史活动是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资产阶级革命兴起D.启蒙运动2.最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的是()A.哥伦布B.麦哲伦C.达伽马D.郑和3.下列航海家到过亚洲的有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4.马可•波罗的相关著作《马可•波罗行纪》作用是激起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此人生活在中国的时期是()A.宋宋太祖B.明明太祖C.清皇太极D.元忽必烈5.下列事件①新航路的开辟②文艺复兴运动兴起③查理一世挑起内战④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6.欧洲人能吃到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美洲人的餐桌上出现非洲的咖啡、亚洲的茶叶,这些都得益于()A.丝绸之路开通B.罗马帝国的扩张C.新航路的开辟D.郑和下西洋7.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A.西欧航海技术的发达B.西欧造船技术日益进步C.人们的地理观念发生了变化D.开辟新航路的条件已经成熟8.从15世纪开始,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寻找通往东方特别是印度的道路。

那么下列哪位航海家完成了环球航行?( )A.哥伦布B.迪亚士C.达·伽马D.麦哲伦9.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大团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人”和“世界”的发现。

关于这个时代的表述,错误的是( )①封建社会的终结②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③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④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0.有学者认为,“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

对“远航探险”说法正确的是A.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B.此前从未出现大规模的远航活动C.宣扬了罗马教廷的声威D.巩固了西欧的封建制度二、综合分析题1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时练】新人教版初三历史上册15-探寻新航路课时练习题 (14)

【课时练】新人教版初三历史上册15-探寻新航路课时练习题 (14)

人教版历史初三上册-综合拓展提升探寻新航路课时练习题建议完成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此前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也在这一时期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

”材料中“最为关键的一步”()A.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B.促使世界市场体系形成C.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D.造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2.13世纪时,有人公开主张大地球形理论。

首次证实这一理论的是()A.亚历山大东征B.美洲大陆的发现C.麦哲伦环球航行D.早期殖民掠夺3.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由相互隔绝、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

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船队是A.哥伦布B.达·伽马C.迪亚士D.麦哲伦4.开辟新航路和郑和下西洋相比,共同之处是①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②都使用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③都证明地球是圆的④都以寻求黄金为目的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②③④5.下图展现了人类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对地球的探索过程,其中最能证明“地圆说”为科学真理的航海路线是()A.①B.②C.③D.④6.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

上述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第一次工业革命B.新航路开辟后C.第二次工业革命D.一战时期7.西欧人在新航路开辟后,沿着以下哪位航海家开辟的航线可以饱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8.观察如图,表示麦哲伦船队航海路线的序号是A.①B.②C.③D.④9.“欧洲人说,他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是一个有功之臣;印第安人说,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

”这里的“他”是()A.哥伦布B.达·伽马C.迪亚士D.麦哲伦10.某班同学计划开展“与麦哲伦同舟远航”主题学习探究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探寻新航路选择题
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观察下面“新航路开辟路线”图,选出人物与图中路线对应正确的一组是()B A.③——迪亚士 B.①——哥伦布
C.④——达·伽马 D.②——麦哲伦及船队
2、在16世纪早期的一次航海行动中,麦哲伦下定决心,“要么完成此创举,要么就葬身大海。

”此次航行,麦哲伦的船队()D 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开辟了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C.得到了葡萄牙政府的资助 D.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材料认为“世界历史”的开端是()C
A.马可·波罗来中国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4、“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

”这里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A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三角贸易 D.启蒙运动
5、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

下列表述属
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D
A.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B.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C.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D.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6、《全球通史》指出,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

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

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D
A.打破了地区之间的对立 B.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C.消除了地区之间的隔阂 D.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
7、16世纪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其主要依据()C A.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纷纷确立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
C.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的联系日益紧密
D.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8、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也会产生差异。

如果站在美洲土著居民立场上,对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B
A.英雄,促进了文明的融合 B.强盗,带来深重的灾难C.英雄,传播欧洲文明 D.强盗,掠夺了亚洲的财富9、“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
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与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

”最先在“这些生物与地域之间建立联系”的事件是()A
A.新航路的开辟 B.三角贸易
C.鉴真东渡 D.英国的殖民扩张
10、下图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航线是()C
A.① B.② C.③ D.④
11、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欧洲语言文字、基督教等则随欧洲移民起进入美洲。

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
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C.使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D.使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12、香港著名影星成龙主主演的电影《环游地球80天》给人们以无限的遇想,那么历史上第一个横渡大西洋并发现美洲的人是()B A.郑和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达·伽马13、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史称“新航路开辟”。

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之一是哥伦布。

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14、“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秦著(《风教通义》……突破自古以来传统史学以局部世界为全部世界的局限,试图勾画一幅新的、完整的世界历史图景。

…他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
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

”造成“突破”的直接原因是()B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5、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世界”的观念确立,开始于()C A.地圆说的流行 B.人文主义的兴起
C.新航路的开辟 D.神学观念的形成
16、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新航路开辟始于葡萄牙。

一个发现了“人”,一个发现了“世界”,它们共同推动了()D
A.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C.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D.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7、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

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

”该“心病”的病因是()A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文艺复兴的兴起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的爆发
18、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相信大地是球形的,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可到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

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出海远航,其结果是()A
A.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
B.开辟了欧洲到达印度的航路
C.完成了环球航行
D.开辟了欧洲欧洲到非洲的航路
19、1524年,有位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

”西班牙人由“世界的边缘”来到“它的中央”,主要是因为他们()D
A.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B.传播了地圆学说C.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 D.开辟了新航路20、“全球化始于何时?这实际上是个复杂的历史问题。

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据此判断,全球化开始于()C
A.西欧的文艺复兴 B.莎土比亚的戏剧
C.新航路的开辟 D.“三角贸易”的兴盛
21、下图所示航行路线属于麦哲伦船队的是()D
A.A航行路线 B.B航行路线 C.C航行路线 D.D 航行路线
22、意大利人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D
A.率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西南海岸
B.率船队经大西洋西行到达亚洲,又穿越印度洋返回西班牙
C.率船队西航,横渡大西洋,到达巴西等地
D.率领船队西航,横渡大西洋,到过古巴、海地等地
23、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下表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
A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联结成一个整体
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24、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纪念活动。

这是为了纪念()B
A.郑和抵达非洲 B.哥伦布抵达美洲
C.达·伽马抵达印度 D.麦哲伦环球航行
25、1492年,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历经艰险横渡大西洋,终于到达()C
A.印度 B.好望角
C.古巴、海地 D.菲律宾
26、“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为海制。

”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C
①张骞通西域②新航路开辟③雅克萨之战④鸦片战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7、历史学家吴于廑认为,近代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以1500年左右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下列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依据的是()B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法国大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