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麦价格市场行情分析:“内强外弱”格局是否延续
2023年小麦价格行情预测:小麦价格走势疲软难改

小麦价格行情预测:小麦价格走势疲软难改从国际小麦价格行情了解到,国际小麦受主要产区天气忧虑降温及供需宽松等因素施压,其市场行情弱势走低。
我国小麦价格走势分析详情如下。
当前国内主产区秋收秋播同步推动,北方冬麦区大部进入播种阶段,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西南部和北部、山东半岛冬小麦已出苗。
主产区小麦价格消失不同程度的反弹,麦价跌势较大的山东地区反弹较为明显。
近期国内麦价在政策好于预期的提振下,市场购销心理发生转变,流通市场粮源数量削减促使麦价低位反弹。
估计需求整体将呈现平缓态势,麦价回升空间仍将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为风向标。
关注期间购销主体之间的心理博弈所引发的流通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化。
价差效应提升选购意愿随着202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的公布,政策价格好于预期,且小麦运行价格明显低于政策收购价,促使市场主体购销心理发生转变,粮食贸易商及面粉加工企业低价收购心态有所提高,而售粮主体惜售心态有所增加。
流通市场粮源数量削减,促使主产区小麦价格消失不同程度反弹,尤其是麦价下跌较为明显的山东地区领涨主产区。
麦价反弹更多是对前期政策预期利空所引发的急跌的价格修复,市场购销量未消失明显改观。
截至10月中下旬,江苏三等小麦收购均价2340元/吨,出库均价2422元/吨;安徽三等混合小麦收购均价2167.8元/吨,出库均价2219元/吨;山东广饶小麦收购价2200~2240元/吨,河南濮阳2260元/吨,河北赵县2240~2280元/吨。
受小麦现货市场价格反弹提振,国内强麦期价明显反弹。
截至10月16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1601合约期价报收于2770元/吨,最高价2780元/吨,创下7月底以来的新高。
更多小麦价格行情猜测信息请询问发布的小麦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内外麦价价差同比缩窄国际小麦市场整体处于供需宽松格局,主要出口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对麦价形成压力。
美国农业部全球小麦供需报告连续上调全球小麦库存,7月将2022/2022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预估数据上调174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2.198亿吨,8月上调至2.2147亿吨,9月上调至2.2656亿吨,10月上调至2.2849亿吨的纪录高位,较9月上调近200万吨,并超过市场预估区间。
2023年我国小麦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小麦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据了解:进入2022年,在我国低迷的粮食市场中,小麦将一枝独秀,有可能成为最先走出低迷的一个主要品种。
小麦市场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植面积。
从有关方面透漏的信息看,2022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并不如意。
虽然2022年主产区小麦价格大幅提高,2022年国家连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加上各项农业补贴的支撑,但是小麦种植面积增加幅度较小。
估计今年小麦播种面积在2459万公顷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略增加5万公顷。
小麦从播种到收获,要经受从前年秋天到其次年夏季长达起、八个多月的时间。
在此期间,要面临旱涝灾难,冰冻虫害等多种自然灾难的侵袭。
夺取今年小麦增产丰收,难度还很大。
保持小麦市场价格合理上升,政策性库存是调控市场的重要手段。
过去的一年,我国政策性小麦投放力度空前。
2022年国家政策性小麦市场投放量和成交量大幅度增加,2022年小麦拍卖累计成交3423万吨,比2022年的1447万吨大幅提高1976万吨。
政策性小麦市场成交量增加,导致国家临储小麦库存量下降。
2022年年底,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在3500—3700万吨,2022年年底库存大幅下降至1130—1280万吨。
国内小麦库存下降,势必增加进口。
依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2022年1—11月,我国共计进口小麦511.81万吨,同比增长39%。
就目前的形势看,2022年我国小麦进口量将持续增长。
假如我国小麦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将带来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
阅读发布的《2022-2022年小麦行业进展前景分析及投资风险猜测报告》2022年,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每市斤1.18元,比2022年提高 5.3%。
虽然从总的方面来看,今年小麦市场价格的上涨幅度将超过最低收购价的提价幅度,但是,由于地域差异、季节差价和农夫卖粮习惯的不同,新产小麦上市之后,局部地区市场价有可能低于最低收购价,仍旧有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可能。
今年我国小麦市场价格的提高,有利于农夫增收,提高农夫种粮的乐观性。
2023年小麦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后期总体走势

小麦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后期总体走势在国内小麦连续两年增产、进口量规模偏大以及高库存的压力之下,小麦市场需求却持续低迷。
尽管中秋、国庆日益接近,传统的消费“旺季”也难以再现。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企业风险意识渐渐增加,收购小麦日趋理性化,这将对小麦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一.国内小麦供应压力增大1.连续两年增产使得供需冲突明显趋于缓和由于今年我国小麦增产早已经是既定事实,而作为大宗粮食消费商品的小麦需求总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会以稳定为主,这样,在连续两年增产的状况下,国内小麦市场的供求冲突明显趋于缓和。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今年夏粮产量达2,025亿斤,同比增加102亿斤,增长5.1%;夏收小麦产量估计增长5%左右。
国家粮食局早先曾经猜测今年冬小麦产量为9000万吨,同比提高5.0%。
目前,国内一些地区的春小麦也收获完毕,但总的产量数据还未公布。
2.小麦进口处于增长势头近两年,我国小麦进口基本处于增长状态。
据海关统计,2022年全年小麦进口数量达到了723万吨,今年上半年的进口量为277万吨,同比上升1.5%,全年进口量估计将达到500万吨左右。
今年尽管官方人士称不会进口许多小麦,但由于人民币汇率调整使得进口小麦成本下降,原来国内市场小麦就产不足需,在此状况下进口量有可能连续消失回升。
3.国内小麦库存压力偏大已成为市场共识国内小麦库存压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农夫库存量大、国有粮库库存集中且品质偏差。
受农业税取消的影响,以前以粮代税的所谓“交公粮”部分大多转为农夫手中的自留粮,致使目前国内农夫手中的小麦库存总体水平偏高,库存结构表现为陈麦库存量偏低、新麦数量较多。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8月9日,国内大部分小麦主产区农夫新麦库存占其产量比例仍在60%~70%。
同时,国有粮库的陈麦库存存在着相对集中、品质偏差与成本过高的问题。
在此状况下,国内小麦中、小贸易商理性应对市场变化,相当一部分市场人士已经意识到粮库与农夫小麦库存压力均较大的客观状况,而且这部分存粮早晚要抛向市场,同时估计短期国内小麦需求难有较大的改观。
2023年小麦行情走势分析:小麦价格现易涨难跌新走势未来1-2个月内仍有涨幅

2022小麦行情走势分析:小麦价格现易涨难跌新走势未来1-2个月内仍有涨幅小麦,作为三大主粮之一,那么目前的市场行情如何呢?据悉,在粮食行情集体哑火的背景下,小麦价格最近却是扛起了上涨的大旗。
目前山东地区的制粉企业小麦选购价格领涨全国,其中临沂地区一等粮的选购价格已经报到了1.30元/斤的高位。
另外,山东的德州和聊城两地制粉企业收购一等麦的价格也已经在1.27-1.28元/斤左右了,将来涨到1.30元/斤已是也许率大事。
2022小麦行情走势分析请详见下文:小麦价格现易涨难跌新走势将来1-2个月内仍有涨幅其实造成小麦价格上涨的主要缘由就是两点:1、地方没余粮。
2、国储不放粮。
那么,小麦价格真的是要连续大涨,要上天吗?笔者认为,小麦价格将来1-2个月内仍有涨幅,随后呈现易涨难跌的走势。
第一、市场缺粮,国储必将顺价销售小麦价格经受了去年十一的断崖式下跌后,贸易商及农户都没有存粮意愿,基本都提前处理了手中的库存,这就导致了近期市场消失粮源紧缺的现象,特殊是可用于磨粉的质优小麦。
另外,据各地制粉企业负责人反映,国储近期轮换的小麦都是陈麦,不能完全用于面粉生产,只能是在2022年小麦中掺比一部分国储陈麦再进行加工,这样才能保证出粉的质量稳定。
因此市场对2022年小麦的依靠性特别强,价格上涨也就是必定现象了。
另外,国储迟迟不放2022年的小麦,也是市场小麦价格上涨的另一缘由。
虽然有消息称,4月中下旬开头会有一部分粮库开头轮换2022年的小麦,但笔者认为届时国储必将以顺价销售的方式出库,那么以现在的小麦市场价格来推算的话,国储2022年小麦的库存价格定在1.25元/斤左右的可能性特别大,再加上一些出库费用以及运费、人工费等,估计到厂价要在1.27-1.30之间了。
其次、新麦看涨,收购主体明显增多1、优质新麦不多,市场看涨新麦价格3月23日,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表示,当前总体看小麦个体偏弱,群体相对不足,今年的小麦苗情是近5年来最差的一年。
2023年国内小麦市场弱势成因及后市展望

国内小麦市场弱势成因及后市展望近期,国内小麦市场行情有所回落,虽然市场价格下跌幅度较弱,但与玉米、水稻价格上涨却形成鲜亮对比,为何国内小麦市场行情呈现弱势,详细缘由分析如下:其一,去年全国粮食获得多年少有的丰产,加之大量进口,国内供求冲突有所缓解。
其二,目前小麦产区农夫因春播春耕的需要,加之习惯于卖跌不买涨的心理,有的急于出售余粮,市场的小麦供应量增加。
其三,粮食购销企业小麦去年收购量增加较多,对将来麦价看涨的心理减弱,在新粮上市前急于抛出库存。
其四,小麦加工企业选购心理安静,多数企业看空小麦后市,对小麦选购的乐观性普遍不高。
其五,目前国内面粉需求正处于淡季,面粉加工企业面粉销售状况不好,当前对小麦的需求量随之削减。
面对国内小麦供应充分的局面,部分面粉加工企业对后期小麦价格连续看空,企业选购小麦的乐观性普遍不高。
没有大量补充小麦库存,而是实行随用随买的选购策略,导致目前小麦需求持续疲软。
其六,近期储备小麦源源不断地抛向市场,数量较大,时间较集中。
山东、安徽拍卖小麦,成交价格较低,影响了市场价格的正常走势。
从上述这些利空因素来看,短期内,小麦市场立刻由弱转强的盼望不大,由于刺激小麦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多,因此小麦后市走势还将在平稳和略低上运行一段时间,且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很长。
主要缘由有:其一,今年小麦的生产形势还不是非常明朗。
2022年小麦生产面积虽然增加,前期生长状况很好,但今冬气温偏低,又消失了倒春寒,小麦受冻害严峻。
据农业部猜测今年小麦病虫害为偏重发生,影响小麦产量还要看以后的天气。
目前距离小麦收获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小麦产量的不确定因素许多。
其二,我国小麦产需仍有缺口。
据猜测,2022年小麦消费总量在10500万吨左右。
全国小麦产量估计9400万吨,加上进口700万吨左右,在下一个市场年度内,国内小麦新增供应量仍将小于当年的国内小麦消费量,仍旧需要动用小麦库存以实现年度内的小麦供求平衡。
2023年近期小麦、面粉市场行情分析

近期小麦、面粉市场行情分析今年以来,国内小麦、面粉市场给人们的总体感觉是激情不足,而沉闷有余,呈现出“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尴尬局面,价格行情连续着05年的行情,一路小幅下滑。
今年3月初,为了爱护种粮农夫利益,国家四部委联合公布了06年小麦最低价收购价,市场行情趋于稳定,但整体弱势格局并未转变。
近日国内权威机构市场价格监测显示,随着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启动,产区小麦价格消失小幅上涨,但仍在国家最低收购价以下,销区小麦价格保持平稳。
后期国内小麦市场将呈现“上涨乏力,下跌受撑”的窄幅振荡走势。
1、储备企业小麦出库频繁。
夏收前是储备企业小麦集中轮换销售的高峰期,据中华粮网,国内3月份竞拍小麦总量44万吨左右。
进入4月份以来,安徽、黑龙江、广东、福州、天津粮油批发交易市场进行了小麦竞价销售。
从交易的状况来看,大大好于前期。
安徽、福州、天津成交率为100%,广东成交率为77.79%。
成交率的提高,肯定程度上虽然说明人们对后期的市场看法发生了转变,但这必定增加了小麦的上市量,市场压力依旧沉重。
5月初,国家四部委要求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轮换工作要听从和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分期小批量出库,切实把握好小麦轮换的方式、节奏和轮换出库的力度,防止集中轮换出库压低小麦市场价格。
但是,储备企业陈麦不轮出,新麦收购就存在仓容问题,况且政策并没有规定小麦不准轮出,而是有节奏进行。
估量后期的小麦轮出力度会有所减轻,轮出数量会有所削减,但有节奏的出库仍会连续进行。
短期内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格局难以转变。
2、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市场主体心理。
最低收购价政策公布后,市场相关主体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
就农夫出售状况看,主产区普遍反映农夫的陈小麦上市量不大,其主要缘由是国家最低收购价格高于当前市场价格,大多农户持粮待沽。
就经营企业来看,前期受还贷因素的制约,小麦出库量较大。
由于目前有的产区农发行实行了还贷展期,企业的还贷心理有所减轻。
就收储企业来看,小麦主产区收储企业收购低价小麦的乐观性明显提高,以期赚取差价的欲望增加。
2023年国内小麦市场“稳”领后市

国内小麦市场“稳”领后市2022年以来,国内产区小麦购销“旺季偏淡”,价格下跌几率上升,市场上消失了“季节性反常”信号。
尤其进入4月份,国内小麦现货和期货价格不断走低,与玉米、大豆、豆粕、稻米等大宗农产品价格相比,价格下挫幅度比较大,究其缘由是短期内国内小麦市场供应量增加所致。
为遏制小麦价格的下跌势头,保持市场粮价的基本稳定,国家粮食局4月25日发出了紧急通知。
受国家粮食局稳定小麦价格政策的影响,近期郑麦期价良性回应,部分主产区小麦现货价格也止跌趋稳。
纵观国内小麦后期市场,利好、利空因素依旧交织并存,机遇和挑战同在,小麦价格上涨有压力,下跌有支撑,市场价格平稳运行将是主流,“稳”领后市大局不会转变。
一、支撑后市小麦价格利好因素分析总起来看,国内后期小麦市场,支撑价格利好因素许多,题材也较丰富,多头力气正在逐步分散,隐藏潜力很大。
1、国家政策因素。
为了有效遏制小麦价格下跌的势头,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国家粮食局仔细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4月25日准时下发了《关于做好小麦购销工作稳定市场价格的紧急通知》。
通知中要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肯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把行动落实到中央的统一部署上来。
要充分熟悉到假如小麦价格过度下跌,不仅会影响今年新产小麦的生产和市场价格,不利于农夫增收,而且对早籼稻的市场价格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落实也会带来影响。
2、紧急平衡因素。
依据猜测,2022年小麦消费总量维持在10500万吨左右,全国小麦产量估计9400万吨,在产量走平、进口削减以及需求稳定的基础上,中国小麦供需缺口将再次扩大到1074.2万吨,期末库存水平也将下降到4804.7万吨。
国内小麦市场的“紧平衡”状态,必将会在肯定程度上紧缩小麦的下跌空间。
3、库存下降因素。
自2000年以来,国内小麦因产量下降,连续4年产需消失较大缺口,导致库存大幅下降。
2022/2022年度小麦产量虽然消失恢复性增加,但总体依旧是供不足需。
2023年近期小麦价格走势分析

近期小麦价格走势分析近期国内麦市购销在面企补库提振下,呈现“量增价稳”格局,尤其是临储小麦拍卖市场;受现货价格持稳支撑,国内小麦期价弱势反弹;国际麦价受价格连续下跌,市场需求有所提高,期价低位反弹。
一、面企补库提振需求麦市购销“量增价稳”随着近期国内气温快速回升,小麦病虫害间续进入暴发流行高峰期。
据监测,截至3月4日,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北、安徽、河南、山东、江苏、陕西、甘肃等11省(市)累计发生小麦病虫害6200万亩。
专家分析,3月份以后,随着气温快速回升和降雨量增加,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小麦市场粮源较少,购销较为清淡,市场价格整体平稳,局部地区略有波动。
江苏中部高邮地区一般高筋红小麦出库价2520-2530元/吨;北部连云港地区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收购价2500元/吨,拍卖小麦到厂价2480-2500元/吨。
安徽地区三等混合小麦收购均价2333.2元/吨,较月初下跌5.8元/吨;出库均价2388.8元/吨,下跌0.8元/吨。
山东潍坊诸城地区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收购价2600元/吨,寿光地区小麦收购价2680元/吨。
河南焦作武陟地区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收购价2500元/吨,河北衡水深州地区白小麦收购价2630元/吨。
临储小麦拍卖状况节后呈现“量增价稳”格局,3月13日,临储小麦共投放500.9093万吨,实际成交120.3316万吨,成交率24.02%,成交均价2333元/吨。
二、终端需求稳中回落市场行情走势分化数据显示,国内2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 6.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98个百分点。
近期肉禽、蛋等因需求下降,价格消失明显回落;相比之下,面粉市场价格相对较为坚挺。
截至3月14日,全国出栏瘦肉型猪均价跌至12.57元/公斤,较3月初下跌9.43%;自繁自养出栏头均亏损由-45元/头扩大至-156元/头。
面粉市场行情整体保持稳中小幅波动格局,其中江苏南京加工企业加工的特一面粉出厂价3280元/吨,特二面粉出厂价2960元/吨;安徽地区特一面粉批发均价3267.6元/吨;山东德州特一粉出厂价3360元/吨;河南新乡特一粉出厂价3030元/吨;河北石家庄特一粉出厂价3100元/吨;浙江杭州特一粉批发价3320元/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小麦价格市场行情分析:“内强外弱”
格局是否延续
今日小麦价格数据行情如何呢?据《2022年小麦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近期国内强麦期货价格因现货市场行情整体较为平稳,其走势呈现区间弱势震荡态势,但近远月期价价差处于高位,截至2月19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1605合约期价报收于2881元/吨,相比之下强麦1701合约期价报收于2671元/吨,其与1605合约期价价差为210元/吨,凸显出市场主体对强麦远期期价走势的不乐观。
2022小麦价格市场行情分析:“内强外弱”格局是否连续
小麦品种内因需求分化以及政策支撑弱化,导致优质优价较为明显,据统计,截至2月中旬国产优质小麦藁优9415与三等一般白小麦均价价差扩大至380-385元/吨。
据市场监测,当前国内主产区优质小麦市场行情较为坚挺,其中山东济宁地区中等优质小麦济南17收购价2620元/吨,河南濮阳地区中等优质小麦西农979车板价283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藁优2022收购价2580元/吨。
与国内小麦市场行情相比,国际小麦市场行情走势明显弱势。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新发布的月度价格报告显示,因受到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压力,2022年1月份世界食品价格跌至近七年来的低点,世界食品价格已经连续四年下跌。
2022年1月份FAO的世界食
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50.4点,低于2022年12月份修正后的指数153.4点,比去年1月份低了16%。
因中国库存数据上调,美国供应增加,美国农业部2022年2月全球小麦供需报告将2022/16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数据上调680万吨,至创纪录的2.389亿吨,而美国小麦出口规模将为44年来最小。
据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小麦产量估计为7.094亿吨,比早先的猜测值高出520万吨。
俄罗斯农业部表示,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2月3日,俄罗斯共出口谷物2250万吨,包括1680万吨小麦,谷物出口速率同比下滑 4.4%,主要出口国小麦竞争较为激烈。
据阿根廷农业部称,因政府取消小麦、玉米、高粱和大麦出口关税,大豆出口关税下调,2022年12月到2022年1月期间,阿根廷谷物出口大幅增长57%。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11日当周,本作物年度迄今美国小麦出口检验量累计为1415.2563万吨,上一年度同期1598.8201万吨。
近期对冲基金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上大举抛空,其中硬红冬小麦期货及期权市场上的净空头部位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截至2月19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3月合约期价报收于461.25美分/蒲式耳,交投最活跃的小麦合约近期触及2022年6月以来最低水准,堪萨斯城期货交易所(KCBT)3月硬红冬小麦合约报457美分/蒲式耳,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X)3月小麦期货合约报每蒲式耳493.25美分/蒲式耳。
截至2月18日,3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191.1美元/吨,到国内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
1685元/吨,相比之下2022年江苏产中等一般白小麦广东广州地区到港价2480元/吨左右;福建厦门地区到港价2450元/吨。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全球小麦2月供需报告显示,中国2022/16年度小麦进口预估为230万吨,1月预估为200万吨。
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月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184万吨,去年同期累计为242万吨,同比削减23.7%。
据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发布的最新参赞报告显示,因小麦饲料用量削减,小麦工业用量连续稳步下滑;2022/16年度中国小麦消费量估计为1.14亿吨,比早先猜测值低400万吨;2022/16年度中国小麦期末库存估计为9350万吨,比早先猜测值高出620万吨。
国内麦市供应侧的变化敏感性将增加,尤其是来自供应侧多渠道的变化对麦价阶段性行情走势的影,国内强麦期价因阶段性供需格局不一,呈现“近强远弱”态势,估计近远月期价价差仍将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