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小学音乐教案5篇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教案一:音乐基本概念教学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理解乐谱的基本符号和意义- 能够演奏简单的乐曲教学内容1. 介绍音乐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解释乐谱中的基本符号和意义3. 研究演奏简单的乐曲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首简单的乐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 基础知识教学:讲解音乐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音乐的作用和意义3. 乐谱解析:分析乐谱中的基本符号,讲解符号的含义和演奏要求4. 演奏实践:学生跟着乐谱演奏简单的乐曲,加深对乐谱符号的理解和应用教学评价- 检查学生对音乐概念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演奏实践中的表现和技巧发展情况-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研究兴趣教案二:认识音乐家教学教学目标- 了解著名音乐家及其作品- 研究欣赏音乐家的作品- 培养对音乐家的尊重和欣赏能力教学内容1. 介绍著名音乐家的生平和成就2. 欣赏音乐家的代表作品3. 讨论音乐家对音乐界的影响和贡献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著名音乐家的代表作品,引起学生对音乐家的好奇和兴趣2. 生平介绍:简要讲解著名音乐家的生平和成就,展示他们在音乐领域的杰出贡献3. 作品欣赏:选择几首音乐家的代表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家的风格和特点4. 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讨论音乐家对音乐界的影响和贡献,总结学到的知识教学评价- 学生对著名音乐家的认知程度和作品的欣赏能力- 学生对音乐家的评价和思考能力教案三:乐器分类与演奏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研究演奏一种乐器的基础技巧- 培养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乐器的分类和特点2. 研究演奏一种乐器的基础技巧3. 演示和展示不同乐器的演奏效果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不同乐器的演奏录像,引起学生对乐器的兴趣2. 乐器分类介绍:讲解常见乐器的分类和特点,介绍乐器的不同声音和演奏方式3. 乐器演奏技巧研究:选择一种乐器,教授学生基础的演奏技巧,让学生亲自尝试演奏4. 演示和展示:邀请有经验的学生或专业演奏者展示不同乐器的演奏效果,激发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评价- 学生对乐器分类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学生在乐器演奏技巧研究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学生对不同乐器演奏效果的欣赏能力以上是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的简要概述,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苏少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苏少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苏少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5篇)如果试过在宁静的夜里沉思,倾听这个世界在转了一天之后究竟想说些什么,那么你该会同意,其实真正的寂静,并非是全然无声的。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苏少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苏少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唱,体会奥林匹克精神,并能主动的维护世界和平。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清晰、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全曲过程与方法:通过发声练习,能够使歌唱时的声音圆润、连贯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奥林匹克精神,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教学难点:能够用清晰、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全曲教学用具:教学光盘、多媒体、钢琴教学课时: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奥运五环是由蓝、黑、红、黄、绿五种颜色构成,分别代表了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二、讲授新课:1、重温经典,让学生探讨听《我和你》之后的感受?歌曲非常的优美动听,深切体会到歌曲中所蕴含的奥林匹克精神和真挚的情感2、聆听歌曲,学生用“wu”小声哼唱以下旋律:1=C4/41—3—︱5—3—︱1———‖Wuwuwu(通过发声训练,学生能够把口腔打开,为歌曲的演唱能够一个积极兴奋的状态,气息要连贯、通顺)3、教师弹琴,学生加歌词演唱全曲学生易出现问题:①、气息飘,不稳,易扯喉咙②、6—5—︱6—1—︱演唱时易出现困难来吧朋友4、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难点①、高音部分,先用“wu”来演唱旋律,在气息稳的基础上加入歌词演唱②、读歌词、先读后唱,把歌词中的每个音都读清、咬清、唱清。
5、教师弹琴,学生演唱全曲三、拓展延伸同学们还记得是谁与刘欢在北京奥运会上演唱的这首歌吗?——英国的莎拉布莱曼用英语演唱的《YouandMe》1、学生试读英文,教师朗诵英文歌词2、教师演唱英文,学生一句句跟唱3、播放莎拉布莱曼演唱片段,学生小声跟唱4、游戏:教师弹琴,全班一分为二,一部分唱中文,另一部分唱英文5、介绍莎拉布莱曼与刘欢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本首歌曲,对于学生来说很熟悉,在唱的时候,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课堂效率会更高(学唱英文,让学生自己尝试)。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优秀5篇)

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练习竖迪的演奏姿 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的能力。视谱:通过学习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强弱规律。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思想已经有所成熟,总体来说,女生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学生们的唱歌习 惯不是很好,喊唱的现象还比较多。他们的识谱能力很差,一首比较简单的曲谱对他们来说也比较困难。而且我发现学生的节 奏感不是很好,唱歌时还不是很明显,特别是跟音乐做动作时就算经过老师的反复提醒、强调、练习还是会有很多的学生跟不 上节奏。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 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比如台湾诗人余光中为了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写了一首的诗《乡愁》,请同学们读一读。
6、在《大海啊,故乡》的伴奏音乐中有感情的朗读《乡愁》。 7、由感情的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祖国和故乡的热爱。 8、课后反思。
四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篇四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八课,每课还包括“音乐欣赏”、“器乐”、“动手动脑练习”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 2、能哼唱歌曲并按节奏创编两小节旋律。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优秀8篇)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优秀8篇)音乐只能用声音来表现,用听觉来感受,但这并不等于说人们在创作和观赏音乐时,大脑皮层上只有与听觉相对应的部位是兴奋的,而其他部位都处于抑制状态之中。
为帮助大家学习便利,白话文的我细心为您带来了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四年级音乐教案篇一课时打算: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春风》2.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教材分析:1、歌曲《春风》,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旋律轻愉快泼,充溢着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全曲为4/4拍子,大调式,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18小节)运用弱起小节、切分音,歌词用拟声词噜描绘出和煦的春风轻轻吹佛大地的生动场景。
其次乐段(916小节),前四小节旋律伸展、轻快,呈现了嫩芽笑颜开、歌声响四方的春天景色。
特殊是第12小节改变音的运用,使歌曲童趣盎然,充溢朝气。
后四小节运用简洁的二部合唱,进一步表现了万物复苏、生气勃勃的春光美景,表达了儿童对春天的酷爱。
2、《春》是意大利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维瓦尔第的一部作品,作者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在欧洲广泛流传。
1725年他出版了分别冠以春、夏、秋、冬副题和每首配有小诗的四首协奏曲,被统称为《四季》,而《春》就是其中的一首。
教学目标:1、能够自信的与同学们合作,用甜蜜、自然的声音轻松开心的学会演唱歌曲《春风》,用歌声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宠爱之情。
2、能仔细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的第一乐章,能熟识音乐主题,感受音乐情境。
教学设想:春天来了,在暖和的春风吹拂下呈现出万物复苏,生气勃勃的景象。
人们宠爱春天是由于不仅远离了寒冷,还可以尽情地去享受鸟语花香,花红绿叶的大自然。
本节音乐课以春为情境主题,依据学生对春天已有的感受与阅历,我设计了歌曲《春风》和观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的教学活动,歌曲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歌曲欢愉快泼的旋律,并能用甜蜜自然的声音轻松开心的与同学合唱二声部;观赏《春》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每一段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达到培育学生音乐审美的目的。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六课教案(精选5篇)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六课教案(精选5篇)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六课教案篇1教学内容学唱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教学目标能用连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手风琴教学重点用连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学过程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田野在召唤》的一声部。
2.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
3.找出难点,重点解决。
4.请同学们为歌曲方框中的旋律设计力度变化,在__处设计声音或动作,使歌曲更富有朝气。
5.用合唱这种演唱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
6.课后反思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六课教案篇2教学目标:感受进行曲雄壮有力的性质,激发喜爱运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熟悉的运动项目,发展学生音乐听觉、音乐想象及音乐表现的能力。
教学准备各种运动项目运动员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1.在“运动员进行曲”声中学生迈着有力的步伐绕教室一圈坐下。
2.感受和理解乐曲的性质。
(1)刚才,你们听着音乐迈入教室,这段音乐熟悉吗?什么时候听到的?学生泛讲(2)“运动员进行曲”是运动员的音乐,你认识哪些运动员?(边听音乐边回忆,学生讲出,教师出示有关的照片或图片。
)(3)你们喜欢哪些运动项目?(边听音乐边泛讲,教师根据说出的项目,出示有关的照片或图片。
)(4)请你们边听音乐,边把熟悉的运动项目表现出来。
(足球、篮球、游泳、射击、体操等。
)3.听辩乐曲的曲式变化。
(1)听乐曲,引导学生听出乐曲三段的变化。
(2)听乐曲,引导学生想象每一段表现什么?如A段表现了运动员入场;B段表现了运动员在比赛;A’段表示了运动员夺冠获奖了。
(3)听音乐,根据自己的想象用动作表现。
4.完整听赏音乐,感受“运动员进行曲”雄壮有力的音乐性质。
5.在“运动员进行曲”伴奏下,学生迈着有力的步伐出室。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六课教案篇3教学目标:1、学唱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从中感受歌曲简洁、纯净、质朴的美。
并了解歌曲所表达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和谐主题。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6篇)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6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观赏《天涯有颗闪亮的星》2、学唱歌曲《杜鹃花》【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歌剧《党的女儿》的剧情。
2、观赏剧中玉梅的唱段《天涯有颗闪亮的星》。
3、学唱最终一幕的唱段《杜鹃花》。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党的女儿》的剧情介绍。
师:你们在课前查找的歌剧《党的女儿》的资料,可以与同学们沟通一下吗?同学们沟通课前查找的资料,教师补充。
2、观赏歌曲(1)初次听赏歌曲。
(2)听完后教师提出问题。
师:歌剧中唱到的“闪亮的星““小花““青松“分别指的是什么?(3)复听歌曲3、观赏第五场和第六场的同名歌曲4、分析总结歌曲在不同的场次消失时,为什么演唱形式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对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有什么帮忙?5、学唱《杜鹃花》(1)观赏歌曲《杜鹃花》(2)学生看谱在心里默唱(3)教师提示学生留意,歌曲的节奏是5/4拍。
(4)随录音小声哼唱。
(5)全体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杜鹃花》。
其次课时【教学内容】观赏《卡门序曲》【教学目标】1、了解歌剧《卡门》的剧情。
2、观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卡门》的剧情介绍。
2、观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1)教师出示主部主题,并引导学生观赏主部主题。
(2)教师出示第一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观赏:师:这段音乐有什么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答复,并随录音演唱第一插部的主题。
(3)教师出示其次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观赏:(4)完整观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5)为乐曲划分段落。
3、观赏歌剧中的其他选曲《斗牛士之歌》(1)教师简介歌曲背景。
(2)观赏这首歌曲的视频资料。
4、再次观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观赏《街头少年》【教学目标】1、观赏童声合唱《街头少年》。
2、了解作曲家比才。
【教学过程】1、导入可由学生简介歌曲背景。
2、观赏歌曲《街头少年》(1)出自完整听赏。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优秀9篇)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优秀9篇)四年级音乐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一、唱歌:《采金秋》《丰收之歌》二、聆听:《扬鞭催马运粮忙》《丰收锣鼓》三、创编:金秋的喜悦四、音乐知识:民族打击乐器教学目标一、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欢快劳动情景,上教版四年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二、通过聆听《扬鞭催马运粮忙》《丰收锣鼓》,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喜庆的丰收场景。
三、认识民族打击乐器,能听辩其音色。
四、能在多声部节奏中模拟各种声响,并创编相应的劳动动作,表现繁忙的运输情景。
教材分析《采金秋》是一首具有浓郁的名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的儿童歌曲。
4/4拍、羽调式,两段体。
歌曲第一部分节奏紧凑,情绪欢快活泼。
第二部分节奏舒展,旋律优美上扬,较好的抒发了欢乐的情感。
歌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描画了家乡秋色的景色,《丰收之歌》是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的一首丹麦歌曲。
歌曲的节奏鲜明、简洁,歌曲结构短小、规整,为典型的西洋大调式的风格。
歌曲抒发了人们热爱劳动和喜庆丰收的愉快心情,赞美了丹麦人宽厚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一、通过音乐学习,让学生感受秋收劳动的快乐心情,体验丰收的喜悦。
二、能在多声部节奏中模拟各种声响教学准备电脑。
课件,琴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聆听"丰收之歌"1、律动:同学们,请你们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跳起来吧(音乐:"丰收之歌")。
2、谈话:你们跳完后,对音乐有什么感受?描写了什么场景?二、新授《采金秋》1、引入:你们看到了那么多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一起去采金秋吧。
{课件播放秋天美景}2、聆听范唱,了解节拍及乐曲的基本情绪。
3、我们用拍手的方式伴奏。
4、随乐用la哼唱两遍。
5、随乐学曲谱、视唱。
三、歌曲处理。
1、小组讨论处理方案,交流、讨论、实践。
2、综合讨论意见,是总结:前倚音、下滑音的旋律,衬词的演唱要轻巧灵活;最后的长音要唱足时值,教案《上教版四年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会演唱歌曲《茉莉花》,掌握江南风格的歌曲韵味。
欣赏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会唱歌曲《茉莉花》,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演唱。
教学难点:掌握江南《茉莉花》的韵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你们想听吗?1、学生欣赏(播放2004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师:你们听出来是什么歌吗?生:茉莉花2、谈谈感想师: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
(生畅谈)师:是啊,茉莉花代表纯洁,代表纯洁的中国的人民,更代表中国人民热忱欢迎世界人民20XX年到中国做客的一颗真诚的心。
二、唱花--学唱歌曲《茉莉花》1、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茉莉花吗?闻过茉莉花香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惊喜,你们看:(CAI展示江南风景及茉莉花图片,背景音乐为民乐合奏的《茉莉花》)师在教室洒上茉莉花清新剂。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生畅谈置身茉莉花丛的感受)2、学生练习呼吸及歌唱师:是啊,我们仿佛进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小桥、流水、茉莉、花香。
让我们都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尽情的吮吸这芳香的花蜜吧!(师引导学生深吸气,用哼鸣随琴哼唱歌曲旋律)3、演唱歌曲及歌曲处理①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词师:你们刚才的声音就像是天籁之音,相信加入歌词,你们也一定唱得更美。
②解决歌唱难点师:美丽的茉莉花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让我来将你接下,送给别人家。
”听到这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呢?(生谈感受)引导学生体会自己闻到茉莉花香,想摘花但又舍不得摘的心情。
带着爱惜茉莉花的感情唱第五乐句,感受八分休止符“03”。
③表现相同的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引导学生用赞美的情绪唱。
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的力度加强,更加深情的赞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小学音乐教案5篇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四年级小学音乐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四年级小学音乐教案1教学内容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舞蹈动作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目标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让同学们表演。
教学设计《赶海的小姑娘》舞蹈设计1.第一段歌词1-8小节:双手叉腰,右脚踏出一步,左脚向右前方脚后跟着地,同时右腿屈膝。
然后再做反方向。
共2个八拍。
9-12小节:往左前方轻轻跑几步,做捡东西的动作。
1个八拍。
13-16小节:身体转向右边屈膝,双手扣在一起,头轻轻摇。
1个八拍。
17-20小节:双手做捂篓动作,屈膝,小碎步,身体先向左转,后向右,头随身体转动。
1个八拍。
21-24小节:屈膝,先抬左脚双手在左边打开,后做相反的动作。
1个八拍。
25-30小节:双臂在头两侧,掌心相对左右摇摆。
1个半八拍。
2.第二段歌词31-38小节:动作同1-8小节。
39-46小节:双脚分开,双臂在身体两侧,左右摇摆。
2个八拍。
47-54小节:两位同学面对面拉手转圈跳。
2个八拍。
56-61小节:做提篓动作,双臂在身体两侧前后摆动,双脚跳跃动作。
1个半八拍。
3.结束句身体向左前方,右脚尖点地,双手呈喇叭状放在嘴前,1个八拍。
然后向反方向做一个八拍。
教学过程1.先教分解动作2.然后跟随录音跳舞3.可选优秀者做表演4.课后反思四年级小学音乐教案2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准备:出示相关图片,播放课前音乐扬州民歌《茉莉花》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你可知道__爷爷的故乡在哪里吗?江苏扬州的诗句谁能说出一句与扬州有关的古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曾在诗中提到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好一个”烟花三月下扬州”!出示扬州风光图,让学生欣赏画面。
扬州美吗?美!二、寓教于乐感受歌曲怎么样?陶醉了吧?告诉你们,扬州的民歌也是很有名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扬州民歌《杨柳青》。
全体同学听赏歌曲一遍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轻松、活泼,充满活力,表达了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后愉快的心情。
生跟范唱音乐轻声唱歌词。
生跟琴声填歌词唱。
边唱边找什么地方感觉比较难唱三、创造表现有难唱的地方吗?……引导学生练习,并渗透乐理知识结合用读歌词的方法解决附点节奏难点好的,我们把歌曲连起来唱,不要唱错哦!一到两遍,直至唱熟生再唱一遍歌词唱出活泼与诙谐的感觉来注意歌曲的强弱感觉、衬词的表达等。
同学们唱得不错!《杨柳青》是一首扬州民歌,关于民歌我们以前也讲过这方面的一些知识。
谁能够说说,民歌是怎样产生的?……不错!民歌产生于民间,在民间的各种风俗活动中,由口头创作又经过口头广泛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加工进行再创作,使之更加完美。
正因为这样,许多民歌都是用当地的方言来演唱的。
《杨柳青》这首歌曲如果用方言来演唱的话一定会更加有趣的。
原来民歌中的衬词这么有意思。
接下来,我们再用扬州方言来唱一遍,不过我有个要求,变换一下方式来演唱。
你们给我出出注意。
……1、领唱、齐唱;2、加动作演唱;3、加上一些打击乐器唱拓展延伸同学们唱得真好!民歌《杨柳青》因题材的不同,有很多变体,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女声独唱和女声合唱的《杨柳叶子青》。
生听歌曲四、完美结课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杨柳青》这首歌,还知道了不少其他的知识。
都知道了什么?四年级小学音乐教案3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第四十五交响曲,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教学重难点: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简介:升f小调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1766年,奥地利作曲家海顿任职的艾斯特哈齐府乐团的主人尼古拉斯公爵在一个可以俯瞰诺吉托拉湖全景的风光明媚的地区,修建了一座豪华、壮丽的宫殿,主人特别将它命名为“艾斯特哈齐堡”。
宫内规定,管弦乐团的团员和杂役们都不许携带家属进入。
三、乐曲概述该曲写于1772年,该年正值禁令执行特别严格的时期,多数的团员们全年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得住在宫殿里,见不到家人。
海顿在乐团里一直是最有威望的团长,所以团员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能想办法改善目前这种不便的生活。
海顿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构思了一部交响曲,在乐曲的最后,请参加演奏的乐团团员在演奏完毕以后,一个个收拾乐器,吹熄谱架上的蜡烛退场,只留下极少数的人,孤单地继续演奏,借此表现出乐团团员们的心情。
就这样,海顿写成了《告别交响曲》,调号也选择了代表孤寂的升f小调。
据说,当本曲首次在公爵面前演奏时,尼古拉斯终于领悟了其中的寓意。
翌日,他马上传令让全体人员放假回家。
四、乐曲赏析教师播放乐曲,引导学生欣赏:全曲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甚快板,升f小调,3/4拍子,奏鸣曲式。
以突然出现的全乐队合奏,以及分解和弦急速下降的第一主题开始。
乐句单纯,但能给人极深刻的印象。
第二乐章,慢板,A大调,3/8拍子。
这一节奏徐缓的乐章亦为奏鸣曲式。
弦乐器静静地演奏出主题旋律,显得沉静而安详。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稍快板,升F大调(有六个升记号,在当时可以说极为少见)。
全乐章在情调上,属于节奏稍快而较复杂的段落,其中段以三度重叠的两支法国号奏出,但音乐并不因此而显得粗野,依旧典雅庄重,是这个时期海顿最完美的小步舞曲之一。
第四乐章,急板,升f小调,2/2拍子,奏鸣曲式。
终乐章分成两个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为交响曲通常的终乐章形式,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第二部分为慢板,3/8拍子,这是最后附加的部分,体现出曲名“告别”的含义。
不久,第一双簧管与E调的第二法国号结束演奏。
初演时,还特别依照海顿的指示,将谱架上的蜡烛吹熄,团员纷纷抱着乐器依次退场。
最后的十四小节,由两个继续演奏着的第一小提琴,在安静而孤寂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五、教师小结:四年级小学音乐教案4教学目标1、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萨谣》。
3、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难点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
2、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欣赏《走进*》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它会带领同学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会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一起来听。
(录音播放《走进*》学生静听)提问:听到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生回答)教师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边观看边总结:*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更有那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
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拉萨谣》(一)学唱曲谱1、播放歌曲《拉萨谣》学生静听,并谈一谈听后的感觉,及歌曲的特点。
2、教师总结:《拉萨谣》这首歌曲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何训田所作的曲子,乐曲优美独特,粗犷朴实,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歌曲,《拉萨谣》吧!(教师出示曲谱,并播放乐曲旋律,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组成旋律的各音)(1 2 3 6)3、教师引导学生随琴演唱以上各音。
4、随教师琴声轻声演唱歌谱(用啦的演唱方式进行练习、哼鸣演唱等)。
(二)学唱歌词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教师介绍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3、教师范唱(伴奏)。
4、在理解了歌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分句指导、师领唱,生跟唱、师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个人展示)5、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再次欣赏《拉萨谣》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6、让学生结合拉萨谣的歌词谈论一下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7、引导学生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全体随教师伴奏演唱。
三、小组比赛:看谁唱的最棒。
四年级小学音乐教案5教学目标:1、欣赏萨克斯独奏《回家》,感受乐曲的款款深情和旋律的悠扬柔婉,以及萨克斯管所独具的荡气回肠的声音效果对音乐氛围的营造与烘托。
2、认识吹管乐器萨克斯,了解它的形状和音色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悠扬柔婉的情绪特点,认识吹管乐器萨克斯,了解它的外形和音色特点。
教学难点:体验萨克斯管所特有的音色效果对音乐氛围的营造与烘托,以及对“家”的主题的深化。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复习歌曲《故乡的小路》(巩固两声部旋律和表现歌曲情绪)2、导入:走在故乡的小路上让我想起我的家,家:原本是住所,是可以供人遮风挡雨的地方。
家是我们停泊的港湾,家,是温暖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自己最爱的——亲人。
师:今天我们来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温馨的家》,听一首乐曲,它的名称——《回家》3、初听:演奏乐器——萨克斯管4、了解萨克斯管,课件+ppt5、了解了萨克斯管,我们再回到乐曲《回家》:首先通过五线谱来视唱旋律(用lu哼唱,唱好旋律中的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和连音线旋律)分小组或男女生演唱旋律,熟悉旋律,其次可以用唱名谱视唱旋律,从而加强对音准的练习和指导,再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范唱6、复听:?乐曲有几个主题,各主题不同的情绪师:第一主题(旋律平稳、舒展,带有少许忧伤,表达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第二主题(节奏紧凑,十六分音符的加入使得乐曲显得更加激动,表达作者回家见到亲人的喜悦之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进一步理解乐曲的内涵7、再听:ppt视频(感受萨克斯所带来的音乐效果)回家问候父母,长辈、亲人,送去祝福,感受家的温暖。
四年级小学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