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

合集下载

伸缩泡

伸缩泡
在 大 变形 虫 伸 缩泡 液体 的 渗 透 压 介于 细 胞 质
,
而 舒 张 期 则较 长
草履 虫 的 伸 缩 泡 储 液 泡 直
,
径为

6
=一 : 7
微 米 舒张 期 约 为
6一: 7
秒 大 变形
,
>
和 外界介 质之间
三 者 形 成 一 个梯 度
有 人推 含有 各
7 虫 的 伸 缩泡直径 最 大 时 约 为 6 微 米 舒 张 期 约
,
收 集管 一 直 伸人 到
,
将一 小 滴 材 料 放在 盖 片 中央 然
,
,
细 胞 的 内质 中 收 集 细 胞 质 中 的液体 送 入 储 液 抱 中 然 后 储 液泡 收缩 把 液 体从 排泄 孔 排 出体
,
后 把 盖 片 倒 扣 在 一 张 凹 载片上 间观 察
周 围用 水或 凡
,
士 林 封 住 这 样 就 可 以保 持 材 料 不 干 适 于 长 时


朱 桦
中 国科 学 院 昆 明分 院 生 态 研究室

淡 水原 生 动 物 的 伸 缩泡 能 排 出不 断 渗 人 细 胞 的水份
,
,
小 颗 粒 名为 尸 颗 粒 实际 上 是 线 粒 体
, ,

以 保 持 细 胞 内 的 水 盐 平衡
,
海洋 的
纤毛 虫伸 缩 泡 的 结构 比 较 复 杂
目和 位 置 一 般 都 是 固 定 的
, 本 文 得 到 北 京 大 学生 物 系 陈阅 增 教授 的 指 导 和 修 改 深表 感 谢

大 变 形 虫 伸 缩 泡 最大 直径 有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篇一:草履虫的系列实验草履虫的系列实验纪星宇(XX4)一、目的与内容1.学习原生动物的采集、单克隆培养和鉴种2.探究原生动物的应激性,理解原生动物应激性的原始性3.观察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过程和规律4.观察草履虫食物泡的变化,研究食物泡中的PH变化5.比较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织细胞对刺激反应的异同6.学习常用试剂的配制和使用*7.了解原生动物有性生殖的方式和决定因素,研究接合生殖前后大核系的变化内容:草履虫的采集与鉴种草履虫横二分裂的观察草履虫食物泡的观察草履虫趋性的实质后生动物激素对原生动物的影响常用生物学试剂对原生动物的作用草履虫相对接合型的鉴定光线对接合生殖的影响草履虫接合生殖前后接合型的变化二、材料与用品新鲜稻草、烧杯、滤纸、酒精灯、玻璃棒、过滤漏斗、玻璃导管、广口瓶、标签纸、台灯、表面皿、微吸管、试管、PH试纸、镜台尺、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离心机、棉球、恒温箱、托盘天平、量筒、温度计、中性红纯乙醇溶液、2%秋水仙素溶液、1%乙醚溶液、0.02%詹纳斯绿B染液、20%丙酮溶液、碳酸氢钠、蒸馏水、0.01%肾上腺素、0.01%胰岛素、碘液三、操作与观察(一)草履虫的采集与鉴种1.配制稻草培养液取新鲜稻草(注意清洗以除去肥料和农药)10g和碳酸氢钠1g,加入1L 清水于烧杯中煮沸10~15min,直至液体成为清亮的黄褐色。

趁热过滤后煮沸10min,在烧杯上蒙上双层洁净纱布,保温在20~30℃,培养3d 直至液面出现灰白色薄膜。

通入充足空气备用。

2.采集自然水体中的草履虫在水流缓慢,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取带有微小白色浮渣的自然水。

取池塘、下水道、水田、湖沼各一处,分别采水250ml(注意水样不要混入泥沙渣滓,运输时不要封口)。

依次编号为A、B、C、D。

水面上20cm处施加垂直光照24h。

3.草履虫的单克隆培养在表面皿中放适量蒸馏水,在体视显微镜下吸取单个草履虫(可利用其趋电性分离以便操作),分别加入不同的表面皿中。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课时规范练26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课时规范练26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时规范练26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基础练1.(2020山东淄博一模)人的血液通过离心可以分成血浆和有形成分两部分,有形成分又可分为上层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下层的红细胞。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血浆胶体渗透压会下降C.组织液中的大部分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血浆D.成熟红细胞通过厌氧代谢产生ATP以维持细胞内高钾低钠的状态2.(2020山东青岛二模)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B.肺炎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C.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3.(2020山东一模)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

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B.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4.(2020山东济南一模)正常人的血浆pH通常维持在7.35~7.45,与其中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过酸、过碱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代谢,主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与在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反应的过程不属于细胞代谢B.血浆中过多的CO2刺激呼吸中枢进而被排出属于反射C.多余HC O3-通过肾脏以主动运输方式排出体外D.血浆pH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要合理饮食5.(2020河北石家庄二模)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

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液中可以存在乙酰胆碱,甲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液和丙液中D.丁中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6.(2021年1月辽宁适应性测试)下图曲线为某人讲行1 min全速跑后血浆中乳酸浓度的变化。

草履虫伸缩泡的实验观察与模型分析

草履虫伸缩泡的实验观察与模型分析

关于草履虫伸缩泡的实验观察报告与伸缩泡功能机制模型的讨论摘要草履虫的伸缩泡是其重要的水盐调节结构。

它保障了单细胞个体的形态、功能的稳定,对于调节细胞质的化学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关于伸缩泡的应急变化与环境浓度的关系就显现除了一定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一组实验的记录与分析入手,讨论草履虫伸缩泡的调节机制,猜想并假设伸缩泡的结构模型。

关键词草履虫伸缩泡调节机制收缩频率引言草履虫的伸缩泡是其重要的水盐调节结构。

它保障了单细胞个体的形态、功能的稳定,对于调节细胞质的化学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草履虫的伸缩泡却又不是每个草履虫的绝对结构,它不像人的手脚一样。

不同草履虫(同一种)的伸缩泡的数量不尽相同,而且生活环境的改变会使得草履虫的伸缩泡出现消失的情况。

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合理的调节模型的解释。

正文实验数据实验简介:1.材料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管、吸水纸、不同浓度生理盐水(0.1 ﹪,0.3,0.5,0.7,0.9 )(为质量分数)2.实验原理草履虫在不同浓度的环境溶液下,伸缩泡的反应不同。

3.实验过程(实验过程部分摘抄自百度文库(1)临时玻片制备:为限制草履虫的迅速游动以便观察,先将少许棉花纤维撕松放在载玻片中部,再用滴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滴1滴在棉花纤维之间或用牙签挑取培养缸边或稻草杆上膜状粘腻物,涮在水滴中。

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

如果草履虫游动仍很快,则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一侧吸去部分水(注意不要吸干),再进行观察。

当载片、盖片之间的水渐少时,虫体被压,运动困难,略有变形,此时,伸缩泡活动最清楚。

内质内大小不同的圆形泡,多为食物泡。

细心观察在虫体的前、后端不时有亮点出现,逐渐变大,又突然消失,前后交替进行,可以伸缩,为伸缩泡。

当伸缩泡主泡缩小时,可见其周围有6~7个放射状排列的长形透明小管,即收集管。

(2)实验安排:一排为一个实验组,本组共五人,前四人分别负责原液,蒸馏水,0.1%,0.3%生理盐水,最后一人负责剩下三个高浓度生理盐水。

草履虫伸缩泡活动观察

草履虫伸缩泡活动观察

草履虫伸缩泡活动观察实验报告摘要草履虫属于纤毛虫纲,在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个在体前部一个在体后部。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前后2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水分平衡。

本实验研究的即是草履虫在不同浓度生理盐水下伸缩泡的伸缩频率。

原液中一分钟草履虫两伸缩泡伸缩平均次数12次,蒸馏水中一分钟草履虫两伸缩泡伸缩平均次数15次,0.1%,0.3%,0.5%,0.7%,0.9%生理盐水中一分钟草履虫两伸缩泡伸缩平均次数依次为12次,5次,2次,0.5次,0次本实验运用了梯度溶液相互对照,得出实验结论由于渗透压的变化,草履虫伸缩泡在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频率越低,在浓度过高时伸缩泡不再伸缩。

关键词伸缩泡,收缩频率,草履虫正文1.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原生动物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管、吸水纸、镜头纸、不同浓度生理盐水(0.1 ﹪,0.3,0.5,0.7,0.9 )实验方法及过程:(1)临时玻片制备为限制草履虫的迅速游动以便观察,先将少许棉花纤维撕松放在载玻片中部,再用滴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滴1滴在棉花纤维之间或用牙签挑取培养缸边或稻草杆上膜状粘腻物,涮在水滴中。

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

如果草履虫游动仍很快,则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一侧吸去部分水(注意不要吸干),再进行观察。

当载片、盖片之间的水渐少时,虫体被压,运动困难,略有变形,此时,伸缩泡活动最清楚。

内质内大小不同的圆形泡,多为食物泡。

细心观察在虫体的前、后端不时有亮点出现,逐渐变大,又突然消失,前后交替进行,可以伸缩,为伸缩泡。

当伸缩泡主泡缩小时,可见其周围有6~7个放射状排列的长形透明小管,即收集管。

(2)实验安排一排为一个实验组,本组共五人,前四人分别负责原液,蒸馏水,0.1%,0.3%生理盐水,最后一人负责剩下三个高浓度生理盐水。

随选取2~3个样本,每个样本至少计数3个时间周期(以1分钟为一周期)。

动物生物学论文对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影响的研究

动物生物学论文对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影响的研究

对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的影响的研究摘要通过对5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蒸馏水及原液中草履虫的观察、统计,得知外界溶液浓度的不同对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有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伸缩泡的伸缩频率随溶液浓度的升高而下降。

若溶液浓度过大,草履虫就会失水死亡,伸缩泡自然不会再活动。

关键词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NaCl溶液草履虫(Paramoeciumcaudatum)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纲,是动物界中一种较原始、较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因其个体较大,结构典型,繁殖快,观察方便,容易采集培养,因此常作为研究的代表动物。

伸缩泡是单细胞生物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能做节奏性伸缩的液泡,兼有排泄功能。

除多小核草履虫之外的其他各种草履虫都具有两个伸缩泡,身体前后各一个,位于身体背面,外质之下。

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在电子显微镜下,这些收集管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连。

在伸缩泡主泡及收集管上有收缩丝。

由于收缩丝的收缩是内质网手机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的主泡,通过表膜小孔(或称排泄孔)排出体外。

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水分平衡。

1 材料与方法1.1实验所用材料、试剂及仪器教师提供的草履虫培养液(原液)、蒸馏水、0.1% NaCl溶液、0.3% NaCl溶液、0.5% Na Cl溶液、0.7% NaCl溶液、0.9% NaCl溶液载玻片、盖玻片、木制牙签、棉花纤维、光学显微镜1.2实验方法1.2.1操作步骤将已准备好的试剂,依次为蒸馏水、原液、0.1%NaCl溶液、0.3% Na Cl溶液、0.5% NaCl溶液、0.7% NaCl溶液、0.9%NaCl溶液,分别滴于7张不同的载玻片上。

在液体中散布适量棉花纤维,以降低草履虫的移动速度,便于计数。

用木制牙签的粗端蘸取草履虫培养液中密度较大的区域,再将此端浸于载玻片上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加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记录草履虫伸缩泡的伸缩次数。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

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摘要:伸缩泡是草履虫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规律性伸缩的液泡。

在草履虫的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前一后。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联。

在伸缩泡及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

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

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

本周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上我们小组进行了草履虫伸缩泡的观察实验,我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设置了浓度梯度(生理盐水% 、 % 、 % 、 % 、% 、蒸馏水)记录不同浓度下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研究外界环境浓度对草履虫伸缩泡收缩运动的影响。

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是蒸馏水状态下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5次,原液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3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0次。

大致可以看出草履虫所处外界环境浓度越高时收缩次数越少,在浓度过高时伸缩泡不再收缩。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草履虫的基本特征,探究了其伸缩泡的活动机理,进一步掌握观察了微小活动目标的技巧。

关键词:草履虫,伸缩泡,收缩次数,不同浓度正文一、实验材料准备采集的原生动物培养液、秒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镜头纸、棉纤维、牙签、不同浓度生理盐水(%、%、%、%、%)、蒸馏水、纱布。

二、实验方法1.分组安排本实验组组共六人,分别负责观察并记录在蒸馏水,浓度为%,%,%,%,%的生理盐水中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最后大家观察原液状态下草履虫伸缩泡伸缩情况,每人选取5个观察对象(样本),每个样本计数 3 个计时单位,以一分钟为一个计时单位。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第四章旁栏问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第四章旁栏问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第四章旁栏问题及课后练习答案1)活细胞能被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不能被染色。

——错误2)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正确3)最初对细胞膜成分的认识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与检测得出的。

——错误4)磷脂分子在水中能自发地形成双分子层,因为其“头部”亲水,“尾部”疏水。

——正确5)水分子无法跨越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

——错误二、XXX答题1.为什么活细胞不能被染色,而死细胞能被染色?答: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染料台盼蓝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易通过细胞膜,因此活细胞不被染色。

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台盼蓝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死细胞能被染成蓝色。

2.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具有哪些功能?答: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3.磷脂分子在水中能自发地形成双分子层,这一现象是如何解释的?为什么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答: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在水溶液中,朝向水的是“头部”,“尾部”受水的排斥。

当磷脂分子的内外两侧均是水环境时,磷脂分子的“尾部”相对排列在内侧,“头部”则分别朝向两侧水的环境,形成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的内外环境都是水溶液,所以细胞膜磷脂分子的“头部”向着膜的内外两侧而“尾部”相对排在内侧,形成磷脂双分子层。

因此,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

4.如果将磷脂分子置于水-苯的混合溶剂中,磷脂分子将会如何分布?答:如果将磷脂分子置于水-苯的混合溶剂中,磷脂的“头部”将与水接触,“尾部”与苯接触,磷脂分子分布成单层。

叶绿体和线粒体。

3.以下关于细胞质流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1)细胞质流动有利于物质运输和结构移动。

(√)2)细胞质流动不会影响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细胞质流动是由细胞膜的收缩引起的。

(×)二、综合应用某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蛋白质,想要进一步研究其合成和运输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不同盐溶液中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的变化
摘要:草履虫是一种原生动物,仅由单细胞构成,由细胞器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其中,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排出体内的多余水分及部分代谢废物。

为探究不同盐溶液中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的变化,我们将草履虫分别放入蒸馏水、原液、0.10%、0.30%、0.50%、0.70%、0.90%的NaCl溶液中,通过计数草履虫两个伸缩泡每分钟内伸缩次数得到结论:随盐溶液浓度增大,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逐渐减小。

关键字: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溶液浓度
1·引言
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纲, 是动物界中较原始、较低等的单细胞动物,身体呈倒置的草鞋状,全身长满纤毛,生活在有机质较多的池塘或湖泊中, 尤喜欢生活于细菌丰富的水中。

淡水原生动物体内的渗透压高于外界环境,因此必须排出渗入细胞的水份, 而伸缩泡的功能正是调节体内水平衡以保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那么当草履虫生活的液体环境发生变化即生活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时,为调节体内水平衡,伸缩泡的伸缩次数会发生改变吗?改变的程度又和外界浓度有关吗?
2·正文
2·1材料与方法
材料:蒸馏水、原液、0.10%NaCl溶液、0.30%NaCl溶液、0.50%NaCl溶液、0.70%NaCl溶液、0.90%NaCl溶液、草履虫培养液
方法:先分别将配置好的蒸馏水、原液、0.10%NaCl溶液、0.30%NaCl溶液、0.50%NaCl溶液、0.70%NaCl溶液、0.90%NaCl溶液滴于载玻片上,由于草履虫喜好在边缘处活动,最好用牙签粗端沾取培养刚边的草履虫培养液或枯叶杆边的草履虫溶液,再涮在载玻片上的液滴中。

如果液滴的浓度较低,可以将棉花纤维放在液滴上,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者计数。

将盖玻片以四十五度角轻轻盖下,避免留有气泡影响观察。

如果溶液渗出用吸水纸吸去部分水分。

最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选取同一浓度下不同草履虫进行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的计数,由于大多草履虫有两个伸缩泡且收缩时常交替进行,即一个收缩时, 另一个舒张。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见草履虫身体内前后有两个圆圈,收缩时速度较快,舒张时速度较慢,所以我们可以数出草履虫一个伸缩泡的伸缩次数,进而得到草履虫两个伸缩泡每分钟内伸缩次数,再综合不同浓度下的数据,处理后得到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的变化。

2·2实验数据
原始数据表格如下:
柱状图显示数据情况如下(每两组求平均):
折线图数据趋势如下:
2·3结果分析
结论:
NaCl溶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时,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分析:
单细胞原生动物与其生存环境直接接触,对环境变化很敏感,草履虫伸缩泡受溶液浓度影响,伸缩频率发生改变。

海洋和寄生原生动物, 由于它们和生活的环境是等渗的, 一般都没有伸缩泡,而草履虫作为淡水生生物,需要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所以存在伸缩泡。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连。

在伸缩泡及收集管上有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

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

前后2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

环境浓度较低时,伸缩泡的伸缩频率加快,不断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随着环境浓度的升高,伸缩过程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使伸缩频率降低,且草履虫本身的生理机能也会受到环境浓度的影响,浓度越高,越损伤草履虫的生理机能,当外界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草履虫会因为体内外渗透压差距过大失水而死。

所以草履虫对外界的适应性是有限度的,在一定范围内,伸缩泡可调节草履虫的体内水平衡,其伸缩频率随外界浓度的变化趋势为NaCl溶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时,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数据误差分析:
1、草履虫在盐溶液中浸泡时间不同,其生理活性也不同。

(侵泡时间过长,部分草履虫活性接近丧失。


2、每人计数方式不同,数据采集准确性受影响。

3、草履虫游动速率太快,无法准确计数其伸缩泡的伸缩次数(有生命活性时运动太快,可以计数时生命活性急剧降低)。

3·总结
不同浓度盐溶液中,草履虫伸缩泡伸缩频率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直至外界浓度过高草履虫失水死亡。

大多数具有伸缩泡的原生动物都有这个特点,伸缩泡的的存在不仅验证了生命起源与海洋,也说明了生物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性是有限度的。

参考文献:
【1】朱桦《伸缩泡》生物学通报1984年第4 期
【2】赵玉敏《动物体内水分平衡调节》生物学通报2004年第39卷第12期
【3】姜金庆刘庆立《袋状草履虫生命现象的观察》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4卷第1期
【4】龚军辉《草履虫的采集、培养和观察方法》高等函授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6 卷第1 期
【5】徐振康刘凤岐《缘毛类纤毛虫伸缩泡收缩频率的研究》四川动物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1989年第01期
【6】王宝青周波《动物动物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