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标准

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标准

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标准一、施工及验收标准:施工依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验收依据:《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二、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工作→基层检查及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节点和特殊部位附加增强处理→涂布防水涂料及铺贴胎体增强材料→防水层清理与检查修整→保护层施工三、操作要点及技术措施:(一)技术要求:1. 防水涂料可按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选用,其外观质量和品种、型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材料标准的规定;2. 应根据当地历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屋面坡度和使用条件等因素,选择耐热性、低温柔性相适应的涂料;3. 应根据地基变形程度、结构形式、当地年温差、日温卷和振动等因素,选择拉伸性能相适应的涂料;4. 应根据屋面涂膜的暴露程度,选择耐紫外线、耐老化相适应的涂料;5. 屋面坡度大于25% 时,应选择成膜时间较短的涂料;6. 每道涂膜防水层最小厚度应符合下表一的规定。

表一每道涂膜防水层最小厚度(mm )1. 清理基层:防水层施工前将已验收合格的基层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有浮尘杂物等影响防水层质量的缺陷。

2. 涂刷基层处理剂:待基层清理干净后,即可满涂一道基层处理剂,可用刷子用力薄涂,使基层处理剂进入毛细孔,也可用机械喷涂涂刷均匀一致,不漏底,待其干燥后方可涂布防水层。

3. 附加层及特殊部位施工:1)天沟檐沟泛水变形缝水落口及屋面分格缝等部位均应加铺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天沟檐沟及屋面分格缝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度宜为200 ~300mm 女儿墙及变形缝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 。

2)水落口周围与屋面交接处应做密封处理,并应增铺两层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防水涂膜深入水落口的深度不得小于50mm3)低跨屋面受高跨屋檐或水落管落水冲击部位,必须增设一层胎体增强材料附加层4)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和立面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防水涂料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交底通用、地面墙面)

防水涂料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交底通用、地面墙面)

1、材料要求1.1防水层的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并经复试合格后使用。

1.2防水层的材料,有以下几种:2:1.5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基层处理剂、玻璃纤维布等2、主要机具基层清理修补工具(锤子、凿子、铲刀、抹子、钢丝刷、扫帚等)、取料配料工具(台秤、搅拌器、配料筒、水筒等)、铺涂工具(滚刷、油漆刷、小毛刷、橡胶刮板等)、干粉灭火器等。

3、作业条件3.1在水泥类找平层上铺设防水涂料或以水泥类材料作为防水隔离层时,基层表面应坚固、洁净、干燥。

基层可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砂。

若基层过于潮湿可用抗渗堵漏材料做潮湿基层处理,待表面干燥后再做防水层。

铺设前,应涂刷基层处理剂。

基层处理剂应采用与卷材性能配套得材料或采用同类涂料的底子油。

3.2当采用掺有防水剂的水泥类找平层作为防水隔离层时,其掺量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3.3泛水坡度按设计要求(厕浴间在2%以上),不得积水。

3.4基层遇转角处等部位,水泥砂浆应抹成小圆角。

3.5基层与相连接的管件、卫生洁具、地漏、排水口等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先将预留管道(或套管)安装牢固。

预留管道(或套管)未安装不得进行防水层施工。

转角处水泥砂浆收头圆滑,管根处按设计要求用密封膏嵌填密实。

3.6材料必须密封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3.7存料处与施工现场严禁烟火。

4、施工工艺4.1工艺流程:清理基层→结合层→细部附加层施工层→第一遍涂布→第二遍涂布(清理基层)→第三遍涂布→第一次试水→保护层饰面施工→第二遍试水→防水层验收4.2隔离层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的尘土等杂物清理干净,并用干净的湿布擦几次。

4.3地漏、管根、阴阳角等处应加涂一道做附加层处理。

可增加一层胎体增强材料,胎体增强材料的宽度应不小于300mm,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O0mm。

4.4下一道涂膜待前一道固化后再进行施工,对平面的涂刮方向应与先一道刮涂方向相垂直。

每道刮涂厚度应基本相同,最终达到设计厚度。

涂膜防水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涂膜防水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涂膜防水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施工准备1)主体材料2)涂膜防水层施工方法和适用范围施工方法具体方法适用范围抹压法涂料用刮板刮平后,待其表面收水而尚未结膜时,再用铁抹子压实抹光用于JS复合防水涂膜Ⅱ型施工。

涂刷法用棕刷、长柄刷、圆滚刷醮防水涂料进行涂刷用于涂刷立面防水层和节点部位细部处理涂刮法用胶皮刮板涂布防水涂料,先将防水涂料倒在基层上,用刮板来回涂刮,使其厚薄均匀JS复合防水涂料在大面积上的施工3)工艺流程:清理基层→配料搅拌→底面防水层→细部附加层→满铺玻纤布→配料搅拌→涂刷中间防水层→可铺玻纤布→涂刷表面防水层→饰面施工→工程质量验收4)基层要求及处理可在潮湿或干燥的基面上施工。

防水层应按设计要求用1:2.5—3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其表面要抹平压光,不用许有凹凸不平、松动和起砂掉灰等缺陷存在。

阴阳角部位应做成半径约10mm的小圆角,以便涂料施工。

所有穿墙管线必须安装牢固,接缝严密,收头圆滑,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

施工前,先以铲刀扫帚将基层表面的的突起物、砂浆疙瘩等异物铲除,并将尘土杂物彻底清除干净。

对阴阳角、管道根部等部位更应认真清理,如发现有油污、铁锈等,要用钢丝刷、砂纸和有机溶剂等将其清除干净.5)工法选择针对不同防水工程,一般用JS-I型或JS-II型防水材料中的一种进行施工.且每种涂料可选P3/P4/Q5三种工法中的一种.对于非长期浸水且基体易变形(例:屋面)的防水工程选用JS-I型.对于长期浸水环境且基体变形小的防水工程选用JS-II型三种工法的涂层结构,适用范围,所需辅料以及涂料用量等祥见下图.a)P3工法施工顺序:打底层→下层→面层各层用量:0.3㎏/㎡;0.9㎏/㎡;0.9㎏/㎡总用料量:2.1㎏/㎡(不包括水)厚度约1㎜适用范围:等级较低及旧楼维修的防水b)P4工法施工顺序:打底层→下层→中层→面层各层用量:0.3㎏/㎡;0.9㎏/㎡;0.9㎏/㎡;0.9㎏/㎡总用料量:3㎏/㎡(不包括水)厚度约1.3~1.4㎜适用范围:等级较高及重要建筑物的防水c)Q5工法施工顺序:打底层→下层(下涂+增强层+上涂)→面层各层用量:0.3㎏/㎡;0.9㎏/㎡;一层无纺布或网格布;0.9㎏/㎡;0.9㎏/㎡总用料量:3㎏/㎡(不包括水)厚度约1.5~1.7㎜适用范围:建筑物异型部位(管根、墙根、雨水口、阴阳角等)的防水和等级较高的防水注:①无纺布按需剪裁,若涂层厚度不够,可加一层或数层;②下涂、增强层、上涂三道工序须连续作业;③增强层可选30~50克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或优质玻纤网格布。

卫生间涂膜防水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卫生间涂膜防水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卫生间涂膜防水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第一节基层清理1、卫生间的防水基层必须用1∶3的水泥砂浆找平,要求抹平压光无空鼓,表面要坚实,不应有起砂、掉灰现象。

2、在抹找平层时,在管道根部的周围,应使其略高于地面,在地漏的周围,应做成略低于地面的洼坑。

凡遇到阴、阳角处,要抹成半径不小于10mm的小圆弧。

与找平层相连接的管件、卫生洁具、排水口等,必须安装牢固。

3、基层必须基本干燥。

第二节施工工艺1、清理基层2、涂布底胶3、配制聚氨酯涂膜防水涂料4、涂膜防水层施工5、作好保护层第三节质量要求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材料标准规定,并应附有质量证明文件和现场取样进行检测的试验报告以及其他有关质量的证明文件。

聚氨酯的甲、乙料必须密封存放,甲料开盖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会起反应而固化,如在施工中,混有水分,则聚氨酯固化后内部会有水泡,影响防水能力。

涂膜厚度应均匀一致,总厚度不应小于1•5mm。

涂膜防水层必须均匀固化,不应有明显的凹坑、气泡和渗漏水的现象。

第四节蓄水试验卫生间防水施工完毕后,在卫生间内蓄水50到100深的水,蓄水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以检查卫生间防水层的质量。

第二章测量弹线1、各层总平面图主控线、轴线、完成面控制线(轴距减1米)、墙面四周顶面完成面向上250mm为机电标高线、地面±0.00水平线、各层1米水平线。

(根据楼层和班组可以分两组以上平行放线,分两组平行放线,再根据班组人数分组,形成流水放线)。

此阶段是放线最佳时期,这时空调、给排水、暖通、强弱电单位均未进场施工,土建二次结构又进入尾声,工地障碍物少,有利于经纬仪器、水准仪等仪器放线施工(减少协调)。

以土建平移出来的主控线定控线,以主控线复合总包轴线(检查总包轴线是否与理论轴线有误差),如有误差,以装饰主控线为主。

或者重新弹轴线,从轴距减一米,弹墙面控制线,轴线从地面用红外线垂直水准仪移到墙面有条件。

以一米水平线弹出顶面完成面线和机电控制线。

房顶涂膜防水施工方案

房顶涂膜防水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防水涂料、基层处理剂、界面剂、无纺布、玻璃纤维布、施工工具等。

2. 人员准备:施工队伍、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等。

3. 施工工具准备:滚筒、刷子、剪刀、尺子、水桶、喷枪等。

二、施工工艺1. 基层处理(1)清除房顶表面杂物,如灰尘、杂物等。

(2)检查基层是否存在裂缝、空鼓、起砂等现象,如有,需进行修补。

(3)将基层处理剂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增强防水涂料的附着力。

2. 细部处理(1)对管道、烟囱、排水口等部位进行加固处理。

(2)在阴阳角、管道根部、设备基础等部位铺设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布,增强防水效果。

3. 涂膜施工(1)涂刷底涂:将防水涂料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厚度约为0.2mm。

(2)涂刷第一层涂膜:将涂料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厚度约为0.4mm。

涂刷方向应与基层处理剂方向垂直。

(3)涂刷第二层涂膜:待第一层涂膜固化后,再涂刷一层涂料,厚度约为0.4mm。

涂刷方向应与第一层涂膜方向垂直。

(4)涂刷第三层涂膜:待第二层涂膜固化后,再涂刷一层涂料,厚度约为0.4mm。

涂刷方向应与第二层涂膜方向垂直。

4. 检验验收(1)检查涂膜是否均匀、平整,有无漏涂、起泡、裂缝等现象。

(2)检查涂膜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进行蓄水试验,检查防水效果。

三、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前,需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避免污染。

3. 施工时,注意安全,防止高空坠落。

4.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整改。

5. 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四、施工周期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条件,房顶涂膜防水施工周期一般为5-7天。

本施工方案旨在为房顶涂膜防水施工提供参考,具体施工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屋面涂膜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屋面涂膜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项目屋面涂膜防水工程2. 工程地点:XX市XX区XX项目3. 工程规模:约10000平方米4. 工程内容:屋面涂膜防水施工,包括基层处理、涂膜防水层施工、保护层施工等。

二、施工工艺及要求1. 施工工艺流程(1)基层处理:清除基层上的杂物、油污、浮灰等,确保基层平整、干燥。

(2)涂膜防水层施工:涂刷底涂料、涂刮聚氨酯防水涂料、局部增强处理、涂刮防水涂料。

(3)保护层施工:抹水泥砂浆保护层或粘贴饰面层。

2. 施工要求(1)基层处理:基层表面应平整、干燥,无油污、浮灰等杂物。

如有裂缝、蜂窝等缺陷,应进行修补处理。

(2)涂膜防水层施工:1)底涂料:选用适合的底涂料,涂刷均匀,厚度控制在0.2-0.3mm。

2)聚氨酯防水涂料:选用合格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按产品要求进行配比,搅拌均匀。

涂刮时,厚度控制在1.5-2.0mm。

3)局部增强处理:在阴阳角、天沟、檐口等部位,增设玻璃丝布或毡片,以增强防水效果。

4)涂刮防水涂料:待聚氨酯防水涂料干燥后,涂刮防水涂料,厚度控制在2.0-2.5mm。

(3)保护层施工:1)水泥砂浆保护层:选用C20细石混凝土,抹平压实,厚度控制在20mm。

2)饰面层: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饰面材料,如瓷砖、石材等。

三、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聚氨酯防水涂料、底涂料、水泥砂浆、饰面材料等。

2. 工具准备:电动搅拌机、涂刷工具、抹子、滚筒、切割工具等。

3. 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检验:确保所有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做好进场检验记录。

2.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验收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五、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墙面涂膜防水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墙面涂膜防水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标题:墙面涂膜防水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引言:墙面涂膜防水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是一种常用于建筑物墙面的保护性涂层。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墙面涂膜防水施工工艺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详细介绍墙面涂膜防水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墙面涂膜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墙面涂膜防水施工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准备工作、底涂施工、中涂施工和面涂施工四个阶段。

具体流程如下:1. 准备工作:在进行墙面涂膜防水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墙面进行清洁,确保墙面表面没有油污、灰尘等杂质。

同时,还需检查墙面是否有明显的裂缝和破损,如有需要进行修补。

2. 底涂施工:底涂是墙面涂膜防水施工的第一步,主要起到填补细小孔洞、增加墙面附着力和防水效果的作用。

常用的底涂材料通常是环氧底涂或水泥砂浆,根据墙面材质和防水效果的要求进行选择和调配。

3. 中涂施工:中涂是指在底涂干燥后施工的涂层,主要起到水密性和抗渗透的作用。

常用的中涂材料有乳胶漆、丙烯酸酯防水乳液等,根据墙面材质和所处环境的湿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4. 面涂施工:面涂是对中涂进行的第二次施工,主要起到增加墙面美观、耐候性和耐腐蚀性的作用。

常用的面涂材料有耐候性涂料、硅藻泥等,根据实际需要选用相应的材料。

二、墙面涂膜防水施工方法1. 墙面涂膜防水施工前,必须进行墙面的检查和修补工作。

对于有裂缝和破损的部分,应先进行修补,确保墙面的完整性。

2. 在进行底涂施工前,需对底涂材料进行充分搅拌和调配,确保涂料的质地均匀。

施工时,应将涂料均匀地涂抹在墙面上,确保每个部分都得到适当的涂料覆盖。

3. 在进行中涂和面涂施工时,同样需要对涂料进行充分搅拌和调配。

施工时,应注意涂料的均匀性和涂刷的覆盖面积。

4. 在涂膜防水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已施工好的部分,避免涂料互相污染和受到损坏。

5.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涂膜的养护工作。

通常情况下,新涂膜防水层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干燥和固化才能发挥最大的防水效果。

外墙涂膜防水施工要点

外墙涂膜防水施工要点

外墙涂膜防水施工要点学习外墙涂膜防水施工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

首先我理解,基层处理真的特别重要。

就是外墙的表面得清理干净,要是有灰尘啊、油污啊之类的东西,那涂膜防水层就粘不牢。

比如说就像我们贴手机膜,屏幕要是不干净,贴上去就容易有气泡,还可能贴歪,防水层也是这个道理。

我之前就疑惑,为啥有的基层看着还可以,却还是出问题呢?后来才知道,有些细微的灰尘和不易发现的污渍也会影响。

所以清洗的时候得细心,达到坚实、平整、干净。

对了还有个要点,就是涂刷的厚度。

这个得均匀,不能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

就好比我们涂果酱在面包上,如果涂得不均匀,有的地方厚得都要掉下来,有的地方又几乎没有,那肯定不合适。

我总结啊,这个厚度要按照设计要求来,太薄了可能起不到防水的效果,太厚了又可能会干裂。

而且每次涂刷还得等前一层干了才能进行下一层,就像我们刷墙漆一样,一层没干就刷第二层肯定不行。

防水涂料的选择也是要点。

市场上种类可多了,我之前就选错。

我以为只要名字里带防水俩字就都行,后来发现不是。

不同的外墙环境得选不同的防水涂料。

比如说有些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外墙,就得选耐候性好的涂料。

我还发现,可以多参考一些工程实例或者问问有经验的老师傅,这也是个学习技巧。

还有一些专业的建筑书籍,像《建筑防水工程技术手册》就给了我很多参考。

接着是特殊部位的处理,像墙角啊、穿墙管四周啊这些地方。

这些地方就像衣服的缝边一样,要是不处理好,水就容易从这些薄弱的地方渗进去。

要进行加强处理,有的可能要多涂几遍防水涂料或者加铺一些防水附加层。

最后收口处理也要重视。

收口要是不密封好,之前做的防水工作都可能白费。

总之啊,外墙涂膜防水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我还在不断学习中呢,希望这些能给小伙伴们一些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措施
摘要: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防水材料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施工步骤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措施。

引言:防水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涂膜防水层作为一种常用的防水材料和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屋面、墙面、地下室等部位。

正确的施工技术和措施能够确保涂膜防水层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建筑物的防水能力。

一、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
涂膜防水层是通过将涂膜材料均匀涂刷在建筑物表面,形成一层具有防水功能的涂膜层。

涂膜材料通常采用聚合物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柔韧性。

涂膜材料在施工时可以与基层充分结合,形成一个连续且具有一定厚度的防水膜,从而有效地隔离水分的渗透。

二、涂膜防水层施工步骤
1. 基层处理:在进行涂膜防水层施工之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其平整、干燥、无松动和油污等。

可以采用清洗、抹灰、
打磨等方法进行基层处理,以便于涂膜材料与基层的粘结。

2.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需求,准备好所需的涂膜材料。

涂膜材
料通常是由涂料和添加剂混合而成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涂刷施工:将准备好的涂膜材料均匀涂刷在基层上。

涂刷时
应注意控制涂刷的厚度和涂刷的均匀性,确保涂膜层的质量和效果。

4. 干燥和固化:涂刷完成后,需要将涂膜层进行干燥和固化。

干燥时间通常由涂膜材料的性质和环境条件决定,一般需要等待一
定时间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

5. 表面处理:干燥和固化后,可以对涂膜层进行表面处理。


面处理可以增加涂膜层的外观美观性和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6. 验收和维护: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和维护。

验收要求
涂膜层达到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测试。

维护包括定期检
查和保养,确保涂膜层的正常使用。

三、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措施
1. 温度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涂刷和干燥的温度。

一般情况下,涂刷温度应在5℃以上,干燥温度应在5℃至35℃之间。

2. 厚度控制:涂膜层的厚度对防水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涂刷的厚度,确保涂膜层达到设计要求。

3. 涂刷技术:涂刷应均匀、平稳,不得有漏刷和缺刷现象。

并且涂刷要避免重叠和局部厚度过高,以免影响涂膜的质量和效果。

4. 施工环境:施工环境应保持干燥、洁净,避免灰尘、杂质和异物等对涂膜层的污染和影响。

结论: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防水材料和方法,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和耐久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基层处理、材料准备、涂刷施工、干燥和固化、表面处理、验收和维护等步骤,并采取温度控制、厚度控制、涂刷技术和施工环境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涂膜防水层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建筑物的防水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