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及答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及答案

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二)第一单元至第六单元(满分120分,限时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2022浙江杭州滨江期末)酣畅淋漓的玩耍是童年最斑斓的印记。

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注音。

(4分)童年是朱自清笔下的孩童在酝酿.(A.niàng B.liàng)①着花香的空气里唱出宛转的曲子;是泰戈尔笔下的金色花在母亲做(dǎo)②告时,悄悄散发出芬芳;是小鲁迅在百草园玩耍,采食像小珊瑚珠攒.(A.zǎn B.cuán)③成的覆盆子;也是康拉德·劳伦兹笔下如孩子般调皮的鹦鹉,正活泼而神采(yìyì)④地向你跳过来。

童年有着纯真的梦,载满了童趣的琼浆。

2.(2022独家原创)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注重的是让更多人中国传统文化,而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则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和理念,人类共同体的伟大主题。

这既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又与新加入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团结”高度契合。

A.讲全了解呼应构建 B.了解讲全构建呼应C.了解构建讲全呼应 D.构建了解呼应讲全3.(2019江苏南京中考)关于下面这副对联的上下联,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位置正确。

B.结构相应。

C.词性相对。

D.意义相关。

七年级上册4.(2022独家原创)下面语段中有两个句子有语病,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加以改正。

(6分)①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

②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耕作,到“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的纺织,再到“六月调神曲,正朝汲美泉”的酿造……等,古往今来,对劳动的赞歌绵延不绝。

③正是因为劳动创造,使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

④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层出不穷,一曲曲豪迈激越、铿锵有力的新时代劳动者之歌响彻云霄。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安东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安东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涟水县安东学校2022-2023学年度第一次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欢迎参加本次训练。

相信你能成功!请先认真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本卷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一(2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种子绽放出芽蕾,尽管幼小稚嫩,却也是美的胚芽。

花bāo绽放时,像帆,像船,又像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晴空下,花儿鲜妍.可爱,蝶绕蜂暄,令人心旷神怡;风雨中,洗礼不期而至,花瓣零落,使人(痛哭流泪黯然神伤)。

但每一朵花都会牢记使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请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里。

(2分)忍俊不禁心旷神怡(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鲜妍.: 花bāo(3)找出上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1分)改为(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最适宜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分)2.综合性学习。

(6分)2022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

安东学校准备开展以“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6分)【传承红色精神,我策划】(1)学校计划于10月8日下午2:00在本校小礼堂举办系列活动之一---传承红色经典,唱响地方戏曲,并已邀请市淮剧团王团长担任评委。

小明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者,需要发一条短信给王团长,告知他具体的时间地点。

请你帮他拟写一条短信。

(3分)答: 【传承红色精神,我宣传】(2)小礼堂需要悬挂标语,请你紧扣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写一条宣传标语。

(20字以内)(3分)答:3.诗、文名句填空。

(8分)(1),吹面不寒杨柳风。

(2)水何澹澹,。

(3)“”,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4)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次北固山下》吟咏乡愁,“乡书何处达?”,表现了思乡之切。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语文试题 第1页(共60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60页)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 (一)基础知识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分) (1)看吧,由澄. 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2)当 m ù 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3)突然间,我 hu ǎng 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每周一,早上7:00学校都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校园回荡师生嘹亮..地国歌声。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C.汽车穿村过野,便渐渐看惯..了不变的风景。

D.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B. 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 2012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C. 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 汪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4.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_____;一阵杜鹃啼,____;一阵风起,____。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 .①②③ B .③①②C .③②①D .①③②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1)(有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1)(有答案)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七年级语文试题卷命题人:初一语文备课组审核人:初一语文备课组亲爱的同学,七上即将结束,你在语文学习上有什么体验和收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知识大闯关吧!活动一:探究意象享诗意(21分)【我来导学】1、下面是小语对诗歌“意象”的导学,请完成后面的任务。

(9分)在梳理古诗词中的“意象”时,我发现诗歌中的意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某种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遨游于诗海,品味一个个别具一格的意象,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如鸟雀翱翔于云(xiāo) ______;我们可以仰望烂漫的星空,感受那浩瀚(ch éng)______ 澈的天宇。

温习知识有这么多新的发现,真是应(A.y īng B.yìng)了孔子的那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根据词语的解释,填入文中第一行“□”的词语,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分)A. 赋有:具有某一样东西。

B. 富有:大量拥有。

②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注明该词的词性。

(4分)云(xiāo),词性为___________(chéng)澈,词性为__________③加点字“应”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1分)A.yīngB.yìng④根据语境,选择语段结尾应该填入的句子()(2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我来梳理】2、“月”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下面是小语同学整理的有关“月”的诗句,请一起完成表格。

(4分)意象诗句出处情感月峨眉山月半轮秋,①《峨眉山月歌》(李白)借“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②,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回乐烽前沙似雪,③《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我的发现:古诗词中的某些特定意象包含的情感或意境具有固定性,整理古诗词字词时可以用“意象辨析法”。

如下面这句诗的意象根据“意象辨析法”可以选出应填入正确的意象是:乡书何处达?归___④_____洛阳边。

人教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1~4题23分)1.根据提示或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每空1分,共7分)(1)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 ,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5)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的“,”两句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6)在《论语》中孔子把“”看作天上的浮云。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5分)【甲】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yú chǔn)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乙】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xūn zhāng)(1)给【甲】【乙】两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称职..②附和..(2)根据【甲】【乙】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yú chǔn) ②(xūn zhāng)(3)结合【乙】文中括号里的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

(1分)成语:3.下列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分)①春节来临,同学们都在努力地复习,迎接期末考试的到来。

修改意见:②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修改意见:4.下列叙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载着希望,乘着梦想,我们跟随朱自清探寻春的足迹。

有的人说春在润湿的空气里(),【甲】有的人说春在鸟儿的宛转的曲子里,【乙】又有的人说春在()的笛声里与春风流水应和着,【丙】还有的人说春就如小姑娘亭亭玉立,楚楚动人,【丁】而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截然不同。

他没有春的(),夏的粗犷,秋的(),冬的咄咄逼人,而是充满温情的。

人们徘徊在古老的济南,澄清的河水,秀气的小山,蓝色的天空,这些景象从不同角度完美地展现了冬天的济南的美丽,这真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喜爱之情花团锦簇。

(1)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词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liànɡ嘹亮骄媚静谧nìB.酝酿liànɡ嘹亮娇媚静谧nìC.酝酿niànɡ嘹亮娇媚静谧mìD.酝酿niànɡ嘹亮骄媚静谧mì(2)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亭亭玉立B.截然不同C.咄咄逼人D.花团锦簇(3)将“春就是一幅幅充满古典情韵的水墨画,美不胜收。

”一句放入文段,衔接最恰当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画的马那是栩栩如生。

B.你家母..让我跟你说一下,这个周末一定要回家啊。

C.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

D.贤弟太客气了,愚兄..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校开展的“三人行”主题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B.通过这次测试,我明白了“是否真的尽力,结果会告诉你”的道理。

C.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3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12.16亿,比上年同期增加约3.86亿左右。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请用正楷字书写“我爱汉字”四个字。

语段阅读汉字起源汉字作为汉语的记录符号,穿越时空,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

它是中国历朝历代主要的官方文字,也是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

汉字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结绳说、八卦说、刻契说、仓颉造字说、刻划说和图画说。

从考古____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多由图画文字演变而成的“甲骨文”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

2.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血.脉xuè较.少jiǎo间.断jiān B.血.脉xuè较.少jiào间.断jiànC.血.脉xuě较.少jiǎo间.断jiàn D.血.脉xuě较.少jiào间.断jiān3.在文段横线处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开采B.采掘C.开发D.发掘语段阅读汉字之美汉字的字音包含声、韵、调三个部分。

汉字如同一个个音符,连缀起来就是美妙的乐章。

这乐章或轻快(悠/幽)扬,或高亢激昂,生动体现了汉字的音乐美。

一点一画精妙组合,使汉字形体构造既和谐均(横/衡),又富于变化。

书法和篆刻就很好地体现了汉字的形体美。

每个汉字都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的汉字组合会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意境美。

如东晋的陶渊明以“南山、菊花、飞鸟”描绘了日(暮/幕)田园图,①(朝代)的②(人名)用“枯藤、老树、昏鸦”勾勒出离人秋思图。

可见,③,拥有无穷魅力!4.文段括号内汉字的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悠横幕B.幽衡幕C.悠衡暮D.幽横暮5.在文段①②处填写相应内容。

6.在文段③处填入句子,恰当的一项是()A.汉字音美如歌,意美如诗,形美如画B.汉字音美如歌,形美如画,意美如诗C.汉字形美如画,意美如诗,音美如歌D.汉字意美如诗,音美如歌,形美如画语段阅读汉字意义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是解开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

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新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名家名篇,也领略了许多自然美景。

大家欣赏了,①(作家名)笔下的《春》:那在微微润湿的空气中(yùn niàng)的花香,那将(kē cháo)安在繁花嫩叶中, A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地卖弄清脆喉咙的鸟儿;那些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的人们,无一不展现出春之魅力.我们领略了作家老舍眼中的②(文章题目):那似乎给蓝天银上了银边儿的山尖,那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的山腰上的薄雪,那终年贮蓄绿色的水藻,无一不彰显济南冬天之温情。

我们还体悟了刘湛秋笔下《雨的四季》:柔和又滋润的春雨,热烈而粗犷.的夏雨,使人怀想而动情的秋雨,清冷却不似北风般 B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的冬雨……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使我们充分领略了自然风光之美。

读万卷书,仍需行万里路。

少年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正等着我们呢!(1)在语段的①②两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①②(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写拼音yùn niàng kē cháo抖擞.粗犷.(3)请在语段的A、B两处,填上合适的成语。

A B(4)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人生,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

陪伴,有人说,是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是一种给人依靠的信赖,是一股沁人心脾的惬意芬芳;也有人说,是绝望的时候给你的鼓励,是无助的时候给你的温情,是受伤的时候给你的安慰,是被人误解的时候给你的理解。

我认为,陪伴就是珍惜眼前的平淡,它简单而美好,不喧哗,自有声。

(1)文段中的“惬”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中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部,再查画。

(2)“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测试卷(含答案)学校“虞悦”文学社招贤纳士啦!班里同学组建了几个专题学习小组,开展“阅读思悟与感时交流”综合性学习活动,以锻炼自己,提升素养,争取顺利成为文学社社员。

请你积极参与!活动一品经典之味1.诗歌组对七上册教材诗文作了主题式整理,请你一同完成整理单。

(10分)⑴将【主题一】【主题二】中的诗文补充完整。

(8分)⑵参照【主题一】样式,为【主题二】拟写一个主题词。

(2分)诗文·主题整理单【主题一】小我之思◎别提归期/我的心事你该明白/在这巴山湿漉漉的秋雨中/我的心事/你不明白解析:这是洛夫对《夜雨寄北》中这“①▲,②▲”两句诗的再创造解构。

◎“③▲,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评价:面对友人的不幸远谪,诗人唯有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

【主题二】▲◎“正是江南好风景,⑤▲。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评价: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⑥▲,⑦▲”(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评价:不以衰老自弃的诗人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在梦中实现了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可有“三军可夺帅也,⑧▲”的壮志豪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七年级学生在本学期开展了“领略青瓷之韵、探寻文化之根”研学活动,共赴瓷源文化小镇上浦,探寻越窑青瓷的前世今生,厚植爱乡情怀。

影视组想就此拍摄一则“永远的越窑青瓷”主题短视频。

2.以下是为视频片头的画外音配的字幕,负责人小影请你帮忙斟酌部分字形和用词。

(4分)瓷源文化小镇,zuò①▲(A.坐 B. 座)落于上虞区上浦镇。

境内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yùn ②▲深厚:青瓷文化、虞舜文化、东山文化汇聚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古瓷尚青,青则清,清则廉,廉则威,威则公,公则明,明则正;熊熊炉火烧造出千峰翠色的越窑青瓷,给人们以清白廉洁的丰富想象,在历史长河中③(▲)地影响着上虞文化。

⑴根据拼音,选择或写出合适的汉字。

(2分)①(▲)②▲⑵根据语境,为③处括号内选择合适的成语。

(③▲)(2分)A.潜移默化B. 如影随形3.了解“青瓷”文化,有必要了解“瓷”字的本源含义。

小视同学想在该视频中加入“瓷”字的汉字解说环节。

请你根据“瓷”字的字形结构图、字体演变过程示意图,帮他解释“瓷”字最初的意思。

(3分)第1页共9页第 2 页 共 9 页 “瓷”字字形结构 “瓷”字字体演变过程◎为丰富视频内容,同学们研究越窑青瓷的知识,搜到两则古诗文材料,请你一起研读。

材料一: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丘州上,寿州、洪州次。

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

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晋杜琉《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

瓯,越州也,瓯越上。

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以下。

越州瓷、丘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白之色。

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摘自《茶经》)材料二:贡馀秘色①茶盏【唐末五代】徐夤捩②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

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选自《全唐诗》) 【注】①秘色:秘色瓷。

唐、五代之际越窑青瓷中的上乘之作。

②捩(li è):扭转,这里可理解为采撷。

4.参考提示,理解文言词义。

(5分)文言词汇 方法借鉴 字词释义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 查找字典:❶有的,有的人。

❷也许,或许。

❸又。

①或: ▲ 殊为不然.课内延伸:❶代词。

这样,那样。

❷是的,对的。

❸应允,许诺❹表示“……的样子”。

①舍然.大喜: ▲ ①殊为不然.: ▲ 若.邢瓷类雪 语境推断: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

④若: ▲ 青则益.茶 成语迁移:徒劳无益. ①益: ▲5.材料一中画线句子无标点,请你用“/”为其断句(断两处)。

(2分)邢 瓷 白 而 茶 色 丹 越 瓷 青 而 茶 色 绿 邢 不 如 越 三 也。

6. 陆羽《茶经》盛赞越瓷茶器,请结合材料一,说明越瓷胜于邢瓷的特质。

(3分) 【解说】左图表示相扣的两片瓦,表示食物。

所以,“瓷”最初的意思是 ▲ 。

答:▲7.读《贡馀秘色茶盏》首联,可知“秘色瓷”之色▲,其“秘”与其作为▲的地位有关。

(2分)8.材料一提到茶器对茶色的影响,请结合“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一联,想象描述新茶注入秘色茶盏的景象。

(4分)答:▲活动三悟名著要义◎火眼金睛辨真伪9.读完《穿井得一人》明白:我们应具备分辨真伪的思考能力。

在研读《西游记》时,名著组选择“真假美猴王”这一情节来进行研究性阅读。

小虞筛选整理出以下三回内容,请你一起参与研读:结合小说中悟空形象个性方面的相关内容,谈谈如何辨别真假美猴王。

(提示:可从对待师傅、手下群猴、取经态度等角度思考。

)(3分)三个回目: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答:▲◎求学之路探成长10.小尚在阅读《朝花夕拾》时,发现可以通过鲁迅先生的“求学之路”,探索他的心路历程,于是绘制了右边的思维导图,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6分)⑴从“选择”的角度给②处填空:②▲(1分)⑵仔细阅读思维导图,从“变”的角度来阐释你对鲁迅的“选择”的理解。

(5分)答:▲第3页共9页活动四解成长之惑阅读开启智慧,阅读丰盈思想与情感。

请与散文组的同学一起阅读、思考、分享吧。

(18分)童年随之而去木心①回家啰!②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③在家里,每个人的茶具饭具都是专备的,弄错了,那就不饮不食以待更正。

到得山上,我还是认定了茶杯和饭碗。

茶杯上画的是与我年龄相符的十二生肖之一,不喜欢。

那饭碗却有来历——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

④母亲说:“毕竟老法师道行高,摸得着孙行者的脾气。

”⑤我又诵起:“雨过天青云开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⑥母亲说:“对的,是越窑,这只叫盌①。

这只色泽特别好,也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小心摔破了。

”⑦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洗净,藏好。

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

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

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⑧“碗!”⑨“什么?”母亲不知所云。

⑩“那饭碗,越窑盌。

”11 “你放在哪里?”12 “枕头边!”13 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

14 “回去可以买,同样的!”15 “买不到!不会一样的。

”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无二。

16 “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17 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

18 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

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

19 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

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20 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

夜里下过雨。

21 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

22 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23 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盌,棉纸湿了破了,他脸第4页共9页第 5 页 共 9 页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

捧着,走过跳板……24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

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

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

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

母亲为什么不来?25 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26 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27 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②着,向船后渐远渐远……28 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

29 对母亲怎说……那船夫。

30 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

31 我告诉了她。

32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

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33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34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35 那时,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选自《哥伦比亚的倒影》,2006年1月第一版。

有删改)【注】①盌(w ǎn ):碗 ②氽(t ǔn ):漂浮,一般用于方言。

11.阅读选文,按统一格式完成思维导图①②③处填空。

(6分)12.文章③—⑥段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答: ▲13.小语和小文在朗读⑯段母亲的语言时,发生分歧。

你支持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4分) 小语:要读出疑问语气。

母亲的意思是,与“我”商量,询问我是否想回去取碗。

小文:要读出反问语气。

母亲的意思,回转上山去取碗是不可能的,不要想那碗了。

我同意 ▲ 的观点。

理由如下: ▲14.以下是小文的质疑性批注,请你选择其中一条,帮她释疑。

(4分)批注1(第33段):“我”把越窑盌遗落在睡狮庵,山高路远,母亲还是派人去取回给我。

这里碗只是漂远了一点,请船夫划船亦可轻易追回,为什么母亲不再帮我追回?批注2(结尾处):为何说“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我来解释批注 ▲ 。

▲ 。

老法师·赠碗 (① · ▲ ) 母亲(派人)·取碗 河滩·等碗 (② · ▲ ) (③ · ▲ )活动五夸家乡之美15.青瓷之源,孝德之乡,梁祝故里,大美上虞。

亲爱的同学们,“百观”公众号向全体市民征稿啦!请你积极投稿,争取录用,这样,你离校“虞悦”文学社的大门或许又近了一步!请从以下栏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完成写作,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

(40分)征稿栏目征集要求写作提示这个冬天不太冷随着防疫政策的放开,我们开始直面新冠病毒的袭击。

请讲一讲在这场全新的战役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要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