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个人事迹五篇800字

合集下载

周瑜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故事作文

周瑜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故事作文

周瑜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故事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就是周瑜了!周瑜是东吴军阀孙权的得力助手,地位仅次于诸葛亮。

他英勇善战,而且头脑聪明,做事很有计划。

我最佩服的就是周瑜聪明机智的一面。

记得有一次,周瑜带军队想去打曹操,结果在江东遇到了曹军。

当时曹操的军队人数是周瑜的两倍多呢!看起来形势对周瑜很不利。

可是周瑜并没有因此而恐慌,他运用了超级聪明的计策。

他先派人到曹营放火,火烧得旌旗飞扬,吓得曹操的士兵手足无措。

接着周瑜又命令士兵乱敲锣鼓,混乱无比。

曹操心想:东吴的军队真厉害,居然能打得我们这么乱。

最后他害怕就率军撤退了。

其实周瑜只是用一些小伎俩,根本没有真的动武,就把曹操的大军赶走了。

这件事充分展示了周瑜智计过人的一面。

我真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像周瑜一样机智过人呢!除了聪明过人,我还佩服周瑜宽宏大量的一面。

周瑜身为叛将,后来归降东吴,孙权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重重有加。

这要归功于周瑜待人宽厚、谦逊有礼的品德。

连曹操这个死对头,都说周瑜"文君武夫,惜无配主"呢!我有个朋友特别固执己见,动不动就和别人争吵。

我就常常劝他要像周瑜一样宽容大度一些,别总是一味地坚持自己是对的。

宽容别人的过错,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欣赏。

还有一次,周瑜被围困在了合肥城,弹尽粮绝,已经陷入万分危险的境地。

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坚持下去。

后来孙权派军队来接应,周瑜终于安全脱险。

我常常碰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周瑜这种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让我受益匪浅。

只要坚持到底,就一定能闯过难关。

我经常告诉自己:不管前面有多难,一定要像周瑜那样勇往直前,绝不半途而废!总之,周瑜智勇双全、宽厚谦逊、百折不挠的品格让我艳羡不已。

我会把他的优秀品质作为自己的榜样,把他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人生当中,努力成为一个像他一样出色的人。

篇2周瑜是三国时期东吴国的名将,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我最崇拜他的地方就是他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和爱护。

三国中周瑜的英雄事迹5篇(精选)

三国中周瑜的英雄事迹5篇(精选)

三国中周瑜的英雄事迹5篇(精选)三国中周瑜的英雄事迹精选篇1周瑜英年早逝,公元211年,周瑜病死在出征的路上,时年仅仅36岁。

孙权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万分,亲自为他料理后事。

所谓周瑜被诸葛亮三气致死,存属演义类的故事。

实际上,周瑜__格开朗,谦虚和气。

不仅吴郡人对这位战功赫赫的英才敬仰万分,他同时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

自古英雄出少年,周瑜也是其中一人。

周瑜从青少年时就辅助孙策创建了__东的基业。

周瑜年轻有为,英俊潇洒,吴郡人爱称周瑜为周郎。

孙策临终前嘱咐他的弟弟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

由此可见周瑜的能力不同一般。

曹__从刘备手中夺取荆州后,实力已经很是强大,此时的东吴分为两派:.主战派和主和派。

周瑜是极力主战,他知道曹__的弱点。

并和刘备联手在赤壁打败曹__,这也就是闻名的赤壁之战。

曹__也因此多年囤守北方不敢南下。

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要人物之一,周瑜随这个闻名战争名垂千史。

900年后,苏轼还在__边凭吊:……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三国中周瑜的英雄事迹精选篇2那天晚上,精疲力尽的我,躺在床上正听着凯叔讲《三国演义》。

不知不觉便进入了梦乡……“主公!主公!”我回过神来猛地一惊,心里想着这是在哪里?他们是谁?我仔细的打量着每一个人。

身边这位,身高八尺,身穿碧绿征衣,手提青龙偃月刀,脸上通红,五绺长髯。

我心想,这不是关羽关云长吗?大帐中间,赵云手握亮银枪,张飞倒提着丈八蛇矛,各位诸将在两侧听候号令。

张飞性急说道:“孔明军师,在七星坛上借风也快结束了,咱们也出发和周瑜会合吧。

”我这才反应过来,我穿越到了,赤壁之战前夕,附在了刘备身上,急忙说道:“号令三军,出发。

”我们来到了曹操水寨一百里之外,亲眼目睹了曹军水寨的工程之宏大。

突然,一阵东风吹来,周瑜一声令下:“先锋军,出发。

”只见黄盖率领五十艘战船,船后还挂着洒满硫磺硝石的火船,整军齐发,不一会儿便到了水寨门前。

按事先约定,来诈降的黄盖并未停船,直冲了过来,战船渐渐靠近,而后面的火船,则利用惯性冲了出来。

不甘平凡的名人事迹5篇

不甘平凡的名人事迹5篇

不甘平凡的名人事迹5篇不甘平凡的名人事迹精选篇1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谈笑间,羽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血战南郡。

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忠诚与智慧的真正含义。

国家危难,他力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士风采;赤壁阵前,他泰然自若,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

他短暂的一生确如高山般让人仰止!周瑜出身士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

他尽心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立下汗马功劳。

孙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孙权。

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子为人质,众大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周瑜力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臣。

周瑜对孙氏忠贞不二。

他拒绝了曹操派人的游说,态度坚决。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

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人,与曹决一死战。

面对三十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

一句“操直送死”,一计“火烧曹军”,一场“赤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

这场大火使曹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熊熊的火焰是周瑜爱国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力,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头傲立的风姿,依然让人仰望。

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不甘平凡的名人事迹精选篇2关羽:骁勇赤胆的忠义巨人在天下大乱之时,你奋勇而起,追随刘备,为兴复汉室,贡献一生。

关云长,你是中华民族的铁血男儿!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武艺吓破曹军胆,忠义敢为万夫雄。

你的勇敢热血,是中华民族赤胆忠心的魂,永远不屈屹立!你的执着信念,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将不灭永生!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关羽从不忘记自己的道义,对兄弟不弃不离。

中平元年,刘备组织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就在其中。

他们桃园结义,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

一生追随刘备,不辞辛苦,随身守护。

关羽智勇双全。

与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

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

有关三国英雄周瑜品质与现实生活的作文

有关三国英雄周瑜品质与现实生活的作文

有关三国英雄周瑜品质与现实生活的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三国英雄周瑜品质与现实生活同学们大家好啊!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谈谈我们从古代英雄身上学到了什么。

我决定写写关于三国时期的名将周瑜。

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呢!周瑜是个大才子,从小就机智过人。

他长得帅气挺拔,谈吐不凡,学识渊博,而且武艺高强,在水陆两军都是一把好手。

所以后来在三国战争中,他成了孙权的幕僚,统帅大军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

周瑜最出名的事迹就是赤壁之战了。

当时蜀汉和东吴联军被曹操的大军包围,陷入了绝境。

可是周瑜智勇双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策,就是在长江边等着东风吹来,放火攻燃曹军战船。

结果一场大火把曹军烧得精光,曹操率剩下的败兵狼狈撤退。

周瑜这个计策,不但救了蜀汉和东吴两股军队,也使曹魏大国元气大伤!真是一场改变历史进程的大胜仗啊!后来周瑜还击败了曹魏大将夏侯渊,攻打了合肥等地,使东吴国力一路看涨。

可惜他英年壮志尽绝,年仅不到四十就因病去世了。

若不然,东吴兴衰或许将会改写历史!我们从周瑜身上可以学到很多宝贵品德和人生哲理:首先是智慧和才华。

周瑜从小就聪明过人,学什么都事半功倍,而且擅长谋略,是个难得的军事天才。

在危急关头,他总能运筹帷幄,措置精当。

我们读书的孩子,也要像他那样发奋学习,日益精进,努力成为才德兼备的新一代。

其次是勇气和担当。

周瑜敢于挺身而出,敢作敢为,从不畏惧。

在赤壁之战时,他临危不惧,主动出谋划策,用计精神打败强敌。

可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智慧和勇气,一定能化危为机。

我们也要像周瑜一样,勇于面对挑战,勇敢地去追求梦想。

再者是忠诚与正义。

虽然周瑜也算个小有名气的人物,但他对东吴一心一意,百分之百效忠于孙权,从未做过违背君主的事。

这份忠心耿耿,值得我们学习。

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要对国家对人民忠诚,对自己的事业忠诚,时刻不忘做一个对得起良心的好公民。

最后还有周瑜高尚的情操。

在一个铁腕的乱世,他却总是怀柔待人,宽厚大度。

周瑜的英雄事迹汇总800字以上

周瑜的英雄事迹汇总800字以上

周瑜的英雄事迹汇总800字以上周瑜的英雄事迹1周瑜营中又缺箭了,他想到前一次诸葛亮草船借箭就一肚子火,为了出这口气,显显自己的才能,在手下面前扳回面子,这次决定再去向曹操借三十万支箭,他令手下预备好一切,就等着刮东风起大雾。

三天过去了,江上一没风二没雾,只有一轮火红的太阳。

五天过去了,江上还是没有一丝风也没有一片雾,周瑜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七天过去了,江上一切如故。

周瑜更急了,但别无他法。

第十天四更天,手下突然来报,说江上刮起了大风也起了在雾,而且比前一次更大。

周瑜甚是快乐,飞快穿上战袍,亲自指挥草船,浩浩荡荡出发了。

到曹军不远处,停船击鼓。

曹操听到鼓声,顿时又是一跳,不知敌军半夜击鼓是何用意,脑中一片混乱,慌张之中下令放箭。

眼看周瑜的计划就要胜利了,曹操突然想到了上次就是这样上了诸葛亮的当,这次不可能再上了,又马上命令改放火箭,顿时江上消失了极为壮观的“流星雨”。

周瑜正在得意洋洋地饮酒作诗,见此情景,当时傻了眼,一动不动。

手下风势不妙,道:“都督,咱们赶快撤退吧。

”周瑜这才回过神来,立刻下令撤退,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全部的船只都被熊熊烈火烧着了。

将士们都在救着火,呐喊声、扑火声、射箭声……乱作一团,周瑜看到这些,苦痛万分。

半个时辰过去了,全部的船只都没得救了,将士们也全都撇下他们的都督跳到江里各寻生路去了。

周瑜也带着满身的烈火跳到江里,火烤的肉又遇到冰凉的江水,种种滋味使周瑜不得不大叫“啊——”“都督,都督,出什么事了?”周瑜环顾四周,摇头苦笑道:“没什么,做个噩梦而已。

”周瑜的英雄事迹2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过很多灿若星辰的历史人物。

他们有的是豪情满怀而一震群雄,却最终成为后世笑骂的人物。

他就是长篇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东吴水军大都督周瑜.论本领,他曾率领东吴兵马大战沙场,使得骄横一世的曹家军望风而逃;论地位,他年纪轻轻就身挂帅印,执掌兵权,可谓炙手可热;论功绩,有周瑜指挥的赤壁之战,不但充分展示了他的智慧与才能,更从侧面有力的形成了当时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是这样一位风流人物,却因无法克服嫉妒这一自身缺点,而遭世人唾骂。

最新周瑜的英雄事迹故事五篇

最新周瑜的英雄事迹故事五篇

周瑜的英雄事迹故事五篇现在提起周瑜,人们就会与“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这些的典故联系起来。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周瑜的英雄事迹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周瑜的英雄事迹故事1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

——题记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变成了一个心胸狭窄,虽有些才干,但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大都督。

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最后被活活气死的人。

然而作为东吴的四英将之首的周瑜果真如此吗?三国陈普传里曾写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由此看来真正周瑜其实与《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并不完全相同。

其实我认为真正的周瑜有三点是最让人折服的:一是爱情。

人人都知道周瑜与小乔的爱情故事,俗话说“江南有二桥,河北甄宓俏”,周瑜抱得美人归,故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引得后来多少豪杰对其羡慕不已。

推测算起来小乔和周瑜做了12年夫妻,小乔与周郎实为三国里第一佳配。

所以孔明也曾在赤壁之战前用计激周瑜时把铜雀台赋中的“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改成了“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以此激怒周瑜,坚定他作战的决心。

二是高超的智谋。

赤壁之战这场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周瑜一生中光鲜无比的一笔。

在赤壁之战中,朝中大臣们都人为吴国不能以卵击石,应该投降曹操,周瑜对此力排众议,分析敌我利弊,劝孙权与蜀国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又和诸葛亮不约而同地想出用火攻之计,充分体现了他的计智无穷,他步步为营,随机应变,使用黄盖的苦肉计和假投降一事令曹操中计,借东风火烧赤壁,从而大获全胜。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诗中曾评价道“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描绘了赤壁之战,颂扬了周瑜的计谋高超。

三是忠于友情。

周瑜与孙策是挚友。

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

周瑜去看望,时孙策入历阳将要东渡,写信给周瑜。

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

孙策十分喜悦,说:“吾得卿,谐也。

三国演义周瑜的故事

三国演义周瑜的故事

三国演义周瑜的故事
周瑜,字公瑾,江东庐江人,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将领之一,他的一生经历多
风波,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周瑜年少时就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宠爱。

他从小就喜爱学习,精通琴棋书画,
更是擅长骑射。

他的才华很快为人所知,吸引了当时的名士学者的赞赏。

而他的美貌更是让许多女子为之倾倒。

周瑜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他曾在庐江县担任县令,以其英明果
断的执政风格,让庐江县百姓安居乐业。

后来,周瑜投靠了孙权,成为了东吴的重要将领。

他在东吴的事业上贡献良多,尤其是在对抗曹操的战争中,周瑜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瑜最为人称道的故事之一,便是他与诸葛亮、孔明三顾茅庐的故事。

当时,
孙权想要联合刘备对抗曹操,但是周瑜对刘备的实力并不太了解,因此孙权派他去拜访诸葛亮,希望通过诸葛亮的评估来决定是否和刘备结盟。

周瑜三次前去拜访诸葛亮,表现出了他的机智和果断,最终说服了诸葛亮,使得东吴和蜀汉结成了联盟。

另外,周瑜与小乔的爱情故事也是广为人知。

周瑜与小乔是一对美好的情侣,
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为了东吴的利益,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感情,这一段故事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

然而,周瑜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曾在赤壁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导致了
他的早逝。

周瑜的去世给东吴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使得后来东吴的命运走向了不同的轨迹。

总的来说,周瑜是一个具有非凡才华和领导能力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
色彩。

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周瑜的英雄事迹故事五篇

周瑜的英雄事迹故事五篇

周瑜的英雄事迹故事五篇现在提起周瑜,人们就会与“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这些的典故联系起来。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周瑜的英雄事迹故事,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周瑜的英雄事迹故事1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

——题记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变成了一个心胸狭窄,虽有些才干,但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大都督。

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最后被活活气死的人。

然而作为东吴的四英将之首的周瑜果真如此吗?三国陈普传里曾写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由此看来真正周瑜其实与《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并不完全相同。

其实我认为真正的周瑜有三点是最让人折服的:一是爱情。

人人都知道周瑜与小乔的爱情故事,俗话说“江南有二桥,河北甄宓俏”,周瑜抱得美人归,故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引得后来多少豪杰对其羡慕不已。

推测算起来小乔和周瑜做了12年夫妻,小乔与周郎实为三国里第一佳配。

所以孔明也曾在赤壁之战前用计激周瑜时把铜雀台赋中的“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改成了“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以此激怒周瑜,坚定他作战的决心。

二是高超的智谋。

赤壁之战这场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周瑜一生中光鲜无比的一笔。

在赤壁之战中,朝中大臣们都人为吴国不能以卵击石,应该投降曹操,周瑜对此力排众议,分析敌我利弊,劝孙权与蜀国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又和诸葛亮不约而同地想出用火攻之计,充分体现了他的计智无穷,他步步为营,随机应变,使用黄盖的苦肉计和假投降一事令曹操中计,借东风火烧赤壁,从而大获全胜。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诗中曾评价道“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描绘了赤壁之战,颂扬了周瑜的计谋高超。

三是忠于友情。

周瑜与孙策是挚友。

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

周瑜去看望,时孙策入历阳将要东渡,写信给周瑜。

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

孙策十分喜悦,说:“吾得卿,谐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瑜的个人事迹五篇800字周瑜的个人事迹五篇800字在《三国演义》中,很多人都喜欢那个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足智多谋而又忠心耿耿的诸葛亮,我也不例外。

但是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同样让我记忆深刻,他就是东吴大都督——周瑜。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周瑜的个人事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周瑜的个人事迹1我曾定义英雄为“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这是刘劭《人物志》上的话)随后又自己加了一条道德高尚。

有人指出按照这么说法三国还有几个英雄?—对了!此兄可谓一针见血,我的目的本来就在缩小英雄的范围,先框定在操,亮,瑜三人之内,最后再把我所说的英雄桂冠带在我最心仪的人物周瑜身上。

我的英雄之说本来就是耍个小花招,现在自己露馅,目的不言自明。

因为按照我说的条件周瑜最符合,所以我今天就在这里具体说说周瑜怎么是个正真的英雄,一个完美的英雄!可能我本人对他很偏爱多少有些溢美之词,但周郎受歪曲这么多年,难得正正名也是应该的。

下面就总论一下他的完美,因是总论文章分几个部分,可能冗长了一点。

一. 周瑜的完美翻开正史我们可以发现本传中的周瑜好象毫无缺点,确实是个完美之人。

周瑜除了符合我上面说的三点外,从另一个角度说他的完美,可说他是一个有德;有才;又有风度和朝气的人。

先说德:他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性度恢弘众将诚服。

如说诸葛亮是高风亮节的话,周瑜在人品道德上也是无可挑剔的。

次说才:他弱冠征伐为东吴开国立下汗马功劳;赤壁又力挽狂澜立下头功;后又亲冒矢石为东吴开拓荆州,丰功伟绩不去多提,单说当时人对他的评价吧,他的文武全才在时人眼中已万众瞩目了。

“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这些就是时人对周瑜才智的评价,而且说这些话的都是当时第一流的人物。

周瑜的有才本已公认没必要再多做文章了。

再说风度,周瑜是出名的儒将,其雅量高至又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谣言流传,非比那些凶凶武夫,是一个风雅超群的人物。

只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其人其貌已使人多么心驰神往了。

最后说说他的朝气,周瑜如果仅具德,才,风度,和诸葛亮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诸葛是名士风度)但他又独具一种朝气,一种锐意进取自信豪迈的英霸之气。

对自己人他是谦逊有礼的,但对敌人和挑战他又表现出蔑视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在刘备和周瑜在赤壁战前相会时,当刘备说起兵力太少,周郎“此自足用”的回答是多么有气势,而刘备的拖延在后相比又是多么的猥琐。

周瑜的谋略也无不透出这种先发制人,锐意果敢的气质,这就是我最羡慕的“英才天纵”了。

但周瑜的豪迈和关羽之流的狂傲又有本质区别,因为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合理的分析谋划基础上的,非比关羽之流无谓的狂傲换来的只是身败名裂,正因为此周瑜是成功的。

他的这种气质和孙策相象,但孙策又是轻佻和嗜杀的,周瑜却是从容娴雅的,就象有人说的他的气质是孙策和诸葛亮的结合,在周瑜身上刚和柔就这么恰到好处的结合了。

如此一个刚柔相济的人物又有无可挑剔的优秀品格和令人赞叹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别偏爱给了他俊美的外貌,内外皆秀又风度翩翩,他称不上完美又有谁能称得上呢?用一句话形容周瑜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可谓人如其名:周瑜就象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美玉啊!二. 周瑜历来受到的误解由于三国演义为了塑造诸葛亮形象把周瑜当作了主要陪衬人物,小说中和他在大众心里的形象完全受到了歪曲。

虽然由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好多人已知道历真实的周瑜并不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小人,但还是有些人对周瑜有误解,我即说了周瑜完美就要说清这些误解,当然和小说有关的不论,只谈历史层面上的。

周瑜的个人事迹2“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桥段,酣畅淋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前者的足智多谋和后者的胸怀狭窄。

咱们先看一看在罗贯中笔下孔明先生是怎样故意欺负公瑾同志的: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再去攻取。

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

真是一举两得!二气周瑜——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仁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

谁知吴国太(孙权的母亲)看中了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女儿许配给他。

周瑜便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并且用声色迷惑刘备,使之丧失争夺天下的雄心,但是又失败了。

诸葛亮随后使计让刘备安然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叫士兵高唱“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嘲讽周瑜,让周瑜气得吐血。

三气周瑜——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图谋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东吴怕养虎为患致使刘备强大后对自己构成威胁,三番五次要求其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由拒绝东吴的要求,却又迟迟不攻取,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遂想出了名为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实则攻取荆州之际,不想却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吴军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最终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感叹而不治身亡。

看罢“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喜欢诸葛亮的大可不必为诸葛亮喝彩,热爱周瑜的也没有必要为周瑜难过,因为“以上纯属虚构”。

在三国历,南郡之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役,如果要弄一个名次的话,其重要性应该仅次于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灭吴之役、灭蜀之役,排在第六位,因为正是这场战役最终确定了曹操、孙权、刘备在荆州的势力范围。

和演义中不同,南郡之战主要表现的不是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而是周瑜的文韬武略。

周瑜的个人事迹3有一句歇后语叫做:“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句歇后语中包含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你知道这个故事吗?若不知道,请听我慢慢道来。

那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时,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准备进攻刘备和周瑜的联军,刘备和周瑜知道,自己的军队仅仅有五万兵力,而曹操的军队足足有八十万人马,自己远不是曹军的对手。

怎么办呢?正当刘备和周瑜两人无计可施的时候,黄盖来到帐中找到周瑜,说:“大人,我可以假装投奔曹操,让曹操放松警惕,之后再找机会把曹操的大军一举拿下!”周瑜被黄盖的忠心所感动,便同意了黄盖的方案。

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周瑜和黄盖大吵了起来,黄盖甚至出言不逊,让周瑜下不了台来。

周瑜大怒,下令要把黄盖赶出军营。

在众多将领的苦苦哀求之下,周瑜没有把黄盖逐出军营,但还是被周瑜打了五十军棍。

这件事被曹军派来的探子知道了,便把这件事迅速报告给曹操。

后来曹军的探子又听说黄盖对周瑜怀恨在心,想投奔曹操。

曹操大喜,可他并不知道,他正在一步一步地落入周瑜精心设计的圈套之中。

在赤壁之战中,黄盖带着几名士兵驾着一艘小木船驶向曹操庞大的舰队。

黄盖的船上蒙着一层油布,里面装的是满船的干草。

曹操看到黄盖,自以为这仗赢定了。

没想到,黄盖竟然点燃了船上的干草,随后和士兵一齐跳入水中,游走了。

无人驾驶的木船冲向曹军的船队,顿时,火光冲天,哭喊声、爆炸声响成一片。

在赤壁之战中,曹军几乎全军覆没,曹操也险些死于关羽的刀下。

现在,人们常用“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句歇后语来形容两厢情愿的事,以表示后人对黄盖的尊敬。

周瑜的个人事迹4初读《三国演义》,我对周公瑾的看法是:心胸狭隘、嫉贤妒能。

由于周公瑾出现的篇幅不长,我也没太注意他。

直到最近,我细读了一遍《三国演义》,才发现,周公瑾出现的篇幅虽不长,但他的可研究价值非常高。

对于周公瑾这个人,公认的看法是:心胸狭隘、嫉贤妒能。

我的看法是,从大方面来看。

公瑾的却是嫉贤妒能,心胸狭隘;但是单从东吴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因为各为其主,他之所以要害死诸葛亮,是因为要维护本国的利益。

所以,周公瑾只是要忠于自己的主公——孙权,才要害死诸葛亮的。

其实,在车壁之战中,周公瑾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没有他,单凭他诸葛亮,根本无法打出这赤壁之战,曹操南下,也就随他去了。

没有周公瑾,就不会有草船借箭、火烧连营的典故。

有一个有名的歇后语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如果没有周瑜,曹操又怎会相信黄盖投降?又怎会败走华容道?在赤壁之战之后,诸葛亮从七星坛上下来后,周公瑾对鲁子敬说:“诸葛亮竟会妖术,此人不除,必有后患。

”从大体上看,周公瑾试看诸葛亮比自己厉害,要杀诸葛亮,但是细看一下,其实周公瑾是为了东吴的后来着想,他认为,一旦孙刘两家闹翻,一旦刘备哪方有诸葛亮在场,那将是麻烦重重。

所以说,当时是各为其主,如果让周公瑾在刘备营中,定不会这样。

说周公瑾间接害死了关云长,这是事实,他逼着刘备还回荆州,同时也增加了孙权讨回荆州的决心。

终于,刘备在取西川之时,孙权亲自率兵夺取荆州,在麦城杀死了关云长。

其实,只有一半是关云长自己的错误,他刚愎自用。

而周瑜呢,他也是为了讨回本国的城池。

可以看出,这完全是因为他忠于自己的主公。

其实,在历史中,周公瑾确有其人,历史上的他是一位儒将,所谓儒将,就是那种风流倜傥、潇洒帅气的将军,历史上的他: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历史中的周公瑾既是如此,但在《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诸葛亮,不免把它写成了一个论谋略,其策略被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得料到;论心胸,他心胸狭隘,远不及诸葛亮豪放的人,不免被诸葛亮气死的一个失败的人。

所以,我们要看清一个古人的真面目,就要遵从历史,多看看正史,多动脑研究研究野史,就会看到:往日里在野史中是个英雄的人,他可能默默无闻,或是个卑鄙小人;在野史中是个小人的人,他可能是个英雄。

周瑜的个人事迹5每次反复地品味《三国演义》,觉得周瑜这个人物并不是像我们认为的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之辈。

周瑜应当是无辜的!理由如下:首先都说他是心胸狭窄的,这个观点我大不赞同。

大家说他是个心胸狭窄的人,主要表现在他被诸葛亮活活气死!说他被气死,也不完全对。

巧得是孙策之死与周瑜之死有些相同。

孙策是被许贡的门客用毒箭射中,最后气愤导致死亡。

周瑜是被曹仁用毒箭射个半死,也是气愤而死。

可最后,《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反倒落个心胸狭窄的罪名要比孙策的“人气”高很多呢!再分析一下可得到一个结论:无论是孙策还是周瑜,如果不被毒箭射中,会被气死吗?看到前面的一些故事,很容易看出,周瑜也受过不少气,可不都安然无恙吗?所以只能说周瑜是因为毒箭引发而病死的。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周瑜是个既不心胸宽广,又不心胸狭窄的中立人物!周瑜不是嫉贤妒能之辈的理由更充分了: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第11课《草船借箭》的第一段就是“周瑜见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我不知道是编者的错误认识还是编者的意思没说清楚。

居然如此说?我决不相信周瑜是像《水浒传》的王伦那样的人,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周瑜曾经让诸葛瑾说服诸葛亮归顺东吴,又大力支持孙权重用庞统。

很显然,诸葛亮、庞统都要比周瑜强一些,可周瑜却愿意让这两位高士归顺东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