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A.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B.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的重力C. 用pH 试纸测出某溶液的pHD. 用天平测出某物体的质量2.图中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乙图是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C. 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D. 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3.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是因为()A.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C.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大陆边缘,地壳稳定D.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大洋的沿岸地带,地壳活跃4.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 环境污染B. 乱砍滥伐C. 疯狂捕杀D. 生物入侵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6.青团是江浙特色食品,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时候最盛行。

做青团用到绿色植物“青”,学名叫鼠曲草,生长在田间草丛,茎直立,青绿色,花呈黄色。

根据上述信息可判断“青”属于()A. 苔藓植物B. 蕨类植物C. 裸子植物D. 被子植物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给液体加热B. 闻气体气味C. 读液体体积D. 熄灭酒精灯8.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比较1号和3号可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B. 比较1号和2号可研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C. 比较1号和5号可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D. 比较2号和5号可研究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9.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B. 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神经组织构成C. 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结缔组织D. 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10.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B. 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C.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 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名中学生的步长约为3米B.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CC. 课桌的高度约为800毫米D. 一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20毫升12.家住黑龙江省的小丽暑假去新疆旅游,发现新疆在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太阳还没落山,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 地形地势的差异B. 海陆位置的差异C.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D.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13.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B. 小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C. 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D. 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携带的物资14.今年八月,衢州首个“智慧”公厕在市区荷二路亮相了!“智慧公厕”外观和一般公厕没有差别,但是在墙上和天花板上,装了一些红外线感应器,最终在显示屏可以显示公厕余位、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数据。

2021-2022学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学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含答案)

莲都区2021学年第一学期初中学科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科学试题卷温馨提示:1.全卷共四大题34 小题,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2.请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否则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迈进科学大门,感受科学的奥秘和乐趣。

下列关于科学学习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C.遵守实验安全守则D.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与我们无关2.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可用于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红豆杉细胞内控制紫杉醇形成的结构是A.细胞质B.细胞核C.细胞膜D.细胞壁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A.熄灭酒精灯B.读取液体体积C.滴加液体D.倾倒液体4.下列叙述中,不是..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A.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B.大洋分隔的两岸都有繁华的城市C.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D.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一直在缓慢地变化着5.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下列事例中给人类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是A.机器人扫地B.杂交水稻问世C.汽车尾气排放D.CT医疗诊断6.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它的主要任务是勘探火星浅层地质结构、空间环境等。

收集火星表面相关数据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科学问题B.建立猜想和假设C.设计研究方案D.获取事实与证据7.丽水市区城东路上的银杏树到了秋天就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如图为银杏树上结的 “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 C.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 D.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种皮包被8.如图是鸡蛋放在盐水中的实验器材,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把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沉入杯底 B.用药匙取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 C.玻璃棒搅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 D.无论加多少食盐鸡蛋始终沉在水底9.下列各图反映的自然现象,主要由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沙漠中的岩石B.冰斗谷C.华山北坡大断崖D.溶洞10.如果用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11.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 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B. 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C. 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 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2.当你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医生这样做的目的是()A. 建立假设B. 获取事实与证据C. 制定计划D. 提出问题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考场外的温度约为10℃B. 物理课本从课桌上落到地面大约需要4sC. 家用空调工作时的电流A约为5AD. 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1.2kg4.下列关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B. 西瓜籽属于组织C. 西瓜皮属于器官D. 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5.下表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时发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其中有一项问题和原因不能对应,请你找出这一项()A. AB. BC. CD. D6.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让华夏大地一片欢腾,伴随这次巨大成功的还有番茄试管苗空间开花结实的实验。

8瓶矮化的番茄试管苗在太空中茁壮成长,其中5株开花结果,一个果实已经转红。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这些番茄试管苗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B. 这些番茄苗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C. 它们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D. 番茄苗都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组成7.系统由器官组成,下列器官属于循环系统的是()A. 胃B. 肺C. 肾脏D. 心脏8.下列几种估测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B. 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C. 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D. 初中学生的体重一般为50N左右9.读图,甲点位于()①东半球②南半球③西半球④北半球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0.浙江丽水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的泥石流造成20多幢房子被埋,多人死亡。

浙江初一初中科学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浙江初一初中科学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浙江初一初中科学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用体温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C.测量体积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2.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由于在试管婴儿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

试管婴儿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受精卵是一个()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3.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款微型无人侦察机——“蜂鸟”。

为了减轻其质量,该侦察机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A.硬度高B.熔点低C.密度小D.导热性好4.以下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A.亚洲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C.浙江省政区D.温岭政区图5.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6.为了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小明收集了以下证据:①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②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③地球仪所示的地球是一个球体;④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

其中不能作为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下列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冬天的霜是凝华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放热C.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是升华现象D.夏天的雾和秋天的露都是液化现象8.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少、相互之间共同特征最多的是()A.门B.纲C.科D.种9.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的形状是()A.经线形状是半圈,纬线形状是圆圈B.经线、纬线均是半圈C.纬线形状是半圈,经线形状是圆圈D.经线、纬线均是圆圈10.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一幅是()11.2013年12月2日01时30分,嫦娥三号带着“玉兔号”月球车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期末测试卷(一)一、单选题(共15题)1.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

生物体之所以复杂,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 )A.细胞的成熟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分裂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 )A.模糊、变暗B.模糊、变亮C.清晰、变亮D.清晰、变暗3.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

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一样C.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和细胞质都要平均分配到新细胞中去D.细胞分裂开始时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5.有一支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3cm,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时,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28cm,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一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的位置在8cm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20℃B.32℃C.24℃D.36℃6.小刚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内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当他将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很快上升。

当某时刻水银面经过35℃这一刻度时,这示数表示( )A.此时刻热水的温度B.此时刻房间内气温C.此时刻玻璃泡内水银温度D.不能表示任何物体的温度7.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

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 )A.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8.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

浙江省2024学年七年级(上)科学期末试题

浙江省2024学年七年级(上)科学期末试题

浙江省2024学年七年级(上)科学期末试题(2024.1)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

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A.木耳B.香菇C.细菌D.蘑菇2.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 )A.节肢动物B.环节动物C.脊椎动物D.原生动物3.下列动物属于地球上最高等的脊椎动物的是( )A.青蛙B.鲸C.麻雀D.鲫鱼4.绿豆种子发芽时,先长出的是( )A.芽B.根C.子叶D.真叶5.下列天体系统不包括太阳的是(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6.地球不但在自西向东自转,而且还围着太阳公转。

下列现象由于地球公转所产生的是( ) A.四季更替B.昼夜交替C.太阳东升西落D.以上三项均是7.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8.下列长度单位按各自单位长度由小到大的排列依次是( )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9.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暖和,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B.太阳是一颗熊熊燃烧的气态星球C.太阳是地球及人类的主要能量来源D.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10.欣赏植物可依据其主要欣赏部位分为观花、观果、观叶和观茎植物等类型。

菊花和月季是大家熟知的两种欣赏植物,其欣赏类型分别为( )A.观花和观果B.观花和观叶C.观叶和观果D.观花和观花11.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探究中,有同学拿磁铁来吸一下。

“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结论B.沟通评价C.猜想与假设D.进行试验12.草原上生活着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含绒量很高,这是对下列哪一种环境的适应?( )A.干旱缺水坏境B.多风多沙环境C.寒冷干燥环境D.草食生活环境13.母马和公驴交配能生出骡,而骡不能繁殖后代。

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含解析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含解析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 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6 页,有四大题,32小题。

全卷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祝你成功!一、选择题( 本题有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图示的四个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灯帽盖灭酒精灯B.滴加液体C.倾倒液体D.加热液体2.2017年10月机器人大堂经理“小爱”在瑞安农行总行投入使用,下列能作为判断“小爱”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的是( ▲ )A.能否和客户对话B.能否介绍银行业务C.能否自由移动D.能否生长和繁殖3.《地心游记》是一本描写黎登布洛克教授等三人到地心旅行的科幻作品,他们从地表到地心依次要经过地球的哪些结构( ▲ )A.地核、地幔、地壳B.地慢、地壳、地核C.地壳、地幔、地核D.地壳、池核、地幔4.小明想要量取5 毫升水,他应该选择的实验议器是( ▲ )A.10 亳开烧杯B.50毫升烧杯C.10毫升量筒D.50亳升量筒5.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类动物。

下列关于鲸的表述中写于哺乳类动物的特征的是(▲ )A.脊椎骨B.用鳃呼吸C.胎生D.体温恒定6.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的团队在2017年发现青蒿素的衍生物对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疗效。

青蒿素提取自黄花蒿,如图为黄花蒿的花,由比判断黄花蒿属于下列哪一类植物( ▲ )A.藻类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7.织金洞中遍布石笋、石柱,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享有“中国溶洞之王”的美誉。

织金洞的形成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外力作用的影响(▲ )A.风力B.流水C.冰川D.生物8.运动员受伤时,医生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液,药液喷到皮肤上迅速汽化,从而使受伤部位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浙江期末7年级科学试卷【含答案】

浙江期末7年级科学试卷【含答案】

浙江期末7年级科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A. 观察、提出问题、实验、结论B. 假设、实验、观察、结论C. 结论、假设、实验、观察D. 观察、假设、实验、问题2. 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周期是?A. 一年B. 一月C. 一天D. 一小时3.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固体?A. 水银B. 酒精C. 氧气D. 铁4.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2×10^8 m/sC. 1×10^8 m/sD. 4×10^8 m/s5. 下列哪种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A. 苔藓植物B. 蕨类植物C. 裸子植物D. 被子植物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2.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

(√)3. 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光照下进行。

(√)4.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5.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

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3.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

4. 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

5.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2. 简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3. 简述植物根尖的结构。

4. 简述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

5. 简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家中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发现放大镜可以将物体放大2倍。

请问小明将物体放在放大镜多远的位置,才能得到放大2倍的像?2. 小红在实验室中用天平称量物体,发现物体的质量为20g。

请问小红需要添加多少砝码和游码,才能使天平平衡?3. 小华在家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发现温度计示数为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建立自然保护区B.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C.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D.建立濒危物种繁育中心
7.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 冬天树叶上结霜B. 夏天小草上凝结露珠
C. 秋天树林中的雾D. 初春冰雪消融
8.甲、乙两同学对相同的几种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结果如表所示。他们的分类依据分别是( )
22.如图是小军在做“测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实验,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测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_(写字母);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用天平测空烧杯的质量
c.算出杯中盐水的质量
d.把盐水倒入空的烧杯中
(2)在称量过程中,当在右盘再放上质量最小 砝码时,发现天平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的操作应该是______;
C.向右移动,视野变亮D.向右移动,视野变暗
(3)小科在做“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制作了临时装片,并在低倍镜下观察,观察到的物像如图戊所示,防止出现该现象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
20.台州沿海滩涂上有一种有趣的鱼—弹涂鱼,如图。因其能在滩涂上跳跃,所以又叫“跳跳鱼”。它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在陆地上生活的时间比水中还长。
(3)皮肤是人体的器官而不是其他结构层次,原因是______。
26.王东同学发现,从超市配送到家里的一些速冻食品外面往往包裹一层泡沫。他认为这层泡沫可以起到类似棉袄隔热保温的作用。为比较泡沫与棉花隔热性能的强弱,王东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纸板箱、棉花和泡沫制作两个完全相同的保温装置,如图甲。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放入冰水混合物,分别放在两个装置中,测量并记录温度传感器数值的变化并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
小木棒与焰心接触的部分没有明显变化,与外焰接触的部分呈焦黑色
温度最高的是外焰;温度最低的是焰心
D
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
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
蜡烛燃烧发生了物理变化
A.AB.BC.CD.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20空格,每空1分,共20分)
15.图甲中铅笔的长度为______厘米;图乙中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图丙中C点在地球上的具体位置为______(用经纬度表示)。
2.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取少量氯化钠B. 闻药品气味
C. 滴加液体D. 给液体加热
3.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
火山湖
B. 海岸边的怪石
C. 喜马拉雅
D. 沙漠中的石蘑菇
4.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 是( )
(3)已知烧杯的质量为30克,在称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过程中,当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乙图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_克。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24题3分,25、27、28 题4分,>26题5分,共20分)
23.在观察蜗牛实验时,小明进行了下列活动。
(1)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观察,我们需要借助___________(仪器名称)来观察蜗牛;
A 冷水浸泡B. 加热煎制
C. 取液弃渣D. 装袋保存
5.由于受气温的影响,今年桂花集体“失约”10月中旬才竞先开花(如图)。桂花树属于( )
A.裸子植物B.被子植物C.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
6.丽水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8年排名全省第一、丽水市及所辖县(市、区)是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最为重要的区域,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1)在实验过程中,除了要保持环境温度相同外,还需要控制______相同。
(2)通过乙图发现,实验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两烧杯中的物质温度都没有升高,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及其证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7.夏天我们经常使用电风扇,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对此小明提了两个猜想,并利用玩具电风扇来进行探究。
(1)神舟十二号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返回舱外涂有一层烧蚀材料,当其进入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时,材料中部分物质会从液态变为气态而___________,防止返回舱温度过高(填“吸热”或“放热”);
(2)若翟志刚出舱后,看到地球 形状是___________。
17.2021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3周年纪念日,让大家铭记于心。试回答:
D.实验过程中被酒精灯火焰烧伤或烫伤时,用大量冷冷水冲洗受伤处
18.研究人员在野外高山上发现一块有海洋动物化石的岩石,该岩石的类型是__,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这是__的有力证据。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类动物现还生存于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身体柔软,有贝壳,则该海洋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哪一类?__。
B.影响珠穆朗玛峰高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C.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D.九龙湿地公园内雄性和雌性萤火虫的荧光是否一样亮
12.生物总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下列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B.A→C→B→DC.B→C→D→AD.D→A→C→B
13.氧气瓶是储存和运输氧气的容器,氧气瓶抗压能力强,不易变形。若随着氧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直至耗尽,下列图像能表示瓶内氧气的质量或密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
(2)在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时,小明先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再用书本遮在它上面,使其一半身体处于阴暗中,观察是否都爬向阴暗处。根据小明的实验操作,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____;
A. B. C. D.
(3)为了进一步了解蜗牛的生存环境,小明调查并记录了发现蜗牛的各处环境和蜗牛的数量,如下表所示。
(3)你认为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还可能与什么有关。()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29、 31题4分,30题6分,32、33 题8分,共30分)
28.秋冬季节,人们常常把鳗鱼(一种鱼类)剖肚挖去内脏后,挂在通风处晾干,制成鳗鲞[xiǎng]。鳗鲞是人们过年的重要干货和备菜。
(1)根据图甲鳗鱼特征,找到鳗鱼在图乙检索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选填“A”、“B”、“C”、“D”或“E”)。
(2)下列动物中,根据有无脊椎骨可分成两组,与鳗鱼同组 有___________。(填序号:①蝴蝶 ②蝙蝠 ③蝮蛇 ④水母 ⑤鲨鱼)
29.小科为了能让远方来的客人熟悉校园分布图,画了如图所示的地图,仔细观察该学校地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地图是用___________来判断方向的。
地点
蜗牛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11
潮湿的花盆底下
21
干草地中
2
根据调查结果,你可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
24.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实验时,人们常用模型或模仿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分析下列模拟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甲,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结合此模拟实验,请解释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原因:___________。
猜想一: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与距离电风扇的远近有关;
猜想二: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与扇叶的转速有关;
为证实上述猜想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将纸板B固定在支架上,纸板A与轻杆固定后悬挂在纸板B上的转轴O处,纸板A和轻杆可绕转轴O自由摆动,将电风扇放在左侧正对纸板A,图中s是纸板A自然下垂时(虚线)到电风扇的水平距离,θ是纸板A向右摆动稳定后轻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越大,说用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越强;
(2)如图乙,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在坡面上洒较多的水,泥沙将会从E处滑落,直至F处。此现象模拟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
(3)下列实验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___________。
甲:用两本书向中间移动探究板块碰撞
乙:用芝麻和黄豆混合实验探究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丙:用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实验探究分子不停地运动
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每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属于我市(丽水)频发需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B.火山喷发C.台风D.海啸
C.皮肤极薄且布满血管,能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2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记录: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30
34
38
43
48
48
48
48
48
50
55
(1)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
(2)判断该物质是晶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
(1)探究猜想一:保持电风扇的转速不变,移动电风扇,使s分别等于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在纸板B上分别标下纸板A稳定时轻轩的位置a、b、c、d如图乙所示,可知猜想一是___________(选“正确”或“错误”)的;
(2)探究猜想二:小明同学通过调节电风扇上的风速档位改变扇叶的___________,在探究过程中,还要保持___________不变;
B.分裂生长分化
C.生长分裂分化
D.生长分化分裂
10.对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学习科学基本技能之一,下列估计正确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0℃B.科学书的面积约为450平方米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克D.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